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万宁市槟榔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全 文 :书江西农业学报 2014,26(2) :81 ~ 84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万宁市槟榔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黄山春1,许 喆2,林 松3,覃伟权1* ,刘 丽1,朱 辉1,阎 伟1
收稿日期:2013 - 09 - 13
基金项目:万宁槟榔病虫害综合治理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南药、黎药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ZDZX2013008) ;海南
省重点科技项目(ZDXM20130049)。
作者简介:黄山春(1981─) ,男,海南万宁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棕榈植物害虫防治与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覃伟权。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椰子研究所,海南 文昌 571339;2.海南省万宁市林业局,海南 万宁 571500;
3.海南省万宁市礼纪镇农业服务中心,海南 万宁 571529)
摘 要:在 2012 年调查了万宁市主要槟榔园的害虫发生情况,发现椰心叶甲、红脉穗螟、黑刺粉虱、椰园蚧、矢尖蚧等
对槟榔危害较为严重,其中前 2 种害虫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本文详细介绍了这几种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为害规律
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万宁市; 槟榔; 害虫; 发生; 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 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 8581( 2014) 02 - 0081 - 04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Major Pests on Areca catechu in Wanning City
HUANG Shan - chun1,XU Zhe2,LIN Song3,QIN Wei - quan1* ,LIU Li1,ZHU Hui1,YAN Wei1
( 1. Coconut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Wenchang 571339,China; 2. Forestry
Bureau of Wanning City in Hainan Province,Wanning 571500,China; 3.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Liji Town,Wanning City,
Hainan Province,Wanning 571529,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occurrence status of major pests on Areca catechu in Wanning city in the year 2012,and
found out that Brontispa longissima Getro,Tirathaha rufivena Walker,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Aspidiotus destructor Si-
