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甘蔗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后代鉴定系列研究(二):甘蔗斑茅远缘真实杂种的分子鉴定



全 文 :研究报告
RESEARCH REPORT
甘蔗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后代鉴定系列研究 (二):甘蔗斑茅远
缘真实杂种的分子鉴定
郑雪芳1 张木清2* 李奇伟2 劳方业2 邓祖湖1 陈如凯1 杨业后2
1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甘蔗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 福州 , 350002
2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 广州 , 510316
*通讯作者 , zmuqing@163.com
摘要
根据斑茅 ITS区序列设计编号为EF1/ER1 和编号为 EF 2/ER2的两对引物 , 经在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
间 ITS-PCR扩增 , 证明这两对引物是斑茅特异引物 , 其中引物 EF1/ER1 在斑茅多态性研究中扩增出 5种
带型 , 而引物 EF2/ER2 扩增出 3 种带型;同时 , 利用这两对引物对甘蔗 (拔地拉)与斑茅杂交的 9 个
F1 , 甘蔗斑茅真实杂种 (崖城 96-66 、 96-46)与 CP84-1198的 36 个 BC1以及崖城 95-41与内江 57
-416的 12个 BC1 , 15个曾被认为具有斑茅血缘的品系进行分子鉴定 , 结果表明 , 两对引物的鉴定结果
基本一致 , 其中对斑茅 F 1的分子鉴定结果与前人 (沈万宽)的同工酶鉴定结果相一致 , 对 15 个曾被认
为具有斑茅血缘的品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大部分品系为假杂种 。
关键词
甘蔗 , 斑茅 , 杂种鉴定 , I TS
Utiliz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Genuine Intergeneric Hybrids from the
Cross of Saccharum and E.arundinaceum (2):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Genuine Hybrids f rom the Cross of Saccharum and E.arundinaceum
Zheng Xuefang1 Zhang M uqing2* Li Qiwei2 Lao Fangye2 Deng Zuhu1 Chen Rukai1 Yang Yehou2
1 Key Lab of Sugarcane Generic and Breeding , Minist ry of Agriculture ,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 ry University , Fuzhou , 350002
2 Guangzhou Sugarcane Indust ry Research Insti tute , Guangzhou , 510316
*Corresponding author , zmuqing@163.com
ABSTRACT
Based on the sequence of internal t ranscriped spacer (ITS)region of E.arundinaceum , two primers were de-
signed and named as EF1/ER1 and EF2/ER2.They were proved as the specific primers for E.arundinaceum by com-
paring Saccharum with its related generas.Results showed that primer EF1/ER1 produced five kinds of band , primer
EF2/ER2 produced 3 kinds of band from 30 clones of E.arundinaceum collected in Yacheng of the Southernmost of
China.While using these two primers to identificated nine F1 f rom the cross of Saccharum and E.arundinaceum 、
