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鳞毛蕨(Dryopteris championii (Benth.)C.Chr.ex Ching)等蕨类植物孢子囊开裂的结构机理



全 文 :湖南师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仑 8 3年第 i期
鳞毛蔽 (D r yo pte rie sh am pi n oi i (B e n th. ) C. Ch r.
e xCh i
n g)等蔽类植物抱子囊开裂的结构机理 `
周 善 滋
摘 要
一 鲜毛蔑 (D r yo pte ri, e h a二 p i o o i i ( 3 : n : h . ) C . C纽r . : x C改i n g ) 等植物的环带的细 胞
壁骨架在结 构和功 能上与油 菜 ( B r o s ic a n a p us L . ) 等植物花药中控制 其开裂的构造— “ 弹簧 ” 相 类似 。 因此 , 环带是一条能向一侧 翻卷或弯曲的 “ 弹簧 ” 。
2
. 用二 甲苯处理 己 被杀死固 定的袍子 囊能 引起环带 ( “ 弹簧 ” ) 产生形 变 , 导致抱子
囊开 裂和弹 出饱子 。
月U 日
关于威类植物饱子囊的结构和开裂机理 , 中外学者曾有过许多研 究 报导 〔 “ “ J , 为解决
抱子囊的结构和开裂机理做出 了贡献 。 但还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 究和讨论 。 如组成环带细
胞的细胞壁是否为不均匀增厚 ? 是否在里边和两侧边加厚 ? 环带细胞壁骨架 与抱子囊开闭的
关系怎样 ? 什么因素引起环带将袍子囊打开 ? 等等 。 针对上述问题 , 笔者进行 了一些研 究和
观察 。 兹报导干后 。
材 料 与 方 法
一 、 材料
鳞毛荻 (D r y o p t e r i s e h a m P i o , 1 11 ( B e n t h 。 ) C .
f o r t u n e i J
.
S m
.
)
、 虎尾铁角威 ( A s P l e n i u m
熟的开裂的和 未开裂的抱子囊 。 采自一长沙 岔一粉山 。
C h r
I n C I S U n l
C h i n g )
、 贯众 ( C y r t o m i u m
T h u n b
.
) 的幼嗽抱子囊 , 已经成
二 、 处理方法
1
. 将材料 固定在 F . A . A . 固 定 i夜中 。
. 本文承周启惶付致授 、 赖永佳讲师指导 .曾国英同志放大照片 ; 扫描电镜观察由华甫农学院孔宪扬 、 杨秉跃 、
赖红华同志协助完成 湖南中医药研究所刘育衡同志帮助绘图 。 笔者在此致谢。
本文 1 9 8 3年 3月 14 日收到
每争
2
、 用铸 %硫酸或浓氢氧化钠溶液作解离处理 。 用二甲苯进行化学处理 。
3
.用石蜡切片法制作环带和抱子囊的横切面或纵切面的连续切片 。
4
.供扫描 电镜观察的材料用 F .A .A .固定 。 然后经解离处理 , 再按常规方法喷 金后直接
观察 。
梦砖 、 球帝的血欢给钧
观 察 与 结 果 奥分
环带由一行细胞彼此连接而成 。 其首尾两端为三角形细胞 ( 图版 I , 5 , 箭头所示 ) ,
或为外侧低内侧高的馒头形细胞 ( 图版 I , 2 , 箭头所示 ) 。 首尾两端之间为两侧等高的馒
头形细胞 ( 图版 I , 3 一 5 、 1 1 、 1 6 ; 图版 I , 18 、 2 9 , 箭头所 示 , 2 9 、 3 0 ) 。 环带细胞壁
由两类物质组成 。 一类为膜状物质 ( 图版 I , 6 , 箭头所 示 , 1 1 ) , 另一类 为 骨 架 状物 质
( 图版 I , 2 、 1 ) 。 每个两侧等高的馒头形细胞的壁 , 可分为拱面与底面两个部分 ( 图版
I 七 3 、 1 0 、 1 1 , 1 2一 13箭头 1 示拱面 , 箭头 2 示底面 , 1 5 , 箭头 i 示底面 , 2 6 , 图版 一 ,
24 一30 、 3 , , 3 箭头 1 示残留的底面 ) 。 拱面部分的骨架是如此构成的 , 即 由 两 个大小相
