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life parameters in natural population of Spodoptera litura (Fabrieius)

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生命参数的研究



全 文 :第 10卷 第 4期
2 0 0 2年 1 2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o1.10 No.4
Dee., 2002
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生命参数的研究
秦厚国 叶正襄 黄水金 丁 建 罗任华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塞所 南昌 330200)
摘 要 观察 了斜纹夜蛾第4代和第5代 自然种群各虫态存活率、性比、产卵量和种群趋势指数,应用控制指数分
析法分析天敌等因子对斜纹夜蛾 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第 4代和第 5代斜纹夜蛾 自然种群卵孵化率分别
为88.34%和 89.33%,蛹存活率分别为57.74%和 61.48%,幼虫期存活率分别为0.78%和 0.63%,成虫性比接近
1:1,雌成虫产卵量平均 1723粒和 1477粒,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 3.145和 2.31。在各类作用因子中“蜘蛛”对斜纹
夜蛾种群数量控制作用最大,控制指数分别高达 12.83和9.06,其次是“疾病及 自然死亡”等因子。
关键词 斜纹夜蛾 自然种群 生命参数 控制指数
Study On life parameters in natural population of Spodoptera litura (Fabrieius).QIN Hou-Guo,YE Zheng—Xiang,
HUANG Shui—Jin,DING Jian,LUO Ren—Hua(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chang 330200),CJEA,2002,10(4):84~86
Abstract The survival rate,sex ratio,fecundity,index of population trend of natural population of Spodoptera litura of
the 4^ —5th generations are studied and the control function of natural enemies on the natural population of Spodoptera li—
tura is analyzed by means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PC).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tching rates of Spodoptera litu—
m of the 4~5th generations’egg are 88.34% and 89.33% ,and the survival rates of pupa are 57.74% and 61.48% ,
and the survival rates of larva are 0.78% and 0.63% ,and the sex ratio of adults is 1:1 around,and the numbers of egg
oviposition are 1723 and 1477 granules per female,and the indexes of po pulation trend are 3.145 and 2.31,respectively.
The control function of spider is the largest on the population number of Spodoptera litura,and indexes of population
contro1 are 12.83 and 9.06,disease and natura1 death are secondly,IPCs are 4.54 and 6.33.
Key words Spodoptera litura,Natural population,Life parameter,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
有关研究表明,低龄(1~3龄)幼虫的捕食性天敌是影响斜纹夜蛾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因子⋯,施用斜
