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预处液处理对花毛茛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



全 文 :不同预处液处理对花毛茛切花瓶插
寿命的影响
陆 琳 , 张 颢 , 王继华 , 瞿素萍 , 苏 艳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检所 , 云南 昆明 650205)
  花毛茛 (Ranunculus asiaticus L.)又称波斯毛
茛 , 是毛茛科毛茛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 特有
的房状块根 , 对水分需求较多 , 但水分过多又容易
造成块根腐烂 , 具有从秋季开始生长发育 , 春季开
花结实的习性[ 1] , 耐寒性强 , 花色丰富 , 花型雍容
华贵。花毛茛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西欧 、 南非 、 美国
加利佛尼亚 、 以色列和日本 , 切花生产基本上集中
在法国西部 、 意大利和以色列等地中海国家[ 4] , 目
前在中国开始有栽培。
由于花毛茛属于新型花卉 , 目前在市场上作为
切花销售的很少 , 以盆花较为常见 , 并且因其受培
育条件的影响 , 切花花梗软化 , 容易弯曲和折
断[ 1] , 切花瓶插寿命时间较短 , 在保鲜方面的文献
资料又较少 , 针对它的这一特点 , 我们期望通过不
同预处理液处理 , 筛选出能够延长花毛茛切花瓶插
寿命 、 降低花梗软化的理想药剂组合 , 为花毛茛切
花的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花材选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中心。
品种为 “7277” , 黄色重瓣花蕾枝, 枝长 37 cm。
1.2 方法
1.2.1 不同化学物质组合对瓶插寿命的影响
预处液一般是在切花采收分级之后 , 运输 、 贮
藏或插瓶之前使用 , 目的是促进萎蔫的切花吸水 ,
恢复鲜活状态 , 补充营养物质以备后期的消耗 , 降
低运输过程中乙烯对鲜切花的伤害作用[ 3] 。本试验
就是通过预处液处理 , 达到延长花毛茛切花的瓶插
寿命。
实验用切花材料为当日上午切取 , 采收成熟度
为花蕾刚显色 , 除去基部约 10 cm 范围内的叶子和
短枝。每 3 枝为一组分别插入盛有不同保鲜剂的
300 ml三角瓶中 , 插入深度为切口以上 5 cm , 再放
入温度为4 ~ 5℃保鲜柜中处理 12小时后换成清水。
试验共设 4 个处理和 1 个对照 , 以自来水为对照
收稿日期:2004-02-26
A , 4 个处理分别为 B (8-HQ 200×10-6+CA 70×
10-6+5%蔗糖+Tritionx-100 100×10-6), C (CA
70×10-6+AgNO3 50×10-6+5%蔗糖+Tritionx-
100 100×10-6), D (8 -HQ 200×10-6+CA 70 ×
10-6+ AgNO3 50×10-6+5%蔗糖), E (CA 70 ×
10-6+AgNO3 50×10-6+CaCO3 10×10-6+K2SO4 1
g/L+1.5%蔗糖+Tritionx-100 100×10-6)。每天定
时观察其瓶插寿命和品质变化。瓶插寿命是从切花
处理开始至花朵出现萎蔫或失去观赏价值为止的天
数[ 5] 。
1.2.2 不同化学物质及不同糖浓度对花毛茛切花
品质的影响
针对花毛茛切花在瓶插时容易出现花梗软化和
叶片黄化问题 , 我们配制了几种保鲜剂。从文献得
知 , 过高的糖浓度会使花毛茛切花的叶片发生黄
化[ 4] , 因此配制了 1%、 1.5%、 2%、 2.5%、 5%
的几种浓度进行比较。钙盐与钾盐混合使用 , 可防
止香石竹切花的软茎和弯茎现象[ 2] , 因此 , 在处理
液中我们加入了这两种盐类对花毛茛切花进行试
验。实验共设 7 个处理和 1个对照 , 以自来水为对
照A , 7 个处理分别为:B (CA 70×10-6+AgNO350
×10-6+5%蔗糖 +Tritionx -100 100×10-6), C
(CA 70×10-6+AgNO3 50×10-6+2.5%蔗糖+Tri-
tionx-100 100×10-6), D (CA 70×10-6+AgNO3 50
×10-6+2%蔗糖 +Tritionx -100 100×10-6), E
(CA 70×10-6+AgNO3 50×10-6+1.5%蔗糖+Tri-
tionx-100 100×10-6), F (CA 70×10-6+AgNO3 50
×10-6 +1%蔗糖+Tritionx-100 100 ×10-6), G
(CA 70×10-6+AgNO3 50×10-6+CaCO3 10×10-6+
K2SO4 1 g/ L+1.5%蔗糖+Tritionx-100 100×10-6),
