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study o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Golden Coast in Changli County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全 文 :第 12卷 第 3期
2 0 0 4年 7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o1.12 No.3
July, 2004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李育华 张凯旋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园林系 昌黎 066600)
段新玉 刘雪梅
(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昌黎 066600)(河北廊坊市九天集团公司 廊坊 065000)
摘 要 简析了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内旅游,
区外服务”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与措施,并强调“区内旅游”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突出区域特色,以人为
本和丰富文化内涵。
关键词 黄金海岸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开发模式 可持续发展
11 study o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Golden Coast in Chun~i County.LI VtrHua.
ZHANG Kai—Xuan(~ ent of torticulmreand Ckarden,Hd:ei Normal Colegeof.Science andTechnology,Changli 066600),
DUAN Xin-Yu(Administration Ofice of the Natural Reserve of the Cold Coast,Changli 0666oo),LIU Xue—Mei(The Jiutian
GID C[种pany in the Langfmng City of Hebd Provl~lee,Langfang 065000),CJEA,2004,12(3):202-204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present condi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the Golden Coast in Changli Co unty have been analyzed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pmpo~ t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travel inside,service outside’and SOme appropriate measures of the reserve ecotourism,especially emphasizing
that the ‘travel inside’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scientific designing,highlighting its feature,
regarding people 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amplify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Key words The natural reserve of the Go lden Coast,Ecotourism,Developmen t patter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研究区域概况与旅游开发现状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东南部沿海,总面积 300km2,其中陆域
91.8km2,海岸线长 30km,全境为沙质海岸,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10.2℃,年均降水量
630ram。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形成沙生生物群落、潮问带生物群落和浅海生物群落,构成综合生态系统自
然保护区,并根据保护功能将其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核心区位于陆域保护区中部,缓冲区主要位
于保护区南部(保护区中部、七里海以东局部地区也属缓冲区),试验区位于七里海(包括七里海)及其以北地
区,其保护对象是沙丘、沙堤、泻湖、林带及海洋生物等构成的沙质海岸自然景观和沿岸海区生态系统,是研
究海洋动力过程和海陆变化的典型岸段,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该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
游资源特点一是 自然景观独特,保护区内拥有浅海、沙滩、沙丘、沙堤、林带、草原、泻湖和洼地等多种地貌景
观,类型多样且组合优良,尤其是沿岸连绵起伏的40多列沙丘(最高处达 44m)陡缓交错,起伏有序,造型优
美,与碧海、蓝天、金滩和绿林一同构成“大漠”与碧海融合的海洋沙漠绿洲景观,乃世界罕见。加之保护区海
岸线长,水域宽,沙细滩缓,水清潮平,其规模和气势居我国沙质海岸之首,成为当代“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
游胜地。二是动植物种类丰富,自然保护区沙丘带内侧为几万米人工防护林带,面积约 40km2,其中密林面
积 13km2,乔木以刺槐、小叶杨和柳树为主,灌木以紫穗槐为优势种,有数十种野生滨海沙生和湿生植物如盐
地碱蓬、柽柳、野鸢尾、二色补血草和沙钻台草等,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狭叶瓶尔小草及独特的植物景观如
悬根槐、碱蓬湿地形成的“红地毯”、沙漠植被等。鸥类、鸭类和鹬类等珍稀水禽达 168种,其中有世界珍禽黑
嘴鸥。海洋物种有桡足类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和浅海底栖动物 200多种,被动物分类学家誉为“活化石”的文
昌鱼为该区底栖动物的优势种,浅海 15m等深线附近其密度达1035尾/m ,是 目前全国文昌鱼分布密度
*河北省科技厅指导性项目(02457292)部分研究内容
收稿 日期:2003—05—31 改回日期:2003—07—02
第 3期 李育华等: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203
