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壳聚糖辅助下火炬树修复铅污染土壤潜力及其生长



全 文 :·试验研究· 北方园艺 2010(14):34~ 38
第一作者简介:陆秀君(1966-),女 ,博士 ,教授 ,现从事苗木栽培及
污染的生理生态研究工作。E-mail:luxiujun1993@sina.com。
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2125);辽宁省百千
万人才资助项目(2008921057)。
收稿日期:2010-04-16
壳聚糖辅助下火炬树修复铅污染土壤潜力及其生长
陆秀 君1 , 刁 诚轩1 , 邹永田2 , 黄桂 凤3
(1.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1;2.抚顺市清源县湾甸子镇林业站 ,辽宁清源 113311;
3.沈阳市绿化管理处 ,辽宁沈阳 110016)
  摘 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火炬树(Rhus typhina)在土壤铅浓度分别为 900 、1 200、1 800
mg/kg ,壳聚糖浓度分别为 0、2.5 、5 、7.5 mmol/kg时的生长及其修复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浓度
的铅处理对火炬树出苗率 、苗高和地茎的生长均造成了抑制 ,并随着土壤铅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
增大。在有壳聚糖辅助下 ,对苗高和地茎的抑制效果更强。不同土壤铅浓度间 ,火炬树体内铅的
积累量随土壤铅含量的增加而显著的增加;相同土壤铅浓度间 ,火炬树体内铅的积累量随壳聚糖
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土壤铅浓度为1 800 mg/kg ,壳聚糖浓度为 7.5 mmol/kg 时 ,火炬树地上
部分对铅的积累量最大 ,达到 339.6μg/g 。而铅积累总量在土壤铅浓度为 1 200 mg/kg ,壳聚糖
浓度为 5 mmol/kg时达到最大 ,约为 1 109.97μg/株 ,火炬树能正常生长 ,积累效果最理想。
关键词:铅;火炬树;壳聚糖;植物修复
中图分类号:S 791.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0)14-0034-05
  铅是对动植物危害较大的金属元素之一。受铅污
染的土壤 ,不但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还能引起人的各
种生理异常[ 1-2] 。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近
年来被国内外学者所广泛重视[ 3-5] 。但目前发现自然界
能够富集铅的超量积累植物只有少数几种 ,并且它们有
很强的地域性 ,生长速度慢 ,植株矮小 ,干物质积累量
低 ,给生产实践带来很大困难[ 6] 。诱导植物提取法是利
用螯合剂来促进植物吸收、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的修复
方法。该法通过螯合剂的诱导能提高一些对重金属本
不具有超量积累特性植物的耐重金属能力 ,可极大地扩
大土壤修复植物的品种 ,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
率[ 7] 。在所有螯合剂中 ,发现EDTA 诱导对铅的植物提
取效率最高。不同螯合剂对土壤铅解吸效率为EDTA>
HEDTA >DTPA >EG TA >EDDHA[ 8] 。Blay lock
等研究表明 , 铅的最适螯合剂为 EDTA 。陈亚华等
研究 EDTA辅助下油菜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潜力结果
表明 ,EDTA能显著增加土壤铅的水溶性 ,提高油菜
地上部铅含量。刘建敏等研究 EDTA 对铅污染土壤
上芥菜生长及铅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EDTA
处理 14 d芥菜地上部和根系铅积累量都比不加 ED-
TA的对照明显增加。但 EDTA 在促进植物吸收铅
的同时也释放了土壤中大量的铅 ,增加了铅的流动
性 ,易对环境造成潜在的二次危害[ 9] 。壳聚糖是一种
天然高分子有机物 ,具有较强的螯合吸附能力 ,且能
够被植物吸收利用 ,在环境中易降解 ,在诱导植物修
复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刘良栋等研究壳聚糖辅助下
玉米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结果表明 ,壳聚糖施加后能
较大的提高玉米对土壤中铅的吸收从而达到修复效
果;杨智宽等通过向含铅土壤中加入新型壳聚糖衍生
物(SCTA-I)的试验结果表明 ,SCTA-I 加入能增加玉
米对铅的吸收量 ,促进植物对铅的积累 ,提高土壤植
物修复的效率。目前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促进
剂应用到植物修复的研究还很少 ,应用到木本植物的
更少[ 10] 。该研究以天然螯合剂壳聚糖为促进剂 ,以
北方地区广泛栽植的火炬树(Rhus typhina)为研究
对象 ,对壳聚糖辅助下火炬树修复铅污染土壤的能力
