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收稿日期:2004-08-07 改回日期:2004-09-20
东北农牧交错带种植苜蓿与玉米综合效益研究*
杨恒山 曹敏建 范 富 李春龙 李凤山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 110161)(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通辽 028042)
摘 要 研究表明种植苜蓿当年干物质量仅为玉米干物质量的48.8%,而粗蛋白质量较玉米高66.3%,其投入及
产出均低于种植玉米,其净产值与种植玉米接近;0~30cm土层内苜蓿根干物质量为玉米的3.06倍,苜蓿地土壤
容重、孔隙度分别为玉米地的95.53%和104.81%,pH较玉米地下降0.1;0~20cm土层内苜蓿地土壤有机质、碱
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低于玉米地,速效钾含量则高于玉米地;春季苜蓿地土壤风蚀量仅为玉米地的41.81%。
关键词 苜蓿 玉米 综合效益 农牧交错带
CoLparisonofcoLprehensivebenefitsbetweenalfalfaandcorninagriculture-pastureecotoneintheNortheastChina.
YANGHeng-Shan,CAOMin-Jian(ColegeofAgronomy,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henyang110161,China),
FANFu,LIChun-Long,LIFeng-Shan(ColegeofAgronomy,InnerMongoliaUniversityforNationalides,Tongliao
028042,China),CJEA,2005,13(4):107~109
Abstract AfieldexperimentwasconductedtocomparethecomprehensivebenefitofalfalfawiththatofcorninTongliao
inInnerMongolia.Theresultsshowthatthedrymatteryieldofalfalfaisonly48.8%ofthatofcorn,whilethecrude
proteinyieldofalfalfaishigherthanthatofcornwith66.3%.Althoughtheinputandoutputvaluesofalfalfaareboth
lowerthanthoseofcorn,thenetoutputvaluesofthemarenearlyequivalent.Thedryrootweightofalfalfais3.06times
ofthatofcorn,bulkdensityandporosityofalfalfafieldare95.53%and104.81%ofthoseofcornfieldrespectivelyin
0~30cmsoillayer.Theorganicmatter,alkalinehydrolysisN,availablePandpHofalfalfafieldareallowerthanthoseof
cornfield,whileavailableKishigherthancornfieldin0~20cmsoillayer.Thedeflationofalfalfafieldisonly41.81%of
thatofcornfieldinspring.
Keywords Alfalfa,Corn,Comprehensivebenefit,Agriculture-pastureecotone
(ReceivedAug.7,2004;revisedSept.20,2004)
东北农牧交错带沙漠化日趋严重,草地超载过牧和不合理农垦是导致其沙漠化的主要原因[1,2]。自
2002年始东北农牧交错带逐步实施草地禁牧舍饲后,饲草短缺成为制约当地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而实施农
田种草是解决草地禁牧与畜牧业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3,4]。本试验研究了东北农牧交错带种植苜蓿与玉米
的综合效益,为该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引草入田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2年5月~2003年4月在内蒙古通辽市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试验地属典
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4࠷,极端最低气温-30.9࠷,≥10࠷年活动积温3184࠷,年均降水量
399.1mm,生长季内(4~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9%,年无霜期150d。试验田土壤为灰色草甸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16.29g/kg,碱解氮52.01mg/kg,速效磷35.80mg/kg,速效钾194.76mg/kg,pH8.38。供试
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MedicagosativaAlgonquin)由加拿大引进,秋眠级数为2级,供试玉米品种为试
