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氯化铜对滇紫草细胞色素形成的影响



全 文 :第 31 卷 第 2 期
南 京 大 学 学 报
JO UR N AL O F N AN J IN G UN I V ER SI TY
(N A TUR AL C SI EN C E SI I E T DO N )
V ol
.
3 1
1 5 9 9年 4 月 AP r
, 塑 . 2
1 9 9 5
氯化铜对滇紫草细胞色素形成的影响 `
宁 文 曹日强
(南京大学生物系 , 2 1 0 0 9 3 ,南京 )
摘要 滇紫草细胞于 M 一 9 培养液中悬浮培养以形成紫草色素 。 当 M 一 g 培养液中 C uS O4
·
5践 o 由相同浓度的 C u C聪· 2践 O 取代后 ,色素产量比对照提高了 58 . 7 % , C u C` · 2践 O 的最
适浓度为 3。卜m ol / L 。 滇紫草细胞的继代培养基 B 一 5 中的 CuS O 4 · S zH O 取代后 ,培养所得的细
胞接种于 M 一 9 培养液中 , 色素产量比对照提高了 32 . 08 % , C u C胜 · 2风O 的最适浓度为 。 . 6
拜m ol L/
.
cu CI
: · 2践 O 对细胞生长无不良影响 。 M 一 9 培养液中 ,铜于色素形成的初期 , 可快速
吸附于细胞上 ,这一现象为 C u C坛· 2践 O 促进紫草色素合成机制的深人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滇紫草 ,细胞培养 ,紫草色素 ,氯化铜
分类号 Q 3 . 3 4 3 . 6
铜离子可强烈促进一些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 。 当提高培养基中铜离子浓度时 , 黄连细胞
中的小璧碱 l1[ ,硬紫草细胞中的紫草色素 2j[ 和芸苔属植物细胞中的叫噪类植保素 3j[ 的产量
都大大提高 , 而这些植物的细胞生长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
本文从铜离子试剂的种类 、浓度和铜离子在细胞内积累三方面研究氯化铜在滇紫草细
胞培养中对紫草色素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材料为滇紫草 ( 0 , os m o p o l7n cu al ut m B ur . et F ar cn h) 茎愈伤组织 。 采用二阶段培养法 ,第
一阶段为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 用 B 一 5 培养基 ;第二阶段为细胞悬浮培养形成色素 , 用 M一 9
培养基 ,详见前文 4j[ 。采用称重法测定细胞生长 , 以细胞干重为指标 。 紫草色素含量的测定方
法详见前文田 。应用电感藕合等离子直读光谱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铜离子含量 。 本文所得结
果均为三次实验的平均值 。
, 收稿日期 : 1 993 一 10 一 04 _ _ _ _ _ _ _ ` 、一 一… _ 二 _ . J第一作者简介 : 宁文 ,女 , 1 9 6 6 年 5 月出生 ,博士 ,植物专业 , 已发表 “ 滇紫草悬浮堵养和萦草了及其衍生物的形成 ”等 10 余篇论文
第 2 期 宁 文等 :氯化铜对滇紫草细胞色素形成的影响 · 3 3 5 ·
2 实验结果
2
.
I M 一 9 培养液中 ,不同铜离子试剂对细胞生长和紫草色素形成的影响 。
F iuj at 等图发现在硬紫草细胞培养中 , C uS O 4 · S H ZO (最适浓度 1 . 2拌m ol / )L 可强烈促进
紫草色素的形成 。 在我们的实验中发现 C u CI : · 2 H 20 也可强烈促进滇紫草细胞形成紫草色
素 , 二者比较的结果表明 C u CI : · ZH ZO 促进紫草色素合成的作用超过 C u S O 、 · S H ZO . 紫草
色素含量提高了 58 . 70 写 ,旦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 。
表 I M 一 9 培养液中 ,不同铜离子试剂对细胞生长
和紫草色素形成的影响
T
a b le 1 E ff e e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C uZ + r e a g e n t o n e e l l
g r o w th
a n d s h i k o n in d e r i v a t iv e s f o r m a t io n in M 一 9 m e d i u m [ C u Z+ ]一 1 . 2卜m o l / L
试剂 细胞生长 ( g w / L ) 色素产量 ( % )
C
, ,
S认 · 5从 O
C
u C 12
.
ZZH O
2 7

7 8
2 8
.
0 1
5
.
0 9
8
.
0 8
2
.
