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铅胁迫对金盏银盘的生长及其根系耐性的影响



全 文 :第 39卷 第 1期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ol.39No.1
2011年 1月 JOURNAL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 Jan.2011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DB3B03);吉林省教育厅重点攻
关项目(200763);长春市科技局星火项目(200710Y04)。
第一作者简介:徐惠风 , 女 , 1965年 6月生 ,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
院 ,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0年 4月 28日。
责任编辑:任 俐。
铅胁迫对金盏银盘的生长及其根系耐性的影响 1)
徐惠风 杨成林 王丽妍 高志新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 , 130118)
  摘 要 通过水培模拟试验 ,在不同质量浓度(5、10、 20、50、100mg· L-1)铅(Pb)处理下 , 研究沼生药用植物
金盏银盘(Bidensbiternata)地上部与根系生物量 、根系长度和根活力 、根系的耐性指数 、体内 Pb的质量分数与分
布。结果表明:Pb处理质量浓度≤20mg· L-1时 , 对金盏银盘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 Pb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 ,生
物量和根长开始下降 ,当 Pb处理质量浓度达 100mg· L-1时 ,其生物量和根长均极显著降低(P<0.01)。 各质量
浓度处理下的金盏银盘根系活力均低于对照 , 且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着 Pb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 ,金
盏银盘体内各部位 Pb质量分数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 ,其中叶和茎的Pb质量分数在 Pb处理质量浓度为 20mg· L-1时达到最大;而根系在Pb处理质量浓度为 10mg· L-1时 Pb质量分数最大,对铅的积累显著 ,质量分数高达 2 080.
89mg· kg-1。在 Pb处理同质量浓度下 , Pb在各部位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根系 、茎 、叶。各处理质量浓度
下的转移系数均小于 0.1。在 Pb处理质量浓度为 10~ 20mg· L-1时 ,金盏银盘的根系耐性指数大于 1.0;随着 Pb
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 ,根系耐性指数降低。
关键词 金盏银盘;铅;吸收;耐性指数;根系
分类号 Q945.78;Q949.783.5LeadStressonGrowthandRootToleranceofBidensbiternata/XuHuifeng, YangChenglin, WangLiyan, GaoZhixin(CollegeofAgronomy, JilinAgriculturalUniversity, Changchun130118, P.R.China)//Journal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2011, 39(1).-52~ 53, 61Shootandrootbiomass, rootlength, rootactivity, roottoleranceindex, contentanddistributionofPbinBidensbiter-
natawerestudiedbyhydroponicssimulationtestunderdifferentPbconcentrations(5, 10, 20, 50, 100mg· L-1).Result
indicatedthatPbsolutioncouldpromoteB.biternatagrowthwhenPbconcentrationwaslessthanorequalto20mg· L-1.BiomassandrootlengthdecreasedwiththeincreaseofPbconcentration, andtheydecreaseddramaticallywhenPbconcen-
trationwas100mg· L-1(P<0.01).RootactivityofB.biternatapretreatedwithvariousconcentrationsofPbwa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 anddecreasedwiththeprolongedtreatmenttime.WithPbconcentrationincreasing, PbcontentineachpartofB.biternatafirstincreasedandthendecreased.Pbcontentsintheleavesandstalksreachedtheirmaximum
valuesatPbconcentrationof20mg· L-1.UndergroundrootsexhibitedthehighestPbcontentatPbconcentrationof10mg·L-1 , anditsaccumulationreached2 080.89mg· kg-1(P<0.01).Atthesameconcentration, thePbcontentinrootswasthehighest, folowedbystemsandleavesinorder.TranslocationfactorofPbforB.biternatawaslessthan0.1.
