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西河柳近十年生药学研究进展



全 文 :2013年 1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37卷第 1期
中药西河柳为柽柳科植物柽柳 Tamarix chinen-
sis Lour.干燥细嫩枝叶,功用发表透疹、祛风除湿,治
疗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1]。 有些地方也将多枝柽柳
Tamarix ramosissma Ledeb.作为西河柳使用[2]。 柽柳
耐寒、耐旱、抗盐碱,也是我国干旱、盐碱地区的主要
防护和绿化树种。 现代研究显示西河柳主要含黄酮
类、三萜类和甾体类,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平喘、
保肝、抗肿瘤的作用。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化学成分
及其药理活性,进一步开发利用西河柳的生药价值,
本文对近十年来西河柳的资源状况、性状、显微特
征、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和药理研究进行了总结。
西河柳近十年生药学研究进展
梁秀坤 1,郭庆梅 2,周凤琴 2
(1.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年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355; 2.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摘要] 对近十年来西河柳的资源状况、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
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28 篇。
[关键词] 西河柳;性状特征;显微特征;指纹图谱;药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659X(2013)01-0082-04
[收稿日期] 2012-08-01
[基金项目] 国家海洋局 908 专项(编号:908-01-ST12,908-02-0
5-04)
[通信作者] 郭庆梅,Tel:13864149262,E-mail:qmguo@sina.com。
[2] Bahr R,Blumberg H,Janig W,et al. Do dichotomizing afferent
fibers exist which supply visceral organs as well as somatic
structures? A contribution to the problem or referred pain [J].
Neurosci Lett,1981,24(1):25-28.
[3] Pierau F K,Taylor D C,Abel W,Friedrich B,et al. Dichotomi-
zing peripheral fibres revealed by intracellular recording from
ratsensory neurones[J]. Neurosci Lett,1982,31(2):123-128.
[4] Peele T L. 第四军医大学,译. 临床神经解剖学基础[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28-130.
[5] Langford L A,Coggeshall R E. Branching of sensory axons in
peripheral nerve of the rat [J]. J Comp Neurol,1981,203 (4):
745-750.
[6] Kuypers H G,Bentivoglio M,van der Kooy D,et al. Retrograde
transport of bisbenzimide and propidium iodide through axons
to their parent cell bodies[J]. Neurosci Lett,1979,12(1):1-7.
[7] Taylor D C,Pierau F K. Double fluorescence labelling supports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or dichotomizing peripheral sensory
nerve fibres in rats[J]. Neurosci Lett,1982,33(1):1-6.
[8] Laurberg S,Serensen K E. Cervical dorsal root ganglion cells
with collaterals to both shoulder skin and the diaphragm. A
fluorescent double labelling study in the rat. A model for ref-
erred pain? [J]. Brain Res,1985,331(1):160-163.
[9] 陈树林,李育良. 内关、心俞与心脏相关的神经基础[J]. 中国针
灸,1996,12(12):33-35.
[10] 贺新红,罗朝东,肖茂磊,等. 大鼠脊神经节神经元周围突至输
尿管和体壁的分支投射[J]. 解剖学杂志,1994,17(2):183-185.
[11] 陈树林,李育良. 肾俞穴、后三里穴与子宫相关的神经基础[J].
中国兽医学报,1997,17(5):504-507.
[12] 刘贤钊,贺新红,田小明. 脊神经节神经元周围突至肾及体壁
的分支反射[J]. 解剖学杂志,1992,15(4):267-270.
[13] 刘臣,王健本. 大白鼠胸段脊神经节细胞周围突分支支配心脏
及体躯结构——荧光双标法[J]. 解剖学杂志,1989,12(4):259-
262.
[14] 荣培晶,朱兵. 心经经脉、心因性牵涉痛与心脏相关联系的机
制[J]. 中国科学(C 辑),2002,32(1):63-68.
[15] 童晨光,谷世喆,衣华强,等. 肾俞募穴与肾特异性联系通路的
荧光双标法研究[J]. 针刺研究,2002,27(4):248-252.
[16] 童晨光,谷世喆,衣华强,等. 胃俞募穴与胃特异性联系通路的
荧光双标法研究[J]. 上海针灸,2003,22(5):16-19.
[17] 童晨光,谷世喆,衣华强,等. 小肠俞募穴与小肠特异性联系通
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1):
41-43.
[18] 衣华强,谷世喆,童晨光,等. 心俞募穴与心脏特异性联系通路
的荧光双标法研究[J]. 针刺研究,2002,27(4):245-248.