thirty-six BC1 from the cross of hybrids of E.arundinaceum (YC96-66 , YC96-46)and CP84-1198 、 twelve BC1
from the cross of YC95-41 and Neijiang57-416 and fif teen clones , the genuine hybrids were identified.The results of
分子植物育种 , 2004 年 , 第 2卷 , 第 1 期 ,第 35—42 页
Molecular P lant Breeding , 2004 , Vol.2 , No.1 , 35—42 
moleculer identification for F1 hybrids of E.arundinaceum is accorded with isozyme identification that was reviewed by
Shen W.K.However , most of fifteen clones which had been considered as the genuine hybrids from the cross of Sac-
charum and E.arundinaceum , were not genuine hybrids in this research.
KEYWORDS
Sugarcane , E.arundinaceus , Hybrid Identification , ITS
斑茅 [ Erianthus arundinaceus (Retz.)Jeswiet]
为甘蔗近缘属植物 , 具有较强的抗病虫性 、 抗旱
性 、抗寒性及耐瘠性 , 宿根性好 , 分蘖性强 , 极粗
生和适应性广 (程天聪 , 1992;何顺长等 , 1994)。
通过甘蔗斑茅远缘杂交 , 将对斑茅的多种强抗逆性
基因加以研究利用是甘蔗育种界长期致力解决的关
键问题 。在甘蔗远缘杂交史中 , 曾有过近百例的甘
蔗栽培种的种间甚至属间杂交报道 , 但其中大部分
杂种的真实性受到怀疑 (廖兆周等 , 1988;吴弈能
和戚经文 , 1985)。主要原因是甘蔗栽培种是由种间
杂交而来 , 本身含有近缘物种的血缘 , 即使自交也
会分离出野生的形态性状。杂交利用时杂种的真假
鉴定显得非常重要 , 因为利用属间或种间杂种一定
要充分了解杂种的真实性 , 才能提高育种利用的有
效性。甘蔗种间 、属间杂种鉴定经历了由生物学的
形态鉴定到染色体鉴定 、同功酶鉴定 , 使鉴定结果
较为可靠 , 但由于甘蔗染色体数量多 、 传递行为复
杂 , 同一材料计数差别达十多条 , 同功酶谱带受材
料 、环境等影响大 , 因此鉴定结果也不能令人十分
信服。分子鉴定植物杂种 F1 的真实性 , 可以从
DNA分子水平上获得最直接的证据 , 通过分子原位
杂交甚至可以准确 、直观地查明染色体或片断的来
源。D′Hont等 (1995)分别用分子标记和原位杂交
技术鉴定 S.of f icinarum ×E.arundinaceus的属间杂
种F1的真实性 , 在杂种细胞中可以发现许多来源于
父本的 RFLP谱带 , 原位杂交还揭示了杂种中分别
由双亲贡献的染色体 D′Hont等 (1995)。本研究拟
利用斑茅特异引物的 ITS分子标记对我国主要的斑
茅资源 、海南育种场近年选育的甘蔗斑茅后代等进
行系统鉴定 , 为我国斑茅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和技术保障。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海南甘蔗育种场保育的斑茅资源 ,
选育的甘蔗与斑茅杂交的 F1 代 、 回交一代以及传
统认为含斑茅血缘的 15个品系材料名称详见有关
表格。
表 1 实验中所用到的甘蔗及其近缘属的名称及属性
Table 1 Names and attributes of Sugarcane and its related genera
编号
No.
材料名称
marterials
属性
at tribute
1
高粱
Jowar
Sorghum vulgare Pers
2
玉米
Corn
Zea mays L
3
水稻
Rice
O.sativa L Subsp hsien Ting
4
蔗茅
Erianthus
E rianthus Michx
5
油巴
UBa
S.sinense Roxb
6
油巴
UBa
S.sinense Roxb
7 POJ28-78 S.of f icinarum L
8 57NG208 S.of f icinarum L
9
江西竹蔗
Jiangxi zhuzhe
S.sinense Roxb
10 UAH IAPELE S.of f icinarum L
11
云南大野
Yunnan Daye
S.robustum Brandes et Fesw iet
12
福建大野
