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加减葫芦巴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痛经40例疗效观察



全 文 :• 198 •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1年1月第26卷第1期 CJTCMP , January 2011, Vol . 26, No. 1
·临床报道·
加减葫芦巴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痛经40例疗效观察
刘雁峰1,王铁枫1,史梅莹2,王东红3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2北京怀柔区中医医院,北京 101400;3北京鼓楼中医院,北京 100009)
摘要:目的:观察加减葫芦巴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及血清CA125的影响。方
法:运用加减葫芦巴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痛经患者40例,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在症
状、体征变化、生活质量及CA125等指标的改变。结果:40例患者总有效率95%,治疗前后CA125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加减葫芦巴丸可有效缓解内异症(腺肌病)患者痛经症状,降低血清CA125水平,是治疗该
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葫芦巴丸;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
基金资助: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资助项目(No.X-017)
Effect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dysmenorrhea due to endometriosis (adenomyosis)
with Modifi ed Fenugreek Bolus in 40 cases
LIU Yan-feng1, WANG Tie-feng1, SHI Mei-ying2, WANG Dong-hong3
(1Dongzhimen Hospital Affi 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 China;2Beijing Huairo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1400, China; 3Beijing Gulo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0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dysmenorrhea due to endometriosis (adenomyosis)
with Modifi ed Fenugreek Bolus and its effect of serum CA125. Methods: Used the Modifi ed Fenugreek Bolus to treat patients of
dysmenorrhea with cold coagulation and blood stasis due to endometriosis (adenomyosis). After 3 months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observed the changes of target of symptoms, signs, Life Quality Scale and serum CA125.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of 40 cases was 95%, there was a signifi 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rum CA125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Modifi ed Fenugreek Bolus can relieve the dysmenorrhea due to endometriosis (adenomyosis), reduction of serum
CA125 level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drug to treat this disease.
Key words: Fenugreek Bolus; Dysmenorrhea; Endometriosis; Adenomyosis
Fund asistance: Research Grant of Beijing Uniuersity of Traditonal Chinese Medicine(No.X-107)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为妇科常见病、难治病,前
者在育龄妇女中有30%的发病率,其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36%,
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二者主要的临床表现均为痛经(内异症
患者中痛经及慢性盆腔痛的发病率约20%-90%,子宫腺肌病