H (CA 70×10-6+AgNO3 50×10-6+CaCO3 10×10-6
+K2SO4 1 g/ L+1%蔗糖+Tritionx-100 100×10-6)。
每天定时观察花梗软化和叶片黄化的变化。花
梗软化为以手持直立的花枝 , 目测枝杆是否挺直;
叶片黄化度为所有处理的花枝叶片数相同 , 4 片/
枝 , 共 12 片/瓶 , 无叶片黄化为 0 , 有 1~ 2片叶黄
132004年第 5 期              云南农业科技
化为 20%, 3 ~ 5片叶黄化为 40%, 6 ~ 8 片叶黄化
为60%, 9 ~ 10 片叶黄化为 80%, 超过 10 片叶黄
化为 90%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化学物质组合及不同浓度处理对花毛茛
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
表 1 不同化学物质处理对花毛茛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
处理 8-HQ(×10-6)
CA
(×10-6)
AgNO3
(×10-6)
CaCO3
(×10-6)
K2SO4
(1 g/ L)
蔗糖
(%)
Tritionx-100
(×10-6)
平均寿命
(天)
A — — — — — — — 9.2
B 200 70 — — — 5 100 11.6
C — 70 50 — — 5 100 12.3
D 200 70 50 — — 5 — 11
E — 70 50 10 1 1.5 100 14.7
  注:试验在温度为 19~ 22℃, 湿度 35%~ 40%室内进行。
  由表 1可见 , 各种化学物质及其不同配方的处
理均可延长花毛茛切花的瓶插寿命 , 在 4 种处理
中 , E 配方即 CA 70×10-6+AgNO3 50×10-6+Ca-
CO3 10×10-6+K2SO4 1 g/ L+1.5%蔗糖+Tritionx-
100 100×10-6的处理效果最好 , 在该处理中瓶插寿
命达 14.7天 , 比对照多 5.5天 , 而 B 、 C 和 D分别
比对照多 2.4 , 3.1 和1.8天。同时 , 通过实验可看
出用 8-HQ 作为杀菌剂对切花进行处理 , 效果并
不明显。
2.2 不同化学物质及不同的蔗糖浓度对花毛茛切
花花梗软化和叶片黄化的影响
使用不同化学物质及进行不同的蔗糖浓度配比
处理对花毛茛切花的花梗软化和叶片黄化有较大影
响 (表 2)。
表 2 不同化学物质及不同的蔗糖浓度对花毛茛切花花梗软化和叶片黄化的影响
处理 CA(×10-6)
AgNO3
(×10-6)
CaCO3
(×10-6)
K2SO4
(g/ L)
蔗糖
(%)
Tritionx-100
(×10-6)
花梗软化开
始时间 (天)
叶片黄化
程度 (%)
A — — — — — — 6 30
B 70 50 — — 5 100 7.5 90
C 70 50 — — 2.5 100 8.2 60
D 70 50 — — 2 100 9.4 30
E 70 50 — — 1.5 100 8.8 0
F 70 50 — — 1 100 8.5 0
G 70 50 10 1 1.5 100 14 0
H 70 50 10 1 1 100 14 0
  由表 2 可见 , 我们使用的 7 个保鲜剂配方中 ,
对防止花梗软化及叶片黄化最好的配方为 G 、 H 配
方 , 其处理后的切花花梗在 14 天后才开始出现软
化 , 而且叶片不发生黄化 (黄化度为 0)。清水对
照的花梗软化时间最早 , 瓶插后第 7天就开始出现
软化现象。而用加了钙盐 、 钾盐的保鲜剂处理后 ,
在切花瓶插寿命的末期才随着花材的萎蔫出现花梗
软化 , 说明钙盐和钾盐能加强花枝的硬度。另外 ,
实验还表明高浓度 (超过 1.5%)的蔗糖会导致切
花的叶片变黄 , 从而影响了观赏价值。
3 讨论
对花毛茛切花进行预处理时 , 在预处液中加入
一定量的钙和钾 , 具有增强花枝硬度 、 改善插花品
质的作用 , 对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效果显著。
高糖浓度处理会使花毛茛叶片发生黄化 , 这可
能是叶片对高浓度的糖比花瓣反应更敏感 , 使叶细
胞渗透压调节能力更差的缘故[ 2] 。通过试验可知 ,
大于 1.5%的蔗糖浓度会引起花毛茛切花叶片发生
黄化。
8-HQ具有杀死各类真菌和细菌 , 同时减少花
茎维管束组织生理堵塞的作用 , 但在对花毛茛切花
进行预处理时 , 效果不明显 , 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
14 云南农业科技              2004 年第 5期
实验。
参考文献:
〔1〕 郭志刚 , 张伟.花卉生产技术原理及其应用丛书球根类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1.