Fujian Daye
S.robustum Brandes et Fesw iet
13
河八王
Narenga
Narenga Burk
14
割手密
Spontaneum
S.spon taneum L
15 Mungo S.barberi Jesw iet
16 Pansashi S.barberi Jesw iet
17
拔地拉
Badida
S.of f icinarum L
18
崖城 84-125
YC84-125 S.sinense Roxb
19
崖城 96-46
YC96-46 Ripidium
20
德宏 2号
Dehong2hao
Ripidium
36   分子植物育种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表 2 25 个斑茅无性系名称 、 材料来源
Table 2 Names and materials origins of 25 E.arundinaceus clones
编号
No.
无性系名称
clones
来源
origins
1
江西 79-29
Jiangxi79-29
江西
Jiangxi
2
贵州 78-Ⅰ -8
Guizhou78-Ⅰ -8
贵州
Guizhou
3
德宏 2号
Dehong 2 hao
云南
Yunnan
4
白坡大白草
Baishapodabaicao
海南
Hainan
5
云南 76-Ⅱ-10
Yunnan76-Ⅱ-10
云南
Yunnan
6
四川 79-Ⅰ -9
Sichuan79-Ⅰ -9
四川
Sichuan
7
崖城 2号
Yacheng2hao
海南
Hainan
8
江西 83-4
Jiangxi83-4
江西
Jiangxi
9
崖城 1号
Yacheng 1 hao
海南
Hainan
10
四川 79-Ⅰ -11
Sichuan79-Ⅰ -11
四川
Sichuan
11
福建 79-Ⅰ -1
Fujian79-Ⅰ -1
福建
Fujian
12
四川 79-Ⅰ -22
Sichuan79-Ⅰ -22
四川
Sichuan
13
贵州 78-Ⅱ-06
Guizhou78-Ⅱ-06
贵州
Guizhou
14
四川 79-Ⅰ -29
Sichuang79-Ⅰ -29
四川
Sichuan
15
广东 15号
Guangdong15hao
广东
Guangdong
16
贵州 78-Ⅱ-10
Guizhou78-Ⅱ-10
贵州
Guizhou
17
广东 51号
Guangdong51hao
广东
Guangdong
18
贵州 78-Ⅱ-03
Guizhou78-Ⅱ-03
贵州
Guizhou
19
江西 91-4
Jiangxi91-4
江西
Jiangxi
20
云南 76-Ⅰ -013
Yunnan76-Ⅰ -013
云南
Yunnan
21
海南 92-79
Hainan92-79
海南
Hainan
22
云南 82-133
Yunnan82-133
云南
Yunnan
23
海南 92-106
Hainan92-106
海南
Hainan
24
广西 87-31
Guangxi87-31
广西
Guangxi
25
云南 82-69
Unnan 82-69
云南
Yunnan
1.2研究方法
DNA提取参照 Dellaporta 等 (1983)方法略
加改进;根据已报道的 ITS 区保守序列设计两对
I TS 区特异引物 (EF1/ER1;EF2/ER2);PCR 扩
增反应在 Eppendorf Mastercycler Gradient 扩增仪
上进行。扩增程序为 95℃预变性 5min , 93℃变性
50s , 52℃退火 20s , 72℃延伸 40s , 共 30个循环 ,
最 后 72℃ 保 温 5min。 扩 增 结 束 后 , 以
GeneRuler100bp DNA Ladder Plus为 marker , 用含
有 EB 的 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VILBER
LOURMAT 公司凝胶成像系统照相并保存。
2 结果与分析
2.1两对引物的特异性扩增
分别利用 EF 1/ER1 引物和 EF2/ER2引物对甘
蔗及其近缘属的植物扩增结果 (图 1)表明 , 只有
斑茅 (德宏 2)(20)及其与甘蔗杂种崖城 96-66
(19)在 EF1/ER1 引物作用下扩增出一条 317bp的
条带 , 在 EF2/ER2引物作用下扩增出一条 350bp
的条带 , 而其他材料都没有特异扩增 , 说明 EF1/
ER1 和 EF 2/ER2是斑茅的特异扩增引物 。
2.2不同斑茅资源的特异扩增差异
利用引物 EF1/ER1 可以将斑茅分为五种类型 ,
除崖城 2号 (7)扩增出 317bp和 395bp (较弱)大
小的 2条带 , 贵州 78-Ⅱ-06 (13)和贵州 78-Ⅱ-
10 (16)扩增出 2条带大小分别是 342bp和 308bp ,
海南 92-106 (23)扩增出 3条带即 340bp 、 317bp
