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准苏铁果属(Cycadocarpidium)在吉林汪清县晚三叠世地层的发现



全 文 :第 8 1卷 第 3期
1 97 9年 5月
古 生 物 学 报
A CTA PAE A L O NL O TO GI A C SI NI A C
V o l
.
8 1
,
N o
.
3
M a y
, 1 9 7 9
准苏铁果属 (仰ca do ca rP i id “ m ) 在吉林
汪清县晚三叠世地层的发现
孙 革
(吉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
内 容 提 要
本文记述了吉林汪清县天桥岭地区晚三叠世地层中准苏铁果属 (仰。 do ca , ;id “ 二 )的发现
和该属的两个新种 : 巨大准苏铁果 ( c . g ,脚 , et “ m sP · n vo · ) 和雅致准苏铁果 乙.C 曰绍朋 , sP ·
n vo
.
)
, 并讨论了它们在确定地层时代 、 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的意义 。
一 、 前 一 J一 .目
准苏铁果属 ( C夕ca d o c a r P i d i u 。 ) 是那托斯特 ( A . G . N a t h o r st , 1 8 8 6 ) 根据产于瑞典斯
坎尼亚 ( sc an i a ) 晚三叠世瑞替克地层中的标本所建 , 属型种为 卿 ` “ 口ca 护 i或“ 。 。 d m阴滋一…,, 子 一 l一兮 / 标,~众 0 5 1 0 1 5公里
图 1 准苏铁果化石产地及交通位置图
N at ho srt
, 是一种疏松的松柏类的果穗化
石 。长期以来 , 准苏铁果属化石一直是晚
三叠世的重要植物化石 。主要见于瑞典 、
东格陵兰 、越南 、 日本 、 苏联等上三叠统 ,
个别种 , 也有认为出现时代更早 (如 : C .
n a g a , o e , 、 K o n , n o , e . o o a ` u o K o n , n o 等 ,
产于 日本中三叠世拉丁尼克阶 ; K on , on ,
1 9 6 1 ) 或略偏晚 , 延至早侏罗世 ;我国南
方主要产于鄂西沙镇溪组 、湘赣安沉组 、
四川须家河组 、滇中一平浪组 、 黔北洗马
滩组等晚三叠世地层 。 此外 , 在辽西晚
三叠世 ( ? )老虎沟组等也曾有过报道 。由
于该属特征显著 ,演化较为迅速 , 且绝大
多数已知种均见于世界各地晚三叠世植
物群中 , 为此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 ,特别
是古植物工作者的重视 ;斯行健 、 周志炎
等: ( 19 6 4 ) 并认为该属是网叶威一格子旅 ( iD ct yo p抑 lu m 一 lC at 左or 川er i , ) 植物群早期群 落 的
重要组成分子 。
19 7 7 年 ,我们在开展吉林东部托盘沟地区上三叠统 ` ’ 的专题研究工作中 , 于汪清县天
l) 有关托盘沟地 区晚三叠世地层层序及时代讨论等 , 将另文发表 。
3 期 孙 革 : 准苏铁果属 (甸 ca do 南 , iP id u二 ) 在吉林汪清县晚三叠世地层 的发现 31 3
桥岭南马鹿沟嘎呀河西岸 (插图 1 ) , 采集了大量的 、 保存较为完好且形态种类多异的准苏
铁果化石 。 与之伴生的有 : 大量的有节类 、双扇旅科及其它真旅类 , 大量的苏铁类 、 银杏
类 、 带羊齿 、 松柏类及少量的种子旅等 , 共 36 属 81 种 。 其主要组成分子有 : E qu isc t “ m
P , ,a e l o n g二 。 H a ll e , E . s p . ( 万. e f . b r 。 , i d亡 n t a t u , s z e ) , N e o c a l a o i t。了 c a r r e , · e i ( z e il l e r ) H a ll e , N .
h oe r
e n衍 ( S e h im p . ) H a l le , N . c a r ic n of d e s H a r r i s , 了。口i ze了 d 。 。 it c u l a t a ( B r o n g n . ) K r a s s e r
lC a th
r o P ,
e r i s e l e g a n : o is h i
,
D i c妙 。户石夕zzu m 。 x 叮u 行i z u 。 ( s p . n o v . ) , H a u s m a n o i a ( p r o , o r人i户后 )
。 “ r i e n , i , K r y s h t fo v i e h , 月 ( p ,· o t . ) e f . e m e i。 。 , i了 W u , C l a d o户人l o b i , n o bb e n ,行 ( B r o n g n · )
N a t ho
r s t
,
T 人i n , f e ld z’a i , csat S
a Po r r a
,
P纪 r ap 人y l l。 。 e f . e x 人i b e n , L i , N i l ,了 o n艺o P t o r打 e f . 10 “ r dy i
( ieZ
ll
.
) F l
o r i n
,
N i l o o n i: “ c u m i n a t a P r e s l
,
H e e r
,
c et 。 i , c f
.
i
a
P o
n i c a o i s h i
,
e
.
a ic n a c o a (
s p
.
n o v
.
)
,
C
.
d e f o ,
·
m z’, ( s p
.
n o v
.
)
, e f
.
D o r 4 t o Ph夕l l u , n d e c o r a , u m L i , G i n反9 0 i t e , 。 a啥 i o a t“ s
( N
a ht
.
) lF
o r i n
,
B a t’e r a B u i l左a m a t i Z e i l le r , S P几。 n o b a ie , 4a Pu l动 e l l a ( H e r ) F l o r i n f . la at G e n k i n a ,
p h o e n i c oP :打 。 。 g u “ i f o z.az H e e r , G l 0 0 0 P人夕l l u 。 ? ,人e n万。 。了 e S z e , N a g a t o 以 r o b。 : l i n o a r i了 K o n , n o ,
仰 c a d o o rP i d i u m o r d o a n n i Na t h . , C . : 。 a b i i N a t h . , C . e f · P a r 。 “ m K r y s h t · e r P r y n . , C ,
t r夕ca r P u m p r y n . ( 5
.
1
.
)
, 尸o d o : a m i t。 ; a g a r d人i a n u : ( B r o n g n
.
) N
a t h v a r
.
a c “ 。 i , a , “ : K o n , n o ,
凡 r卯 n介z za P“ o 二 a m i o i j e : L i h . , T a e n iap et r行 t e n u i o e ,· 。行 B r a u n . , T . r a r i n e r ,介 ( T u r一K e t . )
co m b
.
on v
. , 等 , 以网叶旅 一格子旅植物群成员为主 , 伴有少量延长植物群分子【如 : lG 。 -
, o户左, zzu m ? ,儿e , , i o n、 , 石叮u行e t “ 。 s p . ( E . e f . b , e , i汀e n , a t“ m ) 等 ]。 上述主要分子中很多属
种 , 如 : E叮u行。 z。 , e f . ber o i d e n , a t u m , 肠“ 了m a n n i召 ( p ,· o t . ) e f . e m o i e 。万了 , p , e r OP 人夕l l u m e f .
e x 人i b e , : , N i阮 o n i o P t e r i , e f . j o u z .d y i , C t e o i了 e f . i a P o n i c a , e f . D o ,二 t oP 人y ll “ m d e c o r a , “ m , B a i o r a
g “ 11入a阴 a it , G l o “ OP h y l l u m ? ,人e n : i e n , c , N a g a t o ; z r o b u , l ; n e a ,·众 , P o d o z a m i t e , a邵 r J人i a n u 了 v a r .
a c“ 阴 i n a t u阴 , F e r g a 刀 i e l l a P o d o z a m i o i d。 , , Cy c a d o c a , Pi d i u 阴 了留 a b i i , C . e f . P a r 夕 u m , C . 介 l’ca r P u m
,
.
1
. 等 , 迄今只见于国内外晚三叠世 。 从整个植物群面貌看 , 与苏联远东南缤海蒙古盖
植物群 、 日本成羽植物群 、 越南鸿基植物群 、东格陵兰斯科勒斯比湾植物群的鳞羊齿带 、 苏
联北吉尔吉斯伊塞克一库里植物群的第一 、二组合 l) , 一我国南方须泉河植物群 、 一平浪植物
群 、鄂西香溪植物群的沙镇溪组部分等 ,均可以对比 。 为此 ,托盘沟地区植物组合的时代 ,
拟定为晚三叠世中晚期 (即诺利克一瑞替克期 ) 。
植物化石产于托盘沟地区上三叠统的 中部 。 该地层 自下而上分为 : 托盘沟组 (以中
性火山岩为主 ) 、 三仙岭组 (以酸性火山岩为主 , 顶部为凝灰质砂页岩 ) 、 马鹿沟组 (由凝灰
质砂砾岩 、 页岩及中性火山岩组成 , 含有薄煤层 ) 、天桥岭组 ( 由酸性火山岩组成 ;) 准苏铁
果属化石主要采自三仙岭组上部及马鹿沟组上部的黑色粉砂岩中 。
这次发现的准苏铁果化石 , 共有 8 个种 , 其中有 2 新种 、 4 个已知种及 2 未定种 , 它们
是 : 雅致准苏铁果 (新种 ) C y e a d o c a护 i`£“ 。 e l e g a n : ( s p . n o v . ) , 爱德曼准苏铁果 e . e r口。 a , -
, 1 N a th o r s t
, 巨大准苏铁果 (新种 ) e . g ig a , t e “ 、 ( s p . n o 、 . ) , 小准苏铁果 (比较种 ) e . 。 f .