最高地区之一。三是环境资源质量好,据秦皇岛海上环境监测站综合评定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海域属 1类
海水,海滨大部分处于自然原始荒芜状态,环境幽静,春夏季阳光和煦,空气清新凉爽,鸟语花香,林区负氧离
子有 2000多个/cm。,为一般住宅的40~50倍 ,是天然“氧吧”,故可充分发挥该区近京津的优越区位发展生
态旅游事业 ,以拉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 90年代以来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得
到快速发展,1992年滑沙场剪彩游客接待量为 14.3万人,1993年达 25.1万人,1994年 27.6万人,1995年
36万人,1996年 44.93万人,1997年 26.7万人,1998年 20万人,1999~2001年每年维持在 15万人左右
(因抚宁滑沙场建成开放并与其形成竞争,使游客量下降)。2000年翡翠岛核心景区向游人开放,以其原始
大漠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当年增加游客量 3万人,2001年增至 6万人。2002年伴随昌黎首届大地沙雕艺
术节的召开和金沙湾浴场开业游客骤增,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该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一是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近年来随着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海洋资源
开发利用,海水养殖业在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浅海养殖已成为自然保护区主
要污染源,加之旅游者环保意识较差和行为不当,如随手丢弃各种旅行垃圾等造成环境污染,加剧旅游开发
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矛盾。二是开发不当,由于一度忽略了保护区生态保护,一味大力追求经济利益,使有
些地方旅游开发力度过大,如缺少游客容量控制,旅游旺季翡翠岛人满为患,致使沙滩环境质量下降。加之
规划建设不当,在开发应受保护的核心区(如翡翠岛景区)同时,却使一些游区疏载,导致资源闲置和浪费,如
保护区南部缓冲区尚未开发利用;试验区也未得到有效开发,且已开发景区存在旅游活动范围小、游程短和
内容单一等问题,如滑沙场、翡翠岛、金沙湾浴场所开设的主要旅游项 目均为滑沙和海浴,缺少鲜明特色,重
复建设现象严重。另外有些基础设施与自然景观尚不协调,如在滑沙场临海一侧几十米处修筑高 50em挡
沙墙,之后又于此陆续建筑高3m的商业设施,一定程度破坏了自然景观;翡翠岛距海水5m沙滩处修筑 1排
铁质摇摆椅等;春秋季节也未得到充分利用。三是缺乏资金支撑,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昌黎县财政困难,无
力对保护区旅游业加大投资力度,致使该区经济发展总体规模小且速度慢,旅游点景观基础建设薄弱,绝大
多数旅游资源仍处于未开发或半开发状态,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滞后,且社区居民抑或旅游经营者的旅游观念
尚较落后,发展生态旅游的意识和市场观念淡薄,对外宣传力度较小及当地旅游产品知名度低而缺乏竞争
力,整体综合效益差,这些均制约着该区旅游业的发展。据调查我国平均每个自然保护区建设费用缺口占其
总需求量的60%,年管理费缺口占其总需求量的 26%l1 J。四是人才匮乏,管理滞后。生态旅游地能否持续
发展决定于其开发与管理科学化与生态化程度,是否达到既能在开发与管理中维护旅游地生态环境和自然
景观,又能为旅游者提供回归自然的旅游体验,其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旅游管理者的素质 J。鉴于生态旅游所
固有的特殊性,生态旅游管理人员除具有常规旅游开发与管理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很高的环境保护意识、环
境管理技能和环境宣传教育能力等素质。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一些旅游管理人员生态学知识贫乏和生态保
护意识淡薄,旅游管理不到位,决策随意化,各自为政,造成旅游环境不整洁,旅游市场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
等问题,影响了该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与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城市公园和人造景点的观赏游览,而开
始“走向自然”、“认识自然”和“回归自然”,生态旅游日益成为公众热门话题_3 J。而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就是
保护资源、使旅游者获得高品位体验和提高社区居民收入。由于自然保护区内保存了众多珍稀濒危、特有动
植物物种和原始自然本底,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因此生态旅游必将成为首选目标,而在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
开发生态旅游是非常必要的,但其前提是必须保护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和自然景观,因此必须树立可持续发
展的资源观,坚持以保护为主,旅游服从保护的开发原则,使旅游开发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笔者认为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可实行“区内旅游,区外服务”的开发模式,即在保护区内开展自然景观生态旅
游活动,而将大型商业性服务设施(如宾馆、饭店和商贸市场等)规划建于保护区外围,同时对“区内旅游”和
“区外服务”进行中长期发展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区内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一是必须遵守《海洋自然保护
区管理办法》及《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办法》,并坚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
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筹建旅游设施、筹划旅游线路时应避免对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造成不利影响,旅游
规划所设计的项目要有利于保护生态旅游目标和功能的实现;旅游线路、活动强度及游客人数等设计应限于
生态环境允许范围内;所有必要的海滩服务设施必须后撤至距海岸 100m以外的地方;加强对浅海养殖业的
