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麦穗石豆兰与石斛的生药学比较



全 文 :第 32卷第 2期
2009年 4月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ofYunn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Vol.32No.2
4.2009
麦穗石豆兰与石斛的生药学比较*
杨树德■ , 周 莹 , 杨竹雅 , 李惠明
(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 , 云南昆明 650500)
  摘 要:目的:对石斛混淆品麦穗石豆兰 BulbophylumorientaleSeidenf.的假鳞茎与石斛进行生药学比较 ,
为鉴别石斛类药材和开发麦穗石豆兰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别 、 性状鉴别 、 显微鉴别等
方法对麦穗石豆兰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麦穗石豆兰假鳞茎横切面主要特征为:①维管束排成 3圈 , 多为有
限外韧型;②导管 4 ~ 6个散在 , 微木质化;③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粉末特征主要有淀粉粒和针晶。 结论:麦
穗石豆兰与石斛在来源 、 性状及成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 该研究为澄清石斛混淆品和深入开展石豆兰属的相关
研究提供了生药学资料。
关键词:麦穗石豆兰;石斛混淆品;生药学比较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723(2009)02— 0011— 03
石斛历来为滋阴要药 , 混淆品众多 , 包括石斛
属外的金石斛属 、 石仙桃属和石豆兰属等属植
物[ 1] 。其中石豆兰属植物也作药用 , 多用于清热 、
润肺 、止咳[ 2-3] 。麦穗石豆兰为兰科石豆兰属植物
麦穗石豆兰 BulbophylumorientaleSeidenf.的干燥
假鳞茎 , 在滇南也混做石斛使用。因此选取麦穗石
豆兰与石斛进行生药学比较 , 为澄清石斛混淆品和
进一步开发麦穗石豆兰的药用价值提供生药学资
料。
1 来源鉴别
1.1 植物来源
为兰科植物麦穗石豆兰 Bulbophylumorientale
Seidenf.的干燥假鳞茎 。
1.2 实验材料
药材购自昆明药市;对照标本采自云南省景洪
市勐海县 , 经云南中医学院杨树德副教授鉴定。
1.3 植物形态 [ 4]
根出自生有假鳞茎的根茎节上 。假鳞茎在粗 4
~ 5mm的根状茎上直立 , 相距 2 ~ 6cm, 卵球形 ,
通常长 2 ~ 3cm, 粗约 1.5cm, 顶生 1枚叶 。叶长
圆形 , 长 8 ~ 30cm, 宽 1.5 ~ 3.4cm, 先端稍钝并
且稍凹入 , 基部具 0.5 ~ 1cm的柄。花葶生于当年
生的假鳞茎基部侧旁 , 向外下弯 , 长 5 ~ 13cm;总
状花序 3 ~ 6cm, 密生许多覆瓦状排列的花;花序
柄粗壮 , 粗约 3mm, 被 3 ~ 4枚套叠 、 长达 2cm的
鞘;花苞片卵状披针形 , 长 5 ~ 6mm, 先端急尖;
花梗和子房长约 5mm, 萼片浅黄绿色带褐色脉纹;
中萼片卵形 , 长 6mm, 宽 3mm, 先端锐尖 , 全缘;
侧萼片斜卵状披针形 , 长 7.5mm, 宽约 4mm, 基
部贴生于蕊柱足 , 先端急尖 , 两侧边缘稍内卷 , 下
侧边缘彼此靠合而形成兜状 , 背面稍有疣状突起;
花瓣稍斜三角形 , 长 2.5mm, 宽 1.8mm, 基部稍
向蕊柱足下延 , 先端急尖 , 边缘稍有不整齐的齿;
唇瓣肉质 , 浅黄绿色带黑色斑点 , 长约 6mm, 下
部中央具凹槽 , 与蕊柱足形成活动关节 , 先端钝 ,
从基部向外下弯 , 边缘被细乳突 , 基部两侧各具有
1枚 小裂片;裂片镰 刀形 , 长约 1.3mm, 宽
0.4mm, 先端斜尖边缘具小缺刻;蕊柱黄色 , 半圆
柱形;蕊柱足向前弯曲 , 长约 3mm, 末端黄色 ,
其分离部分长 1.5mm;蕊柱齿钻状 , 向前倾斜 ,
长约 1mm;药帽黄色 , 无毛 。花期 6 ~ 12月 。
2 性状鉴别
11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 、 基础应用研究基金项目 (NO:06Y342C)
收稿日期:2008— 00— 00  修回日期:2008— 00— 00
作者简介:杨树德 (1956 ~ ), 男 , 云南昆明人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的研究。 ■通
讯作者:杨树德 , E-mail:yangsd@yahoo.cn。
2009年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第 32卷
图 1 麦穗石豆兰药材图
假鳞茎类长圆锥形 , 皱缩 , 长约 1cm, 直径
0.5 ~ 0.9cm。表面褐色 , 具细纵棱纹 , 上端平直 ,
下端具须根。质坚硬 , 断面不平坦 , 棕黄色 。气
微 , 味淡 。
3 显微鉴别
3.1 横切面
①表皮细胞 1列 , 扁平 , 内含油滴 , 外被角质
层。 ②表皮下 1 ~ 2层细胞较小 , 基本薄壁组织细
胞大小不一 , 小的薄壁细胞中含大量的硅质块。 ③
维管束排成 3圈 , 42 ~ 46个 , 多为有限外韧型 ,
图 2 麦穗石豆兰假鳞茎横切面详图
  1.角质层 2.表皮细胞 3.薄壁细胞 4.淀粉粒
 5.草酸钙针晶
少为双韧型 。④外侧纤维半月形 , 导管 4 ~ 6个散
在 , 微木质化。 ⑤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 , 脐点点
状 、人字形 、飞鸟状 、裂隙状 。粘液细胞大型 , 内
含粘液质 , 可见草酸钙针晶及方晶。
3.2 粉末
红褐色 , 气微味淡。 ①表皮细胞鲜黄色 , 类长
方形 , 壁波状弯曲或连珠状增厚。②导管为单纹孔
或网纹 。③纤维两种 , 一种长条形 , 壁厚 , 胞腔
小;另一种长梭形 , 壁不甚厚 , 少见壁孔 。④淀粉
粒众多 , 层纹明显 , 多单粒 , 少复粒 , 脐点点状 、
人字形 、飞鸟状 、裂隙状 。⑤针晶方晶可见。
图 3 麦穗石豆兰粉末图
  1.表皮细胞 2.导管  3.纤维 4.淀粉粒 5.草
酸钙针晶
4 化学成分
对石豆兰属植物的成分国内研究较少 , 国外如
日本 、 印度和巴西的学者从以下石豆兰属植物:
