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五味子属多蕊组内向药亚组



全 文 :第 15 卷第 1 期
V
o
l
.
1 5
,
N o
.
l
四 川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Jo u r n a l o f S ie h u a n T e a e h e r s oC ll
e g e ( N a t u r a l 段 ie n e e )
1 9 9 4 年 3 月
M
a r
.
1 9 9 4
五味子属多蕊组内向药亚组
S U B S E C T IO N I N T R R A A N T H E R E S IN S E C T IO N
P L E IO S T E M A I N G E N U S S C H IS A N D R A
孙成仁
S u n C h e n g r e n
(四川师范学院生物 系 ,南充 6 3 7 0 0 2)
( eD p
t
.
o f B i o l o g y
,
S i e h
u a n T
e a e卜e r s C o l l e g e , N a n e卜o n g 6 3 7 0 0 2 )
摘 要 通过野外考察 、采集和大量解剖新鲜的和干燥的花果 ,获得了丰富的第 l 手资料 . 在此基础上
对中国产的五味子属 (种数占该属种数的 80 % 以上 )进行了自 A · C · S m i t h 1 9 4 7 年发表五味子科专著以来
的首次系统整理和 修订 . 结果将分几部分发表 . 本文是第 2 部分 ,报道多蕊组内向药亚组的 n 个种 、 3 个变
种 , 即翅枝五味子 , 柔毛翅枝五味子 , 滇翅枝五味子 , 毛叶五味子 , 毛脉五味子 , 金绒五味子 , 鹤庆五味子 ,粉背
五味子 , 华中五味子 , 川滇五味子 ,阿里山五味子 ,绿被五味子 , 披针叶五味子和小花五味子 .
关键词 五味子属 ,多蕊组 , 内向药亚组 ·
中图分类号 Q 9 4 9 · 4 0 4
A 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 f i
e l d in
v e s t ig a t io n
, e o
l l
e e t i o n a n d
a
l
o t o f d i s s e e t i o n o f fl o w e r s a n d f r u it s b o t h
f r e s h a n d d r y
, a
w
e a
l t h
o
f f i
r s t h
a n
d d
a t a w
a s g a in e d
, o n w h ie h t h e a u t h o r s y s t e m a t iz e d a n d r e v is e d t h e G e n u s
段 h i s a n d r a p r do u e e d i n C h in a ( a b o v e 8 0 % o f t h e s p e e ie s o f t h e g e n u s ) f o r t h e fi r s t t i m e s in e e A . C . S m it h p u b -
1i
s h e d h is m o n o g r a p h o f反 h i s a n d r a e e a e i n 1 9 4 7 . T h e s y s t e m a t iez d a n d r e v is e d r e s u l t w i ll 与e p u b lis h e d in s e v -
e r a
l p
a rt s
.
T h i
s 15 t h e s e e o n d P a r t a n d it r e p o r t s 11 s p e e ie s a n d 3 v a r i e t ie s o f S u b s e e t
.
I n t r a a n t h e r e s o f S e e t
.
P l
e io s t e m
a , 1
.
e
.
5
.
h
e n r y i
,
5
.
h
e n r厂 v a r . lo n g ip e s , 5 . h e n r厂 v a r . y u n n a n e n s i s , 5 . p u b e s c e n s , 5 . p u b e s e e n s v a r .
p u b i
n e r v i s
,
5
.
t o m
e n t e l l
a ,
5
.
w i l
s o n ia n a
,
5
.
g l
a u e e s e e n s ,
5
.
s p h
e n a n t h e r a
,
5
.
n e g ]
e e t a , 5
.
a r is a n e n s i s
.
5
.
v ir id i
s ,
5
.
l
a n e if
o
li
a a n d s
.
n 一le r a n t h a
.
K E Y W O R D S
:
G
e n u s 段 h is a n d r a , S e e t . P l e io s t e m a , s u b s e e t . I n t r a a n t h e r e s .
组 I 多蕊组— S e e t . P l e i o s t e m a A . C . S m i t h i n S a r g , 7 : 9 3 . 1 9 4 7 .亚组 l 内向药亚组 (新组 合 )
S u b s e e t
.
I n t r a a n t h e r e s n o m
.
n o v
.
T h e e i s i n t r a r i i s v e l i n t r a r io

l a t e r a l ib u s ; r e e e p t a e u l i s e l o n g a t i s a d t e r e t ib u s v e l s u b
-
收文 日期 1 9 9 3一 () 9 一 2 0 .
DOI : 10. 16246 /j . i ssn. 1673 -5072. 1994. 01. 010
四 川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 9 9 3年
t e r e t i bu s
,
i n e ly P e a t u m e x Pa n s i s a d a P ie e s e x P a r t e
.
药室内向或内侧向 ; 花托伸长成圆柱形或近圆柱形 ,部分种的花托顶端扩展成盾状 .
6 翅枝五味子 (湖北植物志 )
S e h i s a n d r a h e n r y i C l a r k e i n G a r d
.
C h r o n
.
111
.
3 8
: 1 6 2
.
f
.
