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海芒果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初探



全 文 : 第 7 卷 第 5 期 现 代 农 药 Vol.7 No.5
2008 年 10 月 Modern Agrochemicals Oct. 2008

Š 生物农药与生物技术 Š
海芒果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初探
庄礼珂,杨 叶,朱 文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儋州 571737)
摘要:采用冷浸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对海芒果叶进行提取。以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各萃取物对 9
种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海芒果叶的正丁醇萃取相的抑菌活性最好;正丁醇萃取相对
番木瓜炭疽菌、柑橘炭疽菌、香蕉枯萎菌的 EC50分别是 1.396 4 mg/mL、1.724 6 mg/mL、1.325 6
mg/mL,其中提取物对香蕉枯萎菌的毒力最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海芒果;提取物;抑菌活性
中图分类号:Q 946.8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284(2008)05-0046-03
Studies on Antifungal Activity of Cerbera Manghas Leaves Extraction
ZHUANG Li-ke, YANG Ye, ZHU Wen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College, Hainan University, Hainan Danzhou 571737, China)
Abstract: Extracted by means of soaking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extracts from Leaves of Cerbera manghas were
proved to be antifungal to 9 kinds of pathogenic fungi by GRIB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butanol
extraction phase from Cerbera manghas leaves was ascertained to be the optimum for the highest antifungal activities.
The EC50 of butanol extraction phase to Colletotrichum papayae,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and 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was 1.396 4 mg/mL, 1.724 6 mg/mL and 1.325 6 mg/mL respectively.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the extract was best against 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and its worth further studies.
Key words: Cerbera manghas; extracts; antifungal activities
人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来保护农作物免遭病虫
害的侵袭,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产生了极其深远的
影响,但是化学农药的毒性、残留和污染等问题愈来
愈严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人们开始寻找
天然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属于天然药物,取之于自
然,用之于自然,能迅速降解,有高选择性,对人畜
安全,具有低毒、低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及环境安全、
靶标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作物生长有刺激作用及
可兼治病虫害的优点,正好符合人类的要求及未来农
药的发展方向。所以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是近年人们
开发研究的重点,植物中有效活性及功能物质的合理
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1-4]。
红树林植物海芒果 (Cerbera manghas),别名黄
金茄、牛心茄子,为夹竹桃 (Apocynaceae) 海芒果
属 (Cerbera) 植物,因果实形似芒果,又生长于海
岸林,故得其名。海芒果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东、
台湾地区以及亚洲和澳大利亚的热带地区,其树皮、
叶和乳汁药用有催吐、下泻之效[5],其毒性成分是强
心甙类[6]。缅甸人曾把海芒果和其他油剂一起混用作
为杀虫剂[7-8],Tran Thi Minh Hien等对海芒果叶子进
行老鼠的毒性生物测定。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我
国红树林资源,从中寻找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
成分,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海芒果叶提取物的抑
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样品
2007年10月在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红树林保

收稿日期:2008–07–02
基金项目: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科技基金 (Rnd0640)
作者简介:庄礼珂 (1984—),男,海南临高人,在读硕士,从事植物源农药和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E–mail:like5427@163.com

