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江西农业学报 2015,27(1) :28 ~ 31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海南槟榔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
朱 辉,宋薇薇,余凤玉,刘 丽,覃伟权*
收稿日期:2014 - 07 - 11
基金项目:海南省重大项目“南药、黎药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ZDZX2013008) ;海南省重点项目“棕榈植物病虫害远程便捷识别系统的
开发及应用研究”(ZDXM20130049)。
作者简介:朱辉(1983─) ,男,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槟榔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研究。* 通讯作者:覃伟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椰子研究所、海南省热带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 文昌 571339)
摘 要:研究了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症状及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并分析了病原菌的 rDNA - ITS 序列。结果表
明:从海南槟榔的 5 个主要栽培区采集的 26 份病样中均获得了相似的分离物;病原菌分生孢子长卵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为
(12. 0 ~ 21. 3)μm ×(3. 5 ~ 6. 0)μm,经回接后形成的症状与田间典型症状一致;病原菌在系统进化树上与胶孢炭疽菌处在
同一分支,同源性达 100%。综合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和 rDNA - ITS区段的分析结果,将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病原鉴
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关键词:槟榔;炭疽病;病原菌;鉴定;rDNA - ITS序列
中图分类号:S763. 729.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 8581(2015)01 - 0028 - 04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 of Arecanut Anthracnose in Hainan
ZHU Hui,SONG Wei - wei,YU Feng - yu,LIU Li,QIN Wei - quan*
(Coconut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inan Key Laboratory for Biology of Tropical Oil Crops,Wenchang 571339,China)
Abstract:The symptoms of arecanut anthracnose in Hainan as well a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genicity of
pathogen of this disease were studied,and the ribosomal DNA - ITS sequence of this pathogen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imilar isolates were all obtained from 26 diseased arecanu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5 main cultivating regions of Hainan;the
conidia of this pathogen were oval or cylindrical,and their size was (12. 0 ~ 21. 3)μm ×(3. 5 ~ 6. 0)μm;after being inoculated,
this pathogen caused the same symptoms as the typical symptoms in field diseased samples;the pathogen was in the same branch
with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in phylogenetic tree,and the homology of this two reached 100% . According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athogenicity and rDNA - ITS sequence of the pathogen of arecanut anthracnose in Hainan,it was identified as Col-
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Key words:Arecanut;Anthracnose;Pathogen;Identification;rDNA - ITS sequence
槟榔(Areca catechu L.)属棕榈科木本植物,原产
于东南亚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主产于印度和巴基斯
坦。槟榔在我国已有 1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除了作为
热带地区绿化观赏植物外,还是我国重要的南药植物
之一,其果实、种子、果皮、花均可入药,为“四大南药”
之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海南省为我国槟榔
