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野生杜鹃花属景观资源研究进展



全 文 :中国野生杜鹃花属景观资源研究进展
吴 志1, 刘 念1, 王定跃2, 刘永金2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省热带亚热带花卉与园林植物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225;
2.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广东 深圳 518004)
摘 要:为了更好地研究杜鹃花属景观资源,按照其所在群落中的地位、群落在演替系列中的位置和杜鹃花属植物和
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关系,将中国杜鹃花属植物分为高海拔顶级群落中的优势种、中低海拔顶级群落中的优势种、过渡型群
落中优势种、一般从属种和附生型从属种五类。 分别对这五类杜鹃花属植物进行景观价值分析,结果表明,高海拔顶级群
落中的优势种不适宜开发应用,中低海拔顶级群落中的优势种和过渡型群落中的优势种的杜鹃花群落较适合营造成风景
林,一般从属种可进行多方位开发,附生型从属种以盆栽或林内景应用为主。
关键词:杜鹃花属; 群落; 景观资源; 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09)09-0183-04
Research progress in wild Rhododendron
landscape resources of China
WU Zhi1, LIU Nian1, WANG Ding-yue2, LIU Yong-jin2
(1.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Flowers and Landscape Plants of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 510225,China;
2.Shenzhen Wutong Mountain National Park Administration Court,Shenzhen 518004,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ir positions in the community, their community statues in succession series, relations between
Rhododendrons and other species in community, Chinese wild Rhododendrons are divided into high elevation climax
community’s dominant species, lower-middle elevation climax community’s dominant species, transitional dominant species,
generic subordinate species and epiphytic subordinate species to research Rhododendron landscape resources further. After
analyzing landscape values of these four kinds of Rhododendrons, authors consider that high elevation climax community’s
dominant species are not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and communities of lower-middle elevation climax community’s dominant
species and transitional dominant species suit to be built as scenic forests, and generic subordinate species can be used in many
fields, and epiphytic subordinate species can be applied such as plotted plant.
Key words:Rhododendron;community;landscape resources;application
收稿日期:2009-05-13
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局项目(SY200609080013A)
作者简介:吴志(1984-),男,在读硕士生
通讯作者:王定跃(1963-),男,研究员,E-mail:wangdy63@
126.com
杜鹃花泛指杜鹃花科 (Ericaceae) 杜鹃花属
(Rhododendroideae)植物,它是世界四大花卉之一,也是
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三大天然花卉之一。 全世界杜鹃
花属植物近 1 000种,我国有 571种[1],其中特有种 400
多个 [2]。杜鹃花属植物的垂直分布范围是广泛的,可见
从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各个植被带内, 大部分种类出现
于海拔 1 000~3 800 m 间, 如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
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或海拔更高一些的暗针叶
林,上达森林线附近往往形成杜鹃苔藓矮曲林,树线以
上,某些高山种自成群落,形成种类单一、浩瀚无垠的
杜鹃矮灌丛 , 现知分布得最高的杜鹃为雪层杜鹃
(Rhododendron nivale)[3]。
很多学者在野生杜鹃花属物种多样性方面做了大
量的调查研究, 但在生态多样性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研
究[4],造成人们不能全面地研究野生杜鹃花属景观资源。
本研究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根据杜鹃花属植物在
群落中的地位以及杜鹃花属植物和群落中其他物种的
关系,将杜鹃花属植物分为 5类:高海拔顶级群落中的
优势种、中低海拔顶级群落中的优势种、过渡型群落中
的优势种、一般从属种和附生型从属种(表 1)。本研究
将不同生态类型的杜鹃花属景观资源进行分析, 并讨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年第 9 期 183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09.09.035
垂直分布
森林线以上
森林线以下
森林线以下
森林线以下
海拔 800~4300m
杜鹃花属植物和群落
中其他物种的关系
非附生
非附生
非附生
非附生
附生
群落在演替系列中所
处的位置
顶级群落
顶级群落
演替初期或中期的群落
杜鹃花属植物在
群落中的地位
优势种
优势种
优势种
从属种
从属种
类型
高海拔顶级群落中的优势种
中低海拔顶级群落中的优势种
过渡型群落中的优势种
一般从属种
附生型从属种
表 1 中国野生杜鹃花属植物生态类型划分
注:森林线的空间分布受不同的气候所控制,在不同地点的海拔高程或高差,森林线数值有所差别。
论其景观价值和应用前景。
1 生态多样性
1.1 顶级群落中的优势种
1.1.1 高海拔顶级群落中的优势种 高山杜鹃花灌层生
于森林线以上,主要层片的建群种为杜鹃花属植物的植
被类型[5-6]。按种类不同可分为密枝杜鹃(R. fastigiatum)
灌层、 隐蕊杜鹃 (R. intricatum) 灌层、 陇蜀杜鹃(R.
