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拳参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全 文 :机制之一 。我们研究发现 , H2O2可导致 CRL-1730
产生的 LDH和 MDA增多 ,并且 G0 /G1期的细胞比
率增加 , S期和 G2M期细胞比率减少 。这表明 H2O2
能引起 CRL-1730氧化损伤 ,同时也抑制了细胞的
增殖代偿能力。丹参酮 ⅡA的预作用可抑制 H2O2
的损伤作用 ,使 LDH活力和 MDA含量降低;G0 /G1
期的细胞比率减少 , S期和 G2M期的细胞比率增
多 。由此可见 ,丹参酮 ⅡA可以减轻 H2O2引起的
CRL-1730损伤 ,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的修复具有
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 1] RossR.Thepathogenesisofatherosclerosis-anupdate.N
EnglJMed, 1986, 314(8):488-500.
[ 2] 曹恩华 , 刘晓麒 , 李景福 , 等 .天然抗氧化剂丹参酮Ⅱ -
A对肝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与 DNA相互作用的影
响 .生物物理学报 , 1996, 12(2):339-344.
[ 3] 张文军 , 包晓峰 ,王秀凤 ,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抑制巨
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 c-myc基因表
达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1996, 4(1):45-47.
[ 4] 徐长庆 , 王孝铭 ,范劲松 ,等.丹参酮ⅡA对豚鼠单个心
室肌细胞跨膜电位及 L-型钙电流的影响 .中国病理生
理学杂志 , 1997, 13(1):43-47.
[ 5] 徐雅琴 , 张钧华 ,唐朝枢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管内
皮损伤 .心血管病学进展 , 2000, 21(1):26-29.
[ 6] MosmannT.Rapidcolorimetricassayforcelurgrowthand
survival:applicationtoproliferationandcytotoxicityassay.
JImmunolMethods, 1983, 65(1-2):55-63.
(2005-06-23收稿)
拳参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刘晓秋 1 ,李维维 1 ,李晓丹2 ,夏焕章 2 ,陈发奎 1
(1.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辽宁沈阳 110016;2.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 110016)
  摘要 目的:研究拳参根茎中得到的 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及 4种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 方法:采用斜
面法测定拳参各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拳参的各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大肠埃希菌 、枯草芽孢杆菌 、变形杆菌 、产气杆菌 、绿脓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均表现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提取物
中乙酸乙酯层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强 ,单体中没食子酸的抑菌性最强。
关键词 拳参;提取物;单体;抑菌活性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6)01-0051-03
作者简介:刘晓秋(1964-),女 ,副教授 ,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及新药研究 , Tel:(024)23846469
  拳参(PolygonumbistortaL.)为蓼科蓼属植物
的根茎 ,具有清热解毒 、消肿止血之功效〔1〕。文献
报道拳参具有抗炎〔2〕、抗突变〔3〕等作用 ,本文根据
拳参的功能主治 ,选择以体外抑菌筛选各提取物的
活性 , 并将得到的单体化合物 bistortaside、galic
acid、mururinA和 bistortone进行抑菌活性测试。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沈阳市医疗机
械二厂);培养基:L-B液体溶液中加 3%的琼脂粉
(青岛水产品加工厂),制成半固体培养基 。
1.2  材料 拳参 PolygonumbistortaL.药材购于
辽宁省药材公司 ,经沈阳药科大学郭允珍教授鉴定
为拳参的根茎;阳性药: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哈药
集团中药二厂);供试药:乙醇总提物(Totaletholex-
tractofPolygonumbistortaL., TEP);石油醚层提取
物(Petroleumextract, PE);乙酸乙酯层提取物(EtO-
Acextract, EE);正丁醇层提取物(n-BuOHextract,
BE);水层提取物 (Waterlayer, WL)。 bistortaside
(拳参苷 ,正丁醇层提取物中得到的化合物);galic
acid(没食子酸 ,乙酸乙酯层提取物得到的化合物);
mururinA(正丁醇层提取物中得到的化合物);bis-
tortone(石油醚层提取物得到的化合物);实验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aureus, SA)、大肠埃
希菌(Escherichiacoli, EC)、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
subtilis, BS)、变形杆菌(Bacilusproteus, BP)、产气
杆菌 (E.aerogenes, EA)、绿脓杆菌 (Pseudominas
aeruginosa, PA)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pneumo-
nia, SP),均由沈阳药科大学生物制药教研室提供 。
2 方法与结果
2.1 拳参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 分别用蒸馏水
将各提取物配制成浓度分别为 50 mg/ml的溶液或
乳浊液 ,取灭菌后的试管 ,用 L-B液体培养基按二倍
·51·中药材第 29卷第 1期 2006年 1月
稀释法稀释药液(即 25 mg/ml、12.5 mg/ml、6.25
Lmg/ml、3.12 mg/ml、1.56 mg/ml),每管加入等量
的含菌普通肉汤(加等量琼脂培养基使形成斜面),
使最终菌量为 1×108个 /ml,摇匀 ,摆成斜面 ,置孵