5 5
, a s S e h i z a n d r a } 1
.
19 0 5 ; A
.
C
.
S 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 1 1
.
19 4 7
.
6 a 翅枝五味子 (原变种 )
峨眉五味子 (中国树木分类学 ) ,翼梗北五味子 (峨眉植物图志 ) , 亨利北五味子 (经济植物
手册 ) ,翼梗五味子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
v a r
.
h e n r y i— 5 . h e n r y i C l a r k e v a r . t i p y e a A . C . Sm i t h in s a r g . 7 : 1 1 4 . 1 9 4 7 . — 5 . h e n -r y i C l a r k e v a r . m a r g i n a l is A . C . S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 1 5 . 1 9 4 7 . — 5 . h e n r y i C l a r k e v a r . h e n r y i
i n J
o u r
.
N a n e h o n g T e a e h e r
, 5 C o l l
.
9 ( l )
: 2 0
.
1 9 8 8
.
雌雄异株 . 小枝具 3一 5 条纵列的翅或锐棱 , 当年生枝棕色或紫色 ,上年生枝黑褐色或灰黑
色 . 内芽鳞纸质 , 长圆形或近圆形 , 最大的长 12 ~ Zo m m ,宽 10 一 15 m m ,宿存 ,至少保留到果实
形成 . 叶纸质 , 卵形 、 狭卵形 、 广椭圆形或近圆形 , 长 7一 1 c5 m ,宽 3一 10 c m ;叶柄长 1 ~ 5 . sc .m
雄 花花梗长 4一 7 e m ; 花被片 6一 1 0 , 最外 1~ 3 片黄绝绿 , 其余乳黄色 , 长 6一 1 3 m m , 宽 5一
12 m m
, 中轮 2 ~ 3 片最大 , 近圆形 ; 雄蕊群略呈倒三角锥形 , 长 4 ~ s m m , 直径 5一 10 m m ,花托
顶端的盾特别大 ,近 圆形 ,直径 5一 7m m ,与盾合生的半不育雄蕊 3一 10 枚 ,与下部分离雄蕊的
花药镶嵌排列 ,分离雄蕊 13 一 40 ,最外层雄蕊鲜时呈匙形 ,具 1~ Zm m 长的圆柱形花丝 , 在腊
叶标本中常因受压而变扁平 , 花药 内侧 向 , 药隔宽大 ,倒卵形或矩圆形 ,先端圆形或截形 , 明显
超过花粉室 , 花粉室近于平行 ; 雌花花梗长 5 ~ 1 c2 m , 花被片比雄花的稍大 , 且数 目不少于 8 ,
最大的长 1 4 m m , 宽 1 4m m , 雌蕊群近球形或长椭圆形 , 长 5一 7m m ,直径 4 ~ 7m m ; 心皮 5 0 ~
6 6
,假花柱钻形 ,长 0 . 3一 0 . s n 、 m ,果柄 长 5一 13。 m , 聚合果长 5~ 15 e m ; 成熟心皮椭圆形 ; 种子
扁球形 ,外种皮栗色 ,有小瘤状突起 .
此种以大而宿存的内芽鳞 、 具翅或锐棱的小枝 、 扁平宽大的外层雄蕊与其近缘种相区别 .
分布 湖北 、 四 川 、 浙江 、 江西 、 湖南 、 福建 、 广西 、 贵州 、 云南 . 生于海拔 45 0 ~ 2 10 m 的密
灌丛 、 树林 、 山岩或开阔的坡地上 . 其中福建和江西是没有记载过的新分布区 . 模式标本 H e nr y
9 1 9 3 B 采 自云南南部红河流域 .
b6 柔毛翅枝五味子 (新拟 )( 变种 )
v a r
.
l o n g i p e s (M e r r
. 衣 C h u n ) A . C . S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 1 5 . 1 9 4 7— 5 . s p h e n a n t h e r a v a r ·
l o n g i p e s M e r r
.
& C h u n i n 乳 n y a t s e n ia Z : 5 . 19 3 4 .
此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背主脉上及叶柄顶端被稀疏柔毛 ,新鲜时柔毛半透明 ,
干燥时呈污白色或淡黄褐 色 ; 叶柄常有明显的干膜质窄翅 ,宽约 0 . 2~ 0 . 4 m m .
分 布 福建 、 J一东 、 湖北 、 湖南 、 广西 . 生于海拔 8 0 一 1 5 0 0 m 的灌丛 、 杂木林中 . 其中 , 除
广东外 ,均为未记载过的新分布区 . 付模式标本左景烈 20 5 30 、 20 67 9 采 自广东乐昌县 .
6。 滇翅枝五味子 (新拟 )( 变种 )
云南五味子 (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 , 吊吊果 (云南 )
第 5 1卷第 1期 孙成仁 :五叶子属多蕊组内向药亚组
va r
.
y u na n n es n is A
.
C
.
Sm it hin Sa rg
.
7 :6 1 1
.
1 94 7
.