等 、 形状札同的 “ 〕 ” 形构造 , 通过相对的两短边互相衔接而成一长方形骨架的两短边 ( 图
版 ! , 1 8 、 24 一 25) , 这种长方形骨架的两长边经弯曲而构成一拱形骨架 (图版 I , 24 一 2 6 ,
图版 I , 3 、 4 、 5 , 图版 I , 18 ) 。 拱形骨架的两长边之间以及两冷侧面 均 为 膜 状物质
( 图版 I , 3一 5 , 16 ; 图版 I , 18 ) 。 底面部分同样是由两个大小相等 、 形状相同的 “ 」 ”
形构造通过相刘的两短边互相衔接而构成的长方形骨架 ( 图版 I , 盯一 28 、 31 , 箭头所示 ;
图版 I , 3 ) , 其间亦为膜状物 质 ( 图版 I , 31 , 图版 巫 , 36 ) 。 拱形骨架的短边与底面 长
方形骨架的短边长度相等 ,前者粘合于后者之上 即构成整个馒头形细胞壁 ( 图版 I , 24 一 29 、
20) 图版 I , 3 、 10 、 1 1 ) 。 这 两种形状的骨架互相粘合的两短边的中点 , 均系前述的两个
大小相等 、 形状相同的 “ 〕 ” 形构造的两短边互相衔接的地方 , 这 里 为一 关 节 ( 图版 I ,
20

21

24

27 )
。 环带首尾两端的细胞 , 其拱形骨架靠环带 内侧的长边的形态与中部馒头
形细胞的拱形骨架的长边相似 , 而外侧长边有两种情况的变态 : 其一 , 与短边一道曲折为一
角的两个边 , 于是此种环带细胞形成丁 角状轮廓 ( 图版 l , 5 , 箭头所示 ) , 其二 , 外侧长
边的长度缩短 , 于是形成外侧低内侧高的馒头形细胞 ( 于石版 I , 2 , 箭头所示 ) 。 首尾之间
的两侧等高的馒头形细胞 , 其底面长方形骨架的 长边 与拱形骨架的长边长 度 之比约为 1 3 : 16
( 图版 I , 3 ) , 相差不甚悬殊 。 因此 , 位于馒头形细胞两侧的细胞壁骨架部分为扇形环状
( 图版 I , 3 、 16 ) , 故环带的横断 画为扇状 ( 圈版 1 , 14 ) 。 相邻两细胞的扇形环骨架互
相粘合 , 进而又组成一条粗的扇形环骨架 。 因此 , 整个环带就具有多个这种粗的扇形环骨架
( 图版 I , 2 、 5 、 1 ; 图版 I , 20 、 3仍 图版 l , 39 一 41 ) 。 拱形骨架 与底面长方形骨架
的两短边也互相粘合成两条粗的骨架连接丁粗扇形环骨架的两侧面 . 并将其固定 ( 图版 I ,
1 1 , 图版 I , 2 0 、 2 2 、 3 0 , 图版 l , 3 9 ) 。 笔者汽: 《 7一11菜 ( B r a s i e a n a p u s L i n n . ) 等作物
花药开裂的结构机理 》 ( 待发表 ) 一 文中 , 论述 了向 一划弯曲或向一侧翻卷的 “ 弹簧 ” 是由
螺纹状或环纹状次生增厚的细泡壁在其一侧边各螺 ( 环 ) 纹之间被物质连接而构成的 。 螺纹
状次生增厚加上一侧边各螺纹间的连接物质构成的 “ 弹簧 ” 当其在螺纹间:有较大面积被物质
所填 充连接时 , 就形成 “ 大半环加一侧的连接物质 `弹簧 ’ ” 。 环带 的细 胞 壁 骨架 ( 图版
I
,
3 0 ) 和笔者在油菜等作物的花药研 究中观察到 “ 弹簧” 结构相类似 ( 图版 r , . 2 3 , 一箭头
所示 ) 。 因此 , 完全有理由说明环带是一条能向一侧翻卷或弯曲的 “ 弹簧 ” 。 它排列在抱子
囊上 , 在背离抱子囊腔的一侧 ( 即拱面的一侧 ) , 粗扇形环骨架间 的 距 离 最大 ( 因其半径
大 ) , 这种形状是环带 ( “ 弹簧 ” ) 的自然状态 , 它使环带 ( “ 弹簧 ” ) 有可能获得很大程
度的形变 ( 图版 I , 2 ; 图版 l , 4 ) 。 由于粗扇形环骨架的两侧在向着抱子囊腔的一侧边
被两条粗的骨架连接固定 ( 由拱形骨架两短边 与底面长方形骨架的两短边互相粘合而成的两
条粗的骨架 ) ( 图版 I , 2 、 1 1 ) , 并由于关节的存在 ( 口版 I , 20 ) , 故此侧的环间距离
变化小 。 当产生形变时 , 由于环带 ( “ 弹簧 ” ) 两端相对运动 , 即有两力沿环带 ( “ 弹簧 ” )
纵长方向相对地压追 ( 图版 I , 2 、 1 5 ; 图版 l , 4 两箭头所示的方向 ) , 将背离抱子囊腔
