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三江源区野生草地早熟禾的分布及群落特征



全 文 :收稿日期:2007-11-28;修回日期:2008-09-17
基金项目:2006年度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青海
草地早熟禾牧草新品种原种扩繁”(2006GB2G200323);“十一五”国
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高寒草地退化生态系统整治技术研究”专
题 2———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集成(2006BAC01A02-02)
作者简介:杨时海(1981-),男 ,甘肃临洮人 , 硕士 ,现主要从事
草地生态学及植物分类方面的工作.
文章编号:1673-5021(2008)06-0082-07
三江源区野生草地早熟禾的分布及群落特征
杨时海1 ,马玉寿1 ,施建军1 ,张金旭2 ,刘德梅2
(1.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青海 西宁  810016;
2.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甘肃 兰州 700070)
  摘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三江源区草地早熟禾种群生境范围 ,同时结合野外实地踏查初步选取草地早熟禾
种群典型分布区域 ,调查三江源区草地早熟禾种群实际分布地理范围及其相应植物群落类型。研究表明:野生草地
早熟禾在三江源区分布于海拔 3365 ~ 4500m 之间 , 经度范围 96°30′24.96″~ 100°57′31.2″, 纬度范围 33°07′29.34″~
34°46′12.9″;草地早熟禾种群适于在灌丛草甸 、河漫滩地 、河边 、山坡 、林下生长;主要群落类型有 12 种 , 在各草地类
型中的重要值分别为 34.63、24.25、26.12 、13.46 、8.97、18.27 、6.08、11.40 、47.40 、3.74 、29.56 、3.69。
关键词:三江源区;草地早熟禾;分布;群落特征
中图分类号:S543.02   文献标识码:A
  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为禾本科草本植
物 ,原产欧洲和亚洲北部 ,广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区
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藏 、云南 、四川 、山东 、江
西(牯岭)及西北 、华北 、东北各省 ,生于山坡草地 、
草原 、灌丛 、河漫滩 、林下 、路旁 、河边[ 1] 。近年来
关于草地早熟禾的研究报道很多 ,主要是通过引
进国外草地早熟禾品种来进行研究 , 其热点集中
在草坪草的建植[ 2] 、引种[ 3 ~ 5] 、育种[ 6 ~ 8] 以及生理
生化[ 9 , 10] 和分子水平[ 11 , 12] 等方面 。而研究野生草
地早熟禾的报道仅见于草地早熟禾驯化[ 13] 、引
种[ 14 ~ 16] 、高产农艺[ 1 7] 、建植人工草地恢复 “黑土
型”退化草地[ 18 , 19] 以及生理生化[ 20] 和分子方
面[ 21] 。国内目前已育成野生草地早熟禾品种不
多 ,主要有: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草原所额木和研究
员等于 1994 年育成的栽培品种大青山草地早熟
禾(P.pratensis L.cv.Daqing shan);青海畜牧兽医
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马玉寿研究员等于 2005 年育
成的青海草地早熟禾(P.pratensis L.cv.Qinghai),
以及该所颜红波研究员等于 2004 年育成的青海
扁茎 草 地 早 熟 禾 (P.pratensis L. var.anceps
cv.Qinghai)。所以 ,对于野生牧草草地早熟禾的
研究已是草地建设及植被恢复的重要任务之一 。
而对三江源区野生草地早熟禾种群分布规律及植
物群落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三江源
区野生草地早熟禾的研究 ,旨在为进一步的深入
研究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对于丰富种质资源及
增加育种材料等具有重要意义 。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及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三江源区指青海省东部和东南部区域 ,位于北
纬 31°39′~ 36°16′、东经 89°24′~ 102°23′之间 ,行政
区域涉及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 、玉树藏族自治