gnoret,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 and so on caused serious damage to areca tree,and the former two pests outbroke out in some ar-
eas. This paper detailedly introduce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ccurrence and damage law,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these
major pests.
Key words: Wanning city; Areca catechu; Pest insects; Occurrence; Control
槟榔属棕榈科植物,是典型的热带经济植物,也是
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其药用范围广,价值高。2012 年万
宁市政府投入资金和人力对万宁槟榔主植区的病虫害
进行了调查,初步掌握了万宁市槟榔病虫害发生情况,
建立了 3 个综合防治示范点,并在槟榔病虫害发生重
灾区开展了技术培训,获得了当地农民群众的好评。
1 万宁市槟榔种植及其害虫发生概况
万宁市位于海南省东南部沿海,东濒南海,南距三
亚市 112 km,北离海口市 139 km,处于环岛东线高速公
路中部。全市辖区总面积 4443. 5 km2,其中陆地面积
1883. 5 km2,海域面积 2550. 0 km2,现辖 12 个镇、3 个
国营农场、1 个华侨农场、1 个国营林场。总人口 60 万
人,其中黎、苗族等 18 个少数民族 8 万多人;并有 30 多
万华侨旅居在世界 26 个国家和地区,是海南省著名的
侨乡之一。万宁市是海南槟榔种植的重要地区,在民
间一直有着“海南槟榔半万宁”的说法。目前,万宁市
槟榔的种植面积达 37713. 3 hm2,其中进入结果期的槟
榔面积达 33333. 3 hm2,进入盛产期的槟榔面积有
24220. 0 hm2。万宁市槟榔主植区主要包括长丰镇、北
大镇、三更罗镇、南桥镇、龙滚镇、礼纪镇等乡镇。据不
完全统计,2011 年万宁市从事槟榔相关行业工作的人
员超过 5 万人;全市槟榔总产量达 25 万 t,按当年的市
场价格计算,总产值达 10 亿元,农民种植槟榔的人均
年收入达 2292 元,占年均收入的 39. 4%。槟榔产业已
成为了万宁市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011 年
9 月海南省林业局授予万宁市“槟榔之乡”省级称号,
同年 10 月下旬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万宁市“中国槟榔
之乡”国家级称号,国家林业局同时认定万宁市为“国
家槟榔示范基地”。
在 2012 年 3 ~ 12 月,我们多次实地走访与调查了
万宁市槟榔主植区槟榔园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发现万
宁市槟榔害虫为害日趋严重,其中椰心叶甲在局部地
区(长丰镇和龙滚镇的部分槟榔种植区)暴发流行,导
致槟榔严重减产;红脉穗螟全年为害连续不断,导致产
量明显减少;槟榔介壳虫、蚜虫及黑刺粉虱在各槟榔园
普遍发生为害,对槟榔果实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其它
害虫偶有发生,但目前还没有对槟榔生产构成较大的
威胁。
2 万宁市槟榔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2. 1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tro)
2. 1. 1 形态特征[1] 成虫:体扁平狭长,雄虫比雌虫
略小。体长 8 ~ 10 mm,宽约 2 mm。头部红黑色,头顶
背面平伸出近方形板块,两侧略平行,宽稍大于长。前
胸背板黄褐色,略呈方形,长宽相当。鞘翅两侧基部平
行,后渐宽,中后部最宽,往端部收窄,末端稍平截。
卵:椭圆形,长 1. 5 mm,宽 1. 0 mm,两端宽圆,卵壳
表面有细网纹,褐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淡黄色;体长 8 mm,扁长,中部
