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水稻与扁秆藨草竞争关系的初步研究



全 文 :杂草科学 1 93 9年 第 4期
水稻与扁秆蕉草竞争关系的初步研究
、 `
唐 立 丰
(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植保站 )
作物与其伴生的杂草是个相互对立的共生体 ,它们相互争夺有限的光照 、空间 、 水分和肥
料 。 作物群体的变化 ,势必影响杂草的发生和生长 ,这是 ``以苗控草”这一杂草农业防除措施的
重要依据之一 。研究水稻与扁秆藤草群体竞争规律 , 明确不同水稻栽插密度对扁秆蕉草的发生
消长规律及其鲜重的影响 ,可为采用农业栽培措施防除稻田扁秆篇草提供依据 。
一 、 材 料 与 方 法
供试品种为杂交稻汕优 63 和常规稻南京 14 号两个品种 ,分别设 25 厘米义 2 5厘米 、 20 厘
米义 20 厘米 、 15 厘米义 15厘米和 功 厘米义 10 厘米四种株行距 , 每亩栽插穴数分别为 6 . 6 67
万 、 2 . 肠 3万 、 1 . 667 万和 1 . 067 万 。 汕优貂 单株栽插 , 南京 14 号三株栽插 。 小区面积为 9 米” ,
随机区组引咧 ,重复 3 次 。 常规田间管理 。 试验田内稗草在水稻栽后 7 天用禾大壮将其防除 ·
药后田间杂草均为扁秆藤草 。 调查方法为每小区对角线定 2点 , 每点 1米 2 , 自水稻移栽之 日
起 , 每 5 天调查 1次扁秆藤草的发生数量 , 直到水稻乳熟期结束 。 又分别于栽后 2。 、 4C、 创 和
8 0 天 , 在每小区另一对角线取两点 , 每点 0 . 5 米“ ,测定水稻和扁秆蕉草地上 ;韶分的鲜重 。 水稻
成熟时 ,每小区收 2 米 , 测水稻产量 `
二 、 试 验 结 果
(一 )不 同品种 、密度稻田扁杆旗草的密度消长
1
. 各处理扁秆蕉草的相对出土高峰与密度增长 :从不同栽插密度稻田扁秆篇草的消长来
看 ,株行距大的稻田扁秆篇草出土高峰明显 ,草量也大 。而株行距小的稻田 , 扁秆藻草出」坏别纂
不明显 。 汕优 63 25 厘米义 25 厘米和 20 厘米丫 20 厘米处理的扁秆篇草相对出土高峰在栽后
15 ~ 30 夭 , 这期间出土的扁秆薄草分别为 65 . 7 株 /来 和 3 2 . 3 株 /米2 . 分别占总出草量的
51
.
5%和 50 . 7% ; 15 厘米义 15 厘米处理的扁秆篇草相对出土高峰在栽后 10 ~ 2 6 天 , 这期间
出土的扁秆藤草为 32 . 4 株 /米“ , 占总出草量的 54 % ; 10 厘米义 10 厘米处理的扁秆篇草没有明
显的出土高峰 。 南京 14 号的 25 厘米义 25 厘米处理的扁秆蔗草相对出土高峰在栽后 2() 一 30
天和 4 0~ 45 天 ,这期间出土的扁秆蕉草为 84 . 9株 /淞 , 占总出草量的 68 . 4% ; 2。厘米义邪 厘
米和 15 厘米义 15 厘米处理的扁秆蔗草相对出土高峰在栽后 20 一 35 天 ,这期间出土的扁杆藤
草分别为 42 . 5 株 /米 , 和 25 . 2株 /米 , ,分别占总出草量的 54 . 3%和 50. 白% ; 10 厘米 x 10 厦米
处理的扁秆蕉草也没有明显的出土高峰。 不同品种移栽后 30 天扁秆蔗草相对出土率 . 南京润
号各密度处理均大于汕优 63 的相应密度处理 。各处理的栽后天数与扁秆篇草的相对出土率呈
显著的 ` ,s ”形曲线 ,应用 oL ` ist ic 方程描述相关系数均过凄叨高度极显著水准 ( } : } > r 0 . 00 1 ) `,
根据所得方程推算不同栽播密度稻田扁秆篇草出土盛末期 (为最高出土量的 84 写时 ) ,汕优 娜
10 厘米义 10 厘米 , 1 5 厘米又 15 厘米 , 20 厘米 丫 20 厘米和 25 厘米 义 25 厘米处理的扁秆藤草
杂草科学 19昭年 第 4期
出土盛末期分别在水稻移栽后 0 3天 、 4 3天 、 6 3天和 5 3天 ;南京 14的各密度处理依次分别为
37天 、 4 2天 、 4 3天和 8 3天 。 这对化学防除稻 田扁秆蕉草茎叶处理适期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
意义 。各试验处理中 ,水稻栽插株行距小的处理扁秆藤草密度增大速度由逐渐加快转向逐渐减
慢的转折点 (即为最高出土量的 50 %时 ) . ·与水稻封行期相近 ,而栽插株行距较大的处理其转
