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梨白小卷蛾在山楂园的发生及生物学研究



全 文 :叶, r日果树 Ch i n a F r u i t s 1 9 9 4 ( 2 ) : 1 0一 1 1 , 2 9 1 9 9 4 年 5 月
梨白小卷蛾在山植园的发生及生物学研究
刘 兵 赵文珊
(沈阳农业大学 , 11 0 1 6 1 )
摘 要 梨白小卷蛾在山植园可完成其生活史 。 该虫 l a (年 ) 发生 1 代 , 以 3 龄幼虫在翘皮
下结茧越冬 。 还研究了梨白小卷蛾在山植园的生物学特性 。 根据对梨白小卷蛾在山植园发生的系统
观察 , 结合对北京 、 河南 、 辽宁等地的调查 , 发现 自 1 9 3 6 年以来 , 在我国有关白小食心虫生活史的
记载中 , 混入了梨白小卷蛾 , 应予以更正 。
关键词 梨白小卷蛾 生物学特性 山植 白小食心虫
梨白小卷蛾 ( SP i zo n ot a 勿ur s i c o l a L i u e t
L i u )
, 俗称梨食芽蛾 ( SP i z o n o t a s p . ) , 是梨
的主要害虫之一 。 据我国记载 , 梨白小卷蛾
仅为害梨 。 作者在 1 9 7 8一 1 9 8 5 年间 , 曾在辽
宁省北镇县 、 河南省辉县市 、 林县 、 北京市
门头沟 ,发现此虫为害山植的花序和叶片 ,并
在卷叶中化蛹 。 其为害情况与我国白小食心
虫早期为害状的记载相似 。 梨白小卷蛾与白
小食心虫的成虫和幼虫 , 在形态上也极其相
似 , 外表难于区别 , 为了搞清梨白小卷蛾是
否可在山植园完成其生活史 , 以便进一步探
讨我国关于 白小食心虫的记载是否混入了梨
白小卷蛾 , 我们于 1 9 5 0 、 1 9 5 5 和 1 9 5 6 年进
行了此项研究 , 获得了明确的结果 。
出蛰 、 蛀芽及被害芽死亡等情况 。
采集老熟幼虫放入玻璃管中 , 管 口塞棉
团 , 置于相对湿度 76 %的器皿内 , 观察化蛹
及羽化日期 。 成虫羽化后放在山植树上 , 全
树扣大型纱笼 。 一部分成虫配对放入玻璃筒
中 , 筒内放山碴枝叶 , 观察成虫寿命 、 产卵
量 、 卵期等 。
2 试验结果
1 材料和方法
梨白小卷蛾越冬虫芽 (内有越冬幼虫 ) ,
1 9 8 0 年采 自辽宁省北镇县罗罗 卜乡 , 1 9 8 5 年
和 1 9 8 6年采自辽宁省锦西县张相公屯乡 ,均
采自于梨树 。
将越冬虫芽分别装入指形管中 , 管 口塞
棉团 , 置于室外养虫棚中相对湿度为 76 %的
器皿内 , 每日定时观察出蛰幼虫数 。 并立即
接到 山植树的 1年生枝基部 。 每天记载幼虫
2
.
