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扁核酸枣根蘖育苗试验研究



全 文 : 2015年 第44卷 第1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扁 核 酸 枣 根 蘖 育 苗 试 验 研 究
刘长书1,曹尚银2,冯义彬2,高登涛2,刘 磊3
(1河南省濮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濮阳,457000;
2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郑州,450009;3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河南濮阳,457000)
 收稿日期:2014-05-13;修回日期:2014-06-29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林下经济高效模式推广应用研究”[GTH(2011)05]资助。
作者简介:刘长书(1959—),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果技术推广与研究。E-mail:bqcxly@.com
DOI:10.13938/j.issn.1007-1431.2015.44.01.024 数字出版时间:2015-01-26T15:08
数字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12.S.20150126.1508.024.html
摘 要 以50年生扁核酸枣为试验材料,对其根蘖育苗进行试验研究。由根颈向外树冠半径1/2
处、树冠外缘俯视投影处以及树冠外缘投影加树冠半径1/2处分别挖环状沟断根促生根蘖,以自
然根蘖为对照。结果表明,在树冠下挖环状沟利用根蘖育苗技术经济效益显著,达1 791.8元/667
m2,对根蘖苗生长影响表现为差异显著,根系总数量及长度大于5cm的根数均多于其他处理和对
照。由此得出,利用根蘖苗更新老枣园切实可行;由根颈向外挖环状沟根蘖苗数量和生长情况呈
低→高→低趋势,在树冠外缘俯视投影处挖环状沟效果最佳。
关键词 扁核酸枣;环状沟;根蘖育苗
  扁核酸枣Zizyphus.Jujuba Bianhesuan
是河南省豫北地区枣树主栽品种[1],主要分
布于河南省濮阳市的西部和安阳市东南部,
2007年经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为优良乡土树种[2]。扁核酸枣耐干旱、耐瘠
薄,适应性强,丰产稳产,适合在干旱半干旱
地区造林,特别适宜农枣间作。目前该品种
在豫北地区已形成传统的农枣间作模式,栽
培面积达3.7万hm2,年产量12万t,成为当
地的支柱产业[3]。但是现有枣园80%属于
老龄,更新需要苗木。该品种在苗木繁育中
长期采用酸枣仁培育砧木,嫁接扁核酸枣接
穗[4],苗木生长慢,培育大苗周期长、费用高。
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笔者利用该品种根系
易发生根蘖特性[5],对扁核酸枣根蘖育苗进
行试验研究,旨在充分利用资源,降低育苗成
本,增加苗木繁育数量,为加速老龄枣园改造
提供优质苗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河南省安阳市与濮阳市交界
的濮内公路北侧乜固村农枣间作田内,位于
北纬35°47′,东经114°53′,该地属黄河故道
区冲积平原[6],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
土壤属潮土类,土质细沙,土壤肥力较低,pH
值7.5~8,年均气温13.4℃,极端最高气温
42.2℃,极端最低气温-20℃,年光照时数
1 585.2h,无霜期205~213d,年降雨量
626.4mm,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宜多种果
树和农作物生长。
1.2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树龄50年生结果正常的扁核
酸枣老枣园为试材,园内夏季间作小麦,秋季
间作花生。母树南北行定植,株行距3m×
10m,树高5~7m,冠幅4~6m,树势中庸,
单株长势基本一致。育苗选用酸枣仁为种
子,采取常规育苗,层积催芽垄床播种,播种
量4kg/667m2,定苗6 000株/667m2。该
园土层深厚,肥水条件中等,管理水平一般。
1.3 试验设计
2011年春季枣树萌芽前,按照纯随机原
则将试验地分为3个区,一区为环状沟刨盘
断根区,在该区设3个处理,以单株树冠半径
97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15年 第44卷 第1期
为标准,设处理G1从根颈向外1/2半径处,