州以及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县 、泽库县和海南藏
族自治州的兴海县 、同德县及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 ,
面积为 36.6 万 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 ,人口约
36万 ,是我国规划建设中的海拔最高 、面积最大的
自然保护区。该区分布着长江 、黄河 、澜沧江三大水
系的 180 余条河流 ,其中黄河流域面积 15.27 ×
104 km 2 ,长江流域 15.85 ×104km2 , 澜沧江流域
3.74 × 104 km 2 。三 江源 区多 年 平均 径流 量
493亿 m3 ,其中黄河流域年径流量为 209亿 m3 ,长
江年径流量为 177亿 m3 ,澜沧江为 107亿 m 3 ,是我
国最重要的水源地[ 22 , 23] 。
该区气候类型属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 ,具有寒
冷 、干旱 、多风等特征 ,年均温-4 ~ 3℃,日照丰富 、
辐射强 ,年均日照时数达到 2500h ,年总辐射量达到
5000kJ/h ,均居全国之首。年降水量 260 ~ 770mm ,
—82—
第 30 卷 第 6 期          中 国 草 地 学 报          2008年 11 月
  Vo l.30 No.6          Chinese Journal o f Grassland           Nov.2008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 ,并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 。
主要植被类型有针阔叶林 、灌丛 、草原 、草甸 、湿地 、
荒漠等。主要土壤类型有高山寒漠土 、高山草甸土 、
亚高山草甸土 、高山草原土 、灰褐土 、栗褐土 、沼泽
土 、山地森林土和风沙土 。由于地理位置 、地貌特
征 、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类型等综合影响 ,形成了复杂
多样的生境类型 ,拥有丰富和独特的生物种类与资
源 ,成为地球上独特的高原生物基因库 ,具有丰富的
高原生物多样性[ 24 , 25] 。
1.2 研究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 ,根据草地早熟禾在三江源区
生长的生境范围 ,初步确定草地早熟禾在三江源
区的典型分布区域 ,通过路线踏査在有代表性的
地区设置了 6个主样地和 6 个副样地 。主样地调
查群落内各物种的高度 、盖度 、密度和生物量(鲜
重),副样地只调查群落内各物种的高度和盖度 。
主样地与副样地共 48 个样方 ,在调查时用全球定
位系统(GPS)记录经度 、纬度 、海拔 ,用罗盘仪记录
坡度和坡向。
2006年 7 ~ 8月间 ,在估计样地大约为 50m×
50m 的面积内 , 设置面积为 50cm ×50cm 样方 , 4
次重复 。采用对角线法或随机取样法 ,用剪刀齐
地面剪取地上部分 ,分别测定每种植物的高度 、盖
度 、密度和生物量 。用钢卷尺测每种植物的高度 ,
5 ~ 10次重复;密度测定单位面积每种植物的植株
数;采用针刺法测定样方群落盖度和植物分盖度;
采用收割法测定群落生物量 ,齐地面收获 ,现场称
量鲜重 ,然后装袋带回实验室称其烘干重 。
1.3 数据分析
重要值(IV)是度量群落水平反应的综合数量
指标 ,采用如下公式:
IV=(RH +RC+RD+RB)×100/3
式中 ,RH 表示相对高度;RC 表示相对盖度;
RD表示相对密度;RB表示相对生物量 。
2 结果与分析
2.1 草地早熟禾种群地理分布
草地早熟禾在三江源区分布于海拔范围 3365
~ 4500m 之间 ,但在海拔高度为 4824m 的巴颜喀拉
山也曾见生长 ,而且长势比较好 。分布的经度范围
在 96°30′24.96″~ 100°57′31.2″,跨度 4°24′6.24″;纬
度范围在 33°07′29.34″~ 34°46′12.9″,跨度 1°38′
43.56″。可见 ,草地早熟禾在三江源区分布比较广
泛 ,是一广生态幅种(表 1)。
2.2 草地早熟禾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特征
按照重要值的大小将草地早熟禾群落划分为如
下 12种:
2.2.1 草地早熟禾+老鹳草群落
在达日县吉迈镇打贮草站做群落调查 。该地区
是青海草地早熟禾品种的发现地 ,地势平坦 ,植物生
长茂密。群落平均盖度 97%,由 16种植物组成 ,隶
属 9科 16属 。群落以草地早熟禾(P.pratensis)为
优势种 ,重要值为 34.63;老鹳草(Geranium spp.)
为次优势种 ,重要值为 16.89;主要伴生种有垂穗披
碱草(E lymus nutans)、黄帚橐吾(Lig ularia vir-
gaurea)、紫菀(Aster spp.)等。按照经济类群重要
值大小排序 ,依次为禾草(51.73)>杂类草(48.27)
>莎草(0),比值为 1.07∶1∶0。
