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土木香川木香木香青木香鉴别与应用



全 文 :金银花红花掺杂现场认定及常见掺入物分析
陆洪斌
(江苏省常熟市药品检验所  215500)
  金银花、红花是中医处方、药品生产、医院制剂的常用中药。在
市场资源趋紧时 ,常有掺杂现象发生。验收中 ,有些掺杂物常不易
被使用单位发现 ,给安全有效用药带来严重影响 ,甚至造成一定的
危害。几年来 ,笔者在基层用药监督检查过程中 ,对金银花、红花有
无掺杂物、掺入何物、掺入量摸索了现场认定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
的方法。现场认定有掺杂可疑者可立即通知被查单位暂停使用 ,抽
样检验确定掺入物及杂质限度 ,进一步明确能否继续使用或由药
政部门作出相应处理。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现场认定方法
1. 1 手摸判断:掺杂金银花、红花手感沉重 ,有时有不爽感觉 ,搓
后除植物组织外 ,常见有白色、类白色粉末或黄色细小坚硬物。
1. 2 重量比较判断:将符合规定的金银花、红花装入塑料袋中 ,尽
量压紧 ,装足。现场将金银花、红花以同样方法装入同一规格塑料
袋中 ,掺杂者与符合规定药材重量差异较大。
1. 3 水试判断: 现场将符合规定药材与被查药材同置玻璃杯中 ,
加水 ,搅 2~ 3 min,静置片刻 ,掺杂药材杯底常见一层沉淀物。浸泡
液口尝 ,掺杂者有时味感微甜。
2 掺入物显微鉴别及定性分析
筛取细粉 ,除花粉粒及植物组织外 ,常见掺杂物如下:
2. 1 掺淀粉: 镜检可见大量淀粉粒 ,细粉加水加碘化钾试液显蓝
色。
2. 2 掺滑石粉:镜检可见不规则块片无色 ,有层层剥落痕迹。细粉
手感滑腻。
2. 3 掺石膏粉:镜检可见边缘不则块状物 ,白色半透明 ,多层重
叠。取粉末少许加稀盐酸加热溶解过滤 ,滤液显钙盐及硫酸盐反
应。
2. 4 掺细砂: 镜检可见微有光亮黄色不规则颗粒 ,手感坚硬。加
10%盐酸不溶。掺砂药材常喷糖水 ,水泡液微甜。
3 杂质限度分析
3. 1 金银花杂质测定: 1998年现场认定 4批金银花掺杂样品 ,实
验室总灰分测定均超过了药典不得过 1 0. 0% 规定。最高达
22. 0% ,平均 15. 6%。其中一批掺砂银花 ,酸不溶性灰分达 6. 8%
(《中国药典》规定不得过 3. 0% )。
3. 2 红花杂质测定: 1998年现场认定 14批掺杂样品 ,其中 12批实
验室总灰分测定均超过了药典不得过 15. 0%的限度规定。最高 35.
7% ,平均 22. 3% ,镜检及定性分析掺入细砂、石膏粉、滑石粉者总
灰分检查均在 20. 0%以上。
4 小结
药材掺杂 ,是药商牟利的手段之一 ,掺杂后有些肉眼可识别 ,
使用单位在验收入库前或在加工整理时可去除 ,像金银花 ,红花掺
入的淀粉 、滑石粉、石膏、细砂 ,肉眼常不易发现 ,掺杂后又不宜用
淘洗等方法去除。使用掺杂药材造成处方用量不准、改变药效。在
掌握市场信息情况下 ,使用上述方法结果 ,能及时发现可疑药材 ,
减少抽样盲目性 ;常规抽检 ,一般需 10~ 15 d才能出具报告单 ,本
法能尽快制止掺杂品使用于配方 ,为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和及时打
击掺杂使假不法行为赢得了时间 ;方法简便 ,基层单位掌握后 ,在
来货验收中可避免购进不合格药材。
收稿日期: 1999-07-20; 修订日期: 1999-08-05
土木香川木香木香青木香鉴别与应用
张丽芝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山东 东营  257034)
  土木香、川木香、木香、青木香都具有理气止痛作用。土木香、
川木香、木香为菊科植物 ,青木香为马兜铃科植物。土木香、川木
香、木香又来源于不同的种 ,功能与主治不大相同 ,但却存在混用
现象。《中药学》 (第 2版 )教材中 ,川木香与木香也没区别开来 ,作同
一种木香用。现就它们性状特征和应用加以区别。
1 性状鉴别
1. 1 土木香: 又称藏木香 ,系藏族习用药材 ,为菊科植物土木香
Inula helenium L.或总状土木香 I nula racemosa Hook. f.的干燥
根。本品呈圆锥形 ,略弯曲 ,长 5~ 20 cm。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 ,有
纵皱纹及须根痕。根头粗大 ,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及叶鞘残基 ,周围
有圆柱形支根。质坚硬 ,不易折断 ,断面略平坦 ,黄白色至浅灰黄
色 ,有凹点状油室。气微香 ,味苦、辛。
1. 2 川木香: 为菊科植物川木香 Vladimiria souliei ( Franch. )
Ling或灰毛川木香 V . souli ( Franch. ) Ling var. ciner ea Ling的
干燥根。本品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 ,稍弯曲 ,长 10~ 30
cm,直径 1~ 3 cm。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 ,具纵皱纹 ,外皮脱落处可
见丝瓜络状细筋脉 ;根头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 ,习称“油头”或
