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碧玉兰菌根真菌的调查*
李 明1 , 施继惠2
(1.大理学院科技处 , 云南 大理 671003;2..大理学院生化学院 , 云南 大理 671003)
摘 要: 采用根组织切片法调查碧玉兰菌根真菌 , 菌根感染率为 23.44%;共得到 15 株真菌 , 属于半
知菌 ,共计 5 属 , 其中头珠霉属 5 株 , 占 33.33%, 为优势菌;从碧玉兰栽培土壤中分离到 85 珠真菌 , 其
中 ,黑乌霉属 73 珠 ,占 85.88%,为优势菌。
关 键 词: 碧玉兰;菌根真菌;半知菌;头珠霉属;黑乌霉属
中图分类号: Q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793(2006)03-0054-02
碧玉兰(Cymbidium lowianum)是一种大花
型的兰属植物 ,花葶长达 100 cm 以上 ,近直立或
弯曲 ,每葶上花多达 25朵 ,花直径约 8-10cm ,唇
瓣中裂片上有一深红色的 V 形斑 ,花期 4--5
月 ,花开时十分热烈 ,具有以下特点:(1)花朵硕
大 ,花形 、花色美丽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
花葶较长 ,适合于做鲜切花生产;(3)植株生长强
健 ,抗病力强;(4)从 1990 年至现在 ,下关的市场
价格在 15--20元/苗 ,属大众消费的中低档兰
花 ,消费群体大 ,是兰属中的重要的大花型观赏种
类 ,开发前景广阔。
由于分株繁殖速度较慢 ,远远满足不了人们
的需求。因此 ,对莲瓣兰的菌根进行研究 ,寻找出
一条简便可行的菌根真菌促进幼苗快速生长的途
径 ,不仅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十分重要
的经济价值。广泛收集兰科菌根真菌资源 ,分离
和筛选出促进兰科植物生长的适宜真菌 ,是应用
研究的基础。本文报道了碧玉兰菌根真菌的调查
结果 。
1 材料及方法
1.1 碧玉兰菌根形态的观察
分别从 3盆栽培的莲瓣兰植株采取根样 ,每
盆自根尖取 5cm 左右的根段 3段 ,所取的根样洗
净泥沙 ,用洁净吸水纸吸其水分 ,徒手切片 ,乳酸
酚品红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记录根部感染情
况。
1.2 碧玉兰菌根真菌的分离
从盆栽的碧玉兰植株采取根样 ,所取根样洗
净泥沙 ,在流水下冲洗 4h※95%酒精过一下※无
菌水冲洗 1 -2 次 ※75%酒精溶液消毒 10 -
12min※无菌水冲洗 7-8次。将根切成 1-2mm
小段 ,然后将小段植于 PDA 平板上 , 28℃恒温培
养。
2 结 果
2.1 碧玉兰菌根感染率
用切片检查来代替菌根感染率的测定 ,并用
以下公式计算菌根感染率:
菌根感染率(%)=带有菌丝的切片数被检查的切片总数;
菌根感染率(%)=15/64=23.44%。
2.2 碧玉兰菌根真菌的组成
通过碧玉兰根组织切片的调查 ,共得到 15株真
菌 ,经初步鉴定 ,属于半知菌。共计5属(见表1)。
表 1 碧玉兰菌根真菌类群组成
Tab.1 Composition o f Myco rrhizal fungi of Cymbidi-
um lowianum
类群 菌株数 出现率(%)
头株霉属(Oedocephalum) 5 33.33
黑乌霉属(Memnoniella) 4 26.67
丝核菌属(Rhizoctonia) 3 20.00
青霉属(Penicillium) 2 13.33
链霉属(Streptomyces) 1 6.67
第 26卷第 3期
2006年 5月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 niversi ty
Vol.26 No.3
M ay 2006
* 收稿日期:2005-09-29
基金项目:云南省一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04Z153).
作者简介:李 明(1966-),男 , 副教授 ,硕士 , 主要从事生物学教学及兰花菌根研究.