折点与水稻封行期有较大的差距 。 以不同品种比较 ,南京 1 4号的扁秆蕉草密度增长速度由快
转慢的转折点又普遍迟于相同密度的汕优 63 (表 l ) 。
表 l 水稻栽后天数与扁秆藕草累计出土率关系方程一一一一处 理(厘米 ) L帷 ist ic 方程 50 %出土率(栽后天数 ) 水稻封行期(栽后天数 )f山优 6 3 10 X 1 0 10 0y “ 不丙飞二了芯石 一 0 . 9 7 7 ) 0 . 9 7 4 1一 0 . 99 3 5 0 . 8 4 7 1 1 7 . 622 . 5 1 8 ( 7 / 2 )1 5沐 1 5 2 4 ( 7 / 8 )2 0X 2 0 一 9 82 1 0 . 8 7 2 1 名2 ( 7 / 2 5 〕2 5只 2 5 一 .0 9 9 6 0 0 8 9 8 2 未封行南京 1 4 10沐 10 一 0 . 9 8 1 1 0 . 连)5 0 7 2 1 ( 7 / 5 )1 5只 1 5 一 0 . 9 9 2 5 0 . 8 2 3 3 2 8 ( 7 / 2 )2 0沐 2 0 一 0 . 9 8 37 0 . 8 7 2 1 19 ( 8 / 2 )
25 X 2 5
1 0 0
y一 ]干2 , .蔽一~
10 0
y一 1干刁0.舔一 。万蔽还i
1 0 0
y = 1+ 5 2
.
s l e 一 .0 佑 8` ·
1 0 0
y一不花万不下不五
10 0
y= 拜 35乃 6e 一 o·几 5`
10 0
y = 砰 3 3 j 6e 一氏丽
1 0 0
y~ 〕耳卞乐活之七一 ` 丽 I 一 0 . 9 9 1 5 0 . 8 4 7 1
2 4
.
8
2 5
,
0
2 4
.
3
2 8
.
5
2 6
.
8
2 7
.
0 未封行
2
. 各处理扁秆蕉草的发生数与增长持续时间 : 稻田扁秆蕉草的出土量随着水稻株行距的
扩大而增加 , 汕优 63 的 25 厘米义 25 厘米处理扁秆蕉草的最高密度为 127 . 5 株 /米“ ,分别是
2() 厘米义 20 厘米 、 15 厘米义 15 厘米和 10 厘米丫 10 厘米处理的 2 . 0 倍 、 2 . 1倍和 7 . 7 倍 ;南
京 14 号的 25 厘米义 25 厘米处理的扁秆藤草最高密度为 1 24 . 3 株 /米“ , 分别是 20 厘米 丫 20
厘米 , 1 5 厘米>< 15 厘米和 10 厘米 丫 10 厘米处理的 1 . 6倍 、 2 . 5倍和 3 . 1倍 。 而不同品种密度
处理的扁秆藤草发生量 ,南京 1 4号除 15 厘米 又 15 厘米外 ,其余三种密度处理均高于汕优 63 ,
但其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准。 水稻移栽到扁秆蕉草出土密度最大时的天数 .两个品种差异
不大 ,而不同密度处理之间差异较明显 。 各种株行距处理中以 10 厘米 丫 10 厘米处理的最短 ,
为 35 ~ 40 天 。 15 厘米丫 15 厘米处理为最长 ,两个品种的此密度处理均长达 65 天 , 20 厘米丫
20 厘米和 25 厘米丫 25 厘米处理两个品种均在 50 ~ 60 天之间(表 2 ) 。
3
. 扁秆蕉草密度自然下降率的比较 : 在不除草的条件下 , 稻田前期由于水稻和杂草的群
体均较小 , 各自的生存空间较宽余 ,相互竞争程度也较小。这时杂草密度是逐步增大 . 随时间的
推移 , 当水稻和杂草的群体扩大到一定程度 ,各自的生存空间变小 , 相互竞争程度加剧 ,一些生
长弱小的杂草就出现死亡 。 本试验中 , 到水稻乳熟期时扁秆蕉草密度比最高时的密度下降
钧%以上 ,且下降幅度随水稻株行距的缩小而提高 。 由于不同品种的水稻生长势有一定的差
异 ,与扁秆蕉草的生存竞争能力也有所不同 。 参试的杂交稻汕优 63 的生长势相对比常规稻南
京 14 号强 , 后期扁秆蕉草密度的自然下降幅度 ,汕优 63 的各种株行距处理均大于南京 1 4 号
杂草科学 1公 93年 第 4期
的相l i ]密度处理 , 扁秆蕉草自然下降率经方差分析 ,水稻品种间的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准 ,大子
栽插密度间的方差 。
口`尸之ùO八U目只哎d比只目止J产O山任冉匕二口斑忱bCdbo川沈忱d油cd
南京 1 4
1 5 X 1 5
2 0认 2 0
2 5认 2 5
10试 1 0
15 2

1 5
2O X 2 0
2 5认 2 5
6 0

O
6 3
.
