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种植密度及采收期对苗药艾纳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全 文 :收稿日期:2015-07-10
基金项目:贵州地道药材艾纳香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3]6011 号);贵州省药用植物繁育与种植人
才基地(黔人领发[2013]15 号);贵州省作物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项目(黔学位合字 ZDXK[2014]8 号)
作者简介:顾岑(1991-),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药用植物栽培理论与技术;E-mail:381219924@ qq. com。
* 通讯作者:王华磊,E-mail:whlgu@ 163. com。
·栽培与饲养·
种植密度及采收期对苗药艾纳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顾 岑1,王华磊1,2* ,赵 致1,2,刘红昌1,2,罗春丽1,2,李金玲1,2,罗夫来1,2
(1. 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 贵州省药用植物繁育与种植重点(工程)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采收期对苗药艾纳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艾纳香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
依据。方法:采用二因素试验进行种植密度和采收期对苗药艾纳香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设种植密度(株距 ×行距)
50 cm × 90 cm、50 cm × 60 cm、50 cm × 30 cm和 30 cm × 30 cm,采收期设 10 月中旬、11 月中旬、12 月中旬,随机区组
设计。结果:种植密度及采收期对艾纳香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面积挥发油产量都随着密
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密度为 111 112 株 /hm2 时,12 月中旬采收的艾纳香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面积挥发油产量最
高,均可获得高产,分别为 1 546. 68 kg /hm2 和 96. 6 L /hm2。在密度 22 223 株 /hm2 和 111 112 株 /hm2 时艾纳香叶
片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 2. 50 mg /g和 2. 53 mg /g,采收期对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艾纳香根蘖苗当年
移栽定植的适合种植密度为 111 112 株 /hm2,适宜的采收期为 12 月。
关键词 艾纳香;种植密度;采收期;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R28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16)02-0235-05
DOI:10. 13863 / j. issn1001-4454. 2016. 02. 001
Effect of Plant Density and Harvest on Yield and Quality in Blumea balsamifera
GU Cen1,WANG Hua-lei1,2,ZHAO Zhi1,2,LIU Hong-chang1,2,LUO Chun-li1,2,LI Jin-ling1,2,LUO Fu-lai1,2
(1. College of Agriculture,Guizhou Unir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2. Guizhou Key Laboratory of Propagation and Cultivation on
Medicine Plants,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density and harvest time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Miao medicine
Blumea balsamifera,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GAP). Methods:Two factors trails were used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plant density and harvest time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Blumea balsamifera. The plant density were located
at 50 cm × 90 cm,50 cm × 60 cm,50 cm × 30 cm and 30 cm × 30 cm,and the harvest time were set up at mid-October,mid-November
and mid-December. The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with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Results:Yield and quality were both affected by the
plant density and harvest time. Yield per unit area and volatile oil yield per unit area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lant density. Yield per unit area and volatile oil yield per unit area were peaked at the plant density of 111 112 plants /hm2 which could
obtain high-yield at the mid-December,which were 1 546. 68 kg /hm2 and 96. 6 L /hm2,respectively.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were
peaked at the plant density of 22 223 plants /hm2 and 111 112 plants /hm2,which were 2. 50 and 2. 53 mg /g,respectively. Harvest tim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lavonoids content. Conclusion:The suitable plant density of transplanted root tillers of Blumea balsamif-
era is 111 112 plants /hm2 and the optimum harvest time is December.