WhenPbconcentrationrangedfrom10to20mg· L-1 , theroottoleranceindexofB.biternatawasmorethan1.0, andtheindexdecreasedwiththeincreaseofPbconcentration.Keywords Bidensbiternata;Lead;Absorption;Toleranceindex;Rootsystem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 , 重金属污染已经是严峻的环境污染
问题之一。铅(Pb)是一种有毒的环境污染物 , 过量的 Pb进
入环境不仅可在植物体内积累产生毒害作用 , 还可以通过食
物链进入人体 ,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 ,中药材重金属污染现
象已十分严重 ,给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的中药安全带
来了极大危害 ,因此 , 中药材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前全世界共
同关心的课题。
金盏银盘(Bidensbiternata)为菊科(Compositae)鬼针属
(BidensL.)植物 , 1年生沼生草本。以鬼针草类药材入药 ,始
载于《本草拾遗》 , “味苦 、平 、无毒” ,有清热 、解毒 、散瘀 、消肿
的功效。近年来又发现鬼针草有补益 、降血糖 、降血压等作
用 [ 1] 。目前重金属 Pb在植物体内富集特征的研究大多集中
于农作物 [ 2-3] 、草本植物 [ 4]和超富集植物 [ 5-6] , 而对经济作
物 ,特别是中药材的 Pb富集特征研究报道很少。本试验选用
自然滋生的沼生中药植物金盏银盘为研究对象 , 通过水培模
拟方法对其进行不同质量浓度 Pb处理 ,从生物量 、根活力 、体
内 Pb的质量分数与分布和根系的耐性指数等方面进行研究 ,
旨在揭示 Pb对金盏银盘生长的胁迫和体内的迁移富集规律 ,
为中药植物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2008— 2009年 ,每年的 6— 7月份 , 于吉林农业大学人工
沼泽湿地 ,采用室温水培模拟试验的方法 , 取长势一致 、根系
长度相同的金盏银盘植株移栽到室内 , 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
洗净根部泥土 , 再用 1/2Hoagland培养液培养。 1周后 , 取长
势基本一致 、根系长度相同的植株放入处理瓶 , 分别在营养液
中加入醋酸铅配成质量浓度为 5、10、20、50、100mg· L-1的铅
处理液(以 Pb离子质量浓度计)进行处理。设置纯营养液为
对照组 , 每处理重复 3次 ,每隔 3d更换培养液 , 每隔 2d测定
各处理植株根活力 ,并在培养 12d后 ,测定根长 、生物量和根
部与地上部 Pb质量分数。
植物收获后洗净叶片尘土及根表残液 , 测量对照和各处
理根系长度。再将植株分叶 、茎 、根 3部分 , 称其鲜质量 , 再置
于烘箱中 105℃杀青 30min, 85℃烘干 48h, 降至室温分别称
其干质量 ,并留作待测样品。
根活力的测定:采用 TTC法 [ 7] 。根系耐性指数(RT, I)=各处理根系长度 /对照根系长度。
Pb质量分数的测定:称取各部位干样 0.2 ~ 0.4g, 放入
消化管 ,加入 4mL浓 HNO3和 3mLH2O2溶液 , 100℃恒温消
解。待完全消解后 , 取消解液定容 , 用 ZEEnit— 700火焰原子
DOI :10.13759/j.cnki.dlxb.2011.01.002
吸收光谱仪(德国耶拿 Analytik-Jena, AG)测定各样品各部
位中 Pb的质量分数。
转移系数(TF)=植株地上部重金属质量分数 /根部重金属质量分数。
所有数据均为 3 次重复的平均值 , 采用 DPS7.05和
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利用 Duncan新复极差
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质量浓度 Pb处理对金盏银盘生物量的影响
由表 1可知 ,在设置质量浓度范围内各处理水平间存在
极显著性差异。在低质量浓度 Pb胁迫下 ,地上部和根系鲜质
量 、干质量生物量基本略高于对照 , 这说明处理 12d内 , Pb处
理质量浓度≤20 mg· L-1时 , 对金盏银盘生长有促进作用。
随着 Pb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 ,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与对照相
比 ,都开始下降。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 , 当 Pb处理质量浓度
达到 100mg· L-1时 ,其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极显著下降(P
<0.01), 地上部和根部鲜质量生物量分别比对照下降 42.
5%和 15.6%,说明高质量浓度 Pb处理对金盏银盘的生长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地上部和根系鲜质量生物量与 Pb处理质
量浓度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和显著负相关(P<0.
