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泡桐属不同种和种源对丛枝病抗性调查



全 文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 20( 4): 115~ 116
Journal of Northw est Forest ry University
泡桐属不同种和种源对丛枝病抗性调查

杨俊秀1 , 张刚龙 1 , 樊军锋 1 , 周永学 1 , 王培新2 , 李有忠 2 , 李文爱 2
(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 ,陕西 杨陵 712100; 2.陕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陕西 西安 710082)
摘 要: 调查表明 ,泡桐属所有的种和无性系均感染丛枝病 (Phytoplasma- MLO ) ,但感染的程度
不同。在调查中发现一种高抗类型 ,其特征是叶背毛密而高大 ,毛为具长柄的树状毛、具长柄大腺细
胞的腺毛、长柄叉状毛和单枝毛 ,这类毛粘性很大。 该类型泡桐抗病的主要机制是抗传毒的媒介昆
虫之故。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 ;抗病性
中图分类号: S792. 430. 7    文献标示码: A   文章编号: 1001-7461( 2005) 04-0115-02
Inv es tigatio n on Phy toplasma Disease in Different Species and
Prov enance of the Genus Paulownia
YANG Jun-xiu
1
,  ZHANG Gang-long1 ,  FAN Jun-feng1 ,  ZHOU Yong-xue1 ,
WANG Pei-xin
2
, LI You-zhong2 ,  LI Wen-ai2
( 1.College of Forest ry , Northwest A& F University, Yangl ing , Shaanxi 712100,Ch ina;
2. Shaanxi Station of Forest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an d Quarant ine, X i an , Shaan xi 710082,China )
Abstract: Inv estig ation show ed that all species and clones o f the genus Paulownia could be affected by
phytopla sma-M LO, but wi th di fferent infecting deg rees. A new type wi th high resistance to phy toplasma-
MLO was discovered. The morphological fea ture of the newly discovered type is that the hai r in the back
o f the blade are long and thick and wi th dif ferent fo rm s: dendri tic ones wi th long stalk, glandular ones w ith
giant cel ls and long stalk, forked ones wi th long stalk and singalar ones, all forms o f hair show highly
sticky property. The mechanism o f disease resistance of this type is that i t resists insect v ector.
Key words: Paulownia; M LO; resistance
  对原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泡桐品种园的 36个
泡桐种类的丛枝病进行了调查 ,这些泡桐种类不同 ,
来源不同。通过调查不同种、不同种源的泡桐对丛枝
病的抗性差异 ,从而为抗病泡桐的选育提供依据。
1 调查地点的基本情况
调查是在原陕西省林科所渭河试验站泡桐品种
园进行 ,地处渭河滩地 ,地表土壤厚约 40 cm , 系沙
壤 ,下层为沙。年降水量约 600 mm ,具备灌溉条件。
原栽植 136株 ,株行距 6 m× 12 m ,共有 51个种类 ,
包括泡桐属所有的种、变种及其他一些无性系和杂
交组合 ,这些种类都是从不同地区引种而来 (不同种
源 ) ,每种最少 3株。 调查时林龄为 12 a ,树龄为
13 a,仅保存了 99株 , 36个种类 ,有的已枯梢、无头
或濒死。
2 材料与方法
调查泡桐属不同种类丛枝病发病率、发病等级
和严重程度 ,由于每个种株数太少 ,因而未计算感病
指数。对泡桐属所有的种和变种 (根据中国植物志记
载 ,泡桐属有 7个种和 1个变种 ) [1 ]的生长量也进行
了测定。 表 1为病级划分标准。
若树冠中央主枝发生丛枝时 ,在原计算的病级上
加 1级。感病的严重度划分为轻、中、重 3级 ,轻:病级