Key words Blumea balsamifera (L.)DC.;Plant density;Harvest;Yield;Quality
艾纳香 Blumea balsamifera (L. )DC. 为菊科艾
纳香属多年生木质草本植物,以根、嫩枝、叶入药,别
名:大风艾、冰片艾、家风艾、大毛药、大艾等〔1〕。常
以根蘖苗移栽种植〔2〕,商品当年便可采收,一般可
以采收三年。主要产于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广西西
南部、广东西南部以及福建和台湾〔3〕。在医药、香
料、日用品等方面应用较广,是贵州道地药材和优势
苗药,在贵州人工栽培已有近百年历史。艾纳香的
叶、枝可提制艾粉,经提炼后可制得天然冰片及冰片
油〔4〕。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具有开窍醒神、清热
止痛功效,常用于中风痰厥、热病神昏等症〔5〕。目
前对艾纳香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研究较多,但对
艾纳香规范化种植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笔者于
2014 年 4 月至 2015 年 2 月在贵州省罗甸县艾纳香
种植基地对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采收期下艾纳香的
生物产量和品质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艾纳香合
·532·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9 卷第 2 期 2016 年 2 月
理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供试样品经贵州大学王华磊教授
鉴定为菊科植物艾纳香 Blumea balsamifera (L. )
DC. 。
1. 2 试验田基础肥力 试验地耕作层基础地力及
当地气候条件见表 1。
表 1 试验地耕作层基础地力及当地气候条件
土层 碱解氮 /(mg /kg) 速效磷 /(mg /kg) 速效钾 /(mg /kg) 有机质 /(g /kg) 年降雨量 /mm 年平均气温 /℃
耕作层 50. 75 4. 30 78. 00 9. 51 1150. 30 19. 60
1. 3 试验设计 试验于 2014 年 4 月 ~ 2015 年 2
月在贵州省罗甸县艾纳香种植基地进行,共设置 4
个密度(表 2),4 个处理,3 个重复,共 12 个小区,小
区面积为 4 m × 15 m,重复 3 次,随机排列,小区周
围设 50 cm走道,1 m保护行。按表 2 中 4 种密度类
型在 2014 年 5 月下旬选择生长较一致的两年生艾
纳香根上长出的根蘖苗移栽定植(艾纳香是 2013 年
种植,根蘖苗是 2014 年长出),于当年 10 月中旬开
始采收,每隔 1 个月采收 1 次,一直到 12 月中旬。
整个种植过程不施用任何肥料,期间视情况进行大
田管理。
表 2 试验处理
序号 密度(株 /hm2) 密度类型(株距 ×行距)/m
A1 22223 0. 5 × 0. 9
A2 33334 0. 5 × 0. 6
A3 66667 0. 5 × 0. 3
A4 111112 0. 3 × 0. 3
1. 4 测定项目与方法 于 10 月中旬、11 月中旬、
12 月中旬 3 个时期进行田间性状调查,对其植株生
长动态的观察及产量进行测定,每一时期每一小区
取样 10 株,测其挥发油和总黄酮的含量。
1. 4. 1 挥发油提取样品处理:将艾纳香新鲜叶片
或嫩枝置阴凉通风处,每 2 天翻动 1 次自然晾干,剪
成 1 cm ×1 cm大小的碎片,备用。
1. 4. 2 总黄酮提取样品处理:艾纳香新鲜叶片或
嫩枝 50 ℃恒温至干,粉碎,过 40 目筛,备用。
1. 4. 3 仪器与试剂:TP-214 万分之一天平(丹佛仪
器(北京)有限公司),101-1AB 电热鼓风干燥箱(天
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HSY2-SP 电热恒温水
浴锅(上海浦东物理光学仪器厂),UV2600 紫外分
光光度计(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亚硝酸
钠、硝酸铝、氢氧化钠、95%乙醇,均为分析纯。芦丁
对照品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
100080-200707)。
1. 4. 4 生长动态观察及产量测定:从 2014 年 10 ~
12 月,每月中旬每处理随机取 10 株艾纳香测定每
株株高、分枝数、最长分枝长、枯叶率,比较生长状
况;测量单株叶片数、单株叶片重(鲜重)、单株鲜
重,计算单位面积产量和干鲜比。
1. 4. 5 挥发油提取及含量测定:挥发油提取按中
国药典一部(2010 年版)的方法进行。取剪碎的艾
纳香叶片或嫩枝样品 200 g,装入挥发油提取器的烧
瓶中,加水至烧瓶的 2 /3 处,连接装置,加热提取,从
沸腾时开始计时,共提取 5 h,冷却后计量挥发油体
积,重复 3 次。
1. 4. 6 总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总黄酮的测定方
法参照文献〔6〕。
1. 5 数据分析 采用 Excel 2003 与 SPSS 17. 0 软
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差异显著性检验(LSD)。
2 结果与分析
2. 1 种植密度及采收期对艾纳香生长状况的影响
