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紫苏提取物泡腾片的研制



全 文 :280 2013, Vol.34, No.06 食品科学 ※技术应用
紫苏提取物泡腾片的研制
宫江宁1,2,吴金鸿1,*,王正武1,廖莉玲2
(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上海 200240;
2.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研究紫苏提取物泡腾片的生产工艺,确定合理的原辅料配比。经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干燥、整粒、压片
等工序,制备紫苏泡腾片。工艺采用酸碱分开湿法制粒,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产品配方。测定的紫苏泡腾片的最佳
配方为紫苏粉添加量10%、NaHCO3与柠檬酸的质量比1:2、甜菊糖甙添加量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10%、
聚乙二醇8000 3%。为了改善口感,还添加了0.6%紫苏香精,一定比例的赤藓糖醇、木糖醇和乳糖。本研究建立的
紫苏提取物泡腾片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操作方便。该产品溶解后的溶液为紫色,具有紫苏特殊的香气,入口清甜且
营养丰富。
关键词:紫苏;泡腾片;正交设计;配方
Preparation of Effervescent Tablets with Perilla Extract
GONG Jiang-ning1,2,WU Jin-hong1,*,WANG Zheng-wu1,LIAO Li-ling2
(1. Bor S. luh Food Safety Research Center, 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2.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optimal formula of effervescent tablets with perilla extract.
Methods: By mixing raw materials, preparing granules, drying, and compression, perilla solid beverage (effervescent tablets)
was prepared. The formula wa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tests by acid-base separated aqueous granulation. Results: The
optimal formula of perilla effervescent tablet was composed of 10% penilla extract, 3% stevioside, 10% HPMC, 3% PEG
8000, and NaHCO3-citric acid ratio of 1:2.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aste, the proportion of xylitol, lactose, erythritol, and 0.6%
perilla fl avouring essence were also added. Conclusion: The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ffervescent tablets with perilla
extract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After dissolution in water, the effervescent tablets reveal a violet color, a special aroma
of perilla and a pleasant sweet taste. The perilla solid beverage (effervescent tablets) is nutritious and popular.
Key words:perilla;effervescent tablet;orthogonal design;formulation
中图分类号:TS255.5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6630(2013)06-0280-05
收稿日期:2011-12-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000814;31000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171642);
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项目(2011GB2C000008);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项目(YG2011MS64);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1495801600;10DZ0504000;1052NM06700)