进行探究 ,为木本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提供参考和依
据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土壤采自沈阳市东陵区一菜圃地表层土(1
~ 20 cm),经自然风干 ,过 80 目筛 ,用于装盆培养 。
火炬树种子采自沈阳农业大学校园内生长良好的 8
~ 10 a生树木 。种子调制后 ,用 80 ~ 90℃热水烫种 ,
34
北方园艺 2010(14):34 ~ 38 ·试验研究 ·
于 15 ~ 20℃湿沙中层积催芽。配制土壤所用药品:
Pb(NO 3)2 分析纯 , KH2 PO 4 分析纯 , CO(NH2)2 分
析纯 ,壳聚糖。
  表 1    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Table 1  S om e physico-chemical p ropert ies of experimental soil
有机质O rganic mat ter
/ g·kg-1
全氮 To tal nitrog en
/g ·kg -1
水解氮 Hydroly ze nit ro gen
/g ·kg-1
全磷 To ta l phosphorus
/g·kg-1
速效磷 Available pho spho rus
/ mg·kg -1
速效钾A vailable po tassium
/ g·kg-1
7.5 0.71 0.15 0.44 11.92 0.18
1.2 试验设计
土壤设置 3个铅处理水平:以 Pb(NO 3)2 溶液加
入土壤中的铅浓度分别为 900 、1 200 、1 800 mg/kg 。
以 KH 2PO 4 溶液的形式施入基肥(P 2O 5 :0.1 g/kg;
K2O:0.75 g/kg)。在各铅处理土壤中补加尿素(CO
(NH 2)2),使土壤中氮含量均为0.15 g/kg ,处理后的
土壤风干后备用 。
将 3种水平的铅处理土壤各分装 12 盆(直径×
高为 15 cm×18 cm),每盆装土 3 kg ,同时设置 3组
(每组 4盆)不加铅的土壤为对照 ,用于与各铅处理进
行出苗率的比较 。2009 年 4月 ,将催芽后的火炬树
种子直接播入各盆内 ,每盆播种 50粒 ,待种子萌发 1
周后间苗 ,每盆留苗 6株。幼苗生长 90 d后 ,将相同
铅处理浓度(12盆)再分成 4组(每组 3 盆),在每个
铅处理水平下分别加入浓度为 0 、2.5 、5 、7.5 mmol/
kg 的壳聚糖(表 2)。未施壳聚糖之前 ,每天加去离
子水 150 mL ,保持土壤湿润度为田间持水量的 60%
左右。施加壳聚糖时 ,向含铅土壤中 1次直接加入对
应浓度的壳聚糖溶液 50 mL/kg ,代替当天的浇水过
程 。火炬树种子播入各盆萌发 1周后 ,记录各处理下
的出苗率;幼苗生长 90 d后(施加壳聚糖前)测定各
铅处理下火炬树的苗高和地茎;施加壳聚糖 20 d 后
再次测量其苗高和地茎 ,并取根 、茎和叶烘干 ,测定其
含铅量 。
  表 2 火炬树提取土壤铅试验方案
  Table 2 Experimental design of Rhus ty phina remediat ion to soil Pb
因素 F acto r 编号 Number
A-1 A-2 A-3 A-4 B-1 B-2 B-3 B-4 C-1 C-2 C-3 C-4
土壤含铅量 Pb content in so il/mg ·kg -1 900 900 900 9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800 1 800 1 800 1 800
壳聚糖含量 Chi tosan content/mmol·kg-1 0 2.5 5 7.5 0 2.5 5 7.5 0 2.5 5 7.5
1.3 试验方法
1.3.1 土壤理化性质  速效磷含量采用 NaHCO 3
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全磷含量采用 H 2SO 4-
HClO 4 分解-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有机质含量采用
重铬酸钾容重法测定;水解氮含量采用碱解扩散法测
定;全氮含量采用 H 2SO 4-HClO 4 消煮-奈氏比色法
测定;速效钾含量采用 NH 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测
定[ 11] 。
1.3.2 植物及土壤样品铅含量测定 植物样品用去
离子水洗清 , 105℃烘干 ,与土壤样品分别研磨过 80
目筛 。用 V(HNO 3)∶V(HCIO4)=3∶1 的混合液
加盖浸泡过夜后 ,在温度为 230℃的消煮炉上消煮 ,
至消化液呈无色透明 ,放冷将试样消化液洗入50 mL容
量瓶中 ,用Varian原子吸收 AA240测定铅元素含量。采
用Excel和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壳聚糖处理前后火炬树的生长状况
2.1.1 火炬树出苗率 火炬树种子在 3种铅含量土壤
A 、B和 C上均能出苗 ,出苗率分别为 86.83%、75.67%
和66.5%,与之对应的3组对照种子的平均出苗率分别
为 100%、98%和100%,说明不同浓度的铅对火炬树种
子的萌发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随着土壤铅含量的增加抑
制作用增强。
2.1.2 壳聚糖处理前后火炬树苗高 、地茎和生物量的变
化 火炬树种子萌发后至幼苗生长 3个月时 ,地上部均
