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29卷第 2期
2011年 3月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 uanzhou No rmal U niversi ty
Vol.29 No.2
M ar.2011
大叶石龙尾叶精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黄晓冬 ,黄晓昆 ,李裕红
(泉州师范学院 湿地研究所 ,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 要:采用 GC-MS-DS 联用技术分析福建产大叶石龙尾叶精油的化学成分 ,同时运用 1 , 1-二苯基苦基
苯肼 DPPH·自由基体系 、羟基自由基体系及抗脂质体过氧化体系体外评价该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 49
个峰中检识出该精油的 45 种化学成分 , 含量占精油总量的 99.65%, 主要为萜类化合物(72.20%)与芳香族化
合物(22.99%),具有胡椒酚甲醚(17.75%)、[ 1S-(1α, 7α, 8aβ)]-1 , 2 , 3 , 5 , 6 , 7 , 8 , 8a-八氢-1 , 4-二甲基-7-(1-甲基
乙烯基)-甘菊环(13.24%)、石竹烯(11.29%)、Z , Z , Z-1 , 5 , 9 , 9-四甲基-1 , 4 , 7-环十一碳三烯(10.92%)、桉油素
(6.78%)等主要成分;抗氧化活性检测出该精油具有较强的清除 DPPH ·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能力 ,此两种自
由基 50%清除率所需的样液质量浓度 IC 50分别为 29.98、0.69 mg/m L , 在 50 mg/m L浓度时对卵磷脂脂质体
过氧化的抑制率也达 50%以上.
关键词:大叶石龙尾;叶;精油;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 *
中图分类号:Q946;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24(2011)02-0021-07
大叶石龙尾 Limnophi la rugosa(Roth)Merr.又名草八角 、水茴香 ,为玄参科石龙尾属宿根草本植物 ,分
布于我国广东 、福建、台湾 、湖南 、云南等省 ,日本 、南亚 、东南亚也有[ 1] .野生于海拔 1 200 m以下的沼泽地 、沟
谷 、沟边及潮湿的地方 ,在水中及郁闭度为 80%以上的沟谷林下也见生长[ 2] .文献记载该草入药 ,性味辛 、平 ,
有清热解表 、祛风除湿 、止咳止痛之效 ,主治感冒 、咽喉肿痛 、肺热咳嗽 、支气管炎 、胃痛 ,外用治天疱疮[ 3] ;其茎
叶可提芳香油 ,精油可用于食品 、糕点 、调料等 ,或作甜味剂 ,可作八角(Ill icum verum)代用品.西双版纳傣族
和基诺族常取鲜茎叶或风干磨成粉 ,作肉食品 、腌渍的调味香料 ,或与其他菜一起煮熟食用[ 2] .据喻学俭 、程必
强[ 4]的分析鉴定 ,云南景洪产大叶石龙尾鲜茎叶出油率为 0.2%~ 0.43%、干茎叶出油率为 1.79%~ 2.25%,
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为大茴香醚(75.39%)、胡椒酚甲醚(21.94%)等 10 个组分.进而 ,管志斌[ 2] 指出该草可作
为芳香药用植物引种栽培 ,所提取精油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利用前景.但迄今对该植物精油生物活性或药理活
性研究文献少见报道 ,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可能的开发应用.本研究以福建产大叶石龙尾为材料 ,提取其叶
精油 ,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与抗氧化活性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大叶石龙尾植株材料取自福建南安荒废水田 ,于花期后(2009 年 11月)采摘.
1.2 精油提取
将大叶石龙尾洗净沥干 、阴干后 ,取叶磨成粉末过 80目(180 μm)筛.叶精油按《中国药典》附录 X.D[ 5]的
水蒸汽蒸馏法提取 ,无水 Na2SO4 干燥后置于棕色瓶 , -25 ℃冰箱冷藏备用.