Z M 一 9 培养液中 ,氯化铜浓度对细胞生长和紫草色素形成的影响
如图 1 所示 , 氯化铜促进色素合成的最适
ǎ司\沐口比àPl勺工
浓度为 30 拼m ol / L ,色素含量提高了 3 2 . 09 % ;高
于此浓度 ,氯化铜促进色素合成的作用下降。 氯
化铜浓 度大于 4如 m ol / L , 即强烈抑制细胞生
长 。
2
.
3 B 一 5 培养基中 , 不 同铜离子试剂对细胞
生长和紫草色素形成的影响 。
表 Z B 一 5 培养基中 , 不同铜离子试剂对细胞生
长和色素形成的影响
T
a b le 2 E f f e e t s o f d if f e r e n t [ C
u Z+
]
: e a g e n t
o n e e
l l g
r o w t h
a n
d
s
h ik
o n in d
e r i v a t i
v e s f o r m a t io n
in B 一 5 m e d i u m
J月
ǎ岁à祠u。妇()
2
.
9
2
.
8
污9ós`卜r4门-ó田P
uǐ o艺二的
l() 即 如
e o n e e n t r a t l o l l o f C u c卜
` 〕笼l
(一之m ( ) l / I_ }
一一一一一一丁万落荞骊卿不万落 图 I M 一 9 培养液中氯化铜浓度对紫草色素形
试剂 细胞生长 的细胞生长 色素产量 ( % ) 成(O )和细胞生长 ( △ )的影响
( 、 w / I ) ( ; w /L ) F i.g1 E f f e e t o f t h e e o n e e n t r a t io n o f C u C犯 · ZZH o
C u S O连
·
5眺 0 9 . 1 7 1 0 . 1 1 6 . 5 6 i n M 一 9 m e d i u m o n s h ik o n in d e r iv a t iv e s
C u C I:
·
2践 0 1 0 . 1 5 1 1 . 0 1 7 · 9 6 f o r m a t io n (O ) a n d e e l l g r o w t h (△ )
C u Z+ = 0
.
1胖m o l /L
实验结果表明 , B 一 5 培养基中改加 C u CI : · ZH ZO ,对第二 阶段紫草色素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
使其含量提高了 3 2 . 08 % , C u CI : · Z H ZO 还可略微促进第一阶段细胞的生长 , 多次继代后 ,
细胞团比对照疏松 , 发黑现象少 。 (见表 2)
2
.
4 B 一 5 培养基中 , 氯化铜浓度对细胞生长和紫草色素形成的影响 。
图 2 表明 , 改加 C u CI : · ZH ZO 后 . B 一 5 培养基 中氯化铜浓度 由 0 . 1拼m ol / L 增加 。
6尽 m ol / L 时 , 培养所得的滇紫草细晌转人 M一 9 培养基后 , 紫草奋 .素含量最高 ;大于 此浓 度 ,
·
3 3 6
·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第 1 3卷
浮自毕lP`-认一。廿
即对其形成有抑制作用 。 在此浓度范围内 ,氯化
铜对滇紫草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 。
.2 S M 一 9 培养基中 ,铜在细胞内的积累与紫
草色素的形成
我们在测 定紫草色素形成过程 (见 图 3)
中 , M 一 9 培养液中各营养组份浓度的变化时 ,
发现铜的变化与其他 无机元素不 同 , 详见前
文闭 。 在 20 d 中 ,铜浓度在最初的 d4 内 , 即快速
下降了 90 % , 4一 1 .dt 时 . 其浓度回升 ,达到初值
的 60 % .并维持此浓度到结束 (见图 3)
3 讨论
铜离子可强烈促进紫草色素的合成 , 在一
定浓度范围内 , 这种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
H a
r a 的 M o r im o t o 推测铜离子促进紫草色素 [ 5〕
或小粟碱 1j[ 形成的作用 , 是 由于它可提高线粒
体活性 。 因为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末端氧化酶
…/
ùu为曰oué的`汾二李尤ó毛一12ùLz气)名ē因
C ( ) n e e n t
r a t一( ) n 乞f 6 8C u c L C LIC I艺 《了亡m ( ) l / I )
图 Z B一 5 培养基中氯化铜浓度
对紫草色素形成 ( o )和细胞生长 (△ )的影响
F i.g 2 E f fe e t o f th e e o n e n t r a t io n o f
C u C聪 . 2践 0 in B 一 5 m e d i u m o n s h ik o n in d e r i v a -