处理G2树冠外缘俯视投影处,处理G3树冠
外缘投影加1/2半径处,挖宽30cm、深40
cm的环状沟,截断直径≤2cm的根,将断根
口剪平,填土踏实。每处理15株,重复3次,
共135株。二区为种子育苗区,在枣树行间
变间作花生为播种育苗。三区为自然根蘖区
(对照),不作任何处理自然根蘖生长。各试
验区面积均为6 670m2,一区和三区在留足
根蘖苗生长空间的条件下,其余空地继续间
作花生。各试验区采取完全相同的管理方
法,统一施肥浇水。
1.4 试验调查与数据分析
2011年10月下旬间作物花生成熟、根
蘖苗停止生长后,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3个
试验区各抽5个样本,调查推算单位面积花
生、苗木生产综合效益。同时对一区的3个
处理及对照各抽取5株成龄枣树,调查平均
每株根蘖数量,再从根蘖苗中各抽取5株用
钢卷尺和游标卡尺测量其苗高、地径、根系生
长情况。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处
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繁育方式对苗木产量及效益的
影响
2.1.1 对苗木产量的影响  育苗方式直接
影响产苗量,由试验结果和方差分析得出,环
沟断根法、种子育苗法、自然根蘖育苗法(对
照)之间对产苗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种子
育苗法产苗量最高达5 452.1株/667m2,是
自然根蘖法产苗量的38.9倍;环沟断根法产
苗量次之,为1 580.2株/667m2,是自然根蘖
法产苗量的11.3倍。3种不同育苗方式产
苗量排序为:种子育苗法>环沟断根法>自
然根蘖法(见表1)。在环沟断根育苗法中,
Ⅰ级苗、Ⅱ级苗、Ⅱ级以下苗分别占总产苗量
的59.4%、25.4%、15.2%;种子育苗法Ⅰ级
苗、Ⅱ级苗、Ⅱ级以下苗木分别占总产苗量的
33.4%、38.6%、28.0%;自然根蘖法Ⅰ级苗、
Ⅱ级苗、Ⅱ 级以下苗分别占总产苗量的
40%、32%、28%。由此可见,环沟断根法和
自然根蘖法Ⅰ级苗所占的比例均大于Ⅱ级苗
和Ⅱ级以下苗木,但种子育苗法Ⅰ级苗所占
比例小于Ⅱ级苗,大于Ⅱ级以下苗木,环沟断
根法Ⅰ级苗占比例最大,分别比种子育苗法、
自然根蘖法多26个和19.4个百分点。
2.1.2 对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影响 试验
结果看出,产出是苗木产值和花生产值之和,
产出扣除投资为效益,3种育苗方式投资相
同,单位面积内产出和效益变化一致,因此,
产出(略)只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3种不同
育苗方式对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影响差异极
显著,环沟断根法效益最高达1 791.80元/
667m2,分别比种子育苗法、自然根蘖法(对
照)增效17.1%、32.8%,种子育苗法效益次
之,为1 529.70元/667m2,较自然根蘖法增
效13.4%(见表1)。由以上可知,3种育苗
方式中,环沟断根法Ⅰ级苗所占比例最高,经
济效益最好,种子育苗法产苗量虽高,但苗木
整体规格偏低,Ⅰ级苗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
他两种育苗方式,故农枣间作区要实现产苗
量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环沟断根法是最佳
选择。
表1  扁核酸枣不同苗木繁育方式对产苗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育苗方式
产苗量/株
Ⅰ级 Ⅱ级 Ⅱ级以下 合计
花生产
量/kg
总产值/

投 资/元
肥料 农药 人工
环沟断根法 938.6  401.4  240.2  1 580.2bB  346bB  2 501.80aA  330  30  350
种子育苗法 1 821  2 104.5  1526.6  5 452.1aA  0cC  2 239.70bB  330  30  350
自然根蘖(对照) 56  44.8  39.2  140cC  400aA 2 059.30cC  330  30  350
 注:表中各指标均为每667m2的数量,环沟断根法、自然根蘖法的丛生根蘖有几个独立根系为几株,无独立根系视
为1株;Ⅰ级苗[7]、Ⅱ级苗、Ⅱ级以下苗市场价分别按0.60、0.40、0.20元/株计,花生市场价按5.00元/kg计;不同小
写字母间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间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表2同。
08
