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甘蔗和斑茅远缘杂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全 文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389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329)资助。
邓祖湖 男,1969年生,副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甘蔗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Tel:0591-83772604,E-mail:dengzuhu@163.com
*通讯作者 Tel:0591-83789271,E-mail:zwlinyq@163.com
收稿日期:2006-10-20 修回日期:2006-12-13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CHINESEJOURNALOFTROPICALCROPS
Vol.28No.3
Sep.2007
第 28卷 第 3期
2007年 9月
甘蔗和斑茅远缘杂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邓祖湖 1 李玉蝉 2 刘文荣 2 符 成 3 林彦铨 2*
1 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福 建 农 林 大 学 作 物 科 学 院
福州 350002
3 广 州 甘 蔗 糖 业 研 究 所 广州 510642
摘 要 对斑茅、Badila及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计数与核型分析,探讨斑茅后代的染色体遗传。结
果表明,海南斑茅 92-105和 92-77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 2n=60,30对染色体全部为中部着丝点,臂比均在
1.70以下,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长度之比小于 2,属原始的 1A型染色体。参试的甘蔗无性系的核型均属
2B型。来自组合 Badila(2n=80)?海南斑茅 92-105(2n=60)的杂种崖城 96-66染色体数目为 2n=70,染色体以
n+n的方式进行遗传;来自组合 Badila×海南斑茅 92-77(2n=60)的杂种崖城 96-40染色体数目也为 2n=70,杂
种以 n+n的方式进行遗传;这些结果表明甘蔗斑茅杂交后代染色体以 n+n的方式进行遗传。
关键词 斑茅 甘蔗 远缘杂交 核型分析 染色体遗传
中图分类号 S566.103.51
百余年的甘蔗(Saccharumspp.)育种史就是甘蔗种质创新的历史,通过甘蔗种质的“高贵化”,先后
使甘蔗属的细茎野生种(割手密)、印度种、中国种和大茎野生种的种质渗入“高贵”的热带种中,每次一
个优异新种质的导入都会使甘蔗的产量、抗性或品质发生一次飞跃[1]。甘蔗具有广泛的种质血缘基础,
目前的栽培糖蔗品种含有甘蔗属3~5个种的血缘,但同时由于甘蔗大多无性系不易开花,花期差异大,
花粉量和花粉育性等开花习性差异及配合力等原因影响,致使在甘蔗常规组合选配中,可使用的亲本
材料少,由于长期近亲杂交,品种间的遗传性逐渐趋于一致,从而限制了品种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2]。必
须不断创新种质才能选育出突破性新品种。斑茅(Erianthusarundinaceum)为甘蔗的近缘属植物,具比甘
蔗野生种割手密更强的抗旱、耐瘠和宿根能力,适应性广[1,3]。甘蔗与斑茅杂交成功后,世界各国育种者
对甘蔗的近缘属植物斑茅的开发利用产生极大兴趣[4~6]。但斑茅杂交利用尝试几十年,至今尚未选到经
鉴定为斑茅真实杂种的可供生产应用的品种或可用于选育商业品种的高代育种亲本材料[7,8]。由于甘蔗
细胞的多倍性和异质性,染色体数目多、体积小等原因,使得核型分析较难进行[9,10],因而甘蔗细胞学研
究进展缓慢。笔者对 2个海南斑茅无性系和 Badila及其杂交后代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旨在了解甘
蔗与斑茅杂交后代的染色体行为,为斑茅在甘蔗育种上的充分利用提供一定的细胞学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以Badila、海南斑茅92-105、海南斑茅92-77及Badila与斑茅杂交 F1:崖城 96-66和崖城 96-40为
核型分析材料,所有的材料均保育在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资源圃。其中,崖城 96-66和崖城
96-40经本实验室ITS-PCR分子鉴定均为斑茅的真实杂种[11],其系谱分别为:
Badila×海南斑茅92-105 Badila×海南斑茅92-77
↓ ↓
崖城96-66 崖城96-40
1.2 方 法
1.2.1 染色体制片 在湿润 28℃条件下,使带节茎段(斑茅用基部茎段)发根 0.3~0.5cm,然后按进行
3期 邓祖湖等:甘蔗和斑茅远缘杂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变温处理,即在 13~15℃条件下培养 12h,然后转至 28℃下培养 12h。重复 2~3次。最后把材料转至