7
12 7
.
5
1 0

5
4 9
.
5
了8 . 3
1 2人 3
3 2
.
5
3 3
.
2
6 4
.
8
2 0
.
2
2 5
.
5
15
.
8
7 0
.
3
45
.
8
4 7
.
9
4 9
.
2
5 0 !
搜8 . 5
4 1 5
4 3
.
4
2 8
.
0
3 1
.
2
2 5
.
5
3 6
.
5
3 1
.
9
3 9
.
7
3 0
.
6
(二 )扁杆蕉草鲜重的消长
L 扁秆煎草鲜重增长 ; 水稻移栽后 20 天 . 各处理扁秆麓草鲜重均较小 , 不同处理间的差
异也很小 。 栽后 2 0一 60 天 , 各处理的扁秆藤草鲜重达到最大值 。 其后 , 由于稻与草 、草与草之
间的生存竞争加剧 ,一些生长弱的扁秆蕉草逐渐死亡 ,而且这时的扁秆蕉草已开始老熟 , 植株
含水率下降 , 到栽后 80 天 (水稻乳熟期 ) , 各处理扁秆藤草地上部的鲜重比栽后 60 天下降
3 0
.
3一63 . 8环(图 l ) 。 扁秆藤草鲜重增长最快的时间和 日增量 ,不同水稻品种和密度都有一定
差异 。 汕优 63 的 10 厘米丫 10 厘米处理的扁秆蕉草鲜重增长速度比较平缓 , 没有明显的快速
增重期 ; 1 5 厘米丫 15 厘米处理扁秆薄草鲜重增长最快阶段在栽后 20 ~ · 40 天 ,平均 日增重为
9
.
.01 克 /米2 ; 20 厘米义 20 篷米处理在栽后 40 ~ 60 夭 ,平均日增重为 2 . 7 5 克 /来 ; 25 厘米丫
25 厘米处理在水稻栽后 20 ~ 60 天 , 扁秆藤草鲜重增长均很快 , 40 天平均增重为 18 . 招 克厂
米“ 。 南京 1 4 号的 10 厘米 丫 10 厘米处理的扁秆篇草鲜重增长最快阶段在栽后 20 ~ 40 天 ,平均
日增 5 . 19 克 /米 , ; 15 厘米丫 1 5 厘米 、 20 厘米丫 20 厘米和 25 厘米 x 25 厘米的扁秆蕉草鲜重增
长最快阶段均在栽后 40 ~ 6 0 天 .平均 日增长量分另1J为 9 . 12 克 /来 、 24 . 02 克 /米 2 和 27 . 76 克 /
、王. t钻叭只 二 , … , 。` . , 1 , , 南京 I t
,件 竺加沐 入
)拼八一 几江东八荀 “ 。 L,犷 / , \ \ l厂 \丝 . ` ;、 L / l 、 ’ l ,誉: . ! 2 1 、 刀浑 ’ 、饥 , 厂 / 了/ ` 、 、 I/ / 、
! 二 、 、 , , `
, ,、 ,、 卜 i 廷 ’ 、 ./, / . ;
,
{了… …介 产 , ` ” ` ·`
r 丫肠` 渡公-一法 - -曰一一曰巨一 .月` 面乙~曰` 一一` ~ ~ ~ ` -
:少妙 里`) 彭f ) s f 、 艺) 忿一, 准( ) 6汇) R( )
扶` ;正子之杏交` 狡 )
图 1 不同品种密度稻田扁秆旅草的鲜盆增长
米 2 。 各期调查的扁秆蕉草鲜重经方差分析结
果 , 水稻栽后 20 天 , 不同处理的扁秆蔺草鲜
重差异很小 , 方差不显著。 以后各次调查 , 不
同处理间方差依次增大 ,栽后 60 天和 80 天
的不同处理间方差均超过极显著水准 。 从水
稻品种和栽插密度这两个因素来看 ,密度方
差在栽后 40 天及其之后的各次调查均达到
极显著水准 。 水稻品种与密度对扁秆蔗草鲜
重的交互作用 , 各次调查均不显著 (表 3 , 。
2
. 水稻鲜重对扁秆蕉草鲜重的影响 : 对
各次调查的水稻鲜重与扁秆蕉草鲜重的相关
分析结果 ,水稻栽后 20 夭 , 水稻鲜重与扁秆
蕉草的相关程度极低 。 水稻栽插 40 夭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