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贮藏年限新麦草种子活力研究初报



全 文 :·22·
内蒙古畜牧科学(1998年第 2期)
新麦草 (Psathyrostachys juncea Nev s-
k i .)又名俄罗斯野黑麦(Rassian w ildrye),
为多年生密丛型下繁禾草。原产于中亚和西
伯利亚 ,本世纪初引入北美西部种植 ,现已成
为该地区草场植被更新的重要牧草之一。80
年代初从美国引入我国北方部分省区 , 试种
表现良好。该草具有返青早 、寿命和青绿期
长 、再生性强 、耐牧 、抗寒抗旱等优良特性 ,基
部叶量大 、营养丰富 、适口性好 ,可用于干旱 、
半干旱永久性草地的补播改良和人工旱作放
牧型或放牧刈草兼用型草地的建设[ 2 , 3] 。但新
麦草生殖枝少 (占 25 %左右), 种子产量低
(90 ~ 150 kg/ hm2), 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受
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对其种子的
萌发特性(发芽速度 、活力及寿命等)进行研
究和评价。本试验拟通过测定贮藏 1 ~ 7年新
麦草种子生活力的变化 ,确定其种用价值 ,为
生产上种子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材料为贮藏 1 ~ 7 年的新麦草种子 ,
1990 ~ 1996年每年的 6月末采集于内蒙古
农牧学院牧草试验场 , 室温布袋封装保存 。
试验于 1997年 6月在室内进行 。
1.2 试验方法
种子萌发试验采用培养皿发芽法 。随机
取各年份的种子 100粒 , 放入垫有双层脱脂
纱布的玻璃培养皿中 , 适量加水后置 (25±
2)℃的恒温箱中进行暗萌发 , 逐日观察统计
发芽种子数 ,试验重复 3次 。发芽势(%)按 4
天计 ,发芽率(%)按 7天计 。试验结束时 ,用
直尺细心测量萌发种子的胚根长度 (每年份
随机取 50粒种子), 并计算简化活力指数
(GW),GW=平均发芽率(%)×平均胚根长
度(cm)。
种子活力变化采用电导法测定[ 1] 。取各
年份种子 50粒(去掉内外稃), 蒸馏水洗净 ,
随机分成 5份(每份 10粒)分别装入 5个 10
m l干净的试验管中(5次重复),加 5 m l重蒸
水 ,室温下自然浸泡。依次在 3 , 6 , 9 , 12h 用
国产 DDS-114型电导率仪测定外渗电导率
(μΨ· cm -1),用此值表示不同贮藏年限种子收稿日期 1997-12-11
摘要 采用室内培养皿发芽法和电导法 ,对贮藏 1 ~ 7年新麦草种子的生活力进行了
测定。结果表明:室温下贮藏 1年种子的发芽率(势)很高 ,不存在休眠问题 。随着贮
藏年限延长 ,种子发芽率(势)、简化活力指数(GW)均显著降低。其中 ,贮藏 4年以上
种子的发芽率低于 50 %,不宜作为播种用;贮藏 7年的种子基本上丧失了生活力 。种
子外渗电导率随贮藏年限延长而增加 , 它是种子细胞膜受害的表现并与种子活力呈
负相关 。
关键词 新麦草 种子 贮藏年限 活力
不同贮藏年限新麦草种子活力研究初报
云锦凤 于 卓 郝新民
(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科学系 ,呼和浩特 010018) (伊克昭盟草原工作站 ,东胜 017000)
佟桂娟
(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科学系 ,呼和浩特 010018)
·试验研究·
DOI :10.16003/j.cnki.issn1672-5190.1998.02.007
·23·
活力的变化 。
以上数据用 PC 机 SAS 软件程序做方
差分析(SSR测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贮藏年限种子的萌发情况
室温布袋封装条件下 ,新麦草种子的平均发
芽率、发芽势 、胚根长度及简化活力指数(GW)均
随贮藏年限延长而降低(或减少),不同年限间差
异显著或极显著(见表 1)。例如贮藏 1年种子的
平均发芽率 、发芽势 、胚根长度和GW 值分别为
96.3 %、91.7 %、2.8 cm、274.7 ,而贮藏 7年的
依次为8.0 %、0.3 %、0.7 cm和 5.9 ,它们比贮
藏 1年的种子分别降低了 91.7 %、 99.6 %、
75.0 %和97.9 %(以贮藏 1年的种子为 100计
算)。贮藏 7年的种子基本上丧失了生活力 ,证