未出现肉眼可见的伤害症状(如萎蔫 、失绿和坏死斑点
等),但苗高与地茎出现了不同的差异。各处理幼苗长
势如表 3所示。重金属毒害植物的症状之一是通过抑
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使其矮化。由表3可知 ,火炬
树生长 3个月后 ,壳聚糖处理前 ,3种铅含量土壤 A 、B
和C的平均苗高分别为21.09 、18.2、14.47 cm ,平均地茎
分别为 5.74、5.19 、4.08 mm ,说明在土壤含铅量不同的
各处理水平下 ,苗高和地茎的生长均差异显著。土壤含
铅量相同的各处理间 ,苗高和地茎的生长均无明显差
异。壳聚糖处理后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板结。苗高的
生长和叶片外观随着壳聚糖施加量的不同在各组内和
组间呈现了不同的变化。壳聚糖施加后的第 9天 ,处理
B-4的幼苗叶片呈现轻微的失绿发黄。在 C组土壤上 ,
各壳聚糖处理下的幼苗均出现了失绿发黄和坏死斑点。
高浓度壳聚糖处理下的幼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如表3
35
·试验研究· 北方园艺 2010(14):34~ 38
中8月30日苗高所示。与8月9日的苗高相比 ,土壤含
铅量相同的各处理间 ,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大 ,苗高长
势有显著差异 ,其增值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说明壳聚
糖的施加对火炬树的苗高产生了影响。在土壤含铅量
不同的各处理下 ,随着土壤铅含量的增加 ,苗高长势呈
现显著差异 ,苗高增值呈现降低的趋势 ,说明土壤铅浓
度对苗高的生长也产生了抑制作用。对于地茎而言 ,土
壤含铅量相同的各处理间 ,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地茎的
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在土壤含铅量不同的各处理下 ,
随着土壤铅含量的增加 ,地茎生长差异显著。
  表 3 不同的铅和壳聚糖水平对火炬树苗高 、地茎和生物量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s of lead and chitosan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he plant height ,
diameter grow th process , the shoot dry weight and root dry w eight of Rhus typhina
试号 Number
项目 Item
8月 9日 8月30日
苗高 Seedling
height/ cm
地茎 Ground
diameter/ mm
苗高 Seedling
height/ cm
地茎 Ground
diameter/ mm
地上干重 Aboveground
dry weight/g
地下干重 Underg round
dry weight/g
A A-1 21.46a 5.85a 23.99a(a) 6.16a(a) 3.31a(a) 1.85a(a)
A-2 20.81a 5.72a 22.84a(b) 5.98a(a) 2.82a(b) 1.76a(b)
A-3 21.15a 5.69a 22.35a(c) 5.88a(a) 2.72a(b) 1.72a(b)
A-4 20.95a 5.7a 22.03a(d) 5.46a(a) 2.48a(b) 1.69a(b)
B B-1 19.32b 5.31b 20.87b(a) 5.46b(a) 3.05b(a) 1.81b(a)
B-2 18.37b 5.3b 19.6b(b) 5.4b(a) 2.23b(b) 1.63b(b)
B-3 17.71b 5.3b 18.75b(c) 5.39b(a) 2.15b(b) 1.61b(b)
B-4 17.42b 4.86b 18.45b(d) 4.93b(a) 1.95b(b) 1.56b(b)
C C-1 15.54c 4.1c 16.78c(a) 4.18c(a) 2.81c(a) 1.78c(a)
C-2 14.75c 4.1c 15.6c(b) 4.15c(a) 1.72c(b) 1.52c(b)
C-3 13.87c 3.94c 14.73c(c) 4.07c(a) 1.63c(b) 1.49c(b)
C-4 13.72c 4.16c 14.45c(d) 4.2c(a) 1.42c(b) 1.44c(b)
  注:表中数据采用 S-N-K(S)法统计 ,同一列中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括号外的字母表示土壤之间 ,括号内的字母表示壳聚糖之间。
No tes:Using S-N-K(S)standard , small letter expresses P<0.05 leve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reatments in the same co lumn are indicated by different letters, letters outside
the brackets showed between the soil , letters within the brackets showed between the chitosan.
