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茶藨属植物研究综述



全 文 :第 31 卷 第 3 期 青 海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Vol. 31 No. 3
2013 年 6 月 Journal of Qing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 2013
茶藨属植物研究综述
张晶晶1 ,马明呈1* ,徐宗才1 ,田 丰1 ,张 文2
(1. 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16;2. 青海湟源县林业局,青海 湟源 812100)
摘要:茶藨属植物作为野生资源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在生态方面也具有不可估量的
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茶藨子属植物,对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生态保护很有必要。本文
通过概述茶藨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主要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茶藨属植物;野生资源;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S566.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 - 8996(2013)03 - 0017 - 06
Research review of Ribes plants
ZHANG Jingjing1,MA Mingcheng1* ,XU Zongcai1,TIAN Feng1,ZHANG Wen2
(1. 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2. Huangyuan Forestry Bureau,Huangyuan 812100,China)
Abstract:Ribes Plants as a wild resource not only has great economic value,but also has the inesti-
mable value in ecological aspects.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for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of our coun-
try to further study Ribes in utilization and the ecosystem protec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 the re-
search process of the Ribes plants.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related to the ex-
isted problems.
Key words:Ribes plants;wild resources;ecological protection
茶藨属(Ribes L. )植物属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落叶,稀常绿或半常绿灌木。茶藨属植物分布
很广,在全世界约有 160 多个种[1],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气候温暖的北部地区,在亚洲、南美和北非也
有较广泛分布[2]。我国所处的东亚区是茶藨子属的现代分布中心,我国共有茶藨子属植物 59 种 30 变
种[3],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至东北[4]。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已引种栽培,有些种类的果实成为制作
饮料和糖果等重要的原料,有些种已作为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观赏植物,而对于我国东北、西南、西北
的大量野生资源,尚未开发利用。目前我国茶藨属植物资源的调查在不同地方都已展开,经过野外调
查,已查明甘肃省茶藨子属植物 21 种,5 个变种[5],我国东北部寒冷地区有 19 种、2 个变种、1 个变型,
吉林长白山区有 8 种,黑龙江省境内共野生着 11 种[6]。青海省有 11 种,1 个变种[7],虽然茶藨子资源
丰富、分布范围广,但都处于野生状态,目前还没有对茶藨子植物进行人工栽培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五
裂茶藨子(Ribes meyeri Maxim. )在青海产于乐都、互助、大通、祁连、门源、兴海等地,其储藏量大,利用价
值高。合理开发、引种、驯化五裂茶藨子,研究其繁育技术,综合利用其价值,不仅能形成独特的高原生
态景观,还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茶藨属植物研究进展