13~15℃下培养 15h,之后把材料转置在 28℃下培养 6~10h。当根长 1~2cm时,剪下根尖,去根冠,立
即投入饱和α-溴萘溶液中进行室温处理 4h、甲醇—冰乙酸(3:1,v:v)溶液固定 12h以上,然后采用去
壁低渗—火焰干燥法[12]制备染色体玻片。
1.2.2 染色体计数及核型分析 每个样品取20个完整细胞在尼康80i正置荧光显微镜普通光源1000倍
高倍镜下进行染色体计数,选取分散性好的细胞拍摄并测量实际染色体长度。在放大的图片上剪取染
色体,根据染色体形态特征及分析的数据进行同源配对,排成核型图。核型分析按文献[12]的标准经适
当的修改后进行。核型分析有关参数按公式计算:相对长度=某号染色体长度/全部染色体总长度×
100%;臂比=长臂/短臂;染色体长度比=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南斑茅 92-105
海南斑茅92-105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60,绝对长度3.85~6.79μm,由表1、图版 A1,A2可
知,该材料的染色体臂比介于 1.01~1.70之间,平均臂比 1.27,30对染色体全部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m),染色体长度比为1.77,染色体属1A型。核型公式为2n=60=60m。
2.2 Badila
所观察到的Badila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0,绝对长度3.38~6.76μm,由图版-B1,B2及表2可
见,染色体中 1,3,4,6,7,11,19号染色体臂比介于 1.71~3.00,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其余 33对
长臂 短臂 总长
1 2.16 1.23 3.39 1.75
2 1.87 1.51 3.38 1.23
3 2.24 1.07 3.32 2.09
4 2.24 1.07 3.31 2.08
5 1.73 1.52 3.24 1.14
6 2.04 1.18 3.23 1.72
7 2.08 1.10 3.18 1.90
8 1.80 1.25 3.06 1.44
9 1.81 1.14 2.96 1.59
sm
m
sm
sm
m
sm
sm
m
m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长臂
1.47
1.53
1.39
1.48
1.57
1.26
1.21
1.25
1.33
短臂
1.13
0.99
1.08
0.98
0.87
1.13
1.17
1.06
0.95
总长
2.60
2.52
2.47
2.46
2.44
2.39
2.38
2.30
2.28
1.30
1.55
1.29
1.50
1.81
1.12
1.03
1.18
1.40
m
m
m
m
sm
m
m
m
m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长臂
1.18
1.11
1.09
1.15
1.07
1.12
1.10
1.10
0.98
短臂
0.99
1.05
1.02
0.94
0.99
0.93
0.90
0.86
0.89
总长
2.17
2.16
2.11
2.09
2.06
2.05
2.00
1.96
1.87
1.20
1.06
1.07
1.22
1.08
1.21
1.23
1.28
1.12
m
m
m
m
m
m
m
m
m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表 2 Badila的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及类型
10 1.72 1.18 2.89 1.45 m 24 1.34 0.93 2.27 1.44 m 38 1.00 0.86 1.86 1.16 m
11 1.83 1.05 2.88 1.75 sm 25 1.23 1.03 2.26 1.19 m 39 0.98 0.83 1.81 1.18 m
12 1.56 1.25 2.81 1.26 m 26 1.34 0.90 2.24 1.50 m 40 0.89 0.77 1.66 1.16 m
13 1.72 1.08 2.80 1.59 m 27 1.19 1.02 2.21 1.17 m
14 1.67 1.10 2.78 1.52 m 28 1.22 0.96 2.18 1.26 m
长臂 短臂 总长
1 2.45 2.10 4.55 1.17
2 2.41 1.93 4.34 1.25
3 2.43 1.68 4.11 1.45
4 2.11 1.73 3.84 1.23
5 2.06 1.76 3.82 1.17
6 2.03 1.78 3.81 1.14
7 2.28 1.47 3.75 1.55
8 2.20 1.46 3.66 1.50
9 2.14 1.51 3.65 1.42
10 2.18 1.39 3.57 1.56
m
m
m
m
m
m
m
m
m
m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长臂
2.08
1.81
2.02
1.68
1.71
1.66
1.71
1.76
1.75
1.64
短臂
1.47
1.61
1.35
1.58
1.48
1.51
1.45
1.39
1.39
1.41
总长
3.55