  对受试含铅土壤进行壳聚糖处理后 ,火炬树地上与
地下部位的生长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在含铅量
相同的土壤上 ,添加不同浓度的壳聚糖使地上部和地下
部干重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 ,并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升
高 ,各处理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
但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土壤含铅
量不同的 3种土壤上 ,地上部与地下部降低的干重均差
异显著 ,并随着土壤铅含量的增加 ,各处理地上部和地
下部干重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低浓度的铅和壳聚糖
处理 A-2 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减少的最少 ,分别为
0.49、0.09 g;高浓度的铅和壳聚糖处理C-4地上部和地
下部干重减少的最多 ,分别为 1.39、0.34 g 。
2.2 壳聚糖对火炬树铅积累的影响
在含铅土壤中施加壳聚糖20 d后 ,各组内未施壳聚
糖的对照A-1 、B-1和C-1其根部和地上部铅的积累量均
随着土壤中铅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并且根部铅的积累量
均高于地上部分。含铅量相同施加壳聚糖浓度不同的
各处理 ,其根部和地上部铅的积累量均随着壳聚糖浓度
的增加而增大 ,但地上部铅的积累量明显上升并高于根
部。
  土壤含铅量相同时 ,施加不同浓度壳聚糖的各处理
其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铅的积累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
图 1 壳聚糖对不同处理下火炬树
  吸收 Pb的影响(8月 30日)
Fig.1 Effects of Chitosan on Pb concent rations of Rhus
  t yphina in dif ferent t reatments
注:图中数据用 S-N-K(S)法统计,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壳聚糖各
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以下同。
Notes:Using S-N-K(S)standard , small letter expresses P<0.05
level, significant diff erences among treatments in the same column are in-
dicated by different letters , the follow ing same.
升高 ,但各壳聚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 A-2 、A-3和
A-4与对照 A-1相比地上部分铅的积累量显著增高 ,分
别是对照的7.7、8.6 、9.2倍 ,但A-2 、A-3和 A-4之间差
异不显著;B组各处理分别是对照的 9.6 、12 、12.5倍 , 各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C组各处理分别是对照的 8.8、9.4、
9.5倍 , 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上分析表明 ,土壤含
36
北方园艺 2010(14):34 ~ 38 ·试验研究 ·
铅量相同时 ,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大其催化植物地上部
分积累铅的能力也随之增大;土壤含铅量不同时 ,地上
部与地下部铅的积累量均随着土壤铅含量的升高而显
著升高。壳聚糖催化植物地上部分积累铅的效果在 B
组时最好 ,最高的是处理 B-4 ,约为 315.25 μg/g ,为对照
的12.5倍。
总体上而言 ,加入壳聚糖能增加土壤中铅的有效
性 ,提高火炬树地上部铅的积累量。这可能是壳聚糖与
土壤中的铅形成可溶性重金属螯合物 ,增加了土壤中铅
的浓度 ,但在催化植物积累土壤中铅的同时也加剧了对
植物的伤害。Vassil等研究表明 ,植物可以吸收螯合态
的铅并通过木质部向地上部运输积累[ 12] 。所以 ,植物很
可能是直接吸收螯合态的铅并积累在体内[ 13] 。
2.3 土壤含铅量的变化及壳聚糖对火炬树积累铅总量
的影响
从图 2可看出 ,在含铅量相同的土壤上 ,随着壳聚
糖含量的增加 ,各处理下土壤含铅量均成递减的趋势 ,
并且土壤含铅量的变化与植物提取铅含量的变化呈负