1.3 GC-MS-DS分析
采用 Aglient7890A-5975C气相色谱四杆质谱联用仪.色谱柱:HP-5ms 柱(30 m×0.25 mm×0.2 μm);样
品用二氯甲烷稀释 100倍 ,进样量 0.2 μL ,不分流进样;初始柱温 60 ℃,保持 2 min ,以 5 ℃/min升至 240 ℃,
*收稿日期:2010-12-20
作者简介:黄晓冬(1973-),男 , 福建南安人 , 副教授 ,从事植物资源化学研究.
基金项目: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重点建设项目(A101);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Z56)
DOI :10.16125/j.cnki.1009-8224.2011.02.012
保持 10 min;进样口温度 250 ℃;载气He ,流速0.5 mL/min.电子轰击离子源(EI)温度 250 ℃;扫描质量范围 30
~ 600 amu ,倍增器电压 1 200 V ,溶剂延迟 5 min.检索谱库:NIST05a.L;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
1.4 抗氧化活性测定
1.4.1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参照钟瑞敏等[ 6]的方法 ,分别取 200 μL各浓度测试样液与 4 m L
浓度为 6×10-5 mol/L的 DPPH ·甲醇液混合 1 h 后 ,于波长为 517 nm处测定吸光度 A S ;以 200 μL甲醇代替
样液测空白对照 A 0 ;考虑样液本身的颜色 ,以甲醇代替浓度为 6 ×10-5 mol/L的 DPPH·甲醇液测得样液本底
值 AB ;以维生素C(VitC)、2 , 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没食子酸丙酯(PG)及槲皮素为阳性对照;以甲醇为参
比.平行样为 2个.按 D/ % =[ 1 -(AS -AB)/A0] ×100计算自由基清除率.
1.4.2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参照方光荣[ 7]的方法略加修改 ,具体步骤为:在一系列具塞比色管中分
别加入 1.4 mL 0.2 mmol/L结晶紫溶液 、1.0 m L 0.5 mol/L FeSO4 溶液 、0.4 mL 1%H2O2 溶液 , 1.0 mL pH
为 5.5的 T ris-HCl溶液 ,用重蒸水稀释到 10 m L并摇匀 ,放置 5 min 后 ,在波长 588 nm处测定吸光度 A 0 .同
时测定不加H2O2 时 588 nm处的吸光度 A ,则羟自由基的产生量可以用 ΔA =A-A 0来表示.在体系中加入
一定量的样液后 ,测定体系吸光度 AS ,以 BHT 、PG为阳性对照 ,平行样 2个 ,按D/ %=(A S -A 0)/(A -A0)
×100 计算清除率.
1.4.3 抑制脂质体过氧化作用的测定 参照张尔贤等[ 8] 与吕英华等[ 9] 的方法 ,略加修改 ,具体操作为:取
300 mg卵磷脂溶解于 30 mL 10 mmol/L pH为 7.4 的磷酸盐缓冲液 PBS ,冰浴磁力搅拌数分钟 ,形成脂质体
PBS分散系(LLS),冰浴保存备用.取 0.2 m L LLS , 0.2 mL 400 μmol/L FeSO 4 溶液和 0.2 mL 样品 ,混匀 ,避
光 37 ℃水浴 60 min ,再加入 2 mL 三氯乙酸(TCA)-硫代巴比妥酸(TBA)-盐酸(HCl)混合液(15 g TCA 、
0.375 g TBA 、2.1 mL浓盐酸依序加入 100 mL 重蒸水中), 100 ℃水浴 15 min ,迅速冷却 ,以 4 000 r/min转速
离心 10 min ,取上清液在波长 532 nm处测吸光值 AS ;空白管以 0.2 mL重蒸水代替样品 ,操作方法同样品管 ,
测得空白管吸光值 AC ;同时考虑样品的颜色 ,还需测样液本底值 AB .以 BHT 、VitC等为阳性对照.平行样 2
个 ,按 I/ %=[ AC -(AS -AB)] /AC ×100计算脂质过氧化抑制率.
2 结果和分析
2.1 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大叶石龙尾叶精油经 GC-MS-DS 分析 ,其总离子流图见图 1 ,定性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如表 1.