稍阔,背面微拱;头部外露,半圆形,前口式;头壳后端
中央不凹。
蛹:与幼虫相似,个体稍粗;体淡黄色,扁长,两端
稍狭,头部及口器外露;前胸背板较发达,具刺状侧突。
2. 1. 2 发生与为害 椰心叶甲是一种重大危险性外
来有害生物;2002 年 6 月,在海南省海口市凤翔路首次
发现椰心叶甲的危害,疫情很快在全省扩散;最初该虫
主要为害椰子树,近几年椰心叶甲在槟榔树上为害较
为严重,个别槟榔种植区暴发成灾,导致槟榔严重减
产。椰心叶甲以成虫和幼虫在未展开的心叶中沿叶脉
平行取食表皮薄壁组织,在叶上留下与叶脉平行、褐色
至灰褐色的狭长条纹,严重时条纹连接成褐色坏死条
斑,叶尖干枯,整叶坏死。植株在受害后期表现为部分
枯萎和褐色顶冠,造成树势减弱或植株死亡[2]。
2. 1. 3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1)喷雾法。选用虫线
清、辛硫磷、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等农药对受害的心
叶进行喷施;(2)悬挂杀虫粉剂药包。对于幼树和矮
树,可悬挂椰甲清或椰甲必治药包于未展开的心叶部
位;(3)淋灌心叶。剪除受害的新叶,在切口处淋灌
125 mL高效氯氰菊酯 1000 倍液(也可选辛硫磷、吡虫
啉等药剂)。
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寄生蜂。目前我国用于防
治椰心叶甲的寄生蜂有 2 种,一种是椰心叶甲啮小蜂
(寄生椰心叶甲的蛹) ,另一种是椰甲截脉姬小蜂(寄生
椰心叶甲的高龄幼虫)。放养时,每隔 30 ~ 40 m 悬空
放置 1 个放养器。在每个放养器中置放 40 ~ 60 个即
将出蜂的被寄生的椰心叶甲,当园中椰心叶甲虫口密
度大时,可放 100 个,一个月放 2 次。利用寄生蜂防治
椰心叶甲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控制过程。因此,在
采取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的过程中,不能再采取化学
防治措施,以免破坏寄生蜂形成的自然种群而降低防
治效果。寄生蜂的飞行能力有限,在释放过程中尽量
采取多点释放模式,以使寄生蜂快速找到寄主。应将
放蜂器挂在阴凉处,避免挂在太阳暴晒的地方[3]。(2)
使用绿僵菌防治。把由绿僵菌制成的药剂配成一定的
浓度,喷施在受害的植株心叶上即可。绿僵菌对环境
比较敏感,侵染害虫最适温度为 15 ~ 30 ℃,最适相对
湿度为 50% ~ 100%,高温干燥、大雨天气会严重影响
其防治效果。
2. 2 红脉穗螟(Tirathaha rufivena Walker)
2. 2. 1 形态特征[4] 卵:长 0. 55 ~ 0. 64 mm,宽 0. 40
~ 0. 44 mm,椭圆形,具网状纹,初产时乳白色,1 d后呈
黄色,卵孵化前呈桔黄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 22 mm,体圆筒形,向两端
渐细;初孵化的幼虫白色透明,随着虫龄的增长体色逐
渐变深而呈黑褐色,老熟时略呈淡褐色;头及前胸背板
黑褐色,有光泽;中胸背板具有 5 个不规则的褐色斑
点,体背具不甚清晰的暗褐色纵向阔纹,散生刚毛;腹
足趾钩双序缺环。
蛹:体长 10 ~ 13 mm,赤褐色,背面有一条明显而
颜色较深的纵脊,翅芽下端伸达第 4 腹节后缘;雄蛹生
殖孔在第 9 腹节,生殖孔两侧有两个乳状突起;雌蛹生
殖孔在第 8 腹节,两侧无乳状突。
茧:长 12 ~ 15 mm,宽 3. 8 ~ 6 mm,长椭圆形。
成虫:体长 13 mm 左右,翅展 23 ~ 25 mm,初羽化
时颜色鲜艳。前翅绿灰色,中脉、肘脉及臀脉和翅后缘
均被有红色鳞片,使脉纹显现红色;翅的外缘有 1 列黑
点,分布于各脉端部间,翅缘毛红褐色,翅面散生零星
小黑点,以翅基和顶角较多。翅中央有一大黑点。后
翅及腹部橙黄色。雄蛾体较细小,体色较浅而鲜艳,下
唇须短,翅外缘两条银白色斑纹明显可见;雌蛾体较粗
大,体色较深,下唇须长,从背面明显可见。翅外缘两
条银白斑纹不太明显。
2. 2. 2 为害特征 红脉穗螟在槟榔上主要以幼虫食
害槟榔的花穗、果实及心叶。花穗受害最为严重,幼虫
在槟榔未展开的花穗上取食,并分泌丝将粪便、食物残
渣和花缀成簇,使花穗不能正常开放,未能展开的花穗
枯死;受害较轻的花穗展开后,能开花结果,但果实容
