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青海省甘西鼠尾草的生药学研究



全 文 :基金项目:青海大学医学院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No. 2005 - KY -11)
作者简介:翁裕馨,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藏药的化学成分和质量,E - mail:daisywen@ yeah. net
青海省甘西鼠尾草的生药学研究
翁裕馨,刘占厚,陈湘宏
(青海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目的 进行甘西鼠尾草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对青海省野生甘西鼠尾草和种植甘西鼠尾草进行组织切
片、粉末鉴别、薄层鉴别。结果 野生品种和种植品种的甘西鼠尾草微观性状相似。结论 本研究对青海省种植
甘西鼠尾草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甘西鼠尾草;生药学;薄层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5375(2015)03 -0144 -004
Pharmacognostic studies of Salvia przewalskii Maxim.
WENG Yu-xin,LIU Zhan-hou,CHEN Xiang-ho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Medical College of 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the pharmacognostic studies of wild and cultivated Salvia przewalskii of Qinghai
province.Methods The pharmacognostic studies of Salvia przewalskii in Qinghai province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mor-
phological,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and TLC. Resul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ld and cultivated Salvia przewalskii were
observed by microscope and TLC. Conclusion This study offered the base for its further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and quali-
ty control of Salvia przewalskii.
Key words:Salvia przewalskii;Pharmacognosy;TLC
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 Maxim.)是著名
的藏药之一(藏文译音:吉子恩保),藏文经典《晶珠
本草》记载该药有“清肝热、治口腔病”的作用[1]。
甘西鼠尾草主要产于青海、甘肃西部、西藏、四川等
地,在西南、西北地区使用极为广泛,并在全国流通,
由于丹参需求量逐年增加,具有成为主流商品的趋
势[2]。在甘肃、北京等地,甘西鼠尾草及其褐毛变
种已作为丹参的代用品使用多年,川产甘西鼠尾草
(藏药红秦艽)在四川作为秦艽的代用品[3]。1995
年 5 月 1 日甘肃省卫生厅将其正式收入甘肃省地方
标准,并颁布试行[4]。在 20 世纪 80 年代,该药材就
已收入云南省地方标准[5]。从甘肃定西、临夏、甘南、
陇南采样检测表明:甘西鼠尾草根丹参酮ⅡA的含量
为0. 6% ~0. 8%,是药典规定标准的3 ~6倍[6]。“七
五”国家重点科技公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
质量研究”内容之一“丹参类专题研究”也做出结论:
综合比较测定结果,以甘西鼠尾草的有效成分含量
高,药理作用最强,质量最好[7]。为研究制定甘西鼠
尾草的质量标准,我们对青海省甘西鼠尾草进行了组
织切片鉴别,粉末鉴别,薄层鉴别的研究。
野生品种和栽培品种甘西鼠尾草样品均于
2012 年 12 月采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
让乡,经青海大学医学院魏全嘉教授鉴定为甘西鼠
尾草的根。
1 组织切片显微特征[8]
栽培品种与野生品种甘西鼠尾草的显微特征比
较,见表 1、图 1 ~ 4。
表 1 栽培品种与野生品种甘西鼠尾草药材组织切片
横切面特征比较
产地 木栓层 皮层与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野生
木栓层有 2 ~ 9 列
细胞组成,类长方
形,内含紫褐色物
质。栓内层 3 ~ 4
列扁平细胞
脱落皮层有时存在,
皮部宽广,常有间隙,
韧皮部薄壁细胞放射
状排列,近形成层处排
列紧密
形成层
成环
木质部导管 3 ~ 4
层切向排列,大小
相同,木纤维管包
围于导管周围。
木射线不明显
·441· 药学研究·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15 Vol. 34,No. 3