[19] 童晨光,谷世喆,衣华强,等. 胸腹气街的形态学基础[J]. 针刺
研究,2004,29(4):270-273.
[20] 衣华强,谷世喆,童晨光,等. 俞募穴治疗脏腑疾病的实验机理
研究[C]//国际针灸技法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14-17.
82
DOI:10.16294/j.cnki.1007-659x.2013.01.034
2013年 1月 第 37卷第 1期
1 本草考证
西河柳始载于《尔雅》,名为“柽”。 “柽柳”首次
出现于 《本草图经 》,明代 《本草汇言 》出现 “西河
柳”。 古代西河柳名称较多,但本草中出现频率较高
的为赤柽木和柽柳。 本草记载西河柳原植物的主流
为柽柳 Tamarix chinensis Lour.。 产地分布、原植物
形态、药性与功效主治与本草记载基本一致,但略有
不同[2]。
2 资源状况
柽柳和多枝柽柳可单独构成群落形成面积巨大
的灌丛,也可与其他植物构成群落生长于河流冲击
平原、滨海滩涂、潮湿盐碱地和沙荒地。 柽柳分布在
华北地区及长江流域以南,多与盐地碱蓬、芦苇、补
血草、茵陈蒿等构成群落生长,其中在山东主要分布
于鲁西、鲁北及胶东等地。 多枝柽柳分布于西北、东
北、西部地区及内蒙古,在山东鲁北地区也有分布,
可构成柽柳-梭梭群落、柽柳-盐穗木-盐介木群落、
柽柳 -芦苇群落等广泛分布于各种盐渍化生境 [3-9]。
群落特点可能与当地气候、土壤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柽柳和多枝柽柳可改良土壤,减少土壤中水分
的蒸发并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且枝条耐修剪,
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目前对于柽柳的开发利用还
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3 性状研究
3.1 植物特征 柽柳当年生营养小枝,绿色,细弱,
常开展而下垂;老枝木质化,红紫色或暗紫红色,细
而下垂。 花期 4~9 月,总状花序,花瓣数 5,粉红色;
萼片卵形,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 2 mm,淡紫红
色;花盘 5 裂,雄蕊生于花盘裂片之间,伸出花瓣之
外,花丝丝状,花药红色[10-11,13]。子房为三心皮构成的
单室复子房,每个子房具有 10~20 个胚珠,基底胎
座,胚珠为厚珠心、双珠被、倒生型 [15]。 每年开花三
次,分春季花和夏秋季花:春季花侧生于去年生木质
化小枝,花序轴质硬而直伸,花密,花梗极短;夏秋季
花生于嫩枝上,较狭细,组成顶生大型圆锥花序,多
挺直向上[10-11,13]。
多枝柽柳当年生枝条淡红色或橙黄色,长而直
伸,有分枝;老枝树皮暗灰色。 花期 5~9 月,总状花
序生在当年生枝顶,组成顶生大型圆锥花序,小花的
花瓣直立,彼此靠合花冠杯状;花瓣粉红色或紫色,
萼片 5,卵形,花瓣 5,倒卵形,花盘 5 裂;雄蕊 5,花
丝较花冠长,着生在花盘裂片间边缘略下方;花柱
3,棍棒状,子房锥形瓶状,具三棱。 蒴果圆锥形瓶
状,长 3~5 mm。 种子顶端簇生柔毛。 春季不开花,
仅夏季或秋季开花[10,13]。
3.2 药材性状 西河柳药材枝硬呈圆柱形,直径
0.5~1.5 mm。 表面灰绿色,有多数互生的鳞片状小
叶,卵状三角形,先端尖,基部抱茎,无叶柄,螺旋状
排列。 偶见稍粗的枝条表面红褐色,叶片常脱落而
残留突起叶基。 折断面黄白色,木部占绝大部分,中
央有髓。 气微,味淡[10-14]。
多枝柽柳与柽柳在性状上稍有不同,主要表现
在鳞叶,其鉴别点为:柽柳叶钻形或卵状披针形,先
端渐尖或略钝,稍开展,下面有龙骨状隆起,基部贴
附枝上,长 1~3 mm;多枝柽柳叶短卵圆形或三角形
心脏状,先端急尖,几抱茎,略向内倾,下延,稍展开,
长 2~5 mm[10,13]。
4 显微鉴定
对于西河柳的显微特征研究主要包括当年生小
枝横切面、鳞叶、花粉粒。
4.1 当年生小枝横切面 柽柳属植物营养枝,解剖
结构随着生境由湿生向旱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表
现出了对生境良好的适应性。 同属植物在显微特征
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张道远等 [12,17]发现柽柳与同
属植物的区别点是:表皮无毛及乳状突;靠近表皮的
2~4 层皮层细胞不具叶绿体,圆形,排列致密;次生
韧皮部细胞含单宁物质;维管束彼此连接,成一个完
整的环,木质部中的导管呈径向排列。 刘会 [10]通过
对西河柳嫩枝横切面显微鉴定,得出其特点为:表皮
无毛,气孔半陷式,偶见乳头状突起,外切向壁被角
质层,其厚度接近表皮细胞的一半;皮层含 6~8 个
纤维束,并含大量硫酸钙簇晶;髓部多角形;皮层、韧
皮部、髓部均含硫酸钙簇晶或小方晶。
4.2 鳞叶 鳞叶是柽柳的药用部位之一,其泌盐结
构盐腺是柽柳适应和改善盐生环境的重要结构。 研
究发现柽柳的鳞叶横切面特征为:等面叶;叶表皮具
