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10-03-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122)。
作者简介:杨东梅(1983-), 女 , 博士研究生 , 从事蕨类植物
分类学研究。
*通讯作者 , E-mail:xinfw@scib.ac.cn
doi:10.3969/j.issn.1006-9690.2010.06.008
凤尾蕨属植物在中国的分布新资料
杨东梅1, 2 ,邢福武 1*
(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广东 广州 51065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摘 要 凤尾蕨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弄清其在我国的分布状况 ,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本
文报道了台湾凤尾蕨 PteristaiwanensisChingexChingetS.H.Wu为中国大陆分布新记录 ,另外 11种凤尾蕨属植
物为省新记录 , 分别是海南凤尾蕨 、指叶凤尾蕨 、多羽凤尾蕨 、大明凤尾蕨 、细弱凤尾蕨 、线羽凤尾蕨 、栗柄凤尾蕨 、
单叶凤尾蕨 、细羽凤尾蕨 、三叉凤尾蕨和鸡冠凤尾蕨。并证实凤仪凤尾蕨 PterisdalhousiaeHook.没有分布至中国。
关键词 凤尾蕨属;新分布;中国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90(2010)06-0029-04
NewRecordsofPterisL.inChina
YangDongmei1, 2 , XingFuwu1*
(1.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 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Guangzhou510650, China;
2.GraduateUniversity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Beijing100049, China)
Abstract MostspeciesinPterisL.areornamentalandmedicinal.Tomakeclearitsdistributionisbasic
foreficientexploitationofit.P.taiwanensisisrecordedinmainlandofChinaforthefirsttimeandan-
other11PterisspeciesarenewrecordstosomeprovincesinChina, suchasP.cadieritvar.hainanensis,
P.dactylina, P.decrescens, P.decrescensvar.parviloba, P.gracilima, P.linearis, P.plumbea, P.
pseudopelucida, P.splendidavar.longlinensis, P.tripartitaandP.vitataf.cristata.AndP.dal-
housiaeHook.isprovedtobenotdistributedinChina.
Keywords Pteris;Newrecords;China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H.G.LReichenbacn约有
10属 ,主要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尤其是
热带美洲;中国有 2属 ,分别是凤尾蕨属 PterisL.和
栗蕨属 Histiopteris(Agardh)J.Sm.。凤尾蕨属全世
界约有 300种 ,分布较广 ,产于世界热带 、亚热带和
温带地区 ,中国植物志收载的有 66种 ,主要分布于
华南和西南 ,少数种类可达华东及秦岭南坡[ 1] 。
凤尾蕨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
值 。一方面 ,本属植物大多是理想的观叶植物 ,可盆
栽或用于配置山石盆景和假山 ,部分植物的叶片还
可作插花配叶材料 。另一方面 ,该属有 24种植物可
入药 ,大多具有清热 、解毒 、消肿 、止痢等功效[ 2, 3] 。
现代研究表明 ,本属部分植物的粗提物具有抗肿瘤 、
抗菌等药理活性[ 4] 。可见 ,凤尾蕨属植物具有较高
的开发利用价值。弄清其分布状况 ,有利于资源的
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
笔者通过对国内五大标本馆 ——— HITBC、IBSC、
KUN、PYU及 SYS凤尾蕨科标本的查阅和文献资料
的整理 ,发现中国大陆新记录凤尾蕨属植物 1种 ,在
中国某些省区为新分布的有 11种 ,并证实凤仪凤尾
蕨 PterisdalhousiaeHook.没有分布至中国 。现将研
究结果报道如下:
—29—
第 29卷第 6期
2010年 12月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ChineseWildPlantResources Vol.29 No.6Dec.2010
1 中国大陆新记录
(1)台湾凤尾蕨
PteristaiwanensisChingexChingetS.H.Wuin
ActaBot.Austro-Sinica1:16.1983;邢公侠 , 林
尤兴等 , 中国植物志 3(1):86, 图版 24:4-6,
1990。
产地:云南———绿春大黑山 , 海拔 600 m, 1976
年 6月 ,朱维明 6639(IBSC);金屏猛喇田山头 ,海拔
400m, 1956年 ,中苏联合云南考察团 120(KUN)。
分布:台湾乌来 。生于海拔 800 m处 。中国大
陆(云南)首次记录。
备注:本种形体近于疏裂凤尾蕨 P.finoti
Christ,但台湾凤尾蕨仅沿小羽轴两侧各有 1行网
眼 ,其裂片上的叶脉均分离 。台湾凤尾蕨在中国大
陆的出现可能与蕨类植物孢子广泛的散布性有
关 [ 5] 。
(2)凤仪凤尾蕨
PterisdalhousiaeHook.Sp.Fil.2.170 t.121
A.1858;Holtum, FloraofMalaya2:401 -402.