管理和污染治理,增设污染物处理设施;委派专人清理旅游垃圾和义务发放废弃物专用袋等,维护良好的旅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2卷
游环境。二是对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进行全面的科学规划,并加强监测。鉴于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
责任的旅游方式,只有规划与监测先行并重视规划科学性和可行性,保护性开发才能落实 j。因此该保护区
生态旅游规划应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综合进行,空间上可分为核心区——严格受保护的区域,应禁止各种资
源开发活动,基于翡翠岛已开发生态旅游的现状,建议保护区管理部门与昌黎县人民政府、旅游局及开发商
等相关部门协商解决,以取消其旅游活动,使保护区受到有效保护;分散游憩区——以保护区南部和中部缓
冲区为主,可作为少数分散游客游览对象,只允许步行或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等简单交通工具入内,并需严格
控制游客人数,可开辟为沙海林野营科普生态旅游区(南部)和新开口渔港生态旅游区(中部);密集游憩
区——为游客集中活动区域,以北部试验区为主,对交通工具基本不予限制,可开辟为滑沙场与金沙湾浴场
综合生态旅游区。时间上可根据该保护区旅游季节性集中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延长旅游季节,增强各旅游
景点吸引力,如可利用每年5、6月份槐花盛开期及春秋季节黑嘴鸥、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在此栖息、繁殖和迁
徙的特点,策划“槐花节”、“蜂蜜促销节”或“爱鸟周”等有意义的特色旅游活动,以吸引旅游者、学生和科研人
员来此参观考察;冬季则需做好旅游区修复工作。同时其规划应着眼于带状海滨的整体开发,避免重复建
设,优化设计与开发各景区特色鲜明的旅游项 目,以发挥各自优势和形成特色,如在开展海浴的同时,滑沙场
重点开展索道滑沙、滑草和海上游艇项目,并增设一些旅游娱乐项目以增加游客参与性;金沙湾浴场重点搞
好沙雕艺术观赏与亲手制作活动,并利用其景点内森林开展林憩、野营活动等;翡翠岛在取消其旅游活动的
同时,可在其核心区外围建设高空缆车等游览设施,供游客高空游览观赏核心区内原始壮观的海洋大漠风
光。同时必须注重加强环境监测,尤其应加强对沙丘自然动态变化的监测,并注重生态环境特别是林地的保
护工作,对随时出现的环境问题及时治理和解决,做好生态补偿。三是景点设计“以人为本”,突出文化内涵。
根据生态旅游者崇尚“回归自然”的旅游 目的,坚持生态旅游原汁原味,反对建造大量的人造景观;充分考虑
旅游者的需要和当地居民的利益,在满足游客特殊体验观光游览点的同时,要以保障游客安全和环境保护为
准则;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如在海滩上开展现场沙雕表演,让热爱沙雕艺术的游客能亲自参与创作,或组织
沙滩排球、足球比赛,抑或由导游讲解沙丘及七里海的成因,并可加强游道两侧科学文化知识宣传,如竖立环
保宣传标牌或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简介宣传牌等,在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深化其旅游体验。“区外
服务”的开发应将“区外服务”与“区内旅游”有机结合,即服务社区可集中选在黄金海岸北部景区,尤其是将
对环境或景观影响大的大型商业性服务设施建在保护区外,保障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为此一是要转变旅游观
念,多方面吸引资金,改善区域旅游形象。保护区应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和私人投资等,拓宽投资渠道,加
强生态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外宣传,树立良好的区域旅游形象,并把昌黎县旅游业
与秦皇岛沿海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近邻效应提升该区域旅游形象和拓展客源市场。二是加强管理,重视人
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尽快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各种管理指标量化确定合理的
奖惩措施,以此促进管理质量的提高,如对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及其他旅游商品实行明码标价;规范旅游市场
和旅游商品市场,增强“区外服务”力度,对各种坑客、骗客行为实行举报制度,并制定处罚条例等。通过进
修、培训和引进方式建立一批高素质的旅游管理队伍和导游队伍,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三是保护区应坚持
与社区共建的原则,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导游、保卫、环卫和手工业等行业,引导他们自觉投入到保护区建设事
业当中。同时大力强化生态意识,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如餐饮业结合本地物产,以地域产品特别是当地绿色
食品为主_4]。加强对游客宣传教育,增强游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规定其旅游途中应遵循的保护资源与环
境的行为准则,使游客的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从而有效保护该 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草地等绿色植
被,保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及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少旅游对资源和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有利于实现生态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 考 文 献
1 庞振刚.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经济,2001(5):21
2 梁锦梅.生态旅游地开发与管理研究.经济地理,2001,21(5):631
3 陈东田,吴人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规划——浙江天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中国园林,2000,16(5):69-72
4 傅岳瑛,刘 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