1. 1 茶藨属植物食用价值研究
茶藨属植物属浆果资源,被称为第三代新型果树[8]。根据丁晓东等[9]研究,茶藨属植物果实有红、
黄、绿、黑等多种颜色,果实风味从苦、酸到酸甜,大多数可直接食用。茶藨属果实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
收稿日期:2013 - 03 - 11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812)
作者简介:张晶晶(1987—) ,女,陕西榆林人,青海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
DOI:10.13901/j.cnki.qhwxxbzk.2013.03.005
青海大学学报 第 31 卷
有大量的维生素 A、B、C、D,其中以维生素 C的含量最高,每 100 g果肉中含量高达 98 ~ 417 mg,且富含
有机酸和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果肉多汁,除生食外,主要用于果酱、果汁、果糖、果酒等加工和制药原
料,还可以提取维生素、食品色素及果胶酶[10 - 13]。目前市面上生产的产品有野醋栗葡萄酒、黑醋栗红
茶、红醋栗香草重乳酪等。除此之外,贾健辉等[14]还对东北茶藨子(Ribes mandshuricum Kom)与山药制
得的复合饮料进行了研究,其口感润滑、酸甜适口、色泽协调、营养丰富。
1. 2 茶藨属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及药用价值研究
茶藨子的芽、花和嫩叶用沸水冲饮,可代茶用,具有清热、明目、润肝、利尿、强心、抗菌之功能[15]。
据测定,茶藨属植物种子含油 16% ~21%,种子油中所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胆固
醇、防止动脉硬化、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作用[16 - 17]。师治贤等[18]就青藏茶藨子(Ribes qingzangense)
种子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在 90%以上。赵淑春等[19]研究表明
兴安茶藨(Ribes pauciflorum Turz. )和楔叶茶藨(Ribes diacantha Pall)等 6 种茶藨属植物的种子中富含脂
肪酸、氨基酸和无机盐等,有较强生物活性的成分丰富。钮绪燕等[20]以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
对尖叶茶藨子 (Ribes maximowiczianum Kom. )的杀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尖叶茶藨子全株所含
的活性成分石油醚及二氯甲烷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玉米小斑等 7 种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都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周霞[21]对亨利茶藨子(Ribes Henry French)进行了提取与分离,并标明其提取物具有
较好的抑菌活性。崔建宇[22]对新疆黑果茶藨枝条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新疆黑果茶藨地上枝条中主要化
学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是该植物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化学成分。茶藨子全株中所含的香豆素类化
合物有抗炎镇痛、抗真菌和细菌以及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23]。茶藨子的根、叶、果实均含黄酮类活
性成分,该类成分具有软化血管、降血脂、调血压的功能[24]。另外,张桂兰[25]对茶藨子中的总黄酮进行
了测定,茶藨子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达 74 mg /100 g,为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1. 3 茶藨属植物繁育技术研究
我国对茶藨属植物繁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北,不仅对部分种的茶藨子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还就
生殖生态[26]、抗寒机理[27 - 28]、野生种的花器官生理[29]、无性繁殖的生物学技术[30 - 31]等方面进行了研
究。于文军等[32]对华蔓茶藨子(R. fasciculatum var. Chinensis)压条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压
条处理、枝条处理和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生根率和生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条试验中枝条刻伤、激
