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兰州盆地古近系杨属叶化石及古气候指示意义



全 文 :






论 文 第 49卷 第 13期 2004年 7月
www.scichina.com 1283
兰州盆地古近系杨属叶化石及古气候指示意义
孙柏年①② 阎德飞① 解三平① 丛培允① 辛存林① 云 飞①
(①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②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
室, 南京 210008. E-mail: bnsun@lzu.edu.cn)
摘要 兰州盆地古近系发现一被子植物压型化石群, 对其中的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做了细致
的角质层分析. 同时, 比较了不同生境下(湿润、半湿润、半干旱至干旱气候区)现生山杨的表皮构造. 实
验表明, 随着植物分布区纬度逐渐增高, 气候从湿润到干旱、年降水量从大到小, 年均温度从高到低的
变化, 成熟的山杨叶片明显表现出外形由大到小逐渐减缩、角质层由很薄到较厚、表皮细胞垂周壁从模
糊到清晰的特点. 化石山杨与处于温带半干旱-干旱气候区的山丹标本相差较远, 而与温带半湿润区的
武山标本最接近. 新的研究反映当时植物可能生长于半湿润的气候环境. 当前古近系杨属叶化石角质
层的分析, 对了解青藏高原隆升初期对周缘植被类型和古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古近系 山杨 化石角质层 古气候 兰州盆地
植物化石角质层由于保存了微观构造而受到古
植物学家的青睐和重视, 标本上的原位角质层保存
有化石植物叶片本身的重要特征 , 是古植物学分类
的重要依据 [1,2]. 利用角质层保存的表皮特征, 如表
皮细胞形态、气孔器构造和表皮毛基等鉴定植物化
石, 不仅比单纯利用植物化石的外部形态可靠得多,
而且还可为推论古生态和古环境提供佐证[3].
古植物学家一般根据叶片的宏观特征来鉴定植
物化石, 但对许多外形非常相似的属种, 往往依靠表
皮解剖特征进行区分, 尤其是新生代被子植物. 中国
现代维管植物约有 27, 150 多种, 但新生代化石植物
的研究状况与我国丰富的现代植物种类极不相称[4].
古近纪以来的被子植物化石, 多为印痕[5], 压型化石
不多. 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省的新生代植物化
石发现非常少 [6], 古近纪晚期的植物化石标本不多
见, 只有一次有关被子植物印痕化石的重要报道 [7].
由于保存环境、所属类群以及角质层本身的厚度和质
地的影响 , 中国已发现的少量被子植物压型化石叶
片的分析处理比中生代裸子植物难度大[8], 目前有关
古近纪化石植物角质层微细构造的研究更为少见.
2003 年 6~7 月,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古生物
学与地层学研究所野外考察队在兰州盆地进行野外
地质调查时, 在皋兰县下渐新统砂泥岩透镜体中发
现了一个重要的被子植物化石群. 难能可贵的是这
个化石群多为植物叶片压型化石, 一部分标本由于
岩性较细, 保存有比较好的原位角质层(cuticles in
situ). 经室内多种方法分析, 终于首次得到了该区新
生代被子植物化石的表皮构造 . 本文重点报道其中
山杨化石角质层微细构造, 同时采集了不同生境下
现生杨属的叶片作对比研究, 初步讨论了当时的古
气候古环境. 当前研究为青藏高原初期抬升时其东
北边缘古近纪晚期植物群特点和古气候、古环境演化
提供了重要证据和资料.
1 地层概况
化石产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兰州盆地 , 行政
区划属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中心乡. 兰州盆地是广
义的古近纪陇中盆地中的一个次一级盆地, 盆地内
出露着总厚度大于 1600 m 的古近纪红层, 属西北山
间盆地陆相沉积[9]. 根据哺乳动物化石和古地磁研究
的最新成果[10], 兰州盆地的古近系被划分为 4 个组,
其中早渐新世晚期的地层被命名为韩家井组(E31-2),
下伏始新统至下渐新统下部野狐城组(E21-2~E31-1),
上覆上渐新统甘家滩组(E32). 经磁性地层学研究, 韩
家井组和甘家滩组的年龄约为 31.5~20.0 Ma, 时代为
渐新世及早中新世早期. 野狐城组的古地磁年龄约
为 51.0 ~31.5 Ma, 时代为早始新世晚期至早渐新世
早期[11,12].
压型植物化石产于韩家井组 (E31-2)中的一个复
式透镜体. 韩家井组厚 21 m, 岩性为锈黄色、灰绿
色、灰白色、兰灰色、棕红色砂砾岩、砂岩、粉砂岩、
泥岩和泥灰岩. 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发育, 哺乳动物
化石、瓣鳃类和植物化石较丰富. 另外, 还发现有鱼
类、蜥蜴及龟化石碎片. 小哺乳动物化石以梳齿鼠类