B.gutulatum、B.gymnopus、B.leopardium、B.odoratis
-simum Lindl.、 B.protractum、 B.reptans、 B.triste、
B.vaginatum及 B.cheiriflower中分离得到菲类 、联
苄类 、 苯丙素类 、黄酮类 、甾体类和挥发性成分等
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 , 其中以菲类 (包括菲 、 9,
10-二氢菲及其二聚体)为主要成分 [ 5] 。
5 麦穗石豆兰与石斛的生药学比较 (以金钗石斛
为例)[ 6 -9]
6 小结与讨论
通过麦穗石豆兰与石斛的生药学比较 , 表明了
二者在性状 、显微及成分方面均不相同 , 麦穗石豆
兰不宜代替石斛使用 。但石豆兰属植物中具有的菲
类及联苄类成分的生物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
发 。
12
第 2期 杨树德 , 等:麦穗石豆兰与石斛的生药学比较               
表 1 麦穗石豆兰与石斛的比较
药材名称 麦穗石豆兰 石斛
来源 为兰科植物麦穗石豆兰 BulbophyllumorientaleSeidenf.的假鳞茎
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 DendrobinnnobileLindl的新鲜或
干燥茎
植物形态
根出自生有假鳞茎的根茎节上 。假鳞茎在粗 4 ~ 5mm
的根状茎上直立 , 相距 2 ~ 6cm, 卵球形 , 通常长 2 ~
3cm, 粗约 1.5cm, 顶生 1枚叶
多年生附生草本 , 茎丛生 , 直立 , 上部多少回折状 ,
稍扁 , 基部窄而圆 , 高 30 ~ 50cm, 粗达 1.3cm, 具
槽纹 , 多节
性状鉴别
假鳞茎类长圆锥形 , 皱缩 , 长约 1cm, 直径 0.5 ~
0.9cm。表面褐色 , 具细纵棱纹 , 上端平直 , 下端具须
根 。质坚硬 , 断面不平坦 , 棕黄色 。
茎的干燥品直径 0.4 ~ 0.6cm, 节间长 2.5 ~ 3cm, 表
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
显微鉴别
①表皮细胞 1列 , 扁平 , 外被角质层 , 内含油滴 。 ②
维管束排成 3圈 , 42 -46个 , 多为有限外韧型 , 少为
双韧型。
①表皮为一列小扁平细胞 , 外被厚的角质层 ②中柱
宽广 , 散在有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 , 木质部导管 1
~ 3个
化学成分 已报道的成分包括菲 、联苄类等 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 , 有石斛碱 、石斛次碱 、 6-羟基石斛碱、石斛醚碱等
[参考文献 ]
[ 1] 包雪声 , 顺庆生 , 陈立钻 .中国药用石斛 [ M] .上
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1.
29-29.
[ 2] 易绮斐 , 邢福武 , 黄向旭 , 等 .我国石豆兰属药用植
物资源及其保护 [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5,
13 (1):65-69.
[ 3] 苏月梅 , 黎桂芳 .Bulbophylum属药用植物资源生态及
其持续利用 [ J] .广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5 (2):31-34.
[ 4]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 (种子植
物)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3. 14, 689 -
691.
[ 5] 陈业高 , 徐俊驹 , 高芳 , 等 .石豆兰属植物化学成分
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 2005,
23 (6):601-605.
[ 6] 孟庆云 .石斛的鉴别 [ J] .中国基层医药 , 1995,
S1:309.
[ 7] 詹泉明 , 黄庆华 .石斛及其混伪品的性状鉴别 [ J] .
福建中医药 , 1999, 30 (5):47.
[ 8] 魏小勇 .石斛属植物生物碱研究进展 [ J] .中国药
事 , 2005, 19 (7):445-447.
[ 9] 王康正 , 高文远 .石斛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 J] .中
草药 , 1997, 28 (10):633-635.
(编辑:岳胜难)
ThePharmacognosticStudyofBulbophylumOrientale
YANGShu-de, ZHOUYing, YANGZhu-ya, LIHui-ming
(YunnanUniversityofTCM, KunmingYunnan650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pseudobulbofBulbophylumreptan(Lindl)Lindl.withDen-
drobiumwhichwasusedasDendrobium.Methods:Pharmacognosticmethodsuchasoriginidentification, macro-
scopicidentificationandmicroscopicidentificationwasusedtocomparewithDendrobium.Results:Thekeyfeature
ofitspseudobulbcrosssectionincluded-closedcolateralvascularbundle;4 to6 vesselsinitsxylem;starch
grain;powder-starchgrainandsclereid.Conclusions:ItwasdiferenttoDendrobium.Thisreportsuppliesphar-
macognosticaldataforitsdeeperstudyandtheidentification.
KEYWORDS:BulbophylumOrientale;DendrobiumAdulterant;Pharmacognosy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