的患者中痛经发病率高达8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院妇科资深专家、妇科首席教授肖承悰经过多年的临床实
践,提出“阳气不足,寒凝血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痛
经的主要病机之一,并据病机特点采用温经通络,化瘀行气止
痛之法,运用古方“葫芦巴丸”加减施治,临床收效颇佳。现将
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就诊于本院妇科门诊的40例内异症(腺
肌病)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
院,自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共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包括腺
肌病)痛经患者40例。年龄21岁-50岁,平均年龄33.6岁;单纯内
异症患者16例,单纯腺肌病患者17例,内异症合并腺肌病患者
7例;病程3个月-30年,平均病程5.85年;痛经轻度3例(7.5%),
中度26例(65%),重度11例(27.5%)。
2. 诊疗标准
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
药新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指导原则”、“中药新
药治疗痛经的临床指导原则”及1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
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
医结合诊疗标准”、乐杰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
学》(第6版)制定。
中医证候标准:①经行腹痛,得温痛减;②非经期下腹疼
痛、不适感,经期加重,小腹发凉,喜温;③月经推迟、量少、
色暗或挟血块;④畏寒,神疲乏力,四末不温;⑤带下量多,色
通讯作者:王铁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邮编:100700,电话:010-84013218,E-mail:tiefeng_wang@126.com
• 199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1年1月第26卷第1期 CJTCMP , January 2011, Vol . 26, No. 1
白,或大便稀;⑥舌黯红或淡黯,或边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
白或腻,脉弦或沉紧或沉细。具备以上第①、②点之1项和③、
④、⑤点之1项及第⑥点即可诊为寒凝血瘀证。
2.2 病例纳入标准 ①临床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
肌病,并具有痛经、小腹不适、肛门坠痛或性交痛症状,符合上
述疾病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者;②年龄在20-50岁,未绝经
的女性;③如有巧囊,经B超检查囊肿直径小于6cm者;如为腺
肌病,经妇科检查子宫小于孕8周大小,B超检查腺肌瘤直径小
于5cm;④无内科合并症;⑤如服用西药治疗,须停药3个月以
上;⑥近半年无计划妊娠者。
2.3 病例排除标准 ①诊为内异症或腺肌病而无痛经或盆
腔疼痛症状者;②近半年有计划妊娠者;③合并子宫肌瘤、盆
腔感染、盆腔恶性肿瘤等妇科疾病;④合并心血管、肝、肾、血
液病、直肠癌等内科疾病患者。
2.4 疗效标准 ①临床痊愈:疼痛症状全部消失,NRS减
少到0;②显效:疼痛明显减轻,疼痛症状积分减少1/2以上;
NRS减少1/2以上;③有效:疼痛较治疗前减轻,但仍感疼痛,
疼痛症状积分减少1/4-1/2;NRS减少1/4-1/2;④无效:疼痛与治
疗前无变化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1/4或加重;NRS减少不足
1/4或加重。
方法
1. 治疗方法 运用温经通络、化瘀行气止痛之加减葫芦巴
丸(由葫芦巴、巴戟天、吴茱萸、小茴香、川楝子等药物组成)
治疗。服用方法:以上药物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
次服用。经期不停药,连用3个月为1疗程。临床上以此方为基
础,随症加减。治疗期间不服用与本病治疗有关的药物,以免
影响疗效判断。每月于经后由医师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及
体征(包括疼痛情况、月经情况、伴见症状和舌脉),患者以数
字分级法(NRS)对疼痛做出评价;治疗前后行生存质量量表
(WHO QOL-BREF量表)等调查对生活质量变化进行比较;治
疗前后检测血清CA125观察变化情况。
2.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以SAS8.2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
分析统计学意义。各组数据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自身前后
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两组数据
比较采用Ridit分析。
结果
1. 40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95%。见表1。
表2 40例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变化(-x±s)
时间
治疗前
