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07-11-28
作者简介:魏卫东(1970-),男 ,河南舞阳人;副教授 ,主要从事草业科
学 、牧草及农作物栽培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青海资源植物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魏卫东 1 , 马 欣2
(1.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 西宁 810003; 2.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100094)
StudyonGerminationCharacteristicsofClematisintricateSeedsBelongingto
ResourcePlantsinQinghai
WEIWei-dong1 , MaXin2
摘要:研究春化处理 、药剂处理 、不同温度处理对黄花铁线莲种
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4℃低温条件春化处理 14d后
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 发芽率最高;在不同温度条件
下 , 各处理种子发芽率差异极显著 , 种子适宜萌发温度为 20
℃;使用 50 mg/L浓度 IAA处理试验材料后 ,种子发芽率与对
照差异极显著;不同采集地种子发芽率随采集地海拔上升 、年
均温下降而有所提高 。
关键词: 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
中图分类号: Q945.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4705(2008)03-0049-03
铁线莲属 (ClematisL.)植物全世界约 300种 ,广
布于北温带 ,我国约 110种 ,主要分布在西南 、西北地
区 [ 1] 。该属植物因适应性强 、花期长而具有很高的园
林观赏价值 ,但目前在我国园林中应用较少[ 2] 。黄花
铁线莲 (C.intricateBunge)是该属中常见的一个种 ,
是青海省农业区重要的野生资源植物 。黄花铁线莲不
但可以作为一种观赏植物美化庭院 ,而且在传统的藏
医药 、蒙医药 、中药中常作为一种祛风湿的重要药用植
物被利用 [ 3] 。鉴于黄花铁线莲开发利用前景较为广
阔 ,并且在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植物的同时也要做好资
源的保护工作 ,为此 ,本试验在借鉴其他植物种子已开
展的提高萌芽力等的研究基础上 ,进行黄花铁线莲种
子萌发特性研究 ,目的在于探讨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
规律及适宜种子萌发的条件 ,旨在为该资源植物科学
合理的人工利用及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的采集
实验用种子分别采集于青海东部农业区 3个典型
的生态类型区 ,即采集地 A:民和县川口 ,属川水生态
区 ,海拔 1 710m、年均温 7.5℃、年均降水量 376mm、
年均蒸发量 1 603mm;采集地 B:湟中县大酉山 ,属浅
山生态区 ,海拔 2 290m、年均温 5.6℃、年均降水量
358mm、年均蒸发量 1 762mm;采集地 C:互助县北山 ,
属脑山生态区 ,海拔 3 080m、年均温 4.5℃、年均降水
量 403mm、年均蒸发量 1 263mm。种子采集干燥后置
于 4℃冰箱中保存备用。
1.2 实验方法
1.2.1 种子春化处理
取不同采集地种子各 200粒 ,重复 3次 ,蒸馏水浸
泡 24h后 ,用湿润滤纸包裹置于塑料袋中 ,在 4 ℃冰
箱中进行春化处理 14d。同时将采集后种子不浸泡不
用湿润滤纸包裹于 4℃冰箱中处理作为对照 [ 4] 。春化
处理结束后进行发芽实验 ,取 100粒于 15 ~ 20℃恒温
箱中进行培养萌发实验 ,实验进行中保持滤纸湿润;另
取 100粒种子穴播 1粒于花盆 , 16 ~ 20℃条件下进行
室内土壤盆栽萌发实验 ,实验进行中保持土壤湿润 。
1.2.2 不同温度处理
取不同采集地种子各 100粒 ,重复 3次 ,置于铺有
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 ,并保持湿润状态 ,按表 1进行不
同温度条件下的萌发实验 。
表 1 不同温度 、不同药剂处理实验
不同温度
处理
温度
(℃)
不同药剂
处理
药剂
种类
药剂处理
浓度(mg/L)
药剂处理
时间(h)
T1 5 M1 KNO3 20 24
T2 10 M2 IAA 50 24
T3 15 M3(ck) H2O 24
T4 20
T5 25
1.2.3 不同药剂处理
药剂处理设计见表 1。每处理取供试种子 100
粒 ,重复 3次 ,分置于三角瓶中 ,各加入 2ml药剂充分
摇匀 ,室温下处理 24h后 ,蒸馏水冲洗 3 ~ 4遍 ,置于
铺有湿润滤纸培养皿中并保持湿润状态 , 15 ~ 20℃恒
温箱培养 ,同时以蒸馏水按上述过程作对照实验。
·49·
资源与利用 魏卫东 等:青海资源植物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DO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8.03.040
表 3 不同温度 、不同药剂处理对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不同温度
处理
发芽率(%)
采集地 A 采集地 B 采集地 C
不同药剂
处理
发芽率(%)
采集地 A 采集地B 采集地 C
T1 17.7C 21.7D 32.0C M1 34.3B 42.3B 60.7B
T2 18.7C 29.0C 34.0BC M2 37.7A 46.3A 65.3A
T3 28.7B 34.7B 57.7A M3(ck) 32.7B 43.0B 60.3B
T4 33.7A 42.3A 60.0A
T5 19.0C 34.3B 36.0B
1.3 实验结果测定
上述各处理均自萌发实验开始后每天观察记录发
芽种子数 ,第 30天测发芽率 。
2 结果与分析
2.1 春化处理对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 2可以看出 ,春化处理后黄花铁线莲种子与