本变种与原变 种的 主要 区 别在 于小 枝常 具锐 棱 而罕 具 翅 , 如具 翅 , 则很 窄 , 宽 小于
0
.
s m m ; 叶两面基本同色 ,或仅背面稍 决 ,但决不被 白粉 ; 花被稍大且外轮绿色比例较大 ,最外
层雄蕊几无花丝 , 如有也决不超过 0 . s m m 长 .
分布 云南南部 ; 越南和老挝北部也有分布 . 模式标本 I l e nr y 12 0 2 2 采 自云南思茅 .
在 A . C . S m iht 的专著中 , 还描述了一个新变种 v a r . m a r g in a ils ,提出的理 由是它的雄蕊数
目较少 , 小枝上的翅较窄 ,地理分布不同 . 但作者检查了大量标本后发现 ,从四川到浙江广大的
地区均有该种分布 , 无论是地理分布 ,还是雄蕊数 目和翅的宽度都呈连续的系列 ,没有 明显间
断 . 因而认为该变种不能成立 , 已归并到原变种中〔“ 」.
7 毛叶五味子 (中国经济植物志 )
S e h i s a n d r a P u b e s e e n s H e m s l
.
& W i l
s
.
i n K e w B u l l
.
1 9 0 6 : 1 5 0
, a s S e h i z a n d r a P
.
1 9 0 6 ; A
.
C
.
S 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 1 6
.
1 9 4 7
.
7a 毛叶五味子 (原变种 )
毛叶北五味子 (峨眉植物图志 ) ,柔毛五味子 (英拉汉植物名称 ) .
v a r
.
p u b e s e e n s— 5 . p u b e s e e n s r l e m s l . & W i l s . i n K e w B u l l . 1 9 0 6 : 15 0 . 1 9 0 6— 5 .
p u b e s e e
: 1 5 H e m s l
.
& W i l s二 a r . t i p y e a A . C . S 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 1 8 . 1 9 4 7 .
雌雄异株 , 小枝近圆柱形或有钝棱 ,当年生枝直径 1一 2 . s m m , 密被铁锈色柔毛 , 上年生枝
直径 3 ~ s m m , 基本无毛 . 叶纸质 ,上面暗绿色 , 下面绿色稍淡或灰白色 , 卵形至广卵形 , 长 6 ~
1 c4 m
,宽 3 . 5 ~ sc m , 叶背满被铁锈 色柔毛 , 毛单一不分枝 ; 叶柄亦满被锈色柔毛 . 雄花花梗长 2
一 c3 m ,被稀疏柔毛 , 花被 片 7一 8 , 最外 1 片稍小 ,背面被柔毛 , 外轮 3 片均有缘毛 , 中轮最大 ,
近圆形 ,长宽均为 10 m m , 内轮 2一 3 片稍小 , 倒卵形 ; 雄蕊群近球形 ,分离雄蕊 16 ~ 24 , 盾周雄
蕊 3~ 5 , 最外层雄蕊长 3 ~ s m m , 花丝稍扁 , 长 1一 1 . s m m ,花药 内侧向 ,花粉室近于平行 , 药隔
较宽而扁 ,先端稍超过花粉室 ; 雌花花被片比雄花稍大 , 8~ 10 片 ; 雄蕊群近球形或长椭 圆形 ,
心皮 45 ~ 5 , 假花柱钻形 , 。 . 2 ~ 0 . 4 m m . 果柄长 4一 c7 m 聚合果长 6一 l lc m ,表面均被柔毛 ;成
熟心皮椭圆形 , 黄褐色 ,假果柄 明显 ;种子扁椭圆形 ,外种皮栗 色 , 光滑 .
分布 湖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生于海拔 1 10 0 ~ 2 6 0 0 m 的灌丛中 . 其中云南和贵州是新
分布区 . 副模式标本 W il so n 2 23 4 , H e nr y 1 7 8 5 , 5 9 0 7 采 自湖北西部 ,原始描述中未指定模式
标本 .
b7 毛脉五 味子 (新拟 )( 变种 )
v a r
.
p u b i n e r v i s ( R e h d
.
& W i l s
.
) A
.
C
.
S 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 1 9
.
1 9 4 7
.
此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 区别在于小枝无毛 ; 叶背的脉间区无毛 , 仅在叶片背面的主脉上和
叶柄背面密被锈 色柔毛 ,成熟心皮排列较稀疏 ,且无毛 .
分布 四川 、 云南 . 生于海拔 1 0 0 0一 2 0 0 m 的灌丛中 . 其中云南是新分布区 . 模式标本
W i l s o n 2 5 5 1 采 自四川憋功县 (现小金县 ) .
8 金绒五 叶子 (新拟 )
S e h i s a n d r a t o m e n t e l l a A
.
C
.
S 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 1 9
.