t i
v e s f o r m a t i o n ( O ) a n d e e ll g r o w t h (△ )
叮ù此工C心日8一三d
习卜产1ù为匕ó匆P
一`6t净认比伙
日口一P。任6艺cl
洲xūuo国ǐ二s
46,一
是个铜酶 ( e y t a : ZC u : e y t a 3 ) , 缺铜的酶其
催化活性明显下降 , 因此在紫草细胞培
养中 , 提高铜离子 的量和改变它与酶的
结合 ,都可提高末端氧化酶活性 , 从而提
高线粒活性 , 为紫草色素合成途径 中众
多的氧化还原反应 6j[ 提供充足的能量 。
C u CI
: · ZH
Z
O 促进紫草色素合成的
作用明显超过 C u (S ) 、 · S H必 . 其作用 机
制尚未得知 。 我们推测铜是元素周期表
中的过渡元素 ,二价铜离子有未充满的 d
轨道 ,具有很强的接受电子对的能力 。 氯
离子是中强场配体 , 其配位能力比弱 场
配体硫酸根离子强 , 因此在溶液状态下 ,
氯 化 铜 中 的 铜 离 子 以 [ C u ( H 20 )卜 。
cl
n少 一矿 配离 子形 式存在 , 而硫酸铜 中
的铜离子以 [ C u 汗于2 ( ) ) ` ] ’ 千形式存在 [ ,〕 。
与 比 4

忿 日 . 未

.只 (、 竺
司卜艺 ( ) . J山
U


声了
卜 二 匕 勺2 4 ` 1 8 1〔) 1 2 J4 1 {1 ’ 11l l e (d a 、 , ) !洲 少 )
图 3 M 一 9 培养液中〔C 了+ ]的变化 ( X )与紫草色素的形
成 (O )
F i g
.
3 e h a n g e s o f [ C
u Z+ 〕 in M 一 9 m e d iu m ( 又 ) a n d
s
h ik o n in d e r iv a t iv e s f o r m a t io n ( O )
氯离子可改变铜离子的电荷分布 ,从而影响铜离子与酶的结合 , 有关研究有待继续 。
e u e l:
·
ZH ZO 可做为若干次生代谢产物的非生物诱导物 ( a b io t ie e l ie i t o r ) [3 , 8 ] 。 C r u ie k -
hs a n k 等 sj[ 发现铜离子可快速吸附于组织表面 , 与某些分泌物形成鳌合物 ,具有很强的非生
物诱导物活性 ,诱导豌豆内果皮合成豌豆素 。 在我们的实验也发现接种后 。~ d4 , 培养液中
铜离子浓度迅速下降 , 而其他无机离子都无此行为 , 因此推测 ,在细胞培养初期 ,铜离子可快
第 2 期 宁 文等 : 氯化铜对滇紫草细胞色素形成的影响 · 3 3 7 ·
速吸附于滇紫草细胞表面 ,作为其合成的一种非生物诱导物 ,促进色素的合成 。
致谢 感谢朱汝幸老师 、 王曼丝老师对本人的悉心指导 。
参 考 文 献
1 M
o r im o t o T
,
H a r a Y
,
K a t o Y
, e t a l
.
B e r b
e r
i
n e P r o d
u e t io
n
b y
e u
l r
u r e
d C
o
P t is 少a P o 陀比 a e e lls i n a o n e 一
s t a g e e u l t u r e u s in g m e d iu m w it h a h i g h e o p p e r e o n e e n t r a t io n
.
A g r i
e B i
o l C h e m
,
1 9 8 9
,
5 2 ( 7 )
:
1 8 3 5
2 F u ji t
a Y
,
H
a r a Y
,
S u g a C
, e t a l
.
P r o d u e t io n o f s h ik o n i n d e r iv a t iv e s b y e e ll s u s p e n s io n c u l t u r e s o f L it h
o s -
户e r m u m e r 夕t h r o r h i z o n ( I ) a n e w m e d i u m f o r t h e p r o d u e t i o n o f s h i k o n i n d e r iv a t iv e s . P la n t C e ll R e p ,
1 9 8 1
,
1 : 6 1
3 R o u s e l T
.
A b i
o t ie e li
e it io n o f in d o le Ph y t o a le x i n s a n d r e s is t a n e e t o L e P t o s Ph a e r ia m a c u la , s w i th i n a n d r e
-
s
i
s t a n e e t o L e P t o s P h a o r i a m a c u l a n : w it h i
n B r a s s i c e a e
.