易脱落。在盛果期,幼果和中等果也容易受幼虫为害,
幼虫一般蛀果为害,蛀食果实内的种子和部分内果皮;
受害果实内有 1 ~ 2 头幼虫,使果实先变黄,后干枯。
幼虫也会啃食外表皮,造成流胶或形成木栓化硬皮,影
响果实品质[5]。
2. 2. 3 防治方法[6] 加强田间管理:从槟榔开花至收
果前,定期检查槟榔园,及时清除被害的花穗和被蛀的
果实,以降低虫口密度。同时,在冬季结合清园,集中
烧毁或堆埋园内枯叶、枯花、落果,以减少来年的虫源。
对留种园则喷药 1 次。
化学防治:在红脉穗螟幼虫发生高峰期(花期),用
2. 5%敌杀死 4000 倍液喷雾;也可用阿维菌素、马拉硫
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进行防治。
2. 3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
28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26 卷
2. 3. 1 形态特征 卵:长约 0. 22 mm,卵圆形,基部有
1 个小柄,卵壳表面密布六角形的网纹;初产时乳白色,
后渐变淡黄色,近孵化时变为紫褐色。
若虫:初孵化时体扁平,椭圆形,淡黄色,长约 0. 3
mm,体周缘呈锯齿状,尾端有 4 根尾毛。固着后体渐
变为褐色至黑褐色,触角与足渐消失,体缘分泌白色蜡
质,体背生有 6 对刺毛。2 龄幼虫暗黑色,周缘白色蜡
边明显,腹节可见,背刺毛 10 对。3 龄时体长 0. 7 mm
左右,黑色,有光泽,背部刺毛 14 对。
蛹:漆黑色,有光泽,广椭圆形。雌蛹体长 0. 9 ~
1. 3 mm,雄蛹体长 0. 7 ~ 1. 1 mm。具白色棉状蜡质边
缘,背中央有一隆起纵脊。胸部背面有刺 4 对,腹部有
刺 10 对。亚缘区刺雌性有 11 对,雄性有 10 对,向上竖
立。管状孔处显著隆起,心脏形。
成虫:体长 1. 0 ~ 1. 3 mm,头、胸部褐色,被薄白
粉;腹部橙黄色。复眼橘红色。前翅灰褐色,有 7 个不
规则白色斑纹;后翅淡褐紫色,较小,无斑纹。雄虫体
较小,腹部末端有抱握器。
2. 3. 2 为害特征 黑刺粉虱若虫群集在寄主的叶片
背面固定吸食汁液,引起叶片因营养不良而发黄,影响
叶片的光合作用,致使叶片黄黑枯死。该虫的排泄物
能诱发煤污病,使叶、果受到污染,导致叶片脱落,严重
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2. 3. 3 防治方法[7] 农业防治:抓好清园修剪工作,
改善槟榔园的通风透光性,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不利
于黑刺粉虱发生的环境;清除树上外部老叶,合理施
肥,勤施薄施,避免因偏施、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植株密
茂徒长而有利于该虫的滋生;在 5 ~ 11 月寄生蜂等天
敌盛发时,结合灌溉措施,用高压水柱冲洗树冠,可减
少粉虱分泌的蜜露,可收到提高寄生天敌寄生率和减
轻煤烟病发生之效。
生物防治:主要是保护和利用好天敌,在粉虱细蜂
等天敌寄生率达 50%时,不宜施用农药,以免大量杀伤
天敌,必要时也应选择在对天敌影响较小的黑刺粉虱
蛹期喷药;在生物防治园内不宜多次施用对天敌影响
较大的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农药。
化学防治:在粉虱为害严重而天敌数量少、跟不上
害虫的发展时,可于 1 ~ 2 龄若虫盛发期选用 20%扑虱
灵可湿粉 2500 ~ 3000 倍液,或 95%蚧螨灵乳油 200 倍
液,或 90%敌百虫晶体 500 ~ 800 倍液,或 80%敌敌畏
乳油 1000 倍液,或 50%马拉硫磷乳油 1000 倍液进行
喷施。
2. 4 槟榔介壳虫[8 -9]
2. 4. 1 槟榔介壳虫的种类及形态特征 槟榔介壳虫
常见种类有 2 种:一种是椰圆蚧(Aspidiotus destructor Si-
gnoret),另一种是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
椰圆蚧:雌虫介壳淡黄色,质薄,半透明,中央有黄色小
点 2 个。雌虫虫体在介壳下面呈卵圆形,稍扁平,黄
色,前端稍圆,后端稍尖,平均直径为 1. 5 mm,长 1. 1