和 308bp , 云南 82-69 (25)则扩增出另一种带型
317bp大小和 297bp大小的 2条带外 , 其余样品都
扩增出一条 317bp大小的单一条带 , 这条是斑茅无
性系的扩增主带 , 为斑茅的特征带型。而利用引物
EF2/ER2在 25个斑茅无性系中扩增出 350和 330bp
的 2条带 , 可将斑茅分为三种类型 , 单一 350bp带
型的有江西 79-29 (1)、贵州 78-Ⅰ-8 (2)、 德宏
2号 (3)、 四川 79-Ⅰ-11 (10)、 四川 79-Ⅰ-22
(12)、江西 91-4 (19)和云南 82-69 (25), 单一
330bp的云南76-Ⅱ-10 (5)、四川79-Ⅰ-29 (14)
和贵州78-Ⅱ-10 (16);其余的斑茅无性系同时出
现这两条带。
2.3甘蔗斑茅 F1 杂种及其回交后代
甘蔗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后代鉴定系列研究(二)
Utiliz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Genuine Intergeneric Hybrids from the Cross of Saccharum and E.arundinaceum(2)  37 
图 1 引物 EF1/ ER1和 EF2/ ER2 对甘蔗及其近缘科 、 属和种的植物扩增结果
Figure 1 Amplification patterns of Saccharum and its related genera using EF 1/ ER1 and EF 2/ ER2
图 2 两对引物对 25 个斑茅无性系的扩增结果 (上图所用引物为 EF 1/ ER1 、 下图为 EF 2/ ER2)
Figure 2 Amplification patterns of 25 E.arundinaceus using two primers:EF1/ ER and EF2/ ER2
图 3 两对引物对 Badida×斑茅 9 个后代及其亲本的扩增结果 (上图所用引物为 EF1/ER1、 下图为 EF 2/ ER2)
注:1、 Badida , 2、 德宏 2号 , 3、 YC96-45 , 4、 YC95-41 , 5、 YC96-69 , 6、 海南92-79 , 7、 海南 92-77 , 8、 YC96-40 , 9、
C96-41 , 10、 YC96-43 , 11、 四川 79-Ⅰ-11 , 12、 YC73-557 , 13、 海南 92-105 , 14、 YC96-46 , 15、 YC96-66
Figure 3 Amplification patterns using two primers for 9 o ffsprings of Badida×E.arundinaceus and their parents
no te:1.Badida , 2.Dehong 2 hao , 3.YC96-45 , 4.YC95-41 , 5.YC96-69 , 6.Hainan92-79 , 7.Hainan92-77 , 8.YC96-
40 , 9.YC96-41 , 10.YC96-43 , 11.Sichuan79-Ⅰ -11 , 12.YC73-557 , 13.Hainan92-105 , 14.YC96-46 , 15.YC96-66
甘蔗 (拔地拉 , 热带种)与不同斑茅杂交所
获得 9 个后代 , 利用 EF1/ER1 扩增 , 崖城 95 -
41 、 崖城 96-41 、崖城 96-66出现 317bp的单一
带型与德宏 2号 、 四川 79-I-11和海南 92-105
斑茅一致 , 崖城 96-45 、 崖城 96-69 和崖城 96
-40两条带 (342bp和 308bp)与海南 92-77 的
斑茅带型一致;崖城 96-43和崖城 73-557没有
扩增出条带;EF 2/ER2 引物扩增结果基本一致 ,
表明崖城 96-43和崖城 73-557不是甘蔗斑茅的
真实杂种 。这些鉴定结果与沈万宽 (2002)的同
工酶鉴定结论一致 (表 3)。
38   分子植物育种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表 3 Badida×斑茅的 9 个 F1 代分子鉴定与同工酶鉴定结果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identification of nine Badida×E.arundinaceus hybrids between using molecular marker and using isozyme i-
dentification
编号
No.
F1代名称
name of F1
亲本
parents
EF1/ ER1 EF2/ ER2 备注
remark
1 YC 96-45 Badida×斑茅
Badida×Banmao