2.2.2 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群落
生境为河岸滩地 ,旁边有小河流过 ,土壤潮湿。
群落平均盖度 60%,砾石盖度 30%,由 9种植物组
成 ,隶属 6科 9属 。群落以草地早熟禾为优势种 ,重
要值为 24.25;次优势种为垂穗披碱草 ,重要值为
19.25;伴生种为野青茅(Deyeux ia spp.)、鹅绒委陵
菜(Potenti l la anserina)、艹洽草(Koeleria spp.)等。
以重要值排序 ,其大小依次为禾草(70.94)>杂类草
(29.06)>莎草(0),比值为 2.44∶1∶0 。
2.2.3 鹅绒委陵菜+草地早熟禾群落
群落总盖度 80%,由 7种植物组成 ,隶属 5科 7
属。群落以鹅绒委陵菜为优势种 ,重要值为 26.79;
草地早熟禾为次优势种 ,重要值为 26.12;伴生种为
野青茅 、垂穗披碱草 、苔草(Carex spp.)、密花翠雀
(Delphinium densi f lorum)等。按重要值大小排
序 ,依次为禾草(61.22)>杂类草(33.68)>莎草
(5.09),比值为 1.82∶1∶0.15。
2.2.4 黄帚橐吾+草地早熟禾群落
该地区为重度退化嵩草草甸 ,嵩草属植物已消
失。群落总盖度 90%,由 15 种植物组成 ,隶属 11
科 15 属 。群落以黄帚橐吾为优势种 ,重要值为
13.85;次优势种为草地早熟禾 、白苞筋骨草(Ajuga
lupulina),重要值分别为 13.46 、12.86;伴生种为铁
棒锤(Aconitum pendulum)、乌头(A. spp.)、高山
唐松草(Thalictrum alpinum)等。按重要值大小排
序 ,依次为杂类草(86.54)>禾草(13.46)>莎草
(0),比值为6.43∶1∶0。
—83—
杨时海 马玉寿 施建军 张金旭 刘德梅  三江源区野生草地早熟禾的分布及群落特征
表 1 群落调查样地
Table 1  The investigation site of community
地点
Site
简称
Abbr. 经度Long itude 纬度La titude 海拔(m)A ltitude
坡向与坡度
Slope direction
and slope deg ree
生境
Habi tat
调查时间
T ime o f
investig ation
备注
Remark
达日县吉迈镇打贮草
站 DR1 99°38′00.0″ 33°44′34.5″ 3996 河岸滩地 2006.8.7
达日县建设乡才拉沟 DR2 99°23′48.0″ 33°41′08.0″ 4072 南偏西23° 河岸滩地 2006.8.5
达日县满掌乡布东当
务沟 DR3 100°13′12.1″ 33°46′18.4″ 4088 河漫滩 ,河边 2006.8.8
甘德县柯区镇东吉三
大队木龙尕嘛 GD1 99°49′36.9″ 33°48′03.0″ 3999 山前滩地 2006.8.4 重度退化草地
甘德县柯区镇东吉三
大队木龙万嘛 GD2 99°49′36.9″ 33°48′03.0″ 3999 山前滩地 2006.8.4 轻度退化草地
久治县索户日麻乡隆
格山 JZ1 100°52′52.4″ 33°17′44.7″ 4216 北偏西 37°,坡度 15° 山坡 2006.8.10 重度退化草地
久治县索户日麻乡张
额沟 JZ2 100°57′31.2″ 33°22′38.7″ 3996 北偏西 87°,坡度 11° 山坡 2006.8.12 杂类草+禾草草甸
玛沁县大武镇试验地 M Q 100°12′46.4″ 34°27′58.1″ 3737 河边 2006.8.14
同德县河北乡 TD 100°48′48.4″ 34°46′12.9″ 3365 南偏西 57.5° 林内 ,河边 2006.8.21
玉树县结隆乡 YS1 96°41.131′ 33°07.489′ 4324 北偏东 1° 滩地 2006.7.10 小嵩草草甸
玉树县结隆乡红土山
垭口 YS2 96°43.122′ 33°07.537′ 4500 南偏西12° 分水岭 2006.7.8
玉树县结隆乡 YS3 96°30.416′ 33°11.511′ 4386 北偏东 1°,坡度 25° 坡地 2006.7.17 金露梅灌丛草甸
2.2.5 鹅绒委陵菜+唐古特乌头群落
该草地为轻度退化嵩草草甸 ,嵩草属植物可见 ,
禾草较多 , 主要以杂类草为主。群落平均盖度
98.3%,由 30种植物组成 ,隶属 15科 27属 。群落
以鹅绒委陵菜为优势种 ,重要值为 13.11;唐古特乌
头 、草地早熟禾和黄帚橐吾为次优势种 ,重要值分别
为 11.72 、8.97和 8.45;伴生种为矮生忍冬(Lonice-
ra minuta)、阿拉善马先蒿(Ped icularis alaschani-
ca)、垂穗披碱草等。按照经济类群的重要值大小排
序 ,依次为杂类草(72.35)>禾草(23.30)>莎草
(2.13),比值为 3.11∶1∶0.09。
2.2.6 野青茅+草地早熟禾群落
该草地为中度退化嵩草草甸 ,嵩草属植物未见 ,
以禾草为主 。群落总盖度 80%,由 9种植物组成 ,隶
属5科 7属。群落以野青茅为优势种 ,重要值32.79;
次优势种为草地早熟禾 ,重要值18.27;伴生种为胎生
早熟禾(P.at tenuata Trin.var.vivipara)、鹅绒委陵菜 、
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灰绿藜(Chenopo-