户a r 。 “ m K r y s h t . et P r y n . , 斯瓦比准苏铁果 c . ,留 a bi i N a : h o r s t , 三胚 珠准苏铁 果 (广义 )
C
.
t r i ca r P u m p r y n a da (
5
. 工. ) , 准苏铁果 (未定种 z ) e . s p . 1 , 准苏铁果 (未定种 2 ) e . s p . 2 。
1 ) 即产于阿克塔什组 ( a K r a o e K a o e o H T a ) 的植物组合和产于卡克图依组 ( K a K T y泛e K a o e 。 “ T a ) 的植物组合 , 时
代分别为晚三叠世中 、 晚期 ( r e H K“ Ha , r 9 6 6 ) 。
古 生 物 学 报 18 卷
其中新种 c. g咭J a 1t 邵m 以个体 (特别是种子) 巨大及苞鳞表面叶脉多而密为特征 , 与以往
所描述的已知种有明显差别 (见表 11) , 新种 c . cle g做 , 个体也较巨大 , 但叶脉疏稀且
不见分叉 , 也为以往所未见 。 在 已知种中 , C . o i ca rP “ 。 为普里那达 ( B . 双. n p o aH朋 ,
1 9斗0 ) 所建 , 发现于乌拉尔东坡 , 为晚三叠世重要化石 , 其特征为种鳞复合体具三个胚珠 。
长有三个胚珠的准苏铁果 , 见报道的仅有苏联乌拉尔 ( B . 且 . n p H aH朋 , 1 9 4 0 ) 、 日本山口
( E
.
oK
n , n o , 1 9 6 1 )
、 苏联顿涅茨 (中 . A . C T a Ho e 几 a B e K睦 , 1 9夕6 ) 等三处 , 在我国 , 还是首
次发现 ; C . 二ab 万 , C . aP 。 “ 。 等都是晚三叠世的重要化石 ; 此外 , 我们还发现了巨大准
苏铁果等两个种的果鳞在轴上着生的状态等 。 所有这些 , 较之以往有关准苏铁果属的材
料都更 为丰富 。 鉴于该植物群有大量的双扇蔗科 、 苏铁类 、 带羊齿及茎干粗大的有节类的
出现 , 反映了它们应是湿热环境下的产物 ; 结合地层及古地理等特点的综合分析 , 当时气
候应属亚热带一滨海暖温带气候 ; 联系到国内外含准苏铁果属化石的地层大都具有含煤
等特征 , 为此 ,这一发现对研究准苏铁果的生态及演化规律 , 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特征 、 指
明找矿方向等 ,都将具有一定的意义 。
本专题的野外地层工作和室内研究工作是在我队吴水波同志的指导下进行的 , 在化
石鉴定工作中 , 也给与了很多协助 ; 在室内化石鉴定和本文写作过程中 , 中国科学院南京
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志炎 、 李佩娟 、 叶美娜等同志曾给与多次指导帮助 ; 长春地质学院刘
茂强同志也给了很多指导 ;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 参加化石采集和专题野外工作的
还有王家岳 、 刘渭州 、谢学光 、 孙恒元 、金学律 、赵衍华 、翟建华等同志 , 化石照相工作由古
生物组李春田同志担任 ;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是大家共同辛勤劳动的结果 。
二 、 种 属 描 述
松柏纲 C o n i f e r a e
苏铁杉 目 P o d o z a m i t al e s
准苏铁果科 C y ea d加 a r p id ia c ea e
准苏铁果属 G e n u s yC e o do e a 印 i成 u m N a t h o r : t , 1 8 8 6
自 1 8 8 6 年那脱斯特 ( A . G . N at h or sO 建立本属以来 , 先后有许多古植物学者对本属
的分类位置或属征提出新的意见或补充修订 。 如 : 那脱斯特 ( 1 9 0 2 , 1 9 1 1 ) , 修斯脱 ( J,
s e h u s t e r
.
19 l l b )
, 哈瑞士 ( T . M . H a r r i s , 1 9 3 5 ) , 普里那达 ( B . 八. fl p o Ha朋 , 1 9 4 0 ) , 傅
兰林 ( R . lF o r i n , 1 9 4 4 , 19 , 1 , 19 5 3 ) , 今野 园 茁 ( 5 . K o n , n o , 1 9 6 1 ) , 格金娜 ( P . 3 .
r e H阴 Ha , 1 9 6 6 ) , 斯塔尼斯拉夫斯基 (中 . A . C T a Ho e : a B e翻仑, 19 7 6 ) 等 。 在 《中国中生代
植物》 (斯行健等 , l % 3 , P . 2 8 8 ) 中所综合的属征为 : “ 果穗化石 。 苞鳞呈疏松复瓦状排
列 ,长而宽 , 叶片状 , 略呈披针形 ,顶端钝 , 多脉 。 种鳞复合体具短柄 , 由不育鳞片及退化成
柄状的大抱子叶组成 ;不育鳞片两枚 , 小而弯曲 , 位于苞鳞基部内面的两侧 ;种子两个 , 位
在不育鳞片的内侧 , 分别直生在退化成柄状 、 顶端强烈弯曲的种鳞 (或大抱子叶 )之上 , 倒
转 。 ”
关于准苏铁果属为果穗化石 , 国内外古植物工作者意见大抵一致 。 这一点 , 除那脱斯
3 期 孙 革 : 准苏铁果属 (甸 ac do ac , 厉 id “ m ) 在吉林汪清县晚三叠世地层的发现 31 5
特采得果穗轴部化石并做过复原图 ( 19 1 1 , T af . I , f . 1 0 , 1 ;6 p . 4 ) 外 , 哈瑞士自格陵兰
( 2 9 3 5 )
, 今野自 日本山口 ( 19 6 一) , 李佩娟等自我国四川峨眉荷叶湾 ( 1 9 7 4 ) 等 , 都曾分别
找到过本属果穗轴部化石的证据 。
关于本属的果鳞结构 , 国内外学者大都认为由苞鳞 (苞片 )及种鳞复合体组成 。 果鳞
的柄状部分 , 经傅兰林研究认为 , 应为苞鳞狭缩的柄状部分与种鳞复合 体 ( sa m en s hc uP pe n
co m p le x) 的柄状部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所构成 ( lF or in , 1 9 4 4 , T ex t . 6 0 ) ; 对此 , 今野也
认为 “珠鳞 ( O v u li fe or u s s e a le ) 紧密地融合于苞鳞近轴面的基部 ” ( 19 6 1 , p . 2 0 1 ) 。 笔者通
过观察当前的标本 , 同意上述意见 。
关于本属种鳞复合体中种子 (胚珠 )的数 目 , 在建属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 学者们多认
为只有两个 。 然而 , 自 1 9 4 0 年普里那达报道了苏联鸟拉尔上三叠统发现 3 和 斗枚种子的
准苏铁果后 , 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傅兰林 ( 1 9 5 3 )对此曾给予很高的评价 ,他指出 : “ 假如普
里那达关于三胚珠准苏铁果 ( c . itr ca rP “ m ) 的胚珠排列的报道是正确的话 , 那么这将证
实我以前关于这个属的果鳞形态的推断 , 即 : 这种果鳞并非是在基部具有生殖羽片的复
合心皮状叶片 , 而是由苞鳞和腋生的生殖短枝或种鳞复合体构成 ” 。 1 9 61 年今野在 日本山
口 ( aY m a gu c h i) 采集 了一批具三个胚珠的准苏铁果 , 新建了三个新种 ( c . , ia iot K o n’ on ,
c
.