true

t rue
未鉴定
no iden tification
2 YC 95-41 Badida×海南 92-105+
海南 92-79+海南 92-77
Badida×Hainan92-105+
Hainan92-79+Hainan92-77

true

t rue
同工酶鉴定为真
t rue for isozyme ident ification
3 YC 96-69 Badida×斑茅
Badida×Banmao

true

t rue
同工酶鉴定为真
t rue for isozyme ident ification
4 YC 96-40 Badida×海 92-79+海 92-77
Badida×Hainan92-79+Hainan92-77

true

t rue
同工酶鉴定为真
t rue for isozyme ident ification
5 YC 96-41 同上
dit to

true

t rue
未鉴定
no iden tification
6 YC 96-43 同上
dit to

false

f alse
未鉴定
no iden tification
7 YC 73-557 同上
dit to

false

f alse
未鉴定
no iden tification
8 YC 96-46 Badida×海南 92-105
Badida×Hainan92-105

true

t rue
同工酶鉴定为真
t rue for isozyme ident ification
9 YC 96-66 同上
dit to

true

t rue
同工酶鉴定为真
t rue for isozyme ident ification
图 4 两对引物对崖城 96-66×CP84-1198 后代及其亲本
扩增结果 (上图所用引物为 EF1/ ER1、 下图为 EF2/ER2)
注:1、 Badida 2 、 海南 92-105 3、 YC96-66 4 、 CP84-
1198 5~ 13、 YC96-66×CP84-1198 的后代
Figure 4 Amplification patterns of offspring s of Ya96-66 ×
CP84-1198 and their parents using tw o primers
no te:1.Badida 2.Hainan92 -105 3.YC96 -66 4.CP84 -
1198 5~ 13.Offsprings of YC96-66×CP84-1198
图 5 两对引物对崖城 95-41×内江 57-416 后代及其亲本
扩增结果 (上图所用引物为 EF2/ER2 、 下图为 EF 1/ ER1)
注:1、 Badida 2 、 海南 92-105 3 、 海南 92 -79 4、 海南
92-77 5、 YC95-41 6 、 内江 57-41 7~ 18、 YC95-41×
内江 57-416 后代
Figure 5 Amplification patterns of offsprings of Ya95-41×
Neijiang57-416 and their parents using two primers
Note:1.Badida 2.Hainan92-105 3.Hainan92-79 4.Hainan92-
77 5.YC95-41 6.Neijiang57-41 7~ 18.Offsprings of YC95-41
×Neijiang57-416
甘蔗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后代鉴定系列研究(二)
Utiliz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Genuine Intergeneric Hybrids from the Cross of Saccharum and E.arundinaceum(2)  39 
图 6 两对引物对崖城 96-40×CP84-1198 后代及其亲本扩增结果 (上图所用引物为 EF1/ ER1、 下图为 EF2/ER2)
注:1 、 Badida , 2 、 海南 92-79 3 、 海南 92-77 4、 YC96-40 5 、 CP84-1198 6~ 32 、 Offsprings of YC96-40×CP84-1198
Figure 6 Amplification patterns of offspring s of Ya96-40×CP84-1198and their parents using two primers
no te:1.Badida 2.Hainan92-79 3.Hainan92-77 4.YC96-40 5.CP84-1198 6 ~ 32.Offsprings of YC96-40×CP84-1198
以崖城 96-66 、 崖城 96-40 和崖城 95-41
为母本分别与 CP84-1198 、 内江 57-416 (父本)
进行杂交 , 获得一批形态上与斑茅相似的后代进
行分子鉴定 。图 4 显示 , 崖城 96-66 ×CP84 -
1198的杂交后代除崖城 01-014 (8)、 崖城 95-
41×内江 57-416的杂交后代崖城 01-023 (9)
没有出现特异带外 , 其他后代都有 , 说明以甘蔗
斑茅真实杂种崖城 96-66和崖城 95-41为母本 ,
与甘蔗商业品种回交获得的真实斑茅杂种的几率
很高 。由于崖城 96 -40 为拔地拉和海南 92-79
和海南 92-77斑茅的杂交后代 , 利用 EF1/ER1 和
EF2/ER2进行 PCR扩增 , 明显看出两个斑茅亲本
的痕迹 , 崖城 96-40利用 EF1/ER1 扩增出的带型
与海南 92-77 相同 , 其与 CP84-1198 的杂交后
代除样品 15 、 18 、 19 、 22 、 24 和 32 的带型外 ,
其他都完全相同;而利用 EF2/ER2 检测结果与海
南 92-79 相同 , 其后代除样品 7 、 21 、 22 、 24 、
32外 , 其他与海南 92-79相同 , 样品 7 、 21 、 24
与海南 92-77相同 。样品 22在两个引物都没有
扩增出产物 , 可以肯定不是真实杂种 。
2.4 15个认为具有斑茅血缘的材料分析
本研究选用 15个曾被认为具有斑茅血缘的样
品为材料分子鉴定 , 结果显示 15个样品中只有崖
城 88-33 (8)和崖城 92-27 (13)是真正斑茅
杂种 , 其它样品均为假杂种 。
3 讨论
3.1 斑茅的杂交利用
图 7 两对引物对 15 个认为具有斑茅血缘材料的扩增结果 (图中编号与表 4 相同)
Figure 7 Amplification patterns of 15 materials which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progenies of E.arundinaceus (codes in this as table 4
figure are same)
40   分子植物育种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表 4 15 份曾被认为具有斑茅血缘的样品 ITS 鉴定结果
Table 4 Results of fiftheen ma terials which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progenies of E.arundinaceus
编号
No.
名称
name
亲本
parents
分子鉴定
molecular ident ification
备注
remark
1
赣蔗 64-137
Ganzhe64-137 NCO310 ×YC62-70