箱中于 37℃培养 16 ~ 18小时后观察结果。记录无
菌落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为该药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见表 1。
 表 1   拳参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Sampes MIC(mg/ml)SA EC BS BP EA PA SP
Control 6.25 >25.00 >25.00 12.50 <1.56 >25.00 >25.00
TEP <1.56 12.50 12.50 6.25 <1.56 <1.56 25.00
PE 3.12 12.50 12.50 6.25 <1.56 >25.00 25.00
EE <1.56 12.50 6.25 3.12 <1.56 <1.56 12.50
BE 3.12 6.25 12.50 12.50 6.25 3.12 12.50
WL 12.50 12.50 >25.00 12.50 6.25 6.25 12.50
  由表 1可见 , 5种提取物对 7种受试菌均有抑
菌活性 ,特别是对大肠埃希菌(EC)和肺炎链球菌
(SP)的 MIC值均小于阳性对照药 ,说明在实验条件
下各提取物对这两种菌的抑菌活性均强于阳性对照
药;乙酸乙酯层提取物(EE)和乙醇总提取物(TEP)
的抑菌活性大致相当 ,与各提取物相比 ,活性最强 ,
对 7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小于或等于阳性对照
药 ,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产气杆菌(EA)
和绿脓杆菌(PA)的抑菌活性十分明显;石油醚层提
取物(PE)的 MIC值均小于或相当于阳性对照药 ,
表明抑菌活性较强;正丁醇层提取物(BE)也显示了
与阳性对照药相比较强的抑菌活性;此外 ,水层提取
物的 MIC值表明也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2.2  拳参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 分别用蒸
馏水将各单体化合物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或乳液
(浓度分别为:bistortaside:5 mg/ml;galicacid:25
mg/ml;cinchonain:5.12 mg/ml), 按 2.1项下方法
测定 MIC。结果见表 2。
 表 2   拳参单体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Sampes MIC(mg/ml)SA EC BS BP EA PA SP
Control 6.25 >25.00 >25.00 12.50 <1.56 >25.00 >25.00
bistortaside<0.03 >2.50 - - - - -
galicacid <0.52 4.16 <0.78 <0.78 <0.78 <0.78 6.25
mururinA 2.56 0.64 - - - - -
bistortone >8.53 >8.53 <0.78>12.50 3.12 3.12 6.25
  由表 2结果可见 , 3种化合物对 SA、EC均有抑
菌活性 。其中 galicacid对 7种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
化合物 bistortaside和 mururinA对金葡菌的 MIC值
比阳性对照药小 ,表明两者对金葡菌抑菌活性比阳
性对照药强;在实验条件下由于化合物 bistortaside
和 mururinA量少 ,不能对受试菌一一检查其抑菌
活性 ,但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金
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代表 -大肠埃希菌
进行抑菌试验 。结果表明这两个单体化合物的对金
葡菌抑菌活性很明显 ,最小抑菌浓度比阳性对照药
低几倍甚至几十倍 , mururinA对大肠埃希菌抑菌活
性也十分明显 ,其最小抑菌浓度比阳性对照药低几
十倍;此外 , bistortone对枯草芽孢杆菌(BS)、绿脓杆
菌(PA)和肺炎链球菌(SP)的最小抑菌活性比阳性
对照药小 ,表明在试验条件下 bistortone对这三种的
抑菌活性比阳性对照药强。
3 讨论
3.1 拳参抑菌活性部位及活性成分的确定 由表
1和表 2可见 ,拳参的乙醇总提物对 7种菌的抑菌
活性均比阳性对照药强或者与阳性对照药相当;其
中石油醚层提取物 、乙酸乙酯层提取物 、正丁醇层提
取物和水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乙酸乙酯层提取物最
强 ,从乙酸乙酯中得到的单休化合物 galicacid对
受试菌均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 。进一步证明该化
合物是拳参抑菌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3.2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由于注射用双黄连(冻
干)具有清热解毒 、辛凉解表的功能 ,在功效上与拳
参相似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是现版药典中收载的品
种 ,因此具有合法性 ,且为目前中药清热解毒药的首
选药 ,其成分清楚 、疗效确切 ,选择该药作为阳性对
照药能可靠 、准确地判定供试药活性强弱。
3.3 菌种的选择 在常见的病原性细菌中 ,金葡
菌为典型的革兰氏阳性菌 ,可致化脓性炎症 、毒素性
炎症及假膜性肠炎;大肠埃希菌为典型的革兰氏阴
性菌 ,致病性的大肠埃希菌可致肠道外感染及腹
泻〔2〕;枯草芽孢杆菌可使免疫力低下者创面易受感
染 ,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 、脓毒症的发生;变形杆菌
为条件致病菌 ,多导致继发感染 ,如慢性中耳炎 、创
伤感染等 ,也可引起膀胱炎 、婴儿腹泻 、食物中毒等;
产气杆菌可致胃肠炎;绿脓杆菌可导致肺炎 、绿脓杆
菌性角膜溃疡 、尿路感染 、伤口感染和败血症;肺炎
链球菌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以及气管炎 、中耳炎 、脑
膜炎 、胸膜炎 、心内膜炎 、败血症等疾病 。本实验用
以上 7种受试菌来筛选拳参的抑菌活性部位并确定
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拳
参奠定了实验基础 。
3.4 实验方法的选择 本实验采用斜面法 〔1〕来测
定 MIC值 ,弥补了传统的平皿法需要样品量较大的
不足 ,与平皿法相比 ,该法需要样品量较少 ,对于中
药中获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抑菌实验十分有利。同
时 ,与液体法相比 ,该法不受药物混浊程度对实验结
·52· 中药材第 29卷第 1期 2006年 1月
果判断的影响 ,解决了中药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多
在水中不易溶解 、无法用液体法观测结果的难题。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239.
