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芙蓉菊的生药鉴定及其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全 文 :芙蓉菊的生药鉴定及其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李钟 ,梁燕凤 ,陈思之 (广东药学院 中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目的 建立芙蓉菊生药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原植物鉴定 、性状特征 、显微鉴别等方法进行生药学研究 , 并采用水蒸气
蒸馏法对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明确了该药材的性状特征和粉末 、横切面的特征 , 确定其叶显微常数 , 确立了
其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结论 所得结果可为制定芙蓉菊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关键词:芙蓉菊;生药鉴定;挥发油;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783(2008)06-0547-03
Pharmacognosticidentificationandoptimizationoftheextractionofvolatileoilfrom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IZhong, LIANGYan-feng, CHENSi-zhi
(Schoo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GuangdongCollegeofPharmacy, Guangzhou, Guangdong510006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identificationmethodsforCrossostephiumchinense(L.)Mak.exCham.et.Schltr.MethodsThe
originalplantwasidentifiedwithmorphological, histologicalidentificationandmicroscopicidentifications.Andsteamdistilationof
volatileoilwasusedintheextractionforCrossostephiumchinense.ResultsThemicroscopicconstantofCrossostephiumchinensewas
determinedaccordingtothecharactersofitspowderandtransversesection, andtheoptimalextractionprocessofthevolatileoilwas
selected.ConclusionsThemethodwasreliableandcouldbeusedinthequalitycontroloftheherbofCrossostephiumchinense.
Keywords:Crossostephiumchinense;pharmacognosticidentification;volatileoilextraction
作者简介:李钟(1973-),女 , 讲师 ,理学硕士 , 从事中药材鉴
定与质量评价研究工作 , 电话:020-39352176,
Email:lizhongyxy@126.com。
  芙蓉菊是一味民间草药 ,又名 “千年艾 ”,为菊
科植物芙蓉菊 Crosostephiumchinense(L.)Mak.ex
Cham.etSchltr的全草 。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地
区 、台湾省 、东南亚及日本等。其叶可用于治疗风寒
感冒 、痈疽 、疔疮;其根则能祛风湿 ,用于治疗风湿关
节痛 、胃脘冷痛 [ 1] 。广东民间尤喜用芙蓉菊治疗头
痛 、糖尿病。目前对芙蓉菊的研究多见于化学成分
方面[ 2] ,暂未见有关芙蓉菊生药学的研究 。故本文
对其性状特征 、显微特征和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等方
面进行研究 ,以期为建立芙蓉菊质量标准及资源开
发提供科学依据 。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实验所用芙蓉菊自采于广东药学院中