多数乳头状突起,外面覆有厚角质层;表皮含半陷式
气孔,类圆形盐腺;上、下栅栏组织各 1 列,均通过中
脉,叶脉维管束多个,中脉维管束最大,韧皮部外侧
有中柱鞘纤维;栅栏组织、栅栏组织与维管组织之间
的薄壁细胞含有大量叶绿体;硫酸钙簇晶存在于海
绵组织中[10,16,28]。
4.3 花粉粒 张元明 [18]通过对柽柳科植物花粉形
态进行分析,得到柽柳属花粉粒为球形、椭球形或扁
球形,体积较小。 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外壁层次明显
或不明显,有明显的网状纹饰,网眼规则,多数圆形
梁秀坤等:西河柳近十年生药学研究进展
83
2013年 1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37卷第 1期
或偶有多边形。 其中,柽柳花粉粒长约 19.88 μm,宽
约 16.29 μm,极轴/赤道轴值约为 1.18。 多枝柽柳略
有不同,花粉粒长约 17.00 μm,宽约 14.35 μm,极轴/
赤道轴值约为 1.75。
5 化学成分及质量研究
刘松等 [19]对柽柳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检
测出柽柳枝中含有皂苷、鞣质、黄酮类物质,可能含
有糖类和苷类。 对西河柳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
在黄酮类、萜类、甾体、挥发油和一些无机元素。
5.1 化学成分
5.1.1 黄酮类 柽柳中的黄酮类成分主要有山柰
酚、山柰酚 -7-甲醚、山柰酚 -4′-甲醚、山柰酚 -4′,7-
二甲醚、槲皮素、3′,4′-二甲基槲皮素、槲皮素 -3′,
4′-二甲醚、鼠李素、异鼠李素等。王斌等[20]又分离得
到化合物 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
宋霞林[21]测定了柽柳中槲皮素与异鼠李素的含
量,并考察了其在嫩枝叶、皮、木部随季节的变化规
律,发现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按春、夏、秋的次序依次
降低,在嫩枝叶中含量最高。
5.1.2 萜类 柽柳中萜类化合物主要为三萜类:柽
柳酮、柽柳醇、羽扇豆醇、白桦脂醇、杨梅二醇、异杨
梅二醇、熊果酸等。 王斌等[22]又分离得到白桦脂酸、
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异油桐醇酸、2α-羟基齐墩
果酸,还有一个二萜类化合物:植醇。
5.1.3 甾体 对于柽柳中甾体类的化学成分,王斌
等 [20]分离鉴定了 6 个甾体类化合物,除了 β-谷甾
醇(β-sitosterol)和胆甾醇(cholesterol)两个化合物,
豆甾 -4-烯 -3,6-二酮(stigmast-4-ene-3,6-dione)、麦
角甾-4,24(28)-二烯-3-酮[ergosta-4,24(28)-diene-
3-one]、豆甾烷 -3,6-二酮(stigmast-4-ene-3,6-dione)
和豆甾 -4-烯 -3-酮(sitosterone)4 个化合物为首次从
柽柳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5.1.4 挥发油 柽柳药材和柽柳花中均含有挥发
油。 王斌等[23]采用 GC/MS方法分析鉴定了用索氏提
取法获得的柽柳挥发油中的 26 种成分,其占挥发油
总量的 91.0%。4种主要成分为十六酸甲脂(29.20%)、
十八碳二烯酸(20.88%)、99-十八碳烯酸甲酯(12.31%)
和 β-维生素 E(7.65%),它们共占挥发油的 70.0%。
吴彩霞等 [24]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和 MS 联
用技术分析鉴定了多枝柽柳挥发性成分主要含烃、
醛、酮和醇类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十五烷(16.83%)、
壬醛(12.45%)、十六烷(8.20%)、十四烷(8.08%)和己
醛(7.37%)。运用该技术还从柽柳花的挥发油中鉴定
出 36个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十五烷(9.80%),
其次为 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7.61%)、5,6-二
氢 -6-戊基 -2H-吡喃 -2-酮(6.83%)、十六烷(6.25%)
和二氢猕猴桃内酯(5.13%)[25]。
5.1.5 无机元素 王斌等[23]从中药微量元素的分析
方法中筛选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
测定了柽柳无机元素样品中的无机元素成分,共检
出 27 个元素,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K、Na、Ca、Mg、
P、Ce、Fe、Al、La、B、Zn、Ni、Cu、Cr、Ga、Mn、V、Se、Ba、