的一侧的粗扇形环骨架 间 ( 即拱形骨架的长边之间 ) 的距离压短 , 但以环带 ( “ 弹簧 ” ) 中
段的环距压缩得最短 ( 图版 I , 15 ; 图版 l , 4 、 53 ), 使环带 ( “ 弹簧” ) 向外翻卷 。 当
其粗扇形环骨架 间的距离压短时 , 其间的膜状物 质发生皱褶 ( 图版 l , 3` ) 。 · 前面提到的拱
形骨架与底面长方形骨架的两短边互相粘合成两条粗的骨架连接于粗扇形环骨架的两侧面 ,
这种结构使环带 ( “ 弹簧 ” ) 具有支持抱子囊的功能 , 也能使环带 ( “ 弹簧 , ) 向外翻卷 ,
然能力较小 。 但拱形骨架和底面长方形骨架的每条短边中点 , 均系由两个大小相等 、 形状相
同的 “ 〕 ” 形构造的两短边互相衔接而形成的关节 。 这种关节可以松开 ( 图版 l , 20 、 21 、
32

3 3 )
, 于是环带 ( “ 弹簧 ” ) 就、能灵活地 ;以很大的能力向外翻卷 。 当环带 ( “ 弹簧 ” )
复原时 , 靠饱子囊腔的一侧馒头形细胞底面长方形骨架的两长边之间的距离缩短 , 这又使其
间的膜状细胞壁发生皱褶 ( 图版 l , 35 、 3 6 ) 。
二 、 抱子囊开裂机理
1
。 模拟试验
用扬琴弦做成两种其矩边长度相等的长方形结构 。 一种的长 、 短边长度之比为 1 3 : 1 ( 图
版 I , 28 ) , 另一种为16 : 1 ( 图版 I , 2 5 ) 。 然后 把后者的两长边 弯 曲 成 拱形 ( 图版 I ,
25 一 26 ) , 再将其两短边用棉线固定在前者的两短边上 。 这就是 环带 ( “ 弹簧 ” ) 的馒头形
细胞壁的骨架部分模拟形状 ( 图版 I , 29 ) 。 把十余个这种骨架模型用棉线连成一行 。 当其
连接完毕后 , 整个模型背离拱面弯曲 ( 即向底面方向弯曲 ) ( 图版 I , 30 ) , 这是整个模型
的 自然状态 。 它相似于环带的细胞壁骨架 。 模型中相邻的两馒头形细胞的扇形环骨架连在一
起 , 就相当于环带的一粗扇形环骨架 ; 拱形骨架的两短边接于底面长方 ’ 形骨 架 的 两短边之
上 , 就相 当于馒头形细胞用以连接和固定两个粗扇形环的两条粗的细胞壁骨架 。 从两端 ( 按
图版 I , 2 , 图版 亚 , 32 , 两箭头所示的方向 ) 相对地用力压迫连接完毕的模型 ( 图版 I ,
3 0 )
, 则在拱面一侧的粗扇形环骨架间的距离缩短 , 特别是在模型中段尤甚 , 这就 使整个模
型向外翻卷为图版 I 的 32 图和图版 l 的 4 图的图形 ( 它相似于抱子囊开 裂 时环 带的 翻卷状
况 ) 。 当压力消除后 , 又立即复原为冈版 I 的 30 图的图形 。 这说明环 带 的 细 胞壁骨架具有
“ 弹簧 ” 的特性 。
2
. 化 学试验
( 1 ) 将幼嫩的或虽成熟但尚未开裂的抱子囊用 F . A . A . 杀死固定 。 洗去固定液后 逐级脱
水至 1 0 % 乙醇中 。 每隔 30 分钟换一次 1 0 % 乙醇 , 共换 4 次 , 使抱子囊中的水分完全脱掉 。
镜检时发现环带没有发生形变 , 抱子囊未开裂 。 将其放入 80 “ C温箱中 , 经 3一 4 小时 , 取出
冷却后镜检 , 其结果也和上述的相同 。
( 2) 把用上述方法处理后 , 水分已完全脱净的 、 未经高温处理的抱子囊放人二甲苯中 ,
立即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 可以看到 , 当二甲苯进入环带后 , ,环带发生形变 , 表现在粗扇形环
骨架变得更粗 , 直径也变大 ( 图版 F , 5 8 、 59 、 6 0中的 A 。 C . 两抱子 囊 的环带 ) , 环带两端
相对运动 , 即有两力沿环带的纵长方向相对地压迫 ( 图版 F , 60 , A 抱子囊两箭头所示 ) ,
使粗扇形环骨架间的距离在背离抱子囊腔的一侧被压短 (图版 F , 58 一 6 5 , 图版 , , 4 9一 53 ) ,
亦即在唇细胞的两侧 育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在拉动 , 终将抱子囊在唇细胞处拉断 (图版 W , 58 一
60
,
A
.
