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壮药花叶九节木的生药鉴别



全 文 :药 物 研 究
The medicine study
基金项目: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系统性研究课题 (桂中重系 201308)。
作者简介:陆国寿,助理研究员,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中药化学及中药质量标准研究,Email:luguoshou@ foxmail. com
通信作者:屈信成,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中药资源研究,E - mail:qxc20050723@ 163. com。
壮药花叶九节木的生药鉴别
陆国寿1 屈信成1 卢文杰1,3 石 磊2
1.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2;2.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2;
3. 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 目的:建立壮药花叶九节木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花叶九节木在性状、显微
方面具明显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对花叶九节木有鉴别意义。
【关键词】 花叶九节木;生药学;性状;显微
【中图分类号】R282.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 - 8517 (2014)05 - 0011 - 02
花叶九节木为茜草科植物花叶九节木 Psychotria siamica
(Craib)Hutch. 的全株,别名驳骨草、小功劳、百样化,茶
山虫。壮文名为 Gomwnlaeq。《中国壮药学》[1]、《广西本草
选编》[2]、《广西药用植物名录》[3]、《中华本草》[4]均将其收
录。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中国壮药学》认为其性凉、
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感冒,肠炎,
痢疾,风湿骨痛,跌打骨折[1]。《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认为
其全株可用于肝炎,骨折,小儿疳积,肠炎,痢疾;叶可消
肿,用于疔疮,烫伤[3]。目前,尚未见花叶九节木在生药学
方面的研究报道。本实验对花叶九节木的性状、显微方面进
行了研究,以期为其鉴定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 1 材料 花叶九节木采于广西金秀等县市,经广西中医
药研究院赖茂祥教授鉴定为茜草科植物花叶九节木 Pavetta
siamica (Craib)Hutch.。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 2 仪器 ERMATOKY0416 旋转式切片机 (日本),AK
-400A摇摆式粉碎机 (浙江),奥林巴斯 BH - 2 生物显微
镜 (日本),LY - HPCCD 万能视频成像装置 (四川),奥
林巴斯 DP20 照相系统。
2 实验方法
取部分药材的茎和叶按石蜡切片法制作横切面片,取
适量药材粉碎过五号筛后按粉末制片法制作粉末片。切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
3 结果
3. 1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直径 0. 3 ~ 1cm,表面黄褐色
或灰褐色,具纵皱纹,节上有明显托叶痕。体轻质坚,不
易折断,断面木部占绝大部分,呈棕黄色裂片状,中心有
髓。叶纸革质,对生,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顶端渐尖,
基部楔形,边缘微波状多皱缩,长 4 ~ 11cm,宽 2 ~ 4cm,
上表面灰绿色,下表面灰棕色,被毛。质脆,气微,味苦。
3. 2 显微鉴别
3. 2. 1 茎横切面 木栓层细胞数列,长方形,有的细胞含
有棕黄色分泌物质。皮层细胞数列,长圆形或类圆形,有
的细胞间有空隙。中柱鞘纤维 1 ~ 3 列环状排列,韧皮部
薄,薄壁细胞中有的含棕黄色分泌物质。木质部约占茎的
1 /3,木射线细胞 1 ~ 2 列,导管单个或几个相连放射状分
布,直径 26 ~ 56μm。髓部薄壁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本品
薄壁细胞内含有针晶及草酸钙柱晶,针晶束长 46 ~ 126μm,
柱晶直径 1 ~ 5μm,长 52 ~ 155μm。见图 1。
·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药 物 研 究
The medicine study
3. 2. 2 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细胞 1 列,类方形,下表皮细
胞较小,有非腺毛,细胞 2 ~ 10,直径 16 ~ 30μm,长 28 ~
122μm。栅栏组织细胞 1 ~ 2 列,不通过主脉,短圆柱形,
长 18 ~ 42μm,约占叶肉组织 1 /3。海绵组织细胞类圆形或
不规则形,排列疏松。中脉维管束心形,木质部导管放射
状排列,韧皮部较小。上表皮中脉处稍凸出,下表皮中脉
处明显凸出。本品薄壁细胞内含有针晶及草酸钙柱晶,针
晶束长 66 ~ 123μm,柱晶直径 1 ~ 5μm,长 52 ~ 163μm。见
图 2。
3. 2. 3 药材粉末 淡棕色。纤维黄色或淡棕色,单个或成
束,末端钝、平截或渐尖,孔沟明显,直径 18 ~ 31μm。非
腺毛细胞 2 ~ 10 个,细胞壁有疣状突起,直径 13 ~ 32μm,
长可至 310μm。导管主为螺纹导管,直径 19 ~ 36μm。草酸
钙柱晶和针晶散在或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柱晶直径 1 ~
5μm,长 43 ~ 166μm,针晶束长 56 ~ 128μm。上表皮细胞
垂周壁稍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平轴式,
副卫细胞 2 个。见图 3。
4 结论
研究表明花叶九节木在性状、显微方面有明显的特征,
如茎的皮层有中柱鞘纤维环;叶下表皮细胞有非腺毛;茎、
叶的薄壁细胞和粉末中含有针晶及草酸钙柱晶;薄层色谱
方面有明显斑点等。这些特征在生药学上可作为花叶九节
木的鉴别依据。
参考文献
[1]梁启成,钟鸣主编. 中国壮药学 [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
498 ~ 499.
