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号明晰 ,故化合物 Ⅶ 鉴定为乙酰异槲皮苷 。
化合物 Ⅷ:C21H20O12 ,黄色针状结晶(甲醇 -水),
mp.227 ~ 229℃。盐酸镁粉反应呈紫红色 ,三氯化
铝反应阳性 。IR(KBr)cm-1:3420-3385(-OH), 1658
(-C=O), 1606, 1506(-Ar);ESI-MSm/z(%):465
(MH+, 90), 303(MH+-162, 100);1H-NMR(DMSO-
d6 , TMS)δ:12.65, 10.88 , 9.75, 9.25(5-OH, 7-OH,
3′-OH, 4′-OH), 7.59(1H, d, H-6′), 7.57(1H, H-
2′), 6.84(1H, d, H-5′), 6.40(1H, H-8), 6.20(1H,
H-6), 5.48(1H, H-1″);13C-NMR(DMSO-d6 , TMS)δ:
156.17(C-2), 133.30(C-3), 177.46(C-4), 161.30
(C-5), 98.55(C-6), 164.11(C-7), 93.51(C-8),
156.30(C-9), 103.99(C-10), 121.17(C-1′), 115.21
(C-2′), 144.83(C-3′), 148.47(C-4′), 115.21(C-
5′), 121.62(C-6′), 100.81(C-1″), 74.09(C-2″),
76.49(C-3″), 69.92(C-4″), 76.49(C-5″), 60.97(C-
6″)。以上光谱数据均与文献 〔7〕报道异槲皮苷的光
谱数据一致 ,故化合物 Ⅷ鉴定为异槲皮苷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明时 , 刘静涵 ,刘卫国 .罗布麻化学成分的研究 .南
京药学院学报 , 1985, 16(4):35.
[ 2] 陈妙华 , 刘凤山.罗布麻叶镇静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国
中药杂志 , 1991, 16(10):609.
[ 3] 钱世辉 , 杨念云 ,段金廒 , 等.野马追中黄酮类成分的研
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04, 29(1):50-52.
[ 4] MunehisaArisawa, MasakoHamabe, MiyaSawai.Fla-
vonoidsfrom Salviatomentosa. ShoyakugakuZasshi,
1984, 38(3):215.
[ 5] 王静 , 彭树林 ,王明奎 , 等.金丝桃的化学成分.中国中
药杂志 , 2002, 27(2):120.
[ 6] 于德全 , 杨俊山 .分析化学手册 .第七分册 .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 , 1999:818.
[ 7] 孙兰 , 于竞光 , 周立东 , 等 .中药砂仁中的黄酮苷化合
物 .中国中药杂志 , 2002, 27(1):36.
(2007-01-29收稿)
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对比研究
黄 超 1 ,陈科力 2*
(1.国药控股深圳中药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29;2.湖北中医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1)
摘要 目的:对不同来源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丹参酮Ⅰ (tanshinoneⅠ )、
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的含量进行对比研究 , 研究两者脂溶性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 RP-HPLC法 , 建立
含量测定方法 , 测定两种药材中三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结果:两种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
丹参中隐丹参酮 、丹参酮Ⅰ 、丹参酮ⅡA平均含量约为滇丹参的 17倍 、 2倍 、3倍。结论:滇丹参能否作为丹参的代
用品还应作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滇丹参;丹参;含量测定;隐丹参酮;丹参酮Ⅰ ;丹参酮ⅡA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7)09-1088-04
ContrastStudiesonContentofHydrophobicComponentsbetween
SalviayunnanensisRootsandSalviamiltiorrhizaRoots
HUANGChao1 , CHENKe-li2
(1.SinopharmMedicineHoldingShenzhenTCMCo.Ltd., Shenzhen518029, China;2.Hubei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
cine, Wuhan43006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determinethreehydrophobiccomponentscontentinSalviayunnanensisrootscolectedfromdifferenthab-
itats, andcomparewithSalviamiltiorhizaBge.Methods:TheanalysiswascarriedoutbyRP-HPLC.Results:Therewasagreatdiferent
contentofthreehydrophobiccomponentsbetweenSalviayunnanensisandSalviamilitiorrhizaroots.Cryptotanshinone, tanshinoneⅠ
andtanshinoneⅡAinSalviamiltiorrhizawas17, 2and3 timesthanthoseinSalviayunnanensis.Conclusion:Thefurtherresearchmust
becariedoutthatifSalviayunanensiscanbeasasubstituteofSalviamiltiorrhizaornot.