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散放叉角厉蝽均能控制斜纹夜蛾种群的增长 。本试验对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的生
命参数进行了研究 ,以期为该虫的数量预测、天敌保护和利用以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 1999-2000年 8~10月第 4~5代斜纹夜蛾发生期间在甘蓝菜地进行,供试菜地不施药。卵期
观察是将室内刚产在纸上的卵块剪下计数后,按 5点取样法将卵块粘接于甘蓝叶片背面,各卵块之间相隔
5m,卵块孵化后第 2天将着卵纸片取回,用 10%KOH溶液浸泡后统计不育卵和寄生卵数,计算孵化率。从
幼虫孵化开始仔细调查幼虫死亡及失踪原因,及时清除接卵点及周围外来虫源,分别于各龄末期统计其存活
率。蛹期从野外采回末龄幼虫,放入口径 15cm的装有新鲜泥土花钵内让其化蛹,泥土表面放 2片菜叶供幼
虫化蛹前取食,每钵 15头老熟幼虫 ,每代 8~10钵,待幼虫入土后即将花钵放入田间,7d后收回室内放入纱
笼中观察成虫羽化,羽化完毕统计成虫数、性 比以及寄生和病亡蛹数。将初羽化的成虫雌雄配对后接
于 田间纱笼 中(笼高50cm,直径20cm),每笼接1对 ,笼内种1株菜供成虫产卵 ,菜叶上放1团沾满10%糖
醋液的棉球供成虫补充营养,每天观察成虫产卵及存活情况,直至全部死亡,每代观察 18对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虫态存活率
2年卵孵化率调查结果表明,卵在田间孵化率较高,年度间变化较小,第 4代和第 5代平均为 88.34%和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
收稿 日期 :2001—12—30 改回日期:2002—01—3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4期 秦厚国等:斜纹夜蛾 自然种群生命参数的研究 85
89.33%,少数卵不孵化的原因一是赤眼蜂寄生,二是不育,未发现卵被捕食‘(见表 1)现象。幼虫存活率第 4
代幼虫 80%左右仅有 6龄 ,20%左右可达 7龄;第 5代约 40%左右幼虫达 7龄,个别幼虫达 8龄。因田间调
查 6龄和 7龄幼虫不易区别,故将 6龄和 7龄幼虫合并为 1个虫期计算存活率,幼虫的 6个虫期中以 1龄和
6~7龄 2个虫期存活率稍高,2代均达 50%以上;以 4龄存活率最低,均为 31%左右,其次是 5龄>2龄>3
龄(见表 1)。引起幼虫死亡或失踪的因子有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中捕食性天敌主要是草间小
黑蛛、拟环纹豹蛛、三突花蛛、T一纹狼蛛、八点球腹蛛、食虫瘤胸蛛、宽条盗蛛、广长脚蛛、泽蛙、金线蛙、中华大
蟾蜍等,寄生性天敌主要有斜纹夜蛾绒茧蜂(Apanteles prodeniae viereck)和螟蛉绒茧蜂(Apantels FUficr“s
haliday)、细菌、病毒和白僵菌等;非生物因子中大雨冲刷能引起部分 1龄幼虫死亡,1~3龄期幼虫群集
取食 ,因密度效应也能引起少数幼虫 自然死亡。蛹存活率第4代和第5代平均为57.74%和61.48%(见表
表 1 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生命参数及控制指数
Tab.1 Natural population life paramenters of spodoptera litura and indices of population control(/PC)
1),据调查分析影响蛹期存活率的因子一是寄生蝇寄生;二是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后引起的蛹腐烂或僵硬长
霉;三是羽化不正常,表现为成虫体不能完全脱离蛹壳或羽出的成虫无头、无足、无翅等。将卵期、1龄幼虫
期⋯⋯6~7龄幼虫期、蛹期分别记为 1、2⋯⋯7、8,用表 1中斜纹夜蛾各期平均累计存活率数据拟合 Weibu1
存活率曲线,得到斜纹夜蛾不同虫期(z)与存活率(Y)之间回归关系式:
第 4代:
Y=exp[一(x/2.6349) ’。 ] ( =0.064< 02 05=12.59) (1)
第 5代:
Y=exp[一(x/2.7638) ] ( =0.095< 02。5=12.59) (2)
2.2 成虫繁殖力
1999年和2000年观察第 4代成虫分别为 74头和 109头,其中雌虫分别为 35头和 56头,雌性率为
47.34%和 51.35%;第 5代成虫分别为 67头和 80头,其 中雌虫分别为 33头和 39头,雌性率分别为
49.24%和48.75%,雌雄性比接近 1:1。除少数成虫不产卵外,第 4代 1头雌虫最多产卵 3350~3520粒,最