素及不同浓度处理生根率均达到 80%以上,其中 NAA 促进新根萌生的效果略优于 IBA,而 IBA 促进根
生长的效果较好;枝条刻伤处理效果比外源激素处理更显著。李金英[33]对三种茶藨属植物离体快繁技
术进行了研究,提出适宜三种茶藨属植物组培苗的增殖培养条件分别为:楔叶茶藨(Ribes diacantha
Pall)为MS + BA0. 05 ~ 0. 2 mg /L;长白茶藨(Ribes komarvvii Pojark)和‘寒丰’为MS + BA1. 0 mg /L + GA3
1. 0 ~ 2. 0 mg /L,继代周期为 25 ~ 30 d为宜。刘文萍[34]对黑醋栗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表明,茎尖初
始生长适合的培养基为 MS + 6 - BA 1. 0 ~ 3. 0 mg /L + GA31. 5 mg /L,蔗糖 3%,琼脂 0. 7%,pH 5. 8,增
殖培养基为 MS +6 - BA0. 5 ~ 1. 0 mg /L。徐洪国等[35]研究表明 MS + 6 - BA1. 0 mg /L + NAA0. 1 mg /L
培养基可高效诱导黑穗醋栗茎尖的分化,1 /2MS 培养基可快速诱导根的生成,形成再生植株。
在茶藨子实生种子播种研究中结果表明:茶藨子属植物育苗比较容易,园林用苗和普通造林用苗一
般采用播种培育。殷霈瑶等[36]对长白茶藨子(Ribes komarvvii Pojark)的繁殖培育及田间管理进行了研
究。王占林等[37]对青海高原茶藨子属树种育苗进行了研究,指出种子处理方法和播种时间即用层积法
处理种子(种子与 3 倍的湿沙混合) ,大田育苗在 4 月下旬播种,塑料大拱棚育苗可于 4 月上中旬播种。
段新满等[38]对香茶藨子(Ribes. odoratum Wendl. )育苗技术做了研究,提出采用 70 ~ 80 ℃水以水种比
3∶ 1的用量进行浸种催芽,捞出用 3∶ 1 的沙种比进行沙藏,并经常翻动,使沙土保持一定湿度,待种子破
嘴即可播种。
扦插是苗木繁殖的重要手段,通过扦插可以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通常采用扦插繁殖方法培育种
苗。何赟等[39]用不同基质和激素对香茶藨子嫩枝扦插的研究表明:基质珍珠岩对促进香茶藨子生根的
效果最好,提高香茶藨子的成活率有 3 种组合较为合适,以珍珠岩为基质,将插穗在浓度为 50 mg /L 的
81
第 3 期 张晶晶等:茶藨属植物研究综述
ABT2 号中浸泡 30 min;以珍珠岩为基质,将插穗在浓度为 100 mg /L 的萘乙酸中浸泡 90 min;以珍珠岩
为基质,将插穗在浓度为 150 mg /L的吲哚乙酸中浸泡 30 min。刘红方等[40]对黑醋栗(Ribes nigrum L. )
的研究,提出了适宜当地扦插的技术,即在每年的 5 月 20 日至 6 月 10 日之间采枝为最佳时间段,以当
年生营养枝直径达 0. 5 cm 至 1 cm 扦插,效果最好。黄先样等[41]对黑醋栗扦插试验,通过观察得出黑
醋栗绿枝 7 d后伤口愈合,15 d后长出新根和新叶,20 d后根系生长,叶片生长正常。王志涛[42]对香茶
藨子的研究表明,扦插前将剪好的嫩枝插穗浸入 100 mg /kgABT6 号生根粉溶液中浸泡 1 h,扦插后合理
管理,1 个月左右形成愈伤组织,成活率达到 50%以上。
1. 4 茶藨属植物引种、育种研究
我国栽培的茶藨子以黑穗醋栗 (Ribes nigrum L. )最为普遍。前苏联分类学家将这一种分为两个
变种,即欧洲变种(R. nigrumvar. europaeum)和西伯利亚变种(R. nigrum var. Sibiricum) ,最早进入我国栽
培的一般是欧洲变种以及欧洲变种和西伯利亚变种的杂交种[43]。目前,有些区域已经开始了引种、育
种的研究,熊志国等[44]从比利时引进的 13 个茶藨子品种,进行了物候期及生态习性的观测和研究,初
步选出了适合河南及华北地区栽培的 6 个品种为 Ribes nigr.‘Black Reward’、Ribes nigr.‘lilvergieters
Zwarte’、Ribes nigrum‘Tenah’、Ribes rubrum‘Rolan’、Ribes rubrum‘Witte Parel’、Ribes uva - crispa
‘Whitesmith’。何素玲等[45]于 2004 年从比利时引进 12 个茶藨子新品种,通过比较筛选,初步选出 7 个
品种适宜在其区栽培,分别为 Ribes nigr‘Black Reward、Ribes nier‘Silvergieter’S Zwarte’、Ribes nigrum
‘Tenah、Ribes nigrum TSEMA、Ribes rubrum‘Jonkheer van Tets’、Ribes rubrum‘Rolan’、:Ribes uva-crispa
‘Hinnonmackii Roug’。同时,我国选育出的第一个黑穗醋栗新品种“早丰”,第一个远缘杂交黑穗醋栗
新品种“寒丰”已经广泛栽培[46]。目前,我国开始利用基因技术来培育新品种。徐洪国[47]通过渗透胁
迫信号传导关键基因对黑穗醋栗遗传转化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构建了 osCDPK7 基因和 osMAPK4 基因
的植物表达载体,建立了黑穗醋栗茎尖再生体系,利用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将 osCDPK7 基因和 os-
MAPK4 基因转化黑穗醋栗,以期获得转基因植株,来增强新品种的抗逆性。潘磊等[48]利用 Tiangen
