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灯心草(Juncus effuses)对不同浓度废水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全 文 :基金项目:浙江省水利厅科技计划项目(RC1110)。
作者简介:陈海生(1965 -) ,男,浙江临海人,博士后,副教授,现从事水污染治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2 - 05 - 24
灯心草(Juncus effuses)对不同浓度废水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陈海生1 魏章焕2
(1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1231;2.宁海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宁海 315600)
摘 要:在浙江省长潭水库集雨区农田沟渠里采集灯心草,观察其在不同浓度废水胁迫下生态适应性的生理机制。
结果表明,灯心草生长在不同浓度的污水中,前期其植株的 SOD、POD、CAT 酶活性均有所提高,说明其能在较短的
时间内提高植物体内保护酶系统的活性,从而提高植株对废水逆境的适应能力。高浓度废水胁迫下生长的灯心草
植株的保护酶活性要始终高于低浓度废水下生长的植株。
关键词:灯心草;废水胁迫;保护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 Q949. 71 + 8. 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7731(2012)11 - 40 - 02
浙江省长潭水库是一座以供水、防洪、灌溉为主的大
型水库,主要提供台州市“三区”(椒江区、黄岩区、路桥
区)及玉环、温岭两县市的 200多万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
长潭水库集雨区内有宁溪、富山、上郅、屿头、上垟乡等 5
个乡镇以及北洋镇、平田乡等 23 个村,人口约 10 万多
人[1]。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常沿着山区梯田的农田
沟渠流向水库库体,造成水库的富营养化。这些沟渠湿地
中常自然生长着一种抗污力强的水生植物—灯心草。灯
心草(Juncus effusus)是灯心草科灯心草属,具有耐寒、喜水
等特性。利用灯心草治理污水的研究已有报道[2]。而关
于灯心草在污水胁迫下生态适应性方面的生理机制研究
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拟以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胁迫
下灯心草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研究该水生植物在
秋冬低温季节对废水胁迫的生态适应性的生理机制,为建
设库区农田生态沟渠,进行水库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设计 于 2011 年 11 月份采集在长潭水库集
雨区农田沟渠湿地中自然生长的灯心草,选择生长健壮、
无枯黄叶的健康植株,在自来水中驯养 3d,用自来水反复
清洗,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晾干。挑选株型大小和生物量较
为接近的植物备用。培养容器采用 4 L红色塑料桶,每桶
盛装 3 L营养液,灯心草穿入打有孔洞的白色泡沫板,并
用海绵填堵植物与泡沫板之间的空隙以固定植株,将植物
分别移入低浓度和高浓度的模拟污水中进行水培试验,设
3个重复。试验期间通过添加蒸馏水来补充蒸发、植物蒸
腾和采样所消耗的水分,保持桶中水位。
模拟废水是在 Hoagland 营养液的基础上配制而成,
设计 2 个浓度的模拟废水,低浓度(总氮 30mg /L,总磷
8mg /L) ,高浓度(总氮 80mg /L,总磷 25mg /L)。
1. 2 测定方法 SOD、POD、CAT 酶液的制备:称取新鲜
植物样品 0. 5 g于预冷研钵中,加入 0. 02 mol /L磷酸二氢
钾溶液 5mL,冰浴下研磨成匀浆,于冷冻离心机内 10000
r /min低温离心 20 min,倾出上清液保存在冷处,残渣再用
5mL 磷酸二氢钾溶液提取 1 次,合并 2次上清液即为所需
要的酶液。
SOD活性的测定采用化学比色法;CAT活性的测定采
用分光光度法;POD 活性的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3]。试
验数据均采用 3 次结果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 1 灯心草植株 SOD 酶对废水胁迫的响应 SOD 酶活
性的提高能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4]。在处理期间,2 种浓
度废水胁迫下植株的 SOD 酶活性都有升高的现象,说明
N、P的胁迫诱导了 SOD 酶活性的提高,但随着废水处理
时间的延长,细胞内的活性物质包括 SOD 酶也会受到损
害,而使 SOD酶活性有下降的趋势。
表1 不同浓度废水胁迫下灯心草植株 SOD酶活性(U·mL -1)
处理后天数(d) 高浓度废水 低浓度废水
0 78. 16 78. 16
10 90. 11 85. 41
20 86. 31 83. 03
2. 2 灯心草植株 POD 酶对废水胁迫的响应 从表 2 可
以看出,在不同浓度废水胁迫条件下,灯心草 POD 酶活性
被不同程度地激活,处理 10d后,植株 POD 酶活性分别与
处理前相比增加了 13. 81 %和 8. 29 %。这是由于在废水
胁迫条件下植株体内产生的过氧化物增加而诱导的结
果[5],而当处理时间延长至 20d 时,废水胁迫超过了正常
的催化能力导致其活性下降,使植物体内 H2O2 大量积累,
进而对植物体内的膜系统造成潜在的冷伤害。由表 2 还
可看出,高浓度废水胁迫对灯心草 POD 的影响明显大于
低浓度废水胁迫。
04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 2012,18(11)
DOI: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12.11.001
表2 不同浓度废水胁迫下灯心草植株 POD酶活性(U·min -1·g -1)
处理后天数(d) 高浓度废水 低浓度废水
0 278. 57 278. 57
10 317. 04 298. 88
20 292. 82 287. 03
2. 3 灯心草植株 CAT酶对废水胁迫的响应 在不同浓
度废水胁迫下,灯心草植株 CAT 酶活性都随着处理时间
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AT 酶活性上升可以
提高植株清除 H2O2 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 H2O2