dium g laucum)等。按重要值大小排序 ,依次为禾草
(71.39)>杂类草(28.61)>莎草(0),它们的比值为
2.50∶1∶0。
2.2.7 垂穗披碱草+草地早熟禾群落
群落平均盖度 87.6%,由 30种植物组成 ,隶属
10科 25属 。群落以垂穗披碱草为优势种 ,重要值
为 8.59;次优势种为草地早熟禾 ,重要值为 6.08;伴
生种为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鹅绒委陵
菜 、艹洽草等。按照重要值大小排序 ,依次为杂类草
(47.39)>禾草(33.65)>莎草(15.37), 比值为
1.41∶1∶0.46。
2.2.8 青藏苔草+草地早熟禾群落
该草地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
人工草地试验地 , 为青海草地早熟禾(P.pratensis
L.cv.Qinghai)品种的育种圃。草地早熟禾有人工
驯化种和野生种 ,在部分地区亦有杂生 。它是由青
—84—
中国草地学报 2008年 第 30 卷 第 6 期
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马玉寿研究员组
建 ,该试验地的基本情况已有报道[ 13] 。群落为建植
6年的人工草地 ,已出现明显的演替阶段 。平均盖
度 92%,由 13种植物组成 ,隶属 7科 7属。群落以
青藏苔草(C.moorcrof t ii)为优势种 , 重要值为
27.03;次优势种为草地早熟禾和羊茅(Festuca
spp.),重要值分别为 11.40 和 10.97;伴生种为光
稃香草(Hierochloe glabra)、野青茅 、鹅绒委陵菜 、
垂穗披碱草等。按重要值大小排序 , 依次为禾草
(45.80)>杂类草(27.17)>莎草(27.03),比值为
1.69∶1.01∶1 。
2.2.9 草地早熟禾+荠群落
该地区为柏树与柳树乔灌木森林群落 ,所调查
的样地旁边有小河流过。草地早熟禾处于旺盛的分
蘖阶段 ,平均分蘖数达到 20.76 株/m2 ,有些已抽
穗。群落总盖度 30%,由 6种植物组成 ,隶属 5科 6
属 ,群落中除上层结构以乔灌木为优势种外 ,下层结
构以草地早熟禾为优势种 ,重要值为 47.40;次优势
种为荠(Capsella bursa-pastoris),重要值为 27.22;
伴生种为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聚头蓟
(Cirsium soul iei)、灰绿藜等 。按重要值大小排序 ,
依次为杂类草(52.60)>禾草(47.40)>莎草(0),比
值为 1.10∶1∶0 。
2.2.10 鹅绒委陵菜+黄帚橐吾群落
该草地为小嵩草(Kobresia parva)草甸 ,由于
人为干扰(放牧 、采挖药材等),优势种小嵩草已不多
见 ,平均盖度为 29%。群落内平均总盖度为 90%,
由 33种植物组成 ,隶属 15科 31属 。群落以鹅绒委
陵菜为优势种 ,重要值为 15.01;次优势种为黄帚橐
吾 、矮火绒草 ,重要值分别为 9.90 、9.35;伴生种有
黑褐苔草(C.atro f usca subsp.mino r)、垂穗披碱
草 、柔软紫菀(A.f laccidus)等。按照重要值大小排
序 ,依次为杂类草(75.70)>莎草(14.43)>禾草
(10.17),比值为 5.24∶1∶0.70 。
2.2.11 草地早熟禾+西伯利亚蓼群落
该样地位于玉树县结隆乡红土山垭口 , 海拔
4500m ,处于分水岭 。群落平均盖度 80%,为草地早
熟禾单优势群落 ,盖度在 75%左右 ,生长旺盛 ,色泽
明亮 。土壤母质以砾石居多。群落由 22种植物组
成 ,隶属 14科 21属 。群落优势种为草地早熟禾 ,重
要值大小为 29.56;次优势种为西伯利亚 蓼
(P.sibiricum),重要值为 8.47;伴生种为粗喙苔草
(C.scabrirostris)、獐芽菜(Swert ia spp.)等 。按照
重要值大小排序 , 依次为杂类草(56.01)>禾草
(29.56)>莎草(14.43),比值为 1.89∶1∶0.49。
2.2.12 金露梅+双柱头藨草群落
该样地为金露梅(P.f ruticosa)灌丛草甸 ,优势
种为金露梅 ,群落垂直结构分二层 ,即金露梅灌木和
底下草本植物 。只进行草本层样方调查 ,群落总盖
度 96%,由 31种植物组成 ,隶属 16科 29属 。群落
优势种为金露梅 ,次优势种为双柱头藨草(Scirpus
d ist igmaticus)和珠芽蓼(P.v iv iparum),重要值大
小分别为 14.55和 10.15;草地早熟禾为伴生种成
分 ,重要值为 3.69 , 其他伴生种为羊茅 、独一味
(Lamioph lom is rotata)等。按照经济类群重要值
大小排序 ,依次为杂类草(65.74)>禾草(19.71)>
莎草(14.55),比值为 3.35∶1∶0.74。
3 讨论
3.1 草地早熟禾在三江源区的分布范围
三江源区地域广阔 ,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草
地早熟禾为一广幅种 ,在三江源区分布广泛 ,由于具
有根茎 ,分蘖力强 ,固结草皮能力强 ,耐践踏 ,营养价