Pb、Sr、Mo、As、Th、Co、Cd、Hg,微量元素中 Ce、Fe、
Zn、Ni、Cr的含量较高。
5.2 指纹图谱 指纹图谱是目前有效控制中药材
质量的方法。 张金荣等 [26]筛选出最优提取工艺为:
料液比 1∶150,冷浸提取 48 h。 采用 RP-HPLC 的方
法,流动相:A 为乙腈,B 为 0.1%磷酸水,梯度洗脱:
A 相(体积%)0~12 min(5~14),12~37 min(14~
28),37~50 min(28~32),50~58 min(32~50),
58~100 min(50~53),100~120 min(53~70),建立
了柽柳的参考指纹图谱,共标出 29 个共有峰,划分
了 5个特征谱带。 并进一步运用该指纹图谱对西河
柳进行鉴别,确定了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柽柳
药材的快速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
红外光谱分析速度快、无损伤、分析成本低,已
成为理化鉴别及质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刘会[10]
应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首次对不同产地、不同采
收时间、不同部位、不同来源的西河柳进行了较全面
的红外光谱鉴定。 确定了西河柳红外指纹特征峰。
其中不同贮藏年限样品,嫩枝叶和一年生枝、两年生
枝可通过一维图谱区分。 通过二阶导数谱和 2D-IR
红外图谱可区分出不同采收期的样品、嫩枝叶和柽
柳花。 通过红外谱图三级鉴定系统,可以有效地鉴
别正品西河柳与其混淆品。
6 药理研究
先前的研究中发现柽柳煎剂具有抗炎、镇痛、退
热、平喘和保肝的作用,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白色
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和甲型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近
年来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方面。
6.1 抗肿瘤作用 柽柳中化合物有抗肿瘤的作用。
在 50 μg/mL 下萜类化合物白桦脂醇、羽扇豆醇、白
桦脂酸、杨梅二醇、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2α-羟
基齐墩果酸等对人肺癌细胞 A-549 起抑制作用,植
醇对人肝癌细胞株 Bel-7402显示抑制作用。 甾体类
化合物豆甾 -4-烯 -3,6-二酮、豆甾烷 -3,6-二酮、
84
2013年 1月 第 37卷第 1期
豆甾-4-烯 -3-酮和麦角甾 -4,24 (28)-二烯 -3-酮在
50 mg/L 质量浓度下对人肺癌细胞 A-549 有较强的
细胞毒活性 [20,22]。 可见不同化合物的细胞毒选择性
还有待筛选。 梁文杰等 [27]实验研究发现,柽柳水提
物在 50 μg/mL 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很小,仅在
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
6.2 免疫调节作用 梁文杰等 [27]采用 MTT 法检测
发现柽柳水提物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
促进作用。 这使柽柳作为免疫调节药物的开发成为
可能,但具体化学成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7 小结
西河柳生药资源分布广泛,药用价值极高。 其
中在山东省的分布也很广泛,对于柽柳的开发利用
还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很高的开发潜力,可充分发掘
山东盐碱地区的柽柳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且充分利用柽柳的药用价值。
通过总结柽柳的性状和显微结构,可系统了解
西河柳的生药学特点,有效地避免其他药材与正品
西河柳混淆,结合指纹图谱的研究在保证西河柳药
材质量的同时也可使西河柳的药用价值得到更好推
广。
对于西河柳的研究一般是从嫩枝叶、花入手,主
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三萜类、甾体、挥发油和无机
元素,具有抗炎镇痛、退热、平喘、保肝和抗肿瘤的作
用。 近年来的研究集中在柽柳提取物和化学成分的
药理活性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抗肿
瘤方面还有必要进一步筛选其抗肿瘤活性,为开发
临床抗癌新药提供基础。 另外,西河柳根中是否含有
有效的化学成分鲜见报道,应将其作为一个研究途
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21-122.