第 49卷 第 13期 2004 年 7月 论 文
1284 www.scichina.com
的 Tataromys和 Bounomys大量出现为特征, 大哺乳动
物化石为渐新世的特征种 Schizotherium ordosium, 古
动物学家根据国际修订渐新世下界的意见, 认为含
此动物群的地层时代为早渐新世晚期[13,14].
2 实验方法
(ⅰ) 化石角质层的剥离: 化石山杨角质层薄而
易碎, 故从化石表面敲下一小块带有角质层的岩石.
将其浸入蒸馏水中, 待完全浸润后, 放到浓度为 10%
的HCl溶液中浸泡 2~3小时, 取出稀释至中性后放入
浓度为 50%的 HF溶液中, 浸泡 4 ~5小时. 即可得到
已脱离岩石的角质层样品.
(ⅱ ) 化石角质层的处理 : 将样品放入浓度为
30%的 HNO3溶液中, 浸泡 3~4 小时, 角质层由深棕
色变成浅棕色, 然后取出角质层, 稀释为中性, 放到
浓度为 5%的 NH4OH 溶液中, 样品发生褪色, 约 10
分钟后, 角质层变成浅淡黄色, 稀释至中性, 即可在
立体显微镜下分离出上、下表皮.
(ⅲ) 现生叶片的处理: 将现代山杨叶片用蒸馏
水清洗干净后, 放到冰醋酸和 H2O2的 1:1 的溶液中,
在 60℃下水浴 9~10 小时. 待叶片变为白色时, 表皮
与叶肉细胞发生分离. 取出样品稀释至中性后, 可在
立体显微镜下分离上、下表皮.
(ⅳ) 制片和封片: 处理好的化石角质层和现代
表皮样品用甘油胶和加拿大树胶制片、封片, 然后在
高级生物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测量和照相.
3 植物属种系统描述
3.1 化石山杨 Populus davidiana Dode
见图 1(a), (b), 图 2(a)~(c).
特征描述: 叶卵圆形, 长约 5~6 cm, 宽 4.2~4.5
cm, 顶端钝尖, 基部近圆形. 近基部全缘, 向上边缘
逐渐变为波状浅齿. 中脉近平直, 下部粗壮, 近顶端
变细. 侧脉羽状, 3~4 对, 基部第一对侧脉长且较平
直, 对生 , 具 2~3 条外脉 , 达缘 , 与中脉的夹角为
40°~44°; 其余侧脉的夹角略大, 孤曲, 不达缘; 三次
脉近与侧脉垂直. 叶柄长 3.2 cm, 宽 0.15 cm, 底部宽
0.21 cm.
表皮构造: 角质层薄, 上表皮无气孔, 细胞较为
规则, 六边形、近长方形、正方形, 大小约 20~22 mm
×21~23 mm, 毛基未见, 细胞壁较平直. 下表皮细胞
不规则, 细胞垂周壁不太清晰, 细胞壁微弯曲, 脉络
细胞呈近长方形, 大小约 25~40 mm × 10~15 mm; 脉
间细胞呈近长方形、近正方形、六边形, 大小约 20~45
mm×15~20 mm. 气孔器呈椭圆形, 微下陷, 长 26~50
mm, 宽 20~15 mm, 孔口长 30~ 40 mm, 宽 9~20 mm,
保卫细胞 2个呈直月形; 副卫细胞为半环状. 无表皮
毛基.
讨论与比较: 当前标本的外形和叶脉特征与现
生山杨非常相似, 尤其是保存完好、明显侧偏的叶
柄、长略大于宽的卵圆形叶片和波状浅齿的叶缘显示
了现生山杨的最典型特征[15]. 现生山杨分布广泛, 自
华北、西北到西南均有分布. 耿宝印等人[7]在兰州盆
地古近纪植物的研究中, 公布了 3 枚山杨印痕化石
(与我们当前的产地相同)图影, 其中比较典型的一枚
(文献[7]中图版Ⅱ, 图 1)虽未保存叶柄, 但外形特征
与我们的标本非常一致. 同时, 这几枚照片也在陶君
容等人[6]的专著中以 Populus davidiana Dode种名展
示. 另外, 我们分析了不同生境下现生山杨的表皮构
造以及青甘杨 Populus przewalskii Maxim 的表皮构
造, 发现化石标本与现生山杨的表皮构造很接近, 而
与青甘杨相差较远 (表 1). 因此 , 当前标本定为
Populus davidiana Dode应是比较可靠的.
产地与层位: 甘肃皋兰县, 下渐新统韩家井组.
3.2 现生山杨 Populus davidiana Dode
(ⅰ) 武山标本: 见图 1(c), 图 2(g)~(i).
特征描述: 叶近圆形, 基部略成斜截形, 顶部钝
尖. 长 3.9 cm, 宽 4.2 cm, 中脉近平直, 下部粗, 向顶
部逐渐变细. 侧脉羽状, 3对, 与中脉夹角约 36°~46°;
基部第 1 对侧脉长, 对生, 略弯曲, 具 4 条外脉且达
缘. 叶缘近基部全缘; 下部圆齿状, 向上逐渐为密波
状浅齿.
表皮构造: 上表皮脉间细胞为六边形、五边形、
四边形、近圆形、长椭圆形, 20~60 mm×10~25 mm, 细
胞壁略有些弯曲. 脉络细胞为近长方形、正方形, 大
小为20~55 mm×10~20 mm, 排为2~3列, 组成脉络; 无
气孔和毛基. 下表皮脉间细胞相对于上表皮不规则,
五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近圆形, 大小约 20~ 55 mm
×10~25 mm, 细胞垂周壁微弯曲, 不太清晰; 脉络细
胞为长方形、正方形, 大小 20~45 mm×10~20 mm; 气
孔器长椭圆形, 大小 20~35 mm×15~25 mm, 微下陷,
保卫细胞 2个, 近呈直月形; 副卫细胞 2个, 长半环状.
产地与气候带: 甘肃省武山县, 温带半湿润气候.
(ⅱ) 昆明标本: 见图 1(d), 图 2(d)~(f).
特征描述与对比见表 1.
产地与气候带: 云南昆明, 亚热带湿润气候.