1 生活史
经观察 , 梨白小卷蛾在山检树上 l a 发
生 1 代 , 以 3龄幼虫在山检树干翘皮缝内结
茧越冬 , 4 月中旬山植花芽膨大期开始出蛰 ,
花芽开绽期出蛰基本结束 , 出蛰期十分集中
(图 1 ) 。 幼虫出蛰与气温及降雨有关 , 当连续
7 d (天 ) 日平均温度在 1 1 . 4一 1 2 . 8 ℃ 、 日最
高温度在 19 一 21 ℃时达出蛰盛期 , 降雨后
出蛰数量增加 。 越冬幼虫出蛰后 , 爬至芽基
部 , 蛀入芽内 ; 展叶后转至花序和叶上为害 ;
为害期约在 4 月中旬至 6 月上中旬 , 出蛰幼
虫为害 49 一56 d 后老熟 。 5 月末至 6 月中旬
化蛹 ; 6 月上旬山碴落瓣期达化蛹盛期 ; 6
本文于 1 9 9 3一 0 7一 1 5 收到 , 29 9 3一 22一 2 0 收到修改稿 。
DOI : 10. 16626 /j . cnki . i ssn1000 -8047. 1994. 02. 004
月中旬化蛹结束 。 6月中旬至 6月下旬为成
虫及卵发生期 。 6月下旬至 7 月 上旬幼虫陆
续孵化 , 先在叶背面取食叶肉 , 后转移蛀入
芽中为害 。 9 月初起爬至翘皮下结茧越冬 。
(日)弱关盘n,.切n”、泣,`. J
八U。)

(水è豁和笼
日最高 沮度 侧1 4 润
二lóV
日平均沮度
2 0 2 2 2 4 2 6 2 8 3 0 反 2 日阴
2
.
2 生物学
梨白小卷蛾越冬幼虫出蛰消长图
越冬幼虫于 4 月中旬出蛰 , 出蛰时间均
成虫 成虫在一天中的羽化时间为上午
4一 1 0 时 , 而以 5一 6 时最多 , 占 5 4 . 5% 。 成
虫的性比为 1 . 3 : 1 , 雌性多于雄性 。 交配前
期 1一 Z d , 交配活动在 20 一 2 时进行 。 次日
开始产卵 , 卵产在叶片背面 , 散产 。 成虫寿
命雄虫 5一 g d , 雌虫 6一 1 3 d 。
卵 初呈乳白色 , 后变黄白色 , 至孵化
前可透视到小黑点 , 卵期 7一 s d , 田间自然
孵化率 95 %左右 。
幼虫 初孵化幼虫多在叶片背面中脉两
侧或叶脉分枝处啮食叶肉 , 稍大即转至芽上
为害 。 先在芽基部吐丝 , 幼虫暂时潜伏在丝
下 , 蛀芽后虫粪及碎屑堆积在丝上 , 幼虫可
为害 3个芽 。 发育至 3 龄 , 约在 9 月初爬至
翘皮下结茧越冬 。
在上午 , 以 6一 8 时最多 , 占总数的 5 9 . 9% ;
其次是 8一 10 时 , 占 2 . 0 % ; 当早晨气温偏
低时 , 出蛰时间可延至 10 一 12 时 。 出蛰幼虫
爬至芽上 , 先吐丝 , 后开始钻蛀 , 经 2一 4 h
(时 ) 可蛀入芽内 , 咬下的碎屑和虫粪堆积在
芽外 , 被丝缀连久不脱落 。 被害芽多数在正
常芽开绽期枯死 。 被害芽枯死率与该芽的着
生位置有关 。 如顶芽和第 1侧芽被害后枯死
率分别为 52 . 8 %和 69 . 2% ; 而第 4 侧芽和第
5 侧芽则为 87 . 5%和 1 0 % 。 经观察 , 芽位越
高发芽越早 , 因其较早地发育成梢 , 并且新
梢基部较早地木质化 ,幼虫仅能啃食外皮 ,致
使新梢生长偏向一方 。 而芽位偏低的芽 , 发
芽迟 , 尚未发育成嫩梢之前 , 已被幼虫蛀空
而枯死 。
(下转第 29 页 )
3小结与讨论
1 ( )应用 20%扫蜡净可湿性粉剂 5 30
倍液 , 对苹果全爪蜡和山檀叶蜻的幼若蜡和
成蟠防效好 , 杀蜡较彻底 。 宜根据该药的药
