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贵州民间苗药竹节参叶的生药鉴定



全 文 :贵州民间苗药竹节参叶的生药鉴定
张 来 1, 2 ,孙 敏 1
(1.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2.安顺学院化学系 ,贵州
安顺 561000)
  摘要 目的:建立贵州民间苗药竹节参叶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采用生药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以及薄层色谱
的方法对竹节参叶进行生药鉴定研究。结果:叶片解剖结构中有草酸钙晶体 , 色谱供试品与对照药材在相应的位
置上显现相同的斑点 , 且重现性好。结论:本实验为竹节参叶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竹节参叶;生药鉴定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9)05-0691-03
收稿日期:2008-10-14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5224);安顺学院 2007年度院级重点资助项目 [ 2007(27)]作者简介:张来(1977-),男 ,布依族 ,讲师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植物生物技术研究。*通讯作者:孙敏 , E-mail:jwcsm@swu.edu.cn。
  竹节参 PanaxjaponicusC.AMeyer系五加科人
参属植物 ,为贵州省稀有的民间苗族药用植物资源 ,
主要生于海拔 1 600m以上的高山灌木丛中 〔1〕。贵
州民间用竹节参泡酒 、炖鸡 ,据称有滋补强壮 、散瘀
止痛 、止血祛痰之功效 。多数中药专著记载 ,竹节参
可用于病后虚弱 、劳嗽咯血 、咳嗽痰多 、跌打损伤 ,具
有我国南药三七和北药人参的综合功能 ,有促进免
疫功能 、抗炎 、镇痛 、镇静及抗衰老作用 〔2〕。文献调
研发现 ,竹节参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类化合物 ,在其
提取 、分离 、生物活性等方面已有人做了大量的研究
工作 ,其地下茎的生药鉴定也已有报道〔3-6〕。本实验
对贵州民间苗药竹节参叶的药材性状 、显微结构特
征 、理化鉴别等进行研究 ,以期为该药材的鉴定 、质
量标准的制定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药材采自贵州省织金县 ,经贵州师范
大学王承录教授鉴定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竹节参
PanaxjaponicusC.AMeyer的叶。所用试剂均为分
析纯。色谱标样为人参皂苷 Rg1(99.8%)。
1.2 仪器 XSZ-H型显微镜(重庆光学仪器厂),
Hp-4显微绘图仪(美国惠普公司), JYPZ-ⅡD型万
能粉碎机(上海精宏实验公司)。
2  方法
取竹节参叶干燥粉末用水合氯醛和水装片 ,用
显微绘图仪描绘叶粉末结构 ,对叶片及其主脉做解
剖观察 〔8〕;以人参皂苷 Rg1为标准品做薄层色谱分
析 。
3 鉴别特征
3.1 生药性状 竹节参叶为掌状复叶 ,叶端长而
尖 ,基部圆形或楔形 ,边缘有细锯齿 ,叶的上表面或
沿脉上有疏生刚毛 ,其外部形态因生长年限的不同
而有所不同。一年生只有 3片或 5片小叶轮生于茎
顶。两年生植株有两种形态:一种是 5片小叶轮生
于茎顶;一种是 2片复叶轮生于茎顶 ,每片复叶上有
5片小叶。三年生植株一般有 3 ~ 4片复叶(少为 2
片),轮生于茎顶 ,每片复叶有 5片小叶 ,最大叶片
长 7 ~ 14cm,宽 3 ~ 5cm。四年生植株一般有 4 ~ 5
片复叶(少为 3或 4片)轮生于茎顶 ,每片复叶有 5
片小叶 ,最大叶片叶长 8 ~ 19cm,宽 3 ~ 9.5cm。
3.2 药材性状  药材多捆成小把 ,呈束状 ,长 15
~ 30 cm。叶黄绿色或暗绿色 ,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及
刚毛 ,上表面叶脉上生有灰白色刚毛 。下表面灰绿
色 ,叶脉隆起 ,无毛 。叶片纸质 ,易碎 。气清香 ,味
苦 、甘。
3.3 显微特征  从竹节参叶的横切面看出 ,竹节
参叶上表皮和下表皮的表面都有角质层保护 ,且下
表皮有气孔器分布;薄壁组织排列疏松 ,细胞间隙