的主产区,其总产量占我国大陆槟榔总产量的 95%以
上。截止至 2013 年底,海南槟榔种植面积已达 87000
hm2,收获面积达 56000 hm2,槟榔产值达 36 亿元,槟榔
种植产业已成为海南省热带作物中排名第二的支柱产
业,是海南 50 多万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槟榔炭
疽病是槟榔生产上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可造成幼苗
生长衰退,甚至死亡;成龄结果树的叶片、花序、果实等
也可染病,感病后落花落果,产量大幅下降。近年来随
着槟榔种植面积的持续增加,炭疽病的发生为害日益
加重,部分地区发病率可达 90%,严重影响了槟榔的产
量和品质。为了明确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病原,为该病
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开展更为有效的防治工作,
笔者对海南槟榔炭疽病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利用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 rDNA - ITS 区段的
序列测定分析,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
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 1 病害调查与病样采集
2013 年 2 ~ 12 月,对海南琼海、万宁、陵水、三亚、
琼中等 5 个市(县)的槟榔栽培基地炭疽病的发生和为
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田间发病植株的叶片、果实的症
状进行观察、记录和拍照,并采集样本。
1. 2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
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1]分离病原菌。选取具有
典型症状的发病槟榔叶片和果实,将病健交界处的组
织切成 3 mm ×3 mm的小块,先浸入 70%的酒精 1 ~ 3
min,再用 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 1 min,用灭菌蒸馏水
冲洗 3 次后置于 PDA 平板上,每皿接 2 个点,在 25 ℃
培养箱内培养,经单孢分离获得纯化菌株,转接入斜面
后 4 ℃保存备用。
1. 3 致病性测定
采用离体组织接种法。将病原菌在 PDA 平板上
25℃下培养 7 d后,用直径为 6 mm的打孔器在菌落的
边缘打取菌饼。选取完全展开、健康完好的“热研 1
号”槟榔离体叶片,表面消毒后设划伤和非划伤 2 个处
理进行接种;以同样大小的 PDA 培养基块做对照,在
25 ℃持续光照条件下保湿培养。3 d 后移去病原菌菌
丝块和培养基块,间隔 1 ~ 2 d 观察 1 次离体叶片的发
病情况。从叶片病斑上重新分离病原菌,观察其分生
孢子的形状及菌落特征,并与接种菌株进行比较。
1. 4 病原菌形态学的特征观察
将病原菌接种于 PDA平板上,在 25 ℃下培养。从
第 2 天开始每日观察记载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
颜色,气生菌丝的疏密程度等;7 d 后观测病原菌的形
态特征,包括菌丝的颜色、分隔情况,分生孢子的形态、
数量和大小等。
1. 5 病原菌 rDNA - ITS序列的扩增与分析
1. 5. 1 病原菌核酸的提取 采用 PD(马铃薯 200 g、
葡萄糖 20 g、蒸馏水 1000 mL)培养基培养病原菌的菌
丝,经 25 ℃、120 r /min振荡培养 6 d 后过滤收集菌丝
体,经低温干燥处理后置 - 70 ℃冰箱中保存。核酸提
取参考 Lee等[2]的方法并加以改进;提取获得的基因
组 DNA经电泳检测和浓度测定后,被稀释至约 15 ng /
μL,备用。
1. 5. 2 rDNA - ITS 区段的扩增与序列测定 应用真
菌 rDNA - ITS 区通用引物对(ITS1 / ITS4)扩增病原菌
的转录间隔区和 5. 8S rRNA区段[3]。PCR扩增采用如
下 50 μL 反应体系:10 × PCR buffer 5 μL、MgCl2 4. 0
μL、dNTP 1. 0 μL、ITS1 和 ITS4 引物各 2. 0 μL、DNA聚
合酶 0. 5 μL、模板 DNA溶液 2 μL,加超纯水至 50 μL。
PCR扩增反应条件为:94 ℃变性 5 min,94 ℃变性 40
s,52 ℃退火 1 min,72 ℃延长 1 min,共 32 个循环;最后
72 ℃延长 8 min。PCR产物经凝胶电泳检测后,直接交
由上海英骏生物公司进行序列测定。
1. 5. 3 病原菌 rDNA - ITS 序列的同源性比较 将所
测序列与 GenBank 核酸数据库中相关菌株的序列进行
相似性比对,即应用 ClustalX 2. 1 软件将病原菌的 rD-
NA - ITS序列与 GenBank 中 11 个炭疽菌属真菌的对
应序列进行相似性比对;应用 Mega 6. 06 软件,采用邻
近相邻法(Neighbour - Joining,NJ),以 1000 为重复值
进行 Bootstrap检验,构建系统进化树。
2 结果与分析
2. 1 槟榔炭疽病的危害与症状特点
槟榔炭疽病在海南主要槟榔种植区均有发生,严
重发病的槟榔园病叶率可达 85% ~ 90%,幼苗和成龄
槟榔树均可受害。在高温高湿的 8 ~ 10 月份,该病危
害最为严重。发病初期叶片呈现暗绿色水渍状小圆
斑,随后变褐色,边缘有黄晕。随后病斑进一步扩展,
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长 0. 5 ~ 20. 0
cm,病斑中央变褐色,边缘黑褐色;发病后期叶片病斑
累累(图 1),病部表面产生少量小黑粒,重病叶片整体
变褐枯死;幼芽受害后腐烂或枯萎。青果感病后,果皮
表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斑黑色凹陷。成熟果
实上的病斑近圆形,褐色、凹陷;病斑进一步扩展,使果
实腐烂。
图 1 槟榔炭疽病病叶的受害症状