mm,介壳与虫体易分离。雄成虫介壳椭圆形,黄色,中
央仅有黄色小点 1 个。雄成虫橙黄色,具半透明翅 1
对,体长 0. 7 mm,复眼黑褐色,翅半透明,腹末有针状
交配器;卵长 0. 1 mm,浅黄色,椭圆形;若虫初孵时浅
黄绿色,后呈黄色,椭圆形,较扁,眼褐色,触角 1 对,足
3 对,腹末生 1 尾毛。
矢尖蚧:卵椭圆形,橙黄色,表面光滑,长约 0. 2
mm。雌成虫介壳长形稍弯曲,呈褐色或棕色,长约 3. 5
mm,前窄后宽,未端稍窄似箭头,中央有一明显纵脊,
前端有两个黄褐色壳点。雌成虫橙红色,长形,胸部
长、腹部短。雄成虫体橙红色,介壳狭长形,背面有 3
条纵脊,长 1. 3 ~ 1. 6 mm,粉白色,蜡质;复眼深黑色,
触角、足和尾部淡黄色,翅 1 对、无色。初孵的活动幼
蚧体扁平,椭圆形,橙黄色,复眼紫黑色,触角浅棕色,
足 3 对,淡黄色,腹未有尾毛 1 对;固定后体黄褐色,足
和尾毛消失,触角收缩,雄虫体背有卷曲状蜡丝。2 龄
雌虫介壳扁平,淡黄色半透明,中央无纵脊,壳点 1 个,
虫体橙黄色。2 龄雄虫淡橙黄色,复眼紫褐色,初期介
壳上有 3 条白色蜡丝带,似飞鸟状,后蜡丝不断增多而
覆盖虫体,形成有 3 条纵沟的长桶形白色介壳,前端有
黄褐色壳点。前蛹橙黄色,椭圆形,腹部末端黄褐色,
长约 0. 8 mm;蛹橙黄色,椭圆形,长约 1 mm,腹部末端
有生殖刺芽。
2. 4. 2 槟榔介壳虫的为害特征 常以若虫和成虫聚
集在枝、叶、果实上,吮吸汁液,受害叶片卷缩发黄、凋
萎,严重时全株布满虫体而死亡。介壳虫还能诱发严
重的煤污病。
2. 4. 3 槟榔介壳虫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当虫口密
度低时,可用毛刷刷清虫体,将其集中烧毁;合理疏枝,
保持通风透光,可减轻危害。
化学防治:在若虫盛孵末期,及时喷洒 50%马拉硫
磷乳油 800 倍液或 50%辛硫磷乳油、25%爱卡士乳油、
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注意叶片受害时
务必喷湿叶背面。
2. 5 槟榔蚜虫
2. 5. 1 形态特征 槟榔上最为常见的蚜虫是椰子坚
蚜 Cerataphis lataniae (Biosduval)。
无翅孤雌蚜:活体卵圆形,稍扁,长约 1. 4 mm,宽
约 1. 0 mm。浅褐色至浅黑色,背中线与胸腹交接处呈
浅色十字纹。头顶中部有 1 对额角,两侧各有 1 对剑
状粗刺,各刺位于突起的瘤上,刺长与瘤高约相等;复
眼由 3 小眼组成,骨化深色,稍突起。触、喙、足、尾片
和尾板淡色,腹管骨化深色。体背面骨化,分节明显,
体表粗糙有鱼鳞纹,无蜡孔。
有翅孤雌蚜:体长约 1. 6 mm,宽约 0. 82 mm。头、
382 期 黄山春等:万宁市槟榔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胸骨化黑色,腹部淡色,无斑纹;触角、喙及足各节骨化
灰黑色,尾片、尾板及生殖板稍骨化,淡色,气门片骨化
深色。触角粗大,5 节,全长约 0. 69 mm,第 3 ~ 5 节密
布开口状次生感觉圈。喙不达中足基节。翅脉稍镶灰
褐色边,前翅中脉分叉,2 肘脉共柄。
2. 5. 2 发生与为害 槟榔蚜虫主要发生在秋季至次
年春节,主要侵害花,吸食花蕾和小穗轴液,并诱发煤
污病,影响开花和结实,并可为害幼嫩的心叶部分。发
生严重时,果实颗粒无收。干旱季节发生量大,为害特
别严重,有翅蚜数量不多。
2. 5. 3 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槟榔
蚜虫的天敌有大草蛉、中华草蛉、黄斑盘瓢虫、异色瓢
虫、异线螨等。
化学防治:喷施 20%杀灭菊酯 2000 倍液,或 25%
灭蚜灵(唑蚜威)500 倍液,或 80%敌敌畏乳油 1000 ~
1500 倍液。
2. 6 红棕象甲
2. 6. 1 形态特征[10] 卵:乳白色,具光泽,长卵圆形,
光滑无刻点,两端略窄。卵期 3 ~ 4 d。刚产的卵晶莹
透亮;第 2 天没什么变化;第 3 天略膨大,两端略透明;
后又逐渐缩小至原先水平;孵化前卵前端有一暗红色
斑,卵平均大小为 2. 36 mm × 0. 93 mm。
幼虫:体表柔软,皱褶,无足,气门椭圆形,8 对。头
部发达,突出,具刚毛。腹部末端扁平略凹陷,周缘具
刚毛。初龄幼虫体乳白色,比卵略细长。老龄幼虫体
黄白至黄褐色,略透明,可见体内一条黑色线位于背中