1 9 4 7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 9 9 3年
雌雄同株或异株 . 幼枝密被棕 色绒毛 , 老枝灰色 , 近无毛 . 叶纸质 , 椭圆形至倒卵形 ,长 5~
I k m
, 宽 3 . 5 ~ 6 . sc m , 背面较均匀地密被棕色 、 不规 则分枝的 、 相互缠结的绒 毛 ; 叶柄长 1 ~
c3 m
, 密被棕 色绒毛 . 花黄 色 ; 雄花花梗长 2 ~ 4 . sc m ,被稀疏而卷曲的细毛 ; 花被片 5 ~ 6 ,最外
层 3 片具缘毛 , 中轮最大 , 近圆形 , 长 4 ~ 6 m m , 宽 4 ~ 6m m ; 雄蕊群近球形或倒卵形 , 分离雄蕊
18 ~ 2 0
, 顶端的盾周有 3一 5 枚半不育的雄蕊 , 最外层雄蕊长 1 . 5 ~ 2 . s m m , 花丝短 , 不超过
0
.
s m m
,花药内侧向 , 花粉室长 0 . 7 ~ 1 . s m m ,药隔长圆形 , 先端超过花粉室 ; 雌花花梗稍粗 ;花
被片 7 . 比雄花的稍大 ; 雌蕊群近球形 ,心皮约 70 . 果未见到 .
此种以叶背所被绒毛密而均匀 ,分枝且相互缠结 , 花被片较小而与毛叶五味子相区别 .
分布 四 川 . 生于海拔 1 3 0 ~ 2 2 0 m m 的灌丛中 . 模式标本方文培 4 08 采 自四 川马边
县 .
9 鹤庆五味子 (新拟 )
S e h i s a n d r a w i l s e n i a n a A
.
C
.
S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 2 2
.
1 9 4 7— S e h i s a n d r a e l o n g a t a a u e t . n o n
B a i l l
.
:
W i l s o n i n J o u r n
.
A
r n
.
A r b
.
7 : 2 3 8
,
p
.
p
.
19 2 6
.
雌雄异株 , 全株无毛 . 当年生枝紫色 , 上年生枝灰色 ,近 圆柱形 ,直径 3 ~ 7 m m . 叶纸质 , 背
面被白粉 , 卵状椭圆形 ,长 7一 1 2c m , 宽 3 . 5 ~ c6 m ,边缘小齿不明显 ; 叶柄长 1~ cZ m . 雄花花梗
长 1 . 5一 3 . sc m ; 花被片 9 , 肉质 ,外面 6 片近圆形 , 最大的长约 10 m m , 宽约 s m m , 具干膜质边
缘 , 内面 3 片倒卵形 ,较小 ; 雄蕊群近倒卵形 ,分离雄蕊 25 , 盾周雄蕊 2 ~ 3 ,最外层雄蕊的花丝
长仅 0 . s m m , 花药肉侧向 ,花粉室倾斜 ,上端分开 , 下端接近 ,药隔近棒状 , 先端与花粉室等长 ;
雌花花梗长 4 ~ c6 m , 花被 片 6一 7 , 肉质 , 最大的几片近圆形 , 长 n 一 12 m m , 宽 10 一 n m m ; 雌
蕊群近球形 ,心皮 60 一 75 ,假花柱钻状 ,长 0 . 5 ~ 0 . s m m . 果未见 .
分布 云南西北部 . 生于海拔 1 8 0 一 2 6 0 m 的丛林中或沟边 . 模式标本 R oc k 4 0 39 采 自
云南鹤庆西山 .
1 0 粉背五味子 (新拟 )
金山五味子 (湖北植物志 )
S e h i s a n d r a g l a u e e s e e n s
·
D i e l s i n B o t
.
J
a h r b
.
2 9 : 3 2 3
, a s S e h i z a n d r a 9
.
19 0 0 ; A
.
C
.
S 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 2 3
.
1 9 4 7
.
雌雄异株 ,全株无毛 . 小枝近圆柱形 , 当年生枝紫色 , 上年生枝灰色 ,直径 2 . 5 ~ 6m m . 叶纸
质 , 背面明显被白粉 , 长椭圆形至倒卵形 , 长 5一 l 。。 m , 宽 3一 5 . sc m ; 叶柄长 1~ c3 m ;花橙红色
至红 色 ;雄花花梗长 1 . 8一 3 . sc m ; 花被片 6~ 7 ,外层椭 圆形 ,长 7一 10 m m , 宽 5一 s m m , 内层常
为倒卵形 ,稍小 ;雄蕊群近球形 ,分离雄蕊 18 ~ 25 ,与盾周合生的半不育雄蕊 3 ~ 5 ,最外层雄蕊
的花丝长不超过 0 . s m m , 花药内侧向或侧向 , 花粉室倾斜 ,药隔倒卵形 ,常具黄 色腺体 ,先端截
形 , 与花粉室相等或稍超过 ; 雌花花梗长 3~ sc m ; 雌蕊群近球形 , 心皮 5 0 ~ 5 5 ,柱头冠狭 ,无假
花柱 . 果柄长 4 . 5 ~ c7 m , 聚合果长 6一 1 c2 m ;成熟心皮鲜红色 ,近椭圆形 ,假果柄长 l ~ Zm .m
种子近肾形 , 外种皮栗色 ,光滑 .
此种以较窄的叶 , 叶背常被白粉 ,红 色的花被片 ,子房无假花柱与华 中五叶子相区别 . 与鹤
庆五叶子区别极易 , 后者叶大 ,近于全缘 , 花黄 色 , 花被片较大 , 近圆形 .
