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三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组培苗的生长及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全 文 :三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组培苗的生长及主要
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张 波 戴传超** 方 芳 陈佳昕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南京 210046)
摘 要 采用 3种内生真菌与茅苍术组培苗共培养技术 ,研究了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组培苗
生长及其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 4周后 ,接内生真菌小菌核菌(AL3)的
植株平均单株根数最多 ,比对照多 92.7%(P<0.01),并极显著地提高了平均单株根系干
质量 ,比对照高 62.9%(P<0.01);而接种内生真菌小克银汉霉(AL4)和孔球孢霉(AL12)
对茅苍术组培苗的生长影响不显著;AL3、AL4和 AL12极显著提高了茅苍术叶片 PAL酶活
力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5.8、8.0和 11.1倍(P<0.01);AL3处理组的 POD(过氧化物酶)、
CAT(过氧化氢酶)和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3种酶活性与对照相似;而 AL4处理组的 3种
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 9.1%、37.1%和 9.7%, AL12处理组的 3种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
高了 10.4%、21.2%和 9.6%;AL3、AL4和 AL12都对茅苍术叶片总多酚含量有极显著影
响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79.8%、86.2%和 84.1%(P<0.01);接 3种内生真菌都改变了挥
发油中 4种主要活性成分苍术酮 、苍术醇 、β-桉叶醇及苍术素的相对百分含量 。
关键词 茅苍术;内生真菌;促生长;总多酚含量;挥发油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9)04-0704-06
EfectsofthreespeciesendophyticfungionAtractylodeslanceagrowthanditsesentialoil
composition.ZHANGBo, DAIChuan-chao, FANGFang, CHENJia-xin(JiangsuKeyLabora-
toryforBiodiversityandBiotechnology, ColegeofLifeScience, NanjingNormalUniversity, Nan-
jing210046, China).ChineseJournalofEcology, 2009, 28(4):704-709.
Abstract:Inatisuecultureexperiment, thispaperstudiedtheefectsofinoculatingthreespe-
ciesendophyticfungionthegrowthandessentialoilcompositionofAtractylodeslancea.Afterfour
weeksculture, inoculationofAL3 (Sclerotiumsp.)increasedtheaveragerootnumberanddry
massperhostplantby92.7% and62.9% (P<0.01), respectively, whileinoculationofAL4
(Cunninghamelasp.)andAL12 (Gilmanielasp.)hadlessefectonhostplantgrowth, com-
paredwiththecontrol.InoculatingAL3, AL4, andAL12 increasedtheleafPALactivityofA.
lanceaby5.8, 8.0, and11.1 times, respectively(P<0.01).TheleafPOD, CATandSOD
activitieswereatthesamelevelsasthecontrolintreatmentAL3, decreasedby9.1%, 37.1%,
and9.7%intreatmentAL4 , andincreasedby10.4%, 21.2%, and9.6% intreatmentAL12,
respectively.InoculatingAL3 , AL4, andAL12increasedthetotalpolyphenolcontentofA.lan-
ceaby179.77%, 86.19%, and84.08%, respectively, andchangedtherelativepercentageof
fourimportantcomponents(atractylone, hinesol, β -eudesmol, andatractylodin)inessentialoil.