C
. 抱子囊 ) , 环带向外翻卷 , 抱子囊打开 。 环带产生形变的过程是由化学 能 转变成
机械能的过程 。 因为二甲笨进人环带中 , 使其分子结构或排列发生变化 , 这种变化导致化学
能转变成机械能而贮存在形变后的环带 之中 。 山于环带发生形变使两端相对运动的力较大 ,
因而抱子囊开裂的力量也较大 , 能将袍子囊中的气体以气泡的形式压出 ( 图版 F , 60 图中的
A 抱子囊 , 箭头 3 所示 ) 。 随着环带在背离抱子囊腔的一侧的粗扇形环骨架间的距离越压越
短 , 袍子囊的裂口 也越来越大 , 气泡越来 越小 直至最后 消失 ( 图版 W , 59 一64 图中的 A抱子
囊 , 箭头 3 所示 ) 。 有时环带形变使两端相对运动的力相当大 , 把抱子囊很快打开 , 迫使其
中的气泡象出膛的炮弹似的迅速地被压出 。 在粗扇形环骨架间护离缩短而使环带向外翻卷的
同时 , 连接于粗扇形环骨架两侧面的 、 由拱形骨架与底面长方形骨架的两短边 互相粘合而成
的两条粗的细胞 壁骨架的中点上的关节松开 ( 图版 I , 20 、 2t 、 2 、 3 2 、 ,3 3 ) , 使环带灵活
地以很大的能力一向外翻卷 。 当其环带被解离断开成两段时 , 其每段都能向外翻卷 ( 图版 I ,
1 9 )
。 在环带向外翻卷达其最大限度 ( 即在背离抱子囊腕的一侧 , 粗扇形环骨架间的距离压
缩至最小程度 ) 以后 , ’白一可以维持这种状态相 当长的时间 ( 图版 W , 58 一 6 4中的 A 抱子囊 ,
58 一 65 中的B 抱子囊 , 图版 l , 49 一 53 ) 。 然后 , 贮存在形变后的环带户的机械能释放 。 这
种机械能的释放过程也就是环带的复原过程 。 环带复原的速度 , 取决于机械能释放的快慢 ,
当其很快释放时 , 环带在一瞬间复原 , 反之亦然 。 在环带复原的过程中 , 将抱子弹出 ( 图版
F
,
65 一6 中的 A . B . 抱子囊 , 图版 l , 5 4一 57 、 45 一 48 ) 。 一可以看到 , 在环带复 原 后 的抱
子囊周围 , 留下许多抱子 ( 图版 1 , 7 、 8 , 图版 l , 37 、 38 、 43 、 5 7 ) 。 但在大多数抱子
囊中还存留许多抱子 ( 图版 I , 7 、 8 、 17 , 图版 l , 37 、 38 、 43 ) 。 环带具有一 定的弹性限
度 , 当其形变超过这种限度时 , 就不能恢复原状 ( %IJ 版 I , 1 、 4 、 15 , 图版 I , 2 、 3 2 ;
图版 I , 4 ) , 其复原的程度取决于超过弹性限度范围的大小 , 超过弹性限度越远 , 复原程
度越小 ( 图版 I , 1 5 , 图版 I , 3 2 , 图版 l , 4 ), 反之亦然 。 实验中观 `察到的大多数抱子
囊环带的形变 , 均不同程度地超过弹性限度 , 加之在 其复琢过程 中弹出抱子消耗部分能量 ,
以致抱子囊最终留下不同大小的永远开着的裂 口 。 存留其中的泡子可能借风力或其他力量散
出 。 由于环带具上述特性 , 故在野外见到的抱子囊开裂复原后的裂口 的形状多种多样 ( 图版
I
, 1 7 , 图版 I , 4 2 ) 。
用二 甲苯处理 已经被杀死固定的鳞毛获 等植物 的抱子囊 , 包括成熟的和幼嫩的抱子囊 ,
能使环带产生形变 , 将抱子囊打开 , 并进而在其复原过程中弹出抱 子。 从这种因二甲苯的作
