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龄以上油松林赤松毛虫危害监测方法探讨



全 文 :2011年 1月 防 护 林 科 技 Jan., 2011
第 1期(总 100期) ProtectionForestScienceandTechnology No.1(SumNo.100)
文章编号:1005-5215(2011)01-0111-02
  收稿日期:2010-10-16
  作者简介:孟庆国(1960-), 男 , 辽宁阜新人 , 大学 , 工
程师 ,现从事森林经营研究 .
中龄以上油松林赤松毛虫危害监测方法探讨
孟庆国 1 ,付广芝 2
(1.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林场,辽宁 阜新 123100;2.阜新市林科所)
摘 要:为解决阜新地区中龄以上油松林分目视监测赤松毛虫的缺陷 , 依据赤松毛虫各发育阶段的生活习性与寄
主表现 ,从油松林分色泽变化 、初孵幼虫集中取食形成的枯萎丛针数量 、大龄幼虫虫粪落地量和新鲜程度 、越冬幼
虫在树木根际样圆内存活数量判别发生程度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监测赤松毛虫的方法。
关键词:中龄林;油松林;赤松毛虫;监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S763.421       文献标识码:A
  阜新于 1954— 1980年间营造的油松人工林 ,这
些林分是辽西地区的重点生态公益林 ,是生态建设
的主要树种。林龄多在 28 ~ 54 a,树高在 4 ~ 12m,
大部分林分因目视监测赤松毛虫困难或监测数据偏
差大而使赤松毛虫经常发生而出现灾情 。为解决目
视监测的缺陷 ,在实践中依据赤松毛虫各发育阶段
的生活习性与寄主表现 ,总结出了以油松林分色泽
变化 、初孵幼虫集中取食形成的枯萎针丛数量 、大龄
幼虫虫粪落量及越冬幼虫在树木根际样圆内存活数
量判别发生程度等监测方法 ,该方法简便 ,准确率较
高 ,对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具有要意义。
1 林分色泽
正常成长的油松针叶除在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
的抽芽展叶期为浅绿色外 ,林分宏观颜色基本为深
绿色 。松毛虫的危害使针叶损失呈现出林分颜色宏
观变化。根据不同时期林分的色泽变化 ,能判别发
生程度和危害程度 ,适用于用望远镜和晴朗天气的
踏查及航空低空踏查。
1.1 5月上旬至下旬
林分色泽呈黄绿色 ,是由于针叶被部分取食而
出现部分针叶枯萎显现黄色 ,使林分变化成黄绿色 ,
其发生程度为严重发生 ,危害程度为中度危害;如果
色泽变为黑绿色 ,是由于针叶被严重取食而使黑色
的枝干暴露 ,林分变化成黑绿色 ,其发生程度为严重
发生 ,危害程度为严重危害。
1.2 6月上旬至 7月上旬
赤松毛虫幼虫不喜取食新展放的针叶 ,而把老
针叶取食大部 ,由于深绿色的老针叶不存在或部分
不存在 ,林分的色泽只显示浅绿色的新针叶 ,其发生
程度和危害程度均为严重发生 。
1.3 8月下旬至 9月下旬
初孵幼虫的取食危害期 ,幼虫多在树冠中上部
产卵处集中取食 ,并且初孵幼虫只啃食针叶部分侧
面 ,取食的针叶剩余部分枯黄而呈现出黄红色丛针 ,
我们常称之为枯萎丛针。枯萎丛针在林分中分布的
多少 ,可使林分在宏观颜色上发生由浅黄至红黄的
变化。即零星浅黄为轻度发生;点片浅黄为中度发
生;整个林分浅黄或红黄为严重发生和严重危害。
2 枯萎丛针的株率
本方法是根据枯萎丛针所占林木针叶百分比
值 ,判定发生程度。由枯萎丛针株率的低至高可分
别判定为低虫感 、轻度发生 、中度发生和严重发生。
根据多年调查数据统计 ,一般每枯萎丛针为一
个卵块的幼虫危害所致 ,每块卵的平均卵粒数为
283粒 ,最高达 463粒 ,最低 60粒 。低于 60粒的 ,不
能形成枯萎丛针 。平均卵孵化率为 88%,初孵幼虫
期的前期自然死亡率为 24%。其各发生程度的判
别值如下:(1)低虫感的有枯萎丛针株率在 1% ~
3%,判定平均虫口密度为 2 ~ 5头·株 -1;(2)轻度
发生的有枯萎丛针株率在 3.1% ~ 10%,判定平均
虫口密度为 5 ~ 20头 ·株 -1;(3)中度发生的有枯
萎丛针株率在 10.1% ~ 33%,判定平均虫口密度为
20 ~ 50头·株 -1;(4)重度发生的有枯萎丛针株率
在 33.1%以上 ,判定平均虫口密度为 50头 ·株 -1
以上。
由于受蛹前期寄主被害程度 、气候和天敌等因
素的影响 ,判别值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可按当地的
繁殖系数调整。
3 大龄幼虫虫粪落地量和新鲜程度
Ⅳ龄以上的幼虫排粪落在地面很容易找到 ,找
 