05),相关系数分别为 -0.920**和 -0.916*。
表 1 不同质量浓度 Pb处理下金盏银盘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及根长
Pb质量浓度 /
mg·L-1
处理 12d
地上部鲜
质量 /g
地上部干
质量 /g
根鲜
质量 /g
根干
质量 /g
根长 /
cm
 0 17.93±0.26bB2.05±0.21bAB0.943±0.013abAB0.0923±0.0011bcAB4.73±0.26bBC
5 18.14±0.45bB2.52±0.29aA 0.923±0.009bB 0.0896±0.0015cB 4.47±0.31bcC
10 20.93±1.58aA2.62±0.22aA 0.968±0.011aA 0.0952±0.0009abA 5.33±0.29aAB
20 17.65±0.54bB2.02±0.24bAB0.971±0.014aA 0.0959±0.0012aA 5.53±0.13aA
50 13.02±2.15cC1.73±0.11bBC0.866±0.010cC 0.0828±0.0019dC 4.10±0.33cdCD
100 10.31±0.65dD1.19±0.15cC 0.796±0.018dD 0.0760±0.0021eD 3.67±0.38dD
  注:0为对照 ;表中数据为平均数 ±标准差;同列中的不同大 、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不同处理在 0.01和
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2.2 不同质量浓度 Pb处理对金盏银盘根长的影响
根系长度是反映根系生长发育状况的一个指标。由表 1
可知 , Pb处理质量浓度为 5 mg· L-1时 , 根长较对照有所降
低 ,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随着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 ,对根系
生长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当 Pb处理质量浓度达到 20mg·
L-1时 ,根长达最大 , 与除 10mg· L-1外的其他处理根长差异
达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处理质量浓度的继续增加 ,
Pb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开始明显 , 当 Pb处理质量浓度增
至 100mg· L-1时 ,根长比对照下降了 22.4%,与对照差异达
极显著水平。并且从根系生长状态上看 , 高质量浓度处理使
其根系颜色变褐 、变黑 , 根毛减少 ,并有腐烂现象 ,而植物表现
出老叶黄化干枯脱落 ,新叶有失绿症状 ,整株较为萎蔫。说明
高质量浓度 Pb使金盏银盘根系的生长受阻 , 植物体内的正常
生理活动受到严重伤害 ,从而使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下降。
2.3 不同质量浓度 Pb处理对金盏银盘根系活力的影响
根系活力与根系生命活动的强弱有直接的关系 , 它是植
物生长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 [ 8] 。表 2反映了不同 Pb质量浓
度处理和不同时间处理下金盏银盘根系活力的变化情况。在
处理 12d内 ,各质量浓度处理下的金盏银盘根系活力均低于
对照 ,说明 Pb处理可降低根系活力。而各质量浓度处理金盏
银盘根系活力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 2 ~ 4d时下降
幅度较大 ,中后期变化较为平缓。Pb处理导致根系活力的降
低 ,进而影响植物一系列生理过程。
2.4 不同质量浓度 Pb处理对金盏银盘根系耐性的影响
根系耐性指数(Roottoleranceindex, RT, I)是指各质量浓
度处理的根系长度与对照根系长度的比值 ,可以很好地反映
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情况 [ 9] 。因为植物与重金属作用时 , 首
先接触的是植物根系 ,根系的生长情况可以反映植物的耐性
大小 , 因此 ,根系耐性指数是反映植物对重金属耐性大小的一
个重要的指标。 Pb处理质量浓度 5、 10、20、 50、 100 mg· L-1
的根系耐性指数分别为 0.957、 1.128、 1.170、 0.872、 0.787。
在 10mg· L-1和 20mg· L-1Pb处理质量浓度下 ,金盏银盘的
根系耐性指数都大于 1.0,说明此质量浓度的 Pb处理对金盏
银盘根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 Pb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 ,
根系耐性指数降低。
表 2 不同质量浓度 Pb处理对金盏银盘根系活力的影响
Pb质量浓度 /
mg·L-1
不同处理时间的根系活力 /μg·g-1· h-1
2d 4d 6d 8d 10d 12d
 0 94.67±16.71 28.60±1.91 25.15±2.43 22.26±1.45 22.47±4.11 15.96±1.33
5 107.73±19.24 27.97±1.91 24.87±0.67 23.91±1.61 20.71±2.78 15.87±1.32