线位置。头部坚硬,蜕裂线“Y”字形,两边分别具黄色
斜纹。体大于头部,纺锤形,可长达 50 mm。
蛹、茧:蛹为离蛹,长 20 ~ 38 mm,宽 9 ~ 16 mm,长
椭圆形,初为乳白色,后呈褐色。前胸背板中央具 1 条
乳白色纵线,周缘具小刻点,粗糙。喙长达前足胫节,
触角长达前足腿节,翅长达后足胫节。触角及复眼突
出,小盾片明显。蛹外被 1 束由寄主植物纤维构成的
长椭圆形茧。
成虫:体长 19 ~ 34 mm,宽 8 ~ 15 mm,胸厚 5 ~ 10
mm,喙长 6 ~ 13 mm。身体红褐色,光亮或暗。体壁坚
硬。喙和头部的长度约为体长的 1 /3。口器咀嚼式,着
生于喙前端。前胸前缘小,向后逐渐扩大,略呈椭圆
形,前胸背板具两排黑斑,前排 2 ~ 7 个,中间一个较
大,两侧较小,后排 3 个,均较大,或无斑点。鞘翅短,
边缘(尤其侧缘和基缘)和接缝黑色,有时鞘翅全部呈
暗黑褐色。身体腹面黑红相间,腹部末端外露;各足腿
节末端和胫节末端黑色,各足跗节黑褐色。触角柄节
和索节黑褐色,棒节红褐色。
2. 6. 2 为害特征[11] 雌虫将卵产入寄主叶柄或树冠
伤口、裂缝处。幼虫孵化后,便取食寄主的幼嫩组织,
并通过身体收缩钻蛀移动至树干内部或生长点处为
害。在树干或者叶柄基部有明显的钻蛀孔,钻蛀孔口
处会有棕褐色的液体流出,在受害寄主植物内部形成
错综复杂的蛀道。
2. 6. 3 防治方法 植物检疫:加强检疫,切断虫源传
播。一旦发现有红棕象甲为害的植株,应立即就地销
毁。同时积极开展疫情普查,杜绝害虫引进。
加强园内管理:及时清理棕榈苗圃里的垃圾及枯
枝败叶,减少园内虫源。对受害植株应及时进行救治,
及时清除、销毁受害后无法救治或已经死亡的植株,彻
底消灭幼茎组织内各虫龄的害虫。针对成虫喜欢在植
株上的孔穴或伤口处产卵的习性,尽可能减少人为制
造伤口或孔穴,如发现则应用沥青涂封或用泥浆涂抹,
防止成虫产卵。
早期声音探测技术:红棕象甲生活隐蔽,其早期发
生难以被发现,在后期发现时多数植株损伤较大或已
死亡。应用声音探测技术可提早发现受害植株,为及
时有效地进行防治赢得宝贵的时间。目前国内主要应
用 AED -2000L型便携式声音探测仪对红棕象甲幼虫
在蛀道中取食和钻蛀的频率进行采集和分析,从中找
出其取食和钻蛀规律,用来监测红棕象甲的早期危害,
以做到早期预防[12]。
利用信息素进行诱集:目前我国已开发出红棕象
甲聚集信息素,已在我国南方多个地区推广应用,并取
得了很好的诱集防治效果。研究发现聚集信息素与寄
主引诱物混合使用效果会更好[13]。
化学防治:可用 3%啶虫咪 EC、4. 5%高效氯氰菊
酯 EC、30%三唑磷 EC 和 80%敌敌畏 EC 10 ~ 50 倍液
往伤口处注药[14]。
参考文献:
[1]覃伟权,陈思婷,黄山春,等.椰心叶甲在海南的危害及其防
治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06,35(1) :46 - 47.
[2]李朝绪,覃伟权,黄山春,等.海南利用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
效果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1):41 - 44.
[3]陈义群,黄宏辉,王书秘. 椰心叶甲的研究进展[J]. 热带林
业,2004,32(3) :25 - 30.
[4]樊瑛,甘炳春,陈思亮,等.槟榔红脉穗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
防治[J].昆虫知识,1991,28(3):146 - 148.
[5]樊瑛,黄炳春,陈思亮,等. 槟榔红脉穗螟的调查研究初报
[J].中药通报,1986,11(2) :72 - 73.
[6]黄山春,马子龙,吕烈标,等.海南槟榔种植地区红脉穗螟发
生为害特点及其防治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 (9) :
81 - 83.
[7]李静.柑橘黑刺粉虱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南方果树,1999,
28(2):20.
[8]周程爱,邹建掬,彭俊彩,等.猕猴桃主要害虫:椰圆盾蚧的生
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昆虫知识,1993,30(1) :18 - 20.
