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3个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后代BC_1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全 文 :甘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和具有
较好发展前景的糖能兼用的可再生生物能源作物 [1],
全球蔗糖产量约占食糖总产量的 75%[2]。 现代甘蔗
栽培品种 (Saccharum spp. L.)主要来源于几个热带
种也被称为高贵种(Saccharum officinarum)和不多的
野生种割手密(Saccharum spontaneum)的杂交后代,
导致其遗传基础相对狭窄 [3-4], 制约了甘蔗产量的
进一步提高。
蔗茅属、 芒属、 硬穗茅属和河八王属等甘蔗近
缘属野生种是拓宽甘蔗遗传基础的重要种质资源 [5],
世界各国甘蔗育种者陆续在这些种质资源的收集、
保存和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其中, 斑茅
(Erianthus arundinaceus)属于蔗茅属植物 [6], 因其
具有高生物量、 生势旺盛、 分蘖力强、 宿根性好和
耐涝、 耐瘠、 抗旱、 抗病虫能力强等优势 [7-12], 备
受甘蔗育种者亲睐。 期望通过属间远缘杂交进行种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36(1): 053-058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收稿日期 2014-07-01 修回日期 2014-11-0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0671329); 国家甘蔗产业体系专项资金资助(No. CARS-20-1-5)。
作者简介 黄永吉(1988年—), 男,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甘蔗遗传育种。 E-mail: 280691251@qq.com。 *共同第一作者, 符 成(1968年—),
男, 高级农艺师; 研究方向: 甘蔗遗传育种。 E-mail: hnsbsf@126.com。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邓祖湖(DENG Zuhu),
E-mail: dengzuhu@163.com。
3个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后代 BC1
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黄永吉 1, 符 成 2*, 林炜乐 1, 刘少谋 2, 高嘉慧 1
邓祖湖 1**, 黄忠兴 2, 林彦铨 1, 陈如凯 1
1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 350002
2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316
摘 要 对 3 个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后代 BC1进行真实性鉴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以探讨甘蔗与斑茅 BC1 的染
色体传递方式。 利用 2 对鉴定斑茅真实杂交后代的特异引物对 3 个甘蔗与斑茅 BC1进行鉴定, 采用根尖分生区
细胞去壁低渗涂片法制片, 显微拍照计数染色体数目, 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3 个 BC1 材料均为斑茅的真实
杂交后代, 崖城 01-69 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 2n=121=120 m+1 sm, 其染色体按 2n+n 方式传递; 崖城 01-116
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 2n=122=118 m+4 sm, 其染色体传递方式为 2n+n; 崖城 01-134 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
公式为 2n=121=120 m+1 sm, 其染色体传递为 2n+n。 推断甘蔗与斑茅 BC1的染色体以 2n+n 的方式传递。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核型分析; 染色体传递方式
中图分类号 S334.3 文献标识码 A
Genetic Analysis of Chromosome in 3 BC1 Clones from
the Distant Crossing Between Saccharum spp.
and Erianthus arundinaceus
HUANG Yongji1, FU Cheng2*, LIN Weile1, LIU Shaomou2, GAO Jiahui1
DENG Zuhu1**, HUANG Zhongxing2, LIN Yanquan1, CHEN Rukai1
1 Key Lab of Sugarcane Biology and Genetic Breed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
2 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ugarcane Industr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16,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chromosome transmission, the karyotypes of 3 BC1 clones from the distant crossing
between Saccharum spp. and Erianthus arundinaceus were analyzed. 3 BC1 clon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2 pairs of
specific primers of true E. arundinaceus progenies. Chromosomes were prepared according to cell wall degradation
hypotonic smear method, the chromosomes number of 3 BC1 clones was calculated and the karyotypes of 3 BC1
clones were analyzed. 3 BC1 clones were true progenies of E. arundinaceus. The somatic chromosome karyotypic
type of YC01-69 was 2n=121=120 m+1 sm, following 2n+n transmission; The somatic chromosome karyotypic type
of YC01-116 was 2n=122=118 m+4 sm, following 2n+n transmission; The somatic chromosome karyotypic type of
YC01-134 was 2n=121=120 m+1 sm, following 2n+n transmission. The 2n+n transmission of BC1 clones from
Saccharum spp. and E. arundinaceus can be resumed.
