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83
中药与天然药物
红接骨草的生药学研究
黄祥远1 , 韦松基2 (1. 广西百色食品药品检验所 , 广西 百色 533000;2. 广西中医学院 , 南宁 530001)
摘要:目的 对红接骨草进行生药学研究 , 为临床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 用传统的方法对药材性
状进行鉴定;用滑走切片法和徒手切片法对茎 、 叶进行切片 , 用常规的显微技术观察组织构造和显微特征;用一般
理化方法进行理化鉴定。结果 发现茎横切面中皮层和髓部宽广 , 其中含有较多草酸钙方晶和淀粉粒;韧皮部和木
质部较窄;叶横切面中上下表皮具大量的 , 由 4 ~ 6 个细胞组成的结节状非腺毛;中脉维管束 8 ~ 12 束 , 排列成半
圆形;侧脉维管束明显 , 紧挨栅栏组织下方。茎 、 叶粉末中纤维梭形 , 多单个存在 , 先端钝 , 壁厚 , 孔沟明显。
结论 运用以上方法进行鉴定具有快速 、 简便 、 省时 、 准确的优点。
关键词:红接骨草;生药学
中图分类号:R931.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 2981 (2007) 01 - 0083 - 03
Pharmacognostical study of D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
HUANG Xiang-yuan1 , WEI Song-ji2 (1.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Baise , Baise Guang xi 533000;
2. T rad 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o f Guang xi , Nanning 530001)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duct pharmacognostical studie s on D 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 so as to o ffer evi-
dence fo r its fur ther clinical use. Methods Cha racteristics of the crude drug we re identified;its micr oscopic str uctures
we re obse rved and its phy sicochemical prope rties we re studied. Results In the tr ansve rse section of the stem , cor te x
and pith w ere broad and contained some starch g ranules and square cry stals of calcium oxalate. The phlo em and the xy-
lem we re relatively nar row . In the transver se sec tion o f the leaf , the re w ere many node-like 4-to 6-celled non-g landular
hair s both on the upper-epide rmis and on the lowe r-epidermis. Vascular bundle s o f the midrib , 8 ~ 12 , w ere a rranged
in a semicircle. Vascular bundles of the la te ral v einlets w ere conspicuous , loca ted clo sely beneath the pa lisade. In the
powder o f the stem and the leaf , shuttle-shaped fiber s w ere mostly so litary;they w ere blunt at the tip and thick-
wa lled , w ith clea r furrow s. Conclusion The identifica tion above is rapid , convenient and accura te.
Key words:D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pharmacogno sy
红接骨草 D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 为苦苣苔科
植物 , 亦称耳草长蒴苦苣苔 、 矮脚甘松 , 为较常用草药。全
草有凉血散瘀 、 消肿止痛功效。治劳伤咳嗽 、 跌打损伤 、 骨
折 、 痈疮疖肿等[ 1] 。有关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
对其茎 、 叶的药材性状 、 组织结构 、 粉末特征 、 化学成分 、
理化鉴别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同时附有植物形态 、 组织结
构及粉末特征图 , 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