DP305 试剂盒对茶藨子(Ribes L.)总 DNA 进行提取,应用单因子试验分析了 DNA 模板、dNTPs、引物
和 Taq 酶对 ITS-PCR 扩增结果的影响,并建立了茶藨子 ITS-PCR 扩增反应的优化体系,为进一步开展
茶藨子属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奠定基础。国外对茶藨属植物的育种研究主要集中在黑醋栗的抗寒、
抗病、抗虫方面,在 20 世纪 70 年代,先后培育出了“黑珍珠(Ben Lomond)”,“黑金星(Ben Nevis)”
等[49]。同时由种内杂交向种间杂交转变,借助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学方法开展育种工作[50 - 52]。挪威、丹
麦等一些国家还对不同区域的茶藨子植物进行了生态研究,并且发现大多数茶藨子植物的生长和生殖
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而一些野生和栽培型的茶藨属植物在南部和北部的起源并不相同,最终得出结
论,可能是不同的生态型导致的[53]。近年来,国外越来越多的利用基因连锁图,以期对主效基因位点进
行区域定位,找到主效基因,从而提高育种效率[54]。
1. 5 茶藨属植物产业研究
根据《199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年鉴》统计数字,世界穗醋栗年产量为 53. 6 万吨,波兰产量占世界第
一位,1987 年已超过万吨[55]。据统计 1980—2001 年,英国黑醋栗加工品的市场年销售产值已经超过了
1. 7 亿英镑,预计到 2003 年将实现销售产值 2. 63 亿英镑[56]。德国在 1982 年浆果产量达到 19 万吨,其
中黑穗醋栗占大部分[57]。近几年,茶藨属植物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茶藨属
植物黑醋栗种(Ribes nigrum L. )。目前国内天然果汁和果汁饮料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黑醋栗果汁等
产品在国内市场开始走俏[58]。目前新疆、陕西、山东和甘肃四省区也在引种栽培[59]。新疆北疆地区
1997—1998 年黑穗醋栗栽培面积已达 666. 7 hm2 左右,近几年来种植面积迅速增加[60]。黑龙江省到
1987 年黑醋栗栽培面积最高达到 13 333. 3 hm2,产量达到 1 万吨以上,随后由于国际市场行情不好,导
致产业下滑,1990 年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达 9 000 hm2[61]。此外,辽宁、吉林和内蒙三省区也有较大的种
植面积[62]。同时,其他市场也在逐渐扩大茶藨属植物的产业。其生产规模和产业规模日益扩大。
茶藨属植物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上述诸多成果,但整体上与其他野生植物相比,在实际应用、繁育及
91
青海大学学报 第 31 卷
保护方面还较为薄弱。
2 存在的问题
2. 1 茶藨属植物实际栽培应用种类单一
目前国外对茶藨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黑醋栗、醋栗种方面,我国东北地区和新疆等区域大量栽
培的茶藨属植物也是单一的醋栗种,对于其他的茶藨属植物只是进行了资源的调查,虽然对部分种类的
价值及繁育技术也有相关研究,但在栽培应用方面绝大部分并没有完全展开,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限制了
茶藨属植物的应用种类。目前青海省已引进黑茶藨子和香茶藨子种,且生长良好,但对于青海本有的茶
藨子种还大都处于野生状态,许多适宜引种栽培的茶藨子种并没有充分利用,如美丽茶藨子、狭果茶藨
子、五裂茶藨子等,果实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在庭院中栽培可供观赏。同时对茶藨属植物的生态多样
性、物种多样性及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的土壤状况、气候条件等缺乏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应进一步加
强。
2. 2 茶藨属植物缺乏保护措施,野生种减少
世界上茶藨子属植物虽然分布广泛,但由于种种原因,野生茶藨子属植物的数量正逐年减少,它的
分布区也在逐渐缩小。1994 年 5 月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农业部分)首次将东北茶藨子
(Ribes mandshuricum Kom)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3],是茶藨子属植物大家族中唯一的一种国家保护
植物,至于其他茶藨属植物,保护措施几乎是空白。一方面,环境条件的变化莫测,茶藨子属植物在生
理、生态上的变化,使得茶藨属植物对环境不适应,进而逐渐退化、消失。另一方面,人们对茶藨子属植
物认识意识浅薄,所以茶藨属植物会受到人为的破坏,影响种的繁衍。
2. 3 茶藨属植物实用价值用途单一
目前已研究出茶藨子不仅具有直接食用价值,还在医药、农药方面均有相应的价值,但从实际应用
中发现,茶藨属植物大多以饮料、果酱、果汁等实用,用途单一,不能很好的使茶藨属植物产业向多元化