不同密度、不同采收期下艾纳香株高、分枝数、最
长分枝长、枯叶率结果如表 3 所示,分枝数多数为 2
个,最长分枝多数为 20 ~ 50 cm,枯叶率多数在 8%
~12%。方差分析表明,在同一采收期,不同密度下
艾纳香的生长状况均无显著差异。A4 的枯叶率高
于其他三个密度,A1 的枯叶率相对较低,A2 的各项
指标均优于其他密度,A3、A4 两者差距不大,而 A4
的各项指标较其他三个密度差。方差分析表明,在
同一密度,不同采收期下艾纳香的生长状况均无显
著差异,但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艾纳香株高和枯叶
率也呈增大趋势,12 月份的株高和枯叶率达到了最
高值;分枝数和最长分枝长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11
月,其极值也出现在 11 月。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
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2. 2 种植密度及采收期对艾纳香产量的影响 结
果见表 4。不同密度下艾纳香单株叶片数差异较
大,单株叶片数多数为 30 ~ 50 片,最高的是 12 月中
旬采收的处理 A3,多达 61 片,较 A1、A2、A4 分别高
189. 6%、13. 8%、13. 4%;单株叶片重最高的是 11
月中旬采收的处理 A2,为 97. 55 g,最低的是 12 月
中旬采收的处理 A1,仅为 30. 21 g;而单株鲜重多数
为 160 ~ 200 g,最高的是 12 月中旬采收的处理 A2,
达到 209. 67 g,较 A1、A3、A4 分别高 198. 5%、
7. 9%、0. 4%,最低的是 12 月中旬采收的处理 A1,
仅为 70. 23 g;干鲜比多数为 28. 1% ~ 35. 6%,干鲜
·632·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9 卷第 2 期 2016 年 2 月
比最高的是 11 月中旬的 A1,达到 36. 78%,较 A2、
A3、A4 分别高 8. 7%、30. 6%、26. 3%,最低的是 10
月中旬的 A3,为 24%;单位面积产量随着密度的增
加,逐渐增大,最高的是 12 月中旬采收的处理 A4,
为 1 546. 68 kg /hm2。方差分析表明,在同一采收
期,不同密度下艾纳香的单株叶片数除了 12 月中旬
处理 A1 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密度,均无显著差异。
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小,艾纳香的产量并没有呈现一
定的变化趋势,但 A2、A3、A4 三个处理的差距较小,
而 A1 的艾纳香产量却低于 A2、A3、A4。方差分析
表明,在同一密度,不同采收期下艾纳香的生长状况
均无显著差异。但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四个密度的
单株叶片数和单株叶片重呈减少趋势,而干鲜比却
成增大的趋势;随着生长期的延长,A2、A3、A4 的单
株鲜重呈增长趋势,而 A1 却呈减少趋势。经单因
素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表 3 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采收期下艾纳香的生长状况
密度
10 月中旬 11 月中旬 12 月中旬
株高 / cm 分枝数 /个
最长分
枝长 / cm
枯叶率 /% 株高 / cm 分枝数 /个
最长分
枝长 / cm
枯叶率 /% 株高 / cm 分枝数 /个
最长分
枝长 / cm
枯叶率 /%
A1 109. 67a 1. 10a 8. 10c 5. 63a 125. 97a 1. 23a 21. 10bc 7. 42a 153. 10a 1. 53a 33. 33abc 11. 41a
A2 128. 33a 1. 87a 21. 57bc 9. 51a 144. 33a 2. 23a 56. 23a 10. 80a 160. 53a 1. 77a 41. 33abc 12. 36a
A3 121. 67a 1. 63a 26. 57abc 8. 49a 149. 67a 2. 10a 50. 53ab 9. 76a 147. 13a 1. 77a 47. 37ab 12. 83a
A4 122. 33a 1. 07a 10. 87c 8. 90a 131. 80a 1. 63a 47. 33ab 11. 32a 145. 23a 1. 43a 38. 00abc 13. 10a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5%水平差异显著
表 4 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采收期下艾纳香的产量
密度
10月中旬 11月中旬 12月中旬
单株叶
片数 /片
单株叶
片重 / g
单株
鲜重 / g
干鲜比
/%
折合单位面积
产量 /(kg /hm2)
单株叶
片数 /片
单株叶
片重 / g
单株
鲜重 / g
干鲜比
/%
折合单位面积
产量 /(kg /hm2)
单株叶
片数 /片
单株叶
片重 / g
单株
鲜重 / g
干鲜比
/%
折合单位面积
产量 /(kg /hm2)
A1 30. 13bc 51. 30a 96. 37a 31. 77a 143. 01 30. 80bc 45. 40a 83. 03a 36. 78a 121. 08 21. 10c 30. 21a 70. 23a 33. 43a 104. 18