“糊头”。体较轻 ,质硬脆 ,易折断 ,断面黄白色或黄色 ,散在黄色稀
疏油点及裂隙 ,木部宽广 ,有放射状纹理 ;有的中心呈枯朽状。气微
香 ,味苦 ,嚼之粘牙。
1. 3 木香: 为菊科植物木香 Auck 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
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 ,长 5~ 10 cm,直径 0. 5~ 5 cm。表面黄棕
色至灰褐色 ,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 ,不易折断 ,断面
灰褐色至暗褐色 ,周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 ,形成层环棕色 ,有放射
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 ,味微苦。
1. 4 青木香: 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 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本品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 ,略弯曲 ,长 3~ 15 cm,
直径 0. 5~ 1. 5 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 ,粗糙不平 ,有纵皱纹及须
根痕。质脆 ,易折断 ,断面不平坦 ,皮部淡黄色 ,木部宽广 ,射线类白
色 ,放射状排列 ,形成层环明显 ,黄棕色。气香特异 ,味苦。
收稿日期: 1999-08-16; 修订日期: 1999-10-13
148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第 11卷第 2期 LISHIZHEN M EDICIN E AND MA TERIA M EDICA RESEA RCH 2000 VO L. 11 NO. 2 
磁石煅磁石与伪品鉴别
朱天明1 , 林 萍 2
( 1.江苏省宝应县药品检验所  225800;  2.江苏省药品检验所 ,江苏 南京  210008)
提要 为探讨磁石及煅磁石的鉴别 ,对其进行性状鉴定和含铁量测定。结果发现该法能区分正品与伪品 ,为质量控制
提供依据。
关键词 磁石 ; 煅磁石 ; 性状 ; 含铁量
中图分类号: R28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00) 02-0149-01
  磁石能潜阳纳气、镇静安神 ,是临床上常用的无毒性矿物类中
药材 ,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 ,通常煅制后供药用。目前多由产地
加工成半成品 ,经药材加工场粉碎包装后销售。根据近几年使用部
门煅磁石抽样检验 ,市售煅磁石与正品性状比较有较大差异 ,含铁
量多偏低 ,分析其原因是混有杂质、呆磁石和伪品 ,个别伪品可使
含铁量大为降低 ,同时煅制温度、时间及食醋用量尚未达到规定要
求。本文通过磁石煅制前后性状及含铁量比较 ,为质量控制提供了
依据。
1 试剂与样品
食醋 (镇江陈醋 ) ;试剂均为分析纯 ;磁石收集于南京、扬州、盐
城、宝应等地药品检验所及药材公司 ,经鉴定为磁石、呆磁石及伪
品 ;煅磁石来源于医院药房和零售药店。
2 方法与结果
2. 1 煅磁石制备: 取磁石打碎 ,置坩锅中 ,移入箱形电阻炉内 ,设
定温度 900℃ ,煅烧 2 h,取出 ,立即倾入食醋中 ,冷后 ,取出晾干 [1] ,
备用。
2. 2 性状鉴别:将磁石、煅磁石分别从形状、质地、磁性、粉末特征
进行阐述。见表 1。
2. 3 含铁量测定:样品研成细粉 ,过五号筛 ,置硅胶干燥器中干燥
24 h,按照《中国药典》磁石 [2 ]项下测定含铁量。见表 1。
  样品炮制前后性状有较大改变 ,但从煅制后的性状及粉末颜
色仍然可以区分正品与伪品 ;除伪品 ( 1)炮制后含铁量有明显的降
低外 ,其它含铁量变化不大。
2. 4 煅磁石检验:取市售样品进行性状鉴别及含量测定。见表 2。
  市售煅磁石与正品性状 [3]比较有较大差异 ,含铁量多偏低 ,分
析其原因是混有杂质、呆磁石和伪品 ,特别是伪品 ( 1)可使含铁量
大为降低 ,同时煅制温度、时间及食醋用量尚未达到规定要求。
3 讨论
3. 1 《中国药典》规定磁石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 ,含铁
量不得少于 50. 0%。实验结果证明磁石煅制后铁含量变化不大 ,
收稿日期: 1999-08-16; 修订日期: 1999-09-30
作者简介: 朱天明 ( 1950-) ,男 (汉族 ) ,江苏省建湖人 ,现任江苏省
宝应县药品检验所主管药师 .
为了保证煅磁石的质量 ,因此亦需控制含铁量。
3. 2 市售煅磁石质量较差的原因是磁铁矿是一种很普通的铁矿
物 ,见于岩浆岩和变质岩中 ,产地分布较广 ,因此 ,在炮制前应剔除
杂质、呆磁石及伪品 ,挑选吸铁能力强者入药 ,磁性减弱 ,乃至失去
吸铁能力 ,影响药效 [4]。为了确保药品质量 ,煅制时要达到规定温
度 ,并选用优质食醋并保证用量。
表 1 磁石炮制前后性状及含铁量比较 %
名称 原药材性  状 含铁量
煅制品
性  状 含铁量