区主栽品种“哲单14”,由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
苜蓿与玉米试验田面积均为0.2hm2,相邻种植。于5月15日人工条播苜蓿,播量15kg/hm2,行距
30cm,基施P2O554kg/hm2、S45kg/hm2、Ca72kg/hm2、K2O90kg/hm2,生长季内铲草、灌水各3次,中耕培
土1次,苗期防地下害虫2次。5月1日播种玉米,播量45kg/hm2,行距60cm,株距30cm,基施P2O5
82.8kg/hm2、N32.4kg/hm2,追施N208.35kg/hm2,生长季内铲草、中耕培土各2次,灌水3次,防治玉米螟
第13卷第4期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Vol.13 No.4
2005年10月 ChineseJournalofEco-Agriculture Oct.,2005
1次。分别于7月15日和9月20日现蕾初花期刈割苜蓿,留茬10cm,测产面积为不含边行及两头10行
10m的3个样方;取样1kg于65࠷恒温箱烘干,测其鲜干比并折算干草产量。9月26日收获玉米,测产面积
为不含边行及两头5行10m的3个样方,籽粒风干后测产,茎叶测鲜产,并取样3株于65࠷恒温箱烘干测其
鲜干比并折算干草产量。取上述测定鲜干比的烘干样品及籽粒风干样品各1kg,用凯氏定N法测粗蛋白质
含量[5]。2003年4月6日测定残茬及根重,苜蓿地选取2垄2m、玉米地选取2垄1.8m各3个样方,齐地面
剪下残茬称重,之后分0~10cm、10~20cm和20~30cm3个土层取根,洗净、烘干后称重。用剖面法采集土
壤样品,在苜蓿地、玉米地均取茎茬均匀的3个样点,每样点在0~10cm、10~20cm和20~30cm土层各取3
个土样,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用计算法测定孔隙度,用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用凯
氏定N法测定土壤全N含量,用扩散吸收法测定碱解氮含量,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磷含
量,用四苯硼钠比浊法测定速效钾含量,用电位法测定pH[6]。试验在土壤风蚀最严重的3月下旬至4月中
旬早7:00~18:00用自制风蚀仪测定土壤风蚀量,试验共进行7次。当天试验结束后分别保存土样,全部试
验结束后风干土样,电子天平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效益
苜蓿与玉米干物质及粗蛋白质产量研究表明,苜蓿第1茬、第2茬及玉米秸秆、籽粒干物质产量分别为
5.4551t/hm2、4.9199t/hm2、13.2237t/hm2和8.0339t/hm2,粗蛋白质产量分别为0.9563t/hm2、0.7586t/hm2、
0.4126t/hm2和0.6189t/hm2,干物质产量苜蓿低于玉米(鲜干比苜蓿第1茬为4.12,第2茬为4.09,玉米秸秆为
3.04),但粗蛋白质产量苜蓿高于玉米(粗蛋白质含量苜蓿第1茬为17.53%,第2茬为15.42%,玉米籽粒为
7.02%,秸秆为3.12%),干物质产量苜蓿仅为玉米的48.8%,粗蛋白质产量苜蓿比玉米高66.3%,当前畜牧业
生产蛋白质饲料不足,草地禁牧下青绿饲草短缺,部分玉米田改种苜蓿其饲料效益更为明显。种植苜蓿与玉米
经济效益比较表明,种植苜蓿投入、产值及净产值分别为2310.0元/hm2、7262.5元/hm2和4952.5元/hm2,种植
玉米投入、产值及净产值分别为2530.0元/hm2、7485.01元/hm2和4955.01元/hm2,投入与产出种植苜蓿均较
种植玉米低(化肥、种子、水费、农药、地租玉米投入分别为810元/hm2、225元/hm2、450元/hm2、45元/hm2和
1000元/hm2,苜蓿分别为435元/hm2、225元/hm2、600元/hm2、50元/hm2和1000元/hm2,苜蓿干草0.70
元/kg,玉米籽粒0.80元/kg,玉米秸秆0.08元/kg),但纯利润种植苜蓿与种植玉米基本持平,种植苜蓿第2年
后草产量增加且投入减少,则种植苜蓿经济效益将超过种植玉米。
表1 苜蓿与玉米地土壤容重及总孔隙度分布状况
Tab.1 Soilbulkdensitiesandporositiesofalfalfaandcornfields
土层/cm 土壤容重/g·cm-3Soilbulkdensity 总孔隙度/% Porosity
Soillayer 苜蓿
Alfalfa
玉米
Corn
苜蓿/玉米
Alfalfa/corn
苜蓿
Alfalfa
玉米
Corn
苜蓿/玉米
Alfalfa/corn
0~10 1.2945 1.3325 0.9715 51.1497 49.7183 1.0288
10~20 1.3195 1.3838 0.9535 50.2069 47.7812 1.0508
20~30 1.3259 1.4078 0.9418 49.9674 46.8754 1.0660
平 均 1.3133 1.3747 0.9553 50.4413 48.1250 1.0481
2.2 生态效益
苜蓿、玉米根重及其分布
比较表明,0~10cm、10~20cm
和20~30cm土层苜蓿根干物
质 量 分 别 为 234.44g/m2、
103.61g/m2和52.23g/m2,玉米
根干物质量分别为116.88g/m2、
7.19g/m2 和 3.38g/m2,0~
30cm土层内根干物质量苜蓿
为玉米的3.06倍,玉米
根重主 要集中在 0~
10cm土层内,而苜蓿根
重10~30cm土层内仍占
相当比例。由表1可知,
0~30cm土层内种植苜
蓿较种植玉米土壤容重
降低,孔隙度增加,且随
土壤深度的增加效应增
表2 苜蓿与玉米地土壤养分状况
Tab.2 Soilnutrientcontentsofalfalfaandcornfields
