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文献研究·
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源流考
谢 晋 ,王德群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 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摘要:采用本草文献研究并结合实地调查方法对川乌头和草乌头的分化源流进行考证 。发现
唐以前统称为乌头;川乌头与草乌头的分化始于宋代临床方书 ,并在宋末被本草书籍明确记载;明
代总结了二者功效的差异 ,确立了草乌头在本草中的地位。提示川乌头 、草乌头分化的内在原因是
生态环境差异 ,而四川地区乌头的栽培是直接原因 ,人工栽培间接导致草乌头药用部位的变化 。
关键词:川乌头;草乌头;本草考证
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219(2009)05-0010-02
乌头在临床上常被分为川乌头和草乌头。2005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川乌头源于毛茛科植
物乌头(A.Carmichaelii Debx .)的干燥母根 ,草乌头
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 f f 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块根包括母根和子根 ,两者药
用部位存在差异。而实际生产中 ,乌头(栽培品)的母
根作川乌头 ,乌头(野生品)、北乌头等的块根作草乌
头[ 1] 。为澄清川乌头与草乌头的差异 ,笔者对川乌头
与草乌头的分化过程和药用部位的变化进行了本草
考证 ,为川乌头与草乌头的正确区分提供历史依据 。
1 药用历史沿革
1.1 唐以前统称乌头 中药乌头首载《神农本草
经》 。《本草经集注 ·本草下品》(约 536年)记载天
雄:“此与乌头 、附子三种 ,本并出建平 ,谓为三建 ,今
宜都佷山最好 ,谓为西建 ,钱塘间者 ,谓为东建 ,气力
劣弱 ,不相似。”建平即今四川巫山 ,宜都即今湖北宜
昌市 ,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市 ,此时乌头产地在四川和杭
州两处 ,陶弘景认为宜昌最好。到了唐代 , 《新修本
草·卷第十》(659年)载“天雄、附子 、乌头等 ,并以蜀道
绵州 、龙州出者佳……江南来者 ,全不堪用。”蜀道绵州
即今四川绵阳县 ,龙州即今广西龙州县。乌头的产地
较陶弘景时代有所扩大 ,宜昌变为绵阳和龙州 ,杭州变
为江南。孙思邈《千金翼方·药出州土》(约 682年)明
确记载乌头优质的产区仅为绵州和龙州。
此外 ,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中风历节病脉
证并治第五》载有乌头汤 ,方中第一次出现“川乌”这
一说法 ,且全书只此一处 。方名为“乌头汤” ,而方中
用“川乌” ,二者相悖 。此外 ,早期对四川乌头的称呼
作者简介:谢晋(1983-),男 , 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王德群 , Tel:0551-5165884 E-mail:ahw dq@yahoo.
com.cn
多为“川乌头” ,而非“川乌” 。考虑到此书自写成以
来 ,流失散佚多年 ,至北宋末年始被重新整理。由此 ,
笔者怀疑“川乌”之名可能是在传抄过程中混入 。
“草乌头”之名最早出现于《千金翼方 ·卷第十
五》 ,里面有大草乌头丸 、草乌头丸。但方名为草乌
头 ,方中却是乌头。考虑到孙思邈收录的方剂很多来
自民间 ,这是否说明当时民间已经有“草乌头”这一提
法?五代后唐侯宁极《药谱》(935年)载有川乌头 、草
乌头[ 1] ,但此书仅录药名 ,未记其他内容[ 2] 。
1.2 乌头的分化始于宋代临床方书 川乌头 、草乌
头的名称大量出现于宋朝方书。《太平圣惠方》(992
年)中草乌头出现 3次 ,分别是草乌头圆方(卷第三十
四)、走马散方(卷第九)和治干癣痒痛不止方(卷六十
五),而“川乌头”共出现 182 次;“乌头”之名极少出
现 ,非川乌头即草乌头;说明当时川乌头和草乌头在
临床上已有区分 。《博济方》(1047年)收载的骨碎补
丸(卷二五脏证治)和大圣散(卷三大便证)方中明确
药用“川乌头”。到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
1148年),书中仅出现草乌头(11 次)和川乌头(13
次),不再有乌头之名。说明当时草乌头与川乌头已
经被广泛区分应用 。《苏沈良方 ·卷第二》(960-
1127年)的左经丸 、乌荆丹 、乌头煎丸等皆将草乌头 、
川乌头区分应用。
宋代早期本草仍多沿唐时记载 ,《本草图经 ·草
部下品之上卷第八》(1061年)首次在附图中出现“梓
州草乌头”图。而作为“草乌头”首次单列的本草是南
宋《绍兴本草·卷之九》(1157年),并被南宋末年的
《宝庆本草折衷·卷第十》(1248年)收录。
1.3 宋代四川出现乌头的栽培 宋代首次记载乌头
的栽培 ,苏颂在《本草图经·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中
详细描述了种植乌头的方法。该书 6幅乌头图的产
地分别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成州(今甘肃成县)、
10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第 28 卷 第 5期 2009年 10 月 JOURNAL OF ANHUI TCM COLLEGE Vol.28 No.5 Oct.2009
邵州(今湖南邵阳市)、晋州(今河北晋县)、龙州 、江宁
府(今江苏南京市),而唐代的优质产区绵州消失 ,但
绵州彰明县出现栽培。说明绵州 、龙州的野生乌头资
源可能经过多年的消耗至宋代而濒临枯竭 ,一方面促
使人们扩大寻找乌头的新产地 ,另一方面导致优质产