依据。
1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 , 具长根状茎。叶均基生;无柄或具柄 , 柄
扁 , 长达 2 cm , 宽 3 ~ 6 mm;叶片干时革质 , 长圆状披针
形 , 长 6. 5~ 10 cm , 宽 0. 9 ~ 2. 4 cm , 常镰刀弯曲 , 两端渐
狭 , 边缘全缘 , 两面密被伏贴灰黄色绒毛 , 侧脉 3 ~ 4 条。
花序 2~ 3 条 , 每花序有多花;花序梗长 13 ~ 18 cm;苞片
对生 , 狭椭圆形 , 长约 4 mm , 被柔毛;花萼钟状 , 长约
1. 5 mm , 外面被极短柔毛 , 5 裂至中部 , 裂片三角形;花
冠白色至淡红色 , 内面有紫红色斑纹 , 外面被短柔毛 , 花冠
下部细管状 , 长约 7 mm , 冠檐上唇 2 裂 , 下唇 3 裂;雄蕊
4 , 2枚发育 , 花丝基部具柔毛 , 退化雄蕊 2;花盘杯状;子
房长约 6 mm , 密被短柔毛。 种子小 , 椭圆形 , 平滑。 花期
9 ~ 10 月[ 2] (见图 1)。
实验材料由广西中医学院药用植物教研室韦松基副教授
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双桥乡腾翔村后石山并鉴定。
2 药材性状
干燥茎呈圆柱形 、 稍皱缩 、 略弯曲 、 粗细不一 、 直径
0. 5~ 1. 5 cm 、 纵向具粗皱纹。外表面棕褐色 , 其上有明显
作者简介:黄祥远 , 男 , 副主任中药师 , 主要从事药品检验工作 , Tel:(0776) 2822339 (O), 13517760290 , E-m ail:huangxy@gxf-
da. gov. cn。
中南药学 2007年 2月第 5卷第 1期 Cen tral South Pharm acy . February 2007, Vol. 5 No. 1
84
突起的半月形叶痕。质脆 、 易折断 , 断面皮部较厚 、 棕黄
色。木部窄 、 淡黄褐色 、 髓部较大 、 浅黄色。干燥叶狭披针
形 , 较厚 , 全缘 , 两面贴生黄白色茸毛 , 展开宽 0. 5 ~ 1. 2
cm , 先端渐尖 , 叶基宽楔形 , 下延 , 近无叶柄。 聚伞花序
腋生 , 花稀疏 , 白色至淡红色。 蒴果长线形 , 被毛 , 黄绿
色。气淡清香 , 味微苦涩。
图 1 红接骨草原植物图
Fig 1 Didy mocarpus hedy otideus Chun
3 组织结构
3. 1 茎横切面
木栓层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 , 由 8 ~ 12 列细胞组成。皮
层宽广 , 薄壁细胞类圆形 , 含草酸钙方晶和淀粉粒。韧皮部
狭窄 , 环状排列 , 形成层不甚明显。木质部较窄 , 由导管 、
木薄壁细胞 、 木纤维组成 , 细胞全部木化。髓部较宽 , 薄壁
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和淀粉粒 (见图 2)。
图 2 红接骨草茎横切面简图 (×85)
Fig 2 Sim ple t ransverse diagram s tem eissue
1. 木栓层 (cork layer);2. 皮层 (co rtex);3. 草酸钙方晶 (soli-
tary crystal);4. 韧皮部 (phloem);5. 木质部 (xylem);6. 髓部
(pith)
3. 2 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细胞 1 列 , 外被大量多细胞非腺毛 , 偶见腺
毛。上表皮下有 4~ 6 列下皮细胞 , 形较大 , 类圆形或椭圆
形 , 壁稍厚。栅栏组织 1 ~ 2 列 , 细胞长柱形。海绵组织细
胞排列疏松 , 含草酸钙方晶和淀粉粒。中脉上面略凹陷 , 向
下明显突起 , 中脉维管束 8 ~ 12 束 , 外韧型 , 排列成半圆
形。侧脉维管束明显 , 紧靠栅栏组织下方 , 形状 、 大小与中
脉维管束相同 (见图 3)。
图 3 红接骨草叶横切面简图 (×85)
Fig 3 Simple t ran sverse diagram of leaf tis sue. (×85).
1. 腺毛 (glandular hai r);2. 上表皮 (ppper epideruis);3. 下皮
细胞 (low er epideruis);4. 栅栏组织 (pali sade ti ssue);5. 维管束
(vascular b undle);6. 海绵组织 (spongy t issue);7. 非腺毛
(n ou glan dular h air)
4 粉末特征
茎 、 叶粉末呈棕褐色。 ①非腺毛由 4 ~ 6 个细胞组成 ,
细胞间呈结节状突起 , 长 250 ~ 585 μm , 直径 24 ~ 38 μm。
②导管多为螺纹或梯纹导管 , 直径 24 ~ 36 μm。 ③淀粉粒多
为单粒 , 常为圆球形 , 直径 7 ~ 18 μm , 脐点线状或点状 ,
偶见复粒 , 由 2~ 4 分粒组成。 ④草酸钙方晶众多 , 方形或
长方形 , 直径 6~ 24 μm。 ⑤石细胞类圆形 、 多角形或不规
则形 , 直径 24 ~ 56 μm , 壁厚 , 纹孔及孔沟明显。 ⑥纤维梭
形 , 多单个存在 , 先端钝 , 壁厚 , 孔沟明显 , 直径 18 ~ 27
μm (见图 4)。
图 4 红接骨草茎 、 叶粉末图 (×125)
Fig 4 Pow der characteris tics of stem and leaf (×125).