作者简介:宫江宁(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功能食品、环境化学。E-mail:pidd12@163.com
*通信作者:吴金鸿(1978—),女,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功能食品和食品加工。E-mail:wujinhong@sjtu.edu.cn
泡腾片属于片剂中的一种特殊剂型,泡腾片遇水,
其中的酸和碱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
使泡腾片泡腾崩解。起初用于制药领域,近年来,逐渐
向食品行业拓展。由于泡腾片体积小,便于携带,反应
迅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1]。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irtton]又名白苏﹑香苏﹑
赤苏﹑红苏﹑黑苏﹑皱紫苏等,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唇
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在我国
已有2000多年的栽种历史了,分布于我国20多个省,资
源丰富[2]。紫苏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等功效,属于第
一批被中国卫生部确定的既是食品又具有医药保健功能
的植物,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紫苏叶
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包括蛋白质﹑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元素﹑氨基酸﹑维生素等。此外紫苏叶中还含有黄酮类
物质,迷迭香酸、多酚、紫苏挥发油、α-亚麻酸﹑紫苏
色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3-5]。紫苏具有抗氧化[6]、抗过
敏[7]、降血脂[8]、抗艾滋病病毒[9-10]、抗菌[11]、抗肿瘤[12-13]等
功效,可用于保健食品﹑医药﹑香料和防腐剂等领域,
具有重要的经济开发价值[3]。
※技术应用 食品科学 2013, Vol.34, No.06 281
本研究以易于长期保存的盐浸紫苏叶为原料,研制
一种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的泡腾片,以期为紫苏的
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和聚乙二醇8000 上海
维酮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紫苏香精 日本化成株式会
社;盐浸紫苏叶 千味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羟丙基甲基
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EC)﹑微晶纤维素﹑微粉硅
胶﹑Starch1500 上海卡乐康公司;柠檬酸﹑乳糖﹑赤
藓糖醇﹑木糖醇﹑甜菊糖甙﹑阿拉伯胶﹑麦芽糊精﹑低
聚异麦芽糖﹑NaHCO3等均为食品级。
1.2 仪器与设备
FD-1A-50冷冻干燥机 北京博医康实验仪器有限
公司;DHS16A红外水分仪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
司;DHG-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K-S26电热恒
温水浴锅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D2010W电动
搅拌器 上海梅颖浦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RE-52D
旋转蒸发水浴槽 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JYL-C012料理
机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TDP-5单冲压片机 上海天凡
药机制造厂;Thp花篮式压片机 中外合资天祥健台制药
机械有限公司;DJY-300B型片剂脆碎度测试仪 上海黄海
药检仪器公司。
1.3 方法
1.3.1 紫苏提取物冻干粉(简称紫苏粉)提取工艺
将盐浸紫苏叶与去离子水按1:10(g/mL)的比例混合,
在室温下振荡清洗脱盐,间隔15min再换水一次浸泡,筛
网沥干,得到脱盐紫苏叶,2次浸泡后紫苏叶的盐度降为
0.2。将脱盐后的紫苏叶按1:2(g/mL)的比例加入一定体积
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用料理机打浆,于50℃条
件下搅拌浸提60min,筛网过滤,滤液真空浓缩,将浓缩