przewalskii)灌层等。这些杜鹃灌层生长在高山上部或
顶部,由于高寒多风,霜冻严重,全年无夏,致使这些高
山杜鹃通过叶片角质层增厚, 被毛或具鳞片、 侧枝发
达、呈丛状或甸状等形态演化,以适应其严酷的环境条
件,形成了大面积的高山灌层植被类型。
1.1.2 中低海拔顶级群落中的优势种 属于顶级群落
中优势种的杜鹃花属植物也有分布在中低海拔 (森林
线以下)的,主要在华南热带地区,此地区的局部地方
山巅岭脊风力强盛, 会出现以常绿杜鹃花科小乔木所
构成的山顶矮林 [7]。以杜鹃花属植物所构成的矮林,在
安徽海拔 1 600~1 700 m 有都支杜鹃 (R. shanii)矮
林[8];在湖北神农架海拔 2 600~3 000 m 的亚高山上,
分布有粉红杜鹃(R. oreodoxa) 矮林 [7];在四川金佛山
海拔 1 600 m 以上,金山杜鹃(R. chienianum)为山地
灌丛中的优势种[9];美容杜鹃(R. calophytum)、皱皮杜鹃
(R. wiltonii)、 团叶杜鹃 (R. orbiculare) 等在瓦屋山
2 000~2 800 m处呈乔木或灌木群分布[10-11];在浙江低
山丘陵处有映山红(R. simsii)纯杜鹃灌丛分布 [12];在云
南多见由大喇叭杜鹃 (R. excellens)、 阔叶杜鹃(R.
platyphyllum)和露珠杜鹃(R. irroratum)等多种杜鹃为
建群种的矮林 [4],在高黎贡山有 89 杜鹃花分布在铁杉
(Tsuga chinensis)针阔混交林或山顶苔藓矮林中 [13];而
在江西、 湖南、 福建、 广东、 贵州等省区则以猴头杜
鹃(R. simiarum)矮林最为常见 [14-16];湖南耳叶杜鹃(R.
auriculatum)在桑植、石门、新宁等地海拔 900~1 800 m
的山顶形成优势群落 [17],百合杜鹃 (R. liliiflorum)在新
宁舜皇山海拔 1 700 m以上有成片分布[18],映山红、满
山红(R. mariesii)、马银花 (R. ovatum)等在很多地方如
阳明山、幕阜山等地山体上部形成优势群落 [20]。目前,
在深圳市梧桐山还发现了一处山顶矮林——吊钟花
(Enkianthus quinqueflorus)、 赤楠蒲桃、 华丽杜鹃(R.
eudoxum)群系 [20-23],该群落的建群种以杜鹃花科植物
(吊钟花和华丽杜鹃)和赤楠为主。
1.2 过渡型群落中的优势种
过渡型群落中的优势种类型的杜鹃花在自然条件
下很少能够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种, 但因为受到人为干
扰与破坏后发生逆向演替,而转变成为群落的优势种。
这一现象在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尤为普遍[21]。
深圳市梧桐山自 20 世纪 80 年代封山育林后,在
风景区的次生林内, 尤其是在小梧桐背风坡面一侧出
现有较大面积的杜鹃林。这片杜鹃林的景观效果极好,
但研究后发现 , 群落中的优势种毛棉杜鹃 (R.