3.42
3.37
3.26
3.18
3.17
3.16
3.15
3.14
3.05
1.42
1.13
1.49
1.06
1.16
1.10
1.18
1.27
1.25
1.17
m
m
m
m
m
m
m
m
m
m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长臂
1.74
1.66
1.75
1.73
1.81
1.51
1.45
1.44
1.34
1.37
短臂
1.30
1.37
1.21
1.21
1.12
1.40
1.39
1.22
1.28
1.21
总长
3.04
3.03
2.95
2.94
2.93
2.91
2.84
2.66
2.62
2.58
1.34
1.21
1.46
1.43
1.61
1.08
1.04
1.19
1.05
1.13
m
m
m
m
m
m
m
m
m
m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表 1 海南斑茅 92-105的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及类型
63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28卷
染色体臂比 1.01~1.70,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平均臂比 1.38,染色体的长度比为 2.04,染色体属 2B
型,核型公式为2n=80=66m+14sm。
2.3 崖城 96-66
崖城 96-66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众数为 2n=70(66~70),绝对长度 1.64~4.28μm,由图版-C1,C2和
表 3可发现,崖城 96-66第 2对染色体臂比介于 1.71~3.00,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其余 33对染
色体臂比 1.01~1.70,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平均臂比 1.28,染色体的长度比为 2.61,染色体属 2B
型。核型公式为2n=70=66m+4sm。
2.4 海南斑茅 92-77
海南斑茅 92-77的体细胞染色体众数为 2n=60(58~60),绝对长度 2.17~4.31μm,由图版-D1,D2
及表4可见,30对染色体的臂比均介于 1.01~1.70之间,平均臂比 1.20,全部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
染色体的长度比为1.99,染色体属1A型。核型公式为2n=60=60m。
2.5 崖城 96-40
崖城 96-40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众数为 2n=70(68~70),绝对长度 2.11~5.36μm,从图版-E1,E2和
长臂 短臂 总长
1 2.39 2.20 4.59 1.09
2 2.49 1.93 4.42 1.29
3 2.66 1.60 4.26 1.66
4 2.36 1.83 4.19 1.30
5 2.08 2.01 4.09 1.04
6 2.00 1.95 3.95 1.03
7 2.02 1.91 3.93 1.05
8 2.11 1.65 3.76 1.28
9 1.84 1.72 3.56 1.07
10 1.84 1.72 3.56 1.07
m
m
m
m
m
m
m
m
m
m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长臂
1.84
1.84
1.70
1.82
1.85
2.06
1.77
1.67
1.64
1.67
短臂
1.61
1.61
1.66
1.53
1.49
1.23
1.50
1.53
1.53
1.47
总长
3.45
3.45
3.36
3.35
3.34
3.29
3.27
3.20
3.17
3.14
1.14
1.14
1.03
1.20
1.24
1.68
1.22
1.10
1.08
1.14
m
m
m
m
m
m
m
m
m
m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长臂
1.64
1.61
1.61
1.49
1.48
1.40
1.61
1.39
1.28
1.39
短臂
1.47
1.49
1.25
1.35
1.27
1.24
1.01
1.12
1.21
0.97
总长
3.11
3.10
2.86
2.84
2.75
2.64
2.62
2.51
2.49
2.36
1.12
1.08
1.29
1.11
1.17
1.13
1.59
1.24
1.06
1.43
m
m
m
m
m
m
m
m
m
m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表 4 海南斑茅 92-77的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及类型
长臂 短臂 总长
1 2.28 2.09 4.37 1.09
2 2.52 1.45 3.97 1.74
3 2.06 1.79 3.86 1.15
4 2.29 1.45 3.74 1.58
5 1.95 1.74 3.69 1.12
6 2.28 1.41 3.69 1.62
7 1.88 1.79 3.67 1.05
8 2.02 1.61 3.63 1.26