Keywords:Atractylodeslancea;endophyticfungi;growthpromotion;totalpolyphenolcontent;
essentialoi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066, 30770073)。
**通讯作者 E-mail:daichuanchao@njnu.edu.cn
收稿日期:2008-08-01  接受日期:2008-12-18
  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是我国民间常用的
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药用植物 ,始载于 《神农本草
经》 ,性辛 、苦 、温 ,归脾 、胃 、肝经。具有燥湿健脾 、
祛风散寒 、明目作用(国家药典委员会 , 2005)。茅
苍术为江苏省著名道地药材 ,中医临床使用历史悠
久 ,其活性成分主要是 β -桉叶醇 、苍术酮 、苍术醇以
及聚乙炔类成分苍术素(郭兰萍等 , 2002)。近年来
生态学杂志 ChineseJournalofEcology 2009, 28(4):704-709             
DOI :10.13292/j.1000-4890.2009.0117
随着国际市场对茅苍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茅苍术
被掠夺性采挖 ,加之对茅苍术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 ,
造成茅苍术资源的枯竭 ,使其濒临灭绝(贺善安等 ,
1993)。近年来 ,我国在茅苍术人工栽培研究领域
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巢建国等 , 2001;郭兰萍等 ,
2005;陈敏等 , 2006);但还存在生长缓慢 ,人工栽培
茅苍术和野生茅苍术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有差别 ,
品质不稳定 ,抗逆性差等问题 (徐晓兰等 , 2007)。
研究发现 ,植物内生真菌可以通过改善植物的营养
条件 ,促进植物生长 ,还可以通过产生次生代谢物及
快速激活宿主的逆境反应系统 ,增强宿主对环境的
生态适应能力(文才艺等 , 2004;谢丽华等 , 2006)。
据报道 ,京大戟(Euphorbiapekinensis)多株内生真菌
可以协助宿主抵抗病原菌并促进苗期生长(戴传超
等 , 2005 , 2006)。陈晓梅等(2005)采用内生真菌与
金线莲 (Anoectochilusroxburghi)共生培养 ,促进了
金线莲的生长并且提高了多糖的含量 。采用内生真
菌与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共生培养 ,能影响
金钗石斛的生长并提高生物碱的含量(陈晓梅和郭
顺星 , 2005)。上述研究表明 ,内生真菌研究是加快
药材生长 ,提高抗逆性 ,促进有效物质积累维持药材
品质的一个方向 。而从茅苍术的研究现状看 ,必须
加快茅苍术苗期生长 ,增加抗逆能力 ,同时维持它的
药用品质。陈佳昕等(2008)分离获得多株茅苍术
内生真菌 ,本文报道了 3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组培
苗的生长及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旨在为人工栽
培茅苍术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 茅苍术 2004年 5月采自宁镇山
脉(汤山),经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教研
室鉴定后移栽于南京师范大学花房中(陈佳昕等 ,
2008)。
1.1.2 内生真菌菌种  3种内生真菌:小菌核菌
AL3(Sclerotiumsp.),小克银汉霉 AL4(Cunningha-
melasp.)和孔球孢霉 AL12(Gilmanielasp.)均分
离自茅苍术(陈佳昕等 , 2008),现保藏在本实验室
中 。
1.1.3 培养基  植物材料分化培养基为 MS+6-
BA(2mg·L-1)+NAA(0.3 mg·L-1)+蔗糖(30 g
· L-1)+琼脂 (10 g· L-1)的固体培养基;生根培
养基为 1 /2MS+NAA(0.3 mg· L-1)+蔗糖(30 g
·L-1)+琼脂(10g·L-1)的固体培养基。培养基
用 0.2mol·L-1 KOH和 0.2mol· L-1 HCl调 pH值
到 5.8,然后高压湿热灭菌 20 min(Murashige&Sk-
oog, 1962)。植物内生真菌菌种保藏和活化培养基
均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
1.1.4 主要活性成分的对照品 苍术酮 、苍术醇 、
β-桉叶醇和苍术素对照品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提供 ,
经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纯度 >99%。
1.2 研究方法
1.2.1 组织培养方法 剪取分化培养基上茅苍术
组培苗的丛生芽 ,移入生根培养基 ,每个装有 50 ml