o招。 a e K . , e . n a g a , o e n , e K . ) 和一个新亚种 ( C , o了a ` 。 a e v a r , 。 i n e n s e K . ) , 并据此对本
属属征进行了如下修订 : “ 疏松的雌性球果 , 圆柱状 , 果鳞螺旋状附着轴上 。 果鳞由苞片
和珠鳞组成 , 珠鳞紧密地融合于苞片近轴面的基部 ;苞片较大 , 叶片状 , 卵至披针形 , 具若
干平行脉 , 脉聚合于基部下延的长柄 ;珠鳞小 , 在末端做 2 或 3 个裂瓣分 , 每个裂瓣生有一
枚胚珠 (种子 ) ,紧附于一椭圆形的 “ 胚珠座 , ( o v u l e一 e u s h i o n ) 内 ( 1 9 6 1 , p . 2 0 1 ) 。 今野关于
珠鳞具 2 或 3 个胚珠 (种子 ) 的属征修订意见 , 笔者认为是正确而可从的 ; 但 “ 种子紧附
于一椭圆形的 `胚珠座 , 内 ” 这一点 , 在观察我们的标本中感到并不尽然 , 在当前的部分标
本中 (如图版 1 , 图 l , , 1 6 , 插图 s) 清楚可见种子直接着生于柄状种鳞上 , 因此今野将
“ 胚珠座 ” 作为属征的意见 , 似应做一定的保留 。 不久前 ( 1 9 76 ) , 斯塔尼斯拉夫斯基于苏
联顿涅茨盆地也发现了大量的具三个胚珠的准苏铁果 , 又确定了 c . tr ic ar 如。 的存在 , 但
他所建立的三个新种 ( c . ex g “ “ m st . , C . p洲 lu m st . , c . ot 二。 ien 价 st . ) 形态均比较特
殊 , 笔者目前尚很难表示意见 。
关于准苏铁果属的分类位置 , 最早那托斯特 ( 1 9 0 2 , 1 9 1 1) 曾认为它在结构上似古老
的苏铁类的大抱子叶 ;后来经他与修斯脱的研究 , 发现本属与苏铁杉 ( oP d口。 。汤 , )在叶子
末端是相似的 , 为此 曾确认前者是长在后者枝上的 ,而后者在那脱斯特后来的研究中认为
属松柏类 , 因之将准苏铁果属归于可能属于松柏纲的植物 ; 19 3 5 年哈瑞士研究了本属 , 认
为隶属于苏铁杉 , 应属松柏类 , 而同苏铁类有本质上的区别 ; 后来经傅兰林 ( 19 5 1 , 1 9 5 3 )
的研究认 为 C y ca d oc o iP 成“ m 的种鳞复合体与现代松柏类的种鳞及勒巴杉科 ( L eb ac ih a ce ae )
古生代的代表的腋生复合体 (雨 3 y HIJ H bl 盆 oK M lIJ eK c )是同源的 。 1 9 , 。 年涅迈茨 ( H e仑Me 益的
划分出了苏铁杉科 ( Pde o az m iat cae e) 除包括苏铁杉外 , 也包括了准苏铁果 ; 迈尔休等
( M
e 1Ch i o r e , a l
,
1 9 , 4 ) 曾认为本属应属于掌鳞杉科 ( C h e i r o l即 id a e e a e ) 。 一9 6 1年 , 经今野研
究 , 建议单独划分为准苏铁果科 ( C yca d oc a rP id ac ae e) , 并将本属置于此科 , 笔者从这种划
分 。
古 生 物 学 报 1 8 卷
巨大准苏铁果 (新种 ) 仰 c a d lo e a rP i id u m 梦ga o et o m 。 p . n o v.
(图版 I , 图 l一 5 , 8一 1 3 : 图版 11 , 图 1 7 、 1 8 、 2 2 、 2 3 : 插图 2 )
特征 苞鳞叶片状 , 宽披针形 , 个体巨大 ;长一般为 , ,一 60 毫米 , 个别可达 80 毫米 ;
宽一般为 13 一 14 毫米 , 个别可达 16 毫米 ;其中形态呈宽肥者 , 最宽一般在苞鳞中部 , 且侧
图 Z C夕 c a d o c a , 户id i , `二 g i g a , t。 。 。 ( s p . n o v . )
的几 种形态 : a 为披针形 , d 为宽披针形 , b
为在轴上着生的果鳞形态 , ` 为 云的页面印
痕 , 。 、 d 均可见三角形的不育鳞片 。 吉林天桥
岭 , 马鹿沟组 , T 3 , 均 丫 1。 a 为本种正型标本 。
缘大部分平行 , 顶端钝圆 (插图 2 , d ) ; 形态
呈披针形者 , 最宽处一般在苞鳞下三分之
一处 , 顶端较窄 (插图 2 , : ;) 个体稍小者 ,
则最宽处常靠上部或顶部 , 顶端呈较宽阔
的钝圆形 。 苞鳞表面具 14 一 1 7 条彼此近
于平行的细脉 , 叶脉大多于近苞鳞基部处
分叉 , 之后 向上近平行伸延 , 向顶端聚拢 ;
苞鳞基部狭缩 , 和种鳞复合体基部的柄状
部分融合成一共同的果鳞柄 。 柄长一般为
10 毫米 , 宽 1 毫米左右 , 以狭角自轴上伸
出 , 可能因成熟而外弯呈悬垂状 (插图 2 ,
b )
。 轴宽 1 . 1 毫米 , 轴两侧相邻果鳞基部
间距约 3 毫米 。 种子两枚 , 卵圆一球形 , 个
体巨大 , 一般长 6一 7毫米 , 宽 4一 5 . 5 毫米 ,
着生于短柄两侧 , 与柄轴线平行或斜 交。
不育鳞片一般常保存 , 为弯曲状三角形 , 一
般底宽 2一 2 . 5毫米 , 高 1 . 弓一 2 毫米 (见插
图 2 , e 、 d ) 。
讨论与比较 本种以巨大的种子 、 肥
大的苞鳞和较多而分叉的叶脉为特征 。 根
据我们对与其共生的 , 其它种的观察 , 上述
三种苞鳞形态上的不同 , 可能是由于其着
生部位及发育状况不同而异 , 而它们的主要特征则仍是一致的 。本种以上述三个特征区别
于本属已知种 。 以往认为个体较大的苏联北吉尔吉斯的 c . 妙袄耐“ 衍 G en ik an l) 与本种
相比 , 则前者苞鳞和种子都要小得多 , 其它特点也各异 (见表 l) 。 大石 ( 5 . iO s ih , 19 3 2 )
所定的 C . ,留 ab i 的 日本长门 (aN g at 。 ) 省的标本种子 也比较大 (长 6 毫米 , 宽 2 毫米 ) ,
但种子宽度较小 , 且苞鳞个体仅 咒一 36 毫米 , 其它特点与本种也相差较大 。
产地与层位 汪清县天桥岭 ;晚三叠世马鹿沟组 。
雅致准苏铁果 (新种 ) yC e o do e “ , i id u m e le g a n: 。 p . n o v .
(图版 I, 图 6 、 7 ; 插图 3 )
特征 仅一块标本 。 苞鳞叶片状 , 为较匀称的披针形 , 个体巨大 , 长 60 毫米 , 最宽处
l ) e
.