少 316~350粒,平均 1723粒左右;第 5代 1头雌虫最多产卵 2860~3428粒,最少 188~362粒,平均 1477
粒左右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0卷
2.3 种群趋势指数(I)
Morris—watt种群数学模型可表达为:
,= = Sl S2,⋯ ,s “,S FPFP} (3)
其中,,为种群趋势指数,N。、N。为当代及次代的数量,S 为各状态的存活率,F为指定的标准卵量,P 为
达到标准卵量的概率,P}为雌虫占成虫的概率。根据实验结果(见表 1),由(3)式计算出第 4代种群趋势指
数为 3.145,第 5代为 2.31。
2.4 种群数量控制指数
种群数量控制指数(/PC)是控制因子对种群生命系统控制作用的指标,控制指数值是引起种群数量发
展趋势发生改变的倍数 :
吼 =孕= 等 = 1 ㈩
当其中 Sl=1,S =1,S =1,⋯,则:
/PC( ⋯) 玄玄玄⋯ (5)
根据各因子存活率,由(4)式计算得出各虫期各控制因子的控制指数(见表 1),表 1中第 4代 1龄幼虫
期“蜘蛛”作用控制指数 /PC值为 1.7042,这表明若 1龄幼虫期无此因子,其种群趋势指数将增加 1.7042
倍,即种群趋势指数将达到 3.145X 1.7042=5.36。由表 1各虫期控制指数和(5)式计算得出各因子总的作
用控制指数(见表 2),如第 4代“蜘蛛”总的作用控制指数为:
/P C = 】.7042 X 1.9739 X 1.60】5 X 】.8080 X 】.3】77 = 】2.83
表 2 斜纹夜蛾各作用因子控制指数(IPCl值
Tab.2 Indices of population control of acting factors of S.Litura
作用因子 蜘 蛛 病菌及自然死亡蛙类及蟾蜍 茧 蜂 赤眼蜂 寄生蝇 不 育 雨水冲刷 羽化不正常总控制指数
Acting Sr)ider Disease and Frog and Cocoon Trieho-Parasitiefly Sterility Rainfal Unusual /PC of total
! !!! ! !! 望 !竺 竺 ! 竺! ! !堡 堡
第4代 12.83 4 54 1.96 1.32 1.07 1.03 1.06 1.14 1.17 252 55
第 5代 9 06 6.33 1.86 1.78 1.05 1.03 1.04 1.16 1.16 287.24
即第 4代若无蜘
蛛对各龄幼虫的捕食,
下代种群趋势指数将
是 原 来 (3.145)的
12.83倍 ,达 40.35。
由表2可知,在各类作
用因子中“蜘蛛”对斜纹夜蛾自然种群数量控制作用最大,是影响斜纹夜蛾自然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因子;其
次是“病菌和自然死亡”,然后依次是“蛙类”和“蟾蜍”、“茧蜂”等,将所有这些控制因子的控制指数合并,则第
4代总控制指数 /PC为252.55,第 5代 为287.24,即第 4代若无各类因子的作用,第 5代将是第4代的
3.145 X252.55=794.27倍 ,第 6代将是第 5代的2.31 X 287.24=663.52倍。
3 小 结与讨论
斜纹夜蛾自然种群各虫期的存活率是卵期和蛹期存活率高,幼虫存活率低 ,其原因与斜纹夜蛾生物学特
性和天敌作用有关。斜纹夜蛾卵块多数产在蔬菜(如甘蓝)中下部叶片背面,而蛹则在土壤表层下,两者均较
隐蔽,天敌捕食或寄生率低;相反幼虫取食叶片,且历期较长 ,暴露给天敌的机会多,捕食和寄生率高,因此存
活率低。斜纹夜蛾卵~蛹期的累计存活率第 4代平均为0.4%,第 5代为 0.34%,说明该虫 自然种群存活率
较低。成虫在给予补充营养下 1头雌虫最多产 3500余粒卵,由此可知该虫有较强的生殖能力。即使世代存
活率很低 ,但下代种群趋势指数仍较高,若气候条件适宜和因滥施农药杀伤了大量天敌,削弱了天敌的自然
控制作用,就会暴发成灾,这是该虫常突然暴发的原因。天敌对斜纹夜蛾 自然种群数量起着重要的调控作
用,防治斜纹夜蛾时要考虑虫1:3密度和天敌数量,尤其是蜘蛛数量 ,当虫13密度虽达到防治指标时,但天敌数
量较多也尽量不施药,当田间虫口密度较大而必须施药时,应施用对天敌杀伤作用小的选择性杀虫剂,以充
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害虫作用,达到减少农药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蒋贤杰,梁广文,庞雄飞.斜纹夜蛾天敌作用评价.应用生态学报,1999,10(4):461~463
2 蒋贤杰,梁广文,庞雄飞.斜纹夜蛾的生态控制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2000,27(3):221-225
3 庞雄飞.种群数量控制指数及其应用.植物保护学报,1990,17(1);11~1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