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扁蓄豆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全 文 :扁 蓄 豆 的 染 色 体 组 型 分 析
乌云 飞 戈 日迪
(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系 )
张素贞
(中国农科院草原所 )
扁 蓄 豆 P oe oe寿 fa r ut he ni ca ( L .)
i B os
.是豆科扁蓄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 为
在我国东北 、 西北及内蒙古等地分布较广的
一种优 良牧草 。 近年来 , 三北地区开始引种
栽培 。 它具有抗寒抗早 、 适 口 性 强 、 质 量
好 、 叶量丰富 、 分枝多等特点 。 适合于高寒
地区生长 , 是建立阜作人工混播放牧地有前
途的牧草之一 。
关于扁蓄豆的染色体数目目 前 已 有 报
导 , 但至今未见关于组型分析的资料 。 本试
验对扁蓄豆细胞染色体数目 、 形态 、 大小作
了细致的观察 , 并分析了它的核型 , 以求为
该种的细胞分类和植物育种提供 细 胞 学 依
据 。
材抖与方法
供试扁蓄豆种子采于锡林郭 勒盟 野 生
种 。 细胞染色体制片采取根尖压片法 。 具体
操作如下 :
1
. 发芽 : 将种子放入培养皿 , 加水后
置于 25 ℃温箱中 。
2
. 前处理 : 待幼 根 长 至 1 一 艺厘 米
时 , 上午 8 时取 根 , 放 入 0 . 。。 2M 8 一轻基
吟林中 4 小时 。
3
. 在 ( 3 : 1 ) 95 % 乙醇一 9 %冰 乙
酸中固定 24 小时 b
4
. 解离 : 在 ( 1 : 1 ) 浓盐酸一 ” %
乙醇中室温下解离 5 一 15 分钟 。
5
. 媒染 : 在 4 %硫酸铁按中媒染 4 小
时 。
6
. 染色 : 在 0 . 5%苏木精溶液中 染 色
4 小时以上 。
7
. 分色和软化 : 用 45 % 的醋酸软化半:
小时至一小时 。
8
。 制片 : 在大量细胞镜检的基础上 ,
选染色体分散好 、 图象清晰的片子 , 冰冻分
离载片与盖片 , 室温下 自然干燥 1 一 2 天 。
在二甲苯中透明 10 分钟 , 晾干后用 中性树胶
封片 , 制成永久片 。
g 测量 : 在显微镜下用测微计准确度
量每条染色体长臂和短臂的长度 , 并依着丝
生存 。 据伊盟达拉特旗树林召公社的试验 ,
这样可减少数量 40 % 左右 。
3
。 推广两茬打草 , 破坏群居型活动 。
7 月底割第一茬 , 顺便采用防虫沟或六六六
粉制成的鲜草毒饵捕杀 。 根据达拉特旗三顷
地种畜场 1 0 7 9年试脸 , 可使数量减少幼% 。
4
. 飞机低溶量喷雾防治 。 1 9 8 0年 7 月
2 8 日在鄂托克旗巴音淖尔公社用 80 % 的敌敌
畏乳油和 25 % 杀虫眯水剂进行的防治试验表
明 (用柴油作溶剂 , 每亩喷洒 4 一 5 两 ) ,
灭虫效果达 90 % 。
鬓戮籍黔渊麟蒸瓢…少弃 2 a4 ` 石 . 6 7吕 蒸珊 聋攀袭装扁蓄豆染色体核型模式图 粼 …燃笋.
薰 蘸
撇嘿罐姗
蘸撰撇撰琪麟
点位置 、 染色体的形态 , 进行同源染色体配
对 , 随即显微照相 。 再根据放大 的 照 片 图
像 , 作进一步核对 。
戮粼黝;;篆鑫奎撰
漱巍黯…簇您:袋典狱兹 鹭 汉兹橄沽冬涂
扁 特 豆 染 色 休 形 态 洲 l 位 ( 了 个 细 胞 )
染色体平 均长度编号
( X 士 S X )
长 臂 长 度
( X 士 SX )
短 臂 长 度
( X 士 SX )