图 1 大叶石龙尾叶精油的总离子流图
从图 1可知 ,实验共检出 49个较明显的峰 ,质谱图经 NIST05a.L 谱库比对 、结合人工质谱图解析共检识
出 45种化学成分 ,含量占精油总量的 99.65%.在检出的成分中 ,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依次为胡椒酚甲醚
(17.75%), [ 1S-(1α, 7α, 8aβ)]-1 , 2 , 3 , 5 , 6 , 7 , 8 , 8a-八氢-1 , 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甘菊环(13.24%)、石
竹烯(11.29%)、Z ,Z ,Z-1 , 5 , 9 , 9-四甲基-1 , 4 , 7-环十一碳三烯(10.92%)、桉油素 (6.78%)等.对所有检识成
分进行化学类型归类 ,结果如表 2.由表可知:大叶石龙尾叶精油主要化学类型按含量高低排序分别为萜类化
22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 3月
合物(72.20%)、芳香族化合物(22.99%)、脂肪族化合物(3.08%)与脂环族化合物(1.38%).在萜类化合物中
以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最多 ,计有 23种成分 ,含量占精油总量的 59.86%.其中 ,倍半萜烯 14种 ,
相对百分含量为 42.41%;倍半萜含氧衍生物 9种 ,相对百分含量为 17.45%.
表 1 大叶石龙尾叶精油的的化学成分
保留时间/ min 化合物 分子式 分子量 相对百分含量/ %
13.509 0 Eucalypto l桉油素 C10H18O 154 6.784 8
13.813 0 Benzaldehyde , 2-hydroxy-水杨醛 C7H 6O 2 122 1.303 1
15.229 7 .be ta.-Pinene β-蒎烯 C10H 16 136 0.400 1
17.454 9 .alpha.-Te rpineo l a-萜品醇 C10H18O 154 0.682 1
17.707 1 (-)-4-Terpineol 4-萜品醇 C10H18O 154 4.028 8
18.392 8 Estr ago le胡椒酚甲醚 C10H12O 148 17.754 6
19.563 6 Farnesol法呢醇 C15H26O 222 0.640 4
19.990 6 Cycloo ctane环辛烷 C8H16 112 0.158 9
20.255 8 Cinnamaldehyde , (E)- 反-肉桂醛 C9H8O 132 1.321 1
20.546 9 Benzene , 1-methoxy-4-(1-propenyl)- 大茴香醚 C10H12O 148 0.640 4
20.876 8 gamma- Terpinene γ-萜品烯 C10H 16 136 0.185 4
22.888 5 Ylangene衣兰烯 C15H 24 204 0.300 0
23.005 0 Copaene古巴烯 C15H 24 204 0.205 3
23.373 7 (-)-beta-Elemeneβ-榄香烯 C15H 24 204 0.342 9
23.593 6 Acetic acid , decy l ester 乙酸癸酯 C12H 24O2 200 0.297 3
24.434 5 Caryophyllene石竹烯 C15H 24 204 11.287 3
24.732 1 (+)-Aromadendrene(+)-香树烯 C15H 24 204 1.355 8
25.288 4 1 , 4 , 7-Cycloundecatriene , 1 , 5 , 9 , 9-tetrame thy l-, Z , Z , Z-Z , Z , Z-1 , 5 , 9 , 9-四甲基-1 , 4 , 7-环十一碳三烯 C15H 24 204 10.923 3
25.346 6 Aromadendrene香树烯 C15H 24 204 0.140 6
25.508 3 gamma-Cadiene γ-杜松烯 C15H 24 204 0.415 2
25.721 8 Pentadecane十五烷 C15H 32 212 0.979 2
25.870 6 Aromadendrene香树烯 C15H 24 204 0.564 1
26.038 8 1H-Cyclopropa[ a] naphthalene , decahydro-1 , 1 , 3a-trimethy l-7-methylene-,[ 1aS-(1a.alpha., 3a.alpha., 7a.beta., 7b.alpha.)]-[ 1aS-(1aα, 3aα, 7aβ ,
7bα)]-十氢-1 , 1 , 3a-三甲基-7-亚甲基-1H-环丙[ a] 萘 C15H 24 204 0.947 5