效特点 , 在苹果开花前 、 落花后 10 d 和夏季
害蜡活动蜡态集中发生期 , 按照叶均 4一 5 头
的防治指标施药 , 有效控制期在 2 个月以上 。
对国光 、 新红星等苹果品种均安全 , 无不 良
影响 。
( 2) 扫蜡净是一种接触性很强的杀蜡剂 ,
但无内吸传导作用 , 喷施时必须全面周到均
匀 , 才会发挥优良药效 。
( 3) 为了延缓和减轻害蜡对扫蜡净产生
抗药性 , 扫蜡净 l a (年 ) 只宜用 1一 2 次 , 可
与蜡死净 、 克蜡特 、 尼索朗和硫悬浮剂等轮
换使用 。 但扫蜡净不能与波尔多液混用或挨
近使用 。
(上接第 n 页 )
幼虫在为害芽枯死后 , 转移到新梢 、 花
序或叶片上 。 转至新梢上的幼虫 , 吐丝缀连
尚未脱落的芽鳞片 , 躲于其中啃食皮层 , 由
于受害较轻微 , 新梢生长正常 ; 转移至花序
上的 , 吐丝缀连花蕾 , 咬成孔洞状 , 最终干
枯 , 因有丝相连而不落 ; 转至叶上的 , 吐丝
将叶片对折卷起 , 在其中做茧 , 幼虫白天躲
藏在茧中 , 傍晚出来蛟食附近的叶片 。
蛹 幼虫老熟后分别在被害枯死的芽
内 、 新梢基部芽鳞片下 、 花序中或卷叶中化
蛹 。 雄蛹期为 1 4 . 9 5士 0 . s d ; 雌蛹期为 1 4 . 5 1
士 0 . Gs d ( 日均温度 1 9 . 6一 2 1 . 5 ℃ ) 。
3 “寸 论
(1 ) 通过 3 a 扣笼饲养观察得知 , 梨白
小卷蛾可以在山植树上完成其全部发育过
程 , 其生活史与梨园基本一致 。 但在幼虫的
某些习性上有所不同 : ①在山植树上幼虫不
在被害芽内越冬而在翘皮缝隙处结茧越冬 。
这可能是由于山植的花芽较小 , 无法容纳幼
虫体躯之故 。 ②在山檀树上的为害器官多于
梨树 , 尚可为害花序 、 花蕾和叶片 。 ③梨白
小卷蛾于梨树上在被害梢基部或被害芽内化
蛹 ; 而山植上还可在花序及卷叶中化蛹 。
( 2) 梨白小卷蛾在山植园的发生通常不
太严重 , 一般可不进行防治 。 但在发生较重
的情况下 , 可根据幼虫出蛰转芽期十分集中
这一特性 , 进行喷药防治 , 可喷用拟除虫菊
醋类杀虫剂 2 0 0 一 3 0 0 倍液 ; 也可喷用
5 0%对硫磷乳油 1 0 0 倍液或 40 %水胺硫磷
乳油 1 0 0 0 倍液 。
( 3) 作者在北京门头沟 、 河南辉县市与
林县 、 辽宁北镇县采到的翘皮下越冬小幼虫 ,
对春季出蛰为害山植叶片和花蕾 、 老熟后在
卷叶中化蛹的所谓 “ 白小食心虫” , 经过形态
鉴定 , 均系梨 白小卷蛾 。 自 1 9 3 6 年以来 , 在
某些果树病虫害书籍中 , 白小食心虫的生活
史均有上述类似记载 。 近年来 , 也有研究报
道白小食心虫在 同一地区即有小幼虫越冬 ,
也有老熟幼虫越冬 , 前者可能就是梨白小卷
蛾 。 因此 , 在白小食心虫的生活史中 , 实际
上早已混入了梨白小卷蛾 , 应予更正 。
· 书 讯 ·
《原色苹果病虫容防治 》 由陕西果品研究中心
湛有光 、 王春华编著 , 现已出版 。 书内介绍苹果树病
害 29 种 、 虫害 78 种 、 病虫生态原色彩图 12 8 幅 , 内
容丰富 、 简明实用 , 还附有新农药的性能和用法 。 每册售价 9 . 80 元 , 外地加收 10 %邮寄费 , 10 本以上免
收邮寄费 。 书款寄至西安市东仪路陕西果品研究中
心王春华收 , 邮编 : 7 1 0 0 6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