Key words Sugarcane; Erianthus arundinaceus; Karyotype analysis; Chromosome transmission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5.01.010
第 36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1.2 方法
1.2.1 基因组 DNA提取和杂交后代真实性分子鉴定
参考 SM Aljanabi 等 [20]的 CTAB 法提取供试材
料叶片的总基因组 DNA。 根据本实验室开发的 2
对鉴定斑茅真实杂交后代的特异引物(EF1 和 ER1;
EF2和 ER2)[21]对供试材料进行杂交后代真实性分子
鉴定, 用美国 ABI 梯度 PCR 仪(VeritiTM 96)进行扩
增。 反应总体积为 25 μL, 包括 2.5 ng基因组 DNA,
1×Ex Taq PCR Buffer, dNTPs Mixture 各 2.5 mmol/L,
正向和反向引物各 0.4 μmol/L, 1.25 U TaKaRa Ex
Taq。 反应程序为 95℃预变性 5 min; 93℃变性 50 s,
52 ℃退火 20 s, 72 ℃延伸 40 s, 30 个循环; 72 ℃
终延伸 5 min。
1.2.2 染色体制片 参考黄东益 [22]和邓祖湖等 [23]
的方法, 28 ℃保湿培养根尖至 1.5 cm, 切取 1 cm
左右的根尖于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处理 2 h, 再用
无水乙醇和冰醋酸(3 ∶ 1)溶液固定 24 h, 固定后的
根尖 0.075 mol/L KCl 中低渗 1 h, 3.5%纤维素酶
和 1.75%果胶酶混合液在 37 ℃酶解 8~12 h。 酶解
后根尖置于蒸馏水中低渗 30~60 min, 无水乙醇和
冰醋酸(3 ∶ 1)溶液固定 30 min。 将根尖分生区切下,
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 , 空气干燥后用 pH6.8 的
Giemsa 染液染色。 用 Carl Zeiss Scope.A1 显微镜
观察, MRC5相机拍照。
1.2.3 染色体核型分析 每个材料选取 30 个染色
体分散较好的中期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的统计, 选
取典型的中期细胞进行测量, 制成染色体参数表,
绘制核型模式图,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分裂相排成核
型。 核型分析参照李懋学等[24]的标准, 染色体的相
对长度、 臂比类型按 Levan 等[25]命名系统确定, 核
型类型参考 Stebbins[26]的标准分类, 染色体类型采
用 Kuo等[27]的方法进行划分。 用 Image-Pro Plus 6.0
(Media Cybernetics , Inc . )测量染色体长度 , 用
Microsoft Excel 2013 软件分析作图, 核型分析方
法参考李懋学等 [24]的方法, 但考虑到甘蔗为异源多
倍体, 染色体不进行配对, 本文染色体核型分析按
其长度从长到短排列, 单条染色体核型分析不配对。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 BC1杂交后代真实性鉴定
利用 2 对鉴定斑茅真实杂交后代特异引物
(EF1和 ER1; EF2和 ER2)对 Badila、 海南斑茅 92-77、
海南斑茅 92 -105、 崖城 96 -40、 崖城 96 -66、
CP84-1198、 崖城 01-69、 崖城 01-116、 崖城 01-
图1 供试材料系谱图
Fig. 1 Pedigrees schematic of the tested materials
质创新, 将甘蔗近缘属野生种的优良基因渗透到甘
蔗中, 丰富其遗传背景, 创制出抗逆、 高产、 高糖
的超亲良种 [13-14]。 长期以来, 由于甘蔗与斑茅 F1高
度不育和杂交后代遗传机理不明, 导致斑茅的杂交
利用进展缓慢。 经过甘蔗育种者的不懈努力, 斑茅
种质研究与利用取得重要进展, 已突破 BC1, 成功获
得甘蔗与斑茅更高世代的真实杂交后代 [7,9,12,15-17],
其中有些材料的性状表现优良, 具有良好的利用价
值。 然而, 由于甘蔗是高度复杂的异源多倍体或非
整倍体植物 [18], 其染色体较小且数目众多(100~130
条)[19], 染色体制片十分困难。 此外, 染色体中期
相比率低, 导致甘蔗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滞后于其
他作物。
开展对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
究, 对斑茅等近缘属野生种种质资源利用研究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对 3个甘蔗与斑茅 BC1崖城
01-69、 崖城 01-116 和崖城 01-134 进行染色体核
型分析, 旨在对甘蔗与斑茅 BC1 的染色体遗传特
点进行研究, 将有助于提高斑茅在甘蔗遗传改良
育种上的利用效率, 并提供一定的细胞遗传学理
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研究材料为 Badila、 海南斑茅 92-77、 海南
斑茅 92-105、 崖城 96-40、 崖城 96-66、 CP84-
1198、 崖城 01-69、 崖城 01-116、 崖城 01-134
(图 1), 斑茅及其后代无性系来自广州甘蔗糖业研
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 保育在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