值高而被人工驯化繁殖 。草地早熟禾是适宜当地环
境条件下自然选择的结果 ,因而有着丰富的基因型。
对三江源区草地早熟禾分布的地理范围进行的调查
表明 ,草地早熟禾分布经度范围为 96°30′24.96″~
100°57′31.2″,跨度为 4°24′6.24″,分布纬度范围为
33°07′29.34″~ 34°46′12.9″,跨度为 1°38′43.56″,分
布的海拔范围在 3365 ~ 4500m 。吴玉虎等人[ 26] 认
为 ,草地早熟禾分布的最高海拔在 4300m;在由中国
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1] 编著的《青海植物志》
中 ,描述草地早熟禾分布的最高海拔也在4300m;苟
新京[ 27] 在《青海种子植物名录》中描述草地早熟禾
分布的海拔在 3800m 。而我们调查发现在海拔
4500m 的高寒草甸上仍然有草地早熟禾分布 。
3.2 草地早熟禾植物群落与植被恢复的关系
高寒草甸是三江源区主要植被类型之一 ,它是
与环境长期适应而形成的顶级群落 ,一旦遭到破坏
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有些学者[ 28 , 29] 对高寒草甸
退化草地群落结构及退化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认为 ,
在长期的放牧干扰下高寒草甸建群种嵩草属(Ko-
bresia)植物组成及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生草层发生
衰退或消失 ,禾本科牧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
导致杂类草的大量侵入 ,群落环境发生变化 ,从而发
生群落演替 ,使更新后的草地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85—
杨时海 马玉寿 施建军 张金旭 刘德梅  三江源区野生草地早熟禾的分布及群落特征
由于优势种在植物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中具有明显
的控制作用 ,因此 ,在退化草地的恢复中保持优势种
的地位 ,可将其群落逆向演替为原生植被。也可在
半人工草地中补播群落中的优势种 ,使植物群落结
构发生变化 ,逆向演替为亚顶级群落。在调查的 12
种草地类型中 ,高寒草甸优势种嵩草属植物种群已
基本衰退或消失 ,被禾本科牧草和杂类草及毒草占
据 ,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 。草地早熟禾种群在植
物群落中为优势种有:DR1 、DR2 、TD 、YS2;次优势
种的有:DR3 、GD1 、GD2 、JZ1 、JZ2和 MQ;伴生种的
有:YS1 、YS3。在退化草地 DR3 、GD1 、GD2和 YS1
中 ,草地早熟禾分别为次优势种 、次优势种 、次优势
种和伴生种。因此 ,在恢复这几种退化草地时 ,我们
可以通过补播草地早熟禾草种 ,改变退化草地植物
群落结构 ,进而改变群落内环境 ,阻止杂类草的大量
入侵 ,使植物群落变得更加稳定。
4 结论
4.1 草地早熟禾种群在三江源区分布的经度范围
为 96°30′24.96″~ 100°57′31.2″,跨度 4°24′6.24″,分
布的纬度范围为 33°07′29.34″~ 34°46′12.9″,跨度
1°38′43.56″,分布的海拔范围在 3365 ~ 4500m 。
4.2 草地早熟禾种群适于在灌丛草甸 、河漫滩地 、
河边 、山坡 、林下生长 。主要草地类型有:草地早熟
禾+老鹳草草地型 、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草地
型 、鹅绒委陵菜+草地早熟禾草地型 、黄帚橐吾+草
地早熟禾草地型 、鹅绒委陵菜+唐古特乌头+草地
早熟禾草地型 、野青茅+草地早熟禾草地型 、垂穗披
碱草+草地早熟禾草地型 、青藏苔草+草地早熟禾
草地型 、草地早熟禾+荠草地型 、鹅绒委陵菜+黄帚
橐吾草地型 、草地早熟禾+西伯利亚蓼草地型 、金露
梅+双柱头藨草草地型。在各草地类型中的重要值
大小分别为 34.63 、 24.25 、26.12 、13.46 、8.97 、
18.27 、6.08 、11.40 、47.40 、3.74 、29.56 、3.69 。
4.3  在调查的 12种草地类型中 ,高寒草甸优势种
嵩草属植物种群已基本衰退或消失 ,被禾本科牧草
和杂类草及毒草取代 。草地早熟禾种群在植物群落
中为优势种有:DR1 、DR2 、TD 、YS2;次优势种的有:
DR3 、GD1 、GD2 、JZ1 、JZ2 和 MQ;伴生种的有:
YS1 、YS3 。在退化草地 DR3 、GD1 、GD2 和 YS1
中 ,草地早熟禾分别为次优势种 、次优势种 、次优势
种和伴生种。因此 ,在退化草地的恢复中可以补播
草地早熟禾草种 ,改变植物群落结构 ,改善群落环
境 ,使退化草地逆演替为亚顶级群落或恢复到顶级
群落 ,当然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植物志(第 4卷)[ 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1999:40.