明新麦草种子劣变速度较快 ,贮藏寿命较短 。
从表 1可以看出 , 贮藏 4年以上的种子
发芽率下降到 50 %以下 ,发芽势仅为 0.3 %
~ 13 %,故不宜作为播种用。另外 ,贮藏 1年
的种子发芽率(势)很高(96.3%、91.7%),说
明新麦草种子成熟度(质量)好 , 且不存在休
眠问题 。这也许是对新麦草种子产量低这一
缺点的巧妙弥补 , 它可能为新麦草在天然植
被中保持适量的种子更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
是自然选择适应的结果。
2.2 不同贮藏年限种子外渗电导率的变化
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 , 同一年份种子的
外渗电导率均有增加趋势 (见表 2), 表明浸
泡时间与外渗电导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
同年份种子在相同浸泡时间内 , 其外渗电导
率增加幅度不同 。通过 SSR测验可知不同年
限间种子的外渗电导率差异显著 , 有的达到
极显著 。这说明随着贮藏年限延长 , 种子发
生劣变 , 细胞膜自然受损加重 , 膜透性增大 ,
表现为外渗电导率升高 , 而种子活力在不同
程度地降低[ 4 ,5] 。换言之 ,种子贮藏时间越短 ,
其细胞膜受害越轻 ,外渗电导率越小 ,种子活
力越高;反之 ,则越低 。即种子活力与其外渗
电导率呈负相关 。
3 结论
3.1 室温下贮藏 1年新麦草种子的发芽
率 、发芽势均很高 , 分别为 96.3 %和 91.7
%,证明种子成熟度(质量)好 ,且不存在休眠
问题。
3.2 随着贮藏年限延长 ,种子发芽率 、发芽
势 、简化活力指数(GW)均显著降低 。贮藏 4
年以上种子的发芽率低于 50 %, 发芽势在
13 %以下 , 不宜作为生产上的播种材料;贮
藏 7年的种子基本上丧失了生活力 。
3.3 随贮藏年限的延长 , 种子细胞膜受害
加重 ,膜透性增大 ,外渗电导率升高 。外渗电
导率的大小与种子活力的高低呈负相关。
(下转第 46页)
2.8aA
2.7a bA
2.6a bAB
2.4bcAB
2.1cB
1.0dC
0.7dC
91.7aA
49.7bB
33.3cC
21.7dD
13.0eE
6.0fEF
0.3g F
96.3aA
80.0bB
67.7cC
58.0dD
48.0e E
27.0fF
8.0gG
1(1996)
2(1995)
3(1994)
4(1993)
5(1992)
6(1991)
7(1990)
274.7aA
212.3bB
175.7cC
139.2dD
99.6eE
24.9fF
5.9gG
发芽率差异(%)
发芽势差异(%)
胚根长度差异(cm)
GW差异
贮蒇
年限
表 1 不同贮藏年限新麦草种子萌发情况
(平均值 ,SSR测验)
7(1990)
6(1991)
5(1992)
4(1993)
3(1994)
2(1995)
1(1996)
59.8aA
51.8bA
51.2bA
35.6cB
25.6dC
24.4dC
19.6eC
64.0aA
55.6bA
55.4bA
39.4cB
32.8dBC
28.2dC
23.0eC
69.2aA
62.3bA
62.0bA
48.8cB
42.6dBC
39.6dC
32.8e C
74.8aA
67.6bA
67.4bA
56.0cB
50.0dB
48.2dBC
41.2eC
贮藏年限
3 6 9 12
浸泡时间(h)
表 2 不同贮藏年限新麦草种子电导率的变化
(μΨ·cm -1 ,均值 , SSR 测验)
小写字母 P<0.05差异显著 , 大写字母 P <0.01
差异极显著 ,下同 。
云锦凤等:不同贮藏年限新麦草种子活力研究初报
·46·
内蒙古畜牧科学(1998年第 2期)
白 ,以增强或降低抗原性。
3.4 一般 DNA 制备纯化简单易行 ,易于大
规模生产 ,价廉 ,易保存运输 ,且接种法简易 ,
所以宜于广大农村地区使用。
基因疫苗优点较多 , 尤以能诱导 CT L
的应答 ,诱导终生免疫应答的抗原持续存在 ,
能产生构象性表位。基因疫苗作为 90年代的
产物 ,人们仍担心其安全性 ,即它可否与染色
体的 DNA 发生整合 、自身免疫病 、免疫耐受
性和基因毒性等要澄清。其次 , 也要对其免
疫机理 ,如表达的蛋白质只在毫微克水平上 ,
如此微量抗原是怎样诱导出有效的免疫应答
呢 ?若 DNA 能否整合到宿主基因组 ,可否引
起插入的突变 , 能否以某种方式整合到生殖
细胞中 , 导致后代遗传病的发生等一系列问
题 ,都应研究弄清 。
已知 , 美国食物与药品管理局 (FDA),
已批准对爱滋病健康志愿者进行基因免疫试