26.258 7 Azulene , 1 , 2 , 3 , 5 , 6 , 7 , 8 , 8a-octahydro-1 , 4-dimethyl-7-(1-methyletheny l)-,[ 1S-(1.alpha., 7.alpha., 8a.beta.)]-[ 1S-(1α, 7α, 8aβ)]-1 , 2 , 3 , 5 , 6 , 7 , 8 ,
8a-八氢-1 , 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甘菊环 C15H 24 204 1.411 6
26.575 7 (+)-delta-Cadinene(+)-δ杜松烯 C15H 24 204 0.428 7
26.692 1 Unknow n compound未知化合物 C15H24O 220 0.353 1
27.222 5 Cyclohexanemethano l , 4-etheny l-.alpha., .alpha., 4-trimethyl-3-(1-me thy l-etheny l)-,[ 1R-(1.alpha., 3.alpha., 4.be ta.)]-1R-(1α, 3α, 4β)]-4-乙烯基-α,α-4-三甲基-3-(1-甲基乙烯基)环己烷甲醇 C15H26O 222 0.429 4
27.455 4 (E)-Nero lido l E-橙花叔醇 C15H26O 222 2.663 9
28.167 0 Spathuleno l匙叶桉油烯醇 C15H24O 220 3.268 5
28.302 8 Caryophyllene ox ide石竹烯氧化物 C15H24O 220 4.424 3
28.471 0 Guaiol愈创醇 C15H26O 222 3.561 9
28.839 7 3-Cyclohexen-1-carboxaldehyde , 3 , 4-dimethy l-3 , 4-二甲基-3-环己烯-1-甲醛 C9H14O 138 1.811 4
29.007 9 1-Cycloheptene, 1 , 4-dime thy l-3-(2-methy l-1-propene-1-y l)-4-viny l-1 , 4-二甲基-3-(2-甲基-1-丙烯-1-基)-4-乙烯基-1-环庚烯 C15H 24 204 0.265 9
29.214 9 2-Naphthalenemethano l , 1 , 2 , 3 , 4 , 4a, 5 , 6 , 7-octahydro-.alpha., .alpha.,4a , 8-tetramethy l-,(2R-cis)-(2R-cis)-α,α, 4a , 8-四甲基-1 , 2 , 3 , 4 , 4a , 5 , 6 ,
7-八氢-2-萘甲醇 C15H26O 222 0.902 6
29.421 8 I so aromadendrene epoxide 环氧异香橙烯 C15H24O 220 1.183 8
23 第 2期 黄晓冬 ,等:大叶石龙尾叶精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续表 1 大叶石龙尾叶精油的的化学成分
保留时间/ min 化合物 分子式 分子量 相对百分含量/ %
29.952 3 Azulene , 1 , 2 , 3 , 5 , 6 , 7 , 8 , 8a-octahydro-1 , 4-dime thy l-7-(1-methylethenyl)-[ 1S-(1.alpha., 7.alpha., 8a.beta.)]-[ 1S-(1α, 7α, 8aβ)]-1 , 2 , 3 , 5 , 6 , 7 , 8 ,
8a-八氢-1 , 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甘菊环 C15H 24 204 11.825 6
30.062 2 1H-3a , 7-Methanoazulene , 2 , 3 , 6 , 7 , 8 , 8a-hexahydro-1 , 4 , 9 , 9-tetrame thy l-,(1.alpha., 3a.a lpha., 7.alpha., 8a.beta.)-(1α, 3aα, 7α, 8aβ)-2 , 3 , 6 , 7 , 8 ,
8a-六氢-1 , 4 , 9 , 9-四甲基-1H-3a , 7-亚甲基奥 C15H 24 204 1.734 1
30.198 1 Heptadecane 十七烷 C17H 36 240 0.492 0
31.388 3 .be ta.-H umulene β-葎草烯 C15H 24 204 0.266 8
33.121 9 Bicyclo[ 3.1.1] heptane , 2 , 6 , 6-trimethyl-,(1.a lpha., 2.be ta., 5.alpha.)-(1α, 2β , 5α)-2 , 6 , 6-三甲基二环[ 3.1.1] 庚烷 C10H 18 138 1.218 2
33.206 0 1 , 6 , 10-Dodecatrien-3-ol , 3 , 7 , 11-trimethy l-橙花叔醇 C15H26O 222 0.374 5