对照发芽率达极显著差异 ,反映出春化作用对黄花铁
线莲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其中 ,采集地 B培养皿
种子发芽率较对照增加 40.8%,增幅最大;采集地 A
种子盆栽发芽率较对照增加 25.7%,增幅最大 。另
外 ,在土壤盆栽发芽实验中 , 3个不同采集地种子发芽
率较对照增幅呈:采集地 A>采集地 B>采集地 C的
变化趋势 ,反映出由于采集地 A地处川水 ,海拔较低 ,
年均温较高 ,种子成熟后采集前在自然条件下经历低
温春化不充分 ,对其人工春化处理后 ,显著提高了发芽
率 ,由此较对照发芽率增幅最大;而在采集地 C,由于
地处脑山高寒地区 ,海拔高 ,年均温低 ,种子采集前在
自然条件下已经经历了一定的春化作用 ,再次对其进
行人工春化处理后 ,种子发芽率较对照增幅相对较小 ,
这一结果进一步反映出春化对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的
重要作用。
表 2 春化处理对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处理 培养皿发芽率(%) 盆栽发芽率(%) 采集地 A 采集地 B 采集地 C 采集地 A 采集地 B 采集地 C
春化处理 42.7A 56.3A 70.0A 37.7A 39.7A 62.0A
对照 33.0B 40.0B 59.7B 30.0B 32.0B 51.7B
注:表中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下表同 。
2.2 不同温度条件对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 3看出 ,不同温度条件下黄花铁线莲种子发
芽率不同。对 A采集地种子 , T4处理与 T1、T2 、T3 、T5
处理均达极显著差异 , T3处理与 T1、T2、T5处理均达极
显著差异 , T1 、T2、T5处理间无极显著差异 ,反映出川
水地区黄花铁线莲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 20℃;对 B采
集地种子 , T4处理与 T1 、T2、T3 、T5处理均达极显著差
异 , T3 、T5处理与 T1 、T2处理间均达极显著差异 , T1与
T2处理间达极显著差异 ,反映出浅山地区黄花铁线莲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 20℃;对 C采集地种子 , T4、T3
处理与 T1、T2、T5处理间均达极显著
差异 , T2与 T5处理间 、T1与 T2处理
间均未达极显著差异 ,反映出脑山地
区黄花铁线莲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
15 ~ 20℃。总体看 , 3个不同采集地
种子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发芽率呈
T4 >T3 >T5 >T2 >T1的变化趋势 ,反
映出 20℃是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
另外 , 3个不同采集地种子在相同温度条件下 ,
发芽率呈采集地 C>采集地 B>采集地 A的变化趋
势 ,反映出黄花铁线莲种子发芽率随海拔的上升 、年均
温的下降而升高 。
2.3 不同药剂处理对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 3可以看出 ,不同药剂对黄花铁线莲种子处
理后 , 3个采集地种子发芽率 M2处理与 M1、M3处理
间均达极显著差异 , M1与 M3处理间无极显著差异 ,
说明 IAA处理对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
KNO3处理对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无明显促进作用。
另外 , 3个采集地种子发芽率 M2处理较对照分别提高
15.3%、7.7%、8.3%,表明 IAA对川水地区种子萌发
促进作用更明显 。
3 讨论与结论
3.1 4℃低温条件下 ,春化处理 14d对黄花铁线莲种
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 ,尤其对采集于海拔较低 、年均
温较高 、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的川水地区种子发芽率的
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 。
3.2 采集于 3个不同生态区的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
温度以 20℃较为适宜 ,萌发温度高于 25℃或低于 15
℃均不利于种子萌发 ,这与文献 [ 5]的报道一致。另
外 ,本实验结果表明 ,黄花铁线莲种子发芽率随采集地
海拔的上升 、年均温的下降而升高 。该结果的原因与
黄花铁线莲种子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有关 ,实验采集
种子时 ,发现黄花铁线莲种子千粒重随海拔的上升 、年
均温的下降而增加 ,由此成为黄花铁线莲种子发芽率
随采集地海拔上升而提高的原因之一 ,更深层次原因
将在后续实验中探讨 。
3.3 使用药剂处理黄花铁线莲种子后 ,生长调节剂类
的 IAA对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可以作为
人工繁殖利用黄花铁线莲时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技术手
段之一;另外 ,因受实验条件限制 ,没有开展不同药剂
浓度梯度对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 ,为了提
高药剂处理在实际利用时的可操作性 ,应在后续实验
中继续深入研究 ,为人工引种利用该资源植物提供科
学依据 。
·50·
第 27卷 第 3期 2008年 3月 种 子 (Seed) Vol.27 No.3 Mar. 2008
参考文献:
[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 [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0:350
-353.