2. 2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结果
从海南槟榔的主要栽培区共采集了 26 个炭疽病
样本,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在 25 ℃下培养 3
d后,各样本均分离到近似的白色绒毛状的菌落,随后
菌落颜色加深,后期长出橘红色孢子团;采用单孢分离
技术共获得了 15 个来自不同采集地的病原菌纯培养
菌株,编码为 BLTJ01 ~ BLTJ15。
2. 3 病原菌的致病性
将纯化获得的各个菌株再次接种到无病的槟榔叶
片上,15 d后,接种叶片全部发病,有伤口的叶片发病
明显,观察到的症状与田间相同;无伤口的叶片发病较
轻;对照不发病。对发病部位进行病原菌再次分离,获
得与原始菌株基本相似的分离物。按照柯赫氏法则,
证实了所得分离物为槟榔炭疽病的病原菌。
2. 4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结果
获得的 15 个病原菌菌株的培养性状基本一致,能
够在 PDA培养基上良好生长,菌丝绒毛状,初为白色,
后转为灰白色。菌落圆形或近圆形,灰白至浅暗绿色,
正面呈现微弱同心轮纹,在培养后期可看见大量明显
的桔红色分生孢子团。
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无刚毛,呈盘形,大小为 73 ~
262 μm;分生孢子圆柱形或长卵圆形,单细胞,无色,内
921 期 朱辉等:海南槟榔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
部含两个油球,大小为(12. 0 ~ 21. 3)μm ×(3. 5 ~ 6. 0)
μm(图 2)。
图 2 槟榔炭疽病菌的分生孢子
根据病原菌的致病性、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依据
柯赫氏法则,参照 Sutton[4]的分类标准,将海南槟榔炭
疽病的病原初步鉴定为胶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c.。
2. 5 病原菌 rDNA - ITS 的序列分析与同源性比较
结果
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原菌的归属,本研究对所获菌
株 BLTJ01 的 rDNA - ITS 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同源性分
析比较。利用真菌通用引物 ITS1 / ITS4 对菌株 BLTJ01
的 rDNA - ITS区进行扩增,获得了约 600 bp 大小的单
一条带。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条带全长 574 bp (Gen-
Bank登录号:KJ719315)。将该段序列在 GenBank 中
进行 BLAST分析,发现其与炭疽菌属真菌的同源性最
高,其中与胶孢炭疽菌或其有性态围小丛壳的 ITS 序
列同源性为 99% ~100%。
利用 ClustalX软件将序列进行匹配排列,进一步
应用 Mega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构建分子系统进化
树。结果(图 3)表明,菌株 BLTJ01 与 GenBank 中胶孢
炭疽菌(GenBank 登录号:GQ120479)同处系统发育树
的一个分支,遗传距离最近;其与胶孢炭疽菌的其它菌
株(GenBank 登录号:GU066671、KC010549、KC816040)
或围小丛壳菌(GenBank 登录号:AB218991)的遗传关系
也较近;与炭疽菌属内其它真菌的遗传关系较远。
综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 rDNA - ITS 序列分析结
果,将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
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图 3 基于菌株 BLTJ01 和其它炭疽菌属真菌 rDNA - ITS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3 结论与讨论
炭疽菌是一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植物病原
菌,该类病原物由于形态相似、种间差异微小、分类特
征不稳定等原因,通过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对其进
行鉴定难度较大[5]。近年来,从分子水平上对真菌进
行鉴定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普遍关
注。转录间隔区(ITS)是介于 18S rDNA、5. 8S rDNA和
28S rDNA 之间的区域,由于进化速度较快,炭疽菌属
种之间的 ITS 序列存在着较为丰富的变异,而种内不
同菌株之间变异极小,极其保守[6 - 7]。因此该区域为
开展真菌系统发育、分类鉴定和分子检测等方面的研
究提供了较好的指标[8]。
本研究将引起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胶
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 ,这与 Hegde 等报道的印
度槟榔炭疽病的病原相同[9],与黄朝豪等报道的海南
槟榔炭疽病的病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p.)在形态
特征上基本一致[10],但本研究并未发现在分生孢子盘
周围产生刚毛,这可能与培养基、温湿度等环境条件的
不同有关。
本研究通过对海南槟榔炭疽菌 rDNA - ITS 序列进
行测定和分析,从 DNA水平上将引起海南槟榔炭疽病
03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27 卷
的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进一步为形态学鉴定结果
提供了佐证,为开展该病害的防治和发生规律研究提
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22 - 125.