论 文 第 49卷 第 13期 2004年 7月
www.scichina.com 1285



图 1
(a), (b) Populus davidiana化石; (c)~(e) Populus davidiana现生叶((c)采于甘肃武山, (d) 采于云南昆明, (e) 采于甘肃山丹); (f) Populus przewalskii 现
生叶, 采于甘肃两当. 标本和薄片保存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古生物实验室








第 49卷 第 13期 2004 年 7月 论 文
1286 www.scichina.com


图 2
(a)~(c) Populus davidiana化石((a)下表皮×400, (b)上表皮×800, (c) 气孔器×1200); (d)~(f) Populus davidiana现生叶, 采于云南昆明((d) 下表皮
×240, (e) 上表皮×240, (f) 气孔器×1200); (g)~(i) Populus davidiana 现生叶, 采于甘肃武山((g) 下表皮×240, (h) 上表皮×240, (ⅰ) 气孔器×
1200); (j)~(l) Populus davidiana现生叶, 采于甘肃山丹((j) 下表皮×240, (k) 上表皮×240, (l) 气孔器×1200); (m)~(o) Populus przewalskii现生叶,
采于甘肃两当((m) 下表皮×160, (n) 上表皮×160, (o) 气孔器×1200)









论 文 第 49卷 第 13期 2004年 7月
www.scichina.com 1287
表 1 化石杨与现生杨特征对比
叶片特征 表皮细胞特征
类型
叶形 大小 叶脉 叶缘 上表皮 下表皮
采集地点 所在气侯带
化石
山杨
卵圆形, 基
部近圆形,
顶部钝尖
长 5~6
cm; 宽
4.2~4.5
cm
中脉近平直. 侧脉羽状,
3~4 对, 基部第 1 对侧
脉长且较平直, 对生,
具 2~3 条外脉, 达缘
近基部全缘,
向上逐渐为
波状浅齿