Keywords Salviayunnanensis;Salviamiltiorrhiza;Quantitativeanalysis;Cryptotanshinone;TanshinoneⅠ ;TanshinoneⅡA
*通讯作者:陈科力 , E-mail:kelichen@126.com, Tel:027-62326589。
·1088· 中药材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0卷第 9期 2007年 9月
滇丹参为唇形科滇丹参 Salviayunnanensis
C.H.Wright的根及根茎 ,又称小紫丹参 ,在云南广
泛分布 〔1、 2〕 ,其药理活性与丹参类似 ,具有较强的治
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 〔3、4〕 ,在云南地区常作为
丹参的代用品。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二萜
醌类和三萜醌类化合物 ,主要有丹参酮 ⅡA,丹参酮
Ⅰ ,隐丹参酮 ,次甲基丹参醌 ,丹参新醌甲 ~丙 ,丹参
二醇 A~C,紫丹参甲素 、乙素 ,异丹参酮 Ⅰ 、异丹参
酮 ⅡA等 〔5 ~ 9〕。本研究首次建立了滇丹参的脂溶性
成分丹参酮 ⅡA、丹参酮 Ⅰ 、隐丹参酮同时进行含量
测定的方法 ,并对多批来源的药材进行测定 ,并与丹
参药材中相应的成分进行了比较。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日本岛津 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
仪 , SPD-M10Avp紫外检测器;Class-vp工作站;电子
天平 SurtoriusBP211D。
1.2 试剂 甲醇 、乙酸乙酯 、乙醚:AR试剂(广东
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纯化水自制。
1.3 对照品 隐丹参酮(批号 0852-9902)、丹参酮
Ⅱ A(批号 0766-200112)、丹参酮 Ⅰ (批号 0867-
200104)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表 1 滇丹参及丹参药材来源
序号 品名 来源
1 SalviayunnanensisC.H.Wright 云南瑞丽
2 SalviayunnanensisC.H.Wright 云南文山
3 SalviayunnanensisC.H.Wright 云南瑞丽
4 SalviayunnanensisC.H.Wright 云南红河
5 SalviayunnanensisC.H.Wright 云南大理
6 SalviayunnanensisC.H.Wright 云南禄功
7 SalviayunnanensisC.H.Wright 云南瑞丽
8 SalviayunnanensisC.H.Wright 云南文山
9 SalviayunnanensisC.H.Wright 云南禄功
10 SalviayunnanensisC.H.Wright 云南红河
11 SalviamiltiorhizaBge. 湖北蕲春
12 SalviamiltiorhizaBge. 湖北恩施
13 SalviamiltiorhizaBge. 山东
14 SalviamiltiorhizaBge. 山东
15 SalviamiltiorhizaBge. 山东
16 SalviamiltiorhizaBge. 山东
17 SalviamiltiorhizaBge. 山东
18 SalviamiltiorhizaBge. 山东
19 SalviamiltiorhizaBge. 山东
20 SalviamiltiorhizaBge. 山东
1.4 药材来源 滇丹参及丹参药材各 10份样品
(见表 1),分别于 2005 ~ 2007年购买 ,来自云南 、山
东 、湖北等地 ,由湖北中医学院陈科力教授鉴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C18 (250 mm×
4.6 mm, 5 μm), Phenomen公司;甲醇(A)-水(B)为
流动相梯度洗脱 ,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
脱 , 0min(A60%)-10 min(A75%)-30min(A75%);
流速 1.0 ml/min;柱温为 25℃;检测波长:280 nm。
理论板数按丹参酮 ⅡA峰计应不低于 5000。在上
述色谱条件下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
各 20 μl,分别注入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隐丹参酮 、丹参酮 Ⅰ 、
丹参酮 ⅡA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 1 ml含