[9]沈大刚.柑橘矢尖蚧生物学习性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
2005(7):62. ( 下转第 88 页)
48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26 卷
烟区的不同烤烟品种上均有发生,其为害程度与经济
损失因烟草种植期的早晚和立地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
同[3 - 5]。通过在兴义市白碗窑镇,对烟草赤星病的发
生为害程度的调查统计结果可知,该病常发生于烟叶
变黄成熟期,其中云烟 87 号是感烟草赤星病较重要的
品种之一。该病害一般于 7 月中下旬到 8 月上旬开始
发病,自下而上为害叶片,特别是遇多雨寡日照天气
时,该病扩展蔓延较快。
表 5 不同施药浓度对烤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处理
小区产量 /
kg
较对照增产 /
%
烟叶等级比例 /%
上等烟 中等烟 下等烟
均价 /
(元 /kg)
产值 /
(元 /hm2)
用药成本 /
(元 /hm2)
较对照增收
/(元 /hm2)
A 65. 22 7. 52 43. 2 43. 6 13. 2 16. 79 31286. 97 780. 0 4856. 46
B 67. 37 11. 06 43. 5 49. 0 7. 5 17. 23 33165. 29 731. 43 6783. 35
C 65. 44 7. 88 41. 4 42. 1 15. 5 16. 62 31074. 65 682. 86 4741. 28
CK 60. 66 / 35. 3 43. 2 21. 5 14. 80 25650. 51 0 /
注:小区面积 350 m2,用药成本含劳动用工(每小区 20 元)。
采用 40%菌核净 400 ~ 800 倍液对防治烟草赤星
病和提高烟叶的质量等级均有显著的效果,防效达
53. 12% ~64. 60%,其中以 40%菌核净 600 倍液的处
理对提高烟叶产量及品质的作用最为明显,中上等烟
比例占 92. 5%,较对照提高 14 个百分点,折合综合经
济效益较对照提高 6783. 35 元 /hm2。但不同施药浓度
间对烟叶产量影响不够明显,这可能是由于烟叶已近
自然生长成熟期、植株生物量已基本恒定而少有变化,
但因病斑腐烂而导致一些干物质流失和烘烤后捆扎时
的一些碎粒损失所致,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
一致[6 - 11]。
由于烟草赤星病后期发展蔓延较快,实际生产中
应根据各烟区的气候及降雨特点,合理选用抗病品种,
做到轮作换茬,视天气情况加强病情预测预报。特别
要做好开沟排水管理,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建议进
一步开展高效低残留农药的筛选试验及推广应用,并
适当提早药剂防治的喷施时间,以期收到更加有效的
综合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洋,曾琛,向红琼,等.贵州省烟草赤星病菌生物学特性研
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9) :77 - 79.
[2]曾琛,陈庆园,刘洋,等.贵州省兴义市烟草赤星病发生情况
调查[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7):99 - 101.
[3]刘洋,陈庆园,曾琛,等.贵州省不同气候区烟草赤星病菌孢
子分布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1) :100 - 102.
[4]刘学敏,常稳,李大壮. 烟草赤星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 :80 - 85.
[5]张亚,何可佳,罗坤,等.烟草赤星病研究进展及对策[J].陕
西农业科学,2007(2):82 - 84,90.
[6]余清.烟草赤星病对烟叶产量产值损失率估计研究[J]. 安
徽农业科学,2011,39(6) :3341 - 3344,3389.
[7]张亚,何可佳,刘薇,等.几种药剂防治烟草赤星病的药效试
验[J].烟草科技,2009(10) :61 - 64.
[8]涂勇.不同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西昌学
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2) :4 - 5.
[9]叶盛茂.烟草赤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福建农业,
2010(10) :8 - 9.
[10]张万良,翟争光,谢扬军,等. 烟草赤星病研究进展[J]. 江
西农业学报,2011,23(1):118 - 120.
[11]王芳.不同药剂防治烟草赤星病的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
科学,2007,35(20) :6169.
( 责任编辑:曾小军
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
)
( 上接第 84 页)
[10]覃伟权,赵辉,韩超文.红棕象甲在海南发生为害规律及其
防治[J].云南热作科技,2002,25(4) :29 - 30.
[11]黄山春,覃伟权,李朝绪,等. 红棕象甲为害调查与诱集监
测[J].热带作物学报,2010,31(4):640 - 645.
[12]黄山春,李朝绪,覃伟权,等. 红棕象甲幼虫声音室内探测
[J].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0) :1915 - 1920.
[13]黄山春,马子龙,覃伟权,等. 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桶
的制作及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3):94 - 96.
[14]刘丽,阎伟,覃伟权,等. 红棕象甲幼虫化学防治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8) :1545 - 1548.
( 责任编辑:黄荣华)
88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26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