[2]Lee S B,Taylor J W. Isolation of DNA from fungal mycelia and
single spores[C]/ / Innis M A,Gelfand D H,Sninsky J J,et
al. PCR protocols:a guide to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0:282 - 287.
[3]White T J,Bruns T,Lees S,et al. Amplification and direct se-
quencing on fungal ribosomal genes for phylogenetics[C]/ / Innis
M A,Gelfand D H,Sninsky J J,et al. PCR protocols:a guide
to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San Diego:Academic Press,
1990:315.
[4] Sutton B C. The Coelomycetes[M]. England:CMI Kew,
1980:523 - 537.
[5]Thaung M M. Coelomycetes systematic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lletotrichum[J]. Mycoscience,2008,49(6):345 - 350.
[6]Bailey J A,Nash C,Morgan L W,et al. Molecular taxonomy of
Colletotrichum species causing anthracnose on the Malvaceae
[J]. Phytopathology,1996,86(10) :1076 - 1083.
[7]Pedro V,Martínez C,Eladio B,et al. Identification of Colleto-
trichum species responsible for anthracnose of strawberry based
on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of the ribosomal region[J].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2000,189(1) :97 - 101.
[8]Chen Y Q,Wang N,Qu L H,et al. Determination of the ana-
morph of Cordyceps sinensis inferre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ribo-
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and 5. 8S rDNA[J].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2001,29 (6) :597
- 607.
[9]Hegde Y R,Hegde R K. Studies on anthracnose of arecanut
(Areca catechu L.) caused by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Penz. and Sacc[J]. Plant Pathology Newsletter,4:
24 - 27.
[10]黄朝豪,狄榕,马遥燕.海南槟榔炭疽病发生的初步调查及
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1986(3) :49 - 50.
(责任编辑:黄荣华
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
)
(上接第 27 页)
[21]张艳欣,王林海,黎冬华,等.芝麻耐湿性 QTL 定位及优异
耐湿基因资源挖掘[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3) :422
- 430.
[22]孟凡庭,贾东坡,刘华山,等. 渍涝对芝麻幼苗叶片中有机
物质含量及水分状态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41(4) :374 - 376.
[23]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0.
[24]周广生,朱旭彤. 湿害后小麦生理变化与品种耐湿性的关
系[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7):777 - 783.
[25]田治国,王飞,张文娥,等. 万寿菊属不同品种初花期抗旱
特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1,31(7) :1390 - 1399.
[26]钟希琼,林丽超,梁火娣.逆境下植物组织伤害程度测定方
法———电导法的改进[J].生物学杂志,2003,20(1) :45.
[27]汪军成,孟亚雄,徐先良,等. 大麦苗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4) :135 - 143.
[28]张军,吴秀宁,鲁敏,等. 拔节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理特
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4,29(1) :129 - 134.
[29]宋丰萍,胡立勇,周广生,等. 渍水时间对油菜生长及产量
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0,36(1) :170 - 176.
[30]桑建荣,李疆. 干旱荒漠区核果类果树叶片水分生理特性
初步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3,26(4) :52 - 57.
[31]孔艳菊,孙明高,魏海霞,等. 土壤盐分及干旱胁迫对皂角
幼苗生长和叶片保水力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30(1):39 - 44.
[32]Kulkarni V V. Studies on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with parti-
cular reference to development of male sterility in sesame(Ses-
amum indicum L.) [D]. Dharwad: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India,2006.
[33] Nimmakayala P,Perumal R,Mulpuri S,et al. Sesamum/ /
Kole C. Wild Corp Relatives:Genomic and Breeding Resources
Oilseeds[C]. 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 - Verlag Press,
2011:261 - 273.
[34]张海洋,苗红梅,张体德,等. 芝麻栽培种与野生种(Sesa-
mum schinzianum Asch,Sesamum radiatum Schum & Thonn)
种间杂交后代的生物学特性[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
(19) :3965 - 3977.
(责任编辑:周 军)
131 期 朱辉等:海南槟榔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