 2015年 第44卷 第1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2 不同位置环状沟断根对根蘖苗生长的
影响
2.2.1 对扁核酸枣根蘖数量的影响 在扁
核酸枣树冠下不同位置刨挖环状沟断根促发
根蘖苗。经试验和方差分析,位置不同对根
蘖数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凡是刨挖环状沟
的比未挖环状沟的单株根蘖苗数量均大幅增
加。多重比较各处理及对照间差异均极显
著。刨挖环状沟的3个处理平均每株根蘖
71.2条,是对照根蘖数量的11.1倍。处理
G2根蘖数量最多达81.0条∕株,是对照的
12.7倍,处理 G3、G1分别是对照的11.0倍
和9.7倍(见表2)。由此得出,在成龄枣树
冠下刨挖环状沟,切断粗度小于2cm 的细
根,促使伤口根蘖培育苗木直接用于建园或
归圃培育大苗,是无性繁殖苗木的有效措施,
处理G2在树冠外缘俯视投影处挖环状沟效
果最好,根蘖最多。
2.2.2 对根蘖苗生长量的影响 由试验结
果和方差分析可知,在树冠下不同位置刨挖
环状沟,对根蘖苗地径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各
处理地径均大于对照,处理G2与G3、对照间
差异极显著,处理 G1与 G3、对照间差异显
著,处理 G2与 G1间、G3与对照间差异不显
著。处理G2地径最大,为0.74cm,较对照
增加23.3%,处理 G1、G3分别较对照增加
18.3%、5.0%(见表2)。地径由大到小排序
为G2>G1>G3>对照。由此得出,在树冠
下不同位置开挖环状沟能促使根蘖苗增粗。
在树冠下不同位置开挖环状沟对根蘖苗高生
长的影响,与地径基本相同,差异极显著,3
种处理苗高均大于对照,处理G2与G1、对照
间,G3、G1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G2与 G3间
差异显著,G3与G1间差异不显著。处理 G2
苗高生长最快,单株苗高达76.1cm,较对照
增加21.2%,处理 G1、G3分别比对照增加
9.9%、15.0%,苗高从高到低排列为G2>G3
>G1>对照。据此得出,在树冠下开挖环状
沟能促进根蘖苗高生长。
2.2.3 对根蘖苗根系的影响 由试验结果
和方差分析可知,对根蘖苗根系的影响不显
著,但开挖环状沟的根蘖苗根系普遍好于自
然根蘖苗,3种处理根蘖苗根系平均7.5条/
株,较对照增加0.9条/株,其中处理G2根系
最多,较对照多1.6条/株,处理G1、G3分别
比对照多0.4、0.6条/株(见表2)。开挖环
状沟对长度>5cm 根的数量影响差异极显
著,处理 G2、G3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G1与
对照间差异显著,G2、G3、G1间差异不显著;3
个处理长度>5cm的根数平均5.1条,较对
照多1.7条,处理 G2最多达5.4条,较对照
多2条,G1、G3分别较对照多1.4条和1.8
条。由此可见,在树冠下开挖环状沟对刺激
根系萌发和生长有促进作用。
表2  扁核酸枣不同位置环状沟断根
对根蘖苗生长量的影响
处理
根蘖数/

地径/
cm
苗高/
cm
根系/

根长>5cm
根数/条
对照 6.4dD  0.6bB  62.8cC  6.6bA  3.4bB
G1 62.2cC  0.71aAB 69.0bB  7.0abA  4.8aAB
G2 81.0aA  0.74aA 76.1aA 8.2aA  5.4aA
G3 70.3bB  0.63bB 72.2bAB 7.2abA  5.2aA
 注:处理G1、G2和G3分别为从根颈向外1/2半径处、树
冠外缘俯视投影处、树冠外缘投影加1/2半径处断根。自
然根蘖苗为对照。
3 结论与讨论
农枣间作是豫北枣区主要生产模式,扁
核酸枣间作花生等豆科低秆作物经济效益明
显,受到枣农青睐。在濮阳西部和安阳东南
部农枣间作区面积达3.7万hm2,占耕地面
积的75%,已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成为农
村主要经济来源。随树龄增加,行间耕翻创
伤根系,促发大批根蘖苗,与农作物共生。过
去枣农怕影响间作物生长,将根蘖苗铲除,现
在老枣园更新改造急需苗木,为充分利用当
地资源,保护优良乡土树种,笔者对扁核酸枣
根蘖苗开发利用进行的试验,效果明显。
开发利用扁核酸枣根蘖苗更新改造老枣
园,对增加枣农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扁核酸
枣2007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
18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15年 第44卷 第1期
审定为优良乡土树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加
以推广,苗木缺口较大。据调查,根蘖苗可以