治疗1月
治疗2月
治疗3月
前后差值
NRS
7.89±1.77
4.36±2.42*
3.25±1.88*
2.54±2.43*
5.35±2.7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表3 40例患者主要症状与体征的疗效比较
症状
痛经
非经期盆腔不适
性交痛
经期肛门坠痛
经量
经色
经质
形寒肢冷
神疲乏力
气短
舌质
例数
40
19
20
14
12
27
38
31
24
19
40
痊愈
16
12
10
7
5
13
22
17
11
12
34
显效
10
3
3
4
2
4
6
6
4
2
0
无效
2
2
3
2
1
1
3
3
3
2
6
总体有效率
95.00
89.47
85.00
85.71
91.67
96.30
92.11
90.32
87.50
89.47
85.00
总体显效率
65.00
78.95
65.00
78.57
58.33
62.96
73.68
74.19
62.50
73.68
85.00
有效
12
2
4
1
4
9
7
5
6
3
0
2. 以NRS法评判的疼痛强度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下降,与
治疗前相比,第1、2、3个月后NRS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
0.01)。见表2。
表4 40例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评价(-x±s)
项目
生活质量
总的健康状况
疼痛与不适
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
积极感受
精神支柱
思想学习注意力
社会安全保障
环境条件
精力与疲倦
身材与相貌
经济来源
获取新信息的技能
休闲娱乐活动参与机会
行动能力
睡眠与休息
日常生活能力
工作能力
自尊
个人关系
性生活
所需社会支持的意度
住房环境
医疗服务与社会保障
交通条件
消极感受
家庭摩擦
食欲
总分
治疗前
3.63±0.81
2.43±0.96
3.63±0.95
2.60±1.15
3.30±0.79
3.40±0.87
3.03±0.80
3.68±0.80
3.25±0.81
2.83±0.84
2.35±0.53
3.63±1.10
3.20±0.82
3.03±1.07
3.48±0.85
2.58±0.87
3.58±0.87
3.58±0.82
3.50±0.82
3.48±0.78
2.80±1.20
3.68±0.76
3.45±1.01
3.60±0.94
3.73±0.75
2.70±0.99
2.43±1.15
3.50±0.78
89.5±9.56
治疗后
3.85±0.66
2.68±0.89
2.40±1.03
2.15±0.70
3.28±0.72
3.68±0.89
3.15±0.64
3.73±0.64
3.73±0.86
3.68±0.62
2.28±0.51
3.75±0.90
3.38±0.74
3.03±1.07
3.70±0.72
3.83±0.71
3.88±0.79
3.68±0.69
3.70±0.72
3.70±0.65
3.26±1.24
3.85±0.58
3.48±1.02
3.65±0.66
3.93±0.62
2.15±0.77
2.20±0.99
3.65±0.83
95.25±5.73
P
0.0372*
0.0485*
<0.0001**
0.003**
0.6604
0.0032**
0.0571
0.1050
0.3253
<0.0001**
0.0832
0.0577
0.0509
0.0000
0.0596
<0.0001**
0.0213*
0.1031
0.0882
0.0107*
0.0002**
0.0330*
0.0624
0.0630
0.0189*
0.0002**
0.0596
0.1599
<0.000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无效
2
5%
表1 临床总疗效比较 [例(%)]
痊愈
15
37%
显效
13
33%
有效
10
25%
病例数
百分比
40
100%
总计
• 200 •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1年1月第26卷第1期 CJTCMP , January 2011, Vol . 26, No. 1
3. 各项中医症状及体征的总有效率均在85%以上,其中,痛经、
经色2项指标改善更为显著;总体显效率在58%以上。见表3。
4. 治疗前后分别让患者填写WHO QOL-BREF量表评价
其生存质量,结果显示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治疗前后总分
(P≤0.01);其中,生活质量、总的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力、个
人关系、所需社会支持的意度、交通条件等指标于治疗前后差
异有显著意义(P≤0.05);疼痛与不适、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
赖、精神支柱、精力与疲倦、睡眠与休息、性生活、消极感受等
指标于治疗前后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
5. 共诊治40例内异症(腺肌病)痛经患者,其中治疗前后
完成血清CA125检测者31例。治疗后血清CA125较治疗前显著
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见表5。
6. 临床安全性观察 患者服药期间无1例发现有过敏反应
和其他不良反应。
讨论
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
也是患者求治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对该病的治疗包括药物