[ 2]马雷昌 , 李道同 , 付桂云.适于北方园林应用的铁线莲属植
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 J] .山东林业科技 , 2003, (3):33-34.
[ 3]青海药品检验所 ,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中国藏药(第一
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6:157-161.
[ 4]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 , 2000:119-120.
[ 5]管开云 ,李志坚 , 李景秀.铁线莲属植物的引种栽培研究初
报 [ J] .云南植物研究 , 2002, 24(3):392-396.
收稿日期:2007-12-28
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 [教外司留(2004)309] ;贵州省基金项
目 [黔科合 J字(2005)2120] 。
作者简介:田启建(1968-),男 ,湖南永顺人;讲师 ,硕士 , 主要从事资源
植物大田人工栽培 、病虫害防治等研究工作。
14份国外番茄种质资源综合性状评价
田启建 1 , 赵 致 2 , 叶玉龙 2
(1.吉首大学 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 湖南 张家界 427000; 2.贵州大学农学院 , 贵阳 550025)
EvaluationonComprehensiveCharacteristicsfrom14 ForeignTomato
GermplasmResources
TIANQi-jian1 , ZHAOZhi2 , YEYu-long
摘要:在对番茄产量 、品质 、感病率等一级指标赋予相对一致权
重的前提下 , 根据三项一级指标中不同二级指标影响程度的大
小再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和 DTOPSIS法对
14份从国外引进的番茄种质资源综合性状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表明 Sapho明显优于其它材料;表现较好的还有 PI174263、T
14、T31、T13,可直接应用于生产;而 Ac++、Vitagold、Blackplum
的表现较差。 DTOPSIS法通过计算参试材料与理想解 、负理想
解标准距离而得到的关联度大小与材料在田间表现上较一致 ,
认为是比较可行的番茄种质资源综合性状评价方法。
关键词: 番茄;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DTOPSIS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4705(2008)03-0051-04
我国番茄品种资源丰富 ,加上各级科研部门在番
茄新材料引进利用和育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为番茄
育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已培育出大批高产 、优质 、高效
的番茄品种应用在生产实践中 ,为国家创造了很大的
经济效益。多年实践证明 ,从国外引种是丰富种质资
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具有投资少 、见效快 、回报率高等
特点[ 1] 。然而 ,引进优良种质资源后 ,必须对其性状
进行综合评价。近年来 ,邓聚龙提出的灰色关联系统
理论在对农作物新品种的综合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 [ 2, 3] ,姚兴涛提出的 DTOPSIS(DynamicTechniquefor
OrderPreferencebySimilaritytoIdealSolution)法也逐
渐被应用到棉花 、大豆和番茄等新品种的评价当
中 [ 4, 5] 。通过对 14份国外番茄新材料的引进种植 ,应
用灰色关联度法与 DTOPSIS法对其综合性状进行分
析 ,以期筛选出优良材料应用于生产 ,进一步丰富我国
番茄种质资源;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希望能
为番茄种质资源的分级 、淘汰提供一定的研究范例和
方法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供试材料见表 1。
1.2 方 法
1.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农学院蔬菜园进
行 ,年平均气温 14.9℃, 7月平均气温 23℃, 1月平均
气温 4.7℃,年降水量 1 048.3mm,日照时数为 989h。
试验地基础条件:全氮 1.80g/kg、碱解氮 0.104g/kg、
速效磷 0.022 g/kg、速效钾 0.230g/kg、有机质 39.80
g/kg, pH值 8.16,轻壤土 ,前茬作物是土豆。
1.2.2 试验设计
种子浸种催芽后于 2006年 3月 10日播于电热温
床 , 4月 20日分苗 , 5月 15日定植。起垄时沟施复合
肥(总养分≥25%, N∶P2O5∶K2O为 10∶7∶8)250 kg/
hm2 、腐熟牛粪 45 000 ~ 52 500kg/hm2。大田移栽采用
随机区组设计 , 3次重复 。株行距 50cm×40cm,垄间
距 0.6m,小区面积 1.5×6=9m2 ,起垄 、覆膜 、双行定
植 ,以材料延伸作保护行 ,单干整枝 ,栽培管理同一般
生产田 。
·51·
资源与利用 田启建 等:14份国外番茄种质资源综合性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