1954.Syntype:Indonesia, Java, 1846, T.Lobb206
(Kew);Malaysia, Penang, C.Dalhousies.n.
(Kew).丁明艳 , 蕨科与凤尾蕨科的系统学研究及
篦形凤尾蕨组的分类修订 , 23, 2006.Voucher:海
南琼中 , 75进修海南组 092(SYS).
根据原始文献[ 6]及马来半岛植物志 [ 7]的描述 ,
P.dalhousiae分布于马来半岛 、苏门塔腊 、爪哇及越
南 ,与半边旗 P.semipinnataL.相似 , 但远较高大 ,
主要区别点为:植株高大 ,可达 1 m以上 。叶柄 、羽
轴光滑 ,黄褐色或黑褐色 。叶片大型 ,近革质至草
质;最基部的羽片常 2叉状分枝 ,长达 30 cm;裂片
长可达 17cm,远疏离 ,间隔宽约 3cm。
由此可见 ,由于 P.dalhousiae最基部的羽片常
2叉状分枝 ,且裂片间隔更宽 ,所以其不同于 P.dis-
stifoliaBak.。本文作者还查阅了该种的模式标本及
丁明艳发表该种为中国新记录时所引用的凭证标
本 ,发现丁明艳所引用的凭证标本其实是 P.dissti-
folia,而不是 P.dalhousiae。因此 ,中国不产 P.dal-
housiae。
2 省新记录
(3)海南凤尾蕨
PteriscadieriChristvar.hainanensis(Ching)S.
H.Wu邢公侠 , 林尤兴等 , 中国植物志 3(1):54,
1990.
产地:云南———金平勐拉坝黑龙山 , 海拔 480
m, 1986年 , 朱维明 、李建伟 、周厚高 、赵宏 19576
(PYU);河口南溪杂木林下 ,海拔 150m, 1959年 ,朱
维明 3541(PYU)。福建———三明 ,海拔 190 m, 1984
年 ,朱维明 、陆树刚 、和积鉴 、李建伟 、周厚高 17969
(PYU)。
分布:广东 、广西 、海南。生林下 ,海拔 350 ~
700 m。云南 、福建首次记录 。
备注:三号标本均误定为 P.cadieri。笔者根据
标本的孢子叶具长圆形裂片 ,甚至呈深羽状分裂 ,与
中国植物志中对 P.cadieritvar.hainanensis的形态
特征描述一致 ,而有别于 P.cadieri,故将此三号标
本重新鉴定为海南凤尾蕨 P.cadieritvar.hainanen-
sis。
(4)指叶凤尾蕨
PterisdactylinaHook.Sp.Fil.2:160, t.130A.
1858;邢公侠 , 林尤兴等 , 中国植物志 3(1):18 -
19, 图版 4:1-3, 1990;TCHuang, FloraofTaiwan
v.1 PteridophytaandGymnospermae, 224.1994;李
新国 , 吴世福 , 宋国元 , 植物研究 22(2):133,
2002.
产地:陕西———商南开河山坡阴处 , 海拔 800
m, 1958年 10月 ,郭本兆 4276(IBSC)。甘肃 ———文
县铁楼草山汫 ,海拔 1500 m, 1964年 ,徐养鹏 1715
(KUN)。
分布:云南 、贵州 、四川 、西藏东南部 、湖南及台
湾。在锡金喜马拉雅山区很常见 。陕西 、甘肃首次
记录 。
(5)多羽凤尾蕨
PterisdecrescensChristinBul.Acad.Géogr.
Bot.Mans244.1906;邢公侠 , 林尤兴等 , 中国植
物志 3(1):56-58, 图版 16:3-4 , 1990;丁明艳 ,
蕨科与凤尾蕨科的系统学研究及篦形凤尾蕨组的分
类修订 , 24, 2006;严岳鸿等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7
—30—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第 29卷
(4):62-63, 2006.
产地:湖南———红华县小圩镇附近石旁 ,海拔
650m, 1999年 11月 ,叶华谷等 2917(IBSC)。
分布: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贵州 、云南。生常
绿疏林下 ,海拔 700 ~ 1 200 m。越南 、柬埔寨也有分
布 。湖南首次记录。
(6)大明凤尾蕨
PterisdecrescensChristvar.parviloba(Christ)C.