2008 年 10 月 庄礼珂,等:海芒果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初探 47

护区采取新鲜的海芒果叶片,在室温下自然风干。
用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粉碎,得植物干粉,密封于
保鲜袋中,4℃保存备用。
1.2 供试菌种
供试菌种为番木瓜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papa-
yae)、香蕉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musae)、芒果炭疽
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柑橘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橡胶炭疽菌 (Colleto-
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香蕉枯萎菌
(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西瓜枯萎菌
(Fu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 Snyderet Hanse)、橡胶
枯萎菌 (Fuarium oxysporum)、橡胶棒孢菌 (Coryne-
spora cassiicola (Berkeley et Curtis) Wei)。以上菌种由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
1.3 化学试剂
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正丁醇,均为国产
分析纯。
1.4 仪器设备
生化培养箱 (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HVE
–50高压蒸汽灭菌锅 (Wada stinless kogyo.Co.,
Ltd.);T–203电子天平 (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
限公司);SW–CJ–1FD生物洁净工作台 (苏州净
化设备有限公司);FW100型高速万能粉碎机 (天津
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RE52CS–2旋转蒸发仪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H2–D (Ⅲ) 循环水式真
空泵 (巩义市英峪子华仪器厂);KQ–2200B超声波
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
1.5 植物样品的提取方法
将采来的叶子风干粉碎后取样品2 kg,用95%
乙醇室温浸提三次,每次浸提时间为一周,然后用
超声波萃取25 min,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
得浸膏286.54 g。将浸膏200.00 g加去离子水500 mL
混匀得悬浊液,用石油醚 (60~90℃)、乙酸乙酯、
正丁醇依次萃取,分别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膏状,
将浸膏粗分为石油醚部分24.74 g、乙酸乙酯部分
11.61 g、正丁醇部分13.20 g。
1.6 培养基的制备[9]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简称PDA培养基,
成分如下: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
水1 000 mL。
1.7 抑菌活性测定
1.7.1 海芒果叶的不同溶剂萃取物的初步毒力测定
用石油醚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正丁醇萃
取相3种萃取相对柑橘炭疽菌、橡胶炭疽菌、香蕉
炭疽菌、番木瓜炭疽菌、芒果炭疽菌、香蕉枯萎菌、
西瓜枯萎菌、橡胶棒孢菌、橡胶枯萎菌进行初步毒
力测定。参照文献[10]方法进行,在无菌条件下,
将培养基加热融化,用丙酮溶解海芒果叶各提取
物,配成供试母液。
含1 mg/mL浸提液的PDA培养基的制作:取5
mL的母液,分别注入145 mL培养基中,此时母液
浓度分别被稀释150倍。将其充分摇匀后迅速倾倒
于直径为9 cm的培养皿中,制成平板培养基。然后
用灭菌的小钢管打菌饼 (直径为5 mm),将菌饼接
种到凝固的培养基中央,每皿1块,将含菌丝的一
面朝下放置,每处理重复4次,对照加入5 mL丙酮。
接种好的培养皿用保鲜袋装好,置于恒温培养箱内
(26±2)℃培养,每隔24 h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丝的
直径,并用下述公式计算抑菌率,利用EXCEL进行
数据统计,SAS进行数据分析。
菌落直径 (mm)=测量菌落直径平均值–5.0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生长直径–药剂处理菌落
生长直径)×100/对照菌落生长直径
1.7.2 对正丁醇萃取物进行精密毒力测定
其方法跟1.7.1一样,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基
加热融化,用丙酮溶解海芒果叶正丁醇提取物,配
成不同浓度的母液,供试浓度为0.5、0.75、1、1.25、
1.5 mg/mL,分别对番木瓜炭疽菌、柑橘炭疽菌、香
蕉枯萎菌3种供试菌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芒果叶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对供试菌
种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在 1 mg/mL 浓度下,石油醚、乙酸乙酯、正
丁醇 3 种萃取相对供试 9 个菌的抑菌活性不一样,
其中正丁醇萃取相对柑橘炭疽菌、芒果炭疽菌、
香蕉枯萎菌、西瓜枯萎菌、橡胶枯萎菌 5 种供试
菌的抑制作用较大,与其它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
异。正丁醇萃取相对柑橘炭疽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抑制率达 59.81%。效果最差的是石油醚萃取相。
抑菌活性结果详见表 1。
2.2 正丁醇萃取物进行的精密毒力测定
由表2可知,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提取物对
菌丝的抑制作用增强。海芒果叶正丁醇萃取相对番
木瓜炭疽菌、柑橘炭疽菌、香蕉枯萎菌3种供试菌