Northw es t Plateau In sti tu te of Bi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Flora Qingh aiica(T he fou rth volume)[ M ] .Xining:
Qinghai P eop le′s Publ ishing House , 1999:40.
[ 2]  徐成体 ,李玉玲.草坪建植过程中碾压强度对草坪成坪质量的
影响[ J].草业与畜牧 , 2007 ,(9):38-41 , 44.
Xu Chengt i, Li Yuling.Mangling intensity impact on developing lawn
quality during the course of lawn establishment [ J] .Pratacu lture
&Animal H usband ry , 2007 ,(9):38-41 , 44.
[ 3]  陆瑞霞 ,向锦 ,毛中丽 ,尚以顺 , 王丽焕.草地早熟禾引种适应
性的研究[ J].草业与畜牧 , 2006, (9):30-32.
Lu Ruixia , Xiang Jin , M ao Zh ongli , Shang Yishun , Wang Li-
huan.T he int roduction ex periment of Poa pra tensi s[ J].P rat-
acu lture &A nima l H usband ry , 2006 ,(9):30-32.
[ 4]  张法琴.草坪草在滨州地区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J].北方园
艺 , 2007 ,(9):143-145.
Zh ang Faqin.S tudy on the adap tation of nine cold season tu rf-
gras sesint in Binzh ou region[ J] .Northern Hort iculture , 2007 ,
(9):143-145.
[ 5]  李红 ,杨伟光.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草坪草引种筛选研究[ J].
草原与草坪, 2007 ,(2):68-71.
Li Hong , Yang Weiguang.S tudy on the tu rfg ras s int roducing
and screening in s emi-arid area of w estern Heilongjiang p rov-
ince[ J].Gra ss land and Tur f , 2007 ,(2):68-71.
[ 6]  张丽霞 ,姚爱兴 ,徐宪涛.国内外草地早熟禾育种技术及其研
究进展[ J].宁夏农学院学报 , 2002 , 23(2):76-79.
Zhang Lixia , Yao Aixing ,Xu Xiantao.Research progress on breeding
techniques of Poa pratnesis at home and abroad[ J] .Journal o f
Nin g xia Agr icul tural Col lege , 2002 , 23(2):76-79.
[ 7]  张新全.我国草坪草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J] .华南农业大
学学报 , 2004 , 25:83-87.
Zh ang Xin qu an.Retrospective and p rospective of tu rfgrass
breeding in C hina[ J] .South China Ag ricu ltural Universi ty ,
2004 , 25:83-87.
[ 8]  胥晓刚 ,张新全 ,吴彦奇.我国草坪草引种选育若干问题的探
讨[ J].中国草地 , 1999 ,(1):57-61.
Xu Xiaogang , Zhang Xinquan,Wu Yanqi.A discussion on some prob-
lems of introducing and breeding of turfgrass in China[ J] .Ch inese
J ournal o f Grasslan d , 1999 ,(1):57-61.
[ 9]  熊作明 ,孙桂平 , 金飚 , 周建东 , 徐强.PP333对夏季草地早熟
禾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J] .江苏林业科技 , 2007 , 34
(1):20-22.
Xiong Zuoming , Sun Guiping , Jin Biao , Zhou Jiandong , Xu
Qiang.Effect s of paclobut razol on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als of Kentucky Bluegrass in summer[ J].Jouna l o f
J ian gsu Forest ry S cience &Techno logy , 2007 , 34(1):20-22.
—86—
中国草地学报 2008年 第 30 卷 第 6 期
[ 10]  费永俊 ,惠俊爱 ,吴广宇 ,胡甜 ,韩烈保.高温干旱胁迫对草地
早熟禾生长发育的影响[ J] .中国草地学报 , 2007 , 29(3):45-
50.
Fei Yongjun , Hui Junai , Wu Guangyu , Hu Tian , Han Lie-
bao.T he development of diff erent Kentucky Bluegras s cult i-
vars subjected to d rou ght and heat s t res s[ J].Chinese J ounal
o f Grass land , 2007 , 29(3):45-50.
[ 11]  郭振飞 ,卢少云.基因工程在草坪草育种上的应用[ J] .草地
学报 , 2002 , 10(3):184-189.
Guo Zhenfei , Lu Shaoyun.Application of genetic engineering
in turfgrass breeding[ J].Acta A grest ia S inica , 2002 , 10(3):
184-189.