Chr.etTard.-BlotinLecomte, Not.Syst.6:137.
1937;邢公侠 , 林尤兴等 , 中国植物志 3(1):58,
1990。
产地:贵州———兴义市马岭峡谷 , 1998年 , Wu
-Chen101062(KUN)。
分布:广西大明山 。模式标本采自越南北部 。
贵州首次记录。
备注:本种下部的羽片几不缩短 ,易区别于原变
种多羽凤尾蕨 P.decrescens。
(7)细弱凤尾蕨
PterisgracilimaChingetS.K.Wu秦仁昌 , 西
藏植物志 1:65, 1983.
产地:云南———贡山县 ,石上 , 1800 m, 1938年 ,
T.T.Yǜ 19968 (PE);贡山县独龙江区龙冬旺沟谷
石上 , 海拔 2000m, 1991年 , 独龙江考察队 6232
(PYU)。
分布:西藏墨脱。云南首次记录 。
备注:本种形体似指叶凤尾蕨 P.dactylina,但
远较瘦弱 ,叶柄纤细如线 ,远短于叶片 ,叶片三出 ,中
央一片羽片远比两侧的长 ,羽片狭线形 ,顶部钝尖 ,
上部不育叶边有疏钝锯齿 。
(8)线羽凤尾蕨
PterislinearisPoir.inLam.Encycl.Meth.Bot.
5:723.1804;邢公侠 , 林尤兴等 , 中国植物志 3
(1):75-77, 图版 22, 1990;李添进 , 周锦超 , 吴
兆洪 , 香港植物志(蕨类植物门), 148-151, 图版
17:4, 2003;邢福武 (主编), 澳门植物志 1:36,
2005.
产地:湖南———江华县湘江乡路旁山谷 ,海拔
790m, 1999年 11月 ,叶华谷等 2912(IBSC)。
分布: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云南
及贵州 。生密林下或溪边阴湿处 ,海拔 100 ~ 1 800
m。亚洲热带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广泛分布 。湖南首
次记录。
(9)栗柄凤尾蕨
PterisplumbeaChristinLecomte, Not.Syst.1:
49.1909;邢公侠 , 林尤兴等 , 中国植物志 3(1):
26-28, 图版 8:1-4, 1990;李添进 , 周锦超 , 吴兆
洪 , 香港植物志(蕨类植物门), 139-140, 2003.
产地:台湾———PingtungCo.Wan-Li-de-
shan,海拔 400 m, 1985年 11月 , C.M.Kuo14601
(IBSC)。
分布:江苏西南部 、浙江 、江西西部 、福建 、湖南
南部 、广东 、广西 、香港 。生石灰岩地区疏林下的石
隙中 ,海拔 200 ~ 700m。印度 、日本 、东南亚也有分
布。台湾首次记录 。
备注:栗柄凤尾蕨在台湾的出现 ,这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台湾的蕨类植物区系与中国大陆及东南亚
有着比较密切的地理亲缘关系[ 5] 。
(10)单叶凤尾蕨
PterispseudopelucidaChinginLingnanSci.J.
15(3):395.1936;陆树刚 , 植物分类学报 37 (3):
279-280, 1999.朱维明 , 云南植物志 20:244,
2006.— PterissubsimplexChingexChingetS.H.
WuinActaBot.Austro-Sinica1:3.1983;邢公侠 ,
林尤兴等 , 中国植物志 3(1):15, pl.3, f.1 -2,
1990;R.J.Johns, Ind.Fil.Suppl.6:291.1996,
syn.nov.
产地:海南 ———白水岭北坡山谷阴处密林下 ,
1962年 ,曾沛 12941 (SYS)。
分布:云南 。越南 、印度 。海南首次记录 。
(11)细羽凤尾蕨
PterissplendidaChingexChingetS.H.Wuvar.
longlinensisChingetS.H.WuinActaBot.Austro-
Sinica1:9.1983;邢公侠 , 林尤兴等 , 中国植物志
3(1):63 , 1990;王发国等 , 西北植物学报 25(11):
2307-2308, 2005.