合研究所资源圃。
54- -
第 1 期
2.2 3个甘蔗与斑茅 BC1核型分析结果
2.2.1 崖城 01-69 核型分析结果 崖城 01-69 的
核型参数见表 1, 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121,
相对长度介于 0.28~1.51, 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
为 5.42, 臂比范围介于 1.01~1.90, 平均臂比为
1.19, 染色体属 1C 型。 121 条染色体中有 120 条
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1 条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
体, 核型公式为 2n=121=120 m+1 sm, 染色体形态
和核型模式见图 3、 4。
134 进行鉴定。 结果显示, 海南斑茅 92-77、 海南
斑茅 92-105、 崖城 96-40、 崖城 96-66、 崖城 01-
69、 崖城 01-116、 崖城 01-134 都扩增出斑茅特异
条带, 而 Badila 和 CP84-1198 没有扩增出特异条
带(图 2), 说明崖城 01-69、 崖城 01-116、 崖城
01-134为甘蔗与斑茅的真实杂交后代。
M: 100 bp Marker; 1: Badila; 2: 海南92-77; 3: 海南92-105; 4: 崖城96-66; 5: 崖城96-40;
6: CP84-1198; 7: 崖城01-69; 8: 崖城01-116; 9: 崖城01-134。
M: 100 bp Marker; 1: Badila; 2: Hainan 92-77; 3: Hainan 92-105; 4: YC96-66; 5: YC96-
40; 6: CP84-1198; 7: YC01-69; 8: YC01-116; 9: YC01-134.
图2 EF1, ER1和EF2, ER2对供试材料的扩增结果
Fig. 2 Amplification result of tested materials using EF1, ER1 and EF2, ER2
400
300
bp
表1 3个甘蔗与斑茅BC1的染色体核型参数
Table 1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chromosomes of 3 BC1 clones from Saccharum spp. and Erianthus arundinaceus
BC1无性系材料 核型公式 相对长度范围 臂比范围 平均臂比 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 类型
崖城01-69 2n=121=120m+1sm 0.28-1.51 1.01-1.90 1.19 5.42 1C
崖城01-116 2n=122=118m+4sm 0.49-1.62 1.01-1.96 1.21 3.32 1B
崖城01-134 2n=121=120m+1sm 0.38-1.32 1.01-1.71 1.17 3.49 1B




/%
染色体序号 No. of chromosome
图4 崖城01-69核型模式图
Fig. 4 Ideogram of YC01-69
图3 崖城01-69中期相染色体
Fig. 3 Photomicrograph of metaphase
chromosomes of YC01-69
5 μm
黄永吉等: 3个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后代BC1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55- -
第 36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3 讨论与结论
甘蔗是中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 中国作为一个
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 食糖产业的重要战略
性不言而喻。 然而, 全球甘蔗商业栽培品种的改良
是通过利用十分有限的种质资源完成的。 因此, 利
用野生种种质资源扩大甘蔗遗传基础, 并进行杂交
育种提高甘蔗产量显得尤为重要。 斑茅等近缘属野
生种是甘蔗遗传育种重要的种质资源, 其具有极其
丰富和宝贵的潜在基因资源, 通过甘蔗与斑茅属间
杂交培育具有适应性广、 抗逆强、 高产、 稳产、 优
质的新良种, 对甘蔗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甘蔗品种改良育种史, 每次甘蔗遗传改良
育种瓶颈得以突破都有新的种质资源渗入 [28]。
Jeswiet 的 “高贵化” 育种和 Ven Katraman 的 “三
2.2.2 崖城 01-116 核型分析结果 崖城 01-116
的核型参数见表 1, 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122,
相对长度介于 0.49~1.62, 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
为 3.32, 臂比范围介于 1.01~1.96, 平均臂比为
1.21, 染色体属 1B 型。 122 条染色体中有 118 条
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4 条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
体, 核型公式为 2n=122=118 m+4 sm。 染色体形态
和核型模式图见图 5、 6。