区———绵州发展栽培。
1.4 明代确立草乌头的地位 金元时期的本草重点
是探讨药理 ,很少涉及药物的基原和形态[ 3] 。明代
《本草品汇精要 ·卷之十三》(1505年)记载:“乌头
……出蜀土及赤水 、邵州 、成州 、晋州 、梓州 、江宁府者
佳。”此书虽然未分川乌头 、草乌头 ,但将蜀土与其他
地方产的乌头同等对待 ,认为俱佳 。《本草纲目·第
十七卷》载:“其产江左 、山南等处者 ,乃《本经》所列乌
头 ,今人谓之草乌头者是也。”在“乌头”条目下单讲草
乌头 ,而将川乌头与附子放在一起讨论 。
李时珍首次对二者功效进行了总结 ,认为川乌头
功效偏向附子 ,具有补命门之火的功效;而草乌头毒
性大 ,治顽疮急疾 ,不可轻易使用。后来《本草汇言·
卷之五》(1624年)、《本经逢原 ·卷之三》(1695 年)、
《得配本草·卷之三》(1761年)、《本草求真·卷之三》
(1769年)、《本草述钩元 ·卷十》(1833 年)、《本草正
义·卷之七》(1914年)等本草皆赞同李时珍观点 ,单
列“草乌头”一条 。
清代在杭州一带出现乌头的栽培。当时乌头栽
培既作花卉又作药用(《本草纲目拾遗 ·卷三》)。现
今杭州一带公园作花卉仍有栽培[ 4] 。
2 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原因探讨
2.1 环境不同是分化的根本原因 川乌头与草乌头
分化之初 ,古人一直强调四川地区和华东地区两地的
乌头质量的差异。两地同属海洋性气候 ,但华东地区
临海 ,四川是内陆盆地。乌头在两地均能生长 ,但生
长环境不同 。在四川分布于海拔 850 ~ 2 150 m的山
地草坡或灌丛中[ 5] ,而在浙江生长的海拔仅 100 ~ 500
m
[ 4] 。由于两地生长环境的差异 ,造就了川乌头与草
乌头内在品质的区别 ,这种情况在常用中药中不乏其
例。如川贝母和浙贝母 、杭麦冬和川麦冬等。这也是
从《本草经集注》到《本草图经》认为乌头四川地区的
好 、江浙一带质量不好的根本原因 ,也是草乌头最终
能独立出来的内在因素。
2.2 人工栽培是分化的直接诱因 从陶弘景时期乌
头一直强调“川者佳” ,由于长期采挖 ,导致四川地区
乌头野生资源紧张 ,故而在宋代出现乌头的栽培 。川
乌头在栽培过程中 ,由于肥料的使用 、土壤的肥沃等
各方面原因 ,致使药材变得肥大 ,药性有所缓和 ,其补
的功效增强 ,具有“补右肾命门之功”;而草乌头为野
生 ,药性骠悍峻猛 ,是通过“以毒攻毒”的方法进行治
疗 ,常用于治疗顽固性疾病 ,如顽痰 、顽疮 、风顽急疾
等。恰恰是由于人工栽培 ,显化了草乌头与川乌头功
效的差异 ,并最终形成两味药材 。
2.3 药用部分的变化促进了功效的差别 乌头地下
部分为子母根 ,在新的子根形成后 ,母根干枯 ,新形成
的子根于第 2年成为母根。古代一直强调 ,子根为附
子 ,母根即乌头。但随着四川乌头的栽培并得到人们
认可的同时 ,人们把川乌头与草乌头的区别简单归结
为野生与栽培的差异 ,将栽培品母根作川乌头 ,野生
品子根和母根一起作草乌头。而在陕西汉中地区和
华北 、华东等地亦有乌头的栽培 ,但他们将未经炮制
的生子根称为川乌 ,而母根作草乌[ 6] 。这些由于乌头
的栽培而导致药用部位趋于混乱 ,这也是川乌头与草
乌头功效出现差别的一个原因 。
3 小结
乌头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陶弘景对不同产地乌
头的优劣进行了比较 ,肯定了宜都(湖北宜昌)乌头质
优。唐代以绵州 、龙州为佳。在长期消耗中 ,优质产
区的乌头资源紧张 ,导致在宋代绵州首先进行乌头的
栽培。临床中发现其与野生乌头功效存在差异 ,并逐
渐形成“川乌头”这一称谓 ,产地也因栽培延续至今。
早期乌头的“质次”产地“钱塘” 、“江南”等地 ,在
四川栽培的川乌头兴起后 ,逐渐形成了“草乌头”这一
称谓。“草乌头”有“草野” 、“草莽”之意 ,说明其为野
生 ,且药性峻猛。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的直接原因是
乌头的栽培 ,草乌头只强调其野生 ,忽略了子根 、母根
的差异 ,药用部位变为包括子根和母根的块根(川乌
头仅为栽培乌头的母根)。药用部位的变化 ,造成了
新的混乱 ,并延续至今。明代本草对川 、草乌头功效
进行了系统总结 ,真正确立了草乌头的地位。
参考文献:
[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
3 卷[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101 , 114.
[ 2]尚志钧.中国本草要籍考[ M ]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
出版社 , 2009:152.
[ 3] 尚志钧 ,林乾良 , 郑金生.历代本草文献精华[ M] .北
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1989:58-59.
[ 4] 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第 2 卷[ M ] .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2:258-259.
[ 5] 肖小河 ,陈士林 , 陈善墉.四川乌头和附子气候生态
适宜性研究[ J] .资源开发与保护杂志 , 1990 , 6(3):151-153.
[ 6]谢宗万.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 M]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 , 2008:293.
(收稿日期:2009-07-07)
11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第28卷 第5 期 2009年10月 JOURNAL OF ANHUI TCM COLLEGE Vol.28 No.5 Oct.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