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6 1
· 辽 宁 农 业 针 字 19 9 2年 第 l 期
特早熟棉区棉属资源抗枯 、 黄萎
病性状鉴定及利用 ’
李长兴 刘澎才 魏庆深
( 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
提要 19 6 8~ 9 19 0年 , 我们对特早熟棉区保存的棉属资源 , 矛!!用木盘接种病土和病
土纸钵法对 1 90 份棉花资源材杆进行 了杭枯姜病性鉴定 ; 采用无底纸钵法 定量蘸黄英菌
液法对 190 份棉花种质资源材抖进行 了杭黄姜病性鉴 定 。 完成了 190 份材朴杭枯 、 黄姜病
性 同步鉴定 , 数据输入 国家种质资源库屯子计算机 内 , 为杭病育种者利用 。
按我国棉区划分为长江流域棉区 、 黄河流
域棉区 、 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 , 我们鉴
定的特早熟棉区为东经 1 0 4 “ 4 0 产~ 12 3 0 2 0 产 , 北
纬为3 5 0 0 4 尹~ 4 2 0 4 5 / , 包括辽宁 、 晋中 、 陕北
和甘肃黄河以东等地 , 以及国外早 熟 棉 花 品
种 。 抗枯、 黄萎病性状鉴定 , 第一次与其他农艺
性状一同输入电子计算机 . 贮入国家数据库 ,
对 全 国评 价一个资源材料是不可缺少的 , 并
填补了抗病方面的空白 , 为尽快的培育优 良抗
病品种 (系 ) 奠定了基础 。
一 、 试材和方法
供试材料 : 由辽宁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
室供给 。 供试菌种均为辽宁省经作 所病 区 病
株分离出的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 , 枯 萎 菌 属
于内陆型 致 病 力 强 的 F u ` a 了i “ m O x “ 5 0 了u ,
f
.
: p
.
v a “ , f。 。 t。二 ( A T I又) 菌种 ; 黄萎病菌为
A e了 t i c i l l i u m d a h l i a e k l e d
.
试验方法 : 抗枯萎病鉴定采用纸钵菌土和
木盘菌土法 , 菌种是采取 3 : 1 麦粒砂繁殖的 ,
菌种按 3 %量接入无菌土 中 , 纸钵法采取 3 次
重复 , 大太盘法 2 次重复 , 均为随机排列 , 炼
份鉴定苗数不少于 50 株 , 每次以感病对照 ( 辽
棉 6 号 ) 发病率达 80 %或病指达 50 左右的 1 次
调查作为鉴别标准来划分材料的抗病类型 , 发
病程度分级标准和抗病类型的划分标 准 如 表
1
、
2
。
抗黄萎病鉴定 : 采用无底纸钵蘸菌液法 ,
在棉苗子叶后期或 1 片真叶期蘸黄萎菌液 , 每
钵蘸 10 毫升 , 每毫升含小 抱 子 50 0~ 10 0 0 万
个 。 每重复 14 个钵 , 3 次重复 , 计 42 钵 , 每次
调查株均在50 株以上 。 鉴定以感病品种 ( 辽棉
6 号 ) 发病率 80 % 以上 , 或病指 5。左右为准 ,
最后根据病指划分抗病类型 。
鉴 定 病 指 标 准
)
级 别 枯 萎 病
一
子叶发病
子叶发病 , 真叶少数出现症状
子叶发病
1 片真叶发病
子叶病 . 真 叶 发存
片真叶发病
萎蔫死亡
但生长点
叶片凋萎脱落和枯死 神
活
W 级
19 9 2年 竿 1期 工 宁 农 业 科 学
表 2
类 型
类型及病情指数划分
枯萎病 黄萎病 一 代 号
竖 J一 _万一下简 一饥 {舒 … <6…夕竺 ) <1 0’ <2 0}竺竺 } <2。 ` <5 3f
忍 }刀 “ 闪 6 }S
刀
病情指数 =一 (
病级 x各病级株数 )
X! 0 0
最高级值 只调查总株数
二 、 结果与利用
(1 )抗枯萎病鉴定结果 91 5 6 ~19 9 0年
对 1助份材料经 4批鉴定 , 鉴定出高抗枯萎病材
料 ( H R ) 8 份 , 分另!J是中棉 6 号 (病指 0 . 6 5 ) 、
赤木白 1 91 (病指 0 . 8 3) 、 辽 棉 7 号 (病 指
4
.