2.2.3 崖城 01-134 核型分析结果 崖城 01-134
的核型参数见表 1, 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121,
相对长度介于 0.38~1.32, 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
为 3.49, 臂比范围介于 1.01~1.71, 平均臂比为
1.17, 染色体属 1B 型。 121 条染色体中有 120 条
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1 条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
体, 核型公式为 2n=121=120 m+1 sm, 染色体形态
和核型模式图见图 7、 8。
5 μm
图5 崖城01-116中期相染色体
Fig. 5 Photomicrograph of metaphase
chromosomes of YC01-116




/%
图6 崖城01-116核型模式图
Fig. 6 Ideogram of YC01-116
染色体序号 No. of chromosome
5 μm
图7 崖城01-134中期相染色体
Fig. 7 Photomicrograph of metaphase
chromosomes of YC01-134




/%
图8 崖城01-134核型模式图
Fig. 8 Ideogram of YC01-134
染色体序号 No. of chromosome
56- -
第 1 期
元杂种” 创造了半个世纪甘蔗糖业的辉煌成就。 其
中, Jeswiet 首创高贵种与野生种割手密的高贵化
杂交育种, 经过 2 次 2n+n 的染色体遗传方式, 这
种遗传方式加速了高贵化进程, 不仅累积了高贵种
的优良血统, 同时又削弱了野生种的不良血统 [29]。
甘蔗育种者认为割手密的 BC2、 BC3 即可培育出具
备高贵种的高产高糖特性与野生种的强活力、 强抗
性的良种, 高贵化次数过多, 反而可能会使抗性和
活力降低。 因此, 开展甘蔗野生种种质资源的遗传
背景和遗传方式研究是实现甘蔗遗传育种新突破的
关键。
甘蔗染色体传递方式十分复杂, 有 n+n、 2n+n、
n+2n 和 2n+2n 等传递方式, 并且 n 常常不是一倍
体的原来数目, 常有增减, Bremer 将这种配子数
目常有增减的现象称为 “不平衡遗传”[30]。 甘蔗性
细胞减数分裂出现异常时, 配子增减几条染色体甚
至是染色体加倍, 仍然能够结合成受精卵, 并正常
地发育生长成完整植株和完成整个生育期的特性,
笔者将这种具备雌雄配子非正常结合成受精卵的相
容现象称之为 “容错现象”。 甘蔗染色体减数分裂
很不规则, 其可能会出现染色体提早进入中期, 推
迟进入后期, 在末期和四分体即形成核仁, 小孢子
染色体数无规则, 形成非整倍体后代等 [31]。 甘蔗染
色体配对虽大多以二价体为主, 但也存在单价体和
多价体, 多价体配对反映出同源联会不完全[19]。
甘蔗与斑茅有性杂交的 F1 染色体遗传方式为
n+n, 高贵种的染色体未加倍, BC1染色体遗传方
式是 2n+n, 含斑茅血缘的 F1的染色体被完整保留
下来, 而较为 “高贵” 的父本 CP84-1198 的染色
体减半, 这种染色体遗传方式使高贵化进程减慢,
可能需要在更高世代中才能获得含有斑茅血缘的良
种。 由于甘蔗属热带种和斑茅远缘杂交获得的 F1
高度不育, 难以达到转移有利基因的目的, 一些甘
蔗育种者将割手密作为桥梁亲本, 先利用割手密与
斑茅杂交, 获得的 F1聚合了双亲优点以及较好的
花粉育性, 可进一步利用这些具备双亲优异基因的
F1 再与其他甘蔗栽培品种杂交, 创制出新的突破
性优良种质[32-33], 或许这是克服 F1高度不育而带来
的诸多不利的途径之一。
本研究从 3 个甘蔗与斑茅 BC1的斑茅后代真实
性鉴定和核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经 2对斑茅真实
杂交后代特异引物鉴定 , 崖城 01-69、 崖城 01-
116 和崖城 01-134 都出现了斑茅的特异条带, 说
明这 3 个材料均为甘蔗与斑茅的真实杂交后代。 3
个甘蔗与斑茅 BC1 无性系崖城 01-69、 崖城 01-
116 和崖城 01-134 的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点和近
中部着丝点组成, 分别属 1C 型、 1B 型和 1B 型,
这与郑成木 [34]、 刘文荣等 [35]、 黄东益等 [36]、 邓祖湖
等[23,3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他们均认为甘蔗染色
体多以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主 。 Stebbins[26]认为,
高等植物核型进化的基本趋势是由对称向不对称发
展的, 较原始的植物的核型具对称的中部着丝点染
色体较多, 而较进化的植物的核型具中部着丝点染
色体较少。 因此, 3 个甘蔗与斑茅 BC1染色体较原
始。 崖城 01-69 为 121 条染色体, 崖城 01-116 为
122 条染色体, 崖城 01-134 为 121 条染色体, 母
本崖城 96-40 为 69 条染色体, 母本崖城 96-66 为
69 条染色体, 父本 CP84-1198 为 120 条染色体,
因此, 如果经过正常的减数分裂, 母本崖城 96-40
的配子有 34 或者 35 条染色体, 母本崖城 96-66
的配子有 34 或者 35 条染色体, 父本 CP84-1198
的配子有 60 条染色体。 若按 n+n 传递, 崖城 01-
69、 崖城 01-116 和崖城 01-134 的染色体应为 2n=
94 或 95; 若按 n+2n 传递, 崖城 01-69、 崖城 01-
116 和崖城 01-134 的染色体应为 2n=154 或 155;