DOI:10.13506/j.cnki.jpr.2015.03.005
续表 1:
产地 木栓层 皮层与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种植
木栓层有 10 余列
细胞组成,内含紫
褐色物质。栓内
层 3 ~ 4 列扁平
细胞
脱落皮层有时存在,
皮部宽广,具大形间
隙,韧皮部薄壁细胞放
射状排列,近形成层处
排列紧密
形成层
成环
木质部类圆形导
管大型环列,木纤
维管散在于导管
周围
图 1 栽培品种根横切面
1.木栓层;2.皮层;3.韧皮部;4.形成层;5.木质部
图 2 野生品种根横切面
1.木栓层;2.皮层;3.韧皮部;4.形成层;5.木质部
图 3 野生品种甘西鼠尾草组织切片
图 4 栽培品种甘西鼠尾草组织切片
2 粉末显微特征[9]
甘西鼠尾草药材粉末显微特征,见表 2,图 5 ~ 12。
表 2 甘西鼠尾草药材粉末显微特征
木纤维 导管 淀粉粒 石细胞 木栓细胞
木纤维多成束,呈
长梭形,末端长尖
或稍倾斜,纹孔斜
裂缝状或十字状,
孔沟较稀
导管主为网
纹及具缘纹
孔导管,具缘
纹孔多见
淀粉粒多为
单粒,类 球
形,1 ~ 3 μm
脐点多为点
状、人字状
石细胞极少,
淡黄色,呈不
规则形状、层
纹不清晰
木栓细胞黄棕色。
表面观呈类方形或
多角形,壁稍厚,弯
曲或平直,胞腔内含
红棕色色素
图 5 野生品种粉末图
1.木纤维;2.木栓细胞;3.导管;4.淀粉粒
图 6 栽培品种粉末图
1.木纤维;2.木栓细胞;3.导管;4.淀粉粒
图 7 具缘纹孔导管
·541·药学研究·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15 Vol. 34,No. 3
图 8 木纤维
图 9 木栓细胞
图 10 内含物
图 11 淀粉粒
3 薄层鉴别
3. 1 检查丹参酮ⅡA 成分 取甘西鼠尾草药材粉
末 1 g,加乙醚 5 mL,置具塞试管中,振摇,放置 1 h,
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 1 mL使溶解,作为
丹参酮ⅡA成分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酮ⅡA对照
品,加醋酸乙酯作为对照品溶液。用毛细管各吸取
上述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苯 -
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10],展开,取出,晾干。薄
层检识结果如图 13 所示: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
置上,供试品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
图 12 石细胞
图 13 丹参酮ⅡA薄层色谱
1.野生品种;2.栽培品种;3.丹参酮ⅡA对照品
3. 2 检查丹参酮Ⅰ成分 取甘西鼠尾草粉末约 50
mg,加 10 mL二氯甲烷 -甲醇(5∶1),放置 2 h,并不
断振摇,取上清液 8 mL,浓缩至约 1 mL,挥干溶媒,
加醋酸乙酯溶解,作为丹参酮Ⅰ成分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参酮Ⅰ对照品,加醋酸乙酯溶解作为对照品
溶液。用毛细管各吸取上述溶液,分别点于同一高
效硅胶 GF254板。以苯 -醋酸乙酯(19∶1)加入二氯
甲烷 -环己酮(8 ∶1)2 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
干。薄层检识结果如图 14 所示,在与对照品色谱相
应的位置上,供试品显相同的橘红色斑点。
图 14 丹参酮Ⅰ薄层色谱
1.野生品种;2.栽培品种;3、4.丹参酮Ⅰ对照品
(下转第 158 页)
·641· 药学研究·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15 Vol. 34,No. 3
(A2)= 槡RSD / n = 0. 004 87。
高校液相色谱仪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urel(A)=检定证书给出的不确定度 /K = 0. 49% /3
= 0. 001 63 (K = 3)。
供试品峰面积引起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el
(At)= urel
2(A)+ urel
2(A2槡 )= 0. 005 14
u(At)= urel(At)× At = 0. 086 10
3. 3.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供试品溶液中杂质峰
面积、对照峰面积、对照溶液稀释体积等的不确定度
相互独立,故将上述数据合成得合成相对标准不确
定度 u (X)为
u (X)= c2(At)u2(At)+ c2(As)u2(As)+ c2(Vs)u2(Vs槡 )
= 0. 006 1% 2 × 0. 086 102 +(- 0. 000 6%)槡 2
×0.423 752 +(-0.001 0)% 2 ×0.185槡 2 =0.000 61%
3. 4 扩展不确定度 计算得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
液中有关物质的含量的测定结果 X = 0. 10%,测量
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X)= 0. 000 61%。按