丹参酮ⅡA、丹参酮 Ⅰ和隐丹参酮 0.25 mg的溶液 ,
作为对照品贮备溶液;精密量取 1 ml,置 5 ml棕色
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 ,摇匀 ,即得(每 1 ml中含丹
参酮 ⅡA、丹参酮Ⅰ和隐丹参酮 50μg)。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实验考察了乙酸乙酯 、
甲醇 、乙醚作为提取溶液及回流 、超声两种提取方
式 ,结果表明甲醇回流提取效率高 ,但与其它两种溶
剂相比 ,提取物中含有较多极性较大的化合物 ,采用
等度洗脱的方式难于排除干扰 ,故采用梯度洗脱。
最终确定制备方法为:取药材粗粉 1 g,精密称定 ,置
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 50 ml,称定重量 ,加热
回流 1 h,放冷 ,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
量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2.4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贮备
溶液 1、2、3、4、5 ml,分别置 10ml量瓶中 ,加甲醇稀
释至刻度 ,精密吸取 10μl,依次进样 ,测定峰面积积
分值 。以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Y),以进样量(μg)
为横坐标(X),进行回归分析 ,得回归方程:隐丹参
酮:Y=2124.02X-3992.2, r=0.9999;丹参酮 Ⅰ :Y
=4386.16X+12695.4, r=0.9999;丹参酮 ⅡA:Y=
3574.07X-4831.9, r=0.9999。结果表明 ,隐丹参
酮 、丹参酮 Ⅰ 、丹参酮 ⅡA分别在 498 ~ 2490(μg)、
490 ~ 2450(μg)、508 ~ 25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
好。
2.5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滇丹参样品 ,于不同时
间 ,不同实验人员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 ,进样 ,分别
测定峰面积 ,结果隐丹参酮 、丹参酮 Ⅰ 、丹参酮 ⅡA
含量的 RSD值分别为 2.92%、2.41%、0.64%(n=
6)。
2.6 空白试验 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空
白溶液 ,精密吸取 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照 “色谱
·1089·中药材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0卷第 9期 2007年 9月
条件”项下试验。结果表明空白溶剂峰不干扰供试
品测定 。
2.7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20 μl,于
0 h、2h、4 h、6 h、8h分别进样 ,测定峰面积 ,结果隐
丹参酮 、丹参酮 Ⅰ 、丹参酮 Ⅱ A峰面积的 RSD值分
别为 1.66%、0.61%、0.79%。结果表明在 8 h内供
试品溶液保持稳定。
2.8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滇丹参样品 7份 ,依法
制备及测定 ,结果隐丹参酮 、丹参酮 Ⅰ 、丹参酮 ⅡA
峰面积的 RSD值分别为 2.98%、2.28%、0.98%(n
=6)。
2.9 回收率试验 取滇丹参(隐丹参酮 、丹参酮
Ⅰ 、丹参酮 Ⅱ A的含量分别为 0.02%、 0.10%、
0.16%)药材 6份 ,每份约 1 g,精密称定 ,再精密加
入上述对照品贮备溶液 4 ml,按照供试品制备方法
处理后 , 进样 20μl。隐丹参酮平均回收率为
96.3%, RSD为 1.24%;丹参酮 Ⅰ 平均回收率为
97.5%, RSD为 0.90%;丹参酮 Ⅱ A平均回收率为
98.0%, RSD为 1.06%。
2.10 样品测定 分别精密称取滇丹参及丹参样
品 ,按上述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隐丹参酮 、丹
参酮 Ⅰ 、丹参酮 ⅡA的平均含量 ,在滇丹参药材中分
别为 0.02%、0.08%、0.16%,在丹参药材中分别为
0.35%、0.18%、0.50%,结果见表 2及表 3。
表 2 滇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
