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东北四种野生披碱草结实器官和种子产量性状的比较



全 文 :东北四种野生披碱草
结实器官和种子产量性状的比较
杨允菲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 , 长春 )
摘 要
对披碱草 、 肥披碱草 、 老芒麦和圆柱披碱草的结实器官和种子 产量进行的研究表明 , 圆 柱披
碱草的穗序最短 , 每穗上的小花数和饱满籽粒数最少 , 小穗数最多 , 结实率最低 , 千粒重 最 高。
肥披碱草的穗序最长 , 每穗上的小花数和饱满籽粒数最多 , 千粒重最低 。 披碱草的结实率最高。
每个穗序上的小穗数以老芒麦最少。 不同生境的肥披碱草 , 以生长在林下的各性状较旷野生长的明
显低劣 。
披碱草属 ( C介n el y m us ) 植物多为有价
值的牧草 。 该属牧草适应性强 , 适时利用品
质优良 , 产草量及种子产量高 , 自70 年代以
来 , 在我国北方温带干旱地区广泛种植 , 面
积逐年扩大 。
我国东北有肥披碱 草 ( C I 。` e l夕m u s 。 -
戈 c e l s u s ) 、 披 碱 草 ( C . d a h u r `e u s ) 、 老
芒草 ( C . s ` b£r ` e u s ) 和 圆 柱 披碱草 ( C .
。刃 in d ir o us ) 四种披碱草属野生牧草 , 其中
前三种 已在东北 、 华北 、 西 北 等 地驯化栽
培 , 并开始成为这些地区建立人工草地的主
要草种 。
有关披碱草属牧草生物学与生 态 学 特
性的研究 , 前人已作 了多方 面 的 工 作 t“ l ,
但大部分取材于生长环境比较 良好的驯化栽
培种 。 为了进一步认识披碱草属牧草野生种
群的生物一生态学特性 , 便于与驯化种的比
较 , 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 础上 , 于 1 9 8 7年 8
月对吉林 、 黑龙江草原上的四种野生披碱草
进行了考察和采集 。 这旱 , 仅就其结实器官
和种子产量性状作一整理和比较 。
一 、 材料与方法
测试材料为东北草原上的野生种群 。 其
6份
中肥披碱草采 自吉林省长岭种马场天然草甸
和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校园内林下 。 披碱草
采 自吉林省长岭种马场天然草原 , 老芒麦采
自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天然草甸草原 。 圆柱
披碱草采 自黑龙江省宝清县天然草 甸草原 。
对以上各种群 , 分 别 随机采集 2 0 个左
右完熟的穗状花序 。 带回室内再 从中随机取
30 ~ 60 个穗序 , 测定并统计穗序的长度 、 每
个穗序上的小穗数 、 小花数 、 饱满籽粒数 、
结实率 , 称其去芒带释籽粒的风干千粒重 。
二 、 结果
供试牧草的结实器官性状 (表 1 ) , 就
光照条件相似的种间来看 , 肥披碱草和老芒
麦的穗状花序较长 ,分别为 1 4 . 0 士 2 . 1 4 C m和
14
.
0 土 2 . 40 o m , 圆柱披碱 草 的最短 , 仅为
夕 . 1 士 1 . 40 c m 。 每个穗序上的 小 穗数 , 以
圆柱披碱草最多 , 肥披碱草次之 , 老芒麦最
少 , 分别为 5 2 . 2 士 6 . Q4个 、 4 5 . 7 土 6 . 9 0个和
37
.
7 土 8 . 73 个 。 每个穗序上的小花数 , 以肥
披碱草最多 , 老芒麦次之 , 圆 柱 披碱草最
少 , 分别为 13 5 . 0 士 4 7 . 9 1朵 、 1 1 5 . 7 士 4 0 . 3 8
朵 , 和 61 . 8 土 14 . 40 朵 。 每个小穗上的小花
数 , 平均 以老芒麦最多 , 肥披碱草次之 , 圆
杜披碱草最少 。 从不同生境肥披碱草的种内
来看 , 生长在两种生境的 , 其穗器官数量性
状差异较大 。 生长在林下的与生长在草原旷
野的相比穗序长度减少 1 4 . 3% , 每穗上的小
穗数和小花数分别减少 14 . 。% 和 4 4 . 4% , 每
个小穗上的小花数减少 37 . 1% 。 由此可见 ,
肥披碱草具有一定的耐阴性 , 但其生长发育
状况不如光照充足的生境好 。
表 1 四种肠生披破草属牧草的结实器官性状 (丁 士 D S )
植 物 生 竟 }
小。 /。
{一二巴一- {一 ~二竺一一{ 小花 /穗( 朵 ) 小花 /小秘(朵 )
{
旷 ,
肥 披 碱 草 {】 林 下 .披 碱 草
{
旷 ”
老 芒 麦 … 旷 ”
圆 往 披 碱 草
1
旷 野
14