用而使抱子囊 “ 复活” 的现象可 以 设想 · 在 自然界中 , 成熟的和幼嫩的抱子囊环带同样具有
形变能力 。 成熟 l厄生活的袍子囊可 能产生二甲苯类物从 使环带发生形变 , 导致抱子囊开裂
和弹出抱子 。 而幼嫩的和经过杀死固定的成熟抱子囊因不产生 二甲苯类物质 , 故环带不可 能
发生形变 , 抱子囊开裂和抱于弹出也就没有可能性 」’ 。
6 Q
结 束 语
鳞毛威等获类植物的抱子囊环带是一 条 “ 弹簧 ” , 它纵行排列于长卵形的抱子囊上 。 如
果把袍子囊横卧在一平面上 , 其环带相当于排列在被子植物花药药室壁圆 周 上 的 横向 “ 弹
簧 ” ; 竖直置放 , 其环带就相 当于排列在花药药室壁或药隔中的纵向 “ 弹簧 ” 。 因此 , 在被
子植物花药中的纵 、 横两向 “ 弹簧 ” 形变运动的方向和环带形变运动的方向是相同的 。 鳞毛
荻等旅类植物的袍子囊成熟后 , 可 能产生二甲苯类物 质引起环带发生形变而使袍 一子囊开裂 。
可 以设想 , 被 子植物的花药成熟后也可能产生一种能使 “ 弹簧 ” 发生形变的物 质 , 引起 “ 弹
簧 ” 形变而造成花药开裂 。 被子植物 花药 中组成 “ 弹簧 ” 的物质与鳞毛旅等旅类植物 组成环
带的物质是不同的 , 这可 以从能使被子植物花药中 “ 弹簧 ” 染色的染料却不能使环带染色而
加 以证实 。 倘若能查明促使被子植物花药中 “ 弹簧 ” 发生形变的物质 , 就可人工地控制花药
开裂 , 这对农业产量的提高 , 无疑是有重大 意义的 。
被子植物花药中的 “ 弹簧 ” 绝大多数是螺纹状次生增厚加上连接物质构成的 。 混杂于其
der’ 的是少量的环纹次生增厚加上连接物质构成的 “ 弹簧 ” 。 从进化意义上讲 , 环坟状次生增
厚比螺纹状次生增厚原始 , 故环纹次生增厚加上连接物 质构成的 “ 弹簧 ” 比螺纹次生增厚加
上连接物 质构成的 “ 弹簧 ” 原始 。 这种原始的 “ 弹簧 ” 与鳞毛威等威类植物由粗扇形环骨架
加上连接物质 ( 即批形骨架与底面长方形骨架的两短边粘合而成的两条粗的细脑壁骨架 ) 构
成的环带相类似 。 因此 , 从环带 ( “ 弹簧 ” ) 的角度来看 , 蔽类植物也 比被子植物原始 。 被
子植物的花药具有多条 “ 弹簧 ” , 故弹力大 , 支持力强 , 花药体积一般较大 。 而鳞毛蔽等族
类植物的抱子囊仅一条环带 ( “ 弹簧 ” ) , 它同时担负抱子囊开裂 、 抱子散出和支持抱 一了囊
的功能 , 故其体积不可能很大 。 其增强弹力和支持力的机制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
1
. 相邻两细胞的扇形环骨架粘合成一条粗扇形环骨架 ,
2
.构成馒头形细胞的拱形骨架与底面长方形骨架的两短边分别 相互粘合成丸条粗的细胞
壁骨架 , 它使相邻的粗扇形环骨架得以连接固定 ,
3
. 拱形骨架与底面长方形骨架的两短边互相粘合而成的两条粗的细胞壁骨架的中点 , 为
一能松开的活动关节 , 从而增加其外翻能力 。
组成环带细胞的壁 , 在径向切面及内面弦切面均没有加厚和不均匀增厚现象 。
参 考 文 献
〔1〕A . 几 .塔赫池间著 (匡可任等译 ) , 高等植物 , 科学出版社 , 196 3 , 1了g 、 2 1 1。
〔幻 G . M . 史密斯著、陈邦杰等译 ) , 隐花植物学 (下册 ) , 19 的 , 科学出版社 , 2 0 0 、 2 62 .