在Ⅱ级以下 ,中: 病级为Ⅲ级 ,重:病级在Ⅳ以上。 每
个种的严重程度是该种各株严重度的平均水平。
⒇ 收稿日期: 2005-05-19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 ( 96K04-G1-06)
作者简介:杨俊秀 ( 1936-) ,男 ,陕西乾县人 ,教授 ,从事森林病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表 1 病级划分标准
Table 1  Classi fication of dis ease
丛枝投影面积
/树冠投影面积 0 0~
1
16
1
16
~ 1
8
1
8
~ 1
4
1
4
~ 1
2
1
2
病级 0 Ⅰ Ⅱ Ⅲ Ⅳ Ⅴ
3 结果与分析
从表 2可看出 ,所调查的泡桐属的 7个种 1个
变种均发病 ,但发病率和严重度有所不同。 兰考泡
桐、川泡桐、白花泡桐发病率高 ,且严重。其次是毛泡
桐和南方泡桐 ,发病率较高 ,感病程度也较严重。台
湾泡桐发病率虽高 ,但感病程度最轻。楸叶泡桐发病
率为 100% ,而感病程度与种源有关。光泡桐 (根据
叶背毛的特征 ,不属于光泡桐 ,是一个新的类
型 ) [1~ 4 ] ,无论是发病率 ,还是严重度都最低 ,所以这
是一个高抗类型。
从种源来看 ,来自湖北襄阳和河南的毛泡桐 ,其
发病率和严重度均高 ,而从山东泰安来的毛泡桐发
病率和严重度均较低。不同种源的光泡桐发病率和
严重度都是最低的 ,而且陕西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均
为 0。
表 2 泡桐属不同种和种源发病情况及生长量
Tab le 2  Dif ferent species and provenance of genes Paulownia resi s tance and growing g nanti tg
种名 种源 发病率 /% 严重度 株高 /m 胸径 /cm 备注
毛泡桐
Paulownia
tomentosa
襄阳 100 4 8. 0 26. 3
陕西 83 3 8. 5 26. 7
泰安 33 3 9. 3 22. 7
河南 100 4 12. 8 25. 4
光泡桐
P . tomentosa var.
t sinlin gensis
陕西 0 0 7. 5 21. 2 渭光 1号
河南 50 1 5. 9 14. 6
河北 33 1 8. 0 23. 8 原记载为毛泡桐
兰考泡桐
P. elongate
河南 100 4 10. 5 27. 3
白花泡桐
P. for tunei
陕西 100 5 11. 5 29. 9
襄阳 80 5 27. 6 9. 5
泰安 100 4
杭州 100 5
山东昌邑 50 3
浙江平阳 100 3
楸叶泡桐
P . catalpi folia
陕西 100 5 11. 0 22. 7
山东 100 1 9. 5 28. 1
台湾泡桐 P . kawakam ii
兰考县
(日本在广交
会上所送 )
100 1 8. 5 23. 8
川泡桐
P . fargesii
四川林科所 100 4 7. 0 23. 2
南方泡桐
P . australis
浙江林科所 100 3 6. 0 22. 1
  生长量测定表明 ,白花泡桐和兰考泡桐的树高
和胸径生长量均大 ,南方泡桐生长最差。
另外 ,从不同产地来的光泡桐 ,其叶背毛很稠
密 ,新老叶均如此 ,而且不脱落 ,这与一般分类书中
描述的不同 [1~ 4 ] ,一般书中描述的是叶背无毛 ,或毛
极稀少 ,而这种泡桐叶背毛不仅稠密 (毛间距约 200
μm) ,而且无论是单枝毛、 2~ 3个分枝的叉状毛、腺
(下转第 121页 )
116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卷 
3 结论与讨论
  在利用野生水冬瓜果渣防除稻田鸭舌草时 ,每
公顷用量为 300~ 900 kg时 ,随用量的增加 ,株防效
和鲜重防效增大 ,增产率增加。
水稻田施用水冬瓜果渣 ,既杀死了稻田中阔叶
科杂草 ,又起到增施有机肥的作用 ,减少农药的用
量 ,为无公害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开发前景。
野生水冬瓜果渣可作为“生物农药”使用 ,也可作
为“植物源”农药看待 ,可以开发出对环境无污染的除
草剂产品 ,对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利用野生水冬瓜果渣防除稻田阔叶科杂草
时 ,对其除草机理和施用后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的影响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  Shui J F, Shi W SH, Liu W N (税军锋 ,施卫省 ,刘务农 ) . A
s tud y on th e p reservative tech nique of Id esia polycarpa var.
vest ita seeds at room temperatures [ J] . Journal of Nor thw est
Fores t ry Univ ersi ty(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04, 19( 1): 64-65.