大 ,无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之分 ,为等面叶;在薄壁
组织中还有少量的草酸钙结晶体存在。见图 1。而
主脉解剖显示 ,木栓层分化明显;皮层在横切面上所
占比例较大 ,且内部有大量的草酸钙结晶体;维管束
呈 “U”型 ,韧皮部和木质部为内外排列 ,其间形成层
较为清晰 。见图 2。竹节参叶表皮细胞极不规则 ,
垂周壁波状弯曲 ,平周壁上有角质层 ,或略呈念珠状
增厚;下表皮气孔数目较多 ,上表皮在所观察的视野
内没有看见气孔。薄壁细胞中含有众多草酸钙簇
晶 ,棱角尖锐 ,偶见草酸钙方晶。锥形非腺毛较多 ,
并且破碎为多列长形薄壁细胞所组成 ,呈长形组织
碎片状。导管有螺纹导管 、梯纹导管及网纹导管。
见图 3。
·691·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5期 2009年 5月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9.05.010
图 1 竹节参叶片横切面详图
1.表皮  2.薄壁组织 3.草酸钙晶体  4.细胞间隙 
5.气孔
图 2 竹节参叶主脉横切面简图
1.皮层 2.木质部  3.形成层 4.韧皮部 5.草酸钙
晶体
图 3 竹节参叶的表皮显微结构图
1.下表皮 2.上表皮 3.草酸钙晶体 4.导管
3.4 薄层层析鉴别  取竹节参叶供试样品粉末
0.4 g于 20 mL试管中 ,加水 2 mL,使粉末湿润 ,再
加饱和正丁醇 10 mL,充分摇匀 ,于室温下放置 48
h,取上清液加 3倍的正丁醇饱和溶液 ,混合均匀 ,静
置使其分层 ,取上层液体作供试品。取人参皂苷
Rg1为对照品 ,用乙醇配制成 2.5 mg/mL的对照品
溶液 。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 10 μL,分
别点样于硅胶 G薄层板上 ,以正丁醇 -乙酸乙酯-水
(4∶1∶5)溶液为扩展剂 。结果显示 ,竹节参叶片和
主脉两种药材与对照品人参皂苷 Rg1在 Rf相同的
位置上 ,均出现相同斑点。同时在薄层板上可以看
出 ,竹节参叶片和主脉两种药材的皂苷成分共有 5
个。见图 4。
图 4 竹节参叶薄层层析图谱
1.人参皂苷 Rg
1
 2.竹节参叶片 3.竹节参叶片主脉
4 结论
4.1 实验结果表明 ,本品药材性状 、叶片横切面 、
主脉横切面及表皮显微特征具有形态学规律 ,对其
生药鉴定有实际意义。尤其是叶片横切面 ,其薄壁
组织排列疏松 ,细胞间隙大 ,无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
之分 ,故该叶片为等面叶;而主脉横切面 ,其皮层内
有大量的草酸钙结晶体;维管束呈 “U”型 ,韧皮部和
木质部为内外排列 ,其间形成层较为清晰。这些形
态组织特征为贵州民间苗药竹节参叶的质量控制和
规范利用提供了重要鉴别依据。
4.2 薄层色谱实验结果指出 ,竹节参叶片及主脉
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共有 5
个斑点);与对照品人参皂苷 Rg1相比 ,二者移动的
位置也相同 ,可见二者在成分上完全相同。这一结
果为贵州民间苗药竹节参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
依据 ,而其活性有效成分及含量 、药理作用有待进一
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 贵州植物志编委会 .贵州植物志(四)[ M] .成都:四川
民族出版社 , 1989:346-350.
·692·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5期 2009年 5月
[ 2] 梅全喜 .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 [ M] .北京:中
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8:706.
[ 3] 蔡平 ,肖倬殷 , 魏均娴 .竹节参化学成分研究 , 第 1报
[ J] .中草药 , 1982, 13(3):1-2.
[ 4] 蔡平 ,肖倬殷 , 魏均娴 .竹节参化学成分研究Ⅱ [ J] .中
草药 , 1984, 15(6):1-6.
[ 5] 陈永波 , 饶 斌 ,沈艳芬 , 等 .竹节人参中氨基酸和皂甙
特征组分的分析鉴别 [ J] .色谱 , 2003, 21(3):248-250.