【3] 严楚江 , 抱子植物形态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 9的 , 2 1 2 .
〔4] 张景械 、 梁家骥 , 植物系统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 9 6 5 , 2 4 3一 24 .
5[ ]中山大学生物系、 南京大学生物系合编 , 植物学 (系统 、 分类部分、 , 人民教育出饭社 , 1 3 。
圈版说明
图版 I
1
. 贯众的环带 ( “ 弹簧 ” ) 形变超过其弹性限度 。 示部分复原 。 4 5 O x
2
. 鳞毛献抱子囊外形 。 示环带细胞壁的骨架部分 。 l o x 3 . 3 x .
3
.鳞毛蔽抱子囊环带的一个两侧等高的馒头形细胞 。 示细胞壁的拱形骨架 、 底面 长方形
骨架及扇形环骨架 。 0 4x3 · 3 义 ·
4
. 鳞毛威的环带 (“ 弹簧 ” ) 形变架由两个 “ 〕 ” 形构造的两短边互相衔馨麟弹性限度后部 分复原 。 示馒头形细胞的拱形骨。 士0 火 3 . 3 x.
5 , 鳞毛旅环带 的一段 。 示环带一端第 一个馒头形细胞约拱面处侧株边与短边二道曲折为
一个角的两个边 。 10 X 3 · 3 x ·
6
。 鳞毛蔽抱子囊外形 。 示构成环带细胞壁的骨架状物质及膜状物质 。 功 义 3 , 3 x ·
7
.
8
. 鳞毛蔗环带 ( “弹簧” ) 复原后 , 抱子散布在抱子卿周、围成 4 x 2 , 5 琴 :
.9 鳞毛蔽抱子囊 。 示开裂一 口 。 4 x Z· S X · 一 二 才 一 .
1 0二鳞毛派抱子囊的一部分 。 示环带馒头形细胞的拱面 与底面的侧面观, 妞 ` “ · 冬“ · _
1 1
.磷笔盗抱子囊环带 ( “ 弹簧 , ) 形变复原后 。 _示环带细胞壁的徽状物 质 与膜状物质 。
7 0 0
1 0 x 3

3 X

1 2
.
1 3
。鳞毛蔽的环带 ( “ 弹簧乡 ) 。 箭头 王示馒头形细胞的拱面 , 箭头 2示底面 。 1 2图
x ,
1 4
.簧昊爵髦季魏 示环带 ( ` “ 弹簧 ” )的横断面为扇形 。 沁。 lx .
巧 . 鳞毛蔗袍子囊的环带 (
1 6
.鳞毛旅环带 ( “ 弹簧 ”
“ 弹簧 ” ’ ) 。 箭头 _1 示馒头形细胞的底面 。 ? 。仇
) 的一个两侧等高的俱头形细胞及部分卿子囊壁 .细 胞 。 40 x
示鳞毛蔗在 自然条件下抱子囊的环带 ` ( ’ “ 弹赞 , ) 术能完全复原 。 在抱 一子 囊中还存
留部分抱子 。 10 x 3 . 3 X
` -、 一 图版 I
1 8
.鳞毛旅抱子囊环带 (“ 弹簧” )的馒头形细胞的拱面 。 示两个大小相 等 、 形 状相同
`的 哟 。 ,’ 形构、造的两短边互相衔接的地方 , 这里为一关节 , 并示骨架 之间的膜状物质 。 4 O X
3

3
,
x 。 :


19
. 鳞毛旅抱子囊环带 ( “ 弹簧 ” ) 被解离断开而成两段 。 示每段都能向 外翻 卷 , 并示
馒头形细胞 。 4 50 X .
t
20
. 是红图的一段放大 , 为环带 ( “ 弹簧 ” ) 的侧面观 。 示馒头形细胞拱形 骨 架的短边
与底面长方形骨架的短边长度相等 , 并互相粘合 ; 每条短边的中点为两个 “ 」 ” 形构造互相
衔接萄地方 , 这里为一关节 。 10 X 3 . 3 X ·
21
.鳞毛蔽抱子囊 ,环带 ( “ 弹簧 ” ) 。 示馒头形细胞从短边的关节处断开 。 1 0 x 3 . 3 x .