到新鲜的虫粪就意味着有赤松毛虫的分布 ,并且落
粪量与虫口密度成正比 ,由此判定其发生程度。
虫粪新鲜程度的辨别:虫粪落地后为绿色 , 2 ~ 5
d后为黄绿色 , 6 ~ 10 d后为黄色 , 11 ~ 25 d为黄红
色。新鲜虫粪因光照强度的变化和郁闭度的不同也
会发生变化 ,多云天气和高郁闭度会延长虫粪的新
鲜度 ,因此在应用时要适当调整 。上年度虫粪为红
褐色并有不同程度的霉变。
根据观察 , 1头幼虫的落粪量为树冠投影于地
面上的某一侧直径 50 cm范围内有绿色至黄绿色的
虫粪 30 ~ 40粒。当有落粪株率达到 20% ~ 60%或
平均绿色至黄绿色的虫粪 60 ~ 200粒 ·株 -1 ,估计
平均虫口密度在 5 ~ 20头 ·株 -1 ,为轻度发生;当有
落粪株率达到 60.1% ~ 80%或绿色至黄绿色的虫
粪到处可见 ,但还不能连成片 ,估计平均虫口密度在
20 ~ 40头 ·株 -1 ,为中度发生;当有落粪株率达到
80%以上或绿色至黄绿色的虫粪已连成片 ,估计平
均虫口密度在 40头 ·株 -1以上 ,为重度发生。
4 越冬幼虫在树木根际样圆内存活数

  松毛虫于 10月中旬开始下树越冬 ,到翌年 3月
中下旬开始上树 ,历期 5个月 ,是进行发生程度调查
的最佳时期 ,查清一定抽样数量标准树下树盘内的
全部存活越冬幼虫数量 ,即可计算出平均虫口密度
和幼虫株率而判定发生程度 。但是查清标准树下树
盘内的全部存活越冬幼虫数量的工作量太大 ,工作
效率低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采取树木根际样圆内部
分抽样估算判别发生程度。
4.1 幼虫越冬场所:越冬场所丰富型的越冬幼虫多
分布在树木根际裂缝的上部与地被物交界的位置 ,
腐殖质堆积层中也有少部分分布;越冬场所一般型
越冬幼虫多分布在树木根际裂缝的中部 ,地被物的
下层有少部分分布;越冬场所难寻型的越冬幼虫多
分布在树木根际裂缝的中部和下部 ,在石块下等场
所有零星分布 。
4.2 样圆抽样:采用样圆抽样调查的方法确定发生
程度 。采取距树木根际外 20 cm范围内为样圆 ,查
清记录各越冬场所类型样圆内和样圆外的越冬幼虫
数量。根据统计结果 ,应用还原计算公式推算出各
越冬场所类型样圆调查值与实际虫口密度值。
4.2.1 越冬场所丰富型样圆抽样还原公式 该型
样圆内的分布量占树冠投影下总分布量的 50%左
右 ,该型回归值:
Y=X/50%≈ 2X(头 ·株 -1)(式中:Y—还原
量;X—样圆内的活虫数。下同)
4.2.2 越冬场所一般型样圆抽样还原公式 该型
样圆内的分布量占树冠投影下总分布量的 67%左
右 ,该型回归值:
Y=X/67%≈ 1.5X(头 ·株 -1)
4.2.3 越冬场所难寻型样圆抽样还原公式 该型
样圆内的分布量占树冠投影下总分布量的 80%左
右 ,该型回归值:
Y=X/80% ≈ 1.25X(头·株 -1)
5 组合使用
5.1 林分色泽变化结合大龄幼虫虫粪落地量和新
鲜程度的组合
适用于春季幼虫危害期的踏查和标准地调查 。
首先在踏查过程中应用林分色泽变化宏观判别的方
法 ,预测某一林分的发生程度 ,然后进入该林分 ,通
过大龄幼虫虫粪落地量和新鲜程度再进一步证实或
修正宏观预测值 。
5.2 林分色泽变化与枯萎丛针的株率组合
适用于秋季幼虫危害期的虫情调查 ,选择天气
晴朗的时候 ,站在地势较高的位置 ,有条件的可使用
8 ~ 15倍望远镜 ,通过应用适合秋季的林分色泽变
化宏观判别的方法 ,预测某林分的发生程度 ,再进入
该林分应用枯萎丛针的株率 ,判定发生程度对预测
值进行修正确定 。
5.3 枯萎丛针的株率与越冬幼虫在树木根际样圆
内存活数量组合
适用于幼虫越冬期的虫情调查 ,秋季的 1 ~ 3龄
幼虫虫体较小 ,爬行能力差 ,幼虫下树越冬时多选择
在被害株的附近越冬场所相对好一点的树木下 ,因
此根据枯萎丛针的株率的多少和有枯萎针丛树木附
近进行根际样圆内幼虫数量抽样调查和虫口密度还
原计算 ,能够准确判定其发生程度。
112 防 护 林 科 技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