1. 非腺毛 (nouglandular hai r);2. 导管 (vessel);3. 淀粉粒
(starch g rain);4. 草酸钙方晶 (soli tary crys tal);5. 薄壁细胞
(parenchym atous cell);6. 石细胞 [ sclereid (stone cel l)] ;7. 纤
维 (f iber)
Cen t ral South Pharmacy. February 2007 , Vol. 5 No. 1 中南药学 2007年 2月第 5卷第 1期
85
5 化学成分
全草主要含黄酮类 , 苷类等化学成分[ 3] 。
6 理化鉴别
取茎叶粗粉 5 g , 加水 70 mL , 煮沸 30 min , 趁热滤过 ,
滤液蒸干 , 残渣加乙醇 2 mL 使溶解 , 滤过 , 滤液加镁粉少
许与盐酸 5 ~ 6 d , 滤液显深红色。
7 小结
7. 1 茎横切面
红接骨草皮层和髓部宽广 , 其中含有较多草酸钙方晶和
淀粉粒。韧皮部和木质部较窄。
7. 2 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具大量结节状非腺毛;中脉维管束 8 ~ 12 束 ,
排列成半圆形;维管束明显 , 紧挨栅栏组织下方。
7. 3 茎 、 叶粉末
非腺毛由 4~ 6 个细胞组成 , 细胞间呈结节状突起。纤
维梭形 , 多单个存在 , 先端钝 , 壁厚 , 孔沟明显。
以上特征可作为红接骨草的鉴别依据。
参考文献
[ 1] 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 广西本草选编 (下)
[ M] . 第一版.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74:1890.
[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编委会 (第 7 册) [ M ] . 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技术社 , 2000:494.
[ 3]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下) [ G ]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3:834.
(收稿日期:2006—07—25;修回日期:2006—09—26)
关于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槐花
质量标准 〔性状〕 项商榷
王先教 (湖南省衡阳市药品检验所 , 衡阳 421001)
关键词:槐花;性状
中图分类号:R931.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981 (2007) 01—0085—01
槐花为常用中药 , 系豆科植物槐 Sophor a japonical. [ 1]的
干燥花。具有凉血止血 、 清肝泻火的功效。槐花的性状鉴别
自 1963 年版药典收载以来 , 历版药典均有收载。 1963 年版
药典性状鉴别项下描述为 “花瓣中间有棕黄色须状的雄蕊和
1枚圆柱形而弯曲的雌蕊” 。由于雄蕊数目不详 , 1977 年版
药典进行了修订 , 描述为:“雄蕊 10 个 , 其中 9 个基部联
合 , 花丝细长。” 这种描述一直沿袭到 2005 年版药典 , 而这
种描述又恰好符合豆科植物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L. [ 2]
的花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 而且疏漏了雌蕊的数量。因而 , 笔
者认为在中国药典 2005 版一部当中 , 应将其改为:“雄蕊
10 个 , 分离 , 花丝细长;雌蕊 1 个 , 圆柱形 , 弯曲” 。这样
才能将正品槐花和伪品刺槐花区别开来。现将其主要性状鉴
参考文献
[ 1] 中国药典 2005年版. 一部 [ S] . 2005:246.
别特征列表 (见表 1), 以供同道参考。
表 1 槐花与刺槐花主要性状特征
名称 槐花 刺槐花
来源 为豆科植物槐 Sophora J a-
ponica L. 的干燥花
为 豆 科 植 物 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L. 的干燥花
花萼 钟状 , 先端浅裂 , 具微毛 钟状 , 先端 5裂齿
花瓣 5枚 , 黄色或黄白色 , 旗瓣较大 , 近圆形 , 先端微凹
5枚 , 白色 , 旗瓣近圆形 ,
外翻
雄蕊 10枚 , 分离 , 花丝细长 10枚 , 两体 , 其中 9 个基部联合成鞘状
雌蕊 1枚 , 圆柱形 、 弯曲 1枚 , 扁圆柱形 , 弯曲
[ 2] 张继主.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第四册 [ M] .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99:24.
(收稿日期:2005- 12- 06;修回日期:2006 - 03 - 19)
作者简介:王先教 , 男 , 副主任药师 , 主要从事药品检验工作。
中南药学 2007年 2月第 5卷第 1期 Cen tral South Pharm acy . February 2007, Vol. 5 N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