33.820 5 1 , 2-Benzenedica rboxy lic acid , bis(2-me thy lpropy l)este r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C16H 22O4 278 0.155 3
35.424 8 T ridecanoic acid 十三烷酸 C13H 26O2 214 0.159 4
37.954 0 Heneicosane二十一烷 C21H 44 296 0.188 8
38.283 9 Phy to l植醇 C20H40O 296 0.254 5
39.875 2 Docosane二十二烷 C22H 46 310 0.251 1
42.145 7 T ridecane , 7-hexy l- 7-己基十三烷 C19H 40 268 0.385 8
44.920 7 Tetracosane 二十四烷 C24H 50 338 0.330 7
表 2 大叶石龙尾叶精油的化学归类
化学类别 成分种类/种 相对百分含量/ %
萜类化合物
单萜 2 0.585 5
单萜含氧衍生物 3 11.495 7
倍半萜烯 14 42.414 7
倍半萜含氧衍生物 9 17.449 3
二萜类含氧衍生物 1 0.254 5
非萜类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 6 22.985 9
脂肪族化合物 8 3.084 3
脂环族化合物 2 1.377 1
2.2 精油的抗氧化活性
2.2.1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 DPPH ·自由基是一种非常稳定 、可以长时间保存的自由基 ,常被用作抗
氧化性测试试剂.当它遇到能释放质子的物质或者被还原时 ,自由基被消除 ,化合物溶液颜色从紫色脱至淡黄
色.通过测定加入所测样品时 517 nm下的吸光度变化 ,可求得样品对 DPPH ·自由基的消除率[ 10] .清除率越
大 ,表明该物质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越强.实验测得大叶石龙尾叶精油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如图 2.由图
可知:大叶石龙尾叶精油对 DPPH ·自由基清除率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 50 mg/mL 样液浓度时 ,
清除率可达70.91%,在测试浓度 2 ~ 50 mg/mL 范围内 ,具有较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 ,满足线性回归方程 y =
1.296x +11.15 ,相关系数 R2 为 0.951(P<0.01).若以清除 50% DPPH ·自由基所需样品浓度 IC50定义评
价精油的抗氧化水平[ 11] ,大叶石龙尾叶精油的 IC50为 29.98 mg/mL ,与 0.05 mg/mL 浓度的 VitC 、0.04
mg/mL的槲皮素 、0.1 mg/mL 的 BHT 、0.02 mg/mL 的 PG等已知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相当.
2.2.2 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 羟基自由基是生物体内危害最大 、活性最强的自由基 ,它可以通过电子
转移 、加成以及脱氢等方式与生物体内的多种分子作用 ,造成糖类 、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和脂类等物质的氧化
性损伤 ,使细胞坏死或突变 , ·OH还与衰老 、肿瘤 、辐射损伤和细胞吞噬等有关.因此 ,羟自由基清除率是反映
测试样抗氧化作用的重要指标[ 7] .采用 H2O 2/Fe2 +体系 ,通过 Fenton 反应产生·OH , ·OH容易进攻高电子
云密度点 ,会与结晶紫中具有高电子云密度的-C=C-基团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使结晶紫褪色.通过测定结
晶紫吸光度值的变化可间接测出·OH的生成量[ 7] .当加入抗氧化剂抑制 ·OH自由基生成或清除·OH自
24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 3月
由基后 ,结晶紫褪色减弱 ,即在波长 588 nm 的最大吸收峰消失的程度减弱.因而 ,可以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
度值变化程度表征某物质清除·OH 自由基能力的强弱 ,并以清除率表示.大叶石龙尾叶精油对·OH 自由
基的清除作用如图 3.