10 88.26±14.55 23.67±0.97 24.86±0.87 17.36±0.96 10.35±1.02 9.87±0.76
20 62.20±14.13 26.38±2.51 24.15±1.42 16.76±1.51 16.61±1.39 10.21±1.03
50 41.92±6.76 24.90±2.24 21.20±1.56 16.76±1.56 13.17±0.78 8.69±0.95
100 111.93±21.33 49.80±4.78 41.42±3.65 41.35±3.87 32.54±5.91 28.17±2.31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数 ±标准差 。
2.5 不同质量浓度 Pb处理下金盏银盘体内 Pb的质量分数
与分布
由表 3可知 , 金盏银盘各部位在不同处理质量浓度下含
Pb的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 , 基本达极显著水平(P<0.01)。
随着 Pb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 , 金盏银盘体内各部位 Pb质量
分数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 ,其中叶和茎的 Pb质量分数在
Pb处理质量浓度为 20mg· L-1时达到最大 ,分别约为对照的
13.20倍和 10.36倍;而根系在 Pb处理质量浓度为 10mg·
L-1时最大 , 对 Pb的积累高达 2 080.89mg· kg-1 , 约为对照
的 55.56倍。在高质量浓度 Pb处理下 , 金盏银盘各部位 Pb
质量分数降低 ,直接原因可能是高质量浓度的 Pb处理对植株
毒害现象较明显 ,出现不同程度的萎蔫 、枯死 ,无法继续对 Pb
进行吸收。
表 3 不同质量浓度 Pb处理下金盏银盘体内Pb的质量分数与分布
Pb质量浓度 /
mg· L-1
Pb质量分数 /mg· kg-1
叶中 茎中 地上部 根系 TF
 0 1.53±0.14cC 2.39±0.11eE 3.92   37.45±2.69dD 0.100
5 3.50±0.49cBC14.46±1.21cCD 17.86 1 161.51±74.17cC 0.015
10 6.53±0.52bB 19.52±0.99bB 26.05 2 080.89±109.92aA 0.013
20 20.16±2.36aA 24.75±0.71aA 44.86 1 828.60±70.26bB 0.025
50 5.98±0.18bB 15.33±0.62cC 21.31 1 204.28±85.50cC 0.018
100 6.13±0.37bB 12.31±0.57dD 18.44 1 293.80±97.76cC 0.014
  注:0为对照;表中数据为 3次重复的平均数 ±标准差;同列中的不同大 、小写字母分别
表示不同处理在 0.01和 0.05水平上差异显著;TF为转移系数。
金盏银盘的叶 、茎和根系对 Pb的吸收分布积累特性是不
相同的。转移系数(Translocationfactor, TF)是植物地上部和根部重金属质量分数的比值 , 可以体现植物从根部向地上部
运输重金属的能力和分配情况 [ 10-11] 。由表 3可知 , 同质量浓
度 Pb处理下 , Pb在金盏银盘各部位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根系 、茎 、叶 , 且各处理质量浓度下的 TF值均小于 0.1。说明金盏银盘吸收的 Pb多分布在地下根系 ,较少运输到地上
部 , 对 Pb的迁移效果不佳 , 不具备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一般
特点 。
3 结论与讨论
在本试验设定的铅胁迫质量浓度范围内 , 低质量浓度的
Pb对金盏银盘的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 与有
关文献研究其他植物的结论相似 [ 4 , 12] , 但各质量浓度的 Pb处
理均使根系活力降低。在 10 ~ 20 mg· L-1Pb质量浓度处理
下 , 金盏银盘根系和地上部茎叶的 Pb质量分数最大 ,根系耐
性指数大于 1.0,且在此质量浓度处理下并没有(下转 61页)
53第 1期           徐惠风等:铅胁迫对金盏银盘的生长及其根系耐性的影响
木及群落碳储量的增长速度大于因林木衰老和死亡而引起的
碳储量减少的速度 ,但近熟林枯损率较高 ,林分结构及碳储量
处于较低水平 ,应加强抚育管理。其次 ,由于气候及其它生态
因子限制 ,木质物残体层分解和转化速度慢 , 现存量大 , 需开
展相应的林下卫生工作。再次 ,研究发现 ,林分生物量的碳储
量并未随林分密度下降而减小 , 而自然稀疏和人工抚育管理
提高了林木长势 ,这也促进了林下植被层的发育和木质物残
体层的分解 ,从而减缓了地力衰退 , 有利于长白山落叶松林生
产力的维持和提高。
文中群落生物量计算包括了乔木层 、林下灌草植被层和
木质物残体层在内的生物量 , 但还需进一步考查不同年龄林
木的含碳率变化 ,因为由样地到林分的尺度转换将会产生一
定的误差。此外 ,森林土壤的固碳能力以及凋落物 、根系呼吸
作用和土壤释放 CO2的作用要进行深入分析 [ 24] 。
参 考 文 献
[ 1]  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oftheUnitedNations.Stateof
theWorld sForests2007[ R] .Rome:FAO, 2007.