细胞较为规则, 六
边形、近长方形、
正方形, 脉间细胞
壁较平直
细胞垂周壁不太清晰, 细胞
壁微弯曲, 气孔器椭圆形, 微
下陷, 保卫细胞 2 个呈直月
形; 副卫细胞为半环状
甘肃皋兰 ,
下渐新统
韩家井组
皋兰今属温
带半干旱气
候; 年降雨
量 263 mm
近圆形, 基
部略成截形,
顶部钝尖
长 2.6~
3.5 cm;
宽 2.8~4
cm
中脉近平直, 侧脉羽状,
3 对; 底部两对侧脉对
生; 基部第 1对侧脉长,
具 3 条外脉, 达缘
近基部全缘,
向上逐渐变
为圆齿状

脉间细胞壁平直;
脉络细胞为近长方
形、正方形, 排为
2~3 列, 组成脉络
细胞垂周壁略清晰, 细胞壁微
弯曲, 气孔器长椭圆形, 下陷;
保卫细胞 2 个, 近呈直月形,
副卫细胞 2 个, 长半环状
甘肃山丹
温带半干旱
-干旱气候,
年降雨量
185 mm
近圆形, 基
部略成斜截
形, 顶部钝

长 3.9
cm; 宽
4.2 cm
中脉近平直, 侧脉羽状,
3 对; 基部第 1 对侧脉
长, 对生, 略弯曲, 具
4 条外脉且达缘
近基部全缘;
下部圆齿状,
向上逐渐为
密波状浅齿

脉间细胞壁略有
弯曲; 脉络细胞
为近长方形、正
方形, 排为 2~3
列, 组成脉络
细胞垂周壁不太清晰, 细胞
壁微弯曲, 气孔器长椭圆形,
微下陷; 保卫细胞 2 个, 近
呈直月形, 副卫细胞 2 个,
长半环状
甘肃武山
温带半湿润
气候; 年降
雨量 515
mm
现生
山杨
卵圆形, 基
部近圆形,
顶部渐尖

5.7~12
cm; 宽
5~10 cm
中脉近平直, 侧脉羽状,
3~4 对; 基部第 1 对侧
脉长, 对生, 平直或略
弯曲, 具 3~4 条外脉,
达缘
近基部全缘;
下部为粗圆
齿状, 向上
逐渐变成疏
圆齿状

脉间细胞壁较平
直, 脉络细胞为
近长方形、正方
形, 排为 2~4 列,
组成脉络
细胞垂周壁不清晰, 细胞壁
微弯曲, 气孔器椭圆形, 微
下陷; 保卫细胞 2 个近呈直
月形; 副卫细胞 2个, 半环状
云南昆明
亚热带湿润
气候; 年降
雨量 1075
mm
现生
青甘杨
菱状卵形,
基部楔形,
顶部渐尖
长 4.6~7
cm; 宽
2.6~3.8
cm
中脉平直, 近顶端变细.
侧脉羽状, 第 1对侧脉离
基, 长且较平直, 对生,
具外脉 3~4条且入锯齿;
其余侧脉约 3~4条
近基部全缘,
向上逐渐变
为细锯齿

脉间细胞平直, 多
呈六边形、近圆
形, 大小相近, 脉
络细胞呈近长方
形, 具毛基
细胞垂周壁清晰, 气孔器椭
圆形, 大小不一, 保卫细胞
2 个略下陷, 孔口处细胞壁
增厚; 副卫细胞 2 个, 保卫
细胞、副卫细胞呈近半环形.
甘肃两当
温带半湿润
气候, 年降
雨量 633
mm