15 , y人天l 。 , , i , 产于苏联伊塞克一库里晚三叠世阿克塔什组 ( a K T a u ze K a o e o H I刁 ) , 见 r e H K H H a ·
3 期 孙 革 :准苏铁果属( 仰二o d` 。 i Pi d“ m )在吉林汪清县晚三叠世地层的发现 3 1 7
表 I几种较大个体的准苏铁果比较表( 长度单位 :毫米 )
卜翔决 C。 了留 a bi i C。 i : : y天反。 lo n, i` C , g i g a 刀 t e z礁脚 C . e l e g a . 万比较内容 \ \协 ( s p . n o v . ) ( sp · n o v )
苞 形 态 狭 卵 形 乡日一线形 宽披针形 披 针 形

大 小 中等 , 较大 , 巨大 , 巨大 ,长一般为 3 2一36 , 长一般为 3 9一 42 , 长一般为 5 一 60 长 60 ,最长 斗 l : 宽一般为 9一 1:1 最长达 8:0 宽 1 1丁宽一般为 6 ; 宽一般为 13 一 14 :
叶 脉 9一10 条 , 分叉 9一 n 条 , 分叉 1 4一 1 7 条 , 分又 8 条 , 未见分叉
种 果鳞柄 长 4, 长 4一 6, 长一般为 10 长大于 9鳞 宽 1 . 5一 2 : 宽 2 ; 宽 1 ; 宽 1 . 2

合 种子大小 中等 , 稍小 , 巨大 , 较大 ,体 一般 : 长 3 长 2 . 5 , 一般 : 长 6一 7 长 5 ,宽 2 , 宽 1 . 5一2 ; 宽 4一5 . 5 宽 4一5个别达 : 长 6, 个别 : 长 7 . 5宽 2 ; 宽 5 . 5
不育鳞片 未 见 未 见 见 ,三角形 (底 只 高 ) 未 见
2一 2 . 5火 1 . 5一 2
在苞鳞中部 , 宽 1 毫米 , 顶端钝尖 ;苞鳞表面具规则而清晰的细脉 8 条 , 于基部以上未见
分叉 , 且向顶端几聚为一点 , 脉间距离近相等 , 约 1 . 3 毫米 ;苞鳞基部狭缩成柄状 , 与种鳞
复合体的柄状部分融合为一共同的果鳞柄 。 柄长可见 9 毫米 , 宽 1 . 2 毫米 。 种子两枚 , 斜
生于短柄两侧 , 卵圆形 , 长约 5 毫米 , 宽约 4一 5毫米 , 当前标本其一侧的种子印痕保存不
全 (插图 3 ) 。
图 3 C夕 c a d o c a r户i d i。 ,、 。 l e g a 。 : ( s p . n o v · )
的形态 。 吉林天桥岭 , 三仙岭组 , T 3。 丫 1 , 正
型标本 。
图 4 C夕c a d o c a r P i d i : `、 厂r i c
种形态 : a , e , e , g 丫 1 ; b , d ,
岭 , 马鹿沟组 , T 3。
a 犷P “ 阴 s · 1. 的几
f
,
h 丫 2 : 吉林天桥
讨论与比较 本种以长大的个体 , 匀称的外形 。 稀疏而清晰的叶脉且不分叉为特征 。
古 生 物 学 报 1 8 卷
与前述新种 c . 梦g an et “ 。 比较 , 在个体大小上相似 , 但后者叶脉多而密 , 且在苞鳞中下部
分叉 , 种子也略大些 ; 而本种叶脉少而稀且可能仅在苞鳞基部较急地分叉 , 以致基部以上
未见分叉 ; 本种与苏联北吉尔吉斯 c . 打州从 lc 。 行 比较 , 则苞鳞个体及种子均比后者大
得多 , 而叶脉却较稀少 , 且未见分叉 , 因之亦易于识别 (见表 l) 。
产地与层位 汪清县天桥岭 ;晚三叠世三仙岭组 。
三胚珠准苏铁果 (广义 ) yC e a do e a , i成。 m t , ic a , u m P r y an d a ( 5
.
1
.
)
(图版 11, 图 6一 14 ; 插图 4 )
描述 苞鳞叶片状 , 叶膜略厚 , 短披针一长卵形 , 个体中等或略小 , 长 10 一 21 毫米 , 宽
4一弓毫米 , 最宽一般靠中部偏下 , 侧缘常近平行 , 但近基部均较急收缩 ; 叶脉一般 为 6 条 ,
且不见分叉 ;个别也有 5 条者 , 偶有一次分叉 ;叶脉近平行 , 向顶端聚拢 ; 苞鳞基部狭缩与
种鳞复合体的柄状部分融合为一共同的果鳞柄 。 柄长 3一 6 毫米 , 宽约 1 毫米 , 于近苞鳞
基部处较宽 , 向下逐渐狭缩 。 种子三枚 , 一般呈长卵状 , 长 2一 3 . , 毫米 , 宽 0 . 8一 1 . 1毫米 。
不育鳞片三枚 , 呈变态三角形状 , 顶端钝圆或锐尖 , 宽 0 . 7一 l 毫米 , 高 0 . 7一 1 . , 毫米 (插图
5 , 。 , d
,
g
,
h ;) 种子脱落者 , 留下较小的种子着生的圆形痕迹 , 直径约 0 . 5一。 . 7 毫米 (插图
弓, a , b , e , f ) 。
讨论与比较 当前的标本与普里那达 ( 19 4 0 ) 所定的乌拉尔东坡的 C . o i ca ;’P “ m 模
式标本的描述基本是一致的 , 唯苏联标本的叶脉略多些 ( 7 条 ) , 苞鳞略宽些 (7 毫米 ) 。 根
据斯塔尼斯拉夫斯基 ( 1 9 7 6 ) 于顿涅茨盆地戈拉若夫卡 , , 的资料 , C . o t’c a1’ uP m 的形态及
大小变化很大 , 相同种的标本中 , 其中有的与乌拉尔的模式标本相同 , 有的则向略小的标
本逐渐过渡 ,而这些标本与我们的标本近于相同 ( C T a朋 C“ a B C K H直, 1 9 7 6 , C T p · 6 2一 6 , , p u c ·
2 6
,
H
,
K
,
L
,
P
,
Q 等 ) 。 鉴于 c . t r i c a r户u , 如同 C . ,留 a bi i 一样 , 种的含义似比较宽些 , 我
们的标本以定成建立较早的 c . tr ic a rP “ m , 并同样加注 “广义” 为宜 。
当前标本与 日本山口中卡尼克阶中的 c . an i iot , c . 口二留 a 。 在形态特征等 方 面 十分
相似 , 但今野 ( K o n , n o , 2 9 6 1 ) 所建的新种 C . n a i , 0 1 C . o a 留 a e , 新变种 C · o了a 留 a e v a r ·
m l’n en se 等 , 似与 c . itr ca rP “ 。 没什么重要区别 ;依今野所列举的 c . 。 ; 叼。 与 c . ;it ca 犷 -
如 m 的三点区别意见 ( K on , on , 1 9 6 1 , P . 2 0 5 ) 以及他所描述的上述三个新种 、 新变种的
特征 , 另建新种 (或新变种 ) , 证据是不足的 ;据苏联顿涅茨和我们当前的材料 , 日本的上述
三个新种 (新变种 )似均应归于 C . tr l’ca rP “ m rP yan da 5 . 1. 之中 。 当前标本中种子只保存
二枚的较小标本 (插图 5 , a , 。 ) 与 c . er d m an nz’ 也比较相似 , 但前者叶膜较厚 , 苞鳞基部
收缩较急 , 且叶脉也略多些 , 当然更主要的是根据不育鳞片的数目及其与具三个种子的标
本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判定的 。
产地与层位 汪清县天桥岭 ;晚三叠世马鹿沟组 。
斯瓦比准苏铁果 yC e a do e a , i id u m s切 a b i i N a t h o r s t
(图版 11, 图 I一 5 , 插图 5 )
描述 苞鳞叶片状 , 长卵形或宽线形 , 个体中等 , 长 23 一 30 毫米 , 宽一般为 5一5 . 5 毫
l) 即戈拉若夫卡晚诺利克植物群 ( n 。叭 H e H o p H八c K a 只 中 lJ o p a r a p a袱。 B K的 , 为顿涅茨盆地 中考依波植物群
第一部分。 见 CT a H H帆 a cs K H选, 1 9 7 6。
3期 孙 革 :准苏铁果属 (仰 c ad o绍 , i成“ m ) 在吉林汪清县晚三叠世地层的发现 31 9
米 , 个别有宽 6一 7 . 5 毫米者 ;最宽处一般靠上部 , 顶端钝尖 ; 苞鳞表面中上部具叶脉 8一 1
条 , 一般在近基部分叉 , 向上则近平行并向顶端聚拢 ; 苞鳞基
部狭缩 , 与种鳞复合体的柄状部分融合为一共同的 果鳞柄 。
柄长一般为 5 毫米 , 宽 1 毫米 , 个别长 9 毫米 , 宽 1 . 5毫米 ; 短
柄以 3 0 。 (或更小些 ) 锐角呈下延状着生于轴上 , 轴宽 1 . 1毫
米 , 全长不明 (插图 5 , 。 ) 。 种子两枚 , 卵圆一椭圆形 , 一般长
3 毫米 , 宽 2 毫米 , 微斜生于短柄两侧 , 种子上方苞鳞基部的
一侧见一圆形小 “ 凹坑 ” , 直径 1 . 1毫米 。
讨论与比较 当前的代表性标本 (插图 5 , b 、 。 ) 以宽线
一长卵状外形 、 中等大小的个体 、 清晰而较密的叶脉为特征 ,
与瑞典瑞替期下部层位 C . ,阳 ab i 的模式标本 ( A . G . N at ho -
srt
,
19 19
.
p
.
,
,
if gs
.