A2 41. 53abc 76. 36a 166. 77a 28. 16a 367. 91 46. 00abc 97. 55a 185. 10a 33. 83a 413. 70 53. 67ab 74. 19a 209. 67a 30. 87a 468. 83
A3 57. 87ab 95. 85a 198. 97a 24. 00a 885. 84 44. 00abc 78. 80a 160. 00a 28. 17a 707. 96 61. 10a 70. 76a 194. 37a 35. 33a 853. 38
A4 43. 67abc 76. 72a 161. 33a 29. 97a 1193. 17 38. 47abc 81. 39a 163. 20a 29. 12a 1205. 03 53. 90ab 73. 20a 208. 77a 35. 34a 1546. 68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5%水平差异显著
2. 3 种植密度及采收期对艾纳香药用部位挥发油
含量的影响 由表 5 可知,艾纳香叶片的挥发油含
量为 1. 87 ~ 6. 13 mg /kg,平均为 4. 01 mg /kg;艾纳
香叶片挥发油的含量明显高于嫩枝中挥发油的含
量。方差分析表明:在同一采收期,不同密度下艾纳
香叶片挥发油含量差异显著,10 月采收的密度 A1
挥发油的含量较其他三个密度高,达到 6. 13 mg /
kg;11 月采收的 A1 显著高于同一时期采收的 A3、
A4,达到 4. 87 mg /kg;12 月采收的 A3 显著高于 A2
和 A4,达到 4. 80 mg /kg。四个种植密度之间对艾纳
香叶片中挥发油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A1 采收的艾
纳香叶片中挥发油含量较高。单位面积挥发油产量
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大,最高的是 12 月中旬采
收的处理 A4,为 96. 6 L /hm2。在同一密度,不同采
收期下艾纳香叶片挥发油的含量差异显著,10 月采
收的艾纳香挥发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A1 密度
下,10 月采收的艾纳香叶片中挥发油的含量显著高
于其他两个采收期;A2 密度下,10 月和 11 月采收
的显著高于 12 月;A3 密度下,12 月采收的显著高
于 11 月,与 10 月差异不显著;A4 密度下,10 月和
12 月采收的显著高于 11 月。
嫩枝挥发油含量为 0. 17 ~ 0. 73 mg /kg,平均为
0. 43 mg /kg。方差分析表明:在同一采收期,不同密
度下艾纳香嫩枝挥发油含量差异显著,10 月采收的
A3 嫩枝中挥发油的含量显著高于同一时期采收的
A 1和A2,与A4差异不显著;11月采收的A2显著
表 5 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采收期下艾纳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含量
密度
10 月中旬 11 月中旬 12 月中旬
叶片 /
(mg /kg)
嫩枝 /
(mg /kg)
和值 /
(mg /kg)
单位面积挥发油
产量 /(L /hm2)
叶片 /
(mg /kg)
嫩枝 /
(mg /kg)
和值 /
(mg /kg)
单位面积挥发油
产量 /(L /hm2)
叶片 /
(mg /kg)
嫩枝 /
(mg /kg)
和值 /
(mg /kg)
单位面积挥发油
产量 /(L /hm2)
A1 6. 13a 0. 17e 6. 30a 13. 5 4. 87b 0. 20de 5. 07bc 9. 2 4. 60bc 0. 50abc 5. 10b 8. 0
A2 4. 47bc 0. 27cde 4. 73bc 26. 1 3. 87bcd 0. 60ab 4. 47bcd 27. 7 2. 60ef 0. 73a 3. 33e 23. 4
A3 4. 33bc 0. 60ab 4. 93bc 65. 5 3. 67cd 0. 47abcd 4. 13cde 43. 9 4. 80b 0. 63ab 5. 43a 69. 5
A4 3. 20de 0. 37bcde 3. 57de 63. 8 1. 87f 0. 23cde 2. 10f 37. 9 3. 73cd 0. 43bcde 4. 17bcde 96. 6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5%水平差异显著
·732·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9 卷第 2 期 2016 年 2 月
高于 A1 和 A4,与 A3 差异不显著;12 月采收的 A2
显著高于 A4,与 A1 和 A3 差异不显著。四个种植
密度之间对艾纳香嫩枝中挥发油的含量存在显著差
异,A2 和 A3 采收的艾纳香嫩枝中挥发油含量较
高。在同一密度,不同采收期下艾纳香嫩枝挥发油
的含量差异显著,12 月采收的艾纳香挥发油含量显
著高于其他处理,A1 密度下,12 月采收的艾纳香嫩
枝中挥发油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采收期;A2 密
度下,11 月和 12 月采收的显著高于 10 月;A3 和 A4
密度下,三个采收期之间无显著差异。三个采收期
之间对艾纳香嫩枝中挥发油的含量差异显著,12 月
显著高于 10 月和 11 月。说明在 12 月中旬采收的
艾纳香嫩枝中挥发油的含量较高。
艾纳香药用部位的挥发油总含量为 2. 10 ~