moulmainense)种群正在衰退。1998 年 4 月,陈涛等[22]对
该区域进行植被调查后认为,以毛棉杜鹃占绝对优势,
其次为浙江润楠 (Machilus chekiangensis) 和华鼠刺
(Itea chinensis)。8年后,许建新[24]再次进行植被调查后
认为,群落结构分化明显,上层乔木以浙江润楠、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和亮叶冬青(Ilex nitidissima)为
主,下层乔木以毛棉杜鹃和华鼠刺为主,毛棉杜鹃的优
势地位正被浙江润楠所占据。
这一现象并不是个例, 在其他以杜鹃花属植物为
优势种的次生林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黄红霞 [24]发现贵
州马缨杜鹃(R. delavayi)的种群更新能力不足,种群
正在衰退。管康林等[25]认为由于上层树种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和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入侵不断扩
大和低灌层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 的蔓延致使
浙江天台山华顶杜鹃(R. huadingense)种群衰退。陈艳
华[26]认为,虽然湖南阳明山云锦杜鹃(R. fortunei)群落
年年结实,且结实量相当大,但林内透光不足,幼苗不
能正常生长,致使种群不能有效更新。欧祖兰等 [27]发现
广西特有的南边杜鹃 (R. meridionale)、 武鸣杜鹃(R.
wumingense)和桂海杜鹃(R. guihaniannum)等杜鹃花
184
次生群落面临衰退。
1.3 一般从属种
一般从属种类型的杜鹃花是杜鹃花属中最大的类
群。 它们主要分布在中低海拔的山地阔叶林或者阔叶
与针叶混交林中, 在较高海拔的针叶林中也有零星分
布。生境主要是林中、林缘或阴坡灌丛间混生 [7],耐阴,
喜湿。在地理上分布较广,除新疆以外均有分布。这类
杜鹃花可能是植被恢复时,较早的入侵种。杨清培[28]在
研究江西红壤丘陵区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时
发现,经过 10 多年的自然更新,包括映山红在内的林
下灌木物种较为丰富。
1.4 附生型从属种
属于附生型从属种的杜鹃花属植物主要是杜鹃
亚属中的 35 种杜鹃花。 它们是杜鹃花属中比较进化
的类群 [29],垂直分布较广,从海拔 800~4 300 m 均有
分布 [30]。生境也相当丰富,有生长于阔叶林中的,也有
生长于峭壁上的。如泡泡叶杜鹃(R. edgeworthii)、密叶
杜鹃(R. densifolium)、附生杜鹃(R. dendricola)等,分布
在热带亚热带雨林中,与苔藓和附生植物一起依附在
树干或枝叉上, 她们发达的根系紧爬在树皮或岩石
上,靠吸取枯枝落叶腐败后的养分生长 [2]。在地理上,7
个省有这类植物的分布,其中云南最多,为 21 种,接
着西藏 19 种、四川 5 种、广西 4 种、贵州和广东 2 种
以及台湾 1 种。
2 景观价值
2.1 高海拔顶级群落中的优势种杜鹃花组成的杜鹃林
虽能形成稳定的景观群落, 景观效果极好, 但海拔太
高,人迹稀少,不能直接开发成旅游风景区;而且将其
引种到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也很困难, 深圳市梧桐山
风景区曾引 12 种贵州野生高山杜鹃, 只有马缨杜鹃、
狭叶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 3种杜鹃花能够开花, 另外
有 3种杜鹃花死亡和 6种杜鹃花生长一般。 另外庐山
植物园引种的杜鹃花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31]。因此它们
的科研价值远高于应用价值,不适宜开发应用,可重点
研究其育种价值。
2.2 中低海拔顶级群落中的优势种杜鹃花由于海拔
较低,离城市比较近,较易开发成旅游风景区。而且这
类杜鹃林往往具有良好的系统稳定性, 所以维护景观
的成本也相对较低。 只要适当地控制好旅游开发的强
度,可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开发。
2.3 过渡群落中的优势种杜鹃花所处的海拔一般不
会太高, 游客较易涉足, 宜作为主题风景区直接开
放[33]。而且这种类型的杜鹃花往往具有良好的抗逆性,
群体效果较为壮观, 若能通过组培和引种等手段将其