9 2.41 1.01 3.42 2.38
m
sm
m
m
m
m
m
m
sm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长臂
1.68
1.65
1.54
1.57
1.68
1.68
1.65
1.47
1.35
短臂
1.41
1.34
1.44
1.39
1.24
1.20
1.08
1.24
1.30
总长
3.09
2.99
2.97
2.96
2.92
2.87
2.73
2.70
2.65
1.19
1.23
1.07
1.12
1.36
1.40
1.53
1.18
1.04
m
m
m
m
m
m
m
m
m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长臂
1.25
1.17
1.30
1.15
1.25
1.12
1.10
1.10
1.08
短臂
1.04
1.11
0.98
1.08
0.93
1.00
0.94
0.93
0.93
总长
2.29
2.28
2.28
2.23
2.18
2.12
2.04
2.02
2.01
1.21
1.05
1.32
1.07
1.35
1.13
1.17
1.18
1.17
m
m
m
m
m
m
m
m
m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表 3 崖城 96-66的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及类型
10 1.74 1.57 3.30 1.11 m 22 1.44 1.18 2.62 1.22 m 34 0.94 0.83 1.76 1.14 m
11 1.79 1.51 3.30 1.19 m 23 1.51 1.05 2.56 1.43 m 35 0.98 0.74 1.72 1.33 m
12 1.85 1.32 3.17 1.40 m 24 1.27 1.08 2.35 1.17 m
64
3期 邓祖湖等:甘蔗和斑茅远缘杂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表5可见,第16对染色体臂比介于1.71~3.00,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其余34对染色体臂比
1.01~1.70,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染色体的长度比为2.54,平均臂比1.24,染色体属2B型。核型公
式为2n=70=68m+2sm。
上述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除 2个斑茅无性系海南斑茅 92-105和 92-77全部具有中部着丝点
外,其它的而甘蔗无性系(Badila及其后代)都在不同程度上具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各参试材料具有中
部着丝点染色体比例依次为:海南斑茅 92-105>崖城 96-66>Badila,海南斑茅 92-77>崖城 96-40>
Badila。(2)平均臂比依次为:Badila>崖城 96-66>海南斑茅 92-105,Badila>崖城 96-40>海南斑茅
92-77。(3)除海南斑茅92-105和海南斑茅92-77的核型属1A型外,其余的参试材料的核型都是 2B
型。(4)甘蔗斑茅杂交,染色体以n+n的遗传方式进行。(5)供试品种均无发现随体。(65)甘蔗及其近缘
属植物斑茅染色体长度为 1.64~6.79μm,属小型染色体。
3 讨 论
甘蔗有性杂交过程中,亲子代染色体传递往往不符合经典的细胞遗传规律,母本热带种常形成二
倍体配子,而不是单倍体配子,导致杂种后代中热带种染色体数增加,而且热带种性细胞染色体数的增
加往往是不规则的[8,13,14]。甘蔗属间杂种的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杂种按 n+n,2n+n,n+2n,2n+2n的
配子类型的结合[15],尽管倍数水平不一样,但杂种的配对仍是以同源联合的形式进行,并且大多是二价
体,表明在属间杂交和甘蔗育种中,可利用染色体数目不减半的配子和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进行有效的
基因转移。从甘蔗斑茅杂交后代的核型分析看出,甘蔗近缘属植物海南斑茅92-105和92-77染色体数
目都为2n=60,Badila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80,Badila与斑茅杂交的后代崖城 96-66和崖城 96-40
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70,因此可以推断Badila×海南斑茅的染色体配对方式为典型的 n+n。甘蔗与
割手密的杂交后代大多是以 2n+n的配子类型的结合,这种结合方式的“高贵化”进程较快。而甘蔗与斑
茅的杂交后代是以n+n的配子类型的结合的,这种结合方式的“高贵化”进程较之 2n+n慢[15]。因此,利
用甘蔗与斑茅杂交获得优良品种的育种途径还有较长的路要走。Stebbins[16]曾指出,在系统演化上,处于
较古老或原始的植物具有较对称核型,而不对称核型往往出现在较进化或特化的植物中。本研究中,除
海南斑茅 92-105和92-77核型属1A型外,其余材料的核型均属2B型,可见,斑茅是较原始的类型。由
于甘蔗染色体的异质性和多倍性,染色体数目又多,减数分裂时会出现各种不规则的分裂,给甘蔗的细