和手术,但有较高的复发率和一定的副作用。该病在中医学中
归属于“痛经”、“癥瘕”、“不孕”、“月经不调”等范畴,历代
医家著作中有大量相关论述,如《金匮要略》曰:“带下,经水
不利,少腹满痛……”。《诸病源候论》曰:“血瘕病……令人腰
痛,背膂痛,深达腰腹下挛,阴里若生风冷,子门擗(分开),月
水不时,乍来乍不来(月经不调,忽来忽止),此病令人无子”。明
代李梃《医学入门》云: “血滞瘀积于中, 与日血相搏, 则为疼痛”。
目前中医对该病辨证多以血瘀证立论,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
肖承悰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阳气不足,寒凝血
瘀”是本病发生疼痛的主要病机之一,治疗上主张临床用药时
在温阳通络、化瘀止痛大法下兼顾扶正,确立了温阳散寒、祛瘀
止痛兼以扶正的法则,简而言之为温通法。用药善用宋代《太
平惠民和剂局方》(下简称《局方》)所载葫芦巴丸为基础方随
症加减治疗,临床实践证明其减轻和缓解痛经的效果显著,且
能提高受孕率。《局方》中载葫芦巴丸(由葫芦巴、吴茱萸、川
楝子、巴戟天、川乌、小茴香组成)用治大人小儿小肠气、蟠肠
气、奔豚气、疝气,后世记载葫芦巴丸文献较少,亦非治疗妇
科疾患。肖教授细琢经典,依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独具
匠心将《局方》葫芦巴丸巧妙运用于内异症及腺肌症痛经的治
疗,临床收效颇高。
方中葫芦巴温肾,祛寒,止痛,其最早载于《嘉祐本草》
(宋代掌禹锡等):“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
例数
31
治疗前
57.49±40.57
治疗后
41.16±32.67*
差值
16.32±29.75
表5 治疗前后血CA125的变化(x-±s,u/m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茴香子、桃仁,治膀胱气甚效”。明代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治冷气疝瘕,寒湿脚气,益右肾,暖丹
田”。又“元阳不足,冷气潜伏,不能归元者宜之”。宋代唐慎微
《证类本草》曰:“治元脏虚冷气之最要”。尚明英等[1] 研究结
果表明,葫芦巴补肾壮阳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种子中锌、锰含量
较高。据研究,补肾中药中锌、锰的含量均较高,如果体内缺乏
锌、锰,将导致性功能紊乱。兰卫等[2]认为葫芦巴种子所含甾体
皂苷类有利尿、抗炎得作用。巴戟天为补肾壮阳、祛寒止痛之良
药,《局方》又有巴戟丸“治妇人子宫久冷,月脉不调”。小茴香
有散寒止痛,理气和中之功效,明代倪朱谟《本草汇言》曰“其
温中散寒,立行诸气,乃小腹少腹至阴之分之要品也”。吴茱萸
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之功,《神农本草经》:“主
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故其
对痛经伴呕吐、腹泻者可谓一举三得。吴茱萸、小茴香均辛苦
热,二者同用加强散寒止痛之功。川楝子性寒,清肝理气止痛,
可防温药过热之弊。川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因其有毒,不宜
久服,故去之。加生黄芪补气扶正。除以上基本药物外,临床根
据不同症状随症加减运用。经行不畅,畏寒肢冷显著者加片姜
黄、桂枝、细辛,片姜黄辛温,外能散风寒湿邪,内能行气血,
通经止痛,桂枝甘温化阳,温通经脉,细辛散寒通窍止痛。经
行大血块者可加制没药破血散瘀止痛,该药与温阳散寒之品配
伍止痛效果更佳。肖承悰教授治疗该病临证还常加用川牛膝,
该药具有活血通经、补肾和引血下行的多重功效,能使诸药作
用直达病所而不伤正。有瘀热之象者加用赤芍、丹皮、红藤等
清热化瘀止痛。经后期多在基础方上加用活血化瘀散结消癥之
品,如莪术、王不留行、刘寄奴等。
本研究结果表明加减葫芦巴丸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治疗前后NRS评分有显著降低,中医症状及体征指标中,痛经
和经色两项指标有显著改善,而疼痛减轻,则生活质量亦相应
提高。此外,加减葫芦巴丸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可
能与活血化瘀中药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有关。
参 考 文 献
[1] 尚明英,蔡少青,王璇.中药胡芦巴宏量及微量元素分析.中药
材,1998,21(11):574-575
SHANG Ming-ying,CAI Shao-qing,WANG Xuan.Analysis on
Macro and Trace Elem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Fenugreek.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1998,21(11):574-575
[2] 兰卫,高晓黎,毛新民.葫芦巴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西北医学
杂志,2008,23(5):335-336
LAN Wei,GAO Xiao-li,MAO Xin-min.The Pharmacology Reseach
Progress of Fenugreek.Northwest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08,23
(5):335-336
(收稿日期:2010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