3 9) , 耐病材料 1份 , 为 辽 阳 1 号 (病 指
1 3
.
9 3)
。 其余均为感病材料 。
( 2 ) 抗黄萎病鉴定结果 鉴定出抗病材
料 ( R ) 2 份 , 分别为法库白籽 (病指 14 . 5) 、
辽棉 6 号 (病指2 0 . 0 ) , 耐病材料 26 份 , 分别
是辽阳 l 号 (病 指 20 . 1) 、 锦 棉 2 号 (病 指
2 1
.
6 )
、 辽棉 4 号 ( 病 指 2 5 . 0 ) 、 辽 5 0 6 一
6 0 3 1 (病指 2 6 . 1 ) 、 赤木白 19 1 (病指 2 7 . 5 ) 、
汾阳文峰乡早花铁籽 (病指28 . 0) 、 辽棉 8 号
(病指2 5 . 2 ) 、 黑 山6 5 3 一 5 (病 指 5 0 . 6 ) 、 黑
山棉 1 号 (病指 3 0 . 6 ) 、 晋 7 (病指 3 0 . 7 ) 、
辽 6 6 1 3 (病指 3 1 . 3 ) 、 原 16 3 (病指 3 1 . 6 ) 、
关农长早 1 3一 1 4 (病指 3 2 . 2 ) 、 中棉 6 号 (病
指 3 2 . 4 ) 、 辽棉 7 号 (病 指 3 2 . 6 ) 、 太 原 3
号 (病指 3 2 . 7 ) 、 赛苦达什 (病指 3 3 . 3 ) 、 辽
6 8一 1 0 8 (病指 3 3 . 7 ) 、 辽 4 9 6 3 0 4 (病指 3 3 . 9 ) 、
锦3 0 1 7 (病指 3 4 . 1 ) 、 抚顺关 农 1 号 (病 指
3 4
·
3 )
、 康平 6 7一 3 8 (病指 3 4 · 4 ) 、 太原 0 6 4 7 -
a (病指 3 4 . 6 ) 、 朝华 3 号 (病指 3 4 . 5 ) 、 晋
中系选 14 8 (病指3 4 . 9 ) , 其 余 均 为 感 病 品
种。
( 3 ) 抗病鉴定分析和利用 特早熟棉区
属品种资源鉴定结果 , 坑 、 耐枯萎 病 品 种较
少 , 仅占鉴定材料的 2 . 1% , 除辽棉 7号属于陆
J
一也棉外 , 均为亚洲棉 。 一性要因为枯萎病发病较
轻 , 发病厉史较短 , 6 0年代末才大量发病 , 70
年代才着手选择抗枯萎病品种 , 所以至今抗枯
萎病材料较少 ; 而北方地区抗 、 耐黄萎病材料
较多 , 占鉴定材料的 1 4 . 2% , 主要 是 耐 病 较
多 , 尚无免疫和高抗材料 。 特早熟棉区黄萎病
传入时期早 , 为害重 , 从 50 年代就被生产上重
视 , 开始着手选择抗病品种 , 至今已被生产所
利用 。 选择的抗黄萎病品种辽 棉 五 号 , 是以
“ 6 1 4 0 0 7 , 为母本 , “ 中棉所 3 号 ” 为父本杂
交 , 在病圃上选育而成 , 高抗枯萎病 、 耐黄萎
病品种辽棉七号是采用 6 32 一 1 15 为母本和多父
本混合花粉杂交 , 在人工接菌的混生病圃上 ,
经过多年连续选育而成 。 鉴定的材料为抗病育
种工作者提供了方便条件 , 在我们省内已成为
抗 、 耐病品种的辽棉 7 号 、 辽棉 5 号 、 黑山棉
1 号种植面积达 2 0 余万亩 , 可减少损 失 12 ~
15 %
, 被国内外育种家们所利用 , 为育出优良
抗病品种缩烦了育种年限 , 提早在生产中发挥
其增产作用 。
三 、 总结与讨论
5 年对特早熟棉区棉属品种资源保存编 目
的 1 90 份材料对枯 、 黄萎病进行同步鉴定 , 鉴
定出 : ( 1 ) 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材料 3 份 ,
为巾棉 6 号 、 赤木白 19 1 、 辽棉 7 号 , ( 2 )
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材 料 1份 , 为 辽 阳 1 号 ,
( 8 ) 抗黄萎病材料 2 份 , 为法库白籽 、 辽棉
6 号 , ( 4 ) 耐黄萎病 材料 2 份 , 为 锦 棉 2
号 、 辽棉 4 号 、 辽 5 0 6一 6 0 3 1 、 汾阳’仪峰乡早花
铁籽 、 辽棉 3 号 、 黑山 6 8 3一 5 、 黑山棉 1 号 、