样品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隐丹参酮(%) 0.03 0.02 0.02 0.02 0.01 0.02 0.03 0.02 0.03 0.02 0.02
丹参酮Ⅰ (%) 0.11 0.12 0.08 0.05 0.04 0.05 0.11 0.10 0.09 0.05 0.08
丹参酮ⅡA(%) 0.19 0.14 0.21 0.12 0.08 0.13 0.26 0.16 0.21 0.14 0.16
表 3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
样品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平均值
隐丹参酮(%) 0.39 0.25 0.37 0.29 0.43 0.55 0.41 0.38 0.33 0.40 0.35
丹参酮Ⅰ (%) 0.09 0.09 0.29 0.18 0.22 0.20 0.20 0.20 0.25 0.23 0.18
丹参酮ⅡA(%) 0.38 0.26 0.57 0.55 0.56 0.55 0.66 0.75 0.54 0.59 0.50
3 讨论
3.1 滇丹参为唇形科滇丹参 Salviayunnanensis
C.H.Wright的根及根茎 ,在云南广泛分布 ,常作为
丹参的代用品。通过对两种药材中脂溶性成分隐丹
参酮 、丹参酮 Ⅰ 、丹参酮ⅡA含量的对比研究 ,发现
两者无论是色谱图及色谱峰面积均存在着较大的差
异 ,其中丹参中隐丹参酮 、丹参酮Ⅰ 、丹参酮 ⅡA平
均含量约为滇丹参的 17倍 、2倍 、3倍 。
3.2 经测定滇丹参中丹酚酸 B含量约为 2%左
右 。 2005年版《中国药典 》规定丹参中含丹参酮 Ⅱ
A及丹酚酸 B的含量分别不得少于 0.20%及
3.0%,本研究中多数滇丹参样品两者含量未能达到
此标准 。丹参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 B均较滇丹参
高 ,特别是来源于山东的丹参药材。山东是丹参最
大的产区 ,主产县为菖县 、蒙阴 、平邑等县 ,通过对国
药控股深圳中药有限公司 2005年至今来源于山东
的多批丹参药材进行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 B的含量
回顾性统计 ,其丹参酮 Ⅱ A及丹酚酸 B含量均在
0.5%和 5.0%以上 ,远远高于滇丹参中的含量 ,也
高于其它产区丹参中的含量。
3.3 结合滇丹参与丹参脂溶性与水溶性指纹图谱
的对比研究(另文发表),滇丹参与丹参 HPLC色谱
无论是色谱峰的数量 ,还是其色谱峰的百分含量上 ,
都有较大的区别。因此 ,滇丹参能否作为丹参的代
用品 ,应作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大理中药资源志 .昆明:云
南科技出版社 , 1991:44.
[ 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 .第一卷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7:656, 689.
[ 3] 闫彩珍 , 李惠兰 ,张荣平 , 等.滇丹参 、甘西鼠尾 、褐毛甘
西鼠尾对离体豚鼠心脏的影响 .昆明医学院学报 ,
2002, (1):14-17.
[ 4] 何洪静 , 李惠兰 ,张荣平 , 等.滇丹参 、甘西鼠尾 、褐毛甘
西鼠尾水提取液对鼠血栓形成及微循环的影响 .天然
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3, 15(2):144-151.
[ 5] 李家实 .中药鉴定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6:170.
[ 6] TopcuG.BioactiveTriterpenoidsfromSalviaSpecies.J.
Nat.Prod., 2006, 69:482-487.
[ 7] MinYang, AihuaLiu, ShuhongGuan, etal.Characteriza-
tionoftanshinonesintherootsofSalviamiltiorrhiza(Dan-
shen)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with-
electrosprayionizationtandem massspectrometry.Rapid
·1090· 中药材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0卷第 9期 2007年 9月
CommunicationsinMassSpectrometry, 2006, 20(8):1266-
1280.
[ 8] 张贵峰 .用 LC-MS比较丹参属植物的成分 .国外医
药·中医药中药分册 , 2003, 25(2):89.
[ 9] 李静 , 黎莲娘 ,宋万志 .南丹参化学成分研究 .中草药 ,
1994, 25(7):347-349.