f alse
F2
2
赣蔗 65-542
Ganzhe65-542 NCO310 ×YC59-844

f alse
F2
3
桂糖 83-492
Guitang83-492
粤 63-237× YC72-351
Yue63-237× YC72-351

f alse
F3
4
崖城 62-70
YC62-70
S17 崖×YC57-25
S17 Ya×YC57-25

f alse
F1
5
崖城 64-389
YC64-389 CO419×YC62-70

f alse
F3
6
崖城 73-512
YC73-512
粤 57-423×E.aru ndinaceus
Yue57-423×E.aru ndinaceus

f alse
F1
7
崖城 73-557
YC73-557 Badida×E.arundinaceus

f alse
F1
8
崖城 88-33
YC88-33
不详
no detai l

t rue
9
崖城 90-11
YC90-11 CP72-1210×E.arund inaceus

f alse
F1
10
崖城 90-3
YC90-3 CP57-614×YC84-125

f alse
11
崖城 90-31
YC90-31 CO1001×E.arund inaceus

f alse
F1
12
崖城 90-4
YC90-4 CP72-1210×E.arund inaceus

f alse
F1
13
崖城 92-27
YC92-27
不详
no detai l

t rue
F2
14
崖城 93-25
YC93-25
不详
no detai l

f alse
15
崖城 93-26
YC93-26
不详
no detai l

f alse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 , 甘蔗育种多以甘蔗属
热带种 (Saccharum of f icinarum)和细茎野生种
(Saccharum Spontaneum)的属内种间杂交进行后
代选育 (Berding and Roach , 1987), 使现代甘蔗品
种的遗传基础变得越来越狭窄 , 这必然导致育成品
种生活力 、适应性 、抗逆性 、 宿根性普遍下降。为
此 , 世界上不少甘蔗育种场相继开展了扩宽甘蔗遗
传基础的研究 。在此过程中 , 野生资源的利用得到
普遍的重视 。在我国 , 海南甘蔗育种场于 20 世纪
50年代就开展了斑茅利用的研究。经多年的斑茅杂
交利用分析 , 获得真正含斑茅血缘的 F1 是完全可
能的 , 但机率也不会太高 (约 64.7%), 母本为
Badida的组合较易获得成功。本研究所选的 9 个
Badida×斑茅后代中只有 2个不是真杂种 , 其获得
真正含斑茅血缘 F 1的机率达 77.8%。但用斑茅 F1
品系作父本与甘蔗属进行回交或杂交 , 至今未获得
真正含斑茅血缘的 F 2 品系 , 究其原因可能是斑茅
F1 与甘蔗属原种或品种亲缘关系较远 , 杂交时亲和
性差 , 不容易授粉成功 。为此 , 本试验设计以斑茅
F1 品系作母本与生产品种进行回交 , 回交一代中绝
甘蔗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后代鉴定系列研究(二)
Utiliz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Genuine Intergeneric Hybrids from the Cross of Saccharum and E.arundinaceum(2)  41 
大多数经鉴定是斑茅的真杂种 , 说明此方法是斑茅
杂交利用时获得真正含斑茅血缘杂交种的一项有效
措施 。
3.2 斑茅杂种的分子鉴定
在研究斑茅的杂交利用时 , 后代杂种的真实性
鉴定非常重要 , 因为只有知道杂交后代是否真正含
有斑茅血缘 , 才能确定杂交利用的效果如何 , 杂交
方法是否可行 。鉴定后代真实性常用的方法有形态