晋 7 、 辽 6 6 13 、 原 1 6 3 、 关农长早 13一 14 、 太原
3 号 、 赛 苦 达 什 、 辽 6 8一 10 8 、 锦 4 5 4 、 辽
4 9 6 3 0 4
、 锦 3 0一7 、 抚顺关农 1 号 、 康平 6 7一 3 8 、
太原 06 4 7一3 、 朝华 3 号 、 晋中系选 1 4 8。其余皆
属感病材料。 ( 5 ) 过去选育的抗病品种辽棉
1 8 迁 宁 农 业 科 学 9 92年 苏 1 期
高粱籽拉淀粉含量的配合力
与 杂 种 优 势 分 析 ’
孔令旗 张文毅 李振武
( 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 )
高梁籽粒中的淀粉是胚乳的主要成分 , 根
据其分子结构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 总
淀粉含量及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含量的比率与
籽粒出米率 、 适 口性及酿酒产量和品质有重要
关系 。 本项研究选取具有典型性的 4 份亲本材
料 , 按 G r i f i n g 方法 I 模式组配完全双 列 杂
交 , 重点研究了总淀粉 、 支链与直链淀粉含量
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试图为高粱籽粒淀粉含
量及其组分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
材料与方法
选用经过自交纯化 、 淀粉含量及其构成类
型不同的 4 份材料 : 粘高粱 (昭盟 ) 、 黄壳红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本所化验室协助化 验 分
析 , 谨致谢忱 .
粘高粱 、 小粘白高粱和忻粱 52 。 于 19 8 9 年按
G r i f f i n g方法 I 组配成 1 6份试材 。 1 9 9 0年布置
田间试验 , 采用随机区组 设 计 , 单 行 区 , 3
次重复 , 每小区收获 6 株样本 , 脱粒后混合取
样分析。
总淀粉含量以旋光法测定 , 直链淀粉含量
以综合法测定 , 支链淀粉含量以总淀粉含量减
去直链淀粉含量求得 。 每份样品均进行 2 次或
2 次以上平行化验 。 各项统计分析在微机上完
成 。
结果与讨论
一 、 配合力分析
首先对总淀粉含量 、 直链淀粉含量及支链
淀粉含量进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 结果表明 ,
各性状的遗传型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 , 这说明
2 号 , 由于时间和现在采用感病对照 (辽棉 6
号 ) 的改变 , 鉴定属于感病类型也是正常的 ,
因为一方面对照抗病性提高 , 另方面这些材料
在一定时间内也会出现变异 , 天然地存在着不
稳定性 , 所以要坚持不懈地对种质资源进行抗
病性鉴定 , 发掘可被利用的材料 , 加速抗病育
种的进程 , 减少因病害造成的棉花产最和纤维
品质的损失。
参 考 _义 献
〔 1 〕 项显琳 , 傅怀勤 : 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研究 的 设想 ,
中国棉花 , 19 9 .0 1 .
〔 2 〕 李成葆等: 棉花品种资源黄萎病抗性鉴定 , 作物品种
资源 , 19 8 9 , 3 .
〔 3 ) 石磊岩 、 孙文姬 : 棉花抗黄萎病苗期鉴定 方 法 , 植
物保护 , 1 9 8 7 , 1 .
〔 4 〕 马存 、 孙文姬 、 简桂良 : 棉花抗枯 、 黄萎病抗 性反
应型划分方法的商榷 , 植物保护 , 198 了, 1 .
二5 〕 孙文姬 、 陈其瑛等 : 棉花品种资源抗枯 , 黄篓病鉴
定 , 中国农业科学, 、 9 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