( 1)
呈不规则块状 ,有棱角 ,
表面灰黑色 ,可覆灰褐色
粉末 ;断面有的不平整 ,
黑色 ,有金属样光泽 ;质
坚硬 ,难破碎 ,有强磁性 ;
有土腥气 ,无味。粉末灰
黑色
58. 79
呈不规则块状 ,有棱角 ,
表面黑色、灰黑色 ,有的
覆盖棕褐色粉末 ;断面呈
颗粒状 ,黑色 ,微显半金
属光泽 ;质硬而酥 ,无磁
性 ;有醋臭。粉末黑色
61. 15


( 2)
呈不规则块状 ,有棱角 ,
表面黑色 ,可覆灰黑色粉
末 ;断面不平整 ,黑色 ,有
半金属样光泽 ;质硬而
酥 ,有磁性 ;有土腥气 ,无
味。粉末黑色
69. 31
呈不规则块状 ,有棱角 ,
表面黑色、灰黑色 ;断面
不平整 ,黑色 ,可见红棕
色斑块及半金属样光泽 ;
质硬而酥 ,无磁性 ;有醋
臭。粉末黑色
68. 90



( 1)
呈不规则块状 ,有棱角 ,
表面灰黑色 ,可覆盖有棕
褐色层 ;断面不平整 ,灰
黑色 ,有红棕色斑块及半
金属样光泽 ;质硬而酥 ,
有弱磁性 ;有铁锈气 ,无
味。粉末棕褐色
64. 95
呈不规则块状 ,有棱角 ,
表面灰黑色 ,可覆有黄棕
色层 ;断面颗粒状 ,灰褐
色 ,有黄棕色斑块 ,无金
属光泽 ;质酥易碎 ,无磁
性 ;有醋臭。粉末棕黑色
64. 75



( 2)
呈不规则块状 ,有棱角 ,
表面灰褐色 ,可覆盖棕褐
色粉末 ;断面较平整 ,灰
黑色 ,有棕色斑块及金属
光样光泽 ;质硬 ,难破碎 ,
无磁性 ;有铁锈气 ,无味。
粉末棕色
60. 46
呈不规则块状 ,有棱角 ,
表面灰白色、灰黑色 ,可
覆盖红棕色粉末 ;断面不
平整 ,灰白色、灰黑色 ,有
黄白色斑纹和块 ,无金属
样光泽 ;质酥易碎 ,无磁
性 ;有醋臭。粉末棕褐色
57. 14
2 功能与主治
2. 1 土木香:健脾和胃 ,调气解郁 ,止痛安胎。用于胸胁、脘腹胀
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
2. 2 川木香:行气止痛 ,消胀。用于脘腹胀痛 ,肠鸣腹泻 ,里急后
重 ,两胁不舒 ,肝胆疼痛。
2. 3 木香:行气止痛 ,温中和胃 ,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 ,泻痢后
重 ,食积不消 ,不思饮食。
2. 4 青木香: 理气平肝止痛 ,解毒消肿。用于眩晕头痛 ,胸腹胀痛 ,
痈肿疔疮 ,蛇虫咬伤。
土木香、川木香、木香、青木香虽均有行气止痛之功效 ,但四种
药材的性状与作用有差别。《中国药典》 1部将四者分别收载 ,亦说
明它们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不可混用 ,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准确有
效。
149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 ATERIA M EDICA RESEARCH 2000 VO L. 11 N O. 2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第 11卷第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