2
.鳞 毛旅抱子囊环带 ( “ 弹簧 ” ) 。 箭头示拱形骨架外侧长边缩短 , 形 成 外侧低内侧
高的馒头形细胞 。 4 x 2 . s x ·
23
. 油菜 F : 花药 中的 “ 弹簧 ” 。 示 “ 弹簧 ” 一侧边被 两条膜状半透 明物质连接 。

2 4。 26
.
26
. 示馒头形细胞的拱形骨架由两个大小相等 、 形状相同的 “ 〕 ” 形构 造 互相衔
接而构成的长方形骨架再经其两长边弯曲而成 。
27
.
28
. 示馒头形细胞的底面长方形骨架 由两个大小相等 、 形状相同的 “ 〕 ” 形构造的两
短边互相衔接而形成 。 _
匆 .示拱形骨架粘合子底面长方形骨架之上而构成整个馒头形细胞的骨架部分 。
0 3
.由多个馒头形细胞骨架连接成环带 (“ 弹簧 ” )骨架 。
3 1
.鳞毛旅环带 (“ 弹簧” )馒头形细胞的底面 。 示申两个大小相等 、 形状相同的州〕 ”
形构造 , 通过其相对的两短边互相衔接而成的底面长方形骨架 ,其间为膜状物质 。 40 x 3 。 ;3 义 。
3 2
. 示贯众的环带 ( “ 弹簧 ” ) 形变超过其弹性限度而不能复原 。 馒头形细 胞的 底面在
实验中大部分被撕掉 , 可见到细胞的原生质体 。 7 0 又 1…3 . 为 3 2图的一段放大 。 箭头 1 示残留的底面 。 两个箭头示松开的关节 。 2 0 0 0 丫 1 ·图版 I34 . 贯众的环带 ( “ 弹簧 ” ) 在背离抱子囊腔的一侧 , 粗扇形环骨架 间哟 距 离缩姐 , 使其间 ( 即拱形骨架的两长边之伺 ) 的膜状物质发生皱褶 。 20 0 火 。35 .鳞毛旅抱子囊环带 ( “ 弹簧 ” ) 的底面观 。 10 义 3 。 3伙 一3 6 . 是 35 图的部分放大 。 示在抱子囊腔的一侧 , 粗扇形环骨架间的距 离 ( 即 底 ,面长方形骨架 的两长边之间的距离 ) 缩短 , 其间的膜状物质发生皱褶 。 40 x 3 . 3 义 .3 7 . 38 . 43 .鳞毛威抱子囊环带 ( “ 弹簧 ” ) 复原后抱子散布在饱子囊周围 “ 4 .x 2 。 s x .
39
.
40
.
41
.鳞毛蔗抱子囊 。 示环带 ( “ 弹簧 ” ) 形变向外翻卷 。 并示相邻的 两 馒头形细
胞的扇形环骨架粘合成一条粗扇形环骨架 。 10 减 3 . 3 x . ` .
42
. 鳞毛蔗在自然条件下抱子囊环带 ( “ 弹簧 ” ) 形变不能完全复原 . 示抱子 蜘 中存留
( 下转 52
页 )
(上接60 页 )
有大量抱子 。 0 1 x3 .3 x.
4 4
.鳞毛威在自然条件
子完全散出 。 10 x3 .3 x.
卜抱子囊环带 (“ 弹簧 ” ) 形变超过 一其弹性根度而不能 复 原 , 袍
4 5一 4 8 . 鳞毛蔽的袍 .itP 囊 。 示环带
49 一 5 7 .鳞 毛蔽的袍子囊 。 示环带
“ 弹簧 ” ) 在形变复原过程中把抱子弹出 。
“ 弹簧 ” ) 在发生形变和在复原 过 程 中 把袍子弹
出 。 4 x 2 . s x .
图版 W
58 一6 . 鳞毛蔽的「三个袍子囊、 。 示环带 ( “ 弹簧 ” ) 发生形变使袍子囊开裂 、 复原 , 在复原过程中将袍子弹出的过程 。 10 x 3 . 3 x .
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