培养基的 100ml三角瓶中接入一株茅苍术丛生芽 ,
培养 2个月左右 ,选取长势较一致的茅苍术苗进行
接菌 。光照强度 1500 lx;光照时间 12 h·d-1;培养
温度(25±2)℃。
1.2.2 接菌培养方法 将经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活化培养 7d的 3种内生真菌分别用打孔器(直径 9
mm)在菌落表面打取平板菌片 ,然后用接种针将菌
片接种于茅苍术组培苗的根部 (陈佳昕等 , 2008),
每瓶接种 1片 ,与茅苍术组培苗共生培养 ,对照不接
种真菌。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每种处理重复 15
瓶。定期观察并记录苗和内生菌的生长情况 。
1.2.3 生物量的计算 在茅苍术组培苗中接入内
生真菌 ,培养 4周后收获茅苍术苗 。除去培养基 ,测
定苗的鲜质量 、根长 、苗高 、叶片和根的数量。由于
茅苍术组培苗为须根系 ,且绝大多数根长整齐一致 ,
在量取根长时 ,按根在自然伸展情况下 ,每株试管苗
的绝大多数根长为标准 。以每瓶苗的根系鲜质量和
茎叶鲜质量来计算根冠比 。收获的茅苍术组培苗
35 ℃干燥恒量后(叶丛进等 , 2005),测定苗的干质
量 ,并根据每瓶苗的根系鲜质量和根系干质量计算
折干率。
1.2.4 酶活的检测方法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 (CAT)的测定方
法参考文献稍作改变(Cakmak& Marschner, 1992;
邹琦 , 2000)。酶液提取:分别取接种和未接种内生
菌的茅苍术叶片 0.3 g于预冷的研钵中 ,加 2 ml预
冷的 pH7.8的 0.05 mol·L-1磷酸缓冲液在冰浴中
研磨成浆 ,加入磷酸缓冲液冲洗研钵 ,并使终体积为
5ml,于 4℃下 8000r· min-1离心 10 min,上清为酶
液。酶活力的测定:SOD采用氮蓝四唑(NBT)法 ,
以抑制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 50%的酶量作为 1
个酶单位(U),单位为 U· g-1鲜质量;POD以愈创
705张 波等:三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组培苗的生长及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木酚为底物 ,以每分钟每克材料 OD值变化 0.01为
一个相对酶活单位(U)计算植物组织内过氧化物酶
酶活力的大小(U· g-1鲜质量);CAT以 240 nm下
每分钟每克材料 A240减少 0.01为 1个相对酶活单
位(U),单位为 U·min-1·g-1鲜质量 。
PAL酶活力的测定参照 Koukol和 Conne
(1961)的方法加以修改 。酶液提液:分别取接种和
未接种内生菌的茅苍术叶片 0.3 g于预冷的研钵
中 ,加 2 ml含 5mmol·L-1的巯基乙醇的 0.2mol·
L-1硼酸缓冲液 、0.5 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除
去酚类物质毒害 ,防止颜色的干扰)少量石英砂在
研钵中研磨成浆 ,加入提取介质冲洗研钵 ,并使终体
积为 5 ml,于 4 ℃下 10000 r· min-1离心 15 min,上
清为粗提液 。活力的测定:0.2 ml酶液加 1 ml0.2
mol· L-1的苯丙氨酸 , 2.3 ml0.05 mol· L-1的硼酸
缓冲液 ,总体积为 3.5ml。对照不加酶液 ,多加 0.2
ml0.2mol· L-1的硼酸缓冲提取液液 ,反应液置恒
温水浴 30 ℃中保温 , 1 h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
290nm处测定吸光度 。以每小时在 290 nm处吸光
度变化 0.001为 1个酶活单位 U。
1.2.5 多酚的测定  采用 Folin-酚比色法略加改
进(刘清等 , 2006;Bonolietal., 2004), Folin-Ciocal-
teau试剂(Sigma公司)。根据文献方法测得标准曲
线为:y=7.7761x+36.493 , R2 =0.999(y为吸光
度 , x为没食子酸含量 μg· ml-1)。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每处理 3次重复 ,每重复分
别取新鲜茅苍术叶片或根 0.3g,水蒸气熏蒸使多酚
氧化酶失活 ,加 2.5ml水∶丙酮(V/V4∶6)混合液
和 2.5ml10%三氯乙酸研磨成浆 ,然后转入离心管
中 , 15 min超声波振荡 3次 , 8000 r· min-1离心 10
min,上清液即为提取液 (王海波等 , 2006)。于 10
ml比色管中加 1 mlFolin-酚试剂及 1 ml待测液 , 2
ml15% Na2CO3溶液并定容 ,反应 2 h后测定吸光
值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总多酚的没食子酸当量 。
1.2.6 挥发油的提取 将茅苍术药材样品粉碎 ,过
40目筛 ,精确称取 1 g的茅苍术 ,加 4倍体积的环己
烷浸泡 8 h,然后 30 ℃恒温超声破碎提取 15 min,
5000r· min-1离心 5min后取上清液。加入无水硫
酸钠 ,用气相色谱分析(Takedaetal., 1996)。回收