相关。当土壤中的铅含量减少时 ,植物体内铅的积累量
随之升高 ,符合植物修复土壤铅污染的规律。
图2 土壤含铅量的变化(8 月30 日)
Fig.2 The changes of the total Pb concent rations
of soil in dif ferent t reatments
  从图3可以看到 ,处理A-2、A-3和A-4与对照A-1相
比铅积累总量显著增高 ,分别是对照的 3.09 、3.32 、3.29
倍 ,但 A-2 、A-3和A-4彼此间差异不显著。火炬树在处
理A-3处铅积累总量最高 ,约为 808.56 μg/株 ,此处植
株生长良好 ,叶片嫩绿 ,未出现肉眼可见的伤害症状;处
理B-2 、B-3和 B-4与对照 B-1相比铅积累总量显著增
高 ,分别是对照的2.45 、3.04、2.97倍 ,B-2 、B-3和 B-4彼
此间差异也不显著。火炬树在处理 B-3处铅积累总量
最高 ,约为1 109.97μg/株。虽然苗高和地茎的生长受
到了一定的抑制 ,但火炬树的叶片未出现肉眼可见的伤
害症状;处理 C-2 、C-3和 C-4与对照C-1相比铅积累总
量显著增高 ,分别是对照的 2.05、2.05 、1.91倍 , C-2、C-3
和C-4彼此间差异不显著。火炬树在处理C-2处铅积累
总量最高 ,约为 1 028.69 μg/株 ,但此处植株的叶片出现
失绿发黄和坏死斑点。从图3还可以看出 ,随着土壤含
铅量和壳聚糖含量的增加 ,各处理下火炬树积累铅的总
量先呈现逐渐递增趋势 ,在 B-3 处达最大值 , 约为
1 109.97μg/株 ,而后 ,随着土壤含铅量和壳聚糖含量的
增加 ,各处理下火炬树积累铅的总量又呈现逐渐递减的
趋势。这与图 1所呈现的火炬树地上部铅的积累量呈
逐渐递增趋势有所不同 ,原因是高浓度的含铅土壤在有
壳聚糖辅助下对火炬树的生长影响较大 ,生物量减小所
致。由此可知 ,加入壳聚糖后能够明显提高火炬树的铅
积累总量 ,但在高浓度的含铅土壤上施加壳聚糖会对火
炬树的生长造成抑制和毒害 ,从而影响火炬树对土壤中
铅的整株提取效果。
图 3 壳聚糖对火炬树提取 Pb 总量的影响(8月30 日)
Fig.3 Effects of chi tosan on the total Pb content of
Rhus ty phina in different t reatments
3 结论与讨论
重金属可抑制种子的萌发 ,其抑制作用随含量和作
用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14] 。未施壳聚糖之前 ,不同浓度的
铅处理对火炬树的出苗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呈现了随
着土壤含铅量增高出苗率减小的趋势 ,这可能与种子酶
活性受到抑制有关。
施加壳聚糖之后 ,各铅处理水平下火炬树的苗高和
地茎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呈现出随着土壤含铅
量的增高 ,苗高和地茎的增量逐渐减少的趋势。这可能
是因为土壤中的铅抑制了火炬树幼苗细胞的分裂和伸
长 ,使其矮化。虽然个别处理下苗木叶片出现了轻微的
失绿发黄甚至是坏死斑点 ,但各组火炬树幼苗均能正常
生长。
壳聚糖施加到含铅土壤中时 ,活化了土壤中的铅并
增加了土壤的生物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 ,施加壳聚糖
20 d后 ,各组内未施壳聚糖的对照其根部铅的积累量均
高于地上部分 ,说明火炬树根部积累铅的能力大于地上
部分 ,这是由于铅在植物体内的活性较低 ,植物吸收土
壤中的铅后大多数被固定在了根部 ,向上运输的较少。
同时 ,含铅量相同施加壳聚糖浓度不同的各处理 ,地上
37
·试验研究· 北方园艺 2010(14):34~ 38
部铅的积累量明显上升并高于根部 ,这是因为壳聚糖加
入后使土壤中的铅活化 ,提高了土壤中铅的浓度 ,螯合
态的铅能直接被根吸收并向上运输[ 15] ,促进了铅从根部
向地上部的迁移 ,使根部积累铅的含量相应减少。
壳聚糖的施加明显的增加了火炬树地上部分对土
壤中铅的积累能力。在土壤铅浓度为 1 800 mg/kg ,壳
聚糖浓度为 7.5 mmol/kg 时 ,火炬树地上部分对铅的积
累量最大 ,达到339.6μg/g 。而积累总量在土壤铅浓度
为1 200 mg/kg ,壳聚糖浓度为 5 mmol/kg时达到最大 ,
约为 1 109.97 μg/株。由于高浓度的含铅土壤施加壳聚
糖后 ,对火炬树的生长有毒害作用 ,在土壤铅浓度为
1 200 mg/kg ,壳聚糖浓度为 5 mmol/kg时 ,火炬树积累
铅的总量最大 ,且此处植株生长良好 ,积累效果最理想。
参考文献
[ 1]  Pastorelli G , Andreottola G , Canziani R , et al.Pilot-plant experiment
w ith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J] .Wat.Sci.and Tech ,1997 ,36(1):43-50.