惯例,若取包含因子 K = 2(95%的置信区间),得测
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U = K × u(X)= 0. 002%
3. 5 测量结果的表示 供试品盐酸左氧氟沙星注
射液中有关物质的含量可表示为:X = 0. 10% ±
0. 002%,K = 2(95%的置信区间)。
4 讨论
本次检测供试品溶液的稀释体积不参与计算,
所以供试品溶液稀释过程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中
不会产生影响,并且由于实验方法操作过程简单,仅
一步稀释过程,从而较少了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因
此本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值较低。
灵敏系数反映了该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对输出
量不确定度贡献的灵敏程度,而且标准不确定度只
有乘以该灵敏系数才能构成一个不确定度分量,即
和输出量有相同的单位,因此在不确定度评定过程
中灵敏系数不能被忽视。
参考文献:
[1] 粟晓黎,李冠民,金少鸿.药品检验一般检测项目不确
定度评定研究 - 1. B类评定[J].药物分析杂志,2005,
25 (6):699 - 705.
[2]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L 检测与校准实验
室认可准则[S]. ISO /IEC17025:2005,2005.
[3]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S].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059 -1999,1999.
[4] 王维剑,凌霄,谭会洁. HPLC 法测定中药中掺入双氯
芬酸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 药物分析杂志,
2009,29 (1):130 - 133.
[5] 王维剑,杨娜,谢元超. HPLC 法标定头孢呋辛对照品
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J]. 药物分析杂志,2009,29
(5):864 - 867.
(上接第 146 页)
4 讨论
青海产甘西鼠尾草的野生品种和栽培品种宏观
性状非常相似,仅植株高度和分枝稍有差异,多年生
野生品种植株较高,地上茎分枝多。药材外形相似,
野生品种根部呈瓣子状或扭曲状更为明显。野生品
种与栽培品种甘西鼠尾草组织切片的横切面特征、
粉末特征无明显差异。二者均具有淀粉粒、木纤维、
网纹导管、具缘纹孔导管、石细胞极少数等特征,可
以作为甘西鼠尾草的显微鉴别特征。实验中薄层条
件可作为甘西鼠尾草中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的展
开条件。本研究对青海省种植甘西鼠尾草的进一步
研究与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其质量控制提供
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志[M].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92 - 93.
[2] 赵建邦. 甘肃丹参(甘西鼠尾草)的研究与应用评价
[J].中药材,2003,26(7):529 - 531.
[3] 史彦斌,薛明,崔颖,等. 甘西鼠尾草的生药学研究
[J].时珍国医国药 2002,13(7):438 - 438.
[4] 甘肃省卫生厅. 甘肃中药材质量标准(试行)[S].
1994:23.
[5] 云南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志(第 66 卷)[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79 - 194.
[6] 史彦斌,薛明. 鼠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9,14(5):
198 - 201.
[7] 徐国钧,余璐珊. 常用中草药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M].福州:福建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0.
[8] 张贵君.常用中药显微鉴定[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5:148 - 149.
[9] 赵奎君. 生药学实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2001:116 - 123.
[10]肖翔林.常用中药薄层色谱鉴定[M].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4:51 - 52.
·851· 药学研究·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15 Vol. 34,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