环己烷计算挥发油得率。
1.2.7 气相色谱条件 惠普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
司 1890型气相色谱仪(HPSF-1890GC),氢火焰检测
器(FID)。色谱柱:FFAP(无蜡聚乙烯乙二醇)交联
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μm×0.25 mm)。
检测器和气化室均为 240℃,氢气流速为 26.8ml·
min-1 ,载气为氦气 ,流速为 4 ml· min-1 , 分流比
22∶1,空气流速为 354.2 ml· min-1 ,走纸 4 mm·
min-1 ,柱温采用三阶程升:从 60 ℃开始以 10 ℃·
min-1上升至 190 ℃并保持 2 min, 之后以 5 ℃·
min-1上升至 210 ℃保持 2 min,再以 10 ℃· min-1
上升至 220 ℃保持 8 min。数据处理用 N2010型色
谱工作站(浙江大学智达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1.2.8 主要活性成分的定性和相对百分含量的计
算 采用保留时间法对苍术酮 、苍术醇 、β -桉叶醇和
苍术素进行定性。每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用其峰面
积相对 4种化合物的总峰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
1.3 数据处理
应用 Excel软件计算各处理的平均值及标准
差 ,并绘图。应用 Excel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采
用 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方
差分析用 one-wayANOVA、LSD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组培苗生长指标的影

由表 1可以看出 ,接 AL3的植株平均单株根数
最多 ,为 25.5根 ,比对照多 92.7%(P<0.01);接菌
的茅苍术平均单株根长均低于对照 , AL3、AL4和
AL12处理组分别只有对照的 94.4%、67.6%(P<
0.01)和 72.8%(P<0.01);各处理间平均单株叶片
数的差别不很明显 ,接 AL3菌的植株平均单株叶片
数最多 ,比对照高了 11.9%;而 AL4处理组和 AL12
处理组则稍低于对照;AL3、AL4和 AL12对平均单
株株高的影响不明显 ,均低于对照 ,分别为对照的
98.1%、88.6%和 95.6%。
由表 2可以看出 , AL3菌处理组茅苍术平均单
株鲜质量 、平均单株根系鲜质量和平均单株根系干
表 1 3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的生长形态指标的影响
Tab.1 Effectofthreeendophyticfungiongrowthindexof
A.lancea
处理 叶片数 根数 株高(cm) 根长(cm)
AL3 7.41±1.16 25.50±3.61** 8.78±0.63 9.18±1.41
AL4 6.20±1.55 15.08±4.44 7.93±0.65 6.57±0.85**
AL12 6.83±1.27 11.75±3.63 8.56±0.72 7.08±1.26**
CK 6.62±1.19 13.23±3.72 8.95±0.95 9.72±1.75
数据为平均值 ±标准差 ,与对照组比较 , * P<0.05, ** P<0.01;n=15。
下同。
706                           生态学杂志 第 28卷 第 4期 
表 2 3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的生长质量指标的影响
Tab.2 EffectofthreeendophyticfungiongrowthindexofA.lancea
处理 茎叶鲜质量(g) 根鲜质量  (g) 单株鲜质量  (g) 根干质量  (g) 根冠比 折干率(%)
AL3 0.37±0.07 0.59±0.14** 0.97±0.21** 0.089±0.020** 1.59±0.11** 14.98±0.76**
AL4 0.33±0.10 0.39±0.05 0.72±0.22 0.054±0.008 1.22±0.13 13.87±0.38*
AL12 0.31±0.08 0.42±0.07 0.72±0.15 0.063±0.010 1.38±0.16* 15.20±0.41**
CK 0.32±0.08 0.40±0.10 0.73±0.18 0.054±0.013 1.25±0.11 13.48±0.42
质量分别达到 0.97、0.59和 0.089g,分别比对照提
高了 32.6%、46.6%和 62.9%(P<0.01);而 AL4
和 AL12处理组和对照相比差别不明显 ,其中 AL4
菌处理组均稍低于对照 ,而 L12处理组平均单株根
系鲜质量和平均单株根系干质量均稍高于对照;
AL3菌处理组根冠比为 1.59,与对照的差别极显
著;AL3、AL4和 AL12对茅苍术折干率都有显著影
响 ,其中 AL3处理组与对照相比提高 12.8%(P<
0.01), AL3 处理组和 AL4处理组分别提高了
11.1%和 1.02%(P<0.05)。