0 上 2。 1 4 4 8 。 7 士 6 . 9 0 1 3 8。 0 土 4 7 。 9 1 2 。 8 3
12。 0 土 2。 6 2 4 1 。 9 士 10 。 0 0 7 6。 7 土 2 8。 8 3
L3

1 士 1。 9 4 4 0 。 5 士 6一 1 9 6 6 。
1 15
2 士 1 4
1 4

0 士 2。 4 0 3 7 。 7 上 8 。 7 3 7 土 4 0一 9 8
l 。 6 3
3

1 1
12

1 士 1。 4 0 5 2 。 2 士 6 。 0 4 6 1 。 8 士 1 4 。 4 0
表 2 四种野生披喊草属牧草的种子产 t 性状 (刃士 D )S
植 物 生 晓 种子 / 秘 结 实 率 千 粒 重 样本数 口
(粒 ) (% ) (克 )
肥 披 城 草 旷 野 1 16 。 2 士 45 。 2 6 8 3 。 4 士 9 。 4 2 3。 2 2士 0 。 0日 6 0
彼 碱 草 林 下 6 4 , 5 士 2 4 . 15 8 2 。 5 土 7 。 0 5 Z 。 9 3 士 0 。 0 5 4 0
老 芒 麦 旷 野 6 0 。 1 土 1 4 。 46 马0 。 8 上 6 。 0 7 3 。 6 5 土 0 。 0 8 50
`圆 柱 坡 碱 草 旷 野 9 9 。 1 上 3 7 。 3 6 85 。 0 土 G 。 32 3 。 4 1 土 0 。 0 7 3 0
旷 野 5 1 。 3 士 1 2 。 09 8 2 。 2 士 9 。 35 今。 6 6 士 0 。 0 7 6 0
· 除千 粒重均为 四 次重 复外 . 其它均为表 1 、 表 2各性状的统计数 。
供试牧草的种子产量性状 (表 2 ) , 就
光照条件相似的种间来看 , 每个穗序上的饱
满籽粒数 , 以肥披碱草最高 , 老芒麦次之 ,
圆柱披碱草最少 , 分别为 1 1 6 . 2 士 4 5 . 26 粒 、
·
9 9
.
1 士 3 7 . 3 6粒和 5 1 . 3 士 12 . 0 9粒 。 结实率以
披碱草最高 , 老芒麦 次 之 , 圆 柱披碱草最
低 , 分别为 90 . 8 土 6 . 07 % 、 85 . 0 士 6 . 32 % 和
3 2
.
2 士 9 . 35 % 。 籽粒千粒重以圆柱披碱草最
高 , 披碱草次之 , 肥披 碱 草 最低 , 分别为
4
.
6 6 土 0 . 0 7克 、 3 . 6 5 士 0 . 0 5克和 3 . 2 2 士 0 。 0 8
克 。 从不 同生境肥披碱草的种内来看 , 在两
种生境生长的 , 其种子产 量 性 状 差异也较
大 。 每个穗序上的饱满籽粒数 , 生长在林下
的与生长在草原旷野的相比减少 4 . 5% , 结
实率减少 1 . 1% , 千粒重减少 9 . 0% 。 进一步
表明 , 蔽阴条件对肥披碱草的开花结实有严
重影响 。
三 、 讨论
对于大多数牧草来说 , 一些比较详细的
生物一生 态 学特性的观察均是在栽培小区获
得的 。 通过对四种披碱草属牧草野生种群结
实器官和种子产量性状的考察表明 , 野生种
群与驯化种群有较大差异 。
据有关研究 , 栽培肥披碱草在自由授粉
情况下结实率为 60 一 70 % , 千粒重为 4 . 40 士
5
.
75 克 [ l , “ ’ , 而 野 生 肥 披 碱 草种群的结
实率 , 在光照条件较好的旷野为 74 ~ 9 2 . 8% ,
千粒重为 3 . 12 一 3 . 30 克 ; 在蔽阴的林下结实
率为 75 . 4 ~ 8 9 . 6% , 千 粒 重为 2 . 8 ~ 2 . 93
克 。 栽培披碱草在 自由授粉情况卞结实率为
6 1
.
3%
, 千粒重为 4 . 3 1一 5 . 6 2克〔 ` 、 艺】, 而野
生披碱草种群的结实率为 84 . 了一 9 6 . 9% , 千
粒重为 3 . 57 一 3 . 73 克 。 栽培老芒麦 在 自由授
粉情况下结实仅为 18 . 1% L“ 1 , 千粒 重 3 . 5 ~
4
.
9克〔 ` l ; 而野生老芒麦种群的结实率为 7 8 . 7
~ 9 1
.
3%
, 千粒重为 3 . 3 4一 3 . 4 8克 。
牧草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种 子产量的重
要指标 , 后者也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 栽
培披碱草种群的千粒重均比野生种群的高 ,
而结实率又远比野生种群的低 , 这说明栽培
种群的种子质量比野生种群的好 。 但是 , 每
个抽穗植株的种子产 量 并 不比野生种群盼
局 。
通过对披碱草属牧草野生种群和裁培种
群有关种子产量性状的比较 , 发现披碱草属
牧草的种 子生产有较大潜力 , 也揭示出在我
国牧草种 子生产还存在许多 巫 待 解决的闻
题 。
为 了扩大人工草 地 面 积 , 改良天然草
场 , 解决种子数量不足 , 对 于 披 碱草属牧
草 , 应在原有栽培种的种子质量比较 良好的
基础上 , 兼顾其它经济性状 , 选育结实率高
的株系加 以繁殖生产 , 或通过育种手段培育
优质高产新品种 。
参考文献
〔 1 〕贾填修主编 , 1 9 8 7 : 中国饲用 植物 志 ,第一卷 ,
农业出版社 , P 。 76 ~ 9 90
〔 2 〕彭启乾 , 1 98 3 : 收 草种子生产及 良 种 繁育 , 农
业出版社 , P 。 1 1~ 37 .
T H E C O M P A R IS O N O F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B E A R IN G F R U I T
O R G A N A N D S E E D Y I E L D T O C L I N E L YM U S O F
F O U R W I L D S P E C IE S IN N O R T H E A S T O F C H I N A
Y a n g Y u n f e i
( I n s t i t u t e o f G r a s s l a n d S e i e n e e , N o r t h e a s t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v
,
C h a n g e 五u n )
A B S T R A C T
T 匕 e e o nr p a r i s o n o f e h a r a e t e r s o f b e a r i n g f r u i t o r g a n a n d s e e d y i e l d w a s 通 a d e
a t s n t e r s P e e i f i e e o m p a r i s o n a n d i n t r a s p e e i f i e e o m p a r i s o n i n d i f f e r e n t h a b i t a t s t o
f o r a g e g r a s s o f f o u r w i l d s p e e i e s o f C l` n e l夕附 u s d a h u r i e u : , C . e 劣 c e l s u : , C . s `b` , i e “ s
a n d C
。 e夕 Zi n d r i e “ 5 i n N o r t h e a s t o f C五i n a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s h o r t . s t
s p i k e w a s 22