3.3 现生青甘杨 Populus przewalskii Maxim
见图 1(f), 图 2(m)~(o).
特征描述: 叶片菱状卵形, 顶端渐尖, 基部楔形.
近基部全缘, 向上逐渐变为细锯齿. 长 4.6~7 cm, 宽
2.6~3.8 cm, 中脉平直, 近顶端变细. 侧脉羽状, 与中
脉夹角约 25°~30°. 第 1对侧脉离基, 长且较平直, 对
生, 具外脉 3~4 条且伸入锯齿; 其余侧脉约 3~4 对.
叶柄长 2.1~3.6 cm.
表皮构造: 上表皮脉间细胞平直, 多呈六边形、近
圆形, 大小相近, 脉络细胞呈近长方形 , 30~50 mm×
20~25 mm, 气孔少见, 见毛基. 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清
晰, 脉络细胞长方形、近长方形、近正方形, 大小约
为 21~50 mm×25~30 mm; 脉间细胞为四边形、五边
形、椭圆形或近圆形, 大小约 20~36 mm×20~40 mm.
气孔器椭圆形 , 大小不一 , 孔口长 20~40 mm, 宽
5~10 mm; 保卫细胞 2个略下陷, 孔口处细胞壁增厚;
副卫细胞 2个, 保卫细胞、副卫细胞呈近半环形.
产地与气候带: 甘肃两当, 温带半湿润气候.
4 古气候分析
一般情况下 , 我们可以利用角质层构造推测古
植物生长时期的气候条件和古环境的变化, 推论当
时的生态环境[16]. 如角质层较厚, 表皮细胞壁显著呈
波状, 气孔器下陷较深、表皮毛基较多时, 为日照充
足, 温度较高, 水分蒸发量较大的干旱环境; 角质层
较薄, 气孔器下陷浅, 表皮毛基少时, 为气候温和的
湿润环境. 通过对现生山杨的分析, 我们认为, 在同
一个类群尤其是同一个种中, 这种分析方法是完全
可行的. 在我们的调查中, 随着植物分布区纬度逐渐
增高, 气候从湿润到干旱、年降水量从大到小, 年均
温度从高到低的变化, 成熟的山杨叶片明显表现出
外形由大到小逐渐减缩的现象(表 2). 通过选取 3 个
不同气候区的山杨进行角质层分析, 还发现了从湿
润到干旱气候带, 表皮细胞垂周壁从模糊到清晰的
特点, 这是因为干旱气候区生长的山杨叶片分泌的
角质较多 , 角质浸染表皮细胞平周壁和垂周壁的程
度高, 并使其增厚. 角质浸染得愈多, 垂周壁就愈清
晰. 而在不同类群中, 则没有这种可比性, 如采于甘
肃两当的青甘杨, 与所分析的几种山杨相比, 它的角
质层较厚, 表皮细胞清晰度高, 垂周壁厚, 但却生长
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区.
通过不同生境下现生山杨与化石山杨角质层构
造的对比, 我们发现, 化石山杨与处于温带干旱气候
区的山丹标本相差较远, 而与温带半湿润区的武山







第 49卷 第 13期 2004 年 7月 论 文
1288 www.scichina.com
表 2 现生山杨叶片在不同气候带中的变化
采集地点 叶长/cm 叶宽/cm 年均温/℃ 年降水量/mm 所在纬度 所在气候带
甘肃山丹 2.6~3.5 2.8~4 5.7 185 北纬 37º56~39º03 中温带半干旱-干旱
甘肃永登 3.4~3.7 3.1~3.7 5.9 290 北纬 36°12~37°07 中温带半干旱
甘肃武山 3.9 4.2 10.3 515 北纬 34°25~34°57 南温带半湿润
甘肃天水 5.3 5.2 10.8 574 北纬 34°05~34°23 南温带半湿润
甘肃康县 5.7 5.2 11.0 757 北纬 32º56~33º39 北亚热带湿润
云南昆明 5.7~12.1 5.1~10 15.1 1075 北纬 24°22~26°33 南亚热带湿润