按 2n+n, 崖城 01-69、 崖城 01-116 和崖城 01-134
的染色体应为 2n=129, 较为符合。 因此, 推断 BC1
以 2n+n 的方式进行传递, 与 Piperidis 等的结果一
致[16]。
参考文献
[1] 张跃彬, 吴才文, 刘家勇, 等. 现代甘蔗产业技术国内外发展
状况及建议[J]. 中国糖料, 2008(4): 54-65.
[2] World Sugar Statistics F O. Lichts world sugar year book. 72nd
edn[M]. Informa, 2011.
[3] Lu Y h, Dhont A, Walker Dit, et al. Relationships among
ancestral species of sugarcane revealed with RFLP using single
copy maize nuclear probes[J]. Euphytica, 1994, 78(1-2): 7-18.
[4] Irvine J E. Saccharum species as horticultural classes[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9, 98(2): 186-194.
[5] Singh R K, Singh R B, Singh S P,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ugarcane microsatellites associated to sugar content in sugarcane
and transferability to other cereal genomes[J]. Euphytica, 2011, 182
(3): 335-354.
[6] Amalraj V Alfonse, Balasundaram N. On the taxonomy of the
members of ‘ Saccharum complex’ [J].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2006, 53(1): 35-41.
[7] Dhont A, Rao P S, Feldmann P,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sugarcane intergeneric hybrids, Saccharum
officinarum × Erianthus arundinaceus, with molecular markers
and DNA in situ hybridisation[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5, 91(2): 320-326.
[8] Rott P, Mohamed I S, Klett P, et al. Resistance to leaf scald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limited colonization of sugarcane and
黄永吉等: 3个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后代BC1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57- -
第 36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wild relatives by Xanthomonas albilineans [J]. Phytopathology ,
1997, 87 (12): 1202-1213.
[9] Piperidis G, Christopher M J, Carroll B J, et al. Molecular
contribution to selection of intergeneric hybrids between sugarcane
and the wild species Erianthus arundinaceus[J]. Genome, 2000, 43
(6): 1 033-1 037.
[10] Ram Bakshi, Sreenivasan T V, Sahi B K, et al. Introgression
of low temperature tolerance and red rot resistance from Erianthus
in sugarcane[J]. Euphytica, 2001, 122(1): 145-153.
[11] Sugimoto Akira, Ponragdee Werapon, Sansayawichai Taksina,
et al. Collecting and evaluating of wild relatives of sugarcane
as breeding materials of new type sugarcane cultivars of cattle
feed in Northeast Thailand [C]. Jap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RCAS Working Report,
2002, (30): 55-60.
[12] Cai Q, Aitken K S, Fan Y H, et al.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Erianthus rockii and the
“ Saccharum complex” using microsatellite (SSR) and AFLP
markers[J]. Plant Science, 2005, 169(5): 976-984.