i 士 i . 4 o e m , f e w e s t n u m b e r o f f l o r e t a n d f u l l s e e d o f p e r s p i k e w a s
6 1
.
5 + 1 4
.
4 0 a n d 5 2
.
3 + 1 2
.
0 9 r e s p e e t i v e l v
.
N u m b e r o f s p i k e ; e t w a s t h e m o s t a s 5 2
.
2 +
6
.
0 4
,
t h e l o w e s t s e t t i n g p e r e e n t a g e w a s 5 2
.
2 + 9
.
2 4 %
,
b u t t h a t t h e h i g h e s t w e i g h t o f
1 0 0 0 g r a i n w
a s 4
.
6 6 + 0
.
0 7 g r a m 15 p o p i u a t i o n o f C
。 e 夕 l玄” a r u i e “ 5 i n t h e f o u r
w i l d s p e e i e s

T h e l o n g e s t s p i k e w a s 1 4

o + 2
.
1 4 c m
,
t h e m o s t n u 扭 b e r o f f l o r e t
a n d f u l l s e e d o f p e r s p i k e w a s 1 3 5

o + 4 7

9 2 a n d 1 1 6
.
2 + ` 5 . 2 e r e s p e e t i v e l v , t h a t
t il e 1 0 甲 e s t 甲 e压g h t o f 1 0 0 0 、 ` g r a i几 w a s 3 。 2 2 + 0 . 0 5 g r a m i s p o p 住 t a t i o n o f C . e % e e l s u s
T h e s e t t i n g P e r e e n t a g e w a s t h e h i g卜e s t a s 9 0 。 s + 6 . 0 7% o n p o p u [a t i o n o f C . d a h “ r i e “ s 。
68
T h
a t t h e f e w e s t n u m b e r o f s P i k e l e t o f P e r s p i k e w a s 3 7