[2]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主编. 广西本草选编 (下册)[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4:1796 ~ 1797.
[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编.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M]. 南宁:广
西人民出版社,1986:395.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第 6 册)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68.
(收稿日期:2014. 01. 06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
)
(上接第 10 页)
17. 3 (C - 19),36. 1 (C - 20) ,18. 7 (C - 21) ,33. 8 (C -
22) ,26. 0 (C - 23) ,45. 7 (C - 24) ,29. 1 (C - 25) ,19. 8
(C - 26) ,19. 0 (C - 27) ,23. 0 (C - 28) ,11. 9 (C - 29)。
以上波谱数据与文献 [3] 报道的豆甾 - 4 - 烯 - 3 - 酮
(stigmast - 4 - en - 3 - one)一致。故化合物Ⅲ鉴定为豆甾
- 4 -烯 - 3 -酮 (stigmast - 4 - en - 3 - one)。
化合物Ⅳ:白色粉末,mp 292 ~ 294℃。TLC 薄层板上
喷 10%硫酸乙醇溶液显紫红色。与胡萝卜苷对照品共薄层
层析,Rf值及显色行为完全一致,混合溶点不下降,故鉴
定为胡萝卜苷。
化合物Ⅴ:黄色针晶 (甲醇),ESI - MS m/z:337 [M
+ Na]+,1H - NMR (CDCl3,400 MHz):δ8. 13 (2H,d,J
= 9. 0Hz,H -2’and H - 6’) ,6. 99 (2H,d,J = 9. 0Hz,H
-3’and H - 5’) ,6. 44 (1H,d,J = 2. 0Hz,H - 8) ,6. 32
(1H,d,J = 2. 0Hz,H - 6) ,3. 94 (3H,s,OCH3) ,3. 85
(3H,s,OCH3). 13C - NMR (CDCl3,400 MHz):δ146. 4
(C - 2) ,136. 2 (C - 3) ,175. 7 (C - 4) ,161. 4 (C - 5) ,
98. 2 (C - 6) ,166. 0 (C - 7) ,92. 5 (C - 8) ,157. 1(C -
9) ,104. 4 (C - 10) ,123. 6 (C - 1’) ,129. 8 (C - 2’) ,
114. 4 (C - 3’) ,160. 9 (C - 4’) ,56. 2 (OCH3) ,55. 8
(OCH3)。以上波谱数据与文献 [4]报道的 3,5 -二羟基
- 4’,7 -二甲氧基黄酮 (3,5 - Dihydroxy - 4',7 - dime-
thoxyflavone)一致。故化合物Ⅴ鉴定为 3,5 -二羟基 - 4’,
7 -二甲氧基黄酮 (3,5 - Dihydroxy - 4 ',7 - dimethoxyfla-
vone)。
3 讨论
一匹绸为壮族民间常用药,有关其化学成分研究较少,
本文采用硅胶、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 LH - 20 等柱色谱技
术对一匹绸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系统的研究,从
中分离得到 4 个甾体类及其苷类化合物,一个黄酮类化合
物。本文的研究将为一匹绸进一步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一匹绸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
意义。
参考文献
[1]Mahato SB,Kundu AP. 13C - NMR spectra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 - a
compilation and some salient features [J]. . phytochemistry,1994,37 (6):
1517 - 1575.
[2]白玉华,于辉,常乃丹,等. 日本苦苣菜的化学成分 [J]. 中国药科大
学学报,2008,39 (3):279 - 281.
[3]Elvira M,Gaspar M,dss Nevens H J C. Steroidal constituents from mature
wheat straw[J]. Phytochemistry,1993,34 (2) :523 - 527.
[4] Agrawal P W,Rastogi R P. Carbon - 13NMR spectroscopy of flavonoids
[J]. Heterocycles,1981,16 (12) :2181 - 2236.
(收稿日期:2013. 12. 14)
·2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