液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经冷冻干燥即制成紫苏提取物冻
干粉。所制得紫苏粉粉末细腻,颜色为鲜艳的紫红色,
有紫苏特有的清香和口感。
紫苏粉提取工艺流程:盐渍紫苏→水洗脱盐→打浆→
乙醇浸提→过筛→浓缩→离心→冷冻干燥→紫苏冻干粉。
1.3.2 紫苏泡腾片制备工艺
目前泡腾片在生产上制备方法主要有5种,它们分别
为酸碱分开湿法制粒﹑干法制粒﹑酸碱混合非水制粒﹑
直接压片和聚乙二醇包裹法[14-15]。本实验选择酸碱分开湿
法制粒法,将紫苏粉﹑泡腾崩解剂﹑甜味剂﹑填充剂﹑
黏合剂﹑紫苏香精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酸碱分开揉制软
材,过18目筛子造粒,并进行干燥和整粒,将整好的酸
粒和碱粒混合,添加一定量的润滑剂,进行压片,即得
紫苏泡腾片。
具体制备工艺流程为:紫苏粉+辅料→加制粒液混
合,揉搓制软材→过18目筛造粒→干燥→过16目筛整粒→
加润滑剂混合→压片→紫苏泡腾片。
1.3.3 紫苏泡腾片配方的研究
1.3.3.1 紫苏提取物冻干粉(简称紫苏粉)添加量的单因
素试验
紫苏粉是泡腾片主要原料成分,它的添加量要同时
满足色﹑味﹑香3个因素的感官需求,决定了该泡腾片的
独特风味,同时还要考虑生产成本。
分别称取紫苏粉0.025﹑0.050﹑0.075﹑0.100﹑0.125g
溶解于70mL凉开水中,该添加量相当于在平均片质量
为1g的紫苏泡腾片中的含量分别为2.5%﹑5.0%﹑7.5%﹑
10.0%﹑12.5%。以汤色﹑香气(各5分)为评价标准对紫苏
粉溶液进行感官评价,并以此来确定泡腾片中紫苏粉含
量的添加范围[16]。
1.3.3.2 泡腾崩解剂的配比实验
泡腾崩解剂中常用的酸源有柠檬酸、枸橼酸﹑酒石
酸、富马酸、己二酸、苹果酸、水溶性氨基酸﹑酸式盐
类(酒石酸氢钾﹑枸橼酸二氢钾﹑富马酸钠)等。最常用的
二氧化碳源有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等[17]。
本实验选择柠檬酸和N a H C O 3作为泡腾剂,将
NaHCO3在平均片质量为1g的泡腾片中的添加量定为
16%。将准确称量的0.16g NaHCO3和一定量的柠檬酸一
起加到70mL去离子水中,其中NaHCO3与柠檬酸的质量
比分别定为1:0.6﹑1:0.7﹑1:0.8﹑1:0.9﹑1:1.0﹑1:1.1﹑
1:1.2﹑1:1.3﹑1:1.4﹑1:1.5,并测定产生的CO2量和反应
完全后溶液的pH值[18]。
1.3.3.3 甜味剂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
甜菊糖甙是菊科小灌木甜叶菊叶子的提取物,是一
种天然低热量值的高倍甜味剂,口感清新﹑后味长,甜
度为蔗糖的200~300倍,而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不会
引起血糖增加,且安全性高[19],所以选甜菊糖甙作为甜
味剂。为了提高口感并作为泡腾片的稀释剂,同时又复
配一定量的赤藓糖醇﹑木糖醇和乳糖[20]。
试验按照一定比例分别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甜菊糖
甙,并复配一定量的赤藓糖醇﹑木糖醇和乳糖于杯子
中,各注入70mL凉开水,进行品尝,并作出感官评价,
以确定甜菊糖甙的填加量。
1.3.3.4 泡腾片主要原辅料配方优化的正交试验和感官
评定
影响紫苏泡腾片饮料风味的主要因素为酸度﹑甜度﹑
紫苏粉含量及泡腾效果(产气量)。为了满足大众的口味需
要,泡腾片应该是酸甜可口,并有紫苏独特的清香。试
验选择泡腾剂比例﹑紫苏粉添加量﹑甜味剂添加量为3因
素,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L9(34)正交试验,经感官评
审后确定优化配方。紫苏泡腾片的感官评定标准见表1。
282 2013, Vol.34, No.06 食品科学 ※技术应用
表 1 紫苏泡腾片的感官评定标准
Table 1 Sensory assessment criteria of effervescent tablets with perilla
得分 色泽 甜味 酸味 紫苏风味
1 极浅红色 一点都不甜;或者甜得发腻 一点都不酸;或太酸,酸掉牙 极淡,几乎尝不出
3 淡紫红色 略有一点甜味但甜味不够;或者略有些过甜,均不适口
略有一点酸味但酸味不够;
或者略有些过酸,均不适口
有一定的紫苏口感,
但不浓郁
5 深紫红色 甜味柔和,口感舒适 酸味适口、柔和,口感舒适 紫苏味浓郁,清香可口
本产品的使用方法是按1g泡腾片/70mL水的比例将泡
腾片加入水中,待泡腾片停止产气后,立即让接受过感
官试验训练的20人评定小组进行评定,根据感官评定标
准进行感官评定。评定指标为:色泽﹑甜味﹑酸味和紫
苏风味,每一项以5分计。其权重分别为色泽0.3﹑甜味
0.2﹑酸味0.2和紫苏风味0.3;评分越高,产品质量就越
好。以10位评分员的平均分为各指标的评分,其总分计
算公式为:总评分=∑XiYi(i=1﹑2、⋯、n)(其中X表示评
定指标,Y为权重)[21]。
1.3.3.5 黏合剂和润滑剂的选择
适用于泡腾片的黏合剂种类繁多,本研究预选的黏合
剂为质量分数为10%淀粉浆(starch 1500,善达)﹑质量分数
为10%的PVP乙醇溶液(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为70%)﹑25%阿
拉伯胶浆﹑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乙