图 3显示 ,大叶石龙尾叶精油 、BHT 、PG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随样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且均线
性相关 ,相关系数 R2 分别为 0.990 、0.995 、0.983(P<0.01);在施测浓度 0.9 mg/mL时 ,对·OH自由基的清
除率分别达 68.92%、98.27%、56.36%.以 IC50比较评价三者的抗氧化能力 ,精油的 IC50为 0.69 mg/mL ,大
于 BHT 的 IC500.59 mg/mL ,小于 PG的 0.86 mg/mL.可见 ,该精油清除 ·OH 自由基的能力介于 BHT 、PG
之间 ,强于 PG ,但较弱于 BHT .
2.2.3 抗脂质体过氧化作用 脂质过氧化(LPO)损伤与肿瘤 、衰老 、心脑血管病 、自身免疫疾病 、休克 、炎症 、
辐射损伤等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卵磷脂中 C-2 位上所含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PUFA 在亚铁离子的催化下 ,经振荡 、能诱发过氧化 ,产生烷氧基和
烷过氧基 ,再引发链式支链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 ,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可与 TBA 反应产生粉红色化合物 ,并在
532 nm处有最大吸收值[ 8-9] .当加入抗氧化剂后 ,吸收值下降 ,由此计算出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率并以之判
断抗氧化活性的大小.大叶石龙尾叶精油抗卵磷脂质体过氧化作用的结果见表 3.
表 3 大叶石龙尾叶精油与 VitC 、BH T 的抗卵磷脂质体过氧化作用
试样 浓度/ mg ·mL-1 抑制率/ %
精油
100 56.58±1.23
50 53.01±0.39
25 35.71±0.97
12.5 28.57±0.45
6.25 3.59±1.05
维生素 VitC 100 43.42±2.18
BH T
0.05 87.67±0.46
0.025 75.04±1.03
0.012 60.69±0.58
0.006 35.70±0.75
由表 3可知 ,在卵磷脂脂质体体系中 ,大叶石龙尾叶精油在较高浓度时才逐渐体现出一定的抗卵磷脂蛋
白 PUFA 过氧化作用.在 50 mg/mL时抑制率达 50%以上 ,抑制效能强于 100 mg/mL浓度的 VitC ,但远远弱
于 BHT ,后者在低浓度时就表现出较强的抗脂质体过氧化能力.但有研究者[ 12]认为 VitC属于水溶性极性物
质 ,在脂质体系中可能存在“极性反常”现象 ,在乳化脂质体系中主要集中在水相 ,而脂相中的质量分数可能极
低 ,因而会影响到其抑制效能.
25 第 2期 黄晓冬 ,等:大叶石龙尾叶精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3 结果与讨论
在正常情况下 ,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是平衡的 ,一旦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抗氧化体系出现故障 ,会导致
脂质过氧化 、细胞损伤 、DNA 断裂等 ,进而诱发衰老 、癌症 、心血管疾病与炎症等.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由于可清
除自由基 、降低自由基的危害而获得迅速发展并很快推广应用.但自 20世纪 70 年代以来 ,人们不断发现某些
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有一定的毒性 ,甚至还有致畸 、致癌作用.因此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限制或禁止使用某
些合成抗氧化剂 ,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高效 、无毒 、安全的天然抗氧化剂的寻找与开发中.许多研究发现 ,
植物是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尽管植物体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产生自
由基 ,但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 ,天然植物体内也产生了一套精细的防护 、清除和修复过量自由基的体系 ,
包括酶体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等 ,与
非酶体系如 VitC 、β-胡萝卜素 、硒 、蛋白质及其衍生物类 、酚酸类 、黄酮 、内酯 、植酸等[ 13] .这些非酶体系很多是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它们均有望开发成植物源抗氧化剂加以应用.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 14-17] 精油普遍具有抗氧化活性 ,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一些用于检测
清除各种自由基作用的体外实验方法相继产生并得到可行性验证 ,并且普遍认为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足以全
面评价一种物质的抗氧化性能[ 16] .因此 ,本实验采用 DPPH ·自由基清除法 、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羟基自
由基清除能力和抗卵磷脂脂质体过氧化法等三种体外评价方法对大叶石龙尾叶精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
评价.实验发现 ,大叶石龙尾叶精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对 DPPH ·自由基 、·OH 自由基的 IC50分别为
29.98 与 0.69 mg/mL.在 50 mg/mL 时对卵磷脂脂质体过氧化也表现出超过 50%的抑制率 ,总体上表现为对
最活泼 、毒性最大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抗脂质体过氧化作用.这主要
是因为抗氧化剂对不同自由基清除机制不同甚至对同一种自由基存在多重作用机制 ,对某一类自由基可能具
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对另一类自由基可能清除作用较弱 ,甚至对另一类自由基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促氧化作
用 ,这也是为什么不能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或轻易下论断的原因.