[ 2]  成克武 ,崔国发.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
评价 [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00, 22(4):66-71.
[ 3]  方精云 ,郭兆迪 , 朴世龙 ,等.1981— 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
的估算 [ J].中国科学 D辑:地球科学 , 2007, 37(6):804-812.
[ 4]  冯瑞芳 ,杨万勤 ,张健.人工林经营与全球变化减缓 [ J] .生态学
报 , 2006, 26(1):3870-3877.
[ 5]  CostanzaR, ArgeRD, GrootRS, etal.Thevalueoftheworld s
ecosystemservicesandnaturalcapital[ J].Nature, 1997, 387:253
-260.
[ 6]  鲁春霞 ,谢高地 ,肖玉 , 等.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
评估 [ J].生态学报 , 2004, 24(12):2749-2756.
[ 7]  胡长青 ,桂小杰 ,徐永新.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经济价值初
探 [ J].湖南林业科技 , 2005, 32(3):1-6.
[ 8]  GalinskiW.Polishforestecosystems:Theinfluenceofchangesin
theeconomicsystem oncarbonbalanceclimate[ J] .Tokoyo
Change, 1994, 27(1):103-109.
[ 9]  何栋材.森林固碳效益的经济核算:以甘肃小陇山林区为例
[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9, 23(4):196-200.
[ 10]  吴钢 ,赵景柱 ,肖寒 ,等.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J] .中
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 2001, 31(5):471-480.
[ 11]  秦武明 ,何斌 ,余浩光 ,等.马占相思人工林不同年龄阶段的生
物生产力 [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2007, 35(1):22-24.
[ 12]  孙玉军 ,张俊 ,韩爱惠 ,等.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幼中龄
林的生物量与碳汇功能 [ J] .生态学报 , 2007, 27(5):1756-
1762.
[ 13]  MartinRC, JuanJA, JuanCA, etal.Coarsewoodydebrisbio-
massinsuccessionalandprimarytemperateforestsinChiloé Is-
land, Chile[ J] .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 2002, 164(1):
265-275.
[ 14]  DavidCC, LindaSH.EstimatingdowndeadwoodfromFIAforest
inventoryvariablesinMaine[ J].EnvironmentalPolution, 2002,
116:525-530.
[ 15]  EgglestonHS, BuendiaL, MiwaK, etal.GuidelinesforNational
GreenhouseGasInventory[ R] .Hayama:IPCC/IGES, 2006.
[ 16]  陈莉丽.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的研究
[ 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 2005.
[ 17]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 》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
情研究报告 [ M]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 1998.
[ 18]  李加林 ,许继琴 ,张殿发 ,等.杭州湾南岸互花米草盐沼生态系
统服务价值评估 [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5, 24(5):58-52.
[ 19]  杜红梅 , 王超 , 高红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汇功能的研究
[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9, 17(4):756-759.
[ 20]  肖寒 ,欧阳志云 ,赵景柱 ,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
经济价值评估初探: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 [ J].应用
生态学报 , 2000, 11(4):481-484.
[ 21]  沈作奎 ,鲁胜平 , 艾训儒.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
的研究[ 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23(3):
289-292.
[ 22]  黄方 ,张合平 ,陈遐林.湖南主要森林类型碳汇功能及其经济
价值评价 [ J] .广西林业科学 , 2007, 36(1):56-60.
[ 23]  马明东 ,江洪 ,刘跃建.楠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 、碳含量 、
碳贮量及其分布 [ J] .林业科学 , 2008, 44(3):34-39.
[ 24]  周玉荣 ,于振良 , 赵士洞.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
平衡 [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24(5):518-522.