[2] 刘会,姜海荣,刘洪超,等. 中药西河柳的本草考证[J]. 中药材,
2009,32(7):1151-1154.
[3] 李鹏 . 山东省柽柳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探讨[J]. 山东林业科
技,2003(4):51-52.
[4] 孙稚颖,周凤琴,郭庆梅. 山东东营河口区柽柳林场药用植物资
源调查[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1):93-94.
[5] 郭庆梅,孙稚颖,韩琳娜,等 . 黄河三角洲东营河口区柽柳资源
调查及综合开发[J]. 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11,30(6):59-62.
[6] 张道远,潘伯荣,尹林克. 柽柳科柽柳属的植物地理研究[J]. 云
南植物研究,2003,25(4):415-427.
[7] 肖生春,肖洪浪,司建华,等 . 干旱区多枝柽柳的生长特性[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5):1012-1016.
[8] 王雪梅,柴仲平,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盐
生植被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1,24(1):
258-262.
[9] 陈汉斌. 山东植物志[M]. 青岛:青岛出版社,1989:699-701.
[10] 刘会. 西河柳的生药学研究[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15-42.
[11] 中华本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4:4534-4535.
[12] 张道远,谭敦炎,张娟,等 . 国产柽柳属 16 种植物当年生小枝
比较解剖及其生态意义[J]. 云南植物研究,2003,25(6):653-
662.
[13] 管诗华,王曙光. 中华海洋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9(5):353-360.
[14] 郑宏钧,詹亚华. 现代中药材鉴别手册[M]. 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01:389-390.
[15] 王仲礼,刘林德,方炎明 . 柽柳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
发育的观察[J]. 植物研究,2005,25(2):144-147.
[16] 王光野,付艳萍,杨彦龙,等. 埃及中国柽柳解剖结构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43-45.
[17] 张道远,张娟,谭敦炎,等. 国产柽柳科 3 属 6 种植物营养枝的
解剖观察[J].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3):382-388.
[18] 张元明. 中国柽柳科植物花粉形态特征聚类分析[J]. 西北植
物学报,2004,24(9):1702-1707.
[19] 刘松,廖蓉苏,李俊清. 柽柳中化学组分的初步分析[J]. 中国
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08,1(11):1241-1245.
[20] 王斌,任舒文,李国强,等. 柽柳抗肿瘤甾体和黄酮类化合物研
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8):576-580.
[21] 宋霞林 . 西河柳中槲皮素与异鼠李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及随季
节变化[J]. 中国药师,2007,10(5):459-461.
[22] 王斌,姜登钊,李国强,等. 柽柳抗肿瘤萜类成分研究[J]. 中草
药,2009,40(5):697-701.
[23] 王斌,李国强,管华诗 . 柽柳挥发油成分及无机元素的 GC/MS
和 ICP-MS 分析[J]. 质谱学报,2007,28(3):161-164.
[24] 吴彩霞,刘广河,康文艺. 多枝柽柳挥发性成分研究[J]. 中国
药房,2010,21(23):2164-2166.
[25] 吴彩霞,刘广河,康文艺. 柽柳花挥发性成分研究[J]. 中国药
房,2010,21(15):1406-1407.
[26] 张金荣,唐旭利,李国强,等. 海洋药物用生物系列 HPLC 化学
指纹图谱研究Ⅱ——传统中药柽柳的 HPLC 化学指纹图谱初
步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7):115-
120.
[27] 梁文杰,王志超,马国平 . 柽柳水提物对小鼠脾细胞及肿瘤细
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21 (11):3005-
3006.
[28] Zhuang Li,Li Wei-hong,Yuan Fang,et al. Ecological adapta-
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us euphraticaeuphratica and Tama-
rix ramosissima leaf microstructure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0(30):62-66.
梁秀坤等:西河柳近十年生药学研究进展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