验 , 还有乙型肝炎的试验 。国内有报导基因
疫苗对戊型肝炎的试验(鲁风民等 , 1995)。
同济医科大学李传明研究的 DNA 抗血吸虫
病的免疫试验 , 获得显著的效果(《健康报》 ,
1997年 7月 8日第 1版)。
综上所述 , 不难看出基因免疫与基因疫
苗在研究和应用 , 正方兴未艾 。它已成为当
今传染病防治中的新热点 , 其前景十分乐
观 。从当前的文献看 , 基因免疫有可能发展
为一门免疫学的新分支———基因免疫学。当
然 ,它作为 90年代的新兴免疫学对其基础理
论和实际的研究尚需做深入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Wolff J A et al.Science , 1990 , 247:1465 ~ 1469
2 Ulmer J B.Science , 1993 , 225:1745 ~ 1749
3 Cohen J.Science ,1993 , 259:1691
4 雷章恒.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1996 , (4):
318 ~ 322
5 庄辉.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1996 ,(1):1 ~ 4
6 郭华阳.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杂
志 , 1996 , (1):35
7 王宾.生物工程进展 , 1996 ,(6):21
8 严家新.生命的化学 , 1994 ,(4):38
9 吴青.生命的化学 , 1997 ,(3):50
10 熊恩东.世界科学 , 1995 ,(8):28 ~ 30
11 周光前.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
品分册 , 1997 ,(1):7 ~ 10
12 Gupta R K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
物制品分册 ,1996 ,(3):116 ~ 117
13 闻玉梅 .国外医学 ———微生物学分册 , 1995 ,
(4):1 ~ 2
14 Dixon B.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
制品分册 , 1996 ,(1):1
15 张建军.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 1997 , (3):
148 ~ 150
16 潘兴华.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 1997 , (3):
160 ~ 162
17 鲁风民等.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 1995 , 14:41
18 鲁风民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 1995 , 27:111
(上接第 23页)
参考文献
1 徐本美.测定种子活力方法的探讨(4)———电导
法.种子 , 1983 ,(1):18 ~ 23
2 王比德 .新麦草种子生物学和经济学特性的研
究.中国草地 , 1990 , (5):35 ~ 38
3 谷安琳 , Larry Helxw ohh , 云锦凤.新麦草在内
蒙古干旱草原的建植试验.中国草地 , 1994 ,
(5):12 ~ 14
4 于卓 ,孙祥.柠条 、花棒种子活力的测定.内蒙古
林学院学报 ,1991 , 13(1):48 ~ 52
5 王若青 ,张占光 ,吴云.不同贮藏年限番茄种子劣
变及检验.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 1997 , 18(2):
46 ~ 49
作者简介:云锦凤 , 女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
方向为牧草遗传育种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 4项国家
自然基金课题 , 3项省部级课题 , 获农业部科技进步
二等奖 1项 , 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3项 , 在国内外
刊物发表论文近 40篇 。
·专题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