(2007-03-23收稿)
作者简介:王涛(1982-),男 ,广东药学院 2004级硕士研究生 ,从事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E-mail:wanter007@sohu.com。*通讯作者:李书渊(1963-),女 ,教授 ,从事中药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准研究;Tel:020-31390739, E-mail:lsy0508@sohu.com。
土萆薢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 涛 ,李书渊* ,郭晓玲
(广东药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 目的:对土萆薢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离分析。结果:共检出 62种成
分 , 以甾类和脂肪酸类为主。结论:方法可靠 ,为深入研究土萆薢奠定基础。
关键词 土萆薢;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
中图分类号:R284.1/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7)09-1091-04
Studyon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Heterosmilaxjaponica
WANGTao, LIShu-yuan, GUOXiao-ling
(GuangdongPharmacyColege, Guangzhou51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HeterosmilaxjaponicaKunth.Methods:Thesamplewasseparated
andanalyzedbyGC-MS.Results:62 ingredientswereelucidated.Themajorcomponentsweresteroidsandfattyacids.Conclusion:The
methodisreliable, andtheresultprovidesareferenceforfurtherstudyofHeterosmilaxjaponicaKunth.
Keywords HeterosmilaxjaponicaKunth;Chemicalconstituents;GC-MS
土萆薢 ,又名土太 、白土茯苓 ,来源于百合科肖
菝葜属植物肖菝葜(HeterosmilaxjaponicaKunth)的
干燥根茎。在我国很多地区常把白土茯苓作土茯苓
使用 ,一般为中医处方用药及民间用药。用于湿淋 、
带下 、风湿关节痛 、皮肤湿毒疮疡 、疥藓 、梅毒;近有
报道用于痛风 、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 〔1、2〕。目
前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甚少 ,仅见含 β-谷甾
醇 、软脂酸 、硬脂酸 、大黄酸等 〔3、4〕。本文首次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对其脂溶性成分和脂
肪酸类进行研究 ,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
据 。
1 材料与仪器
1.1 主要试剂 医用酒精 ,蒸馏水;石油醚(60 ~
90℃)、正己烷 、无水乙醇 、无水乙醚 、甲醇 、浓硫酸 、
浓盐酸 、氢氧化钾 、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 。
1.2 实验药材 土萆薢购自广州清平药材市场 ,
经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药用植物与中药鉴定教研室
李书渊教授鉴定为百合科肖菝葜属植物肖菝葜
(HeterosmilaxjaponicaKunth)的干燥根茎 。
1.3 主要仪器 HP5890 Ⅱ GC/5972 MSD气质
联用仪。
2 实验方法
2.1 脂溶性成分的提取 土萆薢干燥块茎 3.0
kg,粉碎 ,用 8倍量的医用酒精分两次回流提取 4 h,
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 ,加适量蒸馏水混悬 ,用石油醚
萃取 3次 ,回收石油醚 ,得深黄色稠状物 9.8g,取适
量此稠状物 ,加正己烷-无水乙醇(1∶1)溶解 ,配成约
10 mg/ml样品液 ,备用 。
2.2 脂肪酸的提取和甲酯化 取上述稠状物 5.3
g,加无水乙醇 20 ml,和 50%氢氧化钾 5 ml,混合均
匀后在 60℃水浴上搅拌回流 2 h进行皂化 ,产物用
无水乙醚萃取 ,除去非皂化物 ,余下碱水层加 1.0
mol/L盐酸调至 pH值为 3左右 ,再加无水乙醚萃
取 ,乙醚层挥干溶剂得到脂肪酸混合物 2.04g;取所
得脂肪酸混合物 ,加入 90 ml2%硫酸 -甲醇溶液 ,混
合均匀 , 60℃水浴上搅拌回流 3 h,产物加无水乙醚
萃取 , 无水硫酸钠脱水 , 回收溶剂得甲酯化产物
1.17 g,取适量加正己烷溶解 ,配成约 10 mg/ml样
·1091·中药材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0卷第 9期 2007年 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