1 一 1约 基本相同 ;与后来哈瑞士所定本
种的东格陵兰的某些标本 ( H a ir s , 19 3 5 , p · 1 0 1一 1 0 5 , f i罗 ·
4 1 )也酷似 。 当前标本上保留的 “ 凹坑 ” , 即是瑞典模式标本上
展示的 、 种子上方的 “ 突起 ” (s wel il gn ) ; 据我们初步分析 , 它也
可能是不育鳞片退缩而留下的痕迹 。 当前定为本种的另外两
块标本 (插图 5 , 。 , d) 形态与上述代表性标本稍有差异 , 顶端
钝圆 , 种子略呈球状 , 在形态上与苏联北吉尔吉斯的 C . 功 g “ -
图 5 C y c a d o c a 犷P i id “ 二 了 , a b i i
的几种形态 。 吉林天桥岭 , 马鹿
沟组 , T 3。 均 X l 。
。 ns 众 G en ik’ an 相似 , 唯前者叶脉略少些 ;结合上述对苏铁杉和准苏铁果属的叶片 (或苞鳞 )
由于着生部位或发育状况不同而可能出现形态上的变化的讨论 , 当前的两块标本和苏联
中亚的 C . 了og “ et 。 众 似均应归于 c . ,留ab i 之中 。
产地与层位 汪清县天桥岭 ; 晚三叠楷马鹿沟组 。
爱德曼准苏铁果 仰 c a db e a rP i id o m o d m a n in N at h or st
(图版 I , 图 1 4 ; 图版 11 , 图 19 ; 插图 6 )
描述 苞鳞叶片状 , 长卵一短披针形 , 个体较小 , 长一般为 10 一 12 毫米 , 较长者达 14
` ~二尸 ` C
图 6 C夕。 a d o c a r P艺d i“ 二
` 犷d , a ” ” i 的几种形态 。
吉林天桥岭 , 马鹿沟组 ,
T
, 。 均 丫 10
毫米 , 最宽处一般靠下部 , 宽 3一 4 . ,毫米 , 具 4 条未见分叉的叶脉 (插
图 6 , b , 。 ) , 但个别也见有苞鳞长达 20 毫米 , 叶脉 6 条的 (插图 6 , a) ;
苞鳞基部狭缩和种鳞复合体的柄状部分融合为一共同的果鳞柄 , 柄
长约 2一 4毫米 , 宽近 1 毫米 , 个别有见长大于 8 毫米的 (插图 7 , C )种
子两枚 , 椭圆形 , 一般长 3 毫米 , 宽 2 毫米 , 位于短柄两侧 , 倒转平行
于柄轴线 。 不育鳞片呈小扁的三角形 , 长 1 . 5毫米 , 宽 0 . 8 毫米 , 微拱
曲状 (插图 6 , a ) 。
讨论与比较 当前材料中个体较小的两块标 本 (插 图 6 , b 、 c )
与瑞典斯坎尼亚 e . 。 r j m a n n i 的模式 标 本 ( N a t h o r s t , 1 8 8 6 , p · 9 1 ,
姗训爪,ùǐ服姗í匕

瓶撇姗潍甲
IP
.
26
,
ifs
s
.
1 5一 2 0) 比较相似 , 与我国四川峨嵋须家河组的本种标本 (西南地区地层古
生物手册 , 1 9 7 4 , 3 6 1页 , 图版 1 8 6 , 图 10 , 1 1 ; 图版 1 9 2 , 图 8一 1 1 ) 近于相同 ; 我国四川
宜宾的标本 (斯行健 , 19 3 3 。 , 2 一23 页 , 图版 1 , 图 10 一 1 1) 也与当前一些标本相似 ,唯宜
古 生 物 学 报18 卷
宾标本叶脉略多些 , 但从总的形态看 , 似无大差别 ; 当前标本中不育鳞片保存较为完好的
一块 (插图 7 , 。 ) , 苞鳞略长些 , 且叶脉也略多 ( 6 条 ) , 其余特点则与瑞典模式标本近于相
同 , 而与东格陵兰的某些标本 ( H ar isr , 19 3弓, p . 1 05 , T e xt ifz . 4 2 ) 则更为相似 , 故也归
于本种 。
产地与层位 汪清县天桥岭 ;晚三叠 一世马鹿沟组 。
`】、准苏铁果 (比较种 ) yC e o d b e 。 , i成。 m e f . p o r o u m K r y s h t . e t P r y n .
`图版 JJ, 图 2 0 c , 2 1 : 插图 7 )
苞鳞叶片状 , 短披针形 , 个体稍小 , 长 15 毫米 , 宽 5 毫米 , 最宽处位于苞鳞中部 ,
顶端钝尖 , 苞鳞表面具 斗条清晰而未见分叉的叶脉 , 脉近于平行 , 向顶
端聚拢 , 苞鳞基部狭缩成柄状 。 柄状部分长 5 毫米 , 于近苞鳞基部处
最宽 (约 1 . 5毫米 ) , 向下呈狭缩状 ; 种子未见保存 , 仅于苞鳞基部的一
侧见有一圆形的 、直径约 0 . 5毫米的凹坑 , 可能为种子脱落后留下的痕
迹 (插图 7 ) 。
讨论与比较 当前标本以叶脉较少 、 个体稍小 为特征 , 与苏联南
述姗而è|描
图 7 c . c f . P a , , “ 。
的形态 。 吉林天桥岭 ,
马鹿沟组 , T s 。 K I 。
滨海 c . p a r o u m 模式标本的 描述 ( K p。川T o中o B。 : H n 娜 Ha八a , 1 9 3 2 ,
H 3八 . T p y . A . H . KP
。二 T . Ix , 19 6 2 , e T p . 16 、 ) 比较接近 , 但由于当前标
本保存不全 , 种子形态未见 , 难以做深入比较 ,故暂作比较种描述 。 当
前标本与苏联中亚的 C . fe gr 朋 en is T ur 一 K et . 也比较相似 , 但这个中亚种的模式标本的
描述与南滨海的 C . aP 。 “ m 比 , 除前者宽度及种子均略小外 , 其它无大差别 。 考虑 到
C
.
aP 。 “ m 建种较早 , 其产地与我们标本的产地距离较近 , 故当前标本仍暂归于 C . p ar 州m
之中 。 当前标本与叶脉同样较少的 C . e1’ d卿 an in 比较 , 则后者个体较前者要小得多 , 且常
保存较完好的不育鳞片 ;当前标本与 C . : 留 ab i 比 , 则后者个体更长大些 , 且叶脉多而密 ,
礁姗脚埔拳、几达前者的 2 至 2 . , 倍 。产地与层位 汪清县天桥岭 ;晚三叠世马鹿沟组 。
准苏铁果 (未定种 1) yC e a do c a rP i id a m 。 p . 1
(图版 11 , 图 1 5 , 1 6 : 插图 8 )
描述 苞鳞叶片状 , 狭卵形 , 长 3 0 毫米 , 宽 5 . 5 毫米 , 最
宽处近顶部 , 顶端钝尖 ;上部具 10 条清晰而近于平行的细脉 ,
近基部只 6 条 , 向上分叉 ; 苞鳞基部狭缩 , 与 种鳞复合体的柄
状部分融合成一共同的果鳞柄 。 柄长 5 毫米 , 宽 1毫米 , 种鳞 图 S C夕
c a d o e a 尸 Pi d i。二 s p . l 的形
态 。 a , 火 1 ; b , 火 3 , 为种鳞复合休的放
两枚呈柄状 , 自短柄上部分出 , 种子两枚着生其上 , 倒转 , 并斜 大 ;吉林天 桥岭 , 马鹿 沟组 , T 3o
列于柄轴线两侧 , 种子略小 , 长 3 毫米 , 宽 2 . 5毫米 。 不育鳞片近于三角形 , 每侧各长约 2
毫米 , 高约 1 毫米 (插图 s) 。
讨论与比较 当前标本与 C . ,留 ab i 十分相似 , 但后者不具不育鳞片 , 仅有时可见种
子上方具两个突起 ; 当前标本与 日本山口标本 C . a 了a e n 了e ( K o n , n o , 19 6 1 : pp · 2 0 2一 2 0 3
lP
.
24
,
if gs
.