基纤维素(EC)﹑低聚异麦芽糖﹑麦芽糊精。
颗粒在压片前要加一定量的润滑剂,否则会出现
黏冲及出片困难等问题,润滑剂还可以保持片剂光滑美
观,便于压片顺利进行[22]。预选的润滑剂有硬脂酸镁﹑
微粉硅胶﹑聚乙二醇8000(PEG8000)。以可溶性﹑口感﹑
硬度、可操作性及抗黏性为评价指标,通过试验来筛选
合适的黏合剂和润滑剂[16,23]。
1.3.4 泡腾片产品质量检测
1.3.4.1 崩解时间﹑pH值和产气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一片泡腾片,按照1g泡腾片溶于70mL水的
比例,量取一定体积的纯净水倒入100mL烧杯中,55℃
预热30min,然后再把泡腾片放入水中并开始计时,等完
全崩解时终止计时。平行检测6片,取平均值,即为崩解
时间。
待气泡停止释放后,片剂应溶解或分散于水中,无
聚集的颗粒残留,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XIH的
pH值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泡腾片在溶解的过程中,立即用100mL量筒以排水
法收集产生的CO2,至该片不再有气体产生,记录量筒中
气体的体积,即为产气量[1]。
1.3.4.2 硬度和脆碎度测定
按照中国药典2005版的要求测定。取6片紫苏泡腾
片,利用硬度仪和片剂脆碎度测试仪分别测定泡腾片的
径向硬度和脆碎度,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苏粉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
表 2 紫苏粉添加量对泡腾片感官质量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addition amount of perilla powder on sensory quality
of effervescent tablets
紫苏粉添加量/% 汤色评分值 香气评分值 现象
2.5 1.0 0.5 颜色极淡,极淡的粉色,几乎尝不出紫苏味道
5.0 2.0 2.5 颜色较淡,浅粉红色,有一点紫苏味
7.5 4.0 4.2 紫红色,紫苏味浓
10.0 4.5 4.5 较深紫红色,紫苏味较浓
12.5 4.7 4.6 深紫红色,紫苏味较浓
由表2可知,紫苏粉添加量越大,感官评价得分值就
越高,表明汤色越好看,紫苏的香味越浓郁,但如果添
加量过多,由于紫苏粉具有一定吸收性,使颗粒黏性提
高,影响压片效果,容易造成黏冲,并且造成产品成本
提高,所以紫苏粉的添加量选择为7.5%~12.5%为宜,本
试验选紫苏粉的添加量为8%﹑10%﹑12% 3个水平进行后
面的正交优化试验。
2.2 泡腾崩解剂配比的单因素试验
表 3 泡腾剂配比对产气量和溶液pH值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of formula on gas-producing amount of effervescent
agents and solution pH
编号 NaHCO3与柠檬酸的质量比 柠檬酸质量/g CO2体积/mL pH
1 1:0.6 0.0960 13.1 6.24
2 1:0.7 0.1120 14.3 6.03
3 1:0.8 0.1280 17.0 5.76
4 1:0.9 0.1440 17.8 5.62
5 1:1.0 0.1600 18.5 5.42
6 1:1.1 0.1760 19.0 5.19
7 1:1.2 0.1920 19.8 5.06
8 1:1.3 0.2080 20.0 4.80
9 1:1.4 0.2240 20.5 4.60
10 1:1.5 0.2400 22.0 4.50
11 1:1.6 0.2560 22.8 4.43
12 1:1.7 0.2720 23.0 4.30
13 1:1.8 0.2880 22.5 4.21
14 1:1.9 0.3040 22.0 4.07
15 1:2.0 0.3200 22.3 3.97
16 1:2.1 0.3360 22.0 3.89
17 1:2.2 0.3520 21.5 3.77
18 1:2.3 0.3680 21.0 3.69
选择柠檬酸和碳酸氢钠作为泡腾剂,并以一定的比
例合理复配,以达到理想的泡腾效果。从表3可以看出,
当NaHCO3与柠檬酸的质量比在1:1.5~1:2.3之间时,产
气量比较丰富,且pH值为酸性,考虑到产气量和pH值对
口感的综合影响,本试验选NaHCO3与柠檬酸的质量比
为1:1.50﹑1:1.75﹑1:2.00三个水平进行后面的正交优化
试验。
※技术应用 食品科学 2013, Vol.34, No.06 283
2.3 甜味剂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
表 4 甜菊糖甙添加量对泡腾片甜味的影响
Table 4 Effect of addition amount of stevioside on sweet degree of
effervescent tablets
甜菊糖甙添加量/% 甜味分析
1.0 甜味极淡
1.5 甜味很淡
2.0 甜味一般
2.5 较甜
3.0 很甜
3.5 极甜
4.0 甜得发苦
甜味过浓和过淡都会影响口感,给品尝者造
成不适,所以本研究中甜菊糖甙的添加量范围定为
2.0%~3.0%,选取添加量为2.0%﹑2.5%﹑3.0% 3个水平