2.2 3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组培苗挥发油得率及 4
种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影响
AL3、AL4和 AL12处理组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
7.22%、7.35%和 7.12%,与对照的 7.39%接近 ,差
异不明显。
从图 1可以看出 , AL3、AL4和 AL12改变了茅
苍术挥发油 4种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与对照相比
苍术酮的相对百分含量有所升高 ,其中 AL3的变化
最明显 ,而 β -桉叶醇的相对百分含量则均下降 。
2.3 3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组培苗总多酚含量的
影响
从图 2可以看出 , AL3、AL4和 AL12对茅苍术
叶片总多酚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79.8%、
8 6.2%和 84.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与对照存在
图 1 3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挥发油 4种组分的相对百分含
量的影响
Fig.1 Effectofthreeendophyticfungionrelativepercent-
ageoffourcomponentsofA.lancea
极显著差异(P<0.01)。 AL3和 AL12对茅苍术根
系总多酚含量分别提高了 24.7%和 15.3%(P<
0.05),而 AL4则稍低于对照。
2.4 3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组培苗生理指标的影

从表 3可以看出 , AL3、AL4和 AL2对茅苍术叶
片 PAL均有极显著影响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5.8、
8.0和 11.1倍 (P<0.01)。 AL3和 AL4对茅苍术
根系 PAL分别提高了 16.7%和 22.9%;而 AL12则
图 2 3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总多酚含量的影响
Fig.2 Effectofthreeendophyticfungionpolyphenolcon-
tentofA.lancea
表 3 3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 PAL的影响(U· g-1· h-1)
Tab.3 EffectofthreeendophyticfungionPALofA.lan-
cea
处理 叶片 根系
AL3 14.20±6.18** 22.74±0.45**
AL4 18.71±2.16** 23.97±2.46*
AL12 25.22±1.86** 17.33±1.09
CK 2.09±0.72 19.48±0.81
表 4 3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 POD、CAT、SOD的影响
Tab.4 EffectofthreeendophyticfungionPOD, CAT,
SODofA.lancea
处理 POD(U· g-1· min-1)
CAT
(U· g-1· min-1)
SOD
(U· g-1)
AL3 6182.5±182.5 36.0±6.1 398.1±49.8
AL4 5790.3±215.5* 23.9±6.1* 364.9±91.7
AL12 7025.3±91.9** 45.3±6.8 442.8±30.1
CK 6363.1±70.1 37.4±5.6 403.9±41.4
707张 波等:三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组培苗的生长及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稍低于对照 。
  从表 4可以看出 , AL12处理组的 POD、CAT和
SOD均高于对照 ,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0.4%、
21.2%和 9.6%;而 AL3的 POD、CAT和 SOD与对
照相似 , AL12的 POD、CAT和 SOD均低于对照 ,分
别比对照降低了 9.1%、37.1%和 9.7%。
3 讨 论
研究表明 ,接种 AL3菌后 ,极显著提高了茅苍
术组培苗的生根数量 ,使其生长状况较好 ,加强了组
培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而提高了生物量 。内生
真菌 AL4和 AL12对茅苍术组培苗的生长指标影响
不显著 ,但 AL4大部分生长指标均低于对照 ,表现
为黄叶较多 ,甚至有些已经发生病变 ,说明其与宿主
的共生关系不好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宿主的生长 。
3种内生真菌均能提高茅苍术组培苗的折干率 ,其
中 AL3和 AL12能极显著地提高茅苍术组培苗的折