标本最接近, 如细胞形态、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清晰
度、气孔器形状和下陷程度; 有些特征与湿润气候区
的云南标本也有几分相似(表 1). 从角质层厚薄程度
来看 , 山丹标本上、下表皮角质层均比化石 P.
davidiana 的厚, 通常在相对干旱情况下植物叶片的
角质层出现加厚情况 [17]; 而云南标本角质层最薄 .
从叶级大小的测量来看, 古植物学中通常是大的叶
片反映了热带温暖而潮湿的气候特征, 小的叶片多
见于干燥或寒冷的气候地带. 大量采集到的标本证
明我们当前的化石山杨为成熟叶片, 这些叶片比云南
的小, 比山丹的大, 与武山标本大致处于一个等级,
应该反映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的生境 . 山丹 P.
davidiana 保卫细胞下陷, 垂周壁加厚也代表相对化
石山杨干旱的环境 . 在气孔大小方面 , 化石 P.
davidiana 的孔口长度与宽度均大于山丹的 P.
davidiana, 其中在孔口宽度上这种差异更明显. 气孔
器孔口的宽度与其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RH)有着密切联系, RH降低时, 气孔减小张
开程度或关闭, 从而调节蒸腾速率, 防止水份散失[18].
采自甘肃武山的 P. davidiana 叶片, 属秦岭西段, 海
拔 1440 m, 光、热、水匹配较好, 为温带半湿润气候,
年降雨量 515 mm. 故我们推论化石 P. davidiana的总
体特征反映了这一温带半湿润的生长环境. 以前由
于缺乏湿润或半湿润气候条件的证据, 兰州盆地古
近纪一直被认为是较为干旱的气候环境 . 当前的研
究表明, 在青藏高原抬升初期, 不排除其东北边缘存
在局部半湿润气候环境.
就中国而言 , 出现于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
的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很大. 始新世以前, 喜马拉雅地
区还处于古地中海区. 由于印度板块与古亚洲板块
的碰撞, 从渐新世(约 35 Ma)起, 喜马拉雅第一次抬
升[19]. 在始新世中、晚期, 青藏高原东缘发生的干旱
气候逐渐西移, 表现在植物区系组成上发生大的变
化. 至渐新世古地中海已向西退去, 喜马拉雅山的隆
起高度较低, 从西南部来的海洋季风可进入本区, 使
始新世存在的干旱气候带渐渐向西北退缩, 气候逐
渐向较湿润方向转变, 因而周缘地区可以出现局部
半湿润环境.
从植物群演替情况来看 , 中国古近纪植物是在
泛北极白垩纪植物群及南方热带、亚热带白垩纪植物
群的基础上, 在地质、地理条件不断发生剧烈变化的
影响下发展、演变而来. 因此, 我国现代植被也分为
泛北极和古热带两个植物区, 但由于古近纪和新近
纪植物群发现较少, 从植物化石材料研究我国早新
生代植被的演变就很重要 [20,21]. 兰州盆地位于青藏
高原东北边缘 , 盆地内较完整地沉积了白垩纪晚期
及古近纪以来不同时期的沉积物 , 记录了青藏高原
隆升过程中波及周缘的信息. 因此, 当前古近系山杨
压型化石的发现对分析青藏高原隆升初期的植被类
型、气候和环境变化均具有一定意义.
致谢 野外工作得到甘肃省博物馆颉光普研究员的帮助,
部分现生山杨叶片由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继周教授热
情馈赠, 在此表示感谢. 本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
号: 49972013, 403720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
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批准号 :
013109)、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ZS031-A25-002-Z)
和兰州大学交叉学科青年创新研究基金(编号: LZU200310)
资助.
参 考 文 献
1 刘裕生. 广西百色盆地早更新世长蛇岭组植物群的古气候分析.
古生物学报, 1993, 32 (2): 152~169
2 叶美娜. 关于化石角质层的研究和技术处理方法.中国古生物学
会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1. 170~179
3 孙柏年 , 解三平 , 阎德飞 , 等 . Ulmus harutoriensis Qishi et
Huzioka 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兰州大学学报, 2003, 39(1):
80~85
4 刘裕生, 郑亚惠. 晚第三纪植物群. 见: 李星学主编. 中国地质
时期植物群. 广州: 广东科技术出版社, 1995. 383~416
5 贺超兴 , 陶君容 . 黑龙江依兰始新世植物的研究 . 植物分类学