精油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源于其主要成份萜类[ 18] ,但精油中不同的成分抗氧化作用表现不一 , β-石竹烯 、异
石竹烯 、β-蛇麻烯 、α-杜松烯 、5-羟基去氢白菖烯[ 6] 、柠檬烯[ 19] 被认为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 ,(E)-橙花叔醇 、芳樟
醇[ 6 , 20]则表现出氧化作用.本实验应用 GC-MS-DS联用技术 、结合人工谱图解析与化学归类发现 ,大叶石龙尾
叶精油主要由萜类化合物(72.20%)、芳香族化合物(22.99%)、脂肪族化合物(3.08%)与脂环族化合物
(1.38%)等 4种化学类型构成 ,其中以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最多 ,含量占精油总量的 59.86%.从
分离出的 49个峰中可鉴定出 45种化学成分 ,含量占精油总量的 99.65%.在检出的成分中 ,含量较高的胡椒
酚甲醚(17.75%)、[ 1S-(1α, 7α, 8aβ)]-1 , 2 , 3 , 5 , 6 , 7 , 8 , 8a-八氢-1 , 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甘菊环
(13.24%)、石竹烯(11.29%)、Z ,Z ,Z-1 , 5 , 9 , 9-四甲基-1 , 4 , 7-环十一碳三烯(10.92%)、桉油素 (6.78%)等为
其主要成分 ,与喻学俭等[ 4] 对云南产大叶石龙尾鲜叶精油的化学成分相比 ,均发现胡椒酚甲醚的含量较多(云
南产为 21.94%).但本实验所检测出的大茴香醚仅有 0.64%的含量 ,远远低于云南产精油 75.39%的含量 ,可
能是本实验采用干叶提油分析以及不同生长发育期 、生长季节 、立地条件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差异.结合已有文
献[ 6] ,初步推测含量较高的石竹烯(11.29%)可能是其抗氧化活性成分之一 ,但除此之外一些高含量的成分是
否也是其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 ,则有必要以单体成分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并进行比对分析才能明确;而促氧
化成分如 E-橙花叔醇(2.66%)在本实验的抗氧化反应体系中是否起到拮抗作用或起到何种程度的拮抗作用
也有必要脱离此类成分后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分析才能加以判断;此外 ,该精油的抗氧化机理以及与其他已
知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等等研究也有待深入展开.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 44卷第 1分册[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4.
[ 2] 管志彬.大叶石龙尾的引种栽培[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4 , 23(5):16-17.
[ 3]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3.
[ 4] 喻学俭 ,程必强.草八角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J] .云南植物研究 , 1986 , 8(1):103-106.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
26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 3月
[ 6] 钟瑞敏 ,张振明 ,王羽梅 ,等.杨梅叶芳香精油的成分鉴定及抗氧化活性[ 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 34(3):49-53.
[ 7] 方光荣 ,刘洁 ,刘丽虹 ,等.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 J] .湖北大学学报 , 2004 , 26(2):151-154.