干率 ,表明与真菌共生培养 ,能极大地促进植株中干
物质的积累 ,这可能是由于真菌刺激了植株的次生
代谢活动。提高无菌苗的折干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
义 , AL3和 AL2在不影响组培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
极显著地提高了折干率 ,这相当于提高了组培苗的
产量。
挥发油组分被认为是苍术的主要药效成分 ,尤
其是挥发油中的苍术醇 、β -桉叶醇 、苍术酮及苍术素
等成分因在苍术根茎中含量大 ,且药理作用研究较
透彻 ,常被用作苍术鉴定或质量评价的特征成分或
指标成分。茅苍术作为道地性药材在挥发油中的表
现主要是苍术酮 、苍术醇 、β-桉叶醇及苍术素呈现出
的一种特定配比关系 ,与非道地性药材相比苍术酮
的比例较高而 β-桉叶醇的比例较低 (郭兰萍等 ,
2002),徐晓兰等(2007)对野生和栽培的进行了比
较 ,发现栽培的苍术酮含量较低而 β -桉叶醇含量较
野生的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栽培的发展 。本
实验气相结果表明 ,接内生真菌会改变茅苍术主要
挥发油的相对百分含量 ,使各组分之间的比例发生
了变化 ,提高了苍术酮的比例而降低了 β -桉叶醇比
例 ,这可能对茅苍术品质的稳定有着非常积极的影
响 。
苯丙氨酸解氨酶是次级代谢产物(木质素 、植
保素 、异黄酮 、酚酸类)合成的关键酶和限速酶 ,能
催化苯丙氨酸脱氨生成肉桂酸进入苯丙烷代谢途径
(肖春桥等 , 2004), AL3、AL4和 AL12对茅苍术叶片
PAL均有极显著影响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5.8、8.0
和 11.1倍 。 AL3、AL4和 AL12对茅苍术叶片总多
酚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 ,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79.8%、86.2%和 84.1%。说明 PAL活性的增加
促进了茅苍术总多酚等次生代谢物质的产量增加 ,
这也与本实验折干率的结果相一致。PAL活性的变
化也可能和茅苍术主要挥发油的相对百分含量的改
变有关。 SOD是植物体内抵抗各种活性氧积累的
主要物质 ,清除超氧阴离子 ,阻止脂质过氧化作用
(丑敏霞等 , 2001), POD和 CAT共同消除自由基的
(刘连涛等 , 2006;王云等 , 2008)。 AL12的 SOD、
POD和 CAT均稍高于对照 ,说明内生真菌增强了茅
苍术的防御能力 ,提高了植物对外界胁迫的耐受能
力(宋瑞芳等 , 2007)。 AL3的 SOD、POD和 CAT与
对照相似 ,和宿主植物具有较好的共生关系 ,则引起
抗逆性酶的变化较小。 AL4的 SOD、POD和 CAT均
低于对照 。黄建昌和肖艳(2006)研究 PRSV对番木
瓜叶片 POD和 SOD活性的影响时发现在后期是降
低的 , SOD活性下降 ,可能是接菌 AL4后 ,活性氧的
积累超越了防御酶的消除能力 ,积累的活性氧攻击
细胞的有机大分子 ,如蛋白质 、核酸等 ,导致酶受损
伤 , SOD活性下降 ,说明接 AL4有可能发生了病变 ,
这也和对苗的形态观察结果一致 。
茅苍术濒临灭绝 ,以组织培养的方式获得大量
的快繁苗可有效保护茅苍术的种质资源 。而由于茅
苍术生长缓慢 ,抵御不良环境能力差使得茅山地区
茅苍术人工栽培有困难 。研究表明 ,给茅苍术接种
内生真菌 ,促进生长和提高抗逆性的方法对茅苍术
的人工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 ,栽培茅苍
术过程中遇到主要药用成份之间比例失调的问题 ,
导致药用价值低 ,由此会制约人工栽培的发展。本
研究发现 ,利用内生真菌可以改变茅苍术主要挥发
油的相对百分含量 ,这提示可以利用茅苍术与其内
生真菌的互利关系为突破口 ,解决开发珍稀濒危药
用植物茅苍术的品质问题。而内生真菌侵染茅苍术
组培苗后产生影响的作用原理 ,以及刺激产生次生
代谢物有什么规律 ,炼苗后的挥发油如何变化正在
做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巢建国 , 谈献和 , 张 瑜 , 等.2001.茅苍术快速繁殖.中
药材 , 24(7):473-474.
陈 敏 , 邵爱娟 , 林淑芳 , 等.2006.人工种植茅苍术最佳
708                           生态学杂志 第 28卷 第 4期 
采收期的初步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 31(12):1023-
1024.
陈佳昕 , 戴传超 , 李 霞 , 等.2008.茅苍术内生真菌的分离
鉴定及在组培苗中的回接.广西植物 , 28(2):256-
260.
陈晓梅 , 郭顺星 , 王春兰 , 等.2005.四种内生真菌对金线
莲无菌苗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中国药学杂志 , 40
(1):13-16.
陈晓梅 , 郭顺星.2005.4种内生真菌对金钗石斛无菌苗生
长及其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中国中药杂志 , 30
(4):253-257.