积累对植物细胞的破坏[4]。但是,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超过植物所能忍受的极限时,作为防御体系的酶活性也相
应减弱。
表3 不同浓度废水胁迫下灯心草植株CAT酶活性(U·mL -1)
处理后天数(d) 高浓度废水 低浓度废水
0 14. 23 14. 23
10 17. 85 16. 05
20 15. 98 15. 27
从表 3可以看出,在处理后 10d,高浓度废水条件下植
株体内 CAT酶活性的上升幅度较大,比处理刚开始时上
升了 25. 47 %,低浓度废水条件下植株 CAT 酶活性也上
升了 12. 82%。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高浓度废水胁迫下
植株 CAT酶活性从处理后 10d的 17. 85 U·mL -1降到处
理后 20d的 15. 98 U·mL -1。而低浓度废水条件下植株
CAT酶活性则从处理后 10d 的 16. 05 U·mL -1降到处理
后 20d的 15. 27 U·mL -1。
由表 3 还可看出,高浓度废水胁迫对灯心草 CAT 酶
活性的影响明显大于低浓度废水胁迫。
3 结论与讨论
灯心草生长在不同浓度的污水中,前期其植株的
SOD、POD、CAT酶活性均有所提高,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
植物体内保护酶系统的活性,减弱活性氧自由基在植物体
内的累积危害,从而提高植株对废水逆境的适应能力。高
浓度废水胁迫下生长的灯心草植株的 SOD、POD、CAT 酶
活性始终高于低浓度废水下生长的植株,说明在高浓度废
水胁迫条件下灯心草吸收了更多的 N、P 营养元素,促进
了植株生长,因而逆境适应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参考文献
[1]蒋思军.长潭水库生态湿地建设构想及效益分析[J]. 青海草业
2011,20(2) :20 - 23.
[2]鲁敏,曾庆福,谭远友. 七种湿地植物处理污水的比较研究[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20(7) :25 - 28.
[3]张志良.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154 - 155.
[4]秦建桥,赵华荣,胡萌. 铅胁迫下不同生态型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的抗氧化系统的差异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011,
20(3) :525 - 531.
[5]李文一,徐卫红,胡小凤. Zn胁迫对黑麦草幼苗生长、生理生化
及 Zn吸收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5) :190 - 194.
(责编:施婷婷)
(上接 33 页)率和吸附率结合考虑,确定最佳脱色工艺为
A2B1C2,即在 pH2 的条件下,加入 0. 5% 的活性炭,脱
色 20min。
表 3 实验结果分析
指标 A B C
脱色率
K1 67. 0 78. 2 78. 1
K2 78. 9 77. 6 79. 1
K3 88. 3 75. 1 76. 9
极差 R 21. 3 3. 1 2. 2
吸附率
K1 12. 3 29. 1 39. 6
K2 38. 1 40. 4 29. 5
K3 56. 9 37. 8 38. 2
极差 R 44. 6 11. 3 10. 1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粉末活性炭对 L -色氨酸发酵液进行脱色
工艺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的
脱色工艺条件:活性炭用量 0. 5%,pH2. 0,室温,脱色时间
2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 L -色氨酸发酵液的脱色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但在脱色的同时 L -色氨酸的损失率偏高,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发酵液中 L -色氨酸含量较低;
(2)脱色工艺尚不够完善,可通过适当的方法提高脱色温
度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Radwanski ER,Last RL. Tryptophan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genetics[J]. Am Soc Plant Biol,1995,
7:921 - 934.
[2]焦瑞身 . 微生物工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楼良旺,高年发 . 丙酮酸发酵液脱色工艺的研究[J]. 广州食品
工业科技,2004,20(3) :12 - 14.
[4]范峰辛,体明友 . 长链二元酸的提取工艺研究[J]. 精细与专用
化学品,2004,12(23) :25 - 27.
[5]周卫斌,周样山 . 毕赤酵母发酵液的脱色和重组水蛭素的分离
[J]. 生物工程学报,2001,17(6) :683 - 686.
[6]常瑜,邢金龙,白英彬,等.活性炭脱色性能的研究[J]. 太原工
业大学学报,1995,26(2) :95 - 97.
[7]赵振国 . 吸附作用应用原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华东化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 . 分析化学[M]. 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1993.
[9]黄继红,田晓燕,张顺堂 . 谷氨酸中和液脱色效果与活性炭用量
的关系[J]. 发酵科技通讯,1999,28(2) :5 - 6.
[10]Li K,Wang X H. Adsorptive removal of Pb(II)by activated carbon
prepared from Spartina alterniflora:Equilibrium ,kinetics and ther-
modynamic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100:2 810 - 2 815.
[11]冯志彬,王东阳,徐庆阳,等 . L -苏氨酸发酵液的脱色工艺研
究[J]. 发酵科技通讯,2007,36(1) :12 - 14.
(责编:张琪琪)
1418 卷 11 期 陈海生等 灯心草(Juncus effuses)对不同浓度废水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