产地:云南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乡巴卡
银厂石灰山 ,海拔 1 200m, 1993年 ,李保贵 906(1),
906(2)(HITBC);景东 ,海拔 1 450 m, 1939年 ,李鸣
冈 495(HITBC)。
分布:广西西北部 、广东。生石灰岩山上密林
—31—
第 6期 杨东梅 , 等:凤尾蕨属植物在中国的分布新资料
下 ,海拔 1 000m。云南首次记录。
(12)三叉凤尾蕨
PteristripartitaSw.inSchrad.Journ.2:67.
1801;邢公侠 , 林尤兴等 , 中国植物志 3(1):87-
89 , 图版 25:4-5, 1990;叶华谷 , 邢福武 , 广东植
物名录 , 12, 2005;李保贵 , 广西植物 23(6):539,
2003。
产地:云南———思茅市莱阳河自然保护区 ,海拔
1 500 m, 1999年 ,李保贵 99001-A/C, 99001 -B/
C, 99001-C/C(HITBC)。
分布;海南 、台湾 、广东 、广西。印度 、斯里兰卡 、
东南亚 、澳大利亚 、波利尼西亚 、非洲西部及东部也
有分布 。云南首次记录。
备注:本种形体近于疏裂凤尾蕨 P.finoti,但裂
片彼此接近 ,间隔仅 2 ~ 5 mm。此泛热带种向北分
布至云南 ,因此 ,中国植物志认为海南 、台湾是其最
北的分布界线 ,这一结论应予以修正 。
(13)鸡冠凤尾蕨
PterisvitataL.f.cristataChingexChingetS.
H.WuinActaBot.Austro-Sinica1:6.1983;邢公
侠 , 林尤兴等 , 中国植物志 3(1):37-38, 1990。
产地:云南———耿马孟定南汀河山谷 ,海拔 480
m, 1982年 ,朱维明 、和积鉴 、陆树刚 、刘正宇 15293
(PYU)。
分布:广东翁源。生灌丛中 。云南首次记录。
备注:本标本被误定为 P.vitataL.。笔者根据
其大部分羽片顶部不规则条状分裂 ,与中国植物志
中对 P.vitataf.cristata的形态特征描述一致 ,故将
其重新鉴定为鸡冠凤尾蕨 P.vitataf.cristata。笔
者在标本查阅的过程中 ,还发现凤尾蕨属中其它种
也存在羽片不正常分裂的情况 ,根本原因有待进一
步研究。
致谢 感谢 HITBC、IBSC、KUN、PYU及 SYS等
标本馆提供查阅标本的方便 。感谢朱维明先生 、向
建英博士在本人鉴定标本时给予的指导与帮助。感
谢朱华研究员 、王洪老师 、李保贵老师 、殷建涛先生 、
常艳芬博士在野外工作中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
严岳鸿博士 、王发国博士对本文提出宝贵的修改意
见。
参考文献:
[ 1] 邢公侠 , 林尤兴 , 吴兆洪 , 等.中国植物志第三卷第一分册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0:10-11.
[ 2] 丁恒山.中国药用孢子植物学 [ 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82:408.
[ 3]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4:90.
[ 4] 龚先玲 , 陈志红 , 梁念慈.凤尾蕨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
性研究进展 [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7, 32 (14):1382-
1387.
[ 5] 廖文波 , 金建华 , 王伯荪 , 等.海南和台湾蕨类植物多样性及
其大陆性特征 [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23 (7):1237-
1245.
[ 6] HookerWJ.SpeciesFilicumvol.2[ M].London:WiliamPamp-
lin, 1858:170t.121A.
[ 7] HoltumRE.FloraofMalayavol.2[ M] .Signapore:Authority
GovernmentPrintingOfice, 1954:401-402.
(上接第 10页)
[ 10] 王美兴 , 张洪亮 , 张冬玲等.中国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的地理多样性与分化 [ J].科学通报 , 2008, 53(22):
2768-2775.
[ 11] 黄大辉 ,岑贞陆 ,刘 驰等.野生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资源筛
选及遗传分析 [ 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8, 9(1):11-14.
[ 12] 四川省农业厅.水稻抗稻瘟病性田间鉴定技术规范 [ S].成
都: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714-2007:1-4.
[ 13] 程在全.云南野生稻遗传特性及其优良基因克隆的研究
[ D]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2006:101-108.
[ 14] 陈成斌 ,潘大建.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6:72-73.
[ 15] 杨健源 ,康金平 ,显 良等.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病圃的建立
及其在抗性鉴定中的应用[ J] .广东农业科学 , 2007(9):59-
62.
—32—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第 2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