土层/cm 有机质/g·kg-1 碱解氮/mg·kg-1 速效磷/mg·kg-1 速效钾/mg·kg-1 pH值
Soillayer OrganicmatterAlkalinehydrolysisN AvailableP AvailableK pHvalue
苜蓿 玉米 苜蓿 玉米 苜蓿 玉米 苜蓿 玉米 苜蓿 玉米
Alfalfa Corn Alfalfa Corn Alfalfa Corn Alfalfa Corn Alfalfa Corn
0~10 16.263 18.087 45.69 55.49 34.32 44.15 238.33 220.00 8.20 8.29
10~20 11.997 15.773 36.08 48.93 24.05 27.86 180.17 172.67 8.30 8.40
20~30 14.500 14.003 44.17 45.13 39.57 29.01 194.00 192.33 8.25 8.35
平 均 14.253 15.954 41.98 49.85 32.65 33.67 204.17 195.00 8.25 8.35
强。苜蓿对土壤结构的改善主要在于其根系发达,穿透土壤能力强。由表2可知0~30cm土层内土壤有机
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苜蓿地均低于玉米地,其中0~10cm土层尤为显著,这主要是由于测定时苜蓿根系
108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13卷
仍为活体,其培肥地力的作用尚未发挥,而此时玉米根系已部分分解,且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玉米地偏高与
其化肥残留有关。苜蓿地速效钾含量3个土层均高于玉米地,主要原因为苜蓿地施用K肥(基于安全越冬
和刈后再生考虑)而玉米地未施K肥,且玉米耗K量大于苜蓿。苜蓿地各土层pH均较玉米地低,表明苜蓿
具有改碱作用。苜蓿地各速效养分含量、玉米地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为10~20cm土层最低,说明P、K肥
宜深施。由表3可知苜蓿地输土量仅为玉米地输土量的
41.81%,玉米地因根茬稀疏(残茬量仅为95.33g/m2),输
土量随高度变化与裸地相似;而苜蓿地因根茬密集(残
茬量高达326.54g/m2),贴地气层风速小,输土量自下
而上增加。5cm、15cm、25cm和35cm高度处苜蓿地输
土量分别为玉米地的16.42%、39.41%、57.56%和
73.67%,随高度增加,二者渐趋一致。同一背景下不同
茬口进入风筒内土量的比值可反映土壤相对风蚀量的
大小,苜蓿地土壤风蚀量远小于玉米地,种植苜蓿可显
著减少土壤风蚀,保持地力。
表3 苜蓿与玉米地输土量比较*
Tab.3 Transportedsoilamountsofalfalfaandcornfields
风筒高度/cm
Heightof
windtube
输土量/gTransportedsoilamount
苜蓿地 玉米地
Alfalfafield Cornfield
比 值
Rates
5 0.5330 3.2436 0.1643
15 0.8796 2.2317 0.3941
25 1.0986 1.9085 0.5756
35 1.3315 1.8073 0.7367
总计 3.8427 9.1911 0.4181
*风筒高度为风筒中心距地面高度,输土量为7日输土总量。
3 小 结
东北农牧交错带种植苜蓿,播种当年干物质量仅为玉米干物质量的48.8%,但粗蛋白质产量较玉米高
66.3%;种植苜蓿生产投入及产出均低于种植玉米,但二者净产值相近。种植当年苜蓿根系远较玉米发达,
0~30cm土层内苜蓿地较玉米地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加、pH值下降,同时随深度增加其效应愈明显。
0~20cm土层内苜蓿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低于玉米地,其原因主要是施肥残留对土壤养分
存在影响,且苜蓿(1年生)根系仍为活体而玉米根系已部分分解。苜蓿地茎茬密集,土壤风蚀量仅为玉米地
的41.81%,春旱风蚀严重的农牧交错带种植苜蓿可有效控制土壤风蚀。苜蓿为多年生牧草,翌年后草产量
增加且生产投入成本减少,经济效益将高于玉米,且种植苜蓿具有显著生态效益,故东北农牧交错带部分玉
米地改种苜蓿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之举。
参 考 文 献
1 程 序.农牧交错带研究中的现代生态学前沿问题.资源科学,1999,21(5):1~8
2 廖允成,付增光,贾志宽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成因与防治技术.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20(2):95~98
3 任继周.藏粮于草施行草地农业系统———西部农业结构改革的一种设想.草业学报,2002,11(1):1~3
4 祝廷成,李志坚,张为政等.东北平原引草入田、粮食轮作的初步研究.草业学报,2003,12(3):34~43
5 宁开桂.实用饲料分析手册.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45~51
6 陆 欣.土壤肥料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436~475
第4期 杨恒山等:东北农牧交错带种植苜蓿与玉米综合效益研究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