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本草研究·
对中国药典荜澄茄名称的思考
杨敏,陈勇,张廷模,肖武,张钟利
[摘要]考释 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荜澄茄中药名称的源流。《药典》将樟科植物山鸡椒 Litsea cubeba
(Lour.)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确定为“荜澄茄”的来源,这与胡椒科荜澄茄植物 Piper cubeba L.同名异物,建议将《药典》荜澄
茄的正名改为澄茄子。
[关键词]荜澄茄;名称考释
[中图分类号] R92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926X(2010)02 - 0052 - 02
Thinking of the name of Bichengqie recorded by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YANG Min,CHEN
Yong,ZHANG Ting-mo,XIAO Wu,ZHANG Zhong-Li / /(Pharmacy college,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5,Sichuan)
[Abstract]Massive ancient and modern documents are researched to study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me of Bichen-
gqie which is recorded by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0 version. In Ch. P,mature fruit of Litsea cubeba
(Lour.)Pers. is recorded as Bichengqie,which has the same name but is the different thing of Piper cubeba L. Th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is suggested to change the name of“Bichengqie”to“Chengqiezi”.
[Key words]Bichengqie;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m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作者简介]杨敏(1976-) ,女,中药学博士,讲师,从事中药基
本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研究 Tel:028-61800231
E-mail:mmy028@ 163. com
[收稿日期] 2010-01-21
目前中药荜澄茄存在同名异物和异物同名的情
况。《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中记载樟科植物山鸡椒
Litsea cubeba (Lour.)Pers. 的干燥成熟果实名为荜澄
茄 [1]。现行中医药院校《中药学》教材中记载胡椒
科荜澄茄 Piper cubeb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和山鸡椒的
干燥成熟果实两种名为荜澄茄[2]。《中华本草》则把
胡椒科荜澄茄称为荜澄茄,而山鸡椒的干燥成熟果实
称为澄茄子,把它们分别作为两种不同的中药记
载[3]。
荜澄茄的如此名称状况可能造成使用和研究的
混乱。《中国药典》是国家的药物标准,具有法律性和
权威性。药典的中药名称应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医药
工作者在临床处方用药,科学研究等方面使用中药
时,均应以药典所用名称为正名。由于荜澄茄的名称
存在混乱,因此笔者通过考证,对《中国药典》中荜澄
茄的名称提出改为澄茄子的建议。
荜澄茄首载于《雷公炮炙论》,荜澄茄入药以来的
异名有“橙茄”(《南州记》) ,“毗陵茄子”(《开宝本
草》) ,“毕澄茄”(《本草纲目》) ,“毕茄”(《本草求
真》)等。我国历史上应用的“荜澄茄”是蔓性藤本植
物胡椒科荜澄茄 Piper cubeba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主,主
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印度等地。宋赵汝适《诸
蕃志》卷下记载:“荜澄茄,树藤蔓衍,春花夏实,类牵
牛子。花白而实黑,晒干入包。出阇婆之苏吉丹[4]”。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毕澄茄“海南诸番皆有之。蔓
生,春开白花,夏结黑实,与胡椒一类二种,正如大腹
之与槟榔相近耳”。由《本草纲目》所附药图可知其记
载的就是印度尼西亚、印度等“海南诸番”所产的胡椒
科荜澄茄。
古代胡椒科的荜澄茄来源于进口,我国解放前就
早已不进口,而现在《中国药典》规定及市售的荜澄茄
则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干燥成熟果实澄茄子,主产于
广西、四川、浙江等地。对于樟科澄茄子入药的记载:
山鸡椒的异名有“山胡椒”(《滇南本草》) ,“山苍子”、
“臭樟子”等。本品以山胡椒为名首载于《滇南本草》:
“泡酒吃,治面寒疼痛,暖腰膝,壮阳通,治阳痿。”但因
樟科澄茄子的形状和气味与胡椒科荜澄茄的果实相
似,故历代本草有将两者混淆的情况,常用樟科澄茄
子替代胡椒科荜澄茄。如根据《本草图经》描述:“荜
澄茄,生佛誓国。今广州亦有之。春夏生叶,青滑可
爱。结实似梧桐子及蔓荆子,微大。八月九月采之。”
“荜澄茄,生佛誓国”应是指胡椒科荜澄茄,“今广州亦
有之”应指樟科澄茄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卷二十