进行后面的正交优化试验。
2.4 泡腾片配方优化正交试验
表 5 泡腾片配方优化正交试验设计表
Table 5 Design of orthogonal tests for the formula optimization of
effervescent tablets
水平 因素
A NaHCO3与柠檬酸的质量比 B紫苏粉添加量/% C甜菊糖甙添加量/%
1 1:1.50 8 2.0
2 1:1.75 10 2.5
3 1:2.00 12 3.0
表 6 泡腾片配方优化正交试验结果
Table 6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s for the formula optimization of
effervescent tablets
编号 A NaHCO3与柠檬酸的质量比
B紫苏粉
添加量/%
C甜菊糖甙
添加量/% 综合评分
1 1 1 1 2.18
2 1 2 2 2.42
3 1 3 3 2.54
4 2 1 2 2.09
5 2 2 3 2.48
6 2 3 1 2.17
7 3 1 3 2.55
8 3 2 1 2.65
9 3 3 2 2.63
K1 7.140 6.819 6.999
K2 6.741 7.551 7.140
K3 7.830 7.341 7.569
k1 2.380 2.273 2.333
k2 2.247 2.517 2.380
k3 2.610 2.447 2.523
R 0.363 0.244 0.190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配方的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表见表5,感官评审结果见表6。由表6极差R分析可知,
各因素对评分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B>C,口感最
优的组合为A3B2C3,即NaHCO3与柠檬酸的质量比1:2,
紫苏粉10%、甜菊糖甙3%。为了改善口感,同时添加
0.6%紫苏香精,一定比例的赤藓糖醇、木糖醇和乳糖。
赤藓糖醇,木糖醇和乳糖同时也可作为泡腾片的填充剂
和稀释剂。
2.5 黏合剂和润滑剂的确定
通过实验发现虽然善达和PVP的黏性很好,但是口
感不好,有令人不舒服的异味;微晶纤维素和乙基纤维
素不是水溶性的,会使溶液产生浑浊;低聚异麦芽糖﹑
阿拉伯胶浆和麦芽糊精的黏性很好,但容易吸潮,使压
片时黏冲很严重。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水溶性
黏合剂,黏性很好,不会给泡腾片带来异味,且能有效
减少黏冲现象。综上所述,本实验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
素(HPMC)的水溶液作为黏合剂,质量分数为10%。
硬脂酸镁﹑微粉硅胶为非水溶性的润滑剂,泡腾片
在水中溶解时水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薄膜,且有混浊,影
响了溶液的澄清度,不宜采用。水溶性润滑剂PEG8000
润滑性优良,且无异味,所以本实验选用PEG8000作为
润滑剂,添加量为3%,压片后片剂外表光洁﹑完整且不
易黏冲。
2.6 泡腾片质量检测结果
按照最佳配方,制备了大量的紫苏泡腾片成品,并
对其进行了质量检测,指标分别为硬度﹑产气量﹑崩解
时间﹑脆碎度和pH值。经分析,上述所制得的紫苏泡腾
片的平均片质量为2.2659g,呈直径为1cm表面光洁的圆
形片剂,表面呈现紫色和白色的斑点;pH3.75、产气量
82mL、崩解时间 261s;平均硬度为57N、脆碎度0.72%。
3 讨 论
本实验以从盐浸紫苏叶中提取的紫苏提取物冻干
粉为主要原料研制成了紫苏泡腾片,泡腾片制作工艺
选择酸碱分开湿法制粒法。制取紫苏泡腾片的最优配方
为NaHCO3与柠檬酸的质量比1:2、紫苏粉添加量10%,
甜菊糖苷添加量3%。为了改善口感,同时添加0.6%紫
苏香精,一定比例的赤藓糖醇,木糖醇和乳糖。以10%
HPMC水溶液作为黏合剂,3% PEG8000作为润滑剂。该
工艺操作简单方便,不易黏冲,能顺利出片,具有一定
的实用性。
产品从外观来看,泡腾片表面光滑﹑片剂完整﹑硬
度适中,有紫色和白色的斑点。这是由于紫苏粉在碱性
条件下,里面所含的花青素会变成绿色,所以紫苏粉只
能添加到酸粒中造成的。为了解决花片的问题,可以考
虑采取向碱粒中添加一定量的紫色食用色素,或者给泡
腾片做一个可溶性的包衣。通过此种方法制备的紫苏泡
腾片,泡腾效果较好,投入温水中能在5min内完全崩
解,溶解后的溶液呈紫色,有紫苏特有的香气,且由于
崩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部分溶解于水中,使饮料入口时
284 2013, Vol.34, No.06 食品科学 ※技术应用
有汽水的口感,有一定的刹口感。
紫苏营养丰富,有一定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本实验
在保证泡腾性能基础上,尽量保留紫苏特有的风味,口
味独特,酸甜可口,是“泡腾一族”很好的保健饮料。
该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 赵存梅, 朱世斌. 药物泡腾剂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5-13.