[ 6] 杨崇仁 , 周俊 .狭叶竹节参根茎的皂甙成分 [ J] .植物
学报 , 1985, 27(6):618-624.
猫豆的鉴别研究
巫世红1, 2 ,陈 勇 2 ,蒋伟哲 1* ,朱桂琼 2
(1.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21;2.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 目的:对豆科植物猫豆 Mucunapruriensvar.utilis进行系统的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和薄层色谱法。结果:猫豆具有其独特的生药性状 、组织构造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结果。结论:本实验可为制定猫
豆的药材质量标准及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猫豆;显微鉴定;薄层色谱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9)05-0693-03
收稿日期:2008-06-10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桂科攻 0424008-1I、桂科自 0832014Z)作者简介:巫世红(1980-),女,助理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E-mail:wushihong719@yahoo.com.cn。*通讯作者:蒋伟哲 , Tel:0771-5358272, E-mail:jiangweizhe6812@yahoo.com.cn。
  猫豆 ,又名狗爪豆 、猫爪豆 、狗踭豆 、白藜豆 、龙
爪豆 ,是豆科黎豆属植物龙爪黎豆 Mucunapruriens
var.utilis的种子 〔1〕 ,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 、贵州南部
等地。猫豆在广西种植已具有一定规模 ,为广西特
色药食两用资源和经济作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
值 ,是提取左旋多巴最主要的原料药材 ,左旋多巴含
量最高可达 6% ~ 9%。左旋多巴主要用于治疗震
颤麻痹 、肝昏迷等〔2〕。鉴于有关猫豆的生药鉴定尚
未见报道 ,笔者从药材性状 、组织结构和粉末显微特
征以及薄层色谱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 。
1 材料 、仪器与方法
1.1 材料 猫豆药材于 2007年 11月采自广西龙
州县 ,经广西中医药研究院植物分类学专家赖茂祥
研究员鉴定为豆科黎豆属植物龙爪黎豆 Mucuna
pruriensvar.utilis的种子 。
1.2 仪器与试剂  RM-2145型切片机 (德国徕
卡);MPS-60型生物显微镜及 Qwin图像分析系统
(德国徕卡);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广西农学院 、
岑溪松香厂联合生产);SG3300H超声波清洗器(上
海冠特超声仪器有限公司);BS100s电子天平(北
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左旋多巴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 100170);其他试
剂均为分析纯。
1.3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  取猫豆 (直径
0.5 cm)与豆荚分别切制成一定规格进行固定
(FAA),经脱水※浸蜡※包埋※切片※脱蜡※二重
染色※封藏※贴标签 ,置生物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描
述其植物组织特征 。
2 性状特征
本品呈卵圆形或肾形 ,略扁 ,长 1.3 ~ 1.8 cm,
宽 0.7 ~ 1.1 cm,厚约 0.3 cm,表面灰白色至白色 ,
有光泽;边缘具眉状黑色种脐 ,位于凹侧的中间 ,呈
突起的点状 ,质坚硬;果皮为革质 ,成熟时为黑色 、黑
褐色或灰褐色 ,其上被白色短柔毛 ,纵皱纹明显 ,内
表面光亮 。种子破碎后 ,气微 ,味淡 ,嚼之有豆腥味。
3 显微特征
3.1 果皮横切面显微特征  外果皮表皮细胞较
小 ,类长圆形或类方形 ,细胞排列整齐 ,外被腺毛。
中果皮薄壁组织有小型维管束 ,石细胞聚集 ,石细胞
包腔大 ,壁厚。见图 1。
3.2 种子横切面及外表皮显微特征  种子横切
面:种皮外表皮为 1列栅状细胞 ,其内为 1列哑铃状
支持细胞 。种皮薄壁组织中有小型维管束 ,子叶细
胞充满糊粉粒和油滴。见图 2,图 3。
3.3 种子粉末显微特征 种子粉末呈米黄色 ,气
微 ,味涩。淀粉粒众多 ,以单粒为主 ,圆形 、椭圆形 ,
脐点裂缝状 、点状 、人字形 , 层纹明显 ,直径 5.4 ~
29.5 μm。草酸钙方晶不规则 ,方形 、长方形 ,直径
·693·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5期 2009年 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