[13] Tai P Y P, Miller J D. A Core Collection for Saccharum
spontaneum L. from the World Collection of Sugarcane[J]. Crop
science, 2001, 41(3): 879-885.
[14] Tai Pyp, Miller Jd. Germplasm diversity among four sugarcane
species for sugar composition[J]. Crop science, 2002, 42(3):
958-964.
[15] 邓海华, 廖兆周, 李奇伟, 等 . 斑茅 F2 杂种选育与同工酶标
记辅助选择[J]. 甘蔗糖业, 2002(1): 1-5.
[16] Piperidis N, Chen J W, Deng H H, et al. GISH characterization
of Erianthus arundinaceus chromosomes in three generations of
sugarcane intergeneric hybrids[J]. Genome, 2010, 53(5): 331-
336.
[17] Fukuhara S , Terajima Y , Irei S , et al .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generic hybrid of commercial sugarcane
(Saccharum spp. hybrid) and Erianthus arundinaceus (Retz.) Jeswiet[J].
Euphytica, 2013, 189(3): 321-327.
[18] Dhont Angelique, Grivet Laurent, Feldmann Philippe,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double genome structure of modern
sugarcane cultivars (Saccharum spp.) by molecular cytogenetics[J].
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 1996, 250(4): 405-413.
[19] Jannoo N, Grivet L, David J, et al. Differential chromosome
pairing affinities at meiosis in polyploid sugarcane revealed by
molecular markers[J]. Heredity, 2004, 93(5): 460-467.
[20] Aljanabi Sm, Forget L, Dookun A. An improved and rapid
protocol for the isolation of polysaccharide and polyphenol-free
sugarcane DNA[J].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1999, 17
(3): 281.
[21] 郑雪芳. 甘蔗近缘属植物斑茅的利用与真实杂种鉴定研究[D].
福建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04.
[22] 黄东益. 栽培甘蔗染色体组构成的细胞学分析与原位杂交检测
的研究[D]. 海南儋州: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1999.
[23] 邓祖湖, 赖丽萍, 林炜乐, 等. 甘蔗斑茅杂交后代 BC1的染色
体核型及染色体遗传分析 [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2007(36): 561-566.
[24] 李懋学, 陈瑞阳. 关于植物核型分析的标准化问题[J]. 武汉植
物学研究, 1985(3): 297-302.
[25] Levan Albert, Fredga Karl, Sandberg Avery A. Nomenclature
for centromeric position on chromosomes[J]. Hereditas, 1964, 52
(2): 201-220.
[26] Stebbins George Ledyard. Chromosomal evolution in higher plants[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1: 87-89.
[27] Kuo Shing-Rong, Wang Tze-Ting, Huang Tseng-Chieng.Karyotype
analysis of some formosan gymnosperms[J]. Taiwania, 1972, 17
(1): 66-80.
[28] Jackson Phillip A.Breeding for improved sugar content in sugarcane[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5, 92(2): 277-290.
[29] Bremer G. Problems in breeding and cytology of sugar cane[J].
Euphytica, 1961, 10(1): 59-78.
[30] Bremer G. A cyt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some cultivated kinds
and of their parents[J]. Genetica, 1924, 6: 497-525.
[31] 张 华, 林彦铨 . 甘蔗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 甘蔗,
2001, 8(3): 1-6.
[32] 高轶静, 方锋学, 刘昔辉, 等. 甘蔗与斑茅割手密复合体杂交
后代的分子标记鉴定[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13): 912-916.
[33] Govindaraj P, Balamurugan A, Natarajan U S. Identification of
intergeneric hybrids between Erianthus arundinaceus and Saccharum
spontaneum through STMS markers[J]. International Sugar Journal,
2012, 114(1 361): 350-356.
[34] 郑成木. 甘蔗核型及其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研究[J]. 热带作物学
报, 1993(14): 47-51.
[35] 刘文荣, 邓祖湖, 张木清, 等. 甘蔗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
后代鉴定系列研究Ⅲ. 甘蔗斑茅远缘杂交后代细胞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04(30): 1 093-1 096.
[36] 黄东益, 郑成木, 庄南生, 等. 甘蔗染色体组构成系统演化的
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00(21): 43-51.
[37] 邓祖湖, 李玉蝉, 刘文荣, 等. 甘蔗和斑茅远缘杂交后代的染
色体遗传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07(28): 62-67.
责任编辑: 赵军明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