[ 12]  信金娜 ,韩烈保 ,张华方.转基因技术在草地早熟禾育种中的
应用及展望[ J].草业科学 , 2004 , 21(6):30-34.
Xin Jinna , Han Liebao , Zhang H uafang.Applicat ion and pros-
pects of genet ic t 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oa p ratensis
L.b reeding[ J].P ratacu ltural Science , 2004 , 21(6):30-34.
[ 13]  马玉寿 ,李有福 ,来得珍 ,李青云 ,王柳英 ,施建军,董全民.草
地早熟禾(P oa pra tensi s)栽培驯化研究初报[ J].青海畜牧兽
医杂志 , 2003 , 33(3):6-7.
M a Yushou , Li Youfu , Lai Dezhen , Li Qingyun , Wang Liuy-
ing , Shi Jianju n , Dong Quanmin.S tudy on cult ivation and
tame of Poa pratensi s[ J].Ch inese Qing hai Journa l o f A ni-
mal and Veterinary S ciences , 2003 , 33(3):6-7.
[ 14]  施建军 ,马玉寿 ,王柳英 , 董全民 , 李青云 , 李有福 , 来得珍.
“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早熟禾属 10种牧草的适应性评
价[ 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 2006 , 36(4):14-16.
Shi Jianjun , Ma Yushou , Wang Liuying , Dong Quanmin , Li
Qingyu n , Li Youfu , Lai Dezh en.E valuat ion of adaptabili ty of
10 Poa f orages on art ifi cial vegetat ion inBlack Soil Type
degraded g ras sland[ J].Chinese Qin ghai Journa l o f Animal
and Veter inary Sciences , 2006 , 36(4):14-16.
[ 15]  张洪军 ,窦声云 ,石玉龙.江西沟地区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的
牧草引种试验[ J].青海草业 , 1999 , 8(3):6-9.
Zhang H ongjun , Dou Shenyun , Shi Yulong.Plant ing test of
perennial sown pasture in Jiangxigou[ J].Qinghai Pratacu l-
tur e , 1999 , 8(3):6-9.
[ 16]  杨玉玲.青海省环湖地区禾本科牧草引种试验[ J].草业与
畜牧 , 2006 ,(10):24-25 , 44.
Yang Yuling.Int roducing experiment of Gramineae forages a-
roun d Qing hai Lak e[ J].Prataculture &A nima l H usband ry ,
2006 ,(10):24-25 , 44.
[ 17]  王柳英 ,马玉寿 ,施建军 ,李青云 ,董全民.草地早熟禾高产农
艺措施数学模型与优化指标的研究[ J] .种子 , 2005 , 24(1):
11-13.
Wang Liuying , Ma Yush ou , Shi Jianjun , Li Qin gy un , Dong
Qu anmin.Studies of mathem at ical model and optimized inde-
xes of ag ron omic pratici ses for Poa pratensis[ J].S eed , 2005 ,
24(1):11-13.
[ 18]  文金花 ,马玉寿 ,施建军 ,董全民 ,王彦龙.利用草地早熟禾改
建江河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的研究[ J] .草原与草坪 ,
2006 ,(2):41-44.
Wen Jinhua , Ma Yush ou , Shi Jianjun , Dong Quanmin , Wang
Yanlong.Study on vegetation rebuilding of Black S oi l ty pe
deg raded grassland w i th Poa pratensis in th e riparian areas of
rivers[ J].Grassland and Tur f , 2006 ,(2):41-44.
[ 19]  马金祥 ,桑永燕 ,尕松代吉.四种禾草补播“黑土型”退化草地
效果初步观测[ J].青海草业 , 2006 , 15(3):5-6 , 23.
Ma Jinxiang , Sang Yongyan , Gasong Dai ji.Preliminary ob ser-
vat ion on ef fect of fil led sow ing Black Soil typedeg raded
grassland wi th four forages[ J].Qinghai Pratacu lture , 2006 ,
15(3):5-6 , 23.
[ 20]  文金花 ,马玉寿 ,施建军 ,严青.三江源区四种栽培禾草抗寒
性研究[ 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6 , 36(3):3-5.
Wen Jinhua , Ma Yushou, Shi Jianjun , Yan Qing.Study on cold re-
sistance of four tame grasses in three-river source region[ J].Chi-
nese Qing hai J ournal o f An ima l and Veter inary Sciences ,
2006 , 36(3):3-5.
[ 21]  李阳春 ,王玲英.早熟禾属不同种及生态型 POD 同工酶分析
[ J].草业科学 , 1996 , 13(5):4-8.
Li Yangchun , Wang Lingying.POD is oz ymes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species ecoty pe of Poa [ J ] .P ratacul tu re Science ,
1996 , 13(5):4-8.
[ 22]  陈全功.江河源区草地退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J].草
业学报 , 2007 , 16(1):10-15.