P la n t a
,
1 9 9 1
,
1 8 4
:
2 7 1
4 宁文 , 曹 日强 . 滇紫草细胞悬浮培养和紫草宁及其衍生物的形成 . 生物工程学报 , 1 9 9 4 , 10 : 76
5 H a r a Y
,
M
o r
im o t o T
,
F u jit
a Y
.
P r o d
u e t io n o f s h ik o n in d e r iv a t i v e s b y 。 e ll , u s P e n s io n 。 u lt u r e s o f L
.
e r y
-
t h
r o r
h i
z o n
.
V
.
d if f e r e n e e s i n t h e P r o d u e t io n b e t w e e n e a llu s a n d s u s P e n s i o n e u l t u r e s
.
P la n t C e ll R e P
,
1 9 8 7
,
6
:
8
6 I n o u y e H
,
H
e
d
a s , In o u e k
, e t a l
.
B io s y n t h e s i s o f s I1 ik o n i n in e a llu s e u lt u r e s o f L i t h o s P e r m u m e r夕 t人 r o r 人i -
名 。枉 . P h y t o e h e m , 1 9 7 9
.
1 8 : 1 3 0 1
7 慈云祥 , 周天泽 . 分析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 9 8 6
8 C r u i e k s h a n d I A M
,
D
u dm a n WF
,
P e o P le s M B
, e t a l
.
E趁ie it io n o f P is a t i n in P e a b y e o P P e r 一 a s p a r a g i n e
e o m P e x e s
.
A
u s t J P la n t P h y s io l ; 1 9 8 7
,
14
:
5 49
E F F E C T O F C u C I 2 O N S H I K O N I N D E R I V A T I V E S F O R M A T I O N
IN 口N 口SM A P A N I C U L A T U M C E L L C U L T U R E S
N i
n g W
e n C a o R 1’q ia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b io lo g y
,
N a n i i
n g U n iv e r s it y
,
2 1 0 0 9 3
,
N
a n i in g
,
P R C )
A b s t r a e t C u
Z + s t r o n g ly s t im u la t e d t h e b io s y n t h e s is o f s h ik o n i n d e r i v a t i v e s
.
O n o s m a P a n
-
ic u l
a t u m e e ll s w e r e in o e u la t e d i n M 一 9 m e d i u m t o p r o d u e e s h i k o n in d e r iv a t iv e s . W h e n C u S O 4
·
S H
Z
O o f M 一 9 w a s s u b s t i t u d e d b y C u e l: · ZH ZO o f t h e s a m e 。 o n e e n t r a t io n ( 1 . 2拼m o l / L ) ,
t h e s h ik o n i n p r o d u e t io n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 i n e r e a s e d 5 8
.
7% )
.
T h e o p t im u m
e o n e e n t r a t io n o f C u C I
: · ZH
Z
O w a s 30拜m o l / L
.
O n o s m a e e ll s w e r e s u b e u l t u r e d o n B 一 5 m e d i-
u m
.
W h e n C u S O
4 · S H
Z
O o f B 一 5 m e d iu m w a s s u b s t i t u d e d b y C u C 12 · ZH ZO o f t h e s a m e e o n -
e e n t r 。 , i」〕 n ( 0
.
1仁m o l / L ) , t h e e e l ls , s h ik o n i n p r o d u e t io n in M 一 9 m e d iu m in e r e a s e d b y 3 2 .
0 8%
.
T h e o p t im u m e o n e e n t r a t io n o f C u C I
: · ZH
Z
O w a s o
.
6“ m o l / L
.
C u C I:
·
ZH
Z
O h a d n o
n e g a t iv e e f f e e t o n e e l ls g r o w t h
.
D u r i n g t h e e a r ly s t a g e o f s h ik o n i n d e r i v a t i v e s f r o m a t i o n
,
C u
Z +
in M 一 与 m e d i u m m ig h t b e a b s o r b e d q u i e k ly in e e ll s . T h i s p h e n o m e n o n s u g g e s t s t h e r e f e r e n e e
f o
r t h e s t u d y o n t h e rn e e h a n i s m o f C u C 1
2 ’ 5 s t im u la t i n g t h e b i o s y n t h e s is o f s h i k o n i n d e r i v a t i v e s
.
K e y w o r d s O n o s m a P a n i c u l a t u m
, e e l l e u lt u r e s
, s h ik o n i n d e r iv a t i v e s
,
C u C 1
2 · 2 1江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