2一钓 在形态上 、特别是具有不育鳞片等方面均有些相似 , 但不同的是 , 前者
3 期 孙 革 : 准苏铁果属 (仰 ac do ac印 di “ 二 ) 在吉林汪清县晚三叠世地层的发现 3 21
种子卵圆形 ,长宽近等 , 后者种子狭卵状 , 长宽比常为 3 : 1 ; 此外据 K O。 ’ on 描述 , 后者种
子直接长于 “ 胚珠坐 ” ( o v ul -e cu s ih on ) 上 , 而当前标本却见种子直接连于柄状种鳞之上 , !并
悬垂 。 (插图 8 , b ;) 当前标本与苏联北吉尔吉斯的 c . i二 191 行 G e n ik an 也有相似之处 , 但
后者更宽肥些 , 而种子却反而小得多 。
产地与层位 汪清县夭桥岭 ;晚三叠世马鹿沟组 。
准苏铁果 (未定种 2) 心。 a do c o r p i成。 m sP . 2
(图版 11 , 图 2 0 d , 插图 9 )
描述 苞鳞叶片状 , 中等大小 , 呈侧缘近平行的披针形 , 长 30 毫
米 , 宽 6 . 8毫米 , 最大宽位于中部 , 苞鳞表面于上部见具 6 条叶脉 , 近下
部为 4 条 , 向上分叉 , 脉间具更细的纵列条纹 ;苞鳞基部狭缩成柄状 , 柄
状部分长 5 毫米左右 , 近苞鳞基部最宽 (约 2 毫米 ) , 向下狭缩 , 种子未
保存 (插图 9) 。
讨论与比较 当前标本与 c . : 留ab i 在形态及个体大小上有些相
图 g c 夕c a d o c a , 户,沙卜
。 。 : p . 2 的形态 , 吉
林天 桥岭 , 马鹿沟组 ,
T , 。
·只 1 。
似 , 但后者叶脉密得多 , 且形态狭瘦 ; 与 中亚 c . i o ign 行 比较 , 也有相似之处 , 但后者叶
脉较多 ( 8一 10 条 ) , 且较前者略肥大 。 由于 当前标本种子未能保存 ,故暂作未定种处理 。
产地与层位 汪清县天桥岭 ;晚三叠世马鹿沟组 。
三 、 结 束 语
上述准苏铁果属及其共生分子中大量双扇藤科 、苏铁类 、带羊齿等植物化石的发现 ,使
我们联想到它们同瑞典 、 格陵兰 、 苏联 、 日本及我国南方等地 区晚三叠世植物群在所属时
代及其古地理 、 古气候等方面似有较密切的联系 ; 特别是启示了我们 , 当前的植物群同日
本成羽植物群 、 苏联南滨海蒙古盖植物群在性质上更为相似 。 继苏联乌拉尔 、 顿涅茨和 日
本山口发现具三个胚珠的准苏铁果之后 , 当前在我国也有了三胚珠准苏铁果 ( ` y o do 。 -
irP id
“ m 厉 ca rP u m ) 的发现 , 其意义是比较重要的 , 因为具三个胚珠的准苏铁果出现较早 。
从目前已发现的三胚珠化石的层位及时代看 , 均不晚于晚三叠世瑞替期 , 在苏联为诺利
期 , 中国为诺利一瑞替期 , 日本则为中卡尼期或拉丁一卡尼期 。 因此 , 三胚珠准苏铁果在演
化上可能为偏早期的准苏铁果种 , 说明它无论在时代标志或演化上都具有重要的指示意
义 , 同时它的出现 , 也为进一步确定本区植物群的时代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依据 。 为此 , 准
苏铁果属实可为一种重要的 、 具标志性意义的化石植物属 , 应在今后各有关的植物群及其
地层的研究上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
应该指出的是 , 在我们采集巨大准苏铁果 c , 9 19 : 川 eu 二 植物化石的同时 , 还发现了叶
片宽达 27 毫米 、具 30 条以上叶脉 、 长度可能达 1 30 毫米左右的苏铁杉属 尸od oz 4 , iet 了的大
型叶片与上述准苏铁果伴生 。 本区之所以产生个体如此巨大的准苏铁果 , 推测其原因可
能是由于苏铁杉形体巨大作为其母体的结果 , 但是两者是否同一植物 , 还需进一步研究 。
从苏铁杉和准苏铁果的叶片 (或苞片 )个体巨大 、 叶膜较薄 、 叶脉细密等生态特点看 , 似又
同时反映了当时的气候应是湿热的 。
32 2古 生 物 学 报 1 8卷
拭 桨 目 目 目 撷 酬 兴 , ` 线 了汽 、 矛~ 、 产产、 户产、娜 套 四 四 四 书口 板犷` 肠 氛衅 口羁 口释 口罚 口舞兹 甲 书。 。 岛、 写 、 垂龙 ~ 卜 1, , 划拼 侧 f 入 , 曰四 曰吸 曰四 曰叹n口 , 节、 森卜 坂 卜 坂卜 书卜 们 l 价鬓 目个 二平 口平 仁平 亡平1叮」上 , 截 截 截 彭 短粤 亦 丹若 邓丹 平丹 平丹 邓任禽 裂 二耳突 舀争 、 ~洲 、、 2 、 目沪 、 . 2出山 U 志 长 。 长。 礴g 盛三长 嫂 恢 …! 番 游 …{游 板 …}板 瘾 }…板十 }{ m若 工 卜 也 卜 {口 ;
如 以 艘 月公 以 软 卜 刁属 箱 骨 厌 、厄 J争封 吕 州慈 淤 豆 飞, 亡, 三上尹 卒薄 火 岁 礴刁~ 仙二 乙产】共 , R以 翟
以伙劫 又 川 、 ~ 沪始 兴 双) 刁4》框 体 昌闯 把 把岭 口 、 丁卜 , 】1! 川小 山 下 、燕 卜 】
{
N
I
I l } 一l 户 J 下刃 l . l令 } 妥 }平重一{ N 一…N 卜闷 r劝 习}妥丫 .…? 护乃 } ?异 一l 仍 } …} _ 、口 }兰干 : …}、于., . 叫义、
{ 垂官 画 画鼠 画 只 只 C〕 只 , . 川 侧 〕 }叹 火 r 、 O 二荡 } 写己 娜 挥令 挥 叮 、 . n 户闷 卜 J 二 、 ` 尸.州 ; 一卜 J 1. 叫徊 } 长 拟 拟岁 搁 . 沂 芍 芍 卜 J C 〕 令 芍母 菩茶 令 户月 任 恶 深 . 丫 仑叭 产
Z 气互,
.丈 , 开
霎妥萝言 隅 r闷 囚 妥 岌 } 邓 汰甲 ,~ 司麒 卫 邓 己 嗽 } } l l次 , . 叫健 .了、 .乃 X
圈 又 又 r 、山 、 ! 、 ,、 2
{ ` } 寸 } } 寸 一} 一} } { ,人 一} 一} ` 。 }
蕊 橄 、O 以 } } }袋 } 众 }喇 堵二 0 国 L?艺血 拟 丫长古 粼 叹长 产、
夕产、 寻
已 、口 叭
}职日 份哩 处 1 啥 .乃 r价 } ,宁 ! 口、、 2 火 寸 e 闷 ! 心 X 、口 义 C( {产门、 丫佗 护门 } 产~ 、 戒 1 n . 侧叫拟 丫习 二阎 义 侧` e闷 丫 O C 囚 火只 穿当 义 卜 ! J、、 { X r 乃出 . , 1 口仁 O 、 { 侧 . 卜刀t n 于曰
}…二 } 羹云 义 ( : } .、 、 了 } 子 】厂、 {} 箱 盆八 1 】了、 } O〔 义 以二 l八 芍 O 、 C 乃} 举 r 、 落 芍 , r 芍 r 、 ! 令 芍 任 芍 芍芍 举 t匡生 令 任 户闷 丹 丹 举 解 丹聆 七口、 梁 靛 袂 丹 聆 麟 }本 艘 洪会 然 口二 ` 布 口巴门 靛 口口. 回 回溺 国 色二 ,世刀、 粼 七叮、 回 勺口、 摆 摆恻 }缪 节弓芍 禽 邓 { 舞 邓 泣2 . 国会 邓燎 国会 仁口、 缪翼
形玉友ǎ:端甚。。oP.心à咪李撬鹅睐州昧刹
留形
3 期 孙 革 :准苏铁果属 (仰c a d oc a 印 d i佃二) 在吉林汪清县晚三叠世地层的发现3 23
。尺赢然知粥长曰. 间 r. 曰的s 、袋匆 !妞,`o、 .0:口.扫妥魏ù廿七d勺`一喇洲s卜1ō u忍慈却七本禽令川g裔板
ù尺赢褥刘硝怜叭撇禽侧长圳|闯彭.八816 叭援糟àó巴d日。。u之勺!劲社丈盆吃.é 产ǎ2橄帐ó。自00暇、3、七1切g钡兴坦宾招男壮工寸6 卜做理厦.n切口J仇足之、p晓、 .劝尸ǎ0廿61 价豁徽).川目匕白妥趁食`七勺、`p铭b勺产16 的ù跨领长àó。ésn月的r、! o£访的与劝.。绍眼仲褥坦研忿俗噬叭份傅q舒鉴占.阅ē板ú叭器如à .ùx~.的书z川卜“、套之资。d .勺容辉份小噬户ǎ宁叶61 叭麒思厦n切口ó山·工`ǐ沐)s之袋、uz。寸61微彩喇nuóóP.。.-à迩、,联.商澎旧邂.州拭 笔 二片 尸 、 撷铅 撷铅 ’ 点羁 撷缀 卜 雪 . 雪 .擎 蓄 曰胃. 口霖 书口卜 们n卜 书口衅 书n衅 溉 鉴曰 鉴 曰
石 泊 口 卜 曰四 肠少。 肠 “ . 肠` l 则 服 以
月代叹 U 率 亡平 书江卜 书以卜 书n 口 渭 g 肾 抢 抢
1丙 n 孔 , 共 邓丹 二口 J J 拐口 彭 誉 书住 书区】月】【 尸 、 ` 尸 气份 勺1 舀 亩 南忿 裂 盛g 套 姿月目」 幻长 阴 恢 }一口 {…m 省 }一徽 }低 滋 …徽 I撇 }任 }任