第1 5卷第1 期 孙成仁 :五叶子属多蕊组内向药亚组
分布 湖北 、 四川 、 生于海拔1 0 0 0一7 2 0 0m的灌丛中 , 模式标本 oB e k & v o n R o s t h o r n
1 31 采 自四川南川县金佛 山 .
n 华中五味子 (中国树木分类学 )
楔药五味子 (经济植物手册 ) ,西五叶子 (秦岭植物志 ) ,秤陀子 (陕西 、 河南 ) .
S e h i s a n d r a s p h e n a n t h e r a R e h d
.
& W I I
s
.
i n S a r g
,
P I
.
W i l s
.
l : 4 1 4
.
1 9 13 ; A
.
C
.
S 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 2 4
.
1 9 4 7— S e h i z a n d r a e h i n e n s is a u e t . n o n B a i l l . : M a x im . i n A e t a H o r t . P e t r o p .
1 1 : 3 9
.
18 8 9
.
雌雄异株 ,全株无毛 . 小枝近圆柱形 ; 当年生枝棕色 , 伸长 ,或不伸长而成距状短枝 ,上年生
枝暗褐色 . 叶纸质 ,上面绿色 , 下面稍淡 , 叶的大小形状变化幅度很大 ,通常倒卵形至广椭圆形 ,
生长旺盛的营养枝上的叶常为卵形至狭卵形 ,长 5一 1 1。 m ,宽 3 ~ 7。 m ; 叶柄长 1 ~ 3。 m . 花乳黄
色 ; 雄花花梗长 2一 4 . s e m ; 花被 片 5一 8 . 外层 3一 5 片椭 圆形至倒卵形 , 长 6 ~ 1 2m m , 宽 4 ~
s m m
, 内面 2一 3 片倒卵形 ,稍小 ; 雄蕊群倒卵形 ,分离雄蕊 n 一 1 9 ,盾周雄蕊 3 ~ 5 , 有时无 ,最
外层雄蕊长 1 . 6一 2 . s m m , 花丝长 1~ 1 . s m m ,花药内侧向 , 花粉室倾斜 ,顶端分开 ,下端相接 ,
药隔倒卵形 ,先端与花粉室等长 ; 雌花花梗比雄花稍 长 ; 花被片稍宽 ;雌蕊群近球形 ,心皮 30 一
60
,柱头冠窄 ,假花柱长 0 . 1~ 0 . Zm m . 果柄长 3 . 5 ~ 1 c0 m , 聚合果长 6 ~ 1 c7 m ;成熟心皮鲜红
色 ,近椭 圆形 . 种子近 肾形 ,外种皮栗色 ,通常平滑 ,偶见背面有微皱 .
分布 〔 ” 二、 安徽 、 河南 、 陕西 、 湖北 . 生于海拔 6 0 0一 2 4 0 m 的灌丛 、 树林 、 山谷或溪沟岸边 .
模式标本 W i l s o n 3 1 3 采 自湖北巴东 .
.A .C S m iht 的 .s s p h e an nt h e r a 的概念 ,包括花黄 色和花红色的两类 ,笔者在 1 98 1年就提
出异议 , 但因当时没有采到开红花的所谓 5 . s p h e an nt h e r a , 单从干燥的标本 七看不清两雄蕊群
的 区 别 , 所 以 只 能 作 为 l 个 问 题 暂 时 挂 起 来 . 直 到 1 9 8 7 年 采 到 了 开 红 花 的 所 谓
5
.
s p h e n a n ht e r a
,才弄清两者的区别 . 后者雄蕊群顶端有花托顶部扩大部分与邻近的 5枚雄蕊
的药隔组成的红色五角 星 , 有时不规则星形 ,无香气 ;胚珠淡红色 . 已被命名 为 5 . r ub r os t e l a -
t a

12 川滇五味子 (四川植物志 )
小血藤 (西双版纳地区植物名录 )
S e h i s a n d r a n e g l e e t a A
.
C
.
S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 3 7
.
f
.
1 7一 9 . 1 9 4 7— S p h a e r o s t e m a e l o n g a -
t u m a u e t
.
n o n B I
.
:
H o o k
.
f
.
& T h o m s
.
F I
.
I n d
.
l : 8 5
,
q u o a d s p e e im
.
e t d e s e r
.
1 8 5 5—
S e h i
z a n d r a e l o n g a t a a u e t
, n o n B a i l l
.
:
H o o k
.
f
.
& T h o m s
.
i n H o o k
.
f
.
F I
.
B r i t
.
In d
.
l : 4 4
, e x -
e I t
l
d
.
b a s o n y m
.
1 8 7 2
.