论 文 第 49卷 第 13期 2004年 7月
www.scichina.com 1289
报, 1997, 35 (3): 249~256
6 陶君容主编 .中国晚白垩世至新生代植物区系发展演变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118~126, 图版 41
7 耿宝印 , 陶君容 , 颉光普. 兰州盆地早第三纪植物及古气候意
义. 植物分类学报, 2001, 39 (2): 105~115, 图版Ⅱ
8 孙柏年, 丛培允, 阎德飞, 等.云南腾冲晚第三纪两种被子植物
化石的角质层构造及其古环境意义. 古生物学报, 2003, 42(2):
216~221
9 李云通 . 中国第三系的沉积类型及地层区划 . 见 : 李云通等著.
中国地层 13, 中国的第三系.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4.5~9
10 颉光普. 甘肃兰州盆地的第三纪地层及哺乳动物群.地层学杂志.
2004, 28 (1), 67~80
11 岳乐平, F. Heller, 邱占祥, 等. 兰州盆地第三纪磁性地层年代
与古环境记录. 科学通报, 2000, 45(18): 1998~2003
12 Qiu Z X, Wang B Y, Qiu Z D, et al. Land mammal geochronology
and magnetostratigraphy of mid-Tertiary deposits in the Lanzhou
Basin, Gansu Province, China. Eclogac geol Helv, 2001, 94: 373~
385
13 王伴月. 陆相渐新统划分中的问题及新进展. 地层学杂志, 1997,
21(2): 81~90
14 颉光普. 甘肃兰州盆地第三系咸水河组的双壳类. 古生物学报,
1999, 38(1): 94~101
15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二十卷第二
分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11,29
16 Kerp H. The study of fossil gymnosperms by means of cuticular
analysis. Palaios, 1990, 5: 548~569
17 McElwain J C, Chaloner W G. The fossil cuticle as a skeletal
record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Palaios, 1996, 11: 376~388
18 Liu J W, Hu X S, Wang S J, et al. Stomatal and Photosynthesis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 The response of four poplar clones to
irradiation,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English Ed), 1997, 6(1): 19~33
19 尹集祥 . 青藏高原南特提斯区地层地质演化轮廓 . 见 : 中国科
学院地质研究所集刊(3).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1~25
20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新生代植物》编写组.中国植物化石第三册, 中国新生代
植物.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8. 186~210
21 张青松, 陶君容, 黄赐璇, 等. 中昆仑晚新生代植物化石的发现.
科学通报, 1990, 35(1): 51~53
(2004-03-13 收稿, 2004-05-08 收修改稿)




·动 态·
第四届“亚洲季风系统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韩国
气象厅联合组织的第四届“亚洲季风系统国际学术讨论
会”(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sian Monsoon
System)于 2004年 5月 24~29日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首批启动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
研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员会地球科学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变化
背景下华北持续干旱的成因与预测理论研究”主办, 由云
南大学地球环境学院协办. “亚洲季风系统国际学术讨论
会”是由中、日、韩季风研究专家联合倡议的系列会议, 现
已扩展为世界性的亚洲季风会议.
在此届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表了约 120 篇论文, 这些
论文分别就亚洲季风系统变化及其可预测性、亚洲季风变
化的物理过程、卫星遥感资料在亚洲季风研究的应用、与
季风有关的野外大型试验观测资料的分析与应用、季风气
候与天气的联系、亚洲季风与 ENSO循环的相互作用、亚
洲季风系统的数值模拟与预测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
了论述和回顾; 并且, 此届国际学术讨论会为了能够定义
一个比较科学地衡量亚洲季风年际变化的季风指数 , 特
意召开了一个东亚季风指数专家讨论会, 各国专家就如何
定义一个更能反映亚洲季风年际变化的指数展开了热烈
讨论.
与上一届会议相比, 本届会议明显地在亚洲季风系统
的数值模拟与预测、亚洲季风变化的物理过程、不同时间
尺度相互作用等方面向前迈了一大步, 特别地, 本届会议
涌现了大量关于卫星遥感资料的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
些成果集中体现了国际亚洲季风研究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
里所取得的成就. 在过去的几年中, 由于 TRMM等卫星遥
感资料的出现, 使得我们可以较准确地认识以前无法认识
的许多细节, 这一点也正好与当前计算机计算能力不断提
高、数值模式可以模拟出更多的气候和天气细节相互配合.
与此同时, 对亚洲季风系统的物理过程也有了许多新的认
识, 这些认识将成为改进数值模式对亚洲季风模拟能力的
基础. 可以相信, 在今后的一两年中, 国际亚洲季风研究
在上述这些方面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此届亚洲季风系统国际学术讨论会及时交流了国际
上关于亚洲季风变化、机理和气候系统的研究进展, 讨论
了目前在季风变化、机理、模拟和预测方面的前沿研究课
题, 促进了国际上关于亚洲季风的深入研究, 是一次关于
亚洲季风系统研究的国际盛会.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