胞遗传学研究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单纯从细胞学水平的计数和核型分析不一定都能准确阐明甘蔗斑
长臂 短臂 总长
1 2.57 2.39 4.96 1.08
2 2.19 1.93 4.13 1.13
3 2.31 1.74 4.05 1.33
4 2.13 1.67 3.80 1.27
5 1.97 1.76 3.74 1.12
6 1.89 1.69 3.58 1.12
7 1.75 1.63 3.39 1.07
8 2.01 1.38 3.39 1.46
9 1.80 1.44 3.24 1.25
m
m
m
m
m
m
m
m
m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长臂
1.57
1.61
1.53
1.85
1.62
1.45
1.38
1.36
1.39
短臂
1.34
1.28
1.31
0.97
1.19
1.36
1.25
1.26
1.21
总长
2.91
2.89
2.84
2.82
2.81
2.81
2.62
2.62
2.59
1.17
1.25
1.17
2.12
1.36
1.07
1.10
1.08
1.15
m
m
m
sm
m
m
m
m
m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长臂
1.25
1.40
1.43
1.19
1.28
1.32
1.10
1.12
1.14
短臂
1.12
0.93
0.88
1.12
0.99
0.92
1.02
1.00
0.93
总长
2.36
2.33
2.31
2.31
2.27
2.24
2.13
2.11
2.08
1.12
1.50
1.62
1.07
1.30
1.44
1.08
1.12
1.22
m
m
m
m
m
m
m
m
m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染色体
编 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类型
表 5 崖城 96-40的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及类型
10 1.62 1.52 3.14 1.07 m 22 1.28 1.25 2.53 1.03 m 34 1.09 0.91 2.00 1.20 m
11 1.74 1.39 3.13 1.25 m 23 1.52 0.99 2.50 1.54 m 35 1.05 0.95 2.00 1.11 m
12 1.62 1.31 2.93 1.24 m 24 1.36 1.06 2.43 1.28 m
65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28卷
茅远缘杂交后代染色体遗传行为的问题,借助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则能大大提高斑茅杂种后代染色体
遗传行为研究的准确性[16,17],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张木清,王华忠,白 晨,等编著,糖料作物遗传改良与高效育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5~82,98~101
2陈如凯,林彦铨,张木清,等.现代甘蔗育种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53~65,246~254
3杨清辉、李富生、肖凤回,等.斑茅染色体和植物学性状观察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12(4):253~256
4刘少谋.几个斑茅后代作为甘蔗杂交亲本的利用效果[J].甘蔗糖业,1992(3):1~6
5何 红.广西甘蔗种属间杂交现状及问题[J].广西甘蔗,1994(1):13~17
6GilBS.甘蔗属间杂种的遗传转移途径[J].国外农学——甘蔗,1987(2):71~75
7廖兆周,唐明德.甘蔗、斑茅及其杂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J].植物学报,1988,30(2):214~219
8吴能奕,戚经文.甘蔗?斑茅远缘杂种的鉴别[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8(2):28~31
9郑成木.甘蔗核型及其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1993,14(1):47~51
10黄东益,郑成木,庄南生.甘蔗染色体组构成系统演化的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00,21(1):43~51
11郑雪芳,张木清,李奇伟,等.甘蔗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后代鉴定系列研究(二)——甘蔗斑茅远缘真实杂种的分子鉴定[J].分
子植物育种,2004(1):35~429
12李懋学编著.作物染色体及其研究技术[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1.338p
13SreenivasanTA,SreenivasanJ.ChromosomenumbersofSaccharumandrelatedgrassesfromIndia[J].Sugar-Cane,1994(1):16~22