药学院中药药圃 , 经笔者鉴定为菊科芙蓉菊
Crosostephium chinense(L.)Mak. exCham.et
Schltr。
1.2 仪器 E103G光学显微镜(MoticClassica),
DL-360A超声波清洗器(上海之信仪器有限公司),
挥发油提取器 。
2 性状特征
全株长约 10 ~ 40cm,多分枝;嫩茎略呈方柱形或
圆柱形 ,直径 0.1 ~ 0.3cm,表面被柔毛 ,质脆;老茎类
圆柱形 ,直径 0.4 ~ 0.7 cm,被黄褐色栓皮 ,有的可见
稍膨大的节及稍凹陷的叶痕;具细纵纹 ,质脆易折断 ,
断面不平坦 ,黄白色 ,实心 ,纤维性 。叶互生 ,紧聚枝
顶 ,呈矩匙形或矩倒卵形 ,长 2 ~ 3 cm,宽 0.5 ~ 0.8
cm,叶脉向下表皮突出;两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 ,顶
端 3 ~ 5齿裂 ,或分裂无锯齿 ,基部渐狭 ,质地厚。具
短叶柄 ,长 0.2 ~ 0.4 cm。头状花序盘状 ,直径约
0.7 cm,有长 0.6 ~ 1.5 cm的细梗 ,生于枝端叶腋 ,
排成有叶的总状花序;总苞半球形;总苞片 3层 ,外
中层等长 ,椭圆形 ,钝或急尖 ,内层较短小 ,矩圆形 ,
几无毛 ,具宽膜质边缘。气清香 ,味辛 、苦。
547
第 24卷第 6期 广 东 药 学 院 学 报 Vol.24 No.6
2008年 12月 JOURNALOFGUANGDONGCOLLEGEOFPHARMACY Dec.2008
3 显微特征
3.1 茎横切面 类圆形 。表皮为一列类长圆形细
胞 ,壁略增厚 、角质化 ,外被腺毛与 T字形非腺毛 。
皮层较宽 ,外侧有 1 ~ 2列厚角组织 ,皮层中散有黄
棕色油细胞 ,内含油滴 ,薄壁细胞内有少数草酸钙簇
晶散在 。维管束外韧形 ,中柱鞘纤维成束 ,新月形或
半圆形。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常 3 ~ 5个径向相
连 ,直径 15 ~ 30 μm。髓部宽广 ,薄壁细胞内草酸钙
簇晶多见 ,有的含多边形放射状菊糖。见图 1。
A.茎横切面详图(×340);B.茎横切面简图
1.非腺毛;2.腺毛;3.表皮;4.皮层;5.油细胞;6.中柱鞘纤
维;7.韧皮部;8.形成层;9.木质部;10.髓部;11.菊糖;12.草
酸钙簇晶
图 1 芙蓉菊茎横切面图
Fig.1 ThetransversesectionofstemofCrossostephium
chinense
3.2 叶中脉横切面 上下表皮均为一列切向延长
的细胞 ,有众多腺毛 、非腺毛和气孔 ,上表皮下陷气
孔明显 。叶肉组织等面型 ,均有一列栅栏细胞 ,不通
过主脉 。上表面的栅栏细胞较长 ,长 120 ~ 180 μm,
下表面的栅栏细胞稍短 ,长 90 ~ 130 μm。海绵组织
2 ~ 3列 ,细胞中常含草酸钙簇晶 、针晶和多边形放
射状菊糖;主脉维管束一个 ,外韧型 ,木质部导管 5
~ 7列 ,导管直径 10 ~ 30 μm,常 3 ~ 5个径向相连 ,
韧皮部较狭窄 ,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若干列厚角细
胞 。见图 2。
3.3 粉末及茎组织解离  粉末呈灰绿色或黄绿
色 ,气清香 。非腺毛极多 ,有 2种类型:一种为 T字
型 ,多断碎 ,顶端细胞长而稍弯曲 ,横生 ,多数臂等
长 ,长约 250 ~ 320 μm,柄较短 ,由 2个细胞组成。
另一种为单细胞 ,表面光滑 ,平直或稍弯曲 ,表面有
微细疣状突起 。腺毛顶面观呈鞋底形 ,由 2个细胞
组成 ,长 50 ~ 60 μm,宽 20 ~ 25 μm,腺鳞扁球形 ,直
径 35 ~ 45μm;气孔多为不定式 ,副卫细胞 3 ~ 5个 ,
少数平轴式。草酸钙簇晶众多 ,直径 4 ~ 7μm,偶见
细小草酸钙针晶。花粉粒类球形 ,直径 12 ~ 20 μm,
外壁光滑 ,具 3孔沟 。纤维成束 ,无色或淡黄色 ,平
滑或微波状弯曲 , 长 120 ~ 300 μm, 直径 10 ~ 15
μm,壁厚 2 ~ 3 μm,微木化。油细胞单个散布于薄
壁细胞中 ,类圆形或长圆形 ,胞腔内充满黄绿色分泌
物;菊糖略呈扇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块状 ,表面具放射
状纹理。螺纹导管 ,直径 15 ~ 30 μm。见图 3。
A.叶横切面详图(×100);B.叶横切面简图
1.非腺毛;2.腺毛;3.气孔;4.叶上表皮细胞;5.栅栏组织;
6.木质部;7.草酸钙簇晶;8.韧皮部;9.海绵组织;
10.菊糖;11.叶下表皮细胞;12.厚角组织
图 2 芙蓉菊叶横切面图
Fig.2 ThetransversesectionofleafofCrossostephium
chinense
3.4 叶显微常数鉴定 采用中药鉴定学的叶类中
药的显微常数测定方法[ 3] ,分别测得芙蓉菊叶的脉