方向发展。虽然茶藨属植物在药用价值方面研究很多,也证实同时由于茶藨属植物的芽、叶均具有泡茶
功能,所以在茶叶方面也能够进行生产。另外,茶藨属植物冠形整齐,花朵小巧娇艳,叶色嫩绿,叶形多
样,果实颜色丰富、晶莹剔透,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所以对生态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意义。然而,茶藨属
植物的这些价值并没有完全应用到实际中来,限制了其开发、应用。
3 建议
3. 1 加强引种驯化,丰富当地栽培种类
大力引种、驯化茶藨子植物。我国茶藨子植物丰富,可用栽培种类较多,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实
际栽培种单一,大多尚处于未开发状态。合理的引用、筛选其他城市栽培的茶藨属植物种,驯化当地野
生的茶藨属植物,不仅可以丰富栽培种类,而且在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中也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在青海
易驯化的种类如狭果茶藨子、长刺茶藨子、糖茶藨子、华蔓茶藨子、五裂茶藨子等,应加强其引种驯化栽
培,尽快研究出适宜栽培的技术,培育出一批抗寒、果大、丰产、优质、适合鲜食、加工、药用和观赏品种,
丰富青海果品市场,增加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
3. 2 加大科普教育,提高保护措施
茶藨子属植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茶藨属植物存在的地方,政府部门一定要进行
大力宣传,要组织人力做好资源的调查、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不仅要让当地的居民认识茶藨属植物,
更应该让他们有保护意识,使当地的居民自觉加入到保护野生资源的队伍中去,防止人为乱砍滥伐,毁
林开荒,减少种质资源破坏,并且给予居民相应的技术指导,使他们能够真正的把保护与应用统一起来,
进而促进他们的保护积极性。除此之外,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对茶藨属植物的保护做出一些规定或条例,
只有居民与政府共同努力,茶藨属植物的种植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繁衍。
02
第 3 期 张晶晶等:茶藨属植物研究综述
3. 3 扩大应用范围,综合利用其应用价值
在茶藨属植物实用方面不要仅仅拘泥于食用,在大力栽培的前提下还应该扩大其应用范围。随着
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青睐于野生资源,而茶藨属植物特有的天然“绿色”、保健食疗等特点,适
合多方面加工、利用,尤其是在药用方面,其具有的活性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香豆类素化合物、黄酮类
化合物,不仅可以制作农药,在医药中更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炎镇痛、抗真菌和细菌以及抗肿瘤
等。因此,在实践当中应加大其应用范围。另外,茶藨属植物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也可以运用,无
论是孤植还是混植(除了不能与白皮松混植)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扩大茶藨属植物的应用范围,综
合利用茶藨属植物的应用价值,不仅能推动经济建设,还能加快生态建设的步伐。
3. 4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优良品种选育
在国外,通过杂交、细胞生物学、分子学等已经对茶藨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的育种工作,我国虽然在引
种、杂交育种和实生选种等方面曾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生产中使用的优良品种仍然非常匮乏。我
国有兴安茶藨(R. pauciflorum Turcz. )、东北茶藨子(Ribes mandshuricum Kom)等许多抗寒丰产的育种材
料,所以我国要加大人才的投入力度,用现代分子、生物、细胞等科技手段,以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为
主要目标,培育适合我国不同区域的优良新品种。
4 结语
野生植物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
部,其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环境特殊,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复杂而特殊。通过对茶藨子的调查,
合理的引种驯化,繁育适合当地栽培的种类,对今后青海的经济和生态都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玲娣 . 中国茶藨子属的研究[J]. 植物分类学报,1995,33(1) :58 - 75.