喊口 侧 弱 以 积 举 产尸、 国州 箱 公 积 肥 汗米 {岖甲练 淤 丢 健 认巨 X 叭忿 火 岁 迪戒火 火
、 、入 [产、翻 叉 1 1 兴 芍 半 用 一 ` 兴征 仲 微踌伟 l 一l ,l l 州l l 1} }立戴 闪 闪 …闪 卜 J 门{闪 卜〕 卜 !令 _ , …} : }、叹 卜】 { 】厂、 产 , 、产、
}里安 】 勺n , 闷 月、 】乃 】乃似 l n 、 : 1 】子试览 } 义、
}二百 只 } .八 尸叫 X 石 户州 X 江决 策 分认 又慈 } 岑。 劝 阅 ` 卜 1 , 十 X 芍 任 1只汉 .厂 、翔 } -K 长 妥 产 } r 勺 澎 长 品 长蟒 仑 r 户 叭 回 令 举
叭 尸
任 代 :
了~ 、 又 吸 户刁 I八 飞 , ~ 叫 犷闷罄 妇 】、 、 ` 二 义 火 又 成舀X 矛产 、 子 } 、口 】广、 O 伟拟慈 率 兵 }映 I } 户叫 长、 “ 户 口 侧 ` C二 峨妇 收
二 、 . 沪 盛帐 众 } } 币 1! 1} 阶 i} 念霆} 了 1】邓
盏 粗 } } } } l 半叠 l聋 O 、 冲招 , 份州 ! 丫月
皿 从似任 纂
尸、 、已已 卜 心 O , 口: 1~ 州 】n 】了 、 .洲刁 垦零 共、 ~ J 甲州 只 } } } . 二二 . 演策产尸、 火 r闷 ,心 月、 、 r r l 护门 口只似 州 叫宁 只 只 X 又 令又 t n } 协八 C〔 、 ~ 沪沼 } 口 州 目 丫 哟
的 曰 , l…二 派 从 破 户 J } 币 洲内 嵌~ 沐) 箱 O t喊 1 . 心: , 锁闪 1口尺 C二} 梁 户 J 令 长 七门 r门 皿、 . 1 ’ 令 、 O县 二巴 丹 r 闷 长 卜 ! 丹 长 长艘 袂 决 喜 任 于 举 口 回右口` 泰 绷 举 靛 靛 泰 举 聆弋口 、 绷 } 口几 泣工 泰 彬 本 木
{邓 } 口二 住万、 1刀、 渊 } 洲 洲
回 立二 仁 j、 率 邓 平 七匕七 搁仓几 七压、 住生、仁马、
32 4古 生 物 学瑞 报 18 卷
图 10 eyc a doc r ap i di。 , g f g a o t。 。 。 ( s p . n o v . ) 与一种形体巨大的 尸 o d o z a 。 ; t e`
的叶片伴生 。 a 为前者 , 乡为后者 , 均 只 1。 吉林天桥岭 ,马鹿沟组 , T 3o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 , 在本次发现的巨大准苏铁果和斯瓦比准苏铁果果穗 (仅管是一段
长度 )轴表面较为光滑 , 并没有保存短柄所留下的螺旋状着生的鳞片痕迹 ;这一现象 , 可能
只能用这种果穗个体更为巨大 、 果鳞间排列极为疏松来解释了 ;果如 , 则其所组成的果穗 ,
个体将大得十分可观了 。
总之 , 吉林东部的这一发现 , 为进一步研究准苏铁果属及其在多方面的意义 , 提供了
一点新的资料 。 然而我们的工作还仅仅是开始 , 有待于今后进一步采集化石和研究补充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斯行健 、李星学 等 , 1 9 63 : 中国中生代植物。 科学出版社 。 2 65 一2 6 7页 , 2 8 8一 2 89 页 , 图版 卯 , 图 4一5o
斯行健 、 周志炎 , 1 9 6七 中国中生代陆相地层 。 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 , 科学出版社 。
李佩娟 , 1 9 6:4 四川广元须家河组植物化石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 第 3 号 。
斯行健 , 1 93 : 陕西 、 四川 、 贵州三省植物化石。 中国古生物志 , 甲种第一号第三册 , 2 一 23 页 ,斗一 5 页 , 图版 n , 图
1 0一 1 1。
卫 lo r in , R . 1 9 4 4 : D i e K o n i f e r en o b er k a r b o n s un d d e s U l t e i
·
e l i p o z
·
2 115
.
H e f t 7
,
P 。 协 e o时。口r a p九乞。 。 ,
B d
.
85
.
A b七. B , p p . 5 0住一 . 5 08 , T就 . 1 83 , A b b . 4一~ 1 1 , . T ex t . 6 .0
丑a r r i s , T . 陇 1 9 2 6一目1弱 7 : T 五e 劲 5 5 11 f l o r a 时 8 0 0 2, e s b了 8 0 砚z z l d , E a s 七 G ,号 e ]。 , i d . p t . 1一 V , p t I V ,
P
.
9 9一1 0 6 , P I. 1 7 .
J o n g n l a i i 3
.
W
.
1 9 5 9 : F o s山 iu m C献 a lo g u s 11 . P I皿 t a e . P a ,· 5 3 8 , p . 9 1 3一 9 1 8 .
K o : l
’ ,: o , E
.
1 9 6 1 : S o m e 即 e a do oa 印公d公以游 ` 皿d P o J 夕二 a 仇艺才e : f r o m 比 e U p p唱 r T r认s滋e F o : · m a t io n 还
Y a n i a g 砚h i P r ef e e tl r e J 却a n . s 娜. 刀` p . o f 才h e 全 o h o 无, U界乞. , S既d a艺, J a p姚 , S忱 . S e r . ( G eo l . ) ,
V o l
.
X X X l l
,
N
o
.
2
.
N a 七h o r s t , A . G . 1 8 8 6 : Om f lo r a n S如肚 e吕 K o l f 石l a n d e B i ld l i i n g a r . 承 e r i g e s g e o 下 U h d er s 6 k n i n g , s e r .
C
.
p
.
9 1
,
p ]s’ 2 6 ,— , 1 9 1 1 : U eb e r id e G a t t u n g 吻 。。 d o o a叩么d俪哪 N a ht o r s t 11 e b s t e认 i n g曲 B助 e r k u n g el 位b e rP o d o z a卫 l l t e s . K g乙. 名公 . F e祝 A 无. 丑汤” d l . , B d . 4 伟. N I. . 只, p . 5 , p l , 1 . f . 1 1一 1 5 .。 奋,城 . 8 . 1 9 3 2 : R恤而。 只妞 st f or m R 。血况 N ag at o (Y她鳍 u比 i rP 一ef 绷 1’e ) . J叩 . oJ ~ 尸 ac . s瓦H a 无无 a公d a 加 : p . U几艺公 . S er . 4 , V o l . 11 , N o . i , p . 6 6一 6 7 , p l . X ( 1 1 ) , f . 1 0 , 1 0 a .— . 1 9·32 : hT e R h a e t ie r l a n ts f r om 恤e N a 了·i 叭 a D i s t l· i e t , P ,· o v . B i忱h u (O k盯 a m a P r o f o e -t u r e ) , 而 P a l i .S e w a r d , A . C . 1 9 19 . F o s isl P l an s . V o l . I V , C a m b r i d g e B io l o g址 a l s e r i 。 }。 p . 4 4 7一性 5 1 .Z e i l l e r , R . 1 9 0 2一一3 : F l o l · e f o s苗l e d o s g it e s d e Ch a i. b o n d u T o n k i l E t u d臼5 d e s 攀七e s m i n e r a -ux d e laF r a i l e e .
r e H K“ H a , P . 3
.