[ 2]  Sze C ,Wong C , Li X D.Pb contamination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u rban soils in Hong Kong [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4 , 319(1-
3):185-195.
[ 3]  Salt D E, Blaylock M , Kumar N P B A , et al.Phytoremediation:A novel
strategy for the removal of toxic metals f rom the environment using plants
[ J] .Biotechnology , 1995 , 13(5):468-474.
[ 4]  韦朝阳 ,陈同斌.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J] .生
态学报, 2001, 21(7):1196-1203.
[ 5]  Kramea U.Phytoremediation:novel approaches to cleaning up polluted
soil s[ J] .Cu rrent Opinion in Biocheministry , 2005, 16(2):133-141.
[ 6]  陈亚华,李向东 ,刘红云 ,等.EDTA 辅助下油菜修复铅污染土壤的
潜力[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5(4):15-18.
[ 7]  王校常.重金属植物修复-绿色清洁的污染治理技术[ J] .核农学报,
2000 ,14(5):315-320.
[ 8]  Huang J W , Chen J ,Berti W R ,et al.Phytoremediation of Pb contami-
nated soils:role of synthetic chelates in lead phytoext raction [ J] .Environ Sci
Technol ,1997, 31:800-805.
[ 9]  杜连彩.铅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螯合诱导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 J] .潍坊学院学报, 2006, 6(4):88-89.
[ 10] 刘良栋,张伟安 ,舒俊林 ,等.壳聚糖辅助下玉米修复铅污染土壤能
力的研究[ J] .生态毒理学报 ,2006 ,3(1):271-277.
[ 11] 北京林业大学.土壤理化分析实验指导书[M]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2.
[ 12] Vassil A D ,Kapulnik Y , Raskin ,et al.The role of EDTA in lead trans-
port and accumulation by Indian mustard [ J] .Plant Physiol , 1998 , 117:447-
453.
[ 13] Epstein A L , Gussman C D , Blaylock M J , et al.EDTA and Pb-EDTA
accumulation in Brassica juncea grow n inPb-amended soil [ J] .Plant and Soil,
1999 ,208:87-94.
[ 14] 王国娟,陆秀君.不同浓度铅处理对两种木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 J] .辽宁林业科技, 2006, 6(1):11-13.
[ 15] Huang J W , Chen J J ,William R B ,et al.Phytoremediation of lead con-
taminated soils role of synthetic chelates in lead phytoextraction [ J] .Environ
Sci Technol ,1997 ,31:800-805.
The Potential of Rhus typhina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Pb-Contaminated Soils and the Growth with the Aid of Chitosan Addition
LU Xiu-jun1 , DIAO Cheng-xuan1 , ZOU Yong- tian2 ,HUANG Gui-feng3
(1.College of Foresty , Shenyang Ag ricultural University , Shenyang , Liaoning 110161;2.Forestry Station of Qingyuan County Wandianzi
Town , Qingyuan , Liaoning 113311;3.Shenyang Virescence Management Office , Shenyang , Liaoning 110016)
Abstract:A po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of Rhus typhina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Pb-contaminated
soils(total soil Pb concentration 900 ,1 200 ,1 800 mg/kg)and the grow th with the aid of chitosan addition(chitosan con-
centration 0 ,2.5 ,5 , 7.5 mmol/k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germination , the plant height and the diameter
growth process were restrain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Pb concentration.The figures decreased when the Pb concen-
t rations increased.Chitosan addition to soil significantly rest rained the plant height and the diameter growth process.
When the Pb concentrations were different , the figures of total Pb concentration in plant significantly went up when the
Pb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When the Pb concentrations were the same , the figures of total Pb concentration in plant
raised when the chitosa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When concentrations of Pb and chitosan were 1 800 mg/kg and 7.5
mmol/kg , respectively , its shoot Pb concentration was the highest and could reach 339.6μg/g.When concentrations of
Pb and chitosan were 1 200 mg/kg and 5 mmol/kg , respectively , the total Pb concentration in plant was the highest and
could reach 1 109.97μg/plant , and it indicated that , in this t reatment ,Rhus typhina could grow normally and the effects
of accumulation was the best , it may provide a effective soil decontamination strategy.
Keywords:Pb;Rhus typhina;chitosan;phytoremediation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