[ 2 ]  Su X Q(苏小泉 ) . Res earch and dev elopm ent of bio-h erbicides
[ J] . Chines e Jou rnal of Pest icid es (农药 ) , 2004, 43: 97-100.
[ 3]  Copping L G, M enn J J. Biopesticides: A review of thei r action,
applicat ions and ef ficacy [ J] . Pest Manag. Sci. , 2000. 56: 651-
676.
[4 ]  St reibig J C, Dayan F E, Rimand o A M , etal. Joint action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 ph otos ystem II inhibi tors [ J ] . Pes tic
Sci . , 1999, 55: 137-146.
[5 ]  Becker H. Lichens-sources of new herbicides [ J ]. Ag ric. Res. ,
2001, 49: 10-11.
(上接第 114页 )
不同碳源利用上有一定的差异。 麦芽糖组菌落直径
最小 ,山梨醇组菌落生长直径最大 ,但差异不大。葡
萄糖组产孢最多 , D-木糖、甜醇最少 ,三者之间有显
著差异。在 10种供试氮源中 ,除 L-谷氨酸外 , 9种
氮源均能明显促进链格孢菌生长。硝酸钠组菌落生
长直径最大 ,醋酸钠组菌落生长较差。 PSA培养基
中加入 L-谷氨酸后 ,在同样培养条件下 ,培养基不
能凝固。菌落生长直径最小 ,不产孢。这可能与 L-谷
氨酸的 pH值有关 ,在其他供试氮源中 ,甘氨酸产孢
最多 , DL-蛋氨酸最少 ,几乎不产孢 ,与其他有显著
差异。
参考文献:
[1 ] 蒋继宏 ,陈凤美 ,曹小迎 ,等 ,银杏内生镰刀菌 G1024生物学特
性 [ J ]. 浙江林学院学报 , 2004, 21( 3): 299-302.
[ 2 ]  Stierle A, St rob el G, St ierle D. Taxoland taxane p roduction
b y tax omyces andreanae, an endoph ytic fu ng us of paci fic yew
[ J ]. Science, 2000, 260: 214.
[ 3] 戴传超 ,余伯阳 ,徐增莱 ,等 .大戟科 4种药用植物及其内生真
菌脂肪酸组分研究 [ J] . 中国中药杂志 , 2001, 26( 9) : 592-595.
[ 4] 王梅霞 ,陈双林 ,闫淑珍 ,等 .一株产黄酮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
鉴定与培养介质的初步研究 [ J] .南京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003, 26( 1): 106-11.
(上接第 116页 )
毛还是树状毛柄均长 ,在 120μm以上 (高度感病的
泡桐种类 20~ 30μm) ,并且毛高大 ,腺毛的腺细胞
大 ,树状毛分枝的顶端有的有腺细胞产生 ,具有这些
类型叶毛的叶背粘性特别大。因此 ,认为这种泡桐是
一个新的类型。 同时 ,这种泡桐之所以抗丛枝病
( Phytoplasma-M LO) ,是由于抗传毒的媒介昆虫之
故 ,这些媒介昆虫不易在这种泡桐的叶背栖息和取
食 (这类昆虫一般在叶背栖息和取食 ) ,这种高大、稠
密并具有很大粘性的叶毛对它的取食构成障碍 ,因
此 ,避免或大大减少了泡桐感染病原物—— 植原体
( M LO)的机会。
参考文献:
[ 1 ] 中科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 [M ] .第 67卷 ,第 2分
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9. 28-44.
[ 2 ] 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秦岭植物志 [M ] .第 1卷 ,第 4分册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3. 317-319.
[ 3 ] 牛春山主编 .陕西树木志 [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0.
1069.
[4 ]  Hu S Y. A monog raph of th e genus paulow nia [ J ]. Quarterly
Journal of th e Taiwan Museum, 1959, V ol. X11, No 1& 2,
40.
121第 4期 施卫省等 水冬瓜果渣对鸭舌草的防除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