驯化,可以不断地扩大其野生种群,也可以用于广场绿
化、屋顶花园、花坛和花境等城市绿化。
2.4 一般从属种杜鹃花的园林应用是最为广泛的。一
方面,在理论上它们具有转变成群落中优势种的可能,
可以通过后续的研究摸清这一转变的条件, 从而通过
人为干扰形成杜鹃林, 满足景观营造的需要; 另一方
面,它们较容易驯化,可以通过采种、扦插、嫁接和组培
等手段加以应用,从而用于盆景、广场绿化、道路绿化、
屋顶绿化和建筑庭院绿化等方面。
2.5 对于附生型从属种杜鹃花还未进行深入研究,可
见其园林应用潜力是很大的。可像兰科植物一样,这类
杜鹃花以盆栽应用为主, 也可以用于室内庭院植物配
置。
3 结论与讨论
3.1 系统研究杜鹃花属植物生态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是从不同研究尺度出发
的,缺一不可,目前人们研究较多的是物种间的差异,
而忽略了物种间的联系, 这一疏忽限制了杜鹃花等野
生植物的研究和应用。 因此应该从不同的生态类型进
行研究和开发应用, 一方面可以实现野生杜鹃花的资
源保护, 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开发野生杜鹃花景观资
源。同时,以杜鹃花的开发利用研究为切入点,完善野
生植物资源的开发体系, 进一步探讨包括十大传统名
花在内的其他野生植物资源的推广应用。
3.2 加强对中低海拔顶级群落和过渡群落中优势种
的保护
中低海拔顶级群落和过渡群落中的优势种杜鹃花
是大自然的馈赠, 尤其是过渡群落中的优势种可能是
“昙花一现”, 因此对于中低海拔顶级群落和过渡群落
中的优势种,应该保持适度的人工干扰,保持优势种杜
鹃花的群落地位。
3.3 加大对一般从属种的研究
一般从属种杜鹃花有两大特性值得深入研究:(1)
一般从属种具有从群落中的从属种转变为优势种的潜
力, 但这并不是简单地通过人工干预将群落变成次生
林就能达到的;(2)一般从属种一般分布在中低海拔地
区,从气候和生境的角度看,它们是最容易进入人们生
活的类群。
参考文献:
[1] 赵喜华,张乐华,王曼莹.11 种杜鹃花 RAPD 分类学初步研
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4):544-547.
185
系统处于优化状态。
参考文献:
[1] 吕新华,刘清.长江流域的湿地资源及其恢复保护[J].地理和
地理信息科学,2003,19(1):70-73.
[2] Andrew H B. Restoring complex vegetation in urban
settings:the case of tidal freshwater marshes [J].Urban
Ecosystems,2004,7:125-137.
[3] Jennifer L M,J Patrick Megonigal, Markr Walbridge.
Sediment nutrient accumulation and nut rient availability
in tidal freshwater marshes[J].Biogeochemistry,2004,69(2):1-
32.
[4] Hsing-Juhlin,Kwang-Tsao Shao.Biotic communities of freshwater
marshes and mangroves in relation to saltwater incursions:
implications for wetland regulation [ J ] .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03,12:647-665.
[5] 安树青.湿地生态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3-30.
[6] 王琳,张金屯,上官铁梁,等.历山山地草甸的物种多样性及
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
(1):18-22.
[7] 周围英,陈桂琛,赵以莲,等.青海湖地区芨芨草群落特征及
其物种多样性研究 [J].西北植物学报 ,2003,23(11):1956-
1962.
[8] 常学礼,邬建国.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J].
应用生态学报,1997,8(2):151-156.
[9] GREIG—SMITH P. Quantitative plant ecology [M].Oxford:
Blankwell Science Publications,1983:105-112.