( X 士

SX )
相 对
单位
长 度
微 米
着丝 点
位 置
M3

3 0 士 0 。 6 3
3

1 7 士 0 。 5 2
3

0 4 士 0 。 4 4
2 。 9 7 士 0 。 4 8
2

8 7士 0 。 4 8
2

8 1士 0 。 4 6
2

7 1 士 0 。 4 6
2

5 4 士 0 。 4 4
1

9 4 士 0 。 4 1
1

8 4 士 0 。 3 1
1

7 9 士 0 。 2 8
1

7 3 土 0 。 3 0
1

6 6 士 0 。 3 4
1

6 6 士 0 。 3 0
1

49 士 0 。 2 3
1
.
4 7 士 0 。 3 1
1

3 6 士 0 。 3 3
1

2 9 士 0 。 2 4
1

2 3 士 0 。 2 1
1

2 6 土 0 。 2 2
1

2 1士 0 。 16
1

1 6 土 0 。 3 0
1

1 9 士 0。 2 2
1

0 7士 0 。 14
1

4 9 士 0 。 4 9
1

4 5 士 0 。 2 4
1

4 7 士 0 。 2 3
1

3 8 士 0 。 2 0
1

3 6 士 0 。 1 9
1

4 3 士 0 . 13
1

2 6 士 0。 09
1

3 6 士 0 。 1 4
( X 士 S X )
14

0 5 士 0 。 73
1 3

5 5 土 0 。 C O
13
.
0 2 士 0 。 4 0
1 2

6 9 士 0 。 19
12

2 5 士 0 。 2 1
12

0 1 士 O。 2 8
11

5 7士 0。 3 4
10

3 6士 0 。 8 1
2143与768
相对长度 `% ) _ 染色体长 度染色体总长 度
x 1 00%
臂一肴长一短注 : 份比 = -
结果与讨论
扁蓄豆根尖染色体数目为 2。 = 16 (图 ) ,
7 个细胞数理统计结果列于表中 。 依染色体
长度 , 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出染色体组型及核
型模式图 。
根据 L ar a n 命名 法 , 臂 比 1 . 0一 1 . 7为
中部着丝点 (M ) , 臂比 1 . 7一 3 . 。为近中着丝
点 ( S M ) , 3 . 0一 7 . 0为近端着丝点 ( S T ) ,
7
.
0一 o 为端部着丝点 ( T ) 染 色体 。 扁 蓄
豆只有 M类型染色体 , 没有 其 它 类型 。 也
没有发现髓体染色体 。 染色体组 总 长 度 为
2 3
.
4 1拌 , 最长的第 1 号染色体为最短的第 8
号染色体的 1 . 3倍 。 属于对 称 核 型 。 经 t 测
验 , 相邻染色体之间无显著差异 。 从我们所
4 9
L」
草 原 畜 牧 业 发 展 战 略 问 题
章 景 瑞
(呼和浩特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 究所 )
草原畜牧业问题看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
何题 , 但是概括起来可以用人一生物 (畜一
草 ) 一环境的相互关系来表现 。 人是生态系
统中最活跃 , 最 重要 的因 素 , 所 以人是核
心 , 具有决定性 。
自然生态系统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
成的 , 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各种 因素 , 基本
上是协调的 。 人、 类对 自然 资源 的开发 、 利
用 , 就是要打破原始 的生态平衡 , 创造新的
平衡 , 保持动态 的稳定 。 但是如果环境改变
后造成未能预料到的有害结果 , 就会抵 消计
划所想得到的效益 , 甚至造成灾难 , 而这一
切都是与人的活动分不开的 。
人 甘
草原上地广人稀 , 还有人 口 问题吗 ? 表
现在哪里 ?草原不是孤立的 ,草原生物群落不
但受阳光 、 气候 、 土壤等的影响 , 也受草原
内外社会 、 经济 、 政治 、 人 口的影响 。 由于
草原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 , 承受压力的
能力较小 , 所以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不
稳定的脆弱的生态系统 。
人 口压力不断增加的结果 , 造成 : (1 )
过度放牧 ; ( 2 ) 过度垦殖 ; ( 3 ) 砍搂柴
草作燃料 , 挖掘药材搞副业 ; ( 4 ) 漫不经
心的发展计划造成草场退化 。 这是世界性的
问题 。
随着全国人 口的增长 , 牧区人 口也有较
大的增长 。 牧区人 口 的增长 , 除了当地的 自
然增长之外 , 还有区外人 口 的大量流入 。 内
蒙古 巴林右旗 19 6 4年 只 有三 万九 千多人 ,
1 9 8 0年增加到十三万七千多人 , 十六年 中增
加 3 . 47 倍 ; 化德县解放以来人 口增加 3 . 2倍 ,
宁夏以牧为主 的盐池 、 同心 、 海原三个县解
放以来人 口分别增加 4 . 4倍 、 6 . 5倍 、 3 . 1倍 。
人 口增加 , 除了要增加和扩大居民点 ,
要建设城镇 , 扩充道路之外 , 还要开荒种地
以解决 口粮 , 要砍楼柴草以作燃料 , 要挖药
材以作副业 , 等等 。 所有这些都要侵占和破
坏草地 , 减少放牧面积 , 影响畜牧业生产 。
在人 口增加和片面强调 “ 以粮为纲 ” 的
情 况下 , 盲 目开垦草场造成沙化 的 情 况 各
地都大量存在 。 内蒙古自 1 9 5 7年 以来开垦草
场约三千万亩 ; 许多单位举办各种企事业占
用草场上千万亩 , 大约 12 3万户 农牧民每年
统计的 1 0 个细胞来看 , 发现个别根尖 细 胞
中有 3 2个染色体 。 出现这种现象据推测有两
种可能 : ( 1 ) 自然发生的多倍体 , ( 2 )
染色体分裂异常 , 即染色体正常复制 , 但没
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 而是被包围在一
个细胞内 , 从而形成四倍体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