6. 30 mg /kg,平均为 4. 44 mg /kg。方差分析表明:在
同一采收期,不同密度下艾纳香药用部位挥发油含
量差异显著;在同一密度,不同采收期下艾纳香药用
部位挥发油的含量差异也显著。
2. 4 种植密度及采收期对艾纳香药用部位总黄酮
含量的影响 由表 6 可知,艾纳香叶片的总黄酮含
量为 1. 86 ~ 2. 82 mg /g,平均为 2. 31 mg /g;艾纳香
叶片总黄酮的含量明显高于嫩枝中总黄酮的含量。
方差分析表明:在同一采收期,不同密度下艾纳香叶
片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10 月采收的密度 A1 和 A4
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显著高于 A2 和 A3;11 月采收
的 A3 和 A4 显著高于 A1 和 A2;12 月采收的 A1 显
著高于其他三个密度,达到 2. 82 mg /g。四个种植
密度之间对艾纳香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存在显著差
异,A1 和 A4 采收的艾纳香叶片中总黄酮含量较
高。在同一密度,不同采收期下艾纳香叶片总黄酮
的含量差异显著,A1 密度下,11 月采收的艾纳香叶
片中总黄酮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个采收期;A2 密
度下,三个采收期间无显著差异;A3 密度下,11 月
采收的显著高于 10 月和 12 月;A4 密度下,10 月和
11 月采收的显著高于 12 月。但三个采收期之间对
艾纳香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采收
期对艾纳香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影响较小。
嫩枝总黄酮含量为 0. 26 ~ 0. 48 mg /g,平均为
0. 39 mg /g。方差分析表明:在同一采收期,不同密
度下艾纳香嫩枝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10 月采收的
A1 嫩枝中总黄酮的含量显著高于 A3 和 A4,与 A2
差异不显著;11 月采收的 A1 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密
度;12 月采收四个密度差异不显著。四个种植密度
之间对艾纳香嫩枝中总黄酮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A1 显著高于 A2、A3、A4,说明在种植密度 A1 采收
的艾纳香嫩枝中总黄酮的含量较高。在同一密度,
不同采收期下艾纳香嫩枝总黄酮的含量差异显著,
A1 和 A4 密度下,三个采收期之间艾纳香嫩枝中总
黄酮的含量差异不显著;A2 和 A3 密度下,10 月和
12 月采收的显著高于 11 月。三个采收期之间对艾
纳香嫩枝中总黄酮的含量差异显著,10 月和 12 月
显著的高于 11 月。说明在 10 月中旬和 12 月中旬
采收的艾纳香嫩枝中总黄酮的含量较高。
艾纳香药用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为 2. 17 ~ 3. 28
mg /g,平均为 2. 70 mg /g。方差分析表明:在同一采
收期,不同密度下艾纳香药用部位总黄酮含量差异
显著;在同一密度,不同采收期下艾纳香药用部位总
黄酮的含量差异也显著,但三个采收期之间对艾纳
香药用部位总黄酮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表 6 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采收期下艾纳香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mg/g)
密度
10 月中旬 11 月中旬 12 月中旬
叶片 嫩枝 和值 叶片 嫩枝 和值 叶片 嫩枝 和值
A1 2. 80a 0. 48a 3. 28a 1. 88b 0. 47ab 2. 34cd 2. 82a 0. 44abc 3. 26a
A2 2. 01b 0. 41abcd 2. 41cd 1. 86b 0. 31fg 2. 17d 1. 96b 0. 39cde 2. 35cd
A3 2. 15b 0. 40bcd 2. 55bc 2. 65a 0. 26g 2. 91ab 2. 05b 0. 45abc 2. 50cd
A4 2. 71a 0. 34def 3. 06a 2. 67a 0. 32efg 3. 00a 2. 20b 0. 40bcde 2. 59bc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5%水平差异显著
3. 1 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艾纳香的主
要药用部位是叶片和嫩枝,被中国药典收录的冰片
就是艾纳香叶片和嫩枝的升华物经加工劈削而成,
艾纳香生物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升华物的多少,因
此,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适当改变种植密度是艾纳
香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途径。密度是影响作物产
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艾纳香群体密度适宜可获得