2.3 碧玉兰栽培土壤真菌的组成
通过稀释平板法 ,从碧玉兰栽培土样中分离
到 85株真菌 ,经初步鉴定 ,属于半知菌和接合菌。
共计 4属(见表 2)。
表 2 碧玉兰栽培土样中真菌类群组成
Tab.2 Com position of fungi in cultiva ted soil of Cym-
bidium low ianum
类群 菌株数 出现率(%)
黑乌霉属(Memnoniella) 73 85.88
丝核菌属(Rhizoctonia) 8 9.41
青霉属(Penicillium) 3 3.53
毛霉属(Streptomyces) 1 1.18
碧玉兰栽培土壤真菌带菌量为 1.63×106
个/克 。
3 讨 论
3.1菌根真菌在根内存在着生长--旺盛--消
融--生长的规律。
本次调查所得结果与前人研究报道有相似之
处。笔者曾经对莲瓣兰菌根真菌做过三次调查 ,
第一次调查结果 ,菌根感染率为 28.43%;第二次
调查结果 ,菌根感染率为 22.31%;第三次调查结
果 ,菌根感染率为 37.22%;[ 1] 张灼 、魏勤等人曾
经对昆明盆栽蝴蝶兰的菌根真菌做过调查 ,感染
率最高时 ,达到 75%,最低为 20%。[ 2] 徐锦堂 、郭
顺星对天麻种子消化入侵的紫萁小菇菌丝过程
中 ,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染菌细胞的细胞质产生的囊状体 ,起消化菌丝的
作用 。[ 3] 。
3.2 从调查得到的 15株碧玉兰菌根真菌来看 ,全
部为半知菌类。
头珠霉属 5株 ,占 33.33%,为优势菌;黑乌
霉属次之 ,占 26.67%。笔者曾经从莲瓣兰根中
分离到头株霉属真菌和黑乌霉属真菌 ,这可能是
云南兰花菌根真菌多样性的表现。分离到 3株无
孢目真菌 ,没有分离到担子菌和子囊菌 。对于兰
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分类来说 ,关键在于有效地诱
导其形成产孢结构方法的建立 ,菌根真菌与一般
腐生真菌不同 ,需要一些特殊诱导物质才能使子
实体形成 ,因而诱导不易成功 。Cur rah 采用低温
诱导其形成产孢结构 。[ 4] 徐锦堂 、范黎曾用 100-
150lux 光照诱导担子菌形成子实体 ,这些方法都
是有参考价值的。
3.3 从碧玉兰栽培土壤中分离得到 85株真菌 ,没
有分离到头株霉属真菌 ,可能头株霉属和碧玉兰
已经形成高度的专一性共生关系。
从根样和土样中均分离到丝核菌 ,丝核菌作
为兰科植物的菌根菌 ,广泛存在于多种兰科植物
中 ,和有关资料报道一致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明 , 莲瓣兰菌根研究[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 2004 , 24(1).
[ 2] 魏勤 , 张灼 ,等.蝴蝶兰菌根真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应
用研究(I)[ J] .云南大学学报 , 1998 , 20:513-515.
[ 3] 徐锦堂 , 郭顺星.供给天麻种子萌发营养的真
菌———紫萁小菇[ J] .真菌学报 , 1989 , 8(3):221-
226.
[ 4] Cur rah R.S , Zelmer.C.A.Key and no tes fo r the
gener a of fung i mycor rhizal with or chids and a new
specie s in the genus Epulo rhiza[ J] .Rept Totlori
myco l inst , 1992 , 30:43-59.
Investigations of Mycorrhizal fungi of Cymbidium lowianum
LI Ming
1 , SHI Ji-hui2
(1.Technology and Science Division of DaL i Unive rsity , DaLi 671003;China;
2.Depa rtment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 of DaLi Univ ersity , DaLi 671003 , China)
ABSTRACT: Mycor rhizal fungi have been obtained w ith culture o f piece of the roo t of Cymbidium
low ianum.The rat io of infection of myco rrhiza is 23.44%.Fi fteen fungi , which consist o f five g ene-
ra , have been obtained.They belong to Deuteromyco tina.Five o f them , which make up 33.33% of
fungi obtained , belong to Oedocephalum .T hey are superior species.Eighty f ive fungi have been ob-
tained from cult ivated soil of Cymbidium low ianum.Seventy three o f them , which are superio r spe-
cie s , belong to M emnoniella.
KEYWORDS: Cymbidium low ianum;myco rrhizal fungi;Deuteromycot ina;Oedocephalum ;Mem-
noniel la
·55· 第 3 期 李 明 , 等: 碧玉兰菌根真菌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