7 士 5 . 7 3 w a s p o p : 工t o t z o n o f
C
。 s i b f r i e “ s , A l l e h a r a e t e r s w e r e o b v j o u s i n f e r i o r u n d e r t h e s h a d o w o f w o o d l a n d
沈h a 丘 o n t il e v a s t g r a s s l a n d o f C 。 e x e e l s u s P o P u l a t i o n
首 蓓 耐 盐 性 鉴 定 初 报
耿华珠 李聪 李茂森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 , 北京 )
我国有四亿劣亩盐碱地 , 其中约一亿亩
分布于农田 , 占全国耕地面积 7 %左右 , 有
的种植农作物产量很低 , 有 的 几乎不能利
用 , 因此如何开发这部分土地 , 增加收入并
提高利用效率 , 是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 首
楷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优 良牧草 , 它比
较耐抚 , 能利用轻度盐碱地 , 因此全国各地
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首蓓较多 。 目前我国人
工种植 的牧草中 , 大约有 2 0 0。万亩首稽 , 面
积居首位 。 但要进 一步开发利用盐碱地 , 必
须改良和提高首猎 的耐盐性 , 培育 出一个更
耐盐的首猎新品种 。 为此首先要对大量首稽
品种和地方种进行耐盐鉴定和筛选 , 夕中发
现有价值的材料 , 再采取必要的育种手段提
高其耐盐性 。 我国首蓓种质资源丰富 , 而且
还有 从国外引进的大量 品 种 可供筛选 , .秘
19 8 3年开始 , 我们陆续进行了首稽品种的耐
盐鉴定和筛选工作 , 获得了初步结果 。
度液 (0 . 3% 、 0 . 6% 、 0 . 8% 和 1 . 0% ) , 以
自来水做对照 , 将种子放在有两层滤纸的培
养皿中 (每皿 1 0 粒 , 重复 三 次 ) , 在 25 一
2 6 ℃温箱 中培养 , 定量加水保持一定浓度 。
种子发芽后当根长 1 厘米时 , 开始统计发芽
情况 , 连续记载 7 天后计算不 同浓度的相对
发芽率 。 幼苗期耐盐试验在温室进行 。 采用
无孔塑料花盆 , 每盆装大 田土 1 . 5公斤 (因
含盐量很低忽略不计 ) 。 首楷出苗后每盆留
苗 10 株 , 一个月 后 按 土重 0 . 3% 、 0 . 6% 、
0
.
8% 和 1 . 0% 比例加 N ac l (由于 0 . 6% 以上
处理的幼苗几乎全部死亡 , 而将处理浓度改
为 0 . 3% 、 0 . 4% 、 0 . 5%和 0 . 6% ) , 以不加
盐的为对照 。 将 N a CI 溶于水中倒入花盆 , 以
后根据蒸发情况加水保持湿度 。 每个处理重
复三次 , 连续观察 30 夭 , 记载存活苗数 、 长
势 , 测定株高及鲜草重量 , 并计算相对值进
行比较 。
一 、 材杆与方法
供试材料是国内外引 进 的 地方种和品
种 。 其中 , 种子发芽期耐盐试验选用 42 份材
料 (国内地方种 25 份 , 国外引进种 17 份 ) ,
幼苗期耐盐 试验选用 72 份材料 (国内地方种
5 1份 , 国外引进种 23 份 ) 。
采用盆栽直接鉴定法 。 这种方面虽然比
较麻烦 , 且需要较长时间 , 但比较接近田间
条件 , 实用性较好 。 具体作法是 : 种子发芽
期耐盐试验用化学纯 N ac l配成四种 不同 浓
二 、 结 果
1
. 种子的耐盐性 通过观察不 同品种
在四种不同浓度 N ac l溶 液 中 的发芽率 , 供
试材料 中绝对发芽率达到 60 %的共有 2 个品
种 (表 1 ) , 其 中国内地方种与国外引进种各
占一半 。 总的趋势是发芽率随 N aC I浓度的升
高而降低 。 在0 . 3% 、 0 . 6% 、 0 . 8% 和 1 . 0%
四种浓度 中 , 2 个品种的平均发芽率依次为
9 7
.
2%

5 8
.
2%

7 6
.
4% 和 5 2 % 。而在 0 . 3% 的
浓度 中 ,平均发芽率只降低 2 . 8% , 其中有 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