雌雄异株 ,全株无毛 . 小枝近圆柱形 , 当年 生枝紫色 . 老枝暗灰色 . 叶纸质 , 上面橄榄绿色 ,
背面稍淡或微被白粉 , 卵状 长圆形至椭圆形 , 长 6 ~ 12 。 m , 宽 2 . 5 ~ 6 . sc m . 边缘小齿不甚明
显 , 几近于全缘 ; 叶柄长 。 . 7一 2 . 5。 m . 花黄色 ; 雄 花花梗 2 . 5一 sc m , 花被 片 6一 8 , 外轮广椭圆
形 , 长 5一 l o m m , 宽 4一 9 . s m m , 内轮 2 ~ 3 片倒卵形 ,最小的仅长 3 . s m m ,宽 3 m m ; 雄蕊群倒
卵形 ,分离雄蕊 17 ~ 35 , 盾周雄蕊 5一 8 ,有时不具盾 ,最外层雄蕊长 1 . 3~ 2 . s m m ,花丝长 0 . 2
一 0 . s m m , 花药内侧向 , 花粉室倾斜 , 顶端分开 , 下端接近 , 药隔倒卵形 , 先端截形 ,与花粉室等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 9 9 3年
长或稍超过 ;雌花花梗比雄花的稍长 ;雌蕊群近球形 , 心皮 26 一 45 , 假花柱长 0 . 3~ .0 g m m . 果
柄长 5一 sc m , 聚合果长 4一 1 1。 m ; 成熟心皮长椭圆形 . 种子扁椭圆形 ,外种皮栗色 ,有明显的皱
纹 .
此种以叶片卵状椭圆形 ,上面橄榄绿色 ,背面略微粉白 , 较多的分离雄蕊 , 明显具皱纹的种
子 区别于华中五味子 ; 又以较小的花被片 ,较少的心皮及无明显 白粉的叶 区别于鹤庆五味子 .
分布 四川 、 云南 ;亦产于印度和尼泊尔 . 生于海拔 1 3 0 ~ 2 5 0 m 的杂木林或灌丛中 . 模
式标本 R oc k 8 9 3 采 自云南西北部澜沦江东岸的阿瓦罗山 .
13 阿里 山五味子 (拉汉种子植物名称 )
台湾五味子 (中国高等植物 图签 )
S e h i s a n d r a a r i s a n e n s is H a y a t a
,
I e
.
P I
.
F o r m o s
.
5 : l
, a s S e h i z a n d r a a
.
1 9 1 5
,
9 : 4
.
1 9 2 0 ; A
.
C
.
S 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3 1
.
19 4 7
.
雌雄异株 , 全株无毛 . 小枝近圆柱形 , 有纵向细槽 , 当年生枝暗紫色 ,老枝灰色或褐色 . 叶纸
质 ,下面略带白色 , 卵状披针形 , 长 5一 gc m , 宽 2 ~ c4 m ; 叶柄长 8一 1 c5 m . 花红色 ; 雄花花梗长 2
一 sc m ; 花被片 6~ 7 , 具明显的黄色腺体 ,椭圆形至倒卵形 ,最大的长 9一 10 m m ,宽 6一 gm m ,最
外层的数片有时具缘毛 ,最 内层的 2一 3 片最小 , 长 6 . 5一 s m m ,宽 3一 s m m ; 雄蕊群倒卵形 ,顶
端的盾小或无 , 花托下部近花被 片部分没有雄蕊 , 分离雄蕊 18 一 2 0 , 最外层雄蕊的花丝舌状 ,
长 0 . 5一 1 . s m m , 花药内侧 向 , 花粉室倾斜 ,上端分开 ,下端接近 ,药 隔倒 卵形 , 长 1 . 5 ~ Zm m ,
顶部宽 0 . 8~ 1 . sm m , 先端稍稍超过花粉室 ,具丰富的黄色腺体 ; 雌花花被片与雄花的相似 ; 雌
蕊群椭圆形 ,心皮约 60 ,有 明显的假花柱 . 成熟 心皮近球形 ; 种子扁球形 ,外种皮有小瘤状突
起 .
分布 台湾省 . 生于海拔 Z 0 0 0 m 以上的地方 . 模式标本由 R . K a n he ir a , B . H a y a t a 和 L
T a n a k a 采 自台湾阿里山 .
14 缘被五味子 (新拟 )
绿叶五味子 (湖南药物志 ) ,过山风 (广西 ) , 内风消 (湖南 ) , 叫敢姆 (侗语 ,湖南 ) .
S e h i s a n d r a v i r id i s A
.
e
.
s 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2 9
.
1 9 4 7— s e h i z a n d r a s p h e n a n t h r a M e r r . &
e h u n in s u n ja t s e n ia l
:
5 7
.
2 9 3 0— s e h is a n d r a s p h e n a n t h e r a 裴鉴等 ,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
l : 2 9 8
. 图 4 7 4 . 1 9 5 9 ; 中科院植物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l : 8 0 2 . 图 1 6 0 3 . 1 9 7 2 .