解剖分析 、 染色体数分析 、 同工酶分析和分子标
记。其中分子标记因具有能对各发育时期的个体 、
各个组织 、器官 , 甚至细胞作检测 , 不受环境的影
响 , 数量丰富 , 遗传稳定等特点脱颖而出 (陈德水
和陈受宜 , 1998)。分子标记大致可分为以 South-
ern杂交技术为核心的分子标记和以 PCR技术为核
心的分子标记。其中 PCR技术以其简便 、 快速和
高效等特点迅速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进行 PCR扩增时 , 引物的设计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
直接影响扩增产物的多态性。本试验根据已报道的
ITS区的保守序列设计两对引物 , 编号为 EF1/ER1
和 EF2/ER2 , 经试验证明是斑茅特异的引物。进而
用这两对特异引物对斑茅的 F1 及其回交后代进行
鉴定 , 结果表明两对引物的鉴定结果基本上相吻
合 , 能准确 、 有效地区分斑茅杂种的真伪 。
致谢
本研究由国家 “863” 计划课题糖料新品种选
育 (2001AA241191)和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30170590)资助。
参考文献
Berding N., and Roach B.T., 1987 , Germplasm collection ,
maintenance , and use , In:Heinz D.J., (ed), Sugarcane
Improvement through Breeding , Elsevier , Amsterdam ,
pp.143-210
D′Hont A., Rao P.S., Feldmann P., Griv et L., Islam-Faridi
N., Taylor P., and G laszmann J.C., 1995 ,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a tion o f sugarcane intergeneric hybrids , Sac-
charum of f icinarum × Erianthus arundinaceus , with
molecular markers and DNA in situ hybridization , Theor.
Appl.Genet., 91:320-326
Dellapor ta S.L., Wood J., and Hicks J.B., 1983 , A plant
DNA minipreparation:Version I I , P lant Mol. Bio l.
Rep., 1 (4):19-21
陈德水 , 陈受宜 , 1998 , DNA 分子标记 、 基因组作图及其在
植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 生物技术通报 , (5):15-22
程天聪 , 1992 , 云南甘蔗种质资源考察及有性杂交育种研
究 , 西南农业学报 , 5 (1):14-19
何顺长 , 杨春辉 , 肖凤迥 , 张发春 , 何丽莲 , 1994 , 全国甘蔗
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与考察 , 甘蔗 , 1 (1):11-17
廖兆周 , 唐明德 , 金玉峰 , 1988 , 甘蔗斑茅及其杂种的过氧
化物酶分析 , 植物学报 , 30 (2):214-219
沈万宽 , 2002 , 斑茅杂交利用价值探讨 , 甘蔗 , 9 (3):1-4
吴奕能 , 戚经文 , 1985 , 甘蔗植物染色体 Giemsa-C 带分带
研究及应用 , 广东农业科学 , (2):17-20
42   分子植物育种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