[10] 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
[11] 石培礼,李文华.生态交错带的定量判定[J].生态学报,2002,
22(4):586-592.
[12] Gillison A N,Breger K R W.The use of gradient directed
transects or gradseets on natural resource survey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 nt,1985,20:103-127.
[2] 朱春艳,李志炎,鲍淳松,等.我国杜鹃花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2):28-30.
[3] 方瑞征,闵天禄.杜鹃属植物区系的研究 [J].云南植物研究,
1995,17(4):359-379.
[4] 张长芹,高连明,薛润光,等 .中国杜鹃花的保育现状和展
望[J].广西科学,2004,11(4):354-359,362.
[5] 冯国梅.中国杜鹃花: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6-7.
[6] 冯正波,赵志龙 .都江堰野生杜鹃花的垂直分布 [J].植物杂
志,2002(2):20-21.
[7] 《中国森林》编辑委员会.中国森林:第 1 卷[M].北京:中国林
业出版社,1997:480.
[8] 邝生舜.北亚热带北部山地的常绿杜鹃林 [J].河南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2):85-90.
[9] 张虹 .金佛山杜鹃花属植物资源 [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7,19(1):88-92.
[10] 何勇 .瓦屋山杜鹃花资源的调查与利用 [J].四川林业科技,
1998,19(4):53-56.
[11] 马丽莎.四川杜鹃花属野生花卉资源开发与应用 [J].林业调
查规划,2004,29(增刊):201-203.
[12] 周国宁,卜昭晖,傅承新,等.毛白杜鹃花芽分化的研究[J].浙
江农业学报,1991,3(4):181-185.
[13] 赵晓东,施晓春.高黎贡山杜鹃属植物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
策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6):31-33.
[14] 叶居新.中国的猴头杜鹃矮林[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4,12
(2):170-174.
[15] 郑凌峰.天然猴头杜鹃生长特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22(3):425-427.
[16] 代正福,周正邦.贵州亚热带地区杜鹃花种质资源的初步研
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0,28(5):47-49.
[17] 林梓,李家湘.湖南杜鹃属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初探[J].湖南
林业科技,2006,33(3): 48-50.
[18] 赵丽娟,李家湘,邓家兴 .湖南平江幕阜山云锦杜鹃群落特
征的分析[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2):81-84.
[19] 陈艳华,彭重华,肖育檀.湖南阳明山野生杜鹃花属植物 [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5,1(4):8-l2.
[20] 深圳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 .梧桐山植物[M].北京:中
国林业出版社,2003:86.
[21] 黄彩梅,邹天才.贵州特优观赏野生木兰和杜鹃种质资源与
有效利用的研究 [J].贵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19
(2):169-176.
[22] 陈涛,李楠,陈红跃,等.深圳森林景观生态构建[M].北京:中
国林业出版社,2006:15.
[23] 许建新 .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植被类型调查报告 [D].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2008.
[24] 黄红霞.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杜鹃花属植物资源调查与
旅游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25] 管康林,吴家森,范义荣,等.华顶山云锦杜鹃林衰退原因及
对策[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18(2):195-197.
[26] 陈艳华 .湖南阳明山云锦杜鹃群落景观研究 [D].长沙:中南
林业科技大学,2006.
[27] 欧祖兰,李光照,漆小雪,等 .广西特有杜鹃花种群特征研
究[J].广西植物,2003,23(6):533-538.
[28] 杨清培,唐艳龙,温小遂,等.红壤丘陵区湿地松林下灌木层
物种组成及主要种群间联结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29(5):773-777.
[29] 闵天禄,方瑞征 .杜鹃属的系统发育与进化 [J].云南植物研
究,1990,12(4):353-365.
[30] Fang Mingyuan,Fang Ruizheng,He Mingyou,et al.Flora of
China (Volume14. Rhododendron L.) [M].Beijing,2005:242-
517.
[31] 张乐华.庐山植物园杜鹃属植物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J].南京
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4):92-96.
[32] 朱春艳.杜鹃花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8.
...............................................
(上接第 182页)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