14BurnerDM,LegendreBL.Chromosometransmissionandmeioticstabilityofsugarcane (Saccharumspp.)hybridderivatives[J].Crop-
Science,1993,33(3):600~606
15彭绍光编著.甘蔗育种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162~234
16StebbinsG.L,ChromosmalEvolutioninHigherplants[M].London:EdwardArnold,1971.85~104
17D′HontA,RaoP.Ident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dintergenerichybrids,Saccharumoficinarum×Erianthusarundinaceus,Withmolecular
markersandinsituhybridization[J].TheorApplGenet,1995(91):320~326
ChromosomeGeneticAnalysisfortheHybrid
ProgenyofS.oficinarumL.and
Erianthusarundinaceum
DengZuhu1 LiYuchan2 LiuWenrong1 FuChen3 LinYanqun2
1KeyLabofEco-PhysiologyandGeneticImprovementforSugarcane,MinistryofAgriculture Fuzhou 350002
2CropScienceColegeFuJing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3GuangzhouSugarcaneIndustryInstitute Guangzhou 510316 Guangdong
Abstact Thisresearchwascariedouttoexplorethechromosomebehaviorforthehybridprogeniesofsugarcane
andErianthusarundinaceumbythemeansofchromosomenumbercalculateandkaryotypeanalysis.Theresults
showedthatthesomaticchromosomenumberofbothHainanErianthus92-105and92-77are2n=60,althe30
pairsofchromosomeweremediankinetochoreswitharmratiolessthan1.70andtheratioofthelongestand
shortestchromosomelessthan2.0.TheseindicatedthatthechromosometypeofHainanErianthusbelongsto
original1Atype.Othertestedclonesofsugarcanewerealbelongto2Btype.Thesomaticchromosomenumberof
progenyYa96-66originatedfromBadila(femaleparent,2n=80)withHainanErianthus95-105 (maleparent,
2n=60)was2n=70,folowingthelawofn+n;AndthesomaticchromosomenumberofprogenyYa96-40
originatedfromBadilawithHainanErianthus95-77(maleparent,2n=60)was2n=70,folowingthelawofn+n,
too.TheseresultsdemonstratedthatsugarcaneandErianthusarundinaceumwascrossedinthewayofn+n.
Keywords sugarcane Erianthusarundinaceum distanthybridization karyotypeanalysis
chromosomegenetic
66
3期 邓祖湖等:甘蔗和斑茅远缘杂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A1 B1 C1
A2 B2 C2
D1 D2
E1 E2
邓祖湖等:甘蔗和斑茅远缘杂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图 版
图 版 说 明
A1,A2分别为海南斑茅 92-105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和核型图;B1,B2分别为 Badila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和核型图;C1,C2分
别为崖城 96-66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和核型图;D1,D2为海南斑茅 92-77染色体中期分裂相,为海南斑茅 92-105核型图;E1,E2分
别为崖城 96-40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和核型图。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