[2]陈艳平,许传军,李立柱 . 欧洲茶藨子属植物育种的目标、成绩与发展趋势综述[J]. 吉林蔬菜,2006(4) :53.
[3]何可群,宋宝安 . 茶藨子农药和医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2007,6(3) :10 - 12.
[4]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植物志[M]. 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279 - 288.
[5]张玉芹,宋加录 . 甘肃茶藨子属野生果树资源及开发利用[J]. 林业实用技术,2011(3) :44 - 46.
[6]宋冬梅,陆世光,崔海江 . 黑龙江省茶藨子属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方面的开发利用[J]. 科技论坛,2005(13) :53.
[7]李耀阶 . 青海木本植物志[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223 - 237.
[8]修荆昌,赵伟光,张辉 . 长白山区茶藨子属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5) :75 - 77.
[9]丁晓东,韩芳,闫丽波 . 中国茶蕉子属(Ribes)野生浆果资源研究[J]. 北方园艺,1995(2) :15 - 17.
[10]霍俊伟,李著花,秦栋 . 黑穗醋栗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及产业发展前景[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2) :139 - 144.
[11]田贺,张志东,李亚东 . 茶藨属植物果实营养成分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31(5) :621 - 623.
[12]张金友,姜志强,赵松岩 . 小兴安岭茶藨子属植物[J]. 林区教学,2004(1、2) :119 - 120.
[13]张志东,吴林 . 英国黑加仑优良品种[J]. 北方果树,2003(6) :35 - 36.
[14]贾健辉,张彦丽,宋宏光 . 山药东北茶藨子复合饮料的研制[J]. 保鲜预加工,2012,12(1) :36 - 38.
[15]江德森,牛佳牧,肖艳 . 吉林省长白山林区天然绿色食品资源产业化开发及模式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04(1) :5 - 9.
[16]刘孟军 . 中国野生果树[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310 - 335.
[17]石任兵,李祥 . 中药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40.
[18]师治贤,刘梅,胡凤祖 . 青藏茶子种子中的脂肪酸含量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 :149 - 151.
[19]赵淑春,富力 . 茶蕉子属 6 种植物种子营养成分的研究[J]. 营养学报,1994,16(2) :232 - 235.
[20]钮绪燕,吴文君,刘虎奇,等 . 虎耳草科植物杀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1996,5 (2) :61 - 65.
[21]周霞 . 大黄、茶蕉子等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D]. 贵阳:贵州大学,2008.
[22]崔建宇.新疆黑果茶藨枝条化学成分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23]孙文基,绳金房 . 天然活性成分简明手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507 - 508.
[24]袁凤莲 . 茶藨子茶的药理作用及加工[J]. 新疆林业,2011(2) :42.
[25]张桂兰 . 茶藨子中总黄酮的测定[J]. 食品科学,2007,21(18) :506 - 508.
[26]孙元发 . 保护植物东北茶藨子的生殖生态学研究[D]. 沈阳:东北大学,2005.
12
青海大学学报 第 31 卷
[27]林玉友 . 茶藨属植物越冬抗寒机理研究[D]. 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2007.
[28]林玉友,张志东,蒋春光 . 茶藨属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J]. 北方果树,2008(2) :4 - 6.
[29]李锋,张艳波,张冰冰 . 我国东北寒冷地区几个茶藨子野生种花器研究[J]. 北方园艺,2010(24) :25 - 29.
[30]李建军,唐宇丹,董然 . 华蔓茶藨子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北方园艺,2009(1) :178 - 180.
[31]李建军 . 茶藨子属植物无性繁殖生物学技术研究[D]. 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2008.
[32]于文军,安惠霞 . 华蔓茶藨子压条繁殖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3) :109 - 113.
[33]李金英 . 三种茶藨属植物离体快繁技术研究[D]. 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06.
[34]刘文萍 . 黑醋栗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J]. 经济植物,2005(2) :24.
[35]徐洪国,高庆玉,祁宏英 . 黑穗醋栗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J]. 果树学报,2009,26(2) :190 - 193.