[ 8] 张尔贤 ,俞丽君 ,周意琳 ,等.Fe2+诱发脂蛋白 PUFA 过氧化体系及对若干天然产物抗氧化作用的评价[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
报 , 1996 , 28(2):218-222.
[ 9] 吕英华 ,苏平 ,那宇 ,等.桑椹色素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07 , 33(1):102-107.
[ 10] 陆占国 ,郭红转 ,封丹.芫荽茎叶精油成分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 J]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06 , 32(8):24-26.
[ 11] 吴青 ,黄娟 ,罗兰欣 ,等.15种中草药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J] .中国食品学报 , 2006 , 6(1):284-289.
[ 12] F RANKEL E N , HUANG S W , KANNER J , et al.Interfacial phenomena in the evaluation of antioxidan ts:bulk oi ls versus emul-
sion s[ J] .J Agric Food Ch em , 1994 , 42:1054-1059.
[ 13] 熊皓平 ,杨伟丽 ,张友胜 ,等.天然植物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1 , 13(5):75-79.
[ 14] 吴雪辉 ,黄永芳 ,高强 ,等.肉桂精油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J] .食品科技 , 2007 , 4:85-88.
[ 15] 段光东 ,姜子涛 ,李荣 ,等.芹菜籽精油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J] .中国调味品 , 2009 , 34(9):50-56.
[ 16] 赵晨.植物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J] .中国调味品 , 2008 , 11:40-43.
[ 17] 李荣 ,姜子涛 ,马丽.月桂精油抗氧化性能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J] .中国调味品 , 2009 , 34(11):58-62.
[ 18] 何洪英.中草药的抗氧化性[ J] .杭州食品科技 , 2000 , 58(3):92-121.
[ 19] WEI A , SHIBAMO T .Ant ioxidant activit ies and volatil e con sti tu ents of various essent ial oils [ J] .J Agric Food C hem , 2007 , 55(5):
1737-1742.
[ 20] RUBERTO G , BA RAT TA M T .An tioxidant act ivity of selected essent ial oil components in tw o lip idmodel sys tems [ J] .Food
C hemist ry , 2000 ,69:167-174.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Vitro
of the Essential Oils from Limnophila rugosa Leaves in Fujian
HUANG Xiao-dong ,HUANG Xiao-kun , LI Yu-hong
(Institute of Wetland , Quanzhou No rmal Univer sity , Fujian 362000 , China)
Abstract:The chemical composi tion of essential oi ls f rom the dry leaves of Limnophi la rugosa(Ro th)
Merr in Fujian w as analy zed by the GC-MS-DS combined technolog y , and thei r antio xidant act ivities
were studied by the assay s sy stems o f 1 , 1-diphenyl-2-picry lhydrazy l(DPPH ·)radical , hydro xyl
radical ,polyunsaturated fat ty acid(PUFA)f rom lecithin.The results show tha t there are 45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Limnophi la rugosa essential oil ident ified from 49 peaks w hich account fo r 99.65%
of the to tal contents , mainly belong to terpenoids(72.20% content)and aromatic compounds(22.99%
content), the main components of essential oil a re Est ragole(17.75%), [ 1S-alpha., 7.alpha.,
8a.be ta.)]-1 , 2 , 3 , 5 , 6 , 7 , 8 , 8a-Octahydro-1 , 4-dimethy l-7-(1-methylethenyl)-Azulene(13.24%),
Ca ryophy llene(11.29%),Z , Z ,Z-1 ,5 ,9 , 9-tet ramethy l-1 ,4 ,7-Cycloundecat riene(10.92%), Eucalyptol(6.78%).The e ssential oil has st rong scavenging activi ties against DPPH · and hydroxy l radical , i ts
IC50 i s about 29.98 mg/mL and 0.69 mg/mL re spectively , and the inhibi tion rate o f anti-lipid
perox idation is above 50%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is 50 mg/mL.
Key words:Limnophi la rugosa(Roth)Merr;leaf;essential oil;chem ical composit ion;antio xidant
activi ties
27 第 2期 黄晓冬 ,等:大叶石龙尾叶精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