48 现 代 农 药 第 7 卷 第 5 期

的EC50分别为1.396 4 mg/mL、1.724 6 mg/mL和
1.325 6 mg/mL,其中,海芒果叶正丁醇萃取相对香
蕉枯萎菌的毒力最强,其次是番木瓜炭疽菌,对柑
橘炭疽菌的毒力较差。
表1 海芒果叶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抑菌率/%
萃取溶剂 柑橘炭疽菌/
5d
橡胶炭疽菌/
5d
香蕉炭疽菌/
5d
番木瓜炭疽菌/
5d
芒果炭疽菌/
5d
香蕉枯萎菌/
5d
西瓜枯萎菌/
6d
橡胶棒孢菌/
7d
橡胶枯萎菌/
9d
石油醚 34.58 b -15.05 c 10.66 b 32.72 a 24.60 ab 10.28 b 17.97 ab 19.30 b 12.32 b
乙酸乙酯 36.76 b 35.84 a 31.12 a 48.01 a 12.10 b 26.09 ab 12.12 b 33.33 a 18.07 b
正丁醇 59.81 a 3.58 b 30.26 a 40.37 a 35.89 a 30.83 a 27.36 a 11.89 b 49.86 a
注:所有试验样品浓度为1 mg/mL,试验数据统计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差异显著性水平为5%。
表2 海芒果叶正丁醇萃取物对供试菌种的毒力测定
供试菌种 浓度/(mg/mL) 抑制率/%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R F EC50/(mg/mL) 95%置信限
0.5 29.09
0.75 56.44
1 65.21
1.25 79.90
番木瓜炭疽菌
1.5 92.53
y=5.570 1+3.931 2 x 0.963 0 78.17** 1.396 4 3.688 7–5.585 0
0.5 42.93
0.75 67.04
1 72.02
1.25 73.41
柑橘炭疽菌
1.5 92.24
y=5.663 2+2.801 5 x 0.856 2 17.86** 1.724 6 3.779 0–5.860 8
0.5 16.55
0.75 23.02
1 42.45
1.25 41.48
香蕉枯萎菌
1.5 59.47
y=4.698 9+2.460 6 x 0.925 5 37.28** 1.325 6 3.325 5–4.591 1
注:F测验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极显著用**表示。
3 讨论
石油醚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正丁醇萃取
相对9种供试菌种均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其中
正丁醇萃取物相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因此,进一
步进行EC50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它对番木瓜炭
疽菌、柑橘炭疽菌、香蕉枯萎菌3种供试菌均有较
好抑制作用。目前对海芒果叶正丁醇萃取物中抑菌
活性成分作进一步提取分离等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本试验只研究了海芒果叶石油醚萃取相、乙酸
乙酯萃取相、正丁醇萃取相对供试菌的菌丝生长速
率的抑制活性,尚未研究其对供试菌的菌丝形态、
孢子形态、产孢量及生物合成的影响。另外本实验
主要对海芒果的叶片进行了研究,尚未涉及到海芒
果的花、茎、根部和果实;同时实验只对几种供试
菌种的毒力进行了测试,尚未进行盆裁药效试验。
下一步进行盆栽和室外试验,为以后的防治工作提
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Sokmen A, Sokmen M, Dafera D, et al. The in Vitro Antioxidant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the Essential Oil and Methanol Extracts of
Achillea Biebersteini Afan(Asteraceae) [J]. Phytother Res, 2004, 18:
451–456.
[2] Lis-balchin M, Steyrl H, Krenn E. The Comparative Effect of Novel
Pelargonium Essential Oils and the Ircorresponding Hydrosols as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a Model Food System [J]. Phytother Res,
2003, 17: 60–65.
[3] 杨洋. 生姜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J]. 食品科学, 2002,
23 (4): 45–50.
[4] 黄通旺, 林豪, 李美兴. 30种中草药新抗菌作用的筛选研究 [J]. 新
中医, 1996, 28 (12): 46–47.
[5] 广东省植物研究所编辑. 海南植物志 (第三卷) [M]. 北京: 自然科
学出版社, 1974: 228–229.
[6] 陈冀胜, 郑硕. 中国有毒植物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78–79.
(下转第56页)