〔2〕 胡绪岚.切花保鲜新技术 〔M〕.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 , 1996.
〔3〕 储洪裕.鲜切花的保鲜处理 〔J〕.青海大学学报 (自
然科学版), 2001 , 19 (3):36~ 37.
〔4〕 Meynet J , “Ranunculus” .from 《The physiology of flower
bulbs》 , Augusst·DE·Hertogh , Marcel·Le·Nard , 603 ~
611.
〔5〕 高俊平.月季切花聚乙烯膜包装运输保鲜技术初探
〔J〕.园艺学报 , 1995, 22 (1):77~ 82.
鱼腥草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黄吉美1 , 夏 林1 , 杨万斌1 , 罗继云1 , 叶安富2 , 何顺华2
(1.会泽县农业局蔬菜站 , 云南 会泽 654200;2.会泽县迤车镇农科站 , 云南 会泽 654205)
  鱼腥草属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味微辛 ,
性凉 , 入肺经 , 对流感病毒 、 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
作用 , 具有清热 、 解毒 、 利尿 、 镇痛 、 止咳 、 驱
风 、 顺气 、 健胃等功效。鱼腥草嫩茎 、 嫩叶凉拌和
煮汤后味道鲜美 , 常食鱼腥草可预防流感 、 肺炎 、
湿疹等多种疾病 , 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保健蔬菜。会
泽县栽培和食用鱼腥草具有悠久的历史 , 常年栽培
面积200 hm2左右 , 总产值 750万元 , 产品经昆明 、
昭通 、 曲靖等地的批发市场销往全国各地 , 享有很
高的声誉。现将会泽大面积栽培鱼腥草每公顷产量
52.5 t , 产值 3.75 万元的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
下 , 供广大菜农和蔬菜科技工作者参考。
1 选地整地
1.1 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 , 水源充足 , 排灌方便 , 耕层深
厚 , 土壤结构适宜 , 理化性状良好 , 肥力较高 , 符
合GB/ T 18407.1-2001 要求 , 土质为壤土或砂壤土
的地块。
1.2 精细整地
选好地块后 , 彻底清除杂草 、 碎石 , 深耕晒
垡;栽植前耕耖耙平 , 施足基肥 , 做到地块疏松 、
肥沃 、 平整。
1.3 施足基肥
栽植前 , 每公顷均匀撒施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60~ 75 t 、 草木灰2 250 ~ 3 000 kg (或硫酸钾 225
kg), 耕耖一次 (深 25 ~ 30 cm), 使肥料与土壤充
分混合。
1.4 科学做畦
因地制宜做畦 , 低洼地和冷浸地做成阳畦 , 高
地做成平畦 , 畦宽 1.5~ 2 m。
2 栽植
2.1 栽植节令
一般选择春季晚霜结束后进行栽植。
2.2 栽植方式
鱼腥草一般采用地下茎进行无性繁殖。
2.3 栽植方法
选择肥壮的种茎 , 用消毒好的刀具将种茎切成
长 5 ~ 10 cm 的茎段 , 保证每段有 3 ~ 4 节。在畦面
上开宽 15 cm 、 深 20 cm 的栽植沟 , 将种茎按 5 cm
的株距平放于沟内 , 覆 6~ 7 cm 厚细土。土壤湿润
的不需浇水 , 土壤干燥时适时灌水 , 15 ~ 20 天即可
萌芽出土。
3 田间管理
3.1 水肥管理
整个生育期内适时排灌 , 保持土壤湿润而墒面
不积水。前期不需追肥 , 茎叶生长盛期每公顷适时
追施尿素 150 ~ 225 kg。整个生育期禁止浇灌被污
染的脏水 , 禁止施用垃圾 、 污泥 、 未经无害处理的
人 (畜)粪尿 、 硝态氮 (硝酸铵等)和以硝态氮为
原料的复 (混)肥 , 采收前 30 天内禁施任何肥料。
3.2 病虫防治
鱼腥草极少发生病虫危害 , 一般不需进行药剂
防治。
4 适时采收
以采嫩茎叶为食的 , 4~ 10月均可采收 , 可多
次采收。以地下茎作产品的 , 从夏到冬均可根据市
场需求陆续采收。采收后洗净 , 扎把上市。贮运期
间 , 适当浇水保鲜。加工 、 贮运过程必须保持清
洁 、 卫生 , 确保产品达到 GB/T 18406.1-2001的要
求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152004年第 5 期              云南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