二野胡椒条引《广西通志》云:“山胡椒,夏日全州人以
代茗饮,大能清暑益气,或以为即荜澄茄。”而《新华本
·25· 中药与临床 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10;1(2)
草纲要》载:“中国南部以本品作为荜澄茄至少有 90
年或更久的历史”[5]。晚近《药物出产辨》云:“澄茄子
产连州、韶关、北江等处,味辛香。有产印度群岛、加
拉巴奥新阜等处,名洋澄茄,西药名枯背布思”[6]。
由此可见,在古代本草中荜澄茄、澄茄子是完全
不同的两味药。但也有不同的观点,谢宗万根据《海
药本草》的描述“谨按《广志》云:生诸海。嫩胡椒也。
青时就树采摘造之,有柄粗而蒂圆是也”,认为樟科山
鸡椒的果实澄茄子就是荜澄茄的一种[7]。但根据研
究,两者有所不同,只因樟科澄茄子与胡椒科荜澄茄
的果实相似,故出现将澄茄子作为荜澄茄使用的情
况,而且由于胡椒科荜澄茄来源匮乏,目前市场上出
售的中药“荜澄茄”就是樟科澄茄子或其同属植物的
果实[8]。
荜澄茄、澄茄子这两种药材,果实外型相似,常用澄
茄子代替荜澄茄使用,二者的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
效与应用等却不相同[3]。荜澄茄,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暖肾。澄茄子,温中止痛,行气活血,平喘,利尿。
由此可见,樟科的澄茄子与胡椒科荜澄茄是不同
的两味中药,而《药典》将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干燥成熟
果实称为荜澄茄,是为不妥,故建议将《药典》中的“荜
澄茄”的名称改为“澄茄子”。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
[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9.
[4] 宋·赵汝适原著,杨博文校释.诸蕃志校释[M].北京:中
华书局,1996.
[5]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 新华本草纲要(第一册) [M]. 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6] 陈仁山.药物出产辨[M].广州:广州中医专门学校铅印
本,1930.
[7] 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 [M].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0.
[8] 陈幼竹,万德光,李萍.中药荜澄茄的基源品种调查及商
品鉴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2) :49.
(责任编辑:王家葵)
(上接第 37 页)
复的重要方法,具有灵敏、快速、简便、检测谱宽、适用
范围广、所需样品少、重复性好、无需放射性标记等优
点,已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在中药毒性
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报道却不多,而应用彗星试验
对乌头类药物毒性作用的研究则极少。相关的文献,
目前仅查到王金勇等的一篇报道[4]。该作者报道了
应用彗星试验检测乌头碱对 CHL细胞的 DNA损伤作
用,研究结果亦表明,浓度为 100 μg·mL -1和 50 μg·
mL -1的乌头碱具有 DNA 损伤作用。但是,就 DNA 损
伤的检测数据而言,与本研究的结果存在差异。分析
导致该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由于测量彗星拖尾长度的标准可能存在不同(另文
述) ;另一方面则可能与所使用的细胞株有关。
由于人肝细胞系 HepG2 细胞具有和人类相似的
代谢能力,可作为化学物短期体外遗传学评价常规试
验的指示细胞[5],因而,欧盟等机构均认为,在体外试
验中使用 HepG2 细胞可以得到模拟体内实验的结果,
其结果用于评价 DNA损伤作用时更具实际意义。
本研究采用的 24 孔板彗星试验,是一种方便、快
速,所需样品量少,适合大样本检测的遗传毒理学试
验方法。而且该法还可以节省细胞培养等前期工作
的时间,减少试剂消耗和人力成本,值得在体外高通
量筛选等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6]。
[参考文献]
[1] 曹小玉,刘川,彭成. 90 年以来附子研究的文献定量分析
[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 :58.
[2] 张遵真,衡正昌,王涛.改良的彗星试验与标准方法的对
比研究[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0,14(3) :180.
[3] 彭成,王昌恩,林娜.有毒中药毒效相关性基础研究的意
义与实践[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1) :71.
[4] 王金勇,王亚其,张建军,等. 乌头类中药对 CHL 细胞的
DNA损伤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 :1204.
[5] Ruff J,Chiapella C,Chipman JK,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
idation of alterative metabolic systems for mutagenicity tes-
ting in short - term assays[J]. Mutat Res,1996,353(6) :
151.
[6] 王征,张天宝,朱勇飞,等.基于微孔板的人 HepG2 细胞体
外彗星试验方法的研究[J].卫生研究,2007,36(1) :20.
(责任编辑:陈思敏)
·35·中药与临床 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