[2] 史晓蓉, 李海丽. 紫苏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14): 66-67.
[3] 张洪, 黄建韶, 赵东海. 紫苏营养成分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 2006,
22(2): 41-43.
[4] 王春燕, 刘爱文, 陈忻, 等. 超声波法提取紫苏中迷迭香酸条件的研
究[J]. 2010, 37(11): 41-55.
[5] NARIYUKI I. Anthoeyanins and flavones in leaves and seeds of
Perilla plant[J]. Agric Biol Chem, 1981, 45(8): 1855-1860.
[6] 宋家乐. 紫苏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保
护作用[J]. 食品科技, 2011, 36(5): 187-190.
[7] GUO R, PITTLER M H, ERNST E. Herbal medic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a systematic review[J]. Annals of Allergy
Asthma and Immunology, 2007, 99(6): 483-595.
[8] 刘娟, 雷焱霖, 唐友红, 等. 紫苏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紫苏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7): 1768-1769.
[9] KAWAHATA T, OTAKE T, MORI H, et al. A novel substance
purified from Perilla frutescens Britton inhibits an early stage of
HIV-1 replication without blocking viral adsorption[J]. Antiviral
Chemistry and Chemotherapy, 2002, 13(5): 283-288.
[10] YAMASAKI K, NAKANO M, KAWAHATA T, et al. Anti- HIV-1
activity of herbs in Labiatae[J].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998, 21(8): 829-833.
[11] YAMAMOTO H, OGAWA 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Perilla
seed polyphenols against oral pathogenic bacteria[J].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2, 66(4): 921-924.
[12] BANNO N, AKIHISA T, TOKUDA H, et al. Triterpene acids from the
leaves of Perilla frutescens and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tumor-
promoting effects[J].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4, 68(1): 85-90.
[13] UEDA H, YAMAZAKI C, YAMAZAKI M. Inhibitory effect of
Perilla leaf extract and luteolin on mouse skin tumor promotion[J].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03, 26(4): 560-563.
[14] 于晶, 邱宇虹, 邹凤玉. 中药口服泡腾片的制备工艺[J]. 中国现代中
药, 2006, 8(4): 33; 36.
[15] 田秀峰, 边宝林.中药泡腾片及工艺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
2004(7): 624-627.
[16] 宿迷菊, 毛志方, 施海根, 等. 抹茶泡腾片的研制[J]. 中国茶叶加工,
2009(3): 16-19.
[17] 胡中慧. 蔷薇红景天泡腾片的研究[D]. 乌鲁木齐: 新疆医科大学,
2003.
[18] 胡林水, 郑珺, 邵胜荣. 银杏叶提取物泡腾片的研制及质量考察[J].
中药材, 2005, 28(1): 52-54.
[19] 邱洪冰, 吴一华. 甜菊糖甙在食品饮料工业中的应用[J]. 饮料工业,
2010, 13(3): 38-40.
[20] 傅朝美, 王世宇. 药用辅料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90-105.
[21] 熊科. 天然胡萝卜素提取及制备相关产品的工艺技术研究[D]. 武
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8.
[22] 赵存梅, 朱世斌. 药物泡腾剂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18-41.
[23] 崔德福. 药剂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