56 现 代 农 药 第 7 卷 第 5 期
好的控制作用 (表 1)。
2.2 丝润和杰效利的作用
1) 增强药液在叶片上的扩展性。施药后目测
结果表明,药剂中加入助剂丝润或杰效利的处理,
水稻叶片药液扩展速度明显加快,药液能均匀覆盖
叶片表面,甚至能够渗透水稻叶片,到达反面。
2) 具有节水和省工功能。每 667 m2 使用 48%
毒死蜱·氟虫腈 EC 60 mL 加丝润 10 mL,对水 25
kg 喷雾,药后的防效明显好于 667 m2 使用 48%毒
死蜱·氟虫腈 EC 60 mL 对水 50 kg 的处理,两者
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在药剂中加入丝润后具有明
显的节水、省工作用。
3) 可减少用药量。每 667 m2 使用 48%毒死
蜱·氟虫腈 EC 40 mL 加丝润 10 mL,对水 25 kg 喷
雾,药后的防效明显好于 667 m2 用 60 mL 48%毒死
蜱·氟虫腈 EC 对水 25 kg 的处理,两者差异达显
著水平。表明在 48%毒死蜱·氟虫腈 EC 中加入丝
润可起到减少用药量和增加药效的效果。
4) 杰效利的功能好于丝润。每 667 m2 使用
48%毒死蜱·氟虫腈 EC 40 mL 加杰效利 10 mL,对
水 25 kg 喷雾,药后的防效明显好于相同剂量的
48%毒死蜱·氟虫腈 EC 加入相同剂量的丝润对水
25 kg 喷雾的处理,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加
入助剂杰效利的作用强于丝润。
表 1 48%毒死蜱·氟虫腈 EC 加入有机硅助剂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2007 年,江苏吴江)
处理 药后 5 d 药后 10 d
48%毒死蜱·氟虫腈 EC/
(mL/667m2)
助剂/
(mL/667m2)
水/
(mL/667m2)
白叶/
(个/百穴)
保叶
效果/%
虫数/
(头/百穴)
杀虫
效果/%
白叶/
(个/百穴)
保叶
效果/%
虫数/
(头/百穴)
杀虫
效果/%
60 50 246 71.4 c 44 84.3 c 184 76.5 c 36 86.2 b
60 25 320 62.8 d 80 71.4 d 240 69.4 d 64 75.4 c
40 丝润 10 25 260 69.8 c 40 85.7 c 168 78.6 c 32 87.7 b
60 丝润 10 25 150 82.1 b 12 95.7 b 104 86.7 b 0 100 a
40 杰效利 10 25 90 89.5 a 0 100 a 60 92.3 a 0 100 a
CK 860 – 280 – 784 – 260 –
注:表中同列数字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48%毒死蜱·氟虫腈 EC 对稻纵卷叶螟具有很
好的控制作用[2]。本试验中保叶效果较低可能是五
(3) 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为害,造成残留白叶较多
造成的。48%毒死蜱·氟虫腈 EC 加入丝润或杰效
利后,具有明显的节水、省工、省药和增效功能。
因此,丝润和杰效利等有机硅农用助剂可用于我市
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中。
农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农
药过量使用成为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因此,迫切
需要减少农药使用量。农用有机硅助剂的使用,在
保证防效的情况下,能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
残留,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尤其是在沿太湖地区,农用有机硅助剂的使用能减
轻农业面源污染,对保护太湖水资源具有很大的经
济、生态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穆兰芳, 朱福官, 曹卫菊, 等. 锐劲特加入农药助剂丝润或杰效利
防治水稻褐飞虱试验 [J]. 中国植保导刊, 2007, 27 (3): 29–30.
[2] 丁海红, 穆兰芳, 朱福官, 等. 绿丰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控制
效果 [J]. 现代农药, 2007, 6 (1): 47–50.

(上接第48页)
[7] Chopra R N, Nayar S L, Chopra I C. Glossary of Indianmedicinal
plants [M]. New Delh: i SIR, 1956: 67–75.
[8] Gaillard Y, Krishnamoorthy A, Bevalot F. Cerbera Odollam: A
‘Sui-cide Tree’ and Cause Ofdeath in the State OfKerala, India [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04, 95 (2-3): 123–126.
[9] 方中达. 植病研究方法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46–
48.
[10] 方中达. 植病研究方法 (第三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