[36]殷霈瑶,苑军,刘秀香 . 长白茶藨的繁育[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8) :27 - 28.
[37]王占林,樊光辉,贺永远,等 . 青海高原茶藨子属树种资源与育苗技术[J]. 北方园艺,2012(19) :43 - 45.
[38]段新满,邸艳君,魏庆云 . 香茶子育苗技术[J]. 河北林业科技,2000(2) :33.
[39]何赟,孙庆军 . 不同基质与激素对香茶藨子成活率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2(19) :58 - 60.
[40]刘红方,孙文江 . 黑加仑嫩枝扦插技术[J]. 新疆林业,2003(1) :28.
[41]黄先祥,尹秀锋 . 黑加仑绿枝扦插繁殖试验[J]. 园艺特产,2004(5) :33.
[42]王志涛 . 优良生态型经济观赏树种 -香茶藨子[J]. 园林绿化,2012(8) :49 - 50.
[43]祖容 . 浆果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94 - 101.
[44]熊治国,樊磊,何明涛 . 茶藨子优良品种选择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 河南林业科技,2012,32(1) :4 - 6.
[45]何素玲,杨丽娟,刘玉现 . 茶藨子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J]. 山西果树,2007(5) :16 - 17.
[46]刘凤芝,杨晓华,赵文清 . 11 个黑穗醋栗品种主要经济性状比较[J]. 中国林副特产,2010(2) :33 - 35.
[47]徐洪国 . 渗透胁迫信号传导关键基因对黑穗醋栗遗传转化的研究[D]. 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2004.
[48]潘磊,郑宝江 . 茶藨子总 DNA 提取及 ITS - PCR体系的优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2) :39 - 41.
[49]Smolarz K. Z. Cianciara. Development of currant production in Poland. Acta Hort. 1986(183) :263 - 268.
[50] John Carter,Kim E Hummer. Gooseberry Mite Infestation Decreases the Cold Hardinesss of Dormant Black Currant Flower Buds[J]. HortSci,
1999,34(2) :218 - 220.
[51]A DALE. Some studies in spring frost tolerance in black currants (Ribes Nigrum L.) [J]. Euphytica ,1987(36) :775 - 781.
[52]Mather P J C,Modlibowska I,Keep E. Spring frost in black currants (Ribes Nigrum L.) [J]. Euphytica,1980(29) :793 - 800.
[53] Johanna L,Erstad F. Ecotype differentiation of Ribes rubrum in Norway[J]. 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1996,88:201 - 206.
[54]Hackett C A J,Russell L,Jorgensen S L,et al. Brenna-n . Multi-environment QTL mapping in blackcurrant(Ribes nigrum L. )using mixed
models[J]. Theor Appl Genet,2010(121) :1483 - 1488.
[55]梁英海 . 黑穗醋栗品种资源评价[D]. 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04.
[56]Brennan R M,Gordon S L. Future perspectives in blackcurrant breeding[C]. /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Rubus and Ribes sym-
posium Vol1. England:ISHS,2002:39 - 45.
[57]李著花 . 黑醋栗果实主要性状遗传倾向研究[D]. 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2011.
[58]张志东,李亚东,吴林 . 英国黑加仑的栽培与研究及我国黑加仑发展策略[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3) :296 - 300.
[59]郝庆,龚鹏,段新远 . 我国黑穗醋栗的研究现状[J]. 新疆农业科学,1998(2) :51 - 54.
[60]古丽江,古丽森,古丽米热 . 新疆黑穗醋栗产业的现状及前景[J]. 中国林副特产,2003(1) :14 - 15.
[61]周文志 . 黑龙江省黑穗醋栗生产科研现状及前景展望[J]. 中国林副特产,2009(5) :97 - 98.
[62]周恩,赵国忠 . 黑龙江省黑穗醋栗开发研究回顾与展望[J]. 北方园艺,1991(10) :1 - 3.
[63]解焱,汪松 . 国际濒危物种等级新标准[J]. 生物多样性,1995,3(4) :234 - 239.
(责任编辑 杨君丽)
22