雌雄异株 ,全株无毛 . 小枝近圆柱形 , 当年生枝暗紫 ,老枝灰色 . 叶常具透 明和半透明腺
点 , 叶背面与上面近同色 , 不被 白粉 , 卵形 , 长 6~ 1 c4 m , 宽 3 . 5一 c7 m ; 叶柄长 1 . 5一 c3 m . 花黄
色 ;雄花花梗长 1 . 5~ sc m ; 花被片 6~ 8 ,最外和最内面的 1一 2 片最小 , 外轮的常为广椭圆形 ,
内轮的为倒卵形 , 中轮的 2 ~ 3 片最大 , 长 5~ 10 m m , 宽 4一 10 m m ;雄蕊群近倒 卵形 , 盾周有 3
一 1。 枚半不育雄蕊与盾合生 ,分离雄蕊 10 ~ 20 ,最外层雄蕊长 1 . 2一 2 . Zm m , 花药内侧向 , 花
粉室近于平行 ,药隔椭圆球形 , 先端常超过花粉室 ; 雌花花梗长 4 ~ c7 m ,雌蕊群近球形 ,心皮约
2 5
, 假花柱长约 0 . Zm m . 果柄长 5~ 1 c0 m ,聚合果长 6 . 5 ~ 12 c m ; 成熟心皮椭圆形 . 种子扁椭圆
形 ,外种皮有明显皱纹或瘤状突起 .
此种以两面绿 色的卵形叶 , 近于平行的花粉室 , 及较长而超过花粉室的药隔与川滇五味子
第 巧 卷第 1期 孙成仁: 五叶子属多蕊组内向药亚组
相区别 ;又以常为卵形的叶 , 近于平行的花粉室及具明显皱纹或小瘤状突起的外种皮与华中五
味子相 区别 ; 又以较宽的叶 、 近于平行的花粉室及较少的心皮与阿里山五味子相区别 .
分布 安徽 、 浙江 、 福建 、 江西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贵州 . 模式标本 T sa n g 28 7 83 采自广东
翁源县 .
有些作者将此种中名称作 “ 绿叶五味子 ” 是对原作者的命名意图不了解所致 . 原作者使用
种加词 vi r id s 的意思是指开花初期外层花被片的外面呈绿色 , 向里逐渐转黄 . 所以 “ 绿叶五叶
子 ” 不妥 .
15 披针叶五味子 (拉汉种子植物名称 )
S e h i s a n d r a l a n e i f o l i a ( R e h d
.
& W i l
s
.
) A
.
C
.
S 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 3 3
.
f
.
1 7 ( a 一 e ) . 1 9 4 7 .
S e h i s a n d r a l a n e i f o l i a ( R e h d
.
& W i l
s
.
) A
.
C
.
S m i t h v a r
.
p o l y e a r p a H o
. 四川植物志 8 : 9 8 .
P I
.
3 9
.
19 9 0
.
雌雄异株 ,全株无毛 . 小枝纤细 ,近圆柱形 , 褐色 ,常有纵 向细槽 . 叶纸质 , 披针形或狭椭圆
形 , 长 4 ~ 10 e m ,宽 l一 3 e m ;叶柄长 3一 15m m . 花梗纤细 , 雄花花梗长 1 . 5~ s e m ; 花被片 6一 8 ,
多为椭 圆形 , 有时近圆形 ,最外和最 内的 1 片常最小 ,长约 3m m , 宽约 Zm m ; 雄蕊群倒卵形 ,顶
端的盾有时不明显或无 ,雄蕊 10 ~ 18 ,全部分离 , 最外层雄蕊长 1 . 8一 Zm m , ,花药内侧向 ,花粉
室近于平行 , 药隔倒 卵形或长圆形 ,先端截形 , 与花粉室等长 ; 雌花梗稍长 ; 雌蕊群椭圆形 ,心皮
12 一 2 8 . 果柄长 3 . 5 ~ c7 m ,果长 3~ c7 m ; 成熟心皮椭圆形 . 种子近肾形 ,外种皮栗色 , 有皱纹 .
分布 四川 、 云南 . 生于海拔 1 2 0 。一 3 0 0 m 的灌丛或疏林中 . 模式标本 W il s o n 2 5 52 采
自四川宝兴县 (原穆坪县 ) .
五味子科的特征之一是花部多而无定数一个种当被检查的标本数量较少时 ,心皮数可能
变动幅度不大 ; 但随着检查的标本数量的增加 , 就会发现心皮数和雄蕊数一样 , 变动的幅度可
能增大 . A . C . s m it h 记载的 s . l a n 。 i fo il a 的心皮数是 16 ~ 2 3 ,而本文作者早已把这个数字改写
成 12 一 28 〔川 . 改写的依 据当然 是解剖 标本的结 果 . 显然 , 作者 检查 的标本数量远 比 A . .C
S m i t h 多得多 . 有的作者把 5 . l a n 。 i f o l i a 的心皮数写成 一6一 2 1 ( 一 2 3 ) [” 二, 实际上与 A . C . S m i t h
专著所描述的心皮数相同 。 把心皮数在 21 以上的个体定为新变种 ,这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 现予
以归并 .
16 小花五味子 (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
S e h i s a n d
r a m ie
r a n t h a A
.
C
.
S m i t h i n S a r g
.
7 : 1 3 5
.
1 9 4 7
.