(上接 53页)产生明显的外观毒害症状(如根系变黑腐烂 、叶
片失绿干枯脱落 、整株萎蔫等变化), 保持了较好的生长态
势。所以 ,在 Pb处理质量浓度≤20mg· L-1情况下 , 金盏银
盘对 Pb有较好的吸收和耐性。
重金属在植株体内的运输 , 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
耐性 ,影响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各部位的分布及植物体内物质
的结合形态等 [ 9] 。 Pb进入植物体内后绝大部分累积在根
部 [ 2 , 4 , 9] ,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与之相同。本试验中 , 金盏银盘
的 TF值均小于 0.1,说明金盏银盘吸收的 Pb主要富集在根部 ,其质量分数远大于地上部分 , 往地上部运输 Pb的能力不
强。其原因可能是 Pb在根系中主要以 Pb(PO4)2和 PbCO3等沉淀形式存在 , 在植物汁液中也有离子态和络合态 Pb, 由
于吸持 、钝化或沉淀作用 , 植物根系所吸收的 Pb很难向地上
部运输 [ 13] 。虽然在 Pb处理质量浓度为 10mg· L-1的情况下
其根系中铅的质量分数高达 2080.89mg· kg-1 , 超过铅超积
累植物的临界标准 1 000mg· kg-1 , 但金盏银盘仍不属于超
积累植物 ,因为超积累植物要求吸收的重金属大部分分布在
地上部 ,即有较高 TF值 [ 14-15]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永昇 ,赵倩 ,吴文娟.国产鬼针草类药材的品种鉴别及其资源
利用 [ J] .中草药 , 1994, 25(8):431-434.
[ 2]  李锋民 ,熊治廷 ,郑振华.7种高等植物对铅的耐性及其生物蓄积研究 [ J] .农业环境保护 , 1999, 18(6):246-250.
[ 3]  刘玉萃 ,李保华 ,吴明作.大气—土壤—小麦生态系统中铅的分
布和迁移规律研究 [ J].生态学报 , 1997, 17(4):418-425.
[ 4]  石汝杰 ,陆引罡.4种草本植物对酸性黄壤中铅的吸收特性研究
[ J].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21(3):73-76.
[ 5]  李永丽 ,李欣 ,李硕,等.东方香蒲(TyphaorientalisPresl)对铅的
富集特征及其 EDTA效应分析[ J].生态环境 , 2005, 14(4):555-
558.
[ 6]  魏树和 ,杨传杰 ,周启星.三叶鬼针草等 7种常见菊科杂草植物
对重金属的超富集特征 [ J].环境科学 , 2008, 29(10):2912-
2918.
[ 7]  张治安 ,张美善 ,蔚荣海.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 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4.
[ 8]  秦天才 ,吴玉树 ,王焕校 ,等.镉 、铅及其相互作用对小白菜根系
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 [ J] .生态学报 , 1998, 18(3):320-325.
[ 9]  刘秀梅 ,聂俊华 ,王庆仁.6种植物对 Pb的吸收与耐性研究[ J]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26(5):533-537.
[ 10]  StoltzE, GregerM.AccumulationpropertiesofAs, Cd, Cu, Pb
andZnbyfourwetlandplantspeciesgrowingonsubmergedmine
tailings[ J] .EnvironmentalandExperimentalBotany, 2002, 47
(3):271-280.
[ 11]  MonniS, MSalemaa, CWhite, etal.Huopalainea.Copperre-
sistanceofCalunavulgarisoriginatingfromthepolutiongradient
ofaCu-Nismelter, insouth-westFinland[ J] .Environmental
Polution, 2000, 109:211-219.
[ 12]  胡仲义 ,李修鹏.铅胁迫对全缘冬青幼苗生长与生理的影响[ J].浙江林业科技 , 2008, 28(1):19-22.
[ 13]  BringezuK, LichtenbergerO, LeopoldI, etal.Heavymetaltoler-
anceofSilenevulgaris[ J] .JournalofPlantPhysiology, 1999, 154
(4):536-546.
[ 14]  沈振国,刘友良.重金属超量积累植物研究进展 [ J] .植物生理
学通讯 , 1998, 34(2):133-139.
[ 15]  宗良纲 ,李嫦玲 , 郭巧生.中药材中重金属污染及其研究综述
[ J].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34(3):495-497, 499.
61第 1期            马 炜等: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固碳释氧效益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