1 9 6 6 : H e K o n a e M a 。 中丑 o P a H 汀 P a T叮Pa中M分 K “ 水 e H e M e 3 o 3 o汤e K o x o T o o 、 e H H认 玫 e y K `卿 。 e K o白
s n a八H H曰 ( C e B e PH a只 K“ Pr “ 3 “ 兄 ) 角八. “ H a y K a 分 , M o e K o a .
联p: x Lu T o中o B H、 A . H . “ fl P H H a几a , B . 几 . 1 0 3£: M a讹 P“ a几以 K M巴 0 3 0 几e K o 益中刀 o P e yc y p H能K o r o K P a o
. 价石Pa ·
H H以 e T Py几以 A . H . K P H l z l T o中。明 q a , n , A H C . C . C . P , 19 6全.
3期 孙 革 :准苏铁果属 (仰 a cd o` “ 杯成 “ m)在吉林汪清县晚三叠世地层的发现 2 35
P C的 P o及。刀 e K ba习 , H . H . 19 5 8 : 0 P a四月洲 H M o rH y r a认C Ko 认 CB价汉 心水 H o r o fl Pn Mo P b 只 n o n a月eo 6 ar a H H q ce K枷及 a即曰 M 刀。 凡刀 A H C . C . C . P 、 1 9 5 8 , 1 1 8 , 灿 . 1 , c TP . 1 7 1一 1 7 3 .
CT
a撇几 a 般双伪, 中 . A . 1 9 7 6 二 C P的H e认Ke 益“ e CP K a 只 中n o p a 助能军啪 r o B a c e 认H a . A H y . C . C . P , 巧能 . r eo . H a y . ,
I色及 . “ H a y K o o a 瓜y MK a 》 , K H e B .
( 1 9 7 8 年 4 月 1 2 日收到 )
O N T H E D I SC O V E R Y O F C Y C A D O C A R P I L呼U M F R O M T H E
U P P E R T R IA S S IC O F E A S T E R N J I L I N
5 11 】1 G e
(丑 e夕艺。协 2 G e o乙og ` e a 不 S二卿。卿`口 望e娜 , G e o 乙0 9云。 a l B 二: e a 肠 o f 再乙讯 )
A b s t r a e t
R e e e n t l y
, a l a r g e e o l l e e t i o n o f f o s s i l P l a i i招 w e r e m a d e a t T i an q i a o l i n i n Wan g -
q i u g o f e a s t e r n J i l n
.
T h e y
,
t o械 l i n g ab o u t 2 0 i n s P e e i e s , e o n 七缸n A rt i e ul a t a e , D IP -
t e r i d a e
,
P et r i d o印 e r m a e , C y e a d al e s , G I l l k g o a l e s , C o n i f e r a e , i n p a r it e u l a r , C , e a d o e o r p飞~
d八。饥 w h i e h 15 o h a r a o t e r i s t i e o f l a t el T r i a s s i e P l a n t、 . O n ht e w】l o l e , t h e 伽 r a 坛 e o m P o -
s e d m a i n l y o f ht e e l e m e n st o f ht
e “ D落c舌, o夕 h鲜 22,`饥 一 C乙a云h r o夕古e , ·店5 S e r i e s ” 皿 iX e d w i t h
a f e w o f ht e o lde
r f o r m s a s d e s e r i b e d b y S z e ( 1 9 6 5 ) i n “ t h e Y e en h a n g F l o r a o f
N
.
S h e脂 i ” . I t m ·盯 , m o r e o r l哪 , b e o o r r e l a t e d iW ht t h o s e f功m t h e R h a 仓it e f o r m a -
t i o n s i n Sw e d e n
,
E
.
G r e e n lan d
,
J aP
a n
,
lt c s o u the
r n P a r t o f U S SR
,
iV
e -t N a m an d
S o u ht Ch i n a
.
T五e a g e o f t h is f lo r a 15 妞6 s i g n e d t o t h e m i d d l e 一l a et ,L就 e T r ias s i e (i , e .
No
r i e

R h a e t i。 )
.
T h e aP p
e ar ane
e o f a n um b
e r o f D ip t e r i d ae
,
C y 侧碱拟 e s an d 岔 it o ul a -
t a e w i t h f a i r l y l a r g e 滋z e s h o w s ht at t h e f l o r a i n q u e s t i o n w as f l o u ir s hi n g i n a 姗 i s t
a n d w a r m e o n idt 加 n
. 而 d攀n g f r恤 恤。 11七h o l o g i e a l a n d P .a l a e o g eo gr aP h i e al e v i d e cn e ,
t h i s r e g i o n s e m s m o就 P r o b ab l y t o b e l o n g t o t l i e s u b t r o P i e o r ht e et m eP r a et l iot r a工
z o n e i n t h e l a et T r i a s s i e
.
A m o n g t h e e o l l e o t i o n 。 , 8 s P e e i e s o f C互e a d o e a , · P f成 ,` 羚` m a y b e r e e o g n i z e d , o f w h i e h
2 s P e e i e s a r e le w
·
图 版 说 明
本文描述的标本均保存在吉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
图 版 I
1 一5 , 8一 1 3 . 巨大苏铁果 (新种 ) c 夕c a d o c a , P fd i。 , g ig a , t e “ 。
1
. 又 2 , 1 1 , 13 . 只 3 , 其余均 火 1。 1 , 2 , 1 1 . 为正型标本 。
S P

n O V
·
野外号 : T 1 0一 6 8、 1 0 2 , T l l 一 10 2 , 1 0 4 、 1 19 、 1 2 1 ,
T 1 2一 3 5 8 、 4 1 0 ; 登记号 : 7 7 2 0 1一5 , 7 7 2 0 6一 1 1。 汪清县天桥岭丁马鹿沟组 。
6一 7 · 雅致准苏铁果 (新种 ) c y c a d o c , 户 i沂。 , e l o g a。 , s p . o o v .
7
. 火 2 , 6 . 又 1。 正型标本。 野外号: T S一 3 3 ; 登记号 : 7 7 21 2一 7 7 2 1 3。 汪清县天桥岭 : 三仙岭组。
抖 . 爱德曼准苏铁果 c cy a do c 左犷P id i , , `尸寸切 , 滋 N a ht or st
丫 1 , 野外号 : T l l 一巧死 登记号 : 7 72 2 4 。 汪清县天桥岭 ;马鹿沟组
图 版 n
l一 , .斯瓦比准苏铁果 c y c a d o c a , i d i“ 。 s` a b i N a t h o r s t
l
,
5
. 义 2 , 其余均 火 1。 野外号: T l l 一 13 9 ; 登记号 : 7 72 1 4一 1 8。 汪清县夭桥岭 ;马鹿沟组 。
6一 i斗. 三胚珠准苏铁果 (广义 ) c , c a ` o c a印 i id 。二 耐 c a印“ , p r犷 n · ( s· l· )
1 0
,
1 3
. 又 2 , 其余均 火 1。 野外号 : T l l 一 1 7 0、 1 8 7 、 2 0 9 、 2 1 9 ; 登记号 : 7 72 3 0一 3 8。 产地层位同上 。
一7一 15 , 2 2一 2 3 . 巨大准苏铁果 (新种 ) c , c a d o c a 尸夕l’id “ , g£g a” t己“ m s p · n o v ·
1 8
.
x Z
,
2 2
. 又 3 , 其余均 火 1。 2 3 . 为同 p o d o z a o i t o s 伴生 。 野外号 : T l l 一 10斗、 14 5 , T 12一斗10 (负面 ) : 登记
号 : 7 7 2 1 9一 2 0 , 772 2 1一 2 2。 产地层位同上。
15一 2 6 . 准苏铁果 (未定种 1) c 夕c o d o c 。 , 夕i` i“ 。 印 · 1
15
. 丫 l , 1 6 . 火 3。 野外号 : T 1 0一 8 1 ; 登记号 : 7 72 2 8一2 9 。 产地层位同上 。
1 9
. 爱德曼准苏铁果 c y c记 o c 口犷p i d i二 , 。心。 a。 , 若 N a ht o r s t
火 1。 野外号 : T l卜 10 ;登记号 : 7 7 22 7。 产地层位同上 。
2 0。 , 2 2 , 小准苏铁果 (比较种 ) c 夕c a d o o a 即i d `“ 二 e f · 户a , 。 “ 。 K r y sh t · e t p r y n ·
2 0 e K I
,
2 1 K 2
。 野外号 : T l l 一 4 D4 ; 登记号 : 7 72 2 3 , 7 7 2 2 3 。 产地层位同上 。
加 a , 准苏铁果 (未定种 2 ) c 夕e a d o c , 户i成 “ 。 s p · 2
又 l。 野外号 : T l l一斗O斗 ;登记号 : 7 72 2 6。 产地层位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