[ 2] DuwiejuaM, ZeitlinIJ, GrayAI, etal.TheAnti-inflam-
matoryCompoundsofPolygonumbistorta:Isolationand
Characterisation.PlantaMed, 1999, 65:371-374.
[ 3] NiikawaM, WuAF, SatoT, etal.EffectsofChinese
medicinalplantextractsonmutagenicityofTrp-P-1, Nat
Med, 1995, 49(3):329-331.
[ 4] 李明远主编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四版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 , 2001.
[ 5] 曹晓云 , 刘启先 .斜面法测定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实
验方法探讨 .天津药学 , 1997, 9(1):69-71.
(2005-05-30收稿)
大黄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 IL-6的影响
吴喜利 ,孙万森 ,乔成林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陕西西安 710004)
  摘要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细胞分泌 IL-6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
蓝(MTT)法测定系膜细胞的增殖及 ELISA法检测系膜细胞中 IL-6的含量 , 观察大黄素对其的影响。结果:大黄素
可明显抑制大鼠系膜细胞的增殖及降低系膜细胞对 IL-6的分泌 , 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提示大黄素可明显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生成 , 从而减轻与延缓肾小球硬化 ,其机制可能与
减少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 IL-6有关。
关键词 大黄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膜细胞增殖;IL-6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6)01-0053-02
作者简介:吴喜利(1975-),男,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疾病的研究
  大黄素(emodin, EMD)为蒽衍生物中最广泛的
单蒽核类 1, 8-二羟基蒽醌衍生物 ,是许多中药尤其
是蓼科植物虎杖 、大黄 、何首乌等的主要有效成
份 〔1〕 ,因此含有该类药材的中成药多以 EMD作为
质控指标 ,在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研究中具有重要
价值。近年来研究表明 , EMD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
包括抑制肿瘤 、抗病毒 、抗氧化及免疫抑制等 ,有研
究认为大黄素具有降低人胚肾成纤维细胞(KFB)分
泌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1的活性 ,增加
细胞外基质(extracelularmetrix, ECM)降解 〔2〕及抑
制慢性肾衰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3〕的作用。本
研究观察了 EMD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系
膜细胞 IL-6的含量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 EMD治疗
慢性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及实验用药 胰蛋白酶 、Ⅳ型胶原酶 、
Hepes(Sigma公司产品), RPMI-1640(内含 2 mmol/
L谷氨酰胺 , Gibco公司产品),胎牛血清(FCS,杭州
四季青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大黄素(瑞金医院制
剂所)。
1.2 主要仪器  倒置相差显微镜 (ECLIPSETE
300型 , 日本 Nikon公司), CO2 恒温培养箱 (TC
2323型 , 美国 ShelolonManufacture公司 ), 酶标仪
(奥地利 Tecan公司 SpectarⅢ)。
1.3 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培养 健康纯种雄性 SD
大鼠 12只 ,体重 180±20 g,断头放血后 ,在无菌条
件下取出肾脏 ,去包膜 ,分离皮 、髓质。肾皮质切碎
后依次经 80目 、100目和 150目不锈钢筛网 ,网下
成分置于 200目筛网上 ,网上收集肾小球 ,加 0.1%
胶原酶消化后 ,接种于预先用胶原处理的培养瓶中 ,
置 37℃ CO2湿化孵箱培养 ,培养液为含 10%灭活
小牛血清的 RPMI-1640, 3 ~ 4天后肾小球贴壁率达
80%左右作首次换液 , 20天左右可见细胞长满瓶
底。 0.125%胰酶消化传代 ,选 5 ~ 6代细胞用于实
验。
1.4 实验分组及给药 取第 5代 MC,用 20%FCS
RPMI-1640培养液 ,以密度 1×105 /ml转种于 96孔
板内 , 200 /ml, 培养 24 h后 , 用 0.5% FCSRPMI-
·53·中药材第 29卷第 1期 2006年 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