弥补苗木缺口的40%。实践表明,在不影响
成龄枣树结果的同时,开发利用枣树根蘖苗,
为老枣园更新改造提供苗木,既节省开支又
保持了本品种优良性状,被当地枣农广泛
采用。
由试验结果可知,环沟断根法产苗量是
对照 的 11.3 倍,Ⅰ 级 苗 所 占 比 例 高 达
59.4%,在3种育苗方式中经济效益极显著,
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达1 791.8元/667m2,分
别较 种 子 育 苗 法、对 照 增 加 17.1% 和
32.8%。种子育苗法单位面积产苗量最高,
为5 452.1株/667m2,分别是环沟断根法、
对照的3.5倍、38.9倍,但苗木规格低,Ⅰ类
苗占总产苗量的33.4%,分别比环沟断根
法、对照低26.0和6.6个百分点。若从产苗
量角度考虑,老枣园更新任务重,用苗多、价
格昂贵,可选择种子育苗法。但从经济效益
考虑,环沟断根法更好,苗木规格高,更新效
果快,经济效益双丰收,目前广大枣农采用的
正是此方法,建议在其他枣区结合实际推广。
  在树冠下不同位置开挖环状沟对根蘖数
量、苗木生长量及根系都有显著影响。处理
G2单株根蘖数量较其他处理和对照多,最多
达81.0根/株,地径最大,为0.74cm,苗高
最高,为76.1cm,单株根系总数及长度>5
cm根数均多于其他处理和对照。不同位置
挖环状沟对根蘖苗影响由根颈向外整体呈增
长趋势。由此看出,处理 G2单株根蘖多,苗
木生长快,根系好,这充分证明了树冠与树根
生长的一致性。这可能与此处树根直径≤2
cm的根系多,部位敏感,活性强,受刺激易萌
发有关系;另外该处避开树冠遮阴,通风透光
较好,苗木生长较快。据此,处理 G2在树冠
外缘俯视投影处开挖环状沟效果最好,是选
择开挖环状沟断根根蘖育苗的最佳位置,可
供枣农生产中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董玖丽.优良乡土树种扁核酸枣主要性状调查及栽培
技术要点[J].山西果树,2010(3):14-15
[2] 裴海潮,张超英,李建祥,等.河南林木良种[M].郑
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220-222
[3] 魏瑞芳.适宜于豫北地区栽培的枣树品种[J].林业科
技开发,2008,22(3):113-114
[4] 魏瑞芳,李志清,张兆欣,等.扁核酸枣丰产栽培技术
[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3):72-73
[5] 高新一,马元忠,李占林.枣树高产栽培新技术[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53-55
[6] 濮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濮阳年鉴[M].北京:方志出
版社,1998:40-4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000—1999主要造林
树种苗木质量分级[S].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技术监
督局,1999
(责任编辑:王新娟
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

(上接第78页)
[6] 齐克森.刺梨染色体观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9,12(3):12-13
[7] 史肖白,秦慧贞,顾 姻.刺梨染色体数目的观察[J].
贵州农业学报,1995,14(3):8-9
[8] 李国珍.染色体及其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1
[9] 刘华东,李懋学.我国某些蔷薇属花卉的核型研究分
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5,3(4):403-408
[10]程金水.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1999:175
[11]孙振雷,李景欣.观赏植物育种学[M].长春:吉林人
民出版社,2005:97
[12]邓朝义,方仕能,黄 勇.贵州特有种子植物无籽刺梨
形态特征研究及分类学订正[J].种子,2009,28(9):
62-63,68
[13]胡延吉.植物育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71
[14]季孔庶.园艺植物遗传育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5:199
(责任编辑:王新娟)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