岛数为 5.5,气孔指数为 12.1 ~ 16.7,栅表比为 3.3。
548
广东药学院学报 , 2008, 24(6)
1.腺毛;2.非腺毛;3.花粉粒;4.草酸钙簇晶;5.叶表皮细胞
及气孔;6.花粉囊内壁细胞;7.草酸钙针晶;8.菊糖;9.腺鳞;
10.油细胞;11.纤维;12.螺纹导管
图 3 芙蓉菊粉末显微图(×340)
Fig.3 MicrographofpowderofCrossostephiumchinense
4 芙蓉菊挥发油的提取
4.1 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筛选 芙蓉菊气清香 ,挥发
油含量高 ,为充分利用该资源 ,本实验对芙蓉菊的挥
发油提取方法进行了考察。采用水蒸气蒸馏法 [ 4]
提取挥发油 ,选择药材浸泡时间(A)、加水量(B)、
蒸馏时间(C)作为考察因素 ,各取 3个水平进行正
交试验 ,以所得挥发油的体积作为考察指标 ,采用
L9(34)正交设计 ,筛选最佳工艺(表 1-3)。由直观
分析可知 ,影响挥发油提取的因素顺序为:蒸馏时
间 >加水量 >浸泡时间。经方差分析 ,蒸馏时间对
提取 率有显著 影响 。得到最 佳提取工 艺为
A2B1C2 ,即浸泡时间为 1 h,加水量为 8倍水 ,蒸馏
时间为 5 h。
4.2 挥发油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称取 3份芙蓉菊 ,
按所选工艺条件进行验证试验 ,测得挥发油的提取
量分别为 0.86 mL、0.88 mL、0.90 mL,平均提取量
是 0.88 mL,表明所选工艺条件稳定 、合理 ,可行。
表 1 挥发油提取因素水平表
Tab.1 Levelsoffactorsofvolatileoilextractioncondition
水平
因素
A
浸泡时间 /h
B
加水量 /倍
C
蒸馏时间 /h
1 0 8 4
2 1 10 5
3 2 12 6
5 讨论
5.1 性状鉴别中 ,叶两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 ,基部
渐狭 ,质地厚 ,具短叶柄等明显特征;显微鉴别中 ,等
面叶 、叶显微常数和粉末特征的鉴别意义较大 。
5.2 对芙蓉菊药材挥发油进行了 2种不同提取方
法的比较 ,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所得挥发油为黄绿
色 ,含杂质较多 ,纯化方法复杂;水蒸气蒸馏法所得
挥发油为深黄色 ,所以优选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
工艺研究 。
 表 2 挥发油提取工艺试验结果
 Tab.2 Orthogonaldesignandexperimentalresultof
volatileoilextractionprocess
序号 因素A B C D
挥发油得率 /
%
1 1 1 1 1 0.501
2 1 2 2 2 0.733
3 1 3 3 3 0.812
4 2 1 2 3 0.884
5 2 2 3 1 0.713
6 2 3 1 2 0.352
7 3 1 3 2 0.721
8 3 2 1 3 0.560
9 3 3 2 1 0.732
K1 0.682 0.702 0.471 0.694
K2 0.650 0.669 0.783 0.602
K3 0.671 0.632 0.749 0.751
R 0.032 0.070 0.312 0.150
表 3 挥发油含量方差分析表
Tab.3 Analysisofvariance(ANOVA)tableofthecontent
ofvolatileoil
方差
来源
偏差平
方和 自由度 F值 P值
A 0.002 2 1.000
B 0.007 2 3.500
C 0.176 2 88.00 <0.05
误差 0.00 2
参考文献:
[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5:131.
[ 2] 邹磊 , 傅德贤 , 杨秀伟 , 等.芙蓉菊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6, 17(5):250-253.
[ 3] 石俊英.中药鉴定学 [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06:268.
[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 S] .北
京:工业出版社 , 2005:附录 57.
(收稿日期:2008-09-06;修回日期:2008-11-17)
549
第 6期 李钟 ,等.芙蓉菊的生药鉴定及其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