丑敏霞 , 朱利泉 , 张 明 , 等.2001.金钗石斛对温度的生
理反应.中国药学杂志 , 36(3):153-155.
戴传超 , 余伯阳 , 董 晨 , 等.2005.药用植物大戟的快速
繁殖研究.广西植物 , 25(2):152-155.
戴传超 , 余伯阳 , 赵玉婷 , 等.2006.大戟科 4种植物内生
真菌分离与抑菌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30(1):79-81.
郭兰萍 , 黄璐琦 , 邵爱娟 , 等.2005.苍术根际区土壤养分
变化规律.中国中药杂志 , 30(19):1504-1507.
郭兰萍 , 刘俊英 , 吉 力 , 等.2002.茅苍术道地药材的挥
发油组成特征分析.中国中药杂志 , 27(11):814-819.
国家药典委员会.2005.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贺善安 , 贺慧生 , 吕 晔 , 等.1993.茅苍术资源的保护和
利用.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1):1-6.
黄建昌 , 肖 艳.2006.PRSV对番木瓜叶片防御酶活性的
影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4):
1-4.
刘 清 , 姚惠源 , 杨 赟 , 等.2006.大麦多酚类活性物质
超声提取的研究.食品科学 , 27(5):172-176.
刘连涛 , 李存东 , 孙红春 , 等.2006.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研
究进展.植物生理科学 , 22(7):316-321.
宋瑞芳 , 丁永乐 , 宫长荣 , 等.2007.烟草抗病性与防御酶
活性间的关系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 , 23(5):309-
314.
王 云 , 陈 尧 , 钱亚如 , 等.2008.镉胁迫对不同品种小
麦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生态学杂志 , 27(5):
767-770.
王海波 , 李 疆 , 王孝娣 , 等.2006.短时间高温处理下桃
芽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与休眠解除的关系.果树学
报 , 23(3):365-369.
文才艺 , 吴元华 , 田秀玲.2004.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及其
存在的问题.生态学杂志 , 23(2):86-91.
肖春桥 , 高 洪 , 池汝安.2004.诱导子促进植物次生代谢
产物生产的研究进展.天然产物研究 , 16(5):473-
476.
谢丽华 , 王国红 , 杨民和.2006.内生真菌及其对宿主植物
生态适应性的影响.菌物研究 , 4(3):98-106.
徐晓兰 , 冯 煦 , 王 鸣 , 等.2007.野生与栽培茅苍术挥
发油成分的比较分析.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16(1):
28-30.
叶丛进 , 赵宏伟 , 王文杰 , 等.2005.不同加工方法对湖北
大别山地区茅苍术挥发油的影响.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
7(1):1-52.
邹 琦.2000.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BonoliM, VerardoV, MarconiE, etal.2004.Antioxidant
phenolsinbarley(HordeumvulgareL.)flour:Compara-
tivespectrophotometricstudyamongextractionmethodsof
freeandboundphenoliccompounds.JournalofAgricultur-
alandFoodChemistry, 52:5195-5200.
CakmakI, MarschnerH.1992.Magnesiumdeficiencyandhigh
lightintensityenhanceactivitiesofsuperoxidedismutase,
ascorbateperoxidase, andglutathionereductaseinbean
leaves.PlantPhysiology, 98:1222-1227.
KoukolJ, ConneE.1961.Themetabolismofaromaticcom-
poundsinhigherplants.Ⅳ.Purificationandpropertiesof
thephenylalaninedeaminaseofHerdeumvulagare.Journal
ofBiologyandChemistry, 236:2692-2698.
MurashigeT, SkoogF.1962.Arevisedmediumforrapid
growthandbioassayswithtobaccotissueculture.Physiolo-
giaPlantarum, 15:473-479.
TakedaO, MikiE, TerabayashiS, etal.1996.Acomparative
studyonessentialoilcomponentsofwildandcultivatedAt-
ractylodeslanceaandA.chinensis.PlantaMedica, 62:
444-449.
作者简介 张 波 ,男 , 1983年 9月生 , 硕士 , 主要从事微生
物与植物相互关系研究。 E-mail:zbxyz2003@163.com
责任编辑 魏中青
709张 波等:三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组培苗的生长及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