雌雄异株 , 全株无毛 . 当年生枝黄褐色 , _上年生枝深紫色或灰色 . 叶纸质 . 卵形或广椭圆形 ,
长 4 ~ 7 e m ,宽 2一 6 e m ; 叶柄长 7 ~ Zo m m . 花小 . 花梗纤细 , 干燥时直径仅 0 . 3一 0 . s m m , 具 l 枚
小苞片 ;雄花花梗长 1 . 5一 c3 m ; 花被 片 7一 8 ,外 层近 圆形或广椭 圆形 , 长 4 ~ 6 m m , 宽 2 . 5~
6m m
,最内面 2一 3 片倒卵形 .稍小 ; 雄蕊群倒 卵形 ,盾周雄蕊 3一 4 枚 ,分离雄蕊 8 ~ 1 7 , 最外层
雄蕊长 1~ 1 . 3m m ,花丝近 圆柱形 . 长约 0 . s m m , 花药 内侧向 , 花粉室倾斜 , 药隔倒卵形 , 先端
截形 , 与花粉室等长 ; 雌花花梗长可达 4 c m ; 雌蕊群近球形 , 心皮 6 ~ 2 1 , 假花柱不明显 . 果柄长
2一 5 。 m , 果长 2 ~ 4 。 m ; 成熟心皮长椭圆形 . 种子近肾形 , 外种皮栗 色 ,有 明显皱纹或小瘤状突
起 .
6 4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 9 9 3年
此种以较短而圆的叶及倾斜的花粉室与披针叶五味子相区别 .
分布 广西 、 贵州 、 云南 . 生于 1 2 0 0一 2 9 0 0 m 的山坡或沟谷中 . 其中广西和贵州是没有记
载过的新分布区 . 模式标本蔡希陶 5 5 161 采 自云南屏边县 .
参 考 文 献
1 S m it h A
.
C
.
T h e F a m i lie s I lli e i a e e a e a n d Sc h i
s a n d r a e e a e
,
aS
r g
,
1 9 4 7 ; 7
:
7 9~ 1 1 0
.
2 C r o n q u i s t A
.
A n I
n t e g r a t e d S y s t e m o f e la s s i fi e a t io n o f F l o w e r i n g P la n t s
.
C o lu m b ia U n i v
.
P r e s s
,
U S A
,
1 9 8 1
:
9 8~ 10 0
.
3 陈嵘 . 中国树木分类学 (新一版 )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5 9 , 3 0 5~ 306 .
4 胡先骤 . 经济植物手册 . 科学出版社 , 1 9 5 5 ; l ( 2 ) : 3 9 4 ~ 3 9 6 ·
5 裴鉴等 . 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 . 科学出版社 , 195 9 : 29 8 ~ 29 .9
6 方文培 . 峨眉植物图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1 94 , 1 ( 2 ) : 图版 70 ~ 72 .
7 西北植物研究所 . 秦岭植物志 . 科学出版社 , 1 97 4 , 1 ( 2 ) : 341 ~ 3 43 .
8 湖北植物研究所 . 湖北植物志 . 湖北人 民出版社 , 197 6 , 1 : 43 7~ 4 41 .
9 刘玉壶 . 五味子科 , 中国树木志 . 林业出版社 , 1 9 8 3 , 1 : 530 ~ 5 3 .7
10 黄万方 . 五味子科 ,广东植物志 .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8 , l : 25 ~ 26 .
1冬 何铸 . 五味子科 , 四川植物志 . 四川 民族出版社 , 1 9 9 0 , 8 : 78 一 1 0 .2
12 孙成仁 . 北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分布区订正 . 中国中药杂志 , 1 9 93 . 1 8 ( 1 ) : 10 ~ 12 .
13 孙成仁 中国北五味子属的研究 . 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论文 , 1 9 8 2 : 41 ~ 42 .
14 孙成仁 . 五味子属植物研究进展点滴 . 南充师范学院学报 (自 ) , 19 8 ; 9 ( l ) : 20 ~ 26 .
iN +2

6 X 一络合物 g 因子的双 自旋一轨道祸合系数模型
湛家军 . 四川师范学院物理系 .
物理学报 . 1 9 9 2 , 4 1 ( 7 ) : 1 1 7 4一 1 18 1 .
本文提 出 1 个计算 iN 卜 一 6x 一 络合物 g 因子的双 自旋 一轨道祸合系数模型 ,并用以计算
N a CI
,
iN
Z十和 N a B r : N i Z+ 的 g 因子 . 计算中采用 了 1 种半经验方法来确定分子轨道系数 . 结
果表 明 ,对 B r 一或 I 一这类具有大的自旋一轨道藕合系数的配体离子 , 配体 自旋一轨道祸合作用
对 g 因子的贡献不可忽咯 . 这表明 ,对某些共价晶体 , g 因子的计算必须用双 自旋 一轨道藕合系
数模型的理论公式而不能用 只包括 中心金属离子 自旋 一轨道祸合作用贡献的经典晶场模型公
式 .
P A C C
: 7 6 3 0 F ; 7 1 7 0 E ; 7 5 10 D
(孙庆 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