较好的生长状况和较高的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当
年根蘖苗种植的艾纳香,种植密度的减小使艾纳香
的生物产量减少,艾纳香在密度 111 112 株 /hm2
(0. 3 m × 0. 3 m)时,种植当年单位面积产量最高,
何元农等〔7〕在荔波县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在株行距
0. 8 m × 0. 8 m 时,艾纳香种植当年产量较高,与本
实验之间的差异应该是两地生态环境不同所引起
·832·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9 卷第 2 期 2016 年 2 月
的,但都比当地常规种植 1 m × 1 m 的株行距要小,
这是因为艾纳香是多年生植物,种植一次可采收多
年,随着艾纳香生长年限的增多,其根蘖苗也增多,
其自身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密度调整。本试验结果
是艾纳香移栽后当年情况,二年生乃至多年生艾纳
香的适宜密度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药用植物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中药的品质及其临
床疗效,品质的形成不仅与药材本身的遗传因素有
关,更与生态环境和人工栽培措施有关,生产上可通
过采用适当的栽培措施来改善和提高药用植物的品
质〔8〕。本试验以挥发油和总黄酮含量为艾纳香品
质指标,种植密度的增大使艾纳香药用部位的单位
面积挥发油产量增加;当种植密度较小时,艾纳香总
黄酮的含量较高,当种植密度不断增大到一个范围
内,艾纳香药用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又达到之前的水
平,过高的密度会导致艾纳香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
空间变小,从而不利于大范围吸收土壤水分和养
分〔9〕,这就促使了艾纳香次生代谢产物的增加。艾
纳香叶片挥发油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嫩枝,分别
约为嫩枝的 8. 4 ~ 11. 2 倍和 7. 5 ~ 11 倍,这与艾纳
香主要以叶片为入药部位和制取艾粉的原料一致,
虽然其嫩枝挥发油和总黄酮含量显著低于叶片,但
是从资源充分利用的角度考虑,在提取挥发油时,应
将幼嫩枝条也作为原料,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艾纳香
资源的利用价值〔6〕。
3. 2 采收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采收期是影响
作物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药用植物采收是一项
科学要求较为严格的工作,因为药用植物只有生长
发育到一定时期,根据不同药用部位,在一定时间范
围内进行采收,才能使收获的中药材品质有所保
证〔9〕。采收期与药材的产量、品质及收获效率有着
密切关系,艾纳香采收期适当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
优质的品质。本试验表明,12 月采收的艾纳香单位
面积产量和单位面积挥发油产量最高,采收期对总
黄酮的含量影响不显著,在大田生产中要根据实际
对药材品质的需求来确定其适宜采收的时间。
参 考 文 献
[1]庞玉新,谢小丽,陈振夏,等 . 艾纳香本草考证[J]. 贵
州农业科学,2014,42(6):10-13.
[2]何元农,毛堂芬,冼福荣,等 . 艾纳香繁殖苗类型及移栽
性能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4,32(6):38-40.
[3]胡蕖,周家维 . 贵州省艾纳香植物资源现状及适生区区
划初步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1999,27(1):44-48.
[4]白志文,朱露,卢媛,等 . 苗药艾纳香研究进展[J]. 中
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7) :65-67.
[5]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 . 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2.
[6]罗夫来,王振,张云淋,等 . 苗药艾纳香不同居群及不同
部位的质量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1):51-
53.
[7]何元农,丁映,冼福荣,等 . 艾纳香人工种植的群体密度
效应[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1):36-40.
[8]王华磊,李宗豫,赵致,等 . 不同栽培密度对何首乌块根
及其品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2):52-
54.
[9]郭巧生 . 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932·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9 卷第 2 期 2016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