Chen Quangong.Grassland deterioration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Yellow Rivers and integrated cont rol of eco-
logical en vi ronmen t[ J] .Acta P ratacul turae S inica , 2007 , 16
(1):10-15.
[ 23]  赵新全 ,周华坤.三江源区生态环境退化 ,恢复治理及其可持
续发展[ J].中国科学院院刊 , 2005 , 20(6):471-476.
Zhao Xinquan , Zhou Huakun.Eco-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
vegetation regenerat 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head-
w aters of Three Rivers on Tibetan Plateau[ J].Academ y J ournal
o f Chinese Academy o f S cience , 2005 , 20(6):471-476.
[ 24]  李海山.青海三江源区草地生态建设的思考[ J].草原与草
坪 , 2006 ,(4):63-65.
Li Haish an.Thin king ab out g ras sland ecological const ruction
of T hree-Rivers sou rce region of Qinghai[ J] .Grass land and
Tur f , 2006 ,(4):63-65.
[ 25]  陈桂琛 ,卢学峰 ,彭敏 ,赵以莲.青海省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基
本特征及其保护[ J].青海科技, 2003 ,(4):14-17.
Chen Guichen , Lu Xuefeng , Peng Min , Zhao Yi lian.Th e basic
characteri sti c an d p rotection of ecological sy stem in the
T hree-Rivers source region in Qinghai province[ J] .Qinghai
S cience and Techonlogy , 2003 ,(4):14-17.
[ 26]  吴玉虎 ,梅丽娟.黄河源区植物资源及其环境[ M ].西宁:青
海人民出版社 , 2001:145.
Wu Yuhu , Mei Li juan.Th e plan t resou rces in s ou rce area of
Yellow River and it s envi ronment[ M ].Xining:Qinghai P eo-
p le′s Publ ish ing House , 2001:145.
[ 27]  苟新京.青海种子植物名录[ M ].西宁:青海新闻出版局 ,
1989:228.
Gou Xinjing.Index f lorae Qingh aiensis[ M] .Xining:Qinghai
—87—
杨时海 马玉寿 施建军 张金旭 刘德梅  三江源区野生草地早熟禾的分布及群落特征
News P ubli shin g Bureau , 1989:228.
[ 28]  马玉寿 ,尚占环 ,施建军 ,董全民 , 王彦龙 ,杨时海.黄河源区
“黑土滩”退化草地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的研究[ J].
草业科学 , 2006 , 23(12):6-12.
M a Yu shou , Shang Zhanhu an , Shi Jianju n , Dong Quanmin ,
Wang Yanlong , Yang Shihai.Studies on communi ties diversity
and thei r s t ru cture of Black-s oi l-landdeg raded g ras sland in
the headw ater of Yellow River[ J ] .Prataculture Science ,
2006 , 23(12):6-12.
[ 29]  李希来.青藏高原“黑土滩”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
[ J].草业科学 , 2002 , 19(1):20-22.
Li Xi lai.Natural factors and formative mechanism ofBlack Beach
formed on grassland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J] .Pratacu lture
S cience , 2002 , 19(1):20-22.
Study on Distribution Regulation and Plant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Wild Poa pratensis Population in the
Yangtze ,Yellow and Lancangjiang River Source Region
YANG Shi-hai1 ,MA Yu-shou1 , SHI Jian-jun1 ,ZHANG Jin-xu2 ,LIU De-mei2
(1.Grassland R esearch Insti tute of Academy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
Qinghai University , X ining 810016 ,China;2.Pratacultural Col lege o f
Gansu Agriculture Univ ersity , Lanz hou 700070 , China)
Abstract:Through refer ring to related literatures to determine the habi tatal spect rum of Poa pratensis pop-
ulation in the Yang tze , Yellow and Lancang jiang River source region(YYLSR)and combined w ith f ield in-
vestig ation to choose typical dist ributing district of Poa pratensis population preliminarily , the real geo-
g raphic range of P.pratensis population and its relevant communi ty type w 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 ts
show ed that P.pratensis dist ributed in the elevation f rom 3365m to 4500m , in the longitude f rom 96°30′
24.96″to 100°57′31.2″, in the lati tude f rom 33°07′29.34″to 34°46′12.9″.The P.pratensis population is
sui table to grow in the shrub meadow , rive r bank , mountain slope and under forest.The re w ere tw elve
community types , the importance values of P .pratensis in communi ty types we re 34.63 , 24.25 , 26.12 ,
13.46 ,8.97 ,18.27 , 6.08 ,11.40 ,47.40 ,3.74 ,29.56 ,3.69 respectiv ely.
Key words:The Yang tze ,Yellow and Lancangjiang River source region;Poa